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9142500000024

第24章 卫西琴:梁漱溟唯一的外国朋友

据说,梁漱溟一生只有一个外国朋友,他就是“性格古怪的德国音乐家卫西琴”(《梁漱溟传》,150页,湖南出版社,1992年版)。梁先生特立独行,交友慎重。泰戈尔访华时,二人在徐志摩的撮合下见了一面。泰翁对他十分欣赏,他却没有把对方引为同调。于是人们不禁要问,梁为什么会选择一个“性格古怪”,甚至是被视为疯子、骗子(《梁漱溟全集》第四卷,811页,山东人民出版社2005年版)的人做朋友呢?

卫西琴(Alfred Westharp),又名卫中,是一位德国银行家的儿子。关于他的生卒年代,我没有看到可靠资料。最近翻阅《晨报副刊》,见民国十五年(1926)三月上甸连载了《卫中先生的自述》,其中有“头几天,是四十三年以来,头一次外人问我要我自己的传记”云云,估计他可能是1882年或1883年生人。从《自述》还可以看出,卫的父亲出身贫寒,上学时常以树上掉下来的果实充饥,成年后又因没钱而结婚很晚,所以养成一种“急于求财”的心理。为此,他总是喋喋不休地对儿子说:“你在学校得了多少分?考了第几名?将来能挣多少钱?没钱怎能娶媳妇?”卫西琴对此十分反感,认为父亲简直是一个专为物质奔忙的庸人。相比之下,他的母亲也是一个脾气暴躁、没有文化的乡下人。她的日常活动,除了“专拿物质去挥霍”外,就是“摔桌子,打板凳,骂小孩子,骂底下人”。因此卫西琴说,母亲的粗野毁坏了他的身体,父亲的庸俗毁坏了他的精神。

20世纪30年代从事乡村建设运动的梁漱溟。

卫西琴的早年生活可分三个阶段:从4岁起经常跟父亲去看戏,这是他接受启蒙教育的主要形式;13岁时开始对音乐着迷,希望能从中找到生命的真谛;17岁上大学,先后在几所学校读过文学、医学、化学、博物学,25岁获得音乐博士学位。

卫西琴认为,在人的感觉系统中,听觉属最高一级,与心最近,与智慧相通,对人格影响最大,所以在诸多艺术形式中,音乐离人的精神最近,可以给人最大的力量。可见他对音乐的理解,已经深入心理学层面。梁漱溟认为卫的说法“确有见地”,与我们所谓礼乐乃治国之本的古训,是一个道理。梁还说,卫西琴的演奏也很独特,他先把听众安排在一个昏暗的地方,然后自己进入帷幔,脱得一丝不挂,才能开始弹琴。之所以如此,是为了避免光线的刺激和衣服的束缚。此外,他还要提醒大家:“演奏时不得咳嗽,否则我就要很厉害地发怒。”梁先生聆听的是贝多芬的一支曲子,他的印象是“非常强烈、勇猛”,最能代表西洋精神。演奏结束后,卫“竟浑身流汗,非立刻洗澡不可”。(《梁漱溟全集》第二卷,123页)

由于性格古怪,妻子说他是疯子,他自己也看不惯周围的一切,于是他决意离开德国。此后,他在法国参观美术展览时发现了东方文化的魅力,在英国接受了蒙台梭利的教育思想,最后于民国初年经印度来到中国。卫西琴说,他本来对中国文化非常崇拜,不料到了上海后却极为失望。他发现,中国人正在盲目模仿西方,从服饰、建筑到教育、音乐,到处“都是让我仇恨的”东西,至于中国固有的文化和精神,却无处可寻,无人可问。两年后他离开上海去了日本。

过了半年,卫西琴“接到北京的电报”再度来华。他在北京仅仅住了三个月,就买好船票叉要离开。他认为,日本已经度过模仿的时代,“中国却正在模仿的路上”。正在这时,严复来信挽留,原因是要翻译他所写的《中国教育议》。梁漱溟说,这篇译文在《庸言》报发表时,“颇为士林属目”;但他拜读后,却有一种条理不清、空有慨叹的感觉。他又找到卫氏的其他著述,反复研读,仍然是“莫窥究竟”。他怀疑此人学问空疏,言之无物。

