登陆注册
9177700000020

第20章 战胜孤独

孤独是可以战胜的

只要坚持下去,你就会发现自己受到热烈情绪的感染,也就会得到乐趣了。

即便在喧闹的大街上,在拥挤的人群中,我们有时也感到孤独寂寞。

有时孤独是由于远离生活而造成的,是你真正的自我产生的孤独。与真正的自我相隔绝的人,也就等于把自己同生活的最基本联系割断了。孤独的人往往形成恶性循环,由于他觉得与自我格格不入,与人接触不能十分满意,就脱离这个社会隐居起来。这种做法切断了发现自我的一条途径,即通过社会生活同别人打成一片的途径。同别人共事,与大家一起享受,有助于我们忘掉自己。在不停的谈话中,在跳舞、玩耍或者为共同目标奋斗的过程中,我们会对别的事情有兴趣,因而不再热衷于维护我们的虚伪和做作。在了解了其他人之后,我们就觉得没有什么可掩饰的。我们“解了冻”、变得更自然了。我们越这样做越觉得能够抛弃虚伪与做作,对自己的存在也没有什么不安了。

有时孤独是一种自我保护的方法,同其他人的联络线——特别是感情上的联系被割断了。它是保护理想的自我、避免暴露、伤害和侮辱的一种方法。孤独的人害怕别人,经常抱怨自己没有朋友,也没有跟他合群的人。在大多数情况下,他出于这种悲观态度而不情愿地处理事情,非要别人来找他,非要别人采取第一步行动,非要别人取悦于他。他从来也没有想过对社会环境做自己的贡献。

不要顾虑你的感觉,要强迫你自己加入大家的行列,一开始你也许会有“冷”的体验,但只要坚持下去,你就会发现自己受到热烈情绪的感染,也就会得到乐趣了。培养一些社交的技巧,可以给别人带来更多的快乐:跳舞、打牌、弹钢琴、打网球、交谈等等。心理学中有一条公理:经常暴露在可怕的事物面前,可以使人免于恐惧。如果孤独的人不断强迫自己同其他人发生社会关系——不是被动地、而是积极地做贡献——也会逐渐发现,大部分人都是友好的,愿意接受他的。他的羞怯和腼腆会消失,在别人面前会感到更加自然。体验到别人对自己的接受之后,他自己也能接受自己了。

把自己融入火热的社会生活中,让别人接受你,你也接受别人,你会变成一个随和快乐的人。

孤独者的消极表现

大多数儿孤独者疑心较重,容易神经过敏,对周围的人常有戒备心理,不愿表露具体的情感,孤独者的消极表现有:沉默寡言,消极悲观,难以适应新环境;敏感多疑,惟恐被别人耻笑而失去信心;紧张抑郁,不善言辞,感情脆弱,自卑自责;性格孤僻,生活无趣。

有人认为,所谓孤独,就是指不愿与人接触、交往,喜欢单身一人,独来独往,又时常感到寂寞、空虚的心理现象,属于一种不健康的心态,是人性的弱点之一。虽然这种说法有失偏颇,但大多数儿孤独者疑心较重,容易神经过敏,对周围的人常有戒备心理,不愿表露具体的情感,孤独者的消极表现有:

1.沉默寡言,消极悲观,难以适应新环境。

孤独的人寡言少语,他们往往以自我为中心去感知周围的环境,不喜欢也不善于与别人相处和交往,也很难与别人相处好。他们也不是存心不想与别人搞好关系,他们可能也想交几个知心朋友,但由于自己思想封闭,别人难以了解他们的内心世界,也难以接纳他们。

有个人这样说:“我喜欢一个人呆着,虽然常常觉得生命的无聊和虚无,但混在人堆中和一群人在一起,又觉得难堪的威胁,似乎人人都抬起了得意的面孔在威胁着我。世界上只有我一个人伶仃孤独。”

这个人的消极悲观心态导致他与周围的人隔离开来,自己把自己孤立起来。常常抱着戒备心理的人,确实很难适应新的环境。

2.敏感多疑,惟恐被别人耻笑而失去信心。

孤独的人对周围的环境十分敏感,别人的一举一动、一言一行,他们总会担心和怀疑是不是与自己有关,总担心别人是不是在议论自己,说自己的坏话。他们具有强烈的自卑感,不敢或不喜欢参加集体活动,惟恐自己遭到别人的耻笑,被人瞧不起,被人讨厌,久而久之,就失去了自信心。

