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9142500000038

第38章 与辛亥革命同行——父亲前半生的传奇经历(2)

大约是1932年,父亲与定襄龙门的齐迎芳(又名齐迎珍、后改名齐珂)结婚。齐迎芳也是国民师范的学生。不久她怀了孕,因为怕别人看出,便把肚子勒紧,结果使胎儿大受影响。因此我大哥出生后身体瘦弱,骨骼也发育不良。听奶奶说,大哥出生后,他的母亲不想要他,天天闹着要出去工作。父亲是独生子,奶奶将大哥视若掌上明珠,为此婆媳之间没有少闹摩擦。父亲是个孝子,他说服不了妻子,只好协议离婚。听大哥说他母亲离婚后参加了牺盟会并投身革命,随后又嫁过好几个人,时间都很短,其中最显赫的是当过副总参谋长的李达上将。1949年以后,她在第一机械工业部工会工作,不知什么原因犯了错误,被贬到山西潞安的一个地质勘探队。“文革”前又与太原钢铁厂的一个工人结婚,好像还和父亲见过一面。后来她又回到北京。关于齐迎芳的经历,薄一波比较了解,其中有些事是大哥在19世纪50年代初期听薄一波讲的。大哥说他的母亲脾气不好,性格古怪,一生坎坷。这也印证了“性格决定命运”那句老话。

1933年父亲从国民师范毕业后想从事文化工作。因为校长冯司直对他比较赏识,便介绍他去找阎锡山的机要秘书梁化之。梁化之字敦厚,阎锡山的姨表侄,定襄县师家湾村人。他1932年毕业于山西大学,是山西著名学者张贯三的得意门生。由于是近亲,阎锡山对他非常信任,让他掌管自己的私人印信和特费开支。当时阎锡山为了吸引人才,专门拿出大笔经费支持青年团体的活动。为此,父亲与郭庆华、耿恒逵、张以忠等同学成立了“太原植社”,顺利地从梁化之那里领到300元开办费和每月150元的津贴。太原植社成立后,开了一个小型图书馆,办了一个《生生半月刊》杂志。当时领取津贴的团体很多,比较著名的有李冠洋领导的“青年救国团”,邱仰俊领导的“建设救国社”,李畅生和杨贞吉领导的“民众监政会”,续如楫领导的“文山读书会”等。因为每个月要领取活动经费,父亲与梁化之逐渐熟悉起来。

1934年秋,父亲考取山西大学法学院经济系,但由于日本侵略者的步步紧逼,华北形势日益紧张,因此他虽然考上大学,却没有安心读书,而是致力于抗日救亡的活动。不久,梁化之向父亲透露,由于形势的变化,阎锡山想把他津贴的各个团体合并起来。梁还表示,他对植社希望很大,合并之后要让植社占一席之地。为了提高植社的地位,梁化之在《生生半月刊》发表署名文章,标题是《谈谈青年的出路问题》。在这篇文章中,梁化之阐述了阎锡山“按劳分配”的理论,并提出青年要积极行动起来,投身于“社会主义革命”。文章发表后,父亲和他的同伴都很高兴,认为替刊物增光不少。

1936年春红军东渡黄河进入山西以后,阎锡山成立“主张公道团”进行抵抗。随后,阎锡山根据形势的发展将备团体合并为“自强救国同志会”,由他自任会长,梁化之担任总千事。自强救国同志会下设工人、农民、青年、妇女、商人五个委员会。太原植社由于人数太少,只分到一个委员,由郭庆华担任。从此,山西各青年团体由梁化之直接领导,梁俨然成为山西青年运动的领袖。

1936年夏,自强救国同志会组织“暑期健身团”,对抗日救亡青年进行军事训练。暑期健身团由梁化之和刘岱峰负责。刘岱峰1932年参加共产党,1935年被捕后因宣布脱党而获释。直到1945年才由邓小平、薄一波介绍重新入党。1949年以后,他担任过云南省副省长、国家经委副主任、国家建委副主任、国家计委副主任、国家物价委副主任等职务。

