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9140400000004

第4章 两朝内禅(1)

赵昚的讣闻在凌晨时分送到了东西两个首相府上,而不是第一时间交给皇宫。这很反常,但人人都理解并认可。

第一时间交到皇宫……真傻。

话说这一天非常幸运,赵惇难得地准时早朝了。首相留正、枢密使赵汝愚联袂上殿,把他老爹的官方死讯呈给他。众目睽睽紧盯着,只见赵惇很平静地看完收起,站了起来,往后宫走去。

他居然什么表示都没有。

宰执大臣们拥上去,要求他马上出宫主持太上皇的葬礼,当时的情况真的可以形容为群情激愤怒不可遏。面对此情此景,赵惇的运动神经瞬间增幅,他快速地冲出了大臣们的包围圈,消失在了皇宫的深处。群臣的手里,只有从他身上撕下来的半截龙袍。

这就是为什么不能第一时间通知皇宫的原因。

指望这个人主持葬礼看来是不可能了。大臣们想来想去,只能去请赵构的遗孀吴氏出面。吴氏这时年过八十,精力未衰。她这一生跟赵构在一起经历了非常多的波折,如苗刘兵变、搜山检海,哪一次都经历了生死大难。

熬过来之后,她的意志、见识自然与凡俗不同。

吴氏命宰执到重华宫发丧,她代行祭奠,对外宣布皇帝陛下得了急病,只能在皇宫大内服丧。葬礼在这种规格下进行,日子一天天过去,世界像是飓风来临前的海洋,平静的外表下孕育着可怕的破坏性能量。对此,赵惇一无所知。

他“安座深宫,起居服御,并如常时,视父之丧,如他人事”。也就是说,连丧服都没有换,并且“宴饮如故,宣唤俳优”。

如果不看戏的话,便在宫殿里走两步。虽然是在宫殿里,他的手里也会拿着弓箭,就像时刻会有刺客来暗杀他,而所有的宫廷卫士都不足以信任,只有他自己手持利刃,才能保证安全一样。

这一幕落在任何一个现代人的眼里,都明白他的确是一个如假包换的受害幻想类精神病患者。

每个人都受够他了。大臣们的怒火终于在可以脱掉丧服、换上常衣的那天爆发了出来。

大家坚持不释服,一定要赵惇出来给个说法。

身为人子,既不临丧,也不视敛;既不举哀,又不成服,这何以为人?!向金国告哀的使节已经派出,对方不久就会派来吊祭使,按礼必须在皇帝梓宫的素帷前受嗣皇帝的接见,如果赵惇不出现,岂不是侮辱来使,示乱敌国?

种种焦虑,长时间的鄙视,让大臣们心里一直隐约存在却死死压制的那个念头浮了上来——赵惇,你还配当皇帝吗?!

有了这个想法,还需要彼此沟通一下。大臣们说的话是非常隐晦的,比如这样问:“今当如何?”答:“这就是独夫了。”

完活,沟通成功,都知道怎么办了。老奸巨猾的大臣们决定走正常程序,一步步地让疯子去疯人院。第一步,由首相大人出面,请皇帝陛下建储。

话说从赵惇的病历里可以知道,他之所以发病,是被老婆李凤娘杀黄贵妃配合祭坛魔幻夜吓的;之所以不敢去见老爹,是因为亲儿子没法荣升皇太子,进而联想到自己的皇位也不稳当。那么这时首相提出建储,让他的儿子光明正大升位,不是很好吗?

却不料他立即就火了:“建储,为什么要建储,一建储就会取代我,这决不允许!”他大发雷霆,把留正训了一通赶走了。

赶走是没用的,宋朝官员的第一功能是复读机,每件事都会不停地反复做。比如谢恩至少三五次,请辞至少七八次,给皇帝提建议,皇帝不听,那么更要不停地重复,才能显得素质出众、功能超群。

留正六天之后又来了,他再次提议建储,本想着还得被暴捶一通,却不料赵惇微笑着回复了两个字:“甚好。”

留正一愣,皇帝急拐弯,这是在搞什么?他当然没法理解一个精神病人的思维波动,但为达到最终目的还需趁热打铁他还是记得的。

他立即赶回都堂,集结宰执,赶制册立皇太子的文件。由于速度很快,比赵惇的思维波动的改变还要快一些,所以他再次赶进皇宫,要求赵惇签字时,赵惇非常痛快地签了。

留正捧着文件往回走,赶去翰林学士院正式起草建储诏书。一路上他忍不住嘀咕,就这么简单?事情就办成了?

