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9052900000078

第78章 从《宝积经》到《菩萨藏经》(7)

对于语言世界来说,“空”是“菩提”的本质属性,凡言菩提或菩提性处,无不是“空”。经云:言菩提者,空之异名。由空空故,菩提亦空;菩提空故,诸法亦空。是故如来,“如其空性”觉一切法;“不由空故”觉法性空。由一理趣智故,觉法性空。空与菩提性无有二。由无二故,不可说言此是菩提、此是空性;若有二者,则可说言此为菩提、此为空性。以法无二,无有二相——无名无相无行,毕竟不行,亦不现行。所言空者,远离取执。胜义谛中,无法可得。由性空故说名为空,如说太虚名为虚空,而太虚性不可言说……如是悟入诸法,实无有名,假立名说。然诸法名,无方无处;如名诠诸法,此法无方无处,亦复如是。如来了知,一切诸法从本以来无生、无起;如是知已而证解脱,然其实性,无缚无解。这一段长文的中心,在确立“菩提即空”的根本命题。这个命题包含三层意思:

(1) “菩提空故,诸法亦空”。就是说,诸法空是由于菩提空。大小乘无不讲空,但空的含义和说空的角度各有不同,此处从菩提性空说明一切法空,就是别树一帜。按本经的上述看法,菩提性空,意即是心体本净、自性清净、内外寂静。如此,则凡心所生所起,都是外加与心体的所谓“客尘”,其表现则是差别万千的“诸法”,与“菩提”自性无关。也就是从这个意义上说,诸法虚幻,没有确实的性相。换言之,菩提空,指菩提自性清净空;诸法空,指诸法虚假不实空。两者虽同为空,指谓的内涵有所不同。由于菩提不可为“识”所识,是故建立在识上的一切表象都是虚幻,一切言说都是假立,没有“诸法”真实性的根据。所以经文要求,认识上不可取执,“远离取执”,亦谓之“空”。

(2) “菩提与太虚等”。经云:菩提之性与太虚等。然太虚性无等不等,菩提亦尔,无等不等;犹如诸法,性无真实,不可说等及不等……一切诸法,其性平等,无不平等。用虚空譬喻菩提,是个老方法,此处在揭示菩提的另一个属性“平等”——菩提性平等、诸法平等,由此确立本经看待众生的基本态度。从佛教传统认为,虚空是构造物质世界和精神世界的六大因素之一,因而是“有”,而且是“实有”;它的特点是容纳一切物体和一切变化,但本身却非物体,也无变化。据此理解“菩提”及其与诸法的关系,则菩提性空并非说菩提是非存在,它容纳一切表象概念(名相,诸法)和精神活动(诸行),但自身却非表象和概念,也没有活动。

(3) “本无而生”。如果菩提等同虚空,则是永恒存在、无生无灭,那么世间万有、人生苦乐,来自何处?这需要由“如实智”去理解:何者名为如实智耶?谓知诸法本无而生,生亦离散;无主而生,无主而散。若生若散,随缘而转,此中无有一法若转若还及随转者。“生”本于“无”,与永恒的菩提无关,菩提“无生”,亦非主宰,故曰“无主”。其所以有“生”,在于“随缘”,因“缘”而生;有生必有灭,一切随缘而转,所以诸法“无主”。“无主”即“无我”;菩提非我,诸法无我。这使“菩提”论者与一切有我论者区分开来。“本无而生”之说,与《老子》的“有生于无”在理论形式上极为相像,这也可以解释为什么早期译“菩提”为“道”的一个原因。

5. “菩提即是如句”

