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9139400000019

第19章 “Facebook”进入稳定期,扎克伯格在做什么(1)

创业法则:在创业的过程中,最重要的一环就是营销,懂得营销商品能获得财富,可是懂得营销人脉才是一个企业管理者必备的才能。

做一个网站,所要营销的东西更不仅仅是新意,在某种程度上说来,营销就是在打创意仗,可是,换而言之,网站的营销也是在营销自身的影响力。

第一节打造自己的平台战略

在“Facebook”第一季度营业收入中,有15%来自于“Zynga”(社交游戏公司名称),低于2010年同期的19%。在上述15%的营业收入中,有大约11%来自通过“Zynga”游戏出售虚拟物品获得的30%的收入分成,或是“Zynga”直接向“Facebook”支付的广告收入。另外的4%,则来自于在“Zynga”内容旁边展示广告获取的营收。

“Zynga”是一个什么样的企业呢?它是一个游戏公司,成立于2007年,寄生于“Facebook”平台并伴随着平台的成长而成长,采取免费使用但对道具收费的模式,2011年12月份上市,今年第一季度营业收入为3.21亿美元,净利润为4700万美元。人们以前在提到“Zynga”时,都会感叹“Facebook”平台的强大,现在则会担心是不是“Facebook”过于依赖“Zynga”。但是我们是否想过,一个从“Facebook”平台上长出来,并拥有季月均活跃用户人数2.92亿人的软件应用,“Facebook”却只能拿到30%的虚拟物品分成。

同样作为一个平台企业,苹果是怎么做的呢?所有在苹果应用商店(APP Store)下载收费类应用程序的开发者都必须将收益的30%支付给苹果公司。据市场研究机构“Strategy Analytics”发布的最新报告显示,苹果2012年将占据付费应用营业收入53%的份额,全球手机及平板电脑应用下载总量将超过410亿美元。根据苹果与开发者之间三七分成比例,苹果应用商店将获利65.19亿美元。虽然这不到苹果总收入的1%,但是玩这些游戏你必须拥有一台“IPhone”或者IPad,苹果应用商店无非是推高其终端销售的工具。而“Facebook”的大平台只有眼看着别的应用成长,然后面临随时被抛弃的可能。

“Facebook”完全可以容许自己的平台生长出收费的游戏或者其他应用,进而采取比例分成的模式,而且也可能推出自己的操作系统和终端产品。最新的消息称,“Facebook”正在密谋收购某家芯片公司,同时也在秘密开发移动操作系统。“Facebook”内部员工对此的回答含糊其辞,但肯定地表明,扎克伯格已经不想只靠广告赚钱了,平台是今后重要的赚钱工具。如果谈到平台化企业,苹果无疑是最好的榜样,只不过苹果是从终端开始向平台发展,而“Facebook”则从平台应用向终端发展,所谓殊途同归。

一直以来,人们习惯于将“Facebook”与谷歌对比,这有两层含义:第一层,未来互联网的入口将由社交平台取代搜索,前者革了后者的命,谷歌创始人布林也只好酸溜溜地说,“社交平台毁了互联网的开放精神”,但也不做其他辩驳。第二层,“Facebook”只有谷歌1/10的营业收入(今年一季度谷歌营业收入为106.5亿美元),其股价营业收入比高达23倍,而谷歌的只有5倍,“Facebook”的估值过高。

在“Facebook”的IPO路演视频中,扎克伯格对谷歌的描述是这样的:我中学时代就开始使用搜索引擎,并且认为它们是世界上最奇妙的事物,但是,“那些公司都是古董了”。以此作为他对竞争对手谷歌的看法。显然,扎克伯格并不把谷歌放在眼里,而从他对平台的期望可以看出,“Facebook”想瞄准的对象其实是苹果公司。目前,苹果公司的市值接近6000亿美元,是谷歌和微软市值的总和,第二财季净利116.22亿美元,同比增长94%,营收为391.86亿美元,同比增长59%。

在平台企业的这个序列中,“Facebook”发展的空间十分巨大,这是一个无限生长的平台。不知道,2007年扎克伯格决定将“Facebook”做成开放平台的时候,是否已经想到了要做成比苹果公司还要大的平台企业?扎克伯格在下一盘大棋,这句话再准确不过了。扎克伯格恐怕已经不只是想按苹果公司模式那样搭建自己的平台了,即:简单的分成收费,软件促进硬件的销售。他实际在做的是,如何将“Facebook”现有的资源充分地调动起来。9亿用户及产生的信息数据,近百万的平台应用软件,该如何发挥价值?开放图谱(Open Graph)是“Facebook”平台开发部的一个重要成就。2010年4月22日“Facebook”在第三届开发者大会上推出。该功能让用户在支持开放图谱(Open Graph)的网站上的活动(like)也能产生一个独特的“Facebook”链接,并且归类到用户的“Facebook profile”(活动记录)下面,让你的粉丝可以见到你浏览其他网站的行为。如访问了哪些网站,“Like”(点赞)了哪些餐馆、歌曲等等。

