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9057600000004

第4章 老家女人(3)

有一回婆婆病了,天还没亮,小妹去许沙壶屯请先生。她想抄近道,抄近道就得过沟,她掉进沟里,水一直浸到上半身。找到先生家,跟先生一说,先生让她在路上等,用自行车把她驮到董官屯南门外,她自己先回家,怕路上遇到熟人说闲话。

小妹算账有一套,她也没上几天学,可只要你报出数,她那边口算就出来了。有一回,小妹去公社买烟煤,百十来斤,五块多钱,她早就算出来了。过秤的打算盘,算了两遍都说是七块多钱。

小妹一伸手把算盘扔出去,说:“不会算,用它干啥?”

两个人差点儿没打起来。

小妹说:“你也不用不服气,咱现在就找个人评评理。”

她拉着过秤的找到公社的司务长,那个人管食堂伙食,算账最厉害。

司务长说:“这女的算得对。”

过秤的说:“俺算了两遍。”

司务长说:“算一百遍,没算对,有啥用?人家就该扔你的算盘。”

爹娘不喜欢小妹,小时候嫌她不成人,长大了嫌她不听话。他们最喜欢俺。俺来了黑龙江,就过年过节邮回点儿钱来,大事小情的多亏了小妹和大哥。爹娘岁数大了,都说:“咱不喜欢的傻闺女中用了。”

妹夫去世很多年了,小妹还住在董官屯的老房子里,儿子、闺女过得都好,谁接也不去。

干绝户

二奶奶二十一岁死了丈夫,撇下一个闺女,一岁半。她三寸金莲,没法生活,常年住娘家。

早先娘家嫂子烦她,还能对付着过。后来娶了兄弟媳妇,这个兄弟媳妇看不上她们娘儿俩,总欺负她们。

她娘一看,实在没法过了,就商量二奶奶改嫁。以前女人没了丈夫,但凡有点儿活路,一辈子守寡。娘让改嫁,二奶奶就哭了,娘也跟着哭。二奶奶哭的是:改嫁以后,没谁拿她当人了。娘哭的是:这十多年,闺女低三下四受了多少委屈。

哭了一会儿,二奶奶点头说:“中。”她娘就去找媒人。

那时候,俺原先的二奶奶死了多年,撇下的两个儿子都成家了。媒人给二爷爷和二奶奶说成,他们就结婚了。二奶奶的闺女,让姥娘送到奶奶家去了。

二爷爷是明白人,新二奶奶娶进门,他就把家一打成三份分开了,两个人过得很好。

过了两年,二奶奶的闺女结婚,二爷爷特意陪送了四大件、四小件。四大件是:八仙桌、柜、橱和带两个抽斗的桌子;四小件是:两把椅子、一个皮箱,还有个小饭桌。闺女在奶奶家长大,结婚也从奶奶家走。二爷爷叫人把嫁妆提前送过去,他说:“男方用两乘轿娶亲,嫁妆少了不好看。”

听说,闺女结婚的时候很热闹,有响器吹着。不管咋热闹,二奶奶都不能去,寡妇一旦改嫁,老家人都看不起。

听说,结婚以后小两口过得很好,二奶奶放心了。

没想到,二爷爷得急病死了。那年,二爷爷还不到五十岁,二奶奶不到四十。

二爷爷死了,二奶奶一个人过。有时去闺女家住几天,女婿也常来送好吃的。二奶奶从闺女家回来就夸女婿,说女婿干完地里活儿,回家还帮媳妇干活儿,女人干的活儿他全会。公公婆婆住得远,女婿知疼知热,闺女生了两个男孩,她就操点儿孩子的心。

有一天,女婿哭着跪到二奶奶门前,二奶奶问:“不过年,你磕头干啥?”

女婿说:“你闺女上吊死了,俺对不住你老人家。你老人家想咋出气咋出气,让咋发送咋发送。”

二奶奶呆了一会儿才明白过来,她连个闺女也没了,上吊死了。老家的媳妇要是上吊死了、跳井死了,女婿去跪门,经常让岳父岳母打得血头血脸。有的去跪门,还得两个身强力壮的陪着,怕娘家把人打坏了。

二奶奶没难为女婿,她浑身哆嗦着拉起女婿,一滴眼泪都没掉。二奶奶说:“俺知道你是个好孩子,俺闺女没福,她作死呢。孩子,你想咋发送就咋发送。”

跟俺提起闺女,二奶奶一遍遍说:“她太狠了。她明明知道俺这么大年纪了,就她一个近人。她要惦记娘,再大的事,也不能去死。再说女婿那个人,咱巨野县都没这么好的。她不惦记俺,俺哭她啥用?”

