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9141100000014

第14章 肆最好不相见(2)

曾缄的文风一贯是缠绵却忧伤的,几乎每一句都从心尖儿上踩过,爱情的疼痛在他的诗歌里被表现得淋漓尽致。在这首诗里他却显示了活泼的一面,尤其是“调伏”和“枕边”这两个词,即便用在现代文中,也颇觉生动有趣。

虽然是对同一首诗的翻译,于道泉的译本与曾缄的译本还是有很大不同的。于道泉的译本中有一种爱人要离去却挽留不住的感伤,而曾缄的译本则没有一点忧伤的意味,纯粹是两个人的打情骂俏,像小孩子过家家吵架一样,让人觉得又可爱又可笑。

玉树临风一少年

“来生年少”,这是一个提起来也许会落泪的词。因为,“来生”说明了有些事情是注定今生无法完成的,于是我们只能期待来生,期待来生花会再好、月会再圆,期待来生再相遇时,你我都是最好的年华。期待来生还有机会可以再爱你一次,期待来生我们相思相守,不再错过。

期待……

于是,期待化成了满纸的忧伤,汹涌澎湃而来,忧伤了你的年华,我的心。

只是,这一生,我却从未后悔爱上你,尽管今生如此短暂,尽管为了这份爱情,我们付出和失去的实在太多,但是那一张爱情的判词,我从未后悔自己亲手接过了它。我从未后悔那用尽力气,拼却一生休的爱情。甚至我却是庆幸的,庆幸自己爱着你的同时,你也给予了我同样的馈赠;庆幸我们眼神交会时,彼此没有闪躲。

能把爱人的手握在手中,不问是劫是缘。

在极短的今生之中,

邀得了这些宠幸;

在来生童年的时候,

看是否能再相逢。

——于道泉

我曾一遍遍地翻阅资料,想找到仓央嘉措爱情的结局,想知道,甚至是很期待这个辗转的爱情故事会有一个白头偕老的结局。可是,没有。哪怕是民间的传说都没有一个字是关于他最后的爱情的。这段感情同他本人一样在1706年之后再也没有出现在历史的记载中。

尽管诗中说得那么豁达,尽管他一遍遍地告诉自己曾经完整地拥有胜过残缺的人生,但仓央嘉措的心里也是会有遗憾的,所以才会把这一切写在诗里。因为遗憾才会在今生期望来生的再相遇;因为遗憾才会渴望在来生能在自己玉树临风的时候,弥补曾经一直没有办法弥补的遗憾。

虽然仓央嘉措一直试图以平稳的口气甚至是喜悦的心情来诉说今生的爱,虽然他口口声声都在说今生虽短,但快乐实多、爱情甚美。可是我还是嗅到了伤感的气息,至少在于道泉的译本中,遗憾始终大过了快乐。于是,那满满的遗憾在心里像浓得化不开的雾一样,最终酿成了雨天的忧伤。

但心,却在曾缄的译本中,感到了几分欢愉。

结尽同心缔尽缘,

此生虽短意缠绵。

与卿再世相逢日,

玉树临风一少年。

——曾缄

虽然这两个译本讲的都是同一个故事,但我在阅读时却经历了两种不同的心情。在之前的诗中,基本上都是先读于道泉的译本,觉得心情开朗、境界宽阔,转而来到曾缄的翻译世界里时,心情即刻变得低迷,心口如同被塞住一般。

可是,在这首诗中,两个人却反了过来。

在于道泉的译本中,用了“极短”“邀得宠幸”等词,其中“极短”本身就是一个让人容易生悲的字眼,容易让人感叹人生短暂、生命无常,后面的“来生”和“能否相逢”更增添了这份悲情。

“来生”本就是虚拟的,是一个不可能实现的梦,是人们在绝望时给自己设定的一个同样绝望的希望,这所谓的希望,所谓的来生本就是渺茫的,而作者紧随其后又用了一个“能否”,这个词汇宛如雪上加霜,让原本就渺茫的希望看起来更不可能实现。

那么,曾缄是如何将这“悲”转化为喜的呢?他在诗的前两句用了一个“虽”字,只是一个字,却完全改变了整首诗的感觉。一个“虽”字巧妙地转移了读者的视线,让人们很自然地将注意力集中在“人生苦短”后面的“意缠绵”,虽然人生还是短暂的,但是情意却是绵长的,这无论怎样也算是一桩令人欢欣的事情吧?