由于严复的推荐,卫西琴在天津中国教育联合会演讲多次,并与社会名流多有接触。尽管如此,他还是难觅知音,只好到保定去教音乐。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后,他“声明改入美国籍”(《梁漱溟全集》第四卷,810页)。大约在五四运动以后,卫西琴应阎锡山邀请到山西办学。当时,阎锡山正在山西大力推行新政。阎请他来,是要他主持外国文言学校。该校于1919年8月成立,据1921年编纂的《山西现行政治纲要》介绍,它的独特之处,一是“学生皆属十六岁以内,毕业后分送各国留学”,二是“学生每日工作二小时,盖合乎工读主义也”(见该书255页)。台湾商务印书馆发行的《民国阎伯川先生锡山年谱长编初稿》也说:这所学校“采取自觉教育法,不雇工友,学生分工料理日常生活事项。(阎)先生常莅校与卫先生研究哲学,并为学生讲话。后改为‘大通学院’”(见该书第一册353~354页)。过去我既不理解“大通”的含义,又以为学校改名是阎锡山的主意,读了梁漱溟之后才明白其来历。梁在《介绍卫中先生的学说》中说:“他在教育中最要紧的意思,或其根本道理,就是感觉应当上通于心,心应当下通于感觉,往复相通不要隔离;所以他自名其在山西所办的学校名叫大通学校。”(《梁漱溟全集》第四卷,816页)由此可见,阎锡山对卫西琴相当倚重。

梁漱溟大约是1922年年初与卫西琴订交的。1921年年底,梁趁放假之机应邀赴山西讲学,顺便参观了外国文言学校。一年前,全国教育会联合会在太原召开会议,卫西琴曾把《诗经》中的几章谱成乐曲让学生演奏,在会上反响不错,可惜梁漱溟未能与会,没有听到这种“真可以代表中国民族精神”的音乐。这次参观,他既为卫西琴的献身精神所折服,又因该校的不同凡响而惊叹。他说:“是冬游晋,得参观先生所主办之外国文言学校。则其间所有,举不同俗,一事一物,靡不资人省味……而窃见先生精神措注于百余学生之身,无微不至,直有欲呕出心肝之慨,尤不能不使人起恭起敬,倾心折服。学生百数十人,一一颜色泽然,神采焕然;凡外间一般学校学生,所有憔悴之色,沉闷之气,于此绝不可见。然学生肥而先生瘠。先生之劳瘁,睹面可识,不止于瘠,直已病矣!”(《梁漱溟全集》第四卷,795~796页)参观后经过一夜交谈,梁完全改变了过去的印象。他认为卫西琴不仅非常正直,而且胸怀远大。

关于这所学校的规模,各种资料说法不一。据有关部门民国九年(1920)三月公布的数字,该校共4个班,有教员20人,职员5人,学生220人(《山西省第一次学校系统以外教育统计》总表1,山西省公署统计处编纂)。此外,当年《晨报副刊》在发表《卫中先生的自述》时,还刊登《卫西琴教育主张及其办法》一文,对相关情况有所介绍。文章说,该校按语种分班,“每班一主任教员……,名日家长”,对学生的生活学习进行全面指导。“师生关系,若家长之于子弟,子弟之于父兄,互相亲敬,刻不可离。”学校没有固定教材,教学活动以实用和学生兴趣为主,日常生活中需要什么就学什么。此外,学校的一切机构设施,包括工厂、公卖室(即商店)和食堂,全部由学生管理。这些情况梁漱溟在《介绍卫中先生的学说》中也谈了不少。需要指出的是,卫西琴的出发点与“抢饭碗”的职业教育(蔡元培语)有所不同,他强调实用,是为了让学生摆脱“感官的模仿”,致力于“心力的创造”。他认为,有创造力的人只会奉献,不知索取,没有创造力的人只会占有,不知奉献。这与罗素所谓人的欲望有创造性冲动和占有性冲动的观点完全相同。