由于山西的抗日救亡运动受到当局的支持,所以北平的爱国学生在“一二·九”运动退潮后纷纷来到太原。在这种形势下,山西牺牲救国同盟会(简称牺盟会)于9月在太原成立。随后,薄一波经阎锡山邀请来到山西,参加了牺盟会的领导工作。

这一年10月,父亲与母亲增祥鸿结婚。母亲是满族人。听母亲说她的父亲有兄弟四人,老大增禧早年留学日本,毕业于早稻田大学生物系。辛亥革命时,为了避免平民伤亡,他以满洲城守尉的身份与革命党进行谈判。辛亥革命后,他先后在太原一中和山西大学教授生物、美术。由于他擅长工笔画和指画,1929年冯玉祥客居太原晋祠时曾经向他学画。抗日战争期间,日伪政府请他出任山西省教育厅厅长,他拒绝接受。一名日本军官慕名向他求画,也被他婉拒。此外,他还精通医学并以妇科见长,是近代山西既有民族气节,又多才多艺的人物。外祖父增贤排行老二,一直是普通职员。外祖母姓郝,是太原市半坡街人。在外祖父兄弟四人中,我只见过老四,我们叫他四姥爷。听四姥爷说,他小时候每天早上天还不亮就要起床,起床后首先要到大哥床前背书。因此他也考取官费留学日本,学的是无线电专业。四姥爷一生都在铁路部门工作,直到“文革”才去世。由于他精通日文,所以在“文革”时他就向我介绍日本的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

我的母亲是1920年生人,结婚时才16周岁。当时母亲刚从小学毕业,考入太原市女子师范学校。母亲晚年对我说,当时薄一波刚到太原,大概是为了联络感情吧,还参加了他们的婚礼。1936年11月,傅作义率部在绥远(今内蒙古地区)打败日伪军并收复百灵庙一带,这一胜利大大鼓舞了全国人民的士气。为此,新婚燕尔的父亲曾率太原市各界慰问团前去慰问。

为了对抗日青年进行培训,牺盟会成立了军政训练委员会,下设军政训练班、牺盟特派员训练班、民训干部团等机构。1937年元旦前后,父亲曾担任牺盟特派员训练班教务处干事、民训干部团政治处千事、军政训练班指导员等职务。民训干部团共有7个队,各队的指导员是:一队张隽轩,二队牛佩琮,三队李一清、刘有光,四队王鹤峰,五队智力展,六队杨献珍,七队雷任民。1949年新中国成立后,张隽轩当过山西省政协副主席兼秘书长,是父亲的顶头上司;李一清当过中南局第一书记,牛佩琮当过国务院财贸办公室副主任,刘有光当过七机部副部长,王鹤峰当过中共黑龙江省委副书记,杨献珍当过中央党校校长,提出了引起争议的“合二而一”论,雷任民当过对外贸易部第一副部长,都是非常能干的人物。

1937年七七事变之前,父亲还和牛佩琮的二哥牛佩瑶共同办过一个刊物,名叫《最后的生路》。

四、二战区的内部斗争和新旧摩擦

七七事变以后,牺盟会一面派人深入备县组织抗日政权,一面将其成员编入决死队、工人保卫队和政卫队(统称为“新军”),分别开赴晋东南和晋西北等地。决死队的全称是山西青年抗敌决死队,一开始分四个总队,后来扩大为四个纵队。为了提高晋绥军(统称为“旧军”)的战斗力,阎锡山要求牺盟会派遣政工干部。于是,父亲担任了阎锡山警卫师第六十六师第一团政治部主任。由于战事紧迫,父亲让他的助手焦实吾护送家属先回老家,自己随部队撤退。母亲从小在城市长大,从来没有去过乡下。当时定襄的主食是很难消化的高梁面,因此母亲感到极不适应。返回家乡后,蒋介石和阎锡山在忻口地区部署重兵,准备与曰寇决一死战。为此,母亲又随爷爷奶奶离开老家向西逃难。为了迎娶母亲,奶奶在家乡准备了全新被褥和结婚用品,这时也只好委托远房的侄孙看管。此人与父亲同龄,却与我同辈。抗战胜利后,这些东西失去踪影。每当提起此事,奶奶总是伤心不已。