在诗的后半部分,曾缄并没有采用于道泉之前翻译的“能否”二字,而是用了“相逢”“玉树临风”两个词语,就这样,一个“是否能再相遇”的有点惆怅的结局轻而易举地就被改变了。

于是,曾缄想要传递的信息是:我不知道有没有来生,但是今生我们的幸福已足够羡煞旁人了。如果有来生,我们一定可以再相逢,那时,你眼里有我,我心中有你,我们相逢在春暖花开、花好月圆的时刻,那时,我玉树临风,你婀娜多姿。

如此美好的场景,又有谁能说这不是喜悦的呢?

临别叮咛缓缓行

相聚和离别,仿佛一个转身,一圈接着一圈,连成生命的舞蹈。于是,我们知道有些人再见太难,而有些人终会回来。

将帽子戴在头上,

将发辫抛在背后。

他说:“请慢慢地走!”

他说:“请慢慢地住!”

他问:“你心中是否悲伤?”

他说:“不久就要相会!”

——于道泉

这首诗是仓央嘉措诗歌中比较特别的一首,不同于以往诗歌中单纯的叙述体,这首诗采用的是一问一答的形式。

这两种形式各有各的妙处,描写式的叙述体有利于感情的渲染,同时使得个人的情感在诗中显得更为含蓄和内敛,符合古人的表达方式。而一问一答的形式,虽然强调了对话,不利于感情的渲染,却明显地更有带入感,能够很轻松地将读者带入自己所塑造的感情世界里。

做到了这一点,那么其他的事情,比如对故事的理解和对人物感情的理解就变得容易多了。

对话是一种最快捷也是最有效的沟通方式,将对话应用在诗歌里,能起到极好的效果。

于道泉的译本是自由体式的白话文,不论在形式上还是在文字上都几乎还原了仓央嘉措诗歌原本的风貌。

因为题材的原因,我们可以很容易地看懂这首诗。但还是想问一问,面对离别,我们真的可以这么淡定从容吗?可以做到不悲伤、不流泪,而只是静静地等待相聚的时刻吗?我们会像仓央嘉措诗中所写的那样,从容地告诉别人,不要悲伤,很快就会相见,仿佛相逢就在眼前一样吗?

等待是一件美好的事情,也是一种折磨。

不管他诗中轻快的语气是强颜还是真情,他那信心满满的样子和温暖的语言都让所有离别在即的人,在那一瞬间看到了希望,看到了快乐。

他终究是一个有佛性的人,他和他的诗都可以让人在绝望的边缘,找到一个绽露笑容的理由。

需要注意的是,在于道泉的译本中,对话中所出现的都是“他”,并非“她”,这表示,诗中的对话是站在第三者的角度写的,而且对话是发生在两个男子之间的。

鉴于于道泉先生一贯的治学严谨,一定不是写错了。那么这首诗一定是仓央嘉措和一位男子的对话,而这背后究竟是一个什么样的故事,我们已经无从得知了。

也许,故事是仓央嘉措和情人离别之后,其他人对他的安慰,并问及他的心理感受,诗中的对话由此而来。也许,诗歌讲述的就是一个深厚而纯粹的友谊,如同李白的《赠汪伦》一样。也许,故事和仓央嘉措本人毫无关系,只是仓央嘉措对沉迷于离别的悲伤中无法自拔的人们的一种劝导。

轻垂辫发结冠缨,

临别叮咛缓缓行。

不久与君须会合,

暂时判袂莫伤情。

——曾缄

曾缄的译本一直被众学者和读者认为是最出彩的,这一点我不否认,但是在这首诗的翻译上,我个人觉得他的翻译相对弱了一些。

毕竟,一首诗歌的优秀与否不能仅仅取决于文字的华美,更多的还在于诗歌的内容和诗人所想要表达的情感。

很明显,在曾缄的译本中,翻译的形式变了。于道泉的译本选择了仓央嘉措原本一问一答的形式。而曾缄的译本,用的是他惯用的七言绝句形式,采用客观的、和故事本身无关的第三人的视角来阐述整个事情的来龙去脉。