卫西琴大约是1925年年底离开山西的。之所以如此,用《晨报副刊》编辑的话来说,是因为他“不谙中国风情,往往措施失当”,以及他反对山西人早婚,遭到山西人反对。按卫西琴的说法,是因为太原学生“总是要人化于乐,人化于文”。这话颇难理解,幸好梁漱溟作了笺释。他说,卫的意思,是指学生只知模仿不知创造,结果是“化于外物而失掉自己”。当然,更主要的原因,恐怕是卫氏学说过于抽象,过于晦涩,他的思想很难用准确而通俗的语言来表达,因此不要说在普通人中间,即使在学术界也是和者盖寡。当年《晨报副刊》刊登他的自述,是为了引起学界讨论,但结果却石沉大海,没有反应。也许是不大甘心吧,半月后该报又刊登卫的一篇文章——《政治与教育》。该文对政权的产生、政府的作用、政治的黑暗、教育的真伪都有精辟的议论,然而不知什么原因,国人对于这些问题仍然是麻木不仁。

卫西琴离开山西后又到北京,与梁漱溟、熊十力等人“在西郊大有庄租房……同住共学”,研讨儒家哲学与心理学,并以“每星期五为讲论之会”(《梁漱溟先生年谱》,58页,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1991年版)。经过一年相处,梁漱溟对卫西琴的学问、为人有了进一步了解,二人友谊也日益加深。梁认为,卫西琴不为世人接受,除了性格上的原因之外,主要是语言上难以沟通。所以,他立志要以“将来的生涯与精力,划出一部分专替卫先生(的理论)作说明的工夫”。这一年(1926),梁开始写《人心与人生》,历半个世纪之久,直到1975年才告完成,可见作者用力之深。该书除辟有专门章节介绍“亡友卫西琴”的学说外,其他部分也深受卫氏影响。梁甚至说,他的朋友也许是那种生前不为理解,死后才被崇敬的大人物。梁先生是不随便恭维人的,他对卫西琴的推崇,值得我们注意。

1927年,梁漱溟应李济深之邀前往广州。第二年,他为了试办“乡治讲习所”,担任广州第一中学校长,并聘请卫西琴主持高中师范班工作。从梁先生当年冬天的一次讲话来看,卫西琴也到了广州,但不知什么原因又很快离去(《梁漱溟全集》第四卷,868页)。尽管如此,梁改造这所学校的方案,仍然与卫西琴的办学路数相似,这也是他深受卫氏影响的一个证明。

同类推荐
  • 烽火佳人

    烽火佳人

    一段关于战国争霸、一段牵扯江湖恩怨、一段不乏儿女情长的故事。
  • 龙佑三国

    龙佑三国

    当毁灭出现的时候,就会有创造横空出世……
  • 纵横大唐之快意人生

    纵横大唐之快意人生

    沈小阳穿越到大唐,玩转历史名人。机智幽默,快意自己的大唐生活。
  • 归夏之大汉西疆

    归夏之大汉西疆

    人类的历史,从一开始就是个谎言。真相,只保存在汲冢周书中一本叫《归夏》的古卷残篇中。西域,中原,战场,古墓,朝廷,江湖,所有险恶之地,都可能是古卷藏身之处。失去情感、失去名字、失去身世的杀手,为拯救自己于遗忘的轮回,孤身穿越一千七百年,回到魏晋乱世,意欲解开自己缠绕的命运。没想到,自己渐渐陷入洪荒时代最古远的阴谋。
  • 历史典籍(上)

    历史典籍(上)

    由竭宝峰、刘心莲、邢春如、李穆南编著的历史之谜系列丛书共32分册,用来阐述政治斗争的复杂性并揭示古代历史长河角落中最为隐秘的部分。
热门推荐
  • 炽仙剑神

    炽仙剑神

    修真界里,长阳弘轩正在突破,位列仙班。可正是这个时候,竟被别人偷袭,不过元神未灭,重生到了另一个世界。不过一路上,无人能抵挡他再次重生、登天步伐。等级分为:圣者、大圣者、圣师,大圣师、圣王、大圣王、圣尊、圣君、大地圣君、天空圣君。在更高的不告诉你。求推荐啦!
  • 王俊凯,你会后悔的