他的担心是有必要的,就在当天晚上,赵惇的脑电波换了个新频道,他又写了一封御札送去了翰林院,上面写着八个字:“历事岁久,念欲退闲。”

翰林院、留正的工作马上停了下来,皇上是啥意思,白天说的建储还有没有效,是不是又反悔了。如果不是,“退闲”怎么理解?

这个疑虑让建储的程序停了下来,让留正的大脑沸腾了起来。他前思后想,想得越多心里越乱。想着想着他的脑电波居然也换了个频道,从皇家建储联系到了他个人的运气。

留正是个坚定的赵宋文人派,和赵氏一系列的皇帝一样,深信命运。他在进入官场之初,就把这一生的岁月都卜算过了。

卦相上显示,他到了甲寅年有“兔伏草、鸡自焚”之凶灾。当时不明所以,眼下则全部明白了。甲寅年,正是今年;皇帝赵惇是卯年生,属兔,意欲“退闲”,隐含了“伏草”;而他本人是酉年生人,正是属鸡,“自焚”之说……该不是说他没事找事,引火烧身,死路一条吧?!

六十多岁的留正越想心里越发毛,越恨自己为什么没在搞事之前先翻出来一生卦相看看呢。现在傻了吧,这可怎么办啊?

他每时每刻都在恐惧、懊悔的煎熬中,将官场复读机的功能开到了最大功率,反复质问自己为什么这么蠢、蠢、蠢。结果,在上朝的途中把脚崴了。

这简直是凶兆中的凶兆,不祥到了极点。留正再也受不了了,他简单收拾了下行李,跟谁也没请假,直接跑出城消失了。

两宋三百余年,第一次出现首相跑路不知所踪的事。

宋之宰执,尽在东西两府。东府的首相跑了,自然要轮到西府枢密使当家。这时的枢密使叫赵汝愚。赵汝愚,字子直,生于1140年,现年五十四岁。身世显赫,乃是宋代汉恭宪王元佐的七世孙。

元佐,赵光义的长子,那位看不惯父亲灭侄囚弟而纵火焚宫,弃天下至高宝座如敝屣的本真少年,还有人记得他吗?

赵汝愚身为赵宋皇室,本是没有资格进入东西两府的,但是此人的履历表明,不让他进,是件很不公平的事。

此人素有大志,少年时曾说:“大丈夫留得汗青一幅纸,始不负此生。”志高才更高,他在公元1166年,二十六岁的时候高中进士第一名,状元。进入官场后,先在文官系统里一路升迁,任吏部侍郎,再转修武职,出任福建军帅,又入四川,平定羌族骚乱。堪称文武全才。

赵汝愚任枢密使,没有任何一个人不服。这时留正跑路了,大臣们都聚集到了他的身边,说什么的都有,他始终保持镇定不表态,直到赵彦逾来找他。

赵彦逾是来向他辞行的。太上皇的安葬,按礼应该由首相担任山陵使,奈何留正不知去向,只好由别人代替。赵彦逾以工部尚书,专门负责国家建筑工程的部门主管中选了。他临走前决定和赵汝愚说点心里话,他也认定了赵汝愚一定会和他交心。

因为他们都姓赵,都是赵宋皇室。

同样的东西,在不同人的眼睛里是不一样的。“退闲”两字能把留正逼疯,落在赵彦逾的眼里,看到的却是机遇。

他问赵汝愚:“枢密大人,陛下写这八个字,明显是当皇帝当累了,那么为什么不如他的愿呢?你要成就一番事业,在青史留得大名,眼下正是机会。”

赵汝愚一下子激昂了起来,他说几天前还做了个梦,梦见死去的孝宗皇帝授他以汤鼎,他背负一条白龙飞上了青天。

难道命中注定,这件大事将由他来完成?!