有一位女中学生的自杀就源于孤独的这一人性弱点。这位女中学生虽然学习成绩中等,但给老师和同学们的印象是一个“乖乖女”,在班上,她与大多数同学不大交往,只有两个女同学和她交往比较密切。将近18岁的她心理已经成熟,常在自己的作文中流露自己的心声,而且写得文情并茂,让人怀疑那些“作品”是出自一位中学生之手。

2001年底期末考试时,因化学考试时有夹带纸条被监考老师识破,按校规受到处罚,她给学校的检查中写道:“……先前那个宁可交白卷、也不作弊的我上哪去了?!有这一次,那第二次呢?我不敢想,我开始怀疑自己的品质,那份骄傲已荡然无存……老师,当我发现我做错的时候,我已经没有办法可以原谅自己了。”她在检查中称自己为“坏孩子”,而老师说“改正了,还是好孩子”,并没有给她处分。但是这位女学生还是选择了逃避乃至死亡,孤独使她产生了自卑,日记中多次流露出“悲观厌世,一死了之”的意思。面对困难与矛盾,孤独的人往往不是选择如何克服和解决,而是选择逃避,因为他们容易失去信心。

3.紧张抑郁,不善言辞,感情脆弱,自卑自责。

孤独的人由于认为自己不行或遭受别人的冷落和遗弃,内心往往比较抑郁。当他们与别人谈话时往往很紧张,尤其怕在公共场合讲话。

性格严重内向,不能经受挫折和失败,不愿向别人敞开心扉,倾吐内心脆弱的情感。他们总觉得自己渺小或无能为力。这也不行,那也不行,哪怕一点细小的失败,一点点困难或挫折,都会使他们陷入自责、自卑与灰心丧气之中而不能自拔。上述女中学生的例子也能说明这个问题。

4.性格孤僻,生活无趣。也许孤独能使某些人成就一些事情和功业,但在现实的生活中,孤独者,绝大多数人是失败者。现实社会是人与人之间要相互交往的,可他们偏偏最不善于人际交往,最不喜欢与别人打交道的人,这怎能不四处碰壁呢?

作为世俗生活中的尼采就有些悲剧色彩。仅就爱情方面,他的孤独就导致他的三次恋爱都遭到失败,而最终成为顽强的反女权主义者。尼采的第一个恋人叫拉贝,是一位演员。尼采被这位可爱的艺术家迷住了,他诚恳地爱着她,因为“她实现了女性的理想”,结果却是初恋失败,尼采重新跌入孤独之中,过着“孤独者的岁月”。1876年,尼采又识识了一位荷兰少女,之后还约人家到日内瓦郊外散步,他们在那里停留了四个小时。这位小姑娘的影子闯入了尼采的心中,对他来说,这无疑是狂风卷走乌云,阳光重新普照大地。他急于攫取这个美好的瞬间,短短的相识中,他就写信要求对方做他的伴侣。“我们生活在一起,岂不比单独逗留要好些吗?”理由确实够动听的,但被她拒绝了,而且声称和别人已订了婚。那少女可能是被他吓住了。

尼采借查拉图斯特拉之口说:“当心你的爱情的偷袭,孤独者对于他遇上的人总是手伸得太快了。”的确,尼采的手“伸得太快了”。

最后一次打击更大,朋友为他找到了一个聪明美丽而又喜欢哲学的莎乐美小姐。结局很不幸,他们只相处了5个月,就不欢而散。莎乐美还写信痛骂尼采,他没回话,只是在给朋友的信中说:“她还不害臊,居然梦想把地球上最伟大的天才作为她玩弄的对象。”

从此尼采远离异性,在痛苦和孤独中,再度开始他漂泊的生活,他不再和女人打交道,不断地写作,而且这时候开始出现反女性的语句,但这些反女性的语句却经过哲学化了,但流传最广的还是那句:“你要到女人身边吗?别忘了带鞭子!”