俺十二岁那年,从济南回到百时屯,棉花活儿一点儿不会。娘说:“去跟你二奶奶学纺棉花吧。”二奶奶住在里院,俺搬个棉车子就去了。

二奶奶没去过县城,她问:“妮儿,你在城里待过,你见过汽车不?”

“见过,济南大汽车、小汽车都有。”

“你见过火车不?”

“没见过。”

“人家都说,坐火车得把孩子看好。要是不把孩子看好,人家就把孩子整走,熬油膏①火车。”

俺说:“不知道。”

二奶奶不光教俺纺棉,还教俺唱小曲,给俺讲故事,她的故事可多了。

二奶奶说,贾楼有个闺女不正经,跟一个男孩好,怀孕了。她爹知道了,让她俩哥把她活埋了。俩哥舍不得活埋亲妹妹,就在后院挖个窖,上面棚上盖,里边放上很多麦秸,把妹妹藏在那里,回头跟爹说:“把妹妹埋到东边地里了。”

①膏:读gào,动词,给器具加润滑油,过去的木头轱辘车需要经常膏油。

当爹的脸色煞白,浑身哆嗦,一句话都不说。两个儿子坐在爹跟前,坐到半夜,爹说:“你俩去睡吧。”

哥俩怕时间长了露馅,偷着找媒婆给妹妹说婆家。俺那儿把改嫁的寡妇叫“后婚儿”,他们把妹妹当后婚儿嫁了,天黑以后偷着交给人家。

闺女的爹让儿子活埋了闺女,整天不吃不喝光叹气,就有病了。哥俩看爹的病一天比一天重,啥药也不见效,猜出爹的心事,跟爹说了实话,爹的病才好了。

二奶奶还说,她娘家那个庄有个闺女跟男孩相好,她爹知道了,叫哥哥把她腿打断。两个哥哥恨妹妹,嫌她丢人,把妹妹重打一顿,打断了一条腿。那闺女是小脚,腿断了以后,脚尖朝后,脚跟朝前。深更半夜,两个哥哥把她推到大门外,插上大门。

闺女在门外哭,她娘在门里哭。她爹骂她娘,她哥哥也数落她娘:“这是你理料的好闺女!丢人现眼!”

闺女再喊,也没人开门,走投无路了,爬到跟她相好的男孩家敲门。

男孩问:“这是咋了?”

闺女把事一说,男孩的爹心疼了,问:“孩子你饿不?饿了叫你婶做饭。”

闺女说:“不饿。”

男孩的爹收拾好小木轱辘车,铺上一床被,男孩把闺女抱到车上。爷儿俩一个推车一个拉车,连夜去龙堌集,给闺女接骨去了。养好伤,看了个好日子,两人就结婚了。

俺跟着二奶奶纺了一年多棉花。

一年以后,她摸着肚子小声跟俺说:“俺不是绝户,你二爷爷给俺留下根了。”

俺不懂,没法搭话。

二奶奶又摸着奶说:“这儿都下来奶了。”

二奶奶精明一辈子,可她就糊涂这一样。六十岁以后,她总说自己有了,要生了,她的奶有水了。

从前,老家的女人都是在地上生孩子,屁股底下坐块坯头。二奶奶经常拾掇出来一个宽敞地方,搬块坯头放那儿,说是生孩子用。

后来,二奶奶让人送到养老院。七十二岁那年,她死在养老院里。

过去老家有句俗话:“十个好美女,不如一个颠脚儿。”家里有十个闺女,也是绝户,低人一等。像二奶奶这样闺女也没有的,叫“干绝户”。

三嫂

三嫂的乳名叫大寸,比俺小一岁,娘家在巨野县董官屯乡李胡同。

她五个月大的时候,爹发疟子,先冷,冷得哆嗦,盖两三床被也不顶用。后来热,出了很多汗,出汗多了口渴,要水喝。

娘说:“晚一会儿,俺奶完孩子。”

爹抓过孩子就要摔死,三嫂哇哇哭,娘又哭又叫:“给俺孩子!给俺孩子呀!”