皇亲赵汝愚在激昂的壮志中决定发动政变,激动过后却发现不知道该怎么办。按计划,他们需要太皇太后吴氏的支持,以她的名义授予嘉亲王赵扩皇位。这样虽然程序上仍然不合法,可总算是说得过去。

至少宋史上有类似这样的事发生,比如北宋时强悍的奶奶高滔滔等。可是实施起来的话,有个巨大的、几乎难以逾越的鸿沟挡在前面。

赵汝愚是皇亲不假,可皇宫不是四合院,这宅门实在太大,再近的亲戚也别想随便溜达进去串门子。那么要怎样联络到吴太皇太后,并说服她,让她插手此事呢?

这事儿姓赵的人做不到。

皇族无力,国戚上场。一个能办这件事的人,一个在之后的历史里主导一切的人终于登上了舞台。他叫韩侂胄。

韩侂胄,字节夫,相州安阳(今属河南)人,北宋名相魏忠献王韩琦的五世孙。他虽身世显赫,但本人的履历上没有任何闪光点,完全凭恩荫当上了知合门事。

这个官职的官方解释是“掌皇帝朝会、宴享时赞相礼仪”。说白了,就是官员不论大小,哪怕是宰执;皇室不分亲疏,哪怕是亲王;再加上外国使节、少数民族的首相,这些大人物来觐见宋朝皇帝,见面时的礼节、告别时的仪式、吃饭喝酒时的举止,都由这个官来指点改正。必要的时候,还要充当引座员,把与会人员带到指定地点去。

皇家服务员而已。

可见君子之泽,五世而斩。哪怕是韩琦,他的五世孙也混到了服务生的地步。那么请问,一个服务生怎么可能参与到宫廷政变里去,并且起到关键性作用?

答案很简单,韩服务员的家庭成员太给力了。她的妈妈是太皇太后吴氏的亲妹妹,他的老婆是吴氏的亲侄女。

这人可以轻松且亲密地与吴老太后见面聊天。

赵皇亲找到了韩国戚,双方的接触很成功,韩国戚同意加入到政变的队伍里。吴太皇太后这边由他负责。赵皇亲转而去鼓动下一个目标。

禁军。

自古宫廷政变必须把禁军军权抓在手里,没有这一手,搞什么都是胡闹。这时南宋宫廷禁军的殿帅名叫郭杲,他本来不想掺和进来,奈何他是个知恩图报的人。赵彦逾在临行前抽出时间去找他,两人翻了一下账本,郭杲就点头了。

同类推荐
  • 林家有婿初长成

    林家有婿初长成

    这是个男女平等的世界!男人三妻四妾心有戚戚焉。女人蛮气冲天巾帼不让。现代人重生了,变婴儿了,还被生身父母扔了,被路过的县太爷救了,还被强迫性的塞了个夫人,不过这个夫人才大他这个婴儿两岁。长大了,完婚了,还差点洞房了,老婆关键时刻不要了!理由?她想做我佣人。。。群号174730306进群无条件,喜欢进就进!!
  • 李国文说宋

    李国文说宋

    本书内容包括:宋朝的誓碑——中国文官制度由宋肇始;宋朝的夜市——这才开始了中国人的中国;宋朝的耻辱——中国人永远的心头之恨;苏东坡戒诗;文人美食好文章;苏东坡的最后流放;王安石种种;话说赵孟頫;清明上河图等。
  • 回味明朝

    回味明朝

    《回味明朝:乾坤万象》是回味历史系列之回味明朝。明朝是自北宋以后惟一一个对全中国进行统治的汉族政权,上继唐宋风采,下开康乾盛世,延续了近三百年的统治,诞生了无数的传奇人物。明代的历史进程常常因这些传奇人物而发生改变。该书以明朝的兴衰为主线,展现了天朝大国“一生”的荣光,并让我们开始反思我们的文化为什么从繁花似锦,最终沦为了万马起喑。书中内容融历史于趣味之中,便于读者学习和阅读。主要内容有开创期政治局面、中期的衰弱与危机、万历中兴、后期的衰落、明朝的灭亡等。
  • 非常梦

    非常梦

    本书作者选取了中国历史上的22个奇梦进行了解读,展现那一段段纵横捭阖、风云激荡的历史。包括“梦寐以求:武丁大王梦傅说”、“飞熊入梦:周文王梦姜太公”等。
  • 帝约纪