这个简单的改变,虽然并没有改变诗歌本身所讲述的内容,但使得整个诗歌有了一些距离感,没有于道泉的翻译中那种劝慰式的情感来得直接。

于道泉译本的第一句是“将帽子戴在头上,将发辫抛在背后”。当读到“抛”字时,我相信很多人和我一样会想到一个动作,那就是头发甩甩,大步往前,表达的是一种面临离别时的豁达和豪迈。有一种高适《别董大》中“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的胸襟气度,一扫离别时缠绵幽怨的老调。

曾缄的第一句“轻垂辫发结冠缨,临别叮咛缓缓行”中的“轻垂”和“叮咛”两个词,不管哪一个表达出来的都是一种不舍和惜别的心情,跌入了离别伤感的老套。在气度和立意上,略输一筹。

下面再看看极富乐府诗韵的刘希武的译本。

一言慢慢行,

一言君且住。

问君悲不悲,

不久还相遇。

——刘希武

初次阅读,即觉惊艳。

众所周知,两汉乐府诗注重剪裁,详于叙事而略于抒情,注重铺陈场面,并且形式多样、不拘一格。此外,乐府诗语言朴素自然而饱含感情。所以,虽然它是叙事诗,但诗歌背后的内容却是丰富的。

刘希武的译本基本上符合这些特点。首句“一言慢慢行,一言君且住”总是让我想起乐府诗中很著名的一句话——“陌上花开,可缓缓归矣”。

简单平实的九个字,背后却是一段感人至深的爱情传奇。

五代十国割据时代,钱镠拥兵两浙地区,建立了吴越国。相传钱镠对自己的发妻——王妃戴氏一往情深。王妃孝敬父母,每年春天都要回郎碧娘家小住。某一年的春天,春色已至,陌上花共发,而王妃却迟迟没有归来。钱镠料理完政事,出门见临安城中已是姹紫嫣红,蓦然想起和自己执手共看山河岁月、人间美景的王妃。他有感而发,提笔给王妃写了封信,信中便有“陌上花开,可缓缓归矣”一句。虽无一字言及思念,却是思念入骨,但又怕说得太急迫,王妃归来心切,错过沿途美景,便只能让她慢慢归来。

这样的体贴入微、感情凝重,让爱情有了感动的理由。

千年之后,当离别千回百转,刘希武重现了“陌上花开”的感动。

面对离别,他们并不是不留恋对方,并不是不期待他们快快回来。可是,为了让对方不错过人生中另外的美好风光,他们竟然如此温和地让心中思念的那个人,一路慢行,一路欢喜。

于是,隔着千百年的时光,隔着语言不一的阻碍,横跨了广袤的地域,刘希武将这两个人生重合了。

有情渡口舟

“让我与你握别,再轻轻地抽出我的手。知道思念从此生根,浮云白日,山川庄严温柔。”

人们总说,离别是最悲伤却也是最美丽的事情。悲伤在于,总有一段情要在离别的那一瞬间被狠狠地斩断,从此只能在回忆里找寻曾经的心动和美丽。可离别也是美丽的,离别让曾经所有的不美好的回忆在这一刻终止,于是,年华从此停顿。

我想,只有那万般无奈的凝视,才能代表离别的心情。

终于,你潇洒向前,连那最后的回首都不肯赐予我,决绝地只留给我一个背影,让我一个人将眼泪在心底流成一条小河。

在这拥挤的渡口,把祝福别在衣襟,从此海阔天空,你我又隔天涯。

渡船虽没有心,

马头却向后看我。

没有信义的爱人,

已不回头看我。

——于道泉

偌大的渡口,成千上万的人在诉说着离别的故事。渡口边,各色挥舞着的手帕,让“离别”这个黑白色的记忆也变得多姿多彩。

有些人在哭,纷飞的眼泪,飞到对方的心里,柔化了对方的心,终于那明明是一瞬间的事情也变得越发艰难,那双握着的手,怎么样也分不开。

有些人在笑,因为知道,离别过后,彼此都有一个全新的开始;因为知道,这一次的离别,是为了下一次的相聚;因为知道,离别,不是感情的终止,而是感情的重新起航。于是,那嘴角眉间的一抹笑,成了渡口里最别致的风景。