三次恋爱遭到失败和打击,关键是尼采的孤独的中掺杂着一些狂傲,才使女人坚决离开他,这不能不说是这位伟大哲学家的一生悲剧。因此,孤独成就了他的事业,却毁了他的生活。

战胜孤独的5个步骤

调整孤独的心态、矫正孤独的人性弱点,有5条法则:改变孤独的关键一步是主动与别人交往;改变孤独的重要一步是主动关心别人;改变孤独还要尽量多参加集体活动,向自己挑战;改变孤独,还要深交朋友,选择知己;改变孤独还要提高修养,改变自己。

总体来说孤独的心态是有很多消极因素的,人生应该是积极进取的,如果总是以消极的心态来对待生活,那么生活将会无趣得很多,而且成功也将很难降临到孤独者身上。

那么,如何制止、克服和消除一些孤独呢?调整孤独的心态、矫正孤独的性格,在此提出5条法则:

1.改变孤独的关键一步是主动与别人交往

由于孤独者喜欢离群索居,人际关系不良,内心经常处于孤单寂寞的状态。取得成绩时没有人与他们分享快乐;遭受打击时,没有人与他们承担痛苦;他们常常感到自己是飘流在茫茫大海中的一叶孤舟,是一个被人忘却的人。良好的人际关系能够改变这种状态,但人际关系只能在交往中建立。因此孤独者必须主动增强和旁人交往的动机和愿望。只有对别人感兴趣,别人才能对你感兴趣。古语云:“投桃报李”,人际交往是有互酬性的。只要先以打招呼开始,主动与别人谈话,如果渐渐养成习惯,那么孤独者就开始改变自己孤独的心态了。

2.改变孤独的重要一步是主动关心别人

友谊是培养出来的,而不是等待的,更在于不吝奉献,而不在于单方索取。一个人如果对别人的事情不闻不问,漠不关心,别人当然对他也是毫不热情。正确理解“施”与“爱”的关系,有助于孤独者摆脱孤独。孟子说过:“爱人者恒爱之。”如果能够主动伸出友爱之手,关心之手,那么别人也会伸出友爱之手。那时,孤独还会存在吗?

3.改变孤独还要尽量多参加集体活动,向自己挑战

不要因为自己不愿意而选择逃避,要向自己挑战,越是不想参加集体活动,越要逼着自己参加,只有扩大了交往的范围,广泛参加活动,才能在不知不觉中活跃情绪,摆脱孤独。不然的话,总是将自己关在屋子里,束缚在极小的圈子里,久而久之,不是变得清高孤傲,就是自卑多虑、索然独居,成了“怪人”。

4.改变孤独还要深交朋友,选择知己

要选择几个良师益友深交下去,并珍重朋友的友谊,绝不要满足于一般的点头之交,要注意交往的深度。人的心灵是相通的,完全可以相处地水乳交融。一旦孤独者打开了闭锁的心灵,在感情上与朋友融为一体,孤独感就会在这种深厚友谊中融化掉了。

5.改变孤独还要提高修养,改变自己

既然要改变周围的环境十分困难,那么面临的挑战就是改变自己。要知道,你笑,全世界都跟着你笑,你哭,全世界却只有你一个人哭。人生无非是让别人笑笑,偶尔的笑笑别人。适当地寻找机会主动与别人交流沟通,如果不能勉强自己,那么就保持孤独的心境吧,通过读书、学习提高自己的修养,渐渐从内心深处改变自己。自我修养能力提高,把孤独当做一种自由的快乐,不断调整自己的心态。既能使自己适应社会,又能享受孤独,岂不更好?

同类推荐
  • 三分做事七分做人的49个关键(下)

    三分做事七分做人的49个关键(下)

    本书论述了人生成败的道理,包括要想成事,先学做人;做事先做人,得意不忘形;立业要先立德,品格终于能力;有容乃大,忍者无敌;做事急噪乃大忌,做人低调实高贤等内容。
  • 20几岁做一个会说话会处事的女人

    20几岁做一个会说话会处事的女人

    本书讲解了20几岁的女人应该如何说话、如何处事,介绍了说话办事以及获得人心的技巧等。
  • 只有危机感强烈的人才能生存

    只有危机感强烈的人才能生存

    危机感是企业长青的基石。企业只有树立危机意识、做到平时如战时、战时如平时,才能够轻松应对随时可能出现的危机,实现由优秀迈向卓越的突破。危机感同时也是一个人进取心的源泉,是一个人成长发展的重要动力。一个人失去了危机感,就会变得安于现状。裹足不前,等待他的只有被淘汰的命运。
  • 中华清廉故事