    帝约纪

    一本书,引出九件神器。一段阴谋悄然展开,一场腥风血雨即将开启。在历史的长流中,《帝约纪》带你走进一块魔法大陆、一段魔法历程,将带你在秦朝斗智斗勇。
热门推荐
  • 邪君挚爱:萌妃么么哒

    邪君挚爱:萌妃么么哒

    二十二世纪全球通缉的一个冷血无情的杀手,在一个月黑风高的夜晚,参加朋友的婚礼,一个不小心,悲催的掉进了湖里。穿越到了人人唾弃的废物逍遥郡主的身上。然,这个废物却是整个大陆的女性所嫉妒的人,你说废就废吧,偏偏还有一个人把她宠上了心尖尖。这个人不是别人,正是这个大陆的第一天才-北朔太子。他对她的宠纯属算是含在嘴里怕化了,捧在手里怕摔了的类型。“我已江山为聘,天下为媒,只为宠你永生永世!”“我不要江山,我不要天下,我只要你!”【暖宠,放心入坑】
  • 我名無終

    我名無終

    万能的神啊,你创造所有。一切随你生随你灭。你即是万物,万物即是你。废物?呵呵,可笑自己把自己看成了废物。我心无神,因为我即将成神....
  • 总裁的秘密女人(完)

    总裁的秘密女人(完)

    被愚弄一般,他发誓要找到她,报复她。然,四年后相见,他都还没有出手整治她,她就已经堕落。可是,这个女人就算沦落如此,卑微如此,他也不要放过她!落井下石的事,他做得出来。***“你要干什么?你……”声音还未完全出去,唇已经在瞬间被人攫住,尾音如数吞没,她瞪圆了眼睛,嘴唇此刻正被人用唇舌撬着。完全没有什么温柔可言,温湿的舌狂妄的吻着她,野蛮的在她的口腔中席卷一切,带着一种撩人的气息渗透而来。***“四年前,恬不知耻的求我,四年后又一而再再而三的找我,机关算尽,不就是想引起我的注意吗?!事到如今,别在我的面前装什么冰清玉洁!”心里抓住重点词汇,男人的双目冷凝在某处,黑眸中似有风暴在转。他没有嫌她脏,她竟然敢嫌弃他?
  • 西樵语业

    西樵语业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中层领导手册

    中层领导手册

    《中层领导手册》针对中层领导职务的特点量身定制,全面系统介绍了中层领导的开局与定位、权力运用、用人之道、解难艺术、激励手段、决策方略、沟通艺术、技能修炼、政治谋略和晋升之道,帮助企事业单位及党政机关的中层领导提高自身的理论水准和管理技能,有效解决各类管理实务问题,突破管理瓶颈,顺利晋升。
  • 伤寒补例

    伤寒补例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戊午暑期国文讲义汇刊

    戊午暑期国文讲义汇刊

    本书乃民国七年江苏省立第三师范学校国文讲义之汇编,撰写者分别为无锡钱基博、吴江薛凤昌、吴江沈昌直,时在戊午暑期,意在为初学者习国文辟一从入之门耳,三书于国文奥义、作法、根底各有侧重,惟指示大略,令习者得乎其法,明乎其径,优而游之一也,故名之。
  • 重修之笑傲三界

    重修之笑傲三界

    一颗无人的星球,头顶上黑色的劫云正在不断旋转,爆发出无匹的压力。劫云下的一人正在全力抵抗者劫雷给自己造成的伤害。在这紧要关头却被两个人偷袭,而身受重伤,眼见渡劫无望,无奈之下自爆元婴,选择了同敌人同归于尽。本以为会灰飞烟灭,却不想在机缘巧合之下获得重生,再次走上修真之途,更是在无意之间得到前世的记忆片段,从此走上艰难的复仇之路......
  • 忠信花灯

    忠信花灯

    忠信花灯是一种以绘画、剪纸为主,集书法、楹联、诗词和手工编织等为一体的综合性艺术。本书介绍了忠信花灯的历史渊源、上灯习俗、制作工艺、艺术特色与价值等内容。
  • 重生之再也不会说不爱你

    重生之再也不会说不爱你

    如果,我不再轻易的说放弃。如果,我不再在意别人的言谈。如果,我不再自以为是。我们之间是否还能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