山西抗敌决死队佩戴的臂章、山西牺盟会会员证。

1937年11月,因为敌我力量悬殊,阎锡山准备放弃太原。听父亲说,当时他和部队失去联系,只好骑着马带着一个警卫员向南撤退。一路上从前线退下来的伤兵很多,这些人受伤后没有人管,心里充满怨恨,看到当官的就打黑枪。于是父亲只好把手枪藏起来,轻易不敢暴露。

1938年年初,阎锡山暂时在临汾立足,原军政训练委员会政训处改为第二战区司令长官行营政治处,父亲也从六十六师调到行营政治处工作。这一年秋天,二战区司令部移驻临汾以西的吉县,行营政治处改为政治部,刘岱峰和张亦山先后担任该部组织课课长,父亲任副课长。张亦山是湖南人,早在大革命时代就是中共上海地下组织的负责人。后来因故脱党,被视为叛徒。他知道父亲与梁化之关系密切,便经常在父亲面前发牢骚,说组织课没有实权,并对梁化之把军政大权交给牺盟会、决死队表示不满。起初父亲觉得他妄自尊大,过于看重权力。时间一长,就向梁化之作了反映。梁听了之后对父亲说:“亦山是有经验的,他说这些话,绝不是出于个人意气,而是决死队里确实有问题。”父亲问有什么问题,梁回答说:“有共产党的问题。”当时阎锡山是不允许共产党公开活动的,因此牺盟会和决死队的共产党组织都处于地下状态。如果谁“有共产党的问题”,那就是抗日的异己分子。

入冬以后,父亲被调到二战区随营军政干部总校(简称随营总校)担任代理教育主任。该校校长由阎锡山兼任,教育主任是梁膺庸。梁也是地下共产党员。当时梁是决死二总队政治主任,还在晋东南一带,所以父亲是该校的实际负责人。

新中国成立后,梁担任过化工部副部长。文化大革命中,我父亲在《关于梁膺庸的一些补充材料》中说:抗日战争初期,“梁膺庸到随营总校以后,一方面表现拥护阎锡山、梁化之的领导,竭力争取阎、梁的信任。……但在另一方面,对于反对阎锡山顽固派的斗争,梁膺庸又表现得非常坚决。斗争的锋芒也很突出。”面对这种局面,当时我父亲“把顽固派只认为是落后的问题,不应该当做敌人来看待”。为此,梁膺庸很不满意,曾当面批评他“做法太软”,并且说:“如果对顽固分子活动不能坚决打下去,进步学生也不敢向你靠拢。”有一次,父亲与他闲谈,他说:“我们这些年青人做事不会用人家那老一套的办法,最初还是学习一些新东西,学习唯物辩证法,对我们看问题、处理问题,很有好处。”我父亲觉得这是老生常谈,“因为当时牺盟会的干部,有不少人也常谈这样的话。”(智力展:《无产阶级文化大革命期间为各地写的调查材料的剩余底稿》下册,15—22页,未刊稿)

另据我的一位同事说,他父亲曾担任过晋绥边区的县长、专员,后来担任华北局办公厅秘书室主任,顶头上司就是梁膺庸。他听父亲说,每逢开会,领导们漫无边际地胡扯一通,粱膺庸却能根据每个人的身份、地位和口吻,整理出一份又一份冠冕堂皇的会议纪要。这些情况,对于了解梁膺庸也许会有帮助。

