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9057600000011

第11章 老家男人(2)

要是病人在跟前,他就伸出食指和中指吹一下,吐沫星子喷出去老远。他大声念咒语:“退灾的去,郭保申家去,先上吊,后魔道。”连说三遍。

郭保申是倒插门女婿,在百时屯经常受气。魔道就是现在说的精神病。事赶巧了,郭保申的儿媳妇上吊了,儿子魔道了。郭家听说了三老闷的咒语,心里有气,也不敢打他,他一个疯子没啥本事,可姜家人多,得罪不起。

三老闷咒了郭家一年多,郭保申受不了了,特意请他到家里吃饭。在饭桌上,郭保申说:“三叔,你的神真灵。你跟你的神说说,往后,别叫你的神咒俺家了。”

三老闷说:“中,俺不叫俺的神咒你家了,俺的神俺说了算。”

吃了郭家一顿饭,他再也不咒郭家了。

找三哥看病的还真不少,听说他也治好了几个,真有人到他家摆供。他跟人家讲:“你的病好了,不来摆供,还得犯病。要是再犯了病,谁也治不好。”

人家摆供烧香,把供摆到香台子上,他就用他的黑手抓着吃,一边吃一边说:“这是俺的神吃的。”

新中国成立以后,三哥还是要饭吃。

别人要饭,挎着篮子,往人家大门口一站,叫“婶子”“大娘”,说:“行行好,给点儿吃的吧。”三哥要饭,不叫“婶子”,也不叫“大娘”,他敲个梆子唱:

谷秸没有秫秸长,秫秸没有电线长。

这庄扯到那庄上,这集扯到那集上。

翻来覆去就几句,他唱了好几年。

俺婆家在河西徐庄,三哥也到俺婆家去。哪次去,他都穿得挺干净,进门就说:“妹妹,俺来看你了。”哪次去,俺都给他做好吃的。他歇歇就走,知道自己身上虱子多,没在俺家住过。

六十多岁时,三哥想起送出去的儿子。打听好了,他就找上门。这次没唱,他喊:“家里有人吗?”

这家媳妇出来开门,三哥推门就往院里走。媳妇说:“你要饭,俺给你,你咋往院里来呀?”

三哥说:“俺不要饭,俺打听一个人。”

三哥说出姓啥叫啥,这个人就是媳妇的公爹:“俺儿子当年送给他家了。”

媳妇说:“你说的这个人俺不知道。你等一会儿,俺孩子爹回来,你问他吧。”

不大会儿,这家男人回来了。媳妇把事说了一遍,男人啥也不叫,就说:“坐,坐吧。”

媳妇给三哥做上好饭好菜,三哥在那儿住了两天,儿子没叫一声爹,就媳妇跟孩子说:“这是你爷爷。”临走,媳妇给蒸了一锅好干粮,三哥背回来。

三哥死的时候,这边给他儿子送信,他儿子来了,这次叫爹了。他边哭边说:“听人说俺是要的,百时屯的,不知谁家。告诉俺的这个人不叫俺说,俺没说过。亲爹找上门,俺不能不认——爹!”

穷得担不起自己的名字

百时屯有个光棍叫时可举,爹娘死得早,也没有兄弟姐妹,从俺记事起,他就住在百时屯的前庙。

前庙屋里全是泥神像。他在西南角空地上摆了两层砖,隔潮,上面放些草,有一床破铺盖。他长得瘦小,弓着腰,背着手,左腿往右,右腿往左,两条腿别着走路。

大人经常逗小孩子:“你学学二瘸子咋走路。”小孩子就弓着腰,背着手,两条腿别着走路,看热闹的哈哈大笑。

时可举天天到外庄要饭吃,天黑后回到庙里住。他穷得担不起自己的名字,没谁叫他时可举,都叫他二瘸子。

以前,百时屯人娶亲前先“许亲”,算是订下了亲事。

许亲之后“传书”,传书的时候,男方得带着礼,除了媒人,还得跟去一个扛褡子的,褡子里装的是给女方的衣料、头饰、首饰。头饰都是银的,首饰不一样,有钱的买金的,没钱的买银的,也有买不起不买的。