在这首诗中,仓央嘉措采用了比兴手法,用渡口来比喻负心人的心,题材用意之新,都是前所未有的。

在仓央嘉措的笔下,渡口都是有情有义的,而自己爱着的人却连最后的回首都不愿赐予,这无情比充满离别的渡口尤甚。

从表面来看,这首诗充满了谴责和哀愁,然而我慢慢细品,竟然读出了一种戏谑的味道,像是一对小情侣之间的打情骂俏。

两人渡口惜别,男人默默地送自己喜欢的女人离开。船儿已经漂浮在河面上,渐行渐远,男人眼含泪花,期望女子可以回头望他一眼,可是女子偏偏连头都没有回一下。当然,也许是没有勇气回头,这一点相信很多经历过送别的人都会有所感触。

当时光把记忆的线索拉回到距离我们较近的时代,我想领着大家一起品读的是另一个人——曾缄。

莫道无情渡口舟,

舟中木马解回头。

不知负义儿家婿,

尚解回头一顾不?

——曾缄

曾缄的这首译本让我意外了很久,之前看惯了他的风花雪月、缠绵悱恻,而在这一首诗中,他却翻译得如此调皮,幽默风趣,很是出人意料。

曾缄译本的前两句和于道泉译本相比,并没有什么不同。于道泉译本直接说渡口无情,渡口之舟尚且有意。而曾缄加强了一些语气,将其变成了不要说渡口无情,这一个小小的改变,进一步强调了其实渡口有情,进而也间接地强调了情人无情这一观点。所以前两句只是对于道泉译本的进一步润色,并不能算作全诗的重中之重,关键在于后两句。

“不知负义儿家婿”中的“不知”二字饱含了一种疑问的、不确定的语气,而且这种语气里是含有一些撒娇成分的,这就是我所说的调皮意味。

之所以用“撒娇”这个词,也是有根据的。注意“儿家婿”这个词,在这里其实曾缄已经偷偷地置换了主语,将这个人定性为了男性,而在于道泉的译本中,并没有说这个负心人究竟是男是女。

同类推荐
  • 男人的肋骨

    男人的肋骨

    《男人的肋骨》以两广手信之一金银肝为例,娓娓道来食材的制作、吃法、味道和奇遇。读之,与文中描写的众生一样,垂涎不止,起卧不安。老男人吃风情万种的金银肝:“发觉有人艳羡,那老男人越吃越发心满意足,越发嚼得咂咂有声,越发喝得咕噜生响。活脱脱一副镶了金牙就特别爱笑,戴了手表就特别爱撸袖子的表情。”
  • 爻爻斋闲话

    爻爻斋闲话

    本书是一部散文集,主要描述画家云巢和文涛夫妇二人生活中的点滴趣事,兴味盎然而不失天真,偶有机锋透露,却随性流出,如胸臆直抒,毫无雕琢痕迹,其中的闺房之乐,颇可谓当代《浮生六记》。书中所描绘的画家生活,关注植物,关注动物,关注天气,关注艺术,无市井气,无呻吟病,一任率真洒落,不计利害得失,远离都市的喧嚣扰攘,全然一片沉静的自得生活,在《浮生六记》式的闺房之乐外,又飘散着陶渊明式的田园清新之风。对忙碌拥挤的当代人,不啻为一泓洗濯心灵的清泉。
  • 石羊河,我家乡的河

    石羊河,我家乡的河

    这是一本散文集,主要记录了家乡石羊河的美景,抒发了作者对家乡的石羊河的赞美。
  • 呐喊(鲁迅作品精选)

    呐喊(鲁迅作品精选)

    本套丛书选文广泛、丰富,且把阅读文学与掌握知识结合起来,既能增进广大读者阅读经典文学的乐趣,又能使我们体悟人生的智慧和生活哲理。
  • 中国古典文学荟萃(宋词三百首)

    中国古典文学荟萃(宋词三百首)

    中国古典文学是中国文学史上闪烁着灿烂光辉的经典性作品或优秀作品,它是世界文学宝库中令人瞩目的瑰宝。几千年来,中国传统文化养育了中国古典文学,中国古典文学又大大丰富了中国传统文化,使传统文化更具有深刻的影响力。
热门推荐
  • 世界只有一个你