1939年初梁膺庸来校上任不久,又和父亲一同调到民族革命大学(简称“民大”),分别担任正副教育主任。民大是1938年在山西临汾成立的,校长是阎锡山,办公厅主任是梁化之,实际负责人是教育主任。由于山西是抗日战争的最前线,又是“模范战区”,因此当时山西的民大比延安的抗大名声更大,也更有吸引力。早在民大成立之初,“七君子”之一的李公朴就被任命为副校长。此外,历史学家侯外庐曾参与民大的创办,哲学家杨献珍担任过民大第四分校校长;哲学家杜任之为民大的校名提过建议,著名作家丁玲去延安之前也在民大逗留过。

这时,二战区司令部已经转移到黄河西岸的陕西省宜川县秋林镇,政治部驻在秋林以北十余里的上葫芦村和下葫芦村。1939年3月底,阎锡山在秋林召开高级干部会议,史称“秋林会议”。参加会议的有师、旅以上军队干部,保安司令和各区专员以上的行政干部,还有一部分县长、县公道团县团长和牺盟会县特派员也参加了会议。秋林会议的一个主要议题是贯彻执行蒋介石的指示,文官不能兼任军职,取消新军中的政委制。为此,决死二纵队政委张文昂激动地对阎锡山说:“你不要我们就算了,我们搬上铺盖就走,你不让行政官员带兵,我现在就辞掉专员,留下政治委员。”薄一波也坚决反对取消新军的政委制。秋林会议后,山西新旧两派的矛盾开始升级,最终导致公开决裂。

随后,父亲请假到陕西汉中的城固县探亲,并将母亲接回二战区,让爷爷、奶奶和大哥留在汉中。母亲回到山西后,生活条件大不如前,所以她对汉中十分怀念。我小时候经常听她说汉中地区产品丰富,物价低廉,给人以江南鱼米之乡的感觉。另外,当年她骑着骡子路过秦岭时,还看到有人赤手空拳和豹子搏斗。每逢讲起这些往事,她总是滔滔不绝。因为我的乳名叫“三狗”,她还经常开玩笑说:“三虎出一豹,三狗出一獒。”

同类推荐
  • 极品王爷

    极品王爷

    意外穿越到古代,附身落魄地主的儿子,因地制宜,运用前世的经营策略开始圈地。直至最后成为全国最富有的土皇帝,这皇帝老子不当也罢,就当个逍遥王爷岂不更快活!
  • 三国之霸王铁骑

    三国之霸王铁骑

    当霸王铁蹄遇到虎豹军团,会碰撞出怎样的火花!当韩信对决诸葛亮,会是怎样的大战!霸王、吕布谁强谁弱?铁与血的较量,智与慧的碰撞!两个时代的霸主,跨时空的较量!且看三国之霸王铁骑!
  • 老婆大人是女武神

    老婆大人是女武神

    穿越的李宇轩,发现自己死因居然是被一只“母暴龙”一脚踢死的,只不过这“母暴龙”似乎很漂亮。然而,为什么现在要入赘,还是入赘到母暴龙家里,李宇轩很是不明白。“妍儿,你看我最近这么老实,就让我把雯欣娶进门吧!”看着眼前一身戎装的顾欣妍,李宇轩低声轻语道。顾欣妍冷笑一声,“想纳妾?可以,等你什么时候打的过我了,你就去娶吧!”说着,手中的长枪往地上一敲,瞬间地板裂出一道宽缝。李宇轩擦了擦了额头的汗水,“要不我们床上试试,我想我还是打的过你的!”第二日,顾欣妍神清气爽的从屋内出来,众人半天不见李宇轩身影,进屋一看,只见李宇轩瘫软在床上,同时哭喊道,“一晚十一次,我是牛也抗不住啊!”
  • 宫廷政治(上)

    宫廷政治(上)