男方想娶亲,得请人看好吉日良辰,让媒人到女方家再去一趟,哪月哪天哪个时辰娶亲,都写在红纸上,放在一个小盒子里,这叫“送时分”。

有个时家本家要传书,他想让二瘸子吃顿好饭,就给二瘸子换了身干净衣裳,让他跟着媒人扛褡子。

二瘸子跟着媒人到了女方家,女方的爹娘很热情,午饭做了十个菜,还有热腾腾的大白馒头,还有酒。二瘸子很多年没穿过干净衣服,没吃过像样饭菜,这回可高兴了。他先夹了一个肉丸子,一张嘴,下巴掉了。不能吃饭,水也不能喝,就下了饭桌。

女方家一看二瘸子啥也没吃,就用荷叶包了四样菜、四个馒头,再用家织的大手巾板板正正包好,用绳绑上,叫二瘸子拿回家吃。

二瘸子回到百时屯,就去找曹佩云,这个曹佩云别的不会,就会端下巴。谁的下巴掉了,到他那儿一端,就上去了。那天不巧,曹佩云没在家,去了西洼。

二瘸子去庙里躺了一会儿,把拿回来的饭菜放到神台子上。不知啥时来了一条狗,叼起神台子上的饭菜就跑。二瘸子一着急,喊:“打狗!”下巴好了,上去了。再看那条狗,早没影了。到了①,二瘸子也没吃顿像样的饭菜。

土改的时候,农民会想给二瘸子分房分地,他不要,说在庙里住惯了,在别的地方住不惯,给他地,他也不会种。农民会就给他分了两床被,分了点儿吃的。二瘸子吃完那点儿吃的,还是出去要饭。

一九五七年,二瘸子五十来岁时死了。死了很多天,百时屯人才知道。他死在冬天。

百时屯的庙东边是路,西边是路,前面也是路,庙后的大院里是小学校。二瘸子不能动了,白天庙台子上人多,跟谁要水喝、要饭吃,都能给他;夜里喊破嗓子,也没谁听见。

①到了:“了”读liǎo,意为“到底”。

继卜

姜继卜住在俺家后院,他家的枣树枝子伸到俺家后窗户,伸手就能摘着吃。他干活儿快,就是小事多,爱嘟嘟。

继卜的媳妇大个,小脚,一般人,配继卜蛮好。她老实,干活儿慢,继卜回到家就嘟嘟,这也没干好,那也没干好。媳妇脾气好,也不吱声。

有年秋天,继卜去东洼里割豆子,起早去的,回来又累又渴又饿。儿子黑孩小,媳妇腾不出手,干活儿又慢,早饭还没做好。继卜先骂后打,狠狠打了媳妇一顿,打完他就躺床上睡了。

黑孩在厨房哭,把继卜哭醒了。过去一看,孩子在木匠做的小木车子里哇哇哭,媳妇不见了。

继卜害怕了,他抱起孩子跑到西屋,没人;去磨坊,没人;快跑到井上,看见媳妇在井里呢。继卜大声喊:“救人呀!救人呀!有人跳井了!”

正是吃早饭的时候,邻居放下饭碗跑过来看。继卜哭着说:“黑孩他娘跳井了!”

大家赶紧把俺家的大抬筐绑好,叫黑孩的婶子抱着黑孩,叫继卜坐进抬筐,送下井,让他把媳妇抱进抬筐,先拉上来,再把筐放下去,把他拽上来。

继卜上来,衣裳都湿了。

大家说:“这里不用你,你快回家,换套干衣裳。”

俺家的牛让人牵出来,继卜媳妇被横放在牛背上,脸朝下。一个人牵着牛,一个人把着继卜媳妇,这两个人一边走一边喊:“黑孩家娘,回来吧!黑孩家娘,回来吧!”

人人都说,黑孩家娘完了,跳井时间太长了。

听说媳妇活不过来,继卜坐在家门口放声大哭:“俺的儿呀,你没娘了!俺的孩子呀,你没娘了!黑孩他娘,你回来吧,俺再也不打你了!”