    世界只有一个你

    这个世界上再也找不到第二个你,你一定要和我在一起。她们阴阳两隔她从他爱的缰绳中逃离,最终又选择回来。。。。。。。。。。。。
  • 福妻驾到

    福妻驾到

    现代饭店彪悍老板娘魂穿古代。不分是非的极品婆婆?三年未归生死不明的丈夫?心狠手辣的阴毒亲戚?贪婪而好色的地主老财?吃上顿没下顿的贫困宭境?不怕不怕,神仙相助,一技在手,天下我有!且看现代张悦娘,如何身带福气玩转古代,开面馆、收小弟、左纳财富,右傍美男,共绘幸福生活大好蓝图!!!!快本新书《天媒地聘》已经上架开始销售,只要3.99元即可将整本书抱回家,你还等什么哪,赶紧点击下面的直通车,享受乐乐精心为您准备的美食盛宴吧!)
  • 红颜殇——苓影天下

    红颜殇——苓影天下

    一个是山里跑出来的无依无靠的绝色美人,单纯的一个废材,一个是腹黑玩世不恭的黑面妖孽,五年前,她舍命救下身受重伤的他,为了他跳下悬崖,不明生死,他找了她整整五年,五年后,她再次归来容颜尽毁失去记忆,却发现自己身上有一个惊天秘密,本想解开这个秘密半路阴差阳错遇见了他,再次相遇他与她会不会因为她的容貌而行如陌路,会不会因为她失去了记忆从此相忘彼此,他们之间又有什么故事发生呢?
  • 天才神医五小姐

    天才神医五小姐

    她,21世纪,令人闻风丧胆的女杀手,犹如一朵妖娆的红玫瑰一样,一触必死。然而意外的穿越到另一个大陆。穿越就算了还穿越到了一个人人唾弃的废材身上,我呸!然而废材就算了怎么还有人对废材感兴趣的?瞅瞅人模人样的怎么骨子里尽是无赖?说好的冷酷无情去哪了?说好的不近女色去哪了?说好的是个杀人狂魔去哪了?
  • 我愿和你在一起

    我愿和你在一起

    杨阳是一个非常普通的安徽男生,靠着自己的努力来到了上海读书,毕业后只身留在了这座繁华的城市努力的打拼着,一次朋友的婚宴上邂逅了富家女许韶莹,自此人生发生了改变,一切的努力都是为了能够和她在一起,外界的压力不管如何巨大,也无法阻挡自己追爱的脚步,费劲了千辛万苦,历时五年,终于收获了甜蜜的爱情以及成功的事业。
  • 史·诗:邱新荣历史抒情诗精选

    史·诗:邱新荣历史抒情诗精选

    邱新荣的历史抒情诗,像是一座没有墙的博物馆,从古老的神话时代开始,逐一呈现着人们熟悉的各种器物、人物、历史事件和积累着时间性的地点。这些诗篇的呈现又不同于博物馆,因为这些器物和人物都被诗的书写再次唤醒。
  • 巴黎面包店

    巴黎面包店

    女朋友莫名失踪后,平静的生活似乎换了一个面貌,神秘而陌生。
  • 兵马俑传奇

    兵马俑传奇

    洪荒年代,永恒大陆谁都窥窃天下,欲一手遮天。一个十几岁少年背负逆天的仇恨,去寻找上古九大法师幕中的“天机法师令”去拯救永恒大陆苍生。
  • 战神崛起

    战神崛起

    十五年前,一场大火焚烧了整个圣骑森林,圣与魔的对决在此同归于尽,然而这并不是结束,而是另一场浩劫的开始……来自地球的少年,踏上这片神秘的未知领域,通过一系列事情后,他得知“能力”这个奇异能量的存在,随之他进入了“超学院”,结识了一个又一个古灵精怪的朋友,和一位又一位怪物老师,生活十分的欢乐。然而,黑暗中的挑战悄然苏醒,强大的暴风雨正在形成……
  • 技能超神录

    技能超神录

    一个DOTA男的事。技能在手,天下我有,在四百多个技能的组合里,我怎么就不能超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