按照“菩提即空”之说,菩提被放置在语言所不能了达的彼岸,一切言语认识似乎全不能把握也不能表达真理了。但到这里,似乎又有了转机:“言菩提者,即是如句”。

“如句”的“如”,指“真如”;“句”指表达,对菩提的如实表达就是真如,或者说,对菩提的表达同表达真如一样,必须“如实”:“何等名为如句之相”?所谓“如菩提相”,经云:如菩提相,诸色亦尔,同彼真如,无有退还而不遍至;受、想、行、识亦复如是,如彼真如,无不遍至——如菩提相,同彼真如,四大之性亦复如是,同彼真如,无有退还而不遍至。如菩提性,同彼真如,眼界、色眼及眼识界乃至意界、法界、意识界,亦复如是。如菩提相,但假施设,一切诸法蕴、界、处等,但假施设,亦复如是。知如是相,名为如句。“如句”,即是“如菩提相”;“如菩提相”,即“同彼真如”;所谓“彼真如”,即遍在于五蕴十八界中的“真如”——转了一个大圈子,所谓“如句”即是表现在一切事物中的菩提相,亦即真如。这话读起来是很艰涩,其实意思很简单:菩提本无相,其贯穿于一切事物之中,作为事物的真如,表示这一切事物无非言语假名施设。换言之,菩提“无相”,诸法“无相”,所有诸相,悉是假名施设,对于这一认识的语言表达,即谓之“如句”。是故“如句”就是对性空的语言表达。语言对于认识菩提的全部功能,亦在于此。又云:如来一切如实觉悟,不颠倒觉,犹如前际,中后亦尔。何以故?前际无生,后际无趣,中际远离,如是一切名为如句。如是一句,一切亦尔;如是一切,一句亦尔;非如性中一性、多性而是可得。据此,“如句”亦可解作“如实”的觉悟,此“如实”即是诸法性空而不可得。用言语表述之“如实”或“如性”,谓之“真如法句”。“如句”则是“真如法句”之略。

6. 菩提与“行”及“无行”菩提者,名入于行及入无行……发起善法名之为行;一切诸法即不可得,名为无行。住不住心名之为行;无相、三摩地、解脱门,名为无行……所言行者,称量算数观察于心;言无行者,过称量等。何名为过称量等?以一切处无有诸识作用业故。“行”即行善之类;虽行诸善,而心于一切法皆无所得,是谓“无行”。又,“行”指“住不住心”,“不住心”即是无常,属平常心行;修持“无相”、“三摩地”和“三解脱门”,是名“无行”。又,心有“称量”是为“行”,超越“称量”则为“无行”;所谓“称量”指计算考量,即平常的思虑,“超称量”,则不受平常诸识的支使。如此类推,依据“菩提”之实践,即是了达世间和出世间的统一,是“有为”和“无为”的统一。

7. 菩提“无流无取”

据“菩提”观察生死本原,了达无相、无缘之理,由之超越世间生死,此谓之“菩提者,无流无取”。经文解释,所谓“欲”、“有”、“无明”、“见”,统名“流性”;无此四流性,即是“无流”。接受和追取“欲”、“有”、“见”、“戒”,名曰“取性”;离此四取性即是“无取”。“流”谓流转生死;“取”谓取著于“我”及由“我”而来的“爱”和“分别”——是名“我取”,亦即“无明”流向生死的根本因。“菩提”则于此无流性和无取性中体现出来,“我取根本,自性清净”。

与此理相应,思维观察,不起无明,即是“无生”;由此“无生义”而有“缘起义”:“诸缘起义者,即是法义;诸法义者,即如来义”。据此,“若能如是观缘起者,即是观法”、“观如来”,而“离真如外,无有所观”。于是由“无生”而“缘起”而“法”而“如来”,通过这一系统的观察,再回到“无生”,以致“无所有”的认识上。什么是“无所有”?“无所有”是对“有所有”的否定:云何有所有耶?谓相及缘,如是二法。若能观察无相、无缘,即真实观察如来。“相”是无量无数之法相;“缘”是法相间的联系,或联结诸多相关法相为一的纽带。因此,“相”与“缘”是一切有的概括。若能观察“相”及“缘”本来“无所有”,那就是“如来”,把握了“真如”是谓“菩提无流无取”。