继卜媳妇在牛背上趴了四十多分钟,哇的一声吐出水来,然后咯喽、咯喽接连吐水。兄弟媳妇伸手摸了摸肚子说:“差不多了,快把牛牵回家,给俺嫂把湿衣裳换了。”

回到继卜家,兄弟媳妇给嫂子换上干衣裳,放到床上,盖上被。连着两天,这媳妇不说话,也不吃饭,眼睛直勾勾的。到了第三天,吃了点儿饭,继卜跟她说话,她会点头、摇头。到了第五天,她想说话,一说话就是“你说你说你说”,连说四五个“你说”,她再说话。跳井以后,她就落下这个毛病。

正是割豆子的时候,豆子熟了不割,赶上一个好天,豆子都炸开。继卜家出了这事,弟弟妹妹都来帮忙,把豆子收家来了。继卜媳妇胳膊腿都不好使,奶水也没了,兄弟媳妇天天帮她做饭看孩子。过了十多天,继卜媳妇才能做饭。

从那以后,继卜再没打过媳妇。

割豆子打场的时候,没工夫淘井。到另一个井挑水,很远,老姜家好几百口人都得吃继卜两口子的洗澡水。

谷子、穄子、高粱、豆子都用石磙轧出粮食来,装到囤里,地瓜、萝卜也刨回来下窖了,老百姓轻松很多。

刚闲下来,继卜牙疼,吃不下饭,睡不着觉,他哼哼着来找俺娘。娘跟姥爷学过一个手艺,牙疼在耳朵上拔罐,听说拔完罐,这辈子再不牙疼。那时候,没有好药,经常有人找娘拔罐。

娘刚给继卜扣上罐子,继卜就嗷嗷叫。要是别人,娘就害怕了,知道他邪乎①,没理他。

继卜马上叫唤起来:“哎哟,俺的娘哎——真疼哎,像驴咬了似的!哎哟,俺的娘哎——”

娘说,来拔罐子的人,谁也不像继卜。到了时间,娘给继卜起下罐子,用棉球堵上耳朵眼,说:“你走吧,到明天牙就不疼了。”

继卜说:“二奶奶,俺现在牙就不疼了。”

娘笑着说:“你耳朵眼里的棉球得堵三天,别让风进耳朵眼里。”

继卜说:“俺堵十天!怪不得人家说‘牙疼不算病,疼起来要命’,疼起来真要命啊。”

娘说:“这三天,别干累活儿。”

继卜说:“俺记住了。”

黑孩结婚以后,生个男孩,没站下,他当了八路军。两年以后,他跟着队伍南下。不到一年,牺牲通知书来了。

继卜媳妇和黑孩媳妇一个劲哭,啥话都不说。继卜坐在地上边哭边说边挠地:“俺的儿呀,从你走了,俺天天惦记你呀!俺和你娘夜里想你睡不着,你娘起来坐着,俺起来吸烟。俺的儿呀,俺一天天盼着你回家,俺好看看你。没想到,这辈子再也看不见你了,俺的儿呀!”

第二天,三口人的嗓子都哑了,说不出话来,继卜的手指顶挠破五六个。

①邪乎:夸张。

已经是新社会了,黑孩媳妇也没改嫁。她要了一个孩子养,在姜家守寡,天天提着罐子到井台打水,扭着小脚提水回家。

黑孩没了,继卜家门上多了个牌子“光荣烈属”。过年的时候,来几个人给继卜家扫扫院子,贴上门对子,给他们四斤果子、一块四五斤的猪肉。

到了第三年,又说黑孩是逃兵,让人打死的,门上的牌子和东西都没有了。

有天中午,继卜脸色蜡黄来找俺娘:“哎哟,俺的娘哎!二奶奶,俺要吓死了!”

娘问:“咋了?”

“士亭和士代争宅子打官司,打到巨野县。早上士亭跟俺说,得四邻做证,他让俺明天进城做证。二奶奶,吓得俺浑身哆嗦呀,早饭都没吃,到地里也干不了活儿。”

娘问:“人家两家打官司,你怕啥?”

“哎哟,二奶奶呀!俺长这么大,没见过官,叫俺去见官,吓得俺屙了一裤裆。俺走到高粱地,擦了一大堆坷垃头子①。俺回家洗洗身上,换了裤子,就找你来了。二奶奶,你能不能想个办法,叫俺别见官?”

娘说:“官也是人,不吃人,不咬人。人家问你,你就说实话,不用怕。你不去,他们两家的官司不好打。”

“俺不去不行?”

“不去不行。再说,你五十多岁了,没进过城,你也到城里看看。”

继卜说:“二奶奶,你这样一说,俺心里头好受多了。”

第二天,士亭找继卜进城,赶牛车去的,走了一里多路,天上还有星哩。回来的时候,天都黑了。

第三天吃完早饭,继卜就来了,不等娘问,他就说:“哎哟,俺的娘哎!可算闯过这一关。”

娘问:“你看见永丰塔了吗?看见汽车了吗?”