“Open Graph”实际上对“Facebook”平台的一种无限延伸,它让平台不局限于应用软件,而是所有的互联网最终都将汇聚在“Facebook”这一个平台上。这也就是为什么谷歌创始人布林所讲的,未来互联网相当于只有“Facebook”一个平台,确实毁灭了互联网开放的意义。

2012年初,“Facebook”又将“Open Graph”与新推出来的“Time line”(时间轴)功能整合起来。也就意味着,你在支持“Open Graph”的网站的“Like”活动,将适时收集到你的“Timeline”中,当你看一个人的“Facebook”主页时,必然看到此人历史中的爱好以及在各大网站的踪迹。这是一次奇妙的结合,它让人们对“Facebook”产生越来越大的黏性,同时它给其他网站带来巨大流量。视频版的“Instagram Viddy”与“Open Graph”整合后的一个月时间内,新增用户达2500万;“SocialCam”(视频分享应用)整合后,两周内新增用户达2000万。有人甚至说这是一剂兴奋剂,对其他网站如此,对用户亦如此。就问你一句话,你是否想知道10年前的今天这个时刻你曾在哪里留下足迹?如果想知道,那么很幸运,如果10年后你有类似的想法,“Facebook”就可以满足你的要求。

当然,这并不是平台发展的终点,更大的计划正在进行。就像所有人都看到了移动互联网的趋势一样,“Facebook”也不例外。在互联网广告业务收入中增长最快的类别是移动通信,2011年收入达16亿美元,比前一年的6亿美元增加一倍。“移动产品能及时提供目标明确、相关性强和地方性的广告,这符合”Facebook“自身的定位。”几乎所有的“Facebook”员工都有着类似的理解。

但是否能将整个“Facebook”完全原样照搬到移动互联网上呢?如果你愿意在几英寸屏幕上看你上百名好友的动态,那么没人反对。事实是,没有多少人像你这样有耐性。如何剔除移动产品上的信息噪声,是“Facebook”正在思考的问题。

“Facebook”的员工对受赞助的内容(Sponsored Stories)的推出感到无比兴奋。它原意是为广告客户而来,如果用户“Like”了一个广告客户的广告活动,那么就会被推送给该用户的特定好友,至于究竟是谁,“Facebook”会做大量数据挖掘工作以发现究竟谁会感兴趣。这在网页版看不出特别的优势,但是如果在手机上,“Facebook”为你挖掘出你感兴趣的广告活动,是否会令你感到惊奇?而且这不局限于广告活动,任何人都有权利发布自己的活动,并被其他感兴趣的人所发现。不过,前提是你愿意公开这样的活动。

就像人们曾对谷歌盛大上市时的表现一样,有高估者,有低估者。从2004年上市到今天,谷歌是否超出了人们预期的增长?答案显然是否定的。2004年“Facebook”刚刚成立,那时在谷歌上市招股说明书的竞争对手一栏中还没有它的名字,如今它成了谷歌最大的威胁。怎样才能避免被还没有出生的小对手击败?这或许也是“Facebook”现在要思考的问题。

为了获得源源不断的创新动力,扎克伯格力主黑客文化,“黑客可以实现持续不断的改进提升。”“Facebook”办公大楼的中央空地上,矗立着几个巨大的灰色水泥字母,拼在一起就是“HACK”。黑客是一群什么人呢?他们不关心别的,只关心技术和产品,他们会为一项伟大产品不惜昼夜,成功时欢呼雀跃,失败时垂头丧气,他们为创新而生。

一位已经离开“Facebook”的前员工说,“后期我的工作没有2007年初刚去的时候那么忙了,平均一周工作55个小时,就这样还屡次被我的老板嘲笑和鄙视。”黑客文化已经成为“Facebook”超速发展的根基所在,至少到目前为止是如此。

对于这样一群人,几乎不用管理。“Facebook”的管理层级只有三层,极为扁平化,即:一般员工、组长、分管副总裁。考核也极其简单,老板说了不算,绩效考核说了也不算,同事说得才算。每到年底会有一次总的考核,“主要是让你的同事说你到底做了什么,有什么贡献,当然如果你做得不好,同事的总结里面也会提到。”根据同事的陈述,老板再按照标准对其进行评级,共分为7个档次,并对应相应的现金奖励和股票奖励。