奶奶听见了,赶紧跑过来,娘儿俩总算把孩子抢过来。多亏爹刚发完疟子,身上没劲,要不,三嫂的小命就没了。

爹的病好了,三嫂的爷爷领着儿子开粉坊,三嫂还有一个大爷,一个三叔,这个大爷吃喝嫖赌样样都沾。

这天,爷爷和大爷去仓集会上卖粉皮、粉条,拿去的粉皮、粉条都卖光了,钱都装到爷爷棉大袄的兜里,兜里有个专门放钱的皮钱夹。回到家,老头就把棉大袄搭到杆子上了。

黑天,大刘庄唱戏,爹管爷爷要钱想去听戏,爷爷说:“钱在俺棉大袄里,有个皮钱夹,你自己拿去吧。”

爹去拿钱,皮钱夹没了。

爷爷以为自己弄丢了钱,心疼得没法。

第二年,爹看见那个皮钱夹在大哥的孩子手里玩,知道钱让大哥偷走了,要求分家,爷爷死活不分。不分家,没有地,农民没法活。在这个家挣得再多,也不够大哥偷的。爹生气去了上海,也不回家,挣了钱托人往家捎,总捎不到家。

有个人跟爷爷说:“你二儿叫俺给你捎的钱,俺家孩子有病,叫俺花了。俺有了,还给你。”

还有个人回家住几天,连句话也没有,就去关外了。

爹来信,问爷爷:“收到钱了吗?”

爷爷回信,说了情况。两年的辛苦钱打了水漂,爹越想越有气,病死在上海,才二十五岁。

娘听说爹死在上海,放声大哭,一边哭一边说爷爷:“都是你把他逼出去的!你要是分家,你儿不能死在上海!”

爷爷一生气,把小脚儿媳妇和四岁的孙女分出去了,给了娘儿俩三亩地,一亩八分是碱地,一亩二分是沙岗子地。千难万难求人,算是把地种上了。庄稼熟了,长得好的小麦都叫大爷偷着割走了,家里值钱的东西也给偷走了。

三婶跟三叔说瞎话,说寡妇嫂子背地里骂婆婆,骂得可难听了。三叔不分青红皂白,抓住娘狠狠打了一顿。

娘问:“老三,你为啥打俺?”

三叔说:“你骂俺娘,俺就打你!”

娘说:“俺没骂咱娘!”

三叔说:“你骂了,还不承认!”又打娘两耳刮子,打得娘顺着嘴角流血。

大伯子偷她,小叔子打她,没处说理去,娘越想越没法活,就拿个绳子去上吊。哭着在梁上拴好绳子,回头看见床上睡觉的闺女,舍不得了。可不死咋过呀?娘在井边哭了一夜,起早跳了井。

李胡同人早晨起来打水,看见井里有人,赶紧捞出来。娘没气了,脸蜡黄,嘴唇黑紫。

三嫂起来没看见娘,她光着脚往外跑,看见有几个人抬起娘,让娘趴在牛背上,一个人牵着牛,边走边喊:“大寸家娘回来吧!大寸家娘回来吧!”

娘趴在牛背上,吐出来很多水,又活了。活过来,娘满脸是泪,说:“你们不该救俺,不该救俺呀!”

好心人给娘家捎信去,舅赶车来,把娘儿俩接走了。姨姥听说了娘的事,劝娘改嫁,娘答应了。媒人给说了个龙山集的,男方媳妇死了,没孩子。媒说成了,定好日子,男方要来车接人。

那天白天,娘不见了,到处找不着,姥娘急得哭。哭着哭着想起来,姥娘说:“大寸家娘是不是去她爹坟上了?”

舅领人去姥爷的坟上,看见娘在坟下躺着哭哩。大家把娘搀回来,到了夜里,龙山集就来车把娘拉走了。

三嫂想娘了,就去龙山集赶集的人里找娘,找到娘,娘就把她领到家,住五天六天的,不敢多住。女人改嫁,就叫人瞧不起。三嫂跟娘住,都叫她“带犊子”,龙山集的人更瞧不起。

姥娘家是富农,赶上土地改革,家里的粮食都被装进布袋,用车拉走了,牛也给牵走了,还要开舅的会,把他吓跑了。舅是个老实人,当了八路军。当了八路就去打仗,他胆小,又吓跑了,没敢往家来,跑到外地了。

舅当逃兵,庄里知道了,钢枪班 ①的人常来找舅,说找着了就往前线送,不去就枪毙。妗子②怕钢枪班找她的事,回娘家了。

姥娘家就剩下姥娘和四个小孩子,吃点儿水都难。井在庄东头,家在庄西头,七岁的三嫂和八岁的表姐到了井边,求人打出水,小姐俩抬着走,歇七八次才能抬到家。

实在没有办法,姥娘把她送回奶奶家。奶奶这边,爷爷已经过世。大爷去偷人家,叫人家告了,被抓走,押到单县监狱里,两年没谁去看他。那时候穷,交通不便,奶奶哭得眼睛都看不清道了。

过了两年,三叔用木轱辘车推着奶奶去看大爷。李胡同到单县一百多里地,娘儿俩蒸了一锅干粮放小车上,起早贪黑走了两天。到了单县,三叔给奶奶找了店铺住下,他先去监狱看看。监狱门口的人说:“他死一年多了,你咋才来?”