“看见塔了,没到跟前,塔真高;没看见汽车。俺去了衙门,见了官。他问啥,俺说啥,俺说完了,他问俺:‘你说的都是实话?’俺说:‘都是实话。’当官的说:‘你按手印吧。’俺按了手印就出来了。哎哟,俺的娘哎!俺真没害怕。”

一九五九年,大食堂停伙,继卜六十来岁。他在家里一直喊:“俺吃窝窝!俺喝糊涂!”高声喊了低声喊,喊到死。

①坷垃头子:较小的土块。

恨乎

恨乎姓姜,从小家穷地少,收的粮食不够一年吃的。一到春天,娘就领着他出去要饭。

娘死了以后,恨乎十六岁去了山西。下煤窑挣了点儿钱,在老庞家那边置了屋,娶了个傻媳妇。这媳妇会做饭,一年以后生了个儿子,很聪明,取名广义。

虽说饥一顿饱一顿,没耽误长个,恨乎长得很壮,有一身好力气。他不偷不摸,干活儿实在,谁家有活儿都愿意找他,今天给这家干,明天给那家干。恨乎好力气,也好饭量。听说,他喝粥能喝下半锅,吃干粮能吃半筐头子。

恨乎的爹是长子,爷爷死了,恨乎是长子孙。在俺老家,老人去世,摔丧盆子、打灵幡都得长子孙。百时屯管闲事的,让恨乎藏起来,借这个机会帮他要地。到了,姜家想办法给了两亩地,他们才叫恨乎出来发送爷爷。

种完地,恨乎还领着老婆孩子上山西干活儿,烧窑,秋天的时候再回来。

恨乎是乳名,“义”字辈的,不知道他叫啥。他在老姜家辈分最小,俺家辈分最大。俺六七岁的时候,恨乎已经四十多岁,粗粗的,胖胖的,方红脸,嘴唇上留着小黑胡子。

娘喜欢恨乎,恨乎常上俺家来,看见俺就喊:“小老姑奶奶。”

俺就说:“哎!干啥大哥?”

这是娘教俺的,孙媳妇叫俺姑奶奶,俺也答应,叫她嫂。

土地改革的时候,有一回庄里开会批斗俺爹,恨乎正好在家,也去开会了。主持批斗会的人说:“这个庄上恨乎最穷,叫恨乎给姜清车提意见,揭发揭发他。”

恨乎站起来说:“他家的饭,俺随便吃;他家的牲口,俺随便用。没有他,俺的地种不上。俺穷,他不小瞧俺……”

恨乎还想接着说,主持会的人喊:“散会!散会!”

老家有句俗话:“脱坯打墙,活见阎王。”恨乎烧窑,就是活见阎王的累活儿,五十多岁死在山西。

恨乎媳妇先死的,死在百时屯。有一年,百时屯挖路,挖出来恨乎媳妇的坟子,修路的时候绕个弯,把坟子闪开了。

同类推荐
  • 和大地一起跳动的鼓声

    和大地一起跳动的鼓声

    本书是李凌即将出版的一部散文集,也是他从事文学创作以来首次出版的作品集。李凌是一位敏思、执著、勤奋的作家,在伊犁的年轻作者中,这一点非常突出,堪称佼佼者。正是因为对文学的这种持久迷恋,使他能够在创作的大路上愈走愈远,也採得了属于自己的那些果实。
  • 慕容雪村文集经典套装(全集)

    慕容雪村文集经典套装(全集)

    慕容雪村老师的倾情创作,真实的情感体验,了解另一个世界的真实生活,包括《原谅我红尘颠倒》、《成都,今夜请将我遗忘》、《天堂向左,深圳向右》、《多数人死于贪婪》、《慕容雪村随笔集》、《中国,少了一味药》六册书。
  • 石羊河,我家乡的河

    石羊河,我家乡的河

    这是一本散文集,主要记录了家乡石羊河的美景,抒发了作者对家乡的石羊河的赞美。
  • 写给未来的自己

    写给未来的自己

    给自己一个梦想,尽管这个梦想可能简单卑微,甚至幼稚可笑,但正是这最初的梦想,成为我们不断努力向前的动力……
  • 风是年少的故乡

    风是年少的故乡

    本书精选了作者创作的数十篇作品,包括散文、小说、诗歌,书评、影评等作品。全书分为四辑,包括:我们的青春似水流年,散落在记忆里的时光碎片,早晨掠过的翅膀,解构阅读。
热门推荐
  • 甜妻热恋中