基于这样的规则,每个小组老板的作用主要是协调产品开发,而基本不用在意人事问题。一个“Facebook”的员工说,他的老板有2/3的时间不在办公室,“没人管你,全靠自己”。

到目前为止,在外界看来,“Facebook”仍是一个拒绝官僚的组织。扎克伯格自己就不喜欢开大会,他喜欢直接和产品开发者个人进行面对面的交流,与他们讨论产品的细节,细到如字体的大小和颜色。这也就形成了“Facebook”的另一种文化,“只要你觉得自己开发的产品很棒,那么就肯定能让扎克伯格知道。”在“Facebook”,没有人甘于平庸。

但这种文化是有前提的,即:员工队伍还不是足够庞大。谷歌最开始的文化也是如此,但如今员工人数已达几万人,布林或者佩奇又如何做到与每一个员工单独沟通呢?2006年前后加入“Facebook”的程序员们都有一个很明显的感受,“刚开始我们程序员之间无论见到谁,我都知道他在开发什么产品,但是现在我们不仅不知道他在做什么,有很多同事我都根本不认识。”

扎克伯格已经预感到这一点。现在,无论外界发生什么,扎克伯格都会用这样三句话训诫员工,“Stay focuse(专注)”,“Keep shipping(保持固有状态)”,“Ever day fells Like a week(每一天都好像一个礼拜)”。扎克伯格很怕上市之后机构变得臃肿、人浮于事。

在内部有了很多新的解决办法,比如每隔18个月,工程师便被要求离开自己的小组去别的小组做一些不同的事情,时间至少是1个月。“Facebook”想让每个程序员始终有创新的动力。

有一半的人认为,“Facebook”不会走偏,因为扎克伯格手里握有绝对的控股权。根据IPO资料披露,在一桩不同寻常的交易中,扎克伯格已经获得了属于加速合伙公司(Accel Partners)、创始人基金(Founders Fund)和俄罗斯投资公司DST所持股份的部分表决权,当他行使全部的1.2亿股期权时,将获得公司58.5%的表决权。

在美国企业的董事会里,你很少会听到“聚焦”这个词。普遍的想法认为聚焦就意味着牺牲,而这并不是左脑思维的CEO想要做的事情。

还有些CEO是执意决定“聚焦就是在浪费时间”,有所谓“聚焦”的时间,公司都已经可以扩展到好多家了,所以,在美国企业中,你听到最多的一个词是“扩张”——如何才能将我们的品牌扩张到更多的品类,获得更多的利润,通过更多的销售渠道?

但扎克伯格不同,他总是在整理自己的思路,并且“聚焦”所有适合他发展的内容。

有专业人士统计,近期“Facebook”正处于亏损阶段,但扎克伯格丝毫没有气馁,他反而觉得庆幸,因为终于出现了可以让他挑战的状况。

这个爱挑战的大男孩开始把目光放在“Facebook”的发展上,正因如此,扎克伯格才更容易看出“Facebook”现在所面临的问题。

在大家质疑他是否也会像苹果一样,往手机行业发展时,扎克伯格表示否定,或许这个行业有很多吸引人的地方,但是在扎克伯格的眼里,他并不觉得是适合他的。

同类推荐
  • 这辈子很短,不要为别人而活

    这辈子很短,不要为别人而活

    在这个世界上,很多人没有明白活着的真正意义。他们活着的目的可能是为工作、为金钱、为父母、为孩子,但没有考虑到的,就是为自己而活。他们可以忍受工作的不顺心,可以承受婚姻的不幸福,可以在不愉快的人际关系中强颜欢笑,可以压制自己内心的各种欲望。作家杨绛在百岁感言中说:“我们曾经渴望命运的波澜,到后才发现,人生曼妙的风景,竟是内心的淡定与从容;我们曾如此期盼外界的认可,到后才知道,世界是自己的,与他人毫无关系。”有多少人能在时间还来得及的时候发现这些?不要在别人预设的轨道里前行,遗忘了属于自己的路,错过了属于自己的风景。
  • 最受年轻人欢迎的社交艺术

    最受年轻人欢迎的社交艺术

    本书揭示了搭建好人际关系的技法和手段,破解了赢得好人缘的秘密,阐释了运用好人际关系的操作技巧。
  • 20几岁一定要悟透的50个成功智慧

    20几岁一定要悟透的50个成功智慧

    20几岁,积攒成功能量的智慧读本,为你指点迷津,破解生存困惑,为你启迪心智,增长处世智慧,最现实的人生哲学,最实用的成功宝典。
  • 哈佛大学:每一天一节情商课