三叔哭了一会儿,想起店里的奶奶。他擦干眼泪,回去对奶奶说:“俺哥调到济南罚劳役了。”

罚劳役罪就轻了,奶奶放心了。过了两三年,不见大爷回来,奶奶追问三叔,三叔才说了实情。

到了一九四九年,三嫂十一岁。家里啥吃的都没了,大年初四,三叔带着一家老小十口人要饭去山西。木轱辘车上推着奶奶,放着三床被子、要饭篮子、要饭棍子和要饭碗。

①钢枪班:过去对民兵的称呼。

②妗子:舅妈。

他们白天要着饭赶着路,夜里住庙上,也住别人家的车屋,实在没处住,一家老小睡在道边,夜里下雨,连避雨的地方都没有。到了山西,大娘领着三个闺女,三叔三婶带着两个孩子,三嫂跟着奶奶分头要饭。

有一天,她俩去兵营要饭,看看兵营能不能给点儿吃的。进到兵营,奶奶看见自己的侄子在这里当兵,抓住侄子的手放声大哭,把家里这些年的事连哭带说都告诉了他。

表叔问:“姑,你在哪里住?”

奶奶说:“俺没有常住的地方,哪里都住。”

表叔领着奶奶找了个院,这院本来是地主的,地主走了,空房子很多。这下好了,要一天饭,回来有个屋了。破被在院里晒一天,铺到地上干干爽爽的,躺在破被上看见瓦房的房顶,三嫂心里可高兴了。要饭篮子、要饭棍子、木轱辘车都放在屋里,也放心了。

这一天出去要饭,狗叼住三嫂的右腿,硬是撕下一块皮来,流了很多血。奶奶吓坏了,管主人要了一根筷子,剪了些狗毛,回家烧了,整成面,给三嫂抹到伤口上。

下大雨了,三嫂和奶奶没有饭吃。三嫂怕奶奶年纪大,出门滑倒,她顶着雨出去了。地上刺溜滑,她的右腿钻心疼,疼也得忍着。可能是雨大听不见敲门声,敲了很多门,没几家顶着雨来给开门。

同类推荐
  • 亲子共读唐诗300首

    亲子共读唐诗300首

    本书用晨诵、午读、暮省的编排方式,对唐诗进行新的解读,点明唐诗对培养孩子想象能力、创新能力的作用及对孩子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影响,使孩子会背唐诗,更会用唐诗。
  • 大美哈密

    大美哈密

    这本书收录了许多作家的优秀作品,不但有哈密本土作家的稿件,还有其他地方作家朋友的来稿,其中大部分作品写得相当出彩,就算面对相同的事物,因有了多个作家的多个不同视角,再加上入笔轻重的差异,所以决定了《大美哈密》中各篇文章的立意出新,确实值得一看,也值得细细品读。相信读者朋友们能从这本书中找到你们认为关于哈密这个地方与作者感受迥异的“大美”,也相信你们能从这本书中体味到卞之琳那首《断章》中的四句话、四个角度和四种意境!“你在天山看风景,看风景的人在云端看你,松峰闯入了你的眼窝,你闯入了丝路的梦!”
  • 我们是兄弟姐妹

    我们是兄弟姐妹

    本书主要内容包括:传家宝、水的故事、伟大的爱国者、给志愿军捐战斗机的人、重逢、白衣圣者、月亮母亲、我是孔子的弟子、在航校的日子、生命的接力赛、车祸发生以后、大爱无疆、寻找匿名者、南疆的“国语小学”、“草原保尔”崔志永、牵念的家等等。
  • 外事实用文书大全

    外事实用文书大全

    外事文书源远流长。它是一国政府外交代表、外交机关和民间法人、自然人与外国政府、机关和人员进行各种外事活动实践的产物。可以说,自从国家形成之后,只要有了国际间官方和民间的政治、经济、科学文化等往来,就产生了外事文书。
  • 一种精神