    甜妻热恋中

    闪婚三个月,单宇阳就逼她离婚。离就离,谁怕谁啊!娘家把她当成公主娇养了二十年,不是让她窝囊的在男人面前委屈求全的。只是某天,曲染买醉闯祸,不小心招惹了南城里最权大势大的贺家少爷,她只不过无心的撩了他一次,贺家少爷却猛追不舍,让她逃无可逃:女人,记住,我贺臣风不是你想上就上,想甩就甩的人,撩我是要付出代价的。
  • 修者进化论之山雨传说

    修者进化论之山雨传说

    天地间,有异兽,名“汰魇”......吞修者,促进化,造劫难......应劫者,逆天行,刻苦练.....“大哥哥!你就是最后一个应劫者!你要加油,要有恒心,只有你才能拯救第七仙界!”少年正香喷喷的吃着“大饼卷包子”,不知道从哪来了一个五六岁的小姑娘,说着这些他根本听不懂的话...
  • 中国是部金融史2:天下之财

    中国是部金融史2:天下之财

    本书讲述了从宋到明近七百年,中国封建时代最为辉煌时期的金融财经往事。实质上是以金融、货币及王朝政策为线索,全新解读中国历史,揭示历史、政治事件背后官民“天下之财”分配本质的一部书。全书涉及了中原王朝的经济恢复、财富累积,与少数民族政权幕后的财经、金融之战,土地、商业政策及对平民的影响,国家财富的官民分配与矛盾,财经失策及国际贸易保守对王朝的致命打击等丰富内容。
  • 巅峰五人

    巅峰五人

    五行生生相克又生生相息看金小米一手纸扇如何谈笑江湖看穆可欣一尊铜炉如何妙手回春看水淼一把召唤如何呼风唤雨看炎烈一支钢枪如何刀光剑影看图菲一双小手如何捉风捕影看五人看世界看天下
  • 卡牌王座

    卡牌王座

    这是一个卡牌的时代,既是最好的时代,也是最坏的时代!
  • 超级最强公子

    超级最强公子

    做就做世界最强的男人,修为在手,天下我有,金钱权利样样都有,各种味道的美女纷纷而来!一个平凡无奇的少年,偶然得知自己的家族竟是修仙一族,从此在世间留下了一段说不完的传奇。
  • 中华女杰(现代卷)

    中华女杰(现代卷)

    妇女是推进人类文明进步的伟大力量。从夏商开始至今,在中华五千年文明进程和近现代中国社会发展中,在政治、军事、经济、文化领域,中国妇女都做出了不可替代的贡献。《中华女杰(现代卷)》以生动的语言讲述了1949年至今在中华大地上涌现的20位女英雄(女杰)故事,讴歌了她们崇高的爱国主义精神和女性特有的美菜好风范。
  • 青少年应该知道的法律知识

    青少年应该知道的法律知识

    《青少年应该知道的知识小百科》共12册,是专为中国青少年量身定做的一套全方位知识图书。《青少年应该知道的知识小百科》涵盖了青少年成长过程中不可或缺的历史、科技、军事、文化等不同领域知识精华。本丛书旨在启发青少年学习积极性,积极引领中国青少年朋友走向未来,使青少年朋友们能够在轻松与快乐中学习知识、健康成长,是广大青少年学习新知识的理想读物。而这本《青少年应该知道的影视艺术知识》更是系统全面讲解影视知识,使青少年轻松学会。
  • 鬼仙之恶魂灭天

    鬼仙之恶魂灭天

    恶鬼通天我为仙,永夜传承战九天。联截教,聚妖魔,我不为天谁为天!
  • 豪门婚宠:关总裁的宝贝妻

    豪门婚宠:关总裁的宝贝妻

    他们从小定下了婚事,只是从未见面,十年后,她,凌允儿(上官雪),考上了F市的大学,她打算离开C城的家,去市里上大学,母亲担心她,本意让她直接去关家住,她却阻止了。她独自一人,来到F市,在华盛旗下的酒店当服务员。他是关家的大少爷,关亦宸,华盛集团的总裁,知道母亲给他定了了一个媳妇,他很好奇对方是一个什么样的姑娘?居然入得母亲:的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