8. 菩提“无垢无执”夫菩提者,其性清净,无垢无执……空故清净,无相故无垢,无愿故无执。这是对上述菩提性的总结:从“空、无相、无愿”三解脱门看,菩提性清净,无垢无执。由此推及,无生、无作、无取,自性、遍净、光洁,无戏论、离戏论、戏论寂静,真如、法界、实际,虚静、无碍、空寂,以及“内遍知、外不行、内外不可得”,“过去尽智、未来无生智、现在法界住智”,诸如此类大乘观念和命题,均可以“清净、无垢、无执之性”归纳之,最后又“同趋一句——言一句者,谓寂静句”,所谓“诸寂静、极寂静、遍寂静”亦即“大牟尼”。于是一切“诸法本来清净无执”,故说“涅槃诸法平等,一名究竟”。

本经用了如此大的篇幅来论述菩提之性相,以及应该如何依菩提的真实面貌(真如)去认识和实践,是诸多大乘经籍中论述最为具体而详尽的部分,对于菩提内涵的规定,有些是旧说的复述,有些则是此经的独创,尤其是关于菩提性之离言,以及菩提与语言的关系,极具理论意义,在瑜伽唯识哲学中占有重要地位,这里只能讲到这个程度,略备存照的意思。

“菩提”既是“离言”的客体存在,识所不能识,但却是可以被如来觉知证得的对象。那么,它是怎样被觉知证得的呢?回答是:“如来入如是无根、无住故,证得菩提。”这里的“入”相当悟解、觉了等,表示认识深切的意思。如来觉知的“无根无住”,是对“根”与“住”的否定。其中,“有身为根”,“有身”指生命体,众生执“身根”为“我”;此根之体性空,即是“无根”。“虚妄分别为住”,“虚妄分别”相当于一切世间之因,这里特指“我执”之因;世间空、我空,即名为“无住”。“如来于此二法平等解了,是故说言,犹如如来入无根、无住故,证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意谓认识到“身根”与“虚妄分别”是同一的“性空”,平等无别,那就是证得了“菩提”。因为“菩提”之所以“自性清净”,就在于它自性是“空”:无我,无分别。

最后,经文回到了佛的本性“大悲”上来。为什么如来由“证得菩提”必发“大悲”?一切众生于是自性清净不能解了,如来于彼发起大悲:我今定当开示,令其解了如是自性清净。一切众生无不“自性清净”,而自性清净是自我具备的离苦至宝,为什么要陷在生死诸苦之中,而不去开悟自己的自性呢?一切众生于此寂、静二法不能解了,如来于彼发起大悲:我今定当开示,令其解了如是寂、静二法。所谓清净,即是寂静。因此,为了向一切众生“开示”各自拥有的“自性清净”和通达“寂静二法”之路,这就是如来发起大悲的动因,又正是这大悲推动如来入于世间,为众生说法。这样,大悲就成了佛必须入世而不能停止在出世的唯一原因;入世的根本任务,则在开示众生的“自性清净”以及对其解脱途径的指正。

基于开启众生自性清净的大悲,即所谓佛,也是本经给佛规定的最本质的属性。至于“菩提”怎样才能证得?佛说:“我证菩提,无入无出”,即对入、出的否定。所言入者,名执诸法;所言出者,名不执法。如来明见,无入无出,平等法性,犹如如来明见,无远及无彼岸。何以故?以一切法性离远及彼岸故。总而言之,是既不执著诸法,也不远离诸法;既不陷入世间,也不出离世间,而是把世间和出世间在本有的“菩提”基础上统一起来,付诸实践。正是佛证菩提“不出不入”,才使佛遍施一切众生的“大悲”成为可能:佛如来大悲常转。何以故?诸佛如来不舍一切众生故,于一切时为成熟一切众生故。“大悲”之所以能够常转不息,在于它“不由功用,任运常转,流布遍满十方世界,无有障碍”。