    哈佛大学:每一天一节情商课

    本书在情商的理论基础上,精炼出一套最简单、最有效、最实用的训练方法。透过阅读,将大大地提升你的情商指数,获得在个人生活和职业生涯中的无形裨益。
  • 有些事现在不做,一辈子都不会做了

    有些事现在不做,一辈子都不会做了

    书里讲的事,不是什么惊天动地的大事,有的只是生活中触手可及的小事。但是,生活并不是由大事组成的。这些事,并不枯燥,认真看,每一个都非常有意思,如果这一件又一件的小事都去做了,生活的质量就变了。
热门推荐
  • 符文御兽师

    符文御兽师

    兽分两类,人仍是人。结符印,召图腾,一人一兽,冠绝洲区;解阳谋,破阴诡,百转回生,任我逍遥......
  • 佛道之极

    佛道之极

    一名弟子的重修。会有什么样的经历,会颠覆传统的修仙,还是会造就无可限量的道果。敬请期待佛道之极的更新。新人作者还请多多支持。如果各位读者喜欢欢迎收藏,为你下次的阅读更方便,如果可以,请投出你宝贵的一票。有什么意见可以提出书评,本人期待大家的点评。
  • 独宠娇妻之程少的霸道

    独宠娇妻之程少的霸道

    一天之间,她从被恋人鹤朋友的背叛,感觉像是坠入了无底的深渊;又让她遇见了他,那感觉像是慢慢的掉进了他的陷阱里面......
  • 星际守望者

    星际守望者

    2012年,地球沦陷,异种族以和平而又离奇的方式统治起了人类。直到九百年后,在地球的某个角落,一颗星魂石融入了一个少年的体内……一叶忘秋。
  • 一眼情深:老公别想逃

    一眼情深:老公别想逃

    晴深深是一只五百岁的僵尸,妖娆美丽,心地善良。冷漠是修道世家传人,道行高深,憎恶一切非人。初遇,他在抓鬼,她使计捣乱。再见,她被鬼缠身,他随手相救。“冷漠,我饿了。”晴深深眼泪汪汪地看着沙发上看报纸的男人。“我给你咬一次,你让我做十次。”他抬起头,勾唇。“可以拖欠吗?”她怯怯问道,如黑玉般的眼珠不停流转。十次?她第二天肯定起不来!“可以。”他诡笑,“不过要收利息。”“不懂。”“我教你。”说着,他的大手已经伸进了她的衣服里······【此文另开坑,又名《僵尸小女友:boss让我咬一口》,欢迎收藏,欢迎跳坑,坑品绝对有保障!】
  • 挥墨书歌

    挥墨书歌

    江湖纷扰,世界忧恼。逃亡少女偶然间拜入仙山门派,是巧合,还是命运布的局。她立誓要凭手中这一剑,去江湖寻回属于自己的世界。软弱带不来平静,那就用强权捍卫安宁!
  • 相爱不如偶遇

    相爱不如偶遇

    当婚姻遇到小三儿,是分手呢还是坚守?她对丈夫的出轨痛不欲生,就在她决定离婚时,却发现自己怀孕了。可是,孩子并不能维系他们的脆弱的婚姻,当婚姻已经走到了无法维系的地步,丈夫却想吃着碗里的看着锅里的。心里容不下一丝玷污的她毅然将丈夫告上法庭,昔日夫妻不得不对薄公堂。生活并非都是不如意的,离婚后的她终于遇上一个帅气的外科大夫,两人相见恨晚。可是,就在这时,前夫突然插进来成为了新的第三者。于是,上演了一场旷日持久而惊心动魄的追爱大戏。有一种爱情叫作放手;有一种背叛叫作身不由己;有一种决绝叫作永不回头。
  • 引蝶入梦

    引蝶入梦

    老妇人进入这家往事如烟店,里面陈设,犹如是电影院一般,老人缓缓坐在位置上,她看到了,看到了自己的花样年华出现在屏幕上,她有点惊讶,眼睛中饱含泪水。突然,在这其中环节,出现了变化,她重生穿越到了青春时期,历经各种挫折的她,能找到属于自己的幸福吗?
  • 最上大乘金刚大教宝王经

    最上大乘金刚大教宝王经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最美不过初见,悔不如当初

    最美不过初见,悔不如当初

    反正,应该,大概,可能,挺好看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