    一种精神

    本书收录“一种精神”、“兴隆之本”、“从吴起开始”、“山林的界碑”、“大地震:卧龙人和熊猫”等报告文学。
热门推荐
  • 夜少的腹黑儿砸奇才娇妻

    夜少的腹黑儿砸奇才娇妻

    颜子遇穿越了?不不不,应该说:颜子遇回来了。——世人皆知厉王府有个呆瓜郡主,反应迟钝。殊不知,她只是少了两魂五魄。二十二世纪的颜子遇身体比不得正常人,因为她只有两魂五魄。后来颜子遇莫名其妙的死了,魂魄自然归位了。——且看呆瓜郡主……啊呸!颜萝郡主如何虐渣?虐着虐着,颜子遇在装13的路上越走越远……
  • 这里叫弑神

    这里叫弑神

    一个强者,被人以计谋之,身死天界。醒来以后,却发现自己重生了,自此踏上复仇之路....一个“孤儿”,为寻自己身世之谜,行走于天下....当他们两个相遇,又会发生怎样的故事,这个天下,又会发生什麽变动....这是一个强者的世界,在这个世界,二人的命运将会何去何从。神秘而又强大的时空之门,一位待定的时空掌控着,一个可以成为这个时空至强者的机会。弑神星,到底隐藏着什麽大秘密。初代修罗王,本源守护者?到底他们是甚么关系。平行的时空,一篇《时空论》。强大的十大武器和神秘的十大名剑,究竟谁会更强一些?即将塌陷的时空,时空的大危机!“属于的,留下;剩下的,必须返回。”一句话,能拯救这个危机?!神秘的巨兽‘九爻’,它到底是甚么人?或者说,它是人吗?
  • 吸血鬼的守护时光

    吸血鬼的守护时光

    叶幽雪莫名其妙转学到吸血鬼学院,遇见吸血鬼王子。
  • 宇行天下

    宇行天下

    一个从大山里走出的穷苦孩子,到山外求学,历经艰辛,逐渐认识山外的世界,因为机缘,练就一身本事,最后勇闯天下…………
  • 荒古邪尊

    荒古邪尊

    千里仗剑,万载徘徊,可曾记不全峰上槐树几岁,离人几夕?岁月易老,红尘不逝,是这世道将我一步步推向杀戮的深渊。不全难道只能不全?纵然浊世成海,星空幻灭,我一人,一舟亦要渡海而去,戮劫重生。
  • 福妻驾到

    福妻驾到

    现代饭店彪悍老板娘魂穿古代。不分是非的极品婆婆?三年未归生死不明的丈夫?心狠手辣的阴毒亲戚?贪婪而好色的地主老财?吃上顿没下顿的贫困宭境?不怕不怕,神仙相助,一技在手,天下我有!且看现代张悦娘,如何身带福气玩转古代,开面馆、收小弟、左纳财富,右傍美男,共绘幸福生活大好蓝图!!!!快本新书《天媒地聘》已经上架开始销售,只要3.99元即可将整本书抱回家,你还等什么哪,赶紧点击下面的直通车,享受乐乐精心为您准备的美食盛宴吧!)
  • 符箓无双

    符箓无双

    “元素魔法?”“不会!”“召唤术?”“不会!”“元力?”“不会!”……“那你岂不是一个废物?”“不,咱会这个!”“一些破纸条有什么用?”“嘿嘿,把刚才你说的那些人都干掉!”
  • 天脉神王

    天脉神王

    东灵大陆,以武为尊,适者生存。武者逆天改命,拥有各种天赋体质,其中包括水灵之体、火灵之体、金灵之体、土灵之体、木灵之体五种先天灵体。先天灵体之上还有血脉之体,其中血脉之体之中拥有超级神兽血脉的体质便为天脉之体,而这天脉便是最最妖孽之血脉。陈若凡原本只是一个无法修炼的废物,一顿痛打让他认识到自己的废物,从而无意间得到超级神兽王者麒麟的血脉,从而获得了天脉,天脉神王由此诞生。
  • 万界之上

    万界之上

    感谢阅文书评团提供书评支持!这是一个修道的世界。传说中,万界之上,是道之本体所在,触之可得永恒。众生努力奋斗,只为永生。但他,不信道!踏破万界不为永生,只为陪自己心爱的女人看世界。
  • 情感故事合集

    情感故事合集

    春有春的风情,冬有冬的雅致,人生各有各的美丽,各有各的潇洒,你笑,全世界跟着你笑。你哭,只有你一个人哭。当失去一切时,唯一能做的就是不要失去自己,自己更爱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