如果说,佛是“菩提”的已经证得者,菩萨则是“菩提证得”的追逐者。要想成佛,作为菩萨的首要任务就是“信受”上述如来种种“不思议”。由菩提而发的大悲,也是如此:菩萨摩萨诃闻如来不思议大悲同虚空已,信受谛奉,清净无疑,乃至发稀奇想。所以对于如来和如来神异的“信受”,就成了做菩萨的思想前提,于是大乘佛教又增加了一层信仰主义色彩。理性与信仰,始终并存在大乘菩萨行中。

五、 关于佛的相状和性能之五:如来性之“十八不共”

为什么“如来”理应接受众生的崇拜?因为他很特殊,与众不同。他的特殊性集中为一点,是不犯错误、没有错误,是永远正确、绝对正确的化身:“所谓如来处世,无诸误失,以无失故,名为如来。”(同上,卷四〇,下同)分别来说,共计十八项。譬如第一,“诸业无有误失不共佛法”——如来“处世”,“身”、“语”、“心”所有活动无不如律如法,完全合乎佛教对于僧侣的要求和规范,因而“毕竟无误失”,可以垂范世人,作世人师表。如是,第二不共曰“言无卒暴”,三“念无忘失”,四“无不定心”,五“无诸异想”,六“无简择舍”,七“志欲无有退减”,八“正勤无有退减”,九“念无退减”,十“三摩地无有退减”,十一“智能无减”,十二“解脱无减”,十三“身业智导”(全称“一切身业智为前导随智而转”,即以“智”指导一切身行),十四“语业智导”,十五“意业智导”,十六“过去无碍智”(全称“于过去世无著无碍智见转”),十七“未来无碍智”,十八“现在无碍智”。

同类推荐
  • 每天读点星云大师全集

    每天读点星云大师全集

    本书内容包括星云大师谈禅净、星云大师谈生活、星云大师谈事业、星云大师谈职场、星云大师谈人生、星云大师谈智慧、星云大师谈修身、星云大师谈幸福等。
  • 给大忙人读的禅书

    给大忙人读的禅书

    本书内容包括:“悟心悟性:找到认识自己的最佳途径”;“悟苦悟乐:做苦海中一个快乐的人”;“悟富悟贫:不要让自己做一个心理的穷人”;“悟生悟死:正确面对生死”等,通过一个个通俗易懂的禅宗故事,讲述大忙人应随时、随性、随遇、随缘、随喜的人生哲理。
  • 古兰经概述

    古兰经概述

    伊斯兰教传入中国已经一千多年了,从过去到现在,真正懂得伊斯兰教的人力数不多。正是这个缘故,伊斯兰教在解放前曾长期遭到一些教外人的误解和歧视,甚至还引起过多次惨痛的流血教案。
  • 儒学基本常识

    儒学基本常识

    儒学创立于春秋战国时期,独尊于西汉武帝之时。在此之后的两千多年中,儒学成为了我国的显学,对我国社会的稳定、对中华文化的熔铸、对中国人性格的形成都起到了巨大的作用。为了传承和弘扬我国儒学,本书编者编著了《儒学基本常识》以供广大读者朋友阅读或参考。
  • 罗浮道教史略

    罗浮道教史略

    本书介绍了罗浮道教的历史发展,收录了罗浮道教诗词楹联,对罗浮道教两千年来的历史作了史料性的梳理,为中国道教史增添了一道风景。
热门推荐
  • 月已西沉.

    月已西沉.

    沈雅暮和相恋四年的男友愉快的开始了旅行,但是她的人生轨迹却从踏上这艘船的那一刻开始被彻底改变了,她遇见了意想不到人,在她身上发生了料想不到的事情....
  • 一飞九天

    一飞九天

    一飞,大名文一飞,十六岁,凤栖镇人,男,处男。故事开始的时候,大概就是这个样子。
  • 那年那蝉那把剑

    那年那蝉那把剑

    握住夏蝉未必是握住整个夏天,握住那把剑,却是握住了一个江湖。持三尺青锋。梦一回万人敬仰的剑神,做一回举世无敌的剑仙。斩断掌教真人的宝塔,挑落皇帝陛下的帝冠。大笑一声:“琴瑟琵琶八大王,魑魅魍魉四小鬼,单剑独战,合手即拿。”
  • 青梅包子:三少独家秘爱