    王俊凯,你会后悔的

    李佳怡,千金大小姐,是个刚强的孩子,有苦她不会说,只是在自己心里藏着。郝杰,是个坚强的孩子,遇到什么挫折她都会勇敢面对。于娜,没有父母之爱,她告诉自己,自己要坚强,离家出走遇见李佳怡,使她拥有了友情
  • 红尘书生

    红尘书生

    仙之一事自古虚无缥缈。但也时有惊才绝艳之辈体悟自然达到天人合一之境,从而寿命远超常人,举手投足皆有翻山填海之威。时人谓之仙也
  • 心凝传

    心凝传

    穿越前,她是万源大陆冰家的掌上明珠,身份高贵,却因她得到的万源天珠而导致家破人亡。穿越后,她是身份神秘的农家贫女,爹爹算计她,娘亲辱骂她,人人都道她是灾星,见到她有多远就躲多远。可是,一切又和她有什么关系?算计,也要你能成功!辱骂,我又何须照单接受?我只是活出了一个真实的我,顺便报了灭门之仇,有空逗逗老爱找她麻烦的妖孽皇子,高兴时我就修补一下万源大陆的本源……
  • 宇幕

    宇幕

    他是学院里一个平凡的小杂工,惨遭爱情的戏弄,以至于燃烧了身体,却因一把断剑死而复生,从此成为了人们口中的恶魔……本书属于玄幻类型,加入了一些新的元素,希望能给大家耳目一新的感觉。主角是走慢慢成长路线,本书保证一天两更,(一更3000字左右)希望喜欢的读者多多支持呵呵……
  • 惧梦人

    惧梦人

    一个极其简短的视频,扭转了整个世界。一觉醒来,平静的世界被笼罩在浓郁的黑暗当中,孤寂的城市变得残垣断壁,大量的变异体侵袭而来。“寸心,一定要等着我!”
  • 嫡女云娆

    嫡女云娆

    云娆穿越重生,只想没事赌个博逛个青楼听听小曲,可惜她那脑残的母亲和白莲花的妹妹偏偏不能让她如愿。云娆也不在意,照样该干啥干啥,但最让她感到人心凉薄的是,她竟然要替她的妹妹和亲。呵,还真当自己好欺负了,云娆刚想反击,却发现有一个无赖缠上了她,要她顺从和亲。云娆抬了抬下巴,妖娆一笑:“凭什么?”无赖一把搂住她:“就凭你是我看上的女人。”
  • 断瞳

    断瞳

    瞳。断却。还能看到什么?已是光线的最后叹息。能看到的只有遥远的过去。回不来的光线。令人颤栗的历史。断瞳开启。第一部是断瞳。第二部是断瞳·相沉界链。超前先行预告了。这是对自己在起点第一部也是长久性的书作的鼓励。以及对起点中文网的尊敬。新书上传。新的故事。新的道路。新的经历。还需大家多多点击,收藏,推荐,投月票,评价,评论,留印象,打赏,支持,关注。多谢大家了。
  • 岁月慢走,我握你手

    岁月慢走,我握你手

    泠紫芯将哈雷机车加到最高速,在人烟稀少的午后马路上疯狂的闯着红灯。3分钟后,她到达了紫衫学院,这就是她就读的大学,本市著名的学院,号称学霸们向往的天堂,学渣们不敢直视的圣地......正当她快要踏进校门口的时候,一辆天蓝色的法拉利突然冲了出来,泠紫芯踉跄着险些摔倒,车上下来的不是带着大金牙的猥琐大叔,而是.......
  • 无心蔷薇之守护骑士

    无心蔷薇之守护骑士

    命运的残酷使她失去了双亲与族人后又失去记忆,但又是命运使她与前世的爱人相遇,突现的邪尊身份,令她决定不再爱,越是喜欢的人越要远离才不会使他们受到伤害。连自己的爱情都无法守护,再强大的力量又有何用……断情绝爱如此简单,又为何我迟迟未能做到。无情是爱最好的掩饰。“既然这样,那你就去粉碎这份爱,它由我们来守护。”——只属于优娜的守护骑士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