    由竭宝峰、刘心莲、邢春如、李穆南编著的历史之谜系列丛书共32分册,用来阐述政治斗争的复杂性并揭示古代历史长河角落中最为隐秘的部分。
  • 复刃

    复刃

    一个人,背负着全家族的复仇使命。他是为复仇而生的。在平时,他可以是平易近人的公子哥,但当复仇来临之事,他就又变成搅动天下乱世的谋士。感谢阅文书评团提供书评支持
热门推荐
  • 怪物降临

    怪物降临

    重生回到五年前,王斌继续和死党第一时间进入虚拟网游《怪物降临》游戏。而这次不单纯的只是为了玩儿,而是背负着关系到人类生死存亡的任务。《怪物降临》究竟藏着什么秘密?和五年后的末日景象究竟有没有关系?人类到最后究竟是生存还是灭亡?
  • 诅天

    诅天

    数百州土,广袤无边。芸芸众生,万千之灵。万余年前,人族学会吸收灵源,衍生灵力,主宰了三百六十五州之上的一切生灵,而这一切,仅仅是由于一块看起来小巧而不起眼的灵玉……
  • 美女的贴身小裁缝

    美女的贴身小裁缝

    在这个小农民逆袭成首富,小民工逆袭拯救世界的年代,身为小裁缝的方瑞当然也不甘落后。且看方瑞,如何从一个名不见经传的小裁缝,最终成功逆袭,又是如何在众美环绕中,寻找自己的初心,一切尽在《美女的贴身小裁缝》。
  • 那段停不下的日子

    那段停不下的日子

    当我们作为一个过来人的时候,让我们回头一起看看那段日子,是喜是悲,是美好是青涩;当我们想起,就会深深陷入,傻子似的咧嘴会心微笑。青葱的我们在那段时间没有算计什么,没有计划,甚至没有理想;随着日出日落,无论有没有读圣贤之书,我们都挺不住的往前挺进。我们相互之间不比家世,不分贵贱,傻子似的混在一起,爱玩,爱疯,多愁善感,这就是我们,这就是那段日子,根本停不下来。
  • 中华帝国之崛起

    中华帝国之崛起

    银河258年,人类早已征服整个银河系,大大小小的星球上遍布着人类的足迹。正当全人类沾沾自喜之时,陈氏宇宙财团之下的明日医药集团却发生了一起事故,几乎灭绝人类的危机就此开始……此乃科幻&*(……
  • 噬天魂爵

    噬天魂爵

    孤身一人挑战一切,不后退,不低头,也同样不曾后悔只为一个不可能的梦,只为一生唯一的执拗。
  • 中国对外金融关系演进分析

    中国对外金融关系演进分析

    本书以系统论和协调论作为观察和研究的支点,把中国金融系统放在世界金融这个大系统之下来研究对外金融关系,研究中国与世界金融系统之间的相互协调与影响等。
  • 邪王宠妃之绝世神医

    邪王宠妃之绝世神医

    岁月无痕,浮生若梦,唯有你拂去的雪花,依然守候在记忆里,编织着亘古的缠绵。那曾经凋零的希望,与月光不断摩擦,渐渐燃起,在风中摇曳。
  • 问江湖

    问江湖

    “我只想一家人团聚,爹,娘和姐姐,成仙或是堕凡尘,又有什么关系,哪怕整个江湖与我为敌,我只想要我的亲人,爱人,朋友,平安”……
  • 大眼瞪小眼

    大眼瞪小眼

    在莆田市文联的支持下,经市杂文学会同仁的努力,现在出版的“莆田杂文丛书”一套,有:陈天宇的《伪名人时代》、郑国贤的《鲁迅的鼻子》、许咨新的《呼唤清风》、蔡忠辉的《易变的脸》、邱南强的《灵魂的舒展》、李金贤的《猫眼内外》、潘真进的《照镜解闷》、郑志忠的《古典情思》、郑庆彬的《嘶哑蝉声》、郑玉珠的《大眼瞪小眼》。丛书的出版将成为莆田文学创作史上一件盛事,也将为莆田文学的繁荣和发展发挥应有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