    青梅包子:三少独家秘爱

    啊咧!嘘……别说话,你看,万家小丫头又在爬墨三少的床嘞。万小小最大的愿望就是扑倒墨三少,每年的生日愿望就是扑倒墨三少,扑倒墨三少,扑倒墨三少,重要的事情说三遍。墨三少的最大的愿望就是万小小能打消她最大的愿望,还他清白。
  • 缔造大世界

    缔造大世界

    缔造各种大世界,随意设定!!!!!!!!!!!!!!
  • 末日之试炼系统

    末日之试炼系统

    一个庞大的陨石群带来了人类的末日,丧尸横行,生灵涂炭。繁华的都市成了丧尸的天堂,原本弱小的生物尽乎变成了强大的丧尸兽,变异兽。杨羽,一个平凡的不能再平凡的新世纪大学生,在这一天却偶得神秘系统,使得其踏上了保护人类最后火种的征途……变异丧尸?会喷火?那好,系统给我兑换鼬的万花筒,让你看看天照是怎么玩的!巨型变异兽?你高大威猛?凹凸曼,给这个自以为是的家伙点教训先……【感谢阅文书评团提供书评支持!】
  • 废材小姐很倾城:鬼尊请走开

    废材小姐很倾城:鬼尊请走开

    长安幽,雇佣兵之王。谁料想,穿穿穿越了?!还是个大废材,无人不知,无人不晓。哼!看我如何翻天下!尼玛?那个鬼尊是闹哪样?!“小幽儿!”“喂喂喂,为啥跟着我!”某尊一翘嘴巴,说:“小幽儿,你喝了我的茶,不说,害得我也喝了,你要为我的清白负责。”某女满头黑线,大吼:“一杯茶而已!”鬼尊咧,你把俺害惨了,看吧,这都神马人啊,老想着算计人!某尊邪笑,把某女揽在怀里,说:“不怕,有我呢!”
  • 帝少的女王大人

    帝少的女王大人

    星系暴动、星球异变、灵力外泄!隐藏在星球之下的古老遗迹纷纷现世,混乱之际古老的家族挺身而出维护这片土地安定。帝非,帝家的掌控人,绝色暴戾因为一次偶尔的机会认识北域苏家的女王苏洛。帝非开始走上一条追妻的不归路。该如何得到一个美人儿心,想追到一个女王该肿么破?!想要完好无损的追到一位女王该肿么破?!在线等!很急的!在苏洛眼里帝非就是麻烦的象征,在帝非眼里苏洛可是智慧和美丽的化身。看一个麻烦精如何俘虏一颗女王心。
  • 相思谋:妃常难娶

    相思谋:妃常难娶

    某日某王府张灯结彩,婚礼进行时,突然不知从哪冒出来一个小孩,对着新郎道:“爹爹,今天您的大婚之喜,娘亲让我来还一样东西。”说完提着手中的玉佩在新郎面前晃悠。此话一出,一府宾客哗然,然当大家看清这小孩与新郎如一个模子刻出来的面容时,顿时石化。此时某屋顶,一个绝色女子不耐烦的声音响起:“儿子,事情办完了我们走,别在那磨矶,耽误时间。”新郎一看屋顶上的女子,当下怒火攻心,扔下新娘就往女子所在的方向扑去,吼道:“女人,你给本王站住。”一场爱与被爱的追逐正式开始、、、、、、、
  • 神兵天将

    神兵天将

    天将争霸结束了,六十个凡界三千六百年厮杀,新晋名将三千人,诞生神兵三千件。但这惨烈的战斗过后,只剩下五十名将,五十神兵。失败者烟消云散,胜利者封神成就天将正果。命运的罗盘再次开始,这一次指向了天乾大陆。五十把神兵冲天而起,化作星光洒落天乾大陆。轮回之镜闪出万丈光芒,映射五十天将之魄,投向天乾大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