    中华清廉故事

    “廉”是中国古代思想史上一个非常重要的概念。清正廉洁,也是中华民族传统美德以及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国历代的很多仁人志士正是以清廉为节操,在历史舞台上留下了光彩夺目的一页,被后人歌颂为清官廉吏。“晏婴尚俭拒新车”“吴隐之笑饮贪泉”“狄仁杰廉明断案”“于成龙骑驴赴任”……这些都是清正廉洁的率先垂范的典型。本书以通俗易懂的古典故事对清正廉洁这一品德作出了形象生动的阐释。
  • 谁拾走了你生命的麦穗

    谁拾走了你生命的麦穗

    人生在世,总有很多追求,在追求的过程中,我们常常顾此失彼。有多少人曾经遇到过自己最大的麦穗时,他却没能摘下,等他们明白过来的时候,却发现一切都已经成为过眼云烟。于是,在患得患失中,我们不断地在寻寻觅觅,却最终给自己人生留下不少遗感。
热门推荐
  • 微风再起,我好喜欢你

    微风再起,我好喜欢你

    她离开了六年,回来后和他在一起,经历过风风雨雨,本以为要终成眷属,她却永远倒在那场永远的婚礼中……
  • 驯兽高手

    驯兽高手

    A市的程晋放假回家,途中发现了一只受伤的小狼,便赶忙上前帮助,没想到竟然穿越了。。。面对这未知的世界,他该怎么做呢?
  • Adam Smith

    Adam Smith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三月人狐恋

    三月人狐恋

    呆萌小清新无意间解除了狐仙庙狐仙的封印,萌妹子狐仙以身相许破解校园七大禁忌..........
  • TFBOYS之来世还要遇见你

    TFBOYS之来世还要遇见你

    世界集团千金遇见少年偶像组合TFBOYS,一次次的遇见使他们爱上对方。可是不平凡的身份,爱情终究是不简单的……(前面主要写王俊凯,后面三只都一起写。本文有点虐,不喜勿喷)
  • 弥生可否换你下世安晨

    弥生可否换你下世安晨

    弥生,我从未想过我会爱上你,就像我从未想过我会离开你一样。
  • 长梦新凉

    长梦新凉

    温新凉师承鬼谷子,以易容之术走遍天下,人称“千面郎君”。她因为敛财需要而兼职帮人打探消息,却没想到因此惹来了杀身之祸。韦东时含着金汤匙出身,玉树临风压海棠,身为雪域山庄的少庄主非常抢手。初见时,他霸道,她气愤;再见时,他温柔,她不屑;然而,情愫暗生,有一种感情在不知不觉中滋养。富可敌国的雪域山庄里暗藏玄机,一夜暴富的秘密竟然是那朝廷的贡品。当一切真相大白,武功尽废的少庄主和武功飞速精进的千面郎君,又该何去何从?
  • 武道宏途

    武道宏途

    武道亦吾道,吾道必昌隆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哪怕这个乱世劫运将起,哪怕这个天道已然有私若敢阻我求索这一世大道,我必灭神杀佛,重立天纲
  • 等你永不绝

    等你永不绝

    他的眼神淡淡的,不同三年前宠溺。“既然离开了,何必又要回来。”不带任何的感情色彩。“来看看彼岸花。”将一抹绝望藏在心底,扬起头:“当初的乘诺还会实现吗?”我的语气小心翼翼,怕他不会答应。“为什么不会答应?”他上前一步狠狠地吻住我:“连诺汐你这个狠毒的女人。”我勾起一抹笑,我知道他愿意原谅我了。希望我能用我这将尽的生命补偿他。“彼岸花,守护爱情……”女子纤幽的声音又在飘荡。
  • 妖狐魅世

    妖狐魅世

    上一世,她是仙,他亦是仙,她粘他,他厌她;她为他飞蛾扑火,在所不惜,他对她厌恶不已,避之不及。终于,她走火入魔,入妖道,可他却狠心的将她打入轮回之中。当她消失,他才发觉,自己爱上她了,于是,他随她而去。这一世,她是妖,他是魔,他记得她,可她却早已经将他忘却,他怒,他悔,他恨,入了他的法眼,这一世,她别想逃!于是,他宠她,爱她,怜她,无所不用其极。他为她乱了天下,魅世妖狐,乱世魔君,谁获了谁的心,谁又乱了谁的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