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9052900000063

第63章 大乘佛教主要经典的若干考察(四)(10)

按《佛性论》之说,佛性即如来性,是如来藏的内核,杂染不净则是如来藏的外壳。如前所说,两者是缠与被缠的关系,但净与不净,互不相干。为了把这个问题讲得更清楚些,论文又将如来性之“通相”及其处于不净位时的状况,作了总结性的概括:是如来性,明一切法如如清净,是其通相,如《般若》等经中所说。关于此话,论文逐词解释:一切法者,即三性法。如来性贯彻在“一切法”中,瑜伽行派即以分别、依他、圆成等“三自性”为之分类。如如者,俗如即真如,真如即俗如,真俗二如,无别异故。“如如”是“真如”和“俗如”。瑜伽行派往往用“如”取代“谛”,故不讲“二谛”,而讲“二如”。“如”是“如实”之意,“谛”是正确的认识,一个强调“实”,一个强调认识之正确,侧重点有所不同。中观学派依旧讲“二谛”,瑜伽行派以“三自性”予以修正,从而也以“二如”涵盖“三自性”。事涉大乘这两大哲学派系的异同,此处从略。清净者,有二种:一者因中如如,未得无垢;果地如如,无复垢秽故。二者因果俱净,因中是无染清净,至果无垢清净故。“清净”即是“如如”,“如如”即是“清净”。其中“因中如如”,即如来性处不净位的名称;“因果具净”,处染而不染是谓“因清净”;至果位而染除,即是“无垢清净”。其所以突出因果清净,在于说明,凡、圣、如来三者的因果位次虽然不同,但如如无异,如来性是一。如此等义,是佛性通相。为显此义故,佛说般若波罗蜜等诸经。此说表示,《佛性论》以如来藏解佛性说,是有经典依据的,其中特指《般若》“等诸经”,也就是特别要与《般若经》会同;它实际引用的,则是《如来藏》、《胜鬘经》等小经,修正的是《大般涅槃经》。据此观察众生:是佛性中分别众生,自有三种:一者不证见佛性,名为凡夫;二者能证见佛性,名为圣人;三者证至此理,究竟清净,说名如来。此处把“证理“作为成佛的根本动因,反映了比般若中观学派还要浓重的理性主义倾向。最后小结:净位中,常乐我净四德及如来恒沙功德,恒相应故,故说如来性前后无变异。至于如来性在“不净位中,有九种客尘”,即:“一者随眠贪欲烦恼,二随眠瞋,三随眠痴,四贪瞋痴等极重上心惑,五无明住地,六见谛所灭,七修习所灭,八不净地,九净地惑。”这些烦恼是依三界凡夫、阿罗汉以至大菩萨的修习次第和得果高下来分类的。它们的性质及其与“如来法身”的关系,全依《如来藏经》之“九喻”进行解说,在枯燥的论议中,平添了几分生动情趣:一为显贪欲烦恼故,立莲花化佛譬。譬如莲花初开之时,甚可爱乐,后时萎悴,人厌恶之。贪欲亦尔:初依尘成,后依尘坏,故以华譬贪,而华坏时,化佛出世,如贪覆法身。

二为瞋烦恼故以蜂为譬者,如蜂若为他所触,放毒螫人。瞋亦如是,若心起瞋,即能自害,复能害他,而有甘蜜,即譬法身,为瞋所覆故。

三为无明惑故,立谷中粳粮譬。譬如白米,为糠所覆,不得受用。法身亦尔,为无明壳所隐覆,故不得现。

四为上心三种烦恼,立金堕不净譬。譬如净洁金宝,为粪所涂,违逆人心。离欲之人亦复如是,为上心烦恼违逆其意,故说此譬。法身本净,为上心惑所覆,故言不净。

五为显无明住地故,立贫女宝藏譬。譬如贫女宅中地下有金宝藏,为地覆故,受贫穷苦。二乘亦尔,为无明所覆,不见佛果故,受四种生死之苦。

六为显见谛惑,立庵罗树子譬。譬如庵罗子生芽之时,必破其皮,然后得出。皮譬见谛,芽譬法身;见谛亦尔,初见真理,即破此惑,法身显现故。

七为显思唯惑故,立弊帛裹金宝譬。譬如败衣,不堪服用,身见真实,先来已破。圣道对治,数数习故,思唯烦恼无复势力,譬彼败衣;金如法身,为思惑所障。

八为显不净地惑,立贫女怀王子譬。譬如转轮王子在贫女腹中,胎不能污。七地以还烦恼亦尔,虽名烦恼,而有三德:一者无染浊智慧,慈悲所含养故;二者无过失,以不损自他故;三者无量功德,能成熟佛法及众生故。若长烦恼即成凡夫,不能成熟佛法;若断烦恼,即成二乘,不能成熟众生。

九为显净地惑故,立模中金像譬。譬如铸金像,未开模时像已成熟,水等诸物不能破,唯斧等乃能破故。八地以上惑亦如是,唯金刚心能破究竟故。九、 从“如来性”到“三身”的形成

以上九譬易懂,无需再作解释。而经文的实际目的,是在于进一步揭示如来藏的内涵:因三种自性为显心清净界名如来藏,故说九种如莲花等譬。三种自性者:一者法身,二如如,三佛性。合此九譬为三:初三譬法身,次一譬如如,后五譬佛性。(《佛性论》卷四,下同)从“心”的“清净界”(即一切清净之总因)来命名“如来藏”,它由“三种自性”显示出来,所谓法身、如如、佛性。

(1) 关于“法身”,论文云:诸佛法身有二种:一正得,二正说。言正得法身者,最清净法界,是无分别智境,诸佛当体,是自所得法;二正说法身者,为得此法身清净法界正流,从如所化众生识生,名为正说法身。说得再清楚些,所谓“正得法身”,即是众生悉有而为尘垢所缠,诸佛自得之“法体”;此“体”即是“真如”,以“世间无物可为譬者,故还取花中佛像为譬”。所谓“正说法身”,是从在缠之法身中流出的“真如”,转化为众生的“识”,或者说,是“真如”转化为“俗如”,通过“识”所得之法身。同一法身,前者是先天的本然的,后者是后天的获得的。正因为“正说法身”是后天获得的,所以又有“深妙”和“粗浅”之分——目的是为了反映两种道理:一深妙者,为安大乘道理;二麁浅,为二乘人说此道理。复次,第一义谛,为安立菩萨甚深法藏;约真俗二谛,安立二乘十二部等种种法藏。相对于这两种“正说法身”,其深妙者,“以真如一味故,故取蜂家蜜为譬”;其粗浅者,“以显真俗种种义味故,故取糠中米为譬”。由是作结:是三法身遍满摄藏一切众生界无余故,故经说无一众生出如来法身外者,如无一色出虚空外者故。(2) 关于“如如”,论文云:如如有三义故,取金为譬。一者性无变异,二者功德无穷,三者清净无二。自性亦如,无变异故;功德亦如,无增减故;清净亦如,无染污故,故曰如如是真如。如在一切邪定聚及一阐提诸众生中本无差别,若至客尘灭后说名如来藏,故说一切众生为如来藏,能藏如来不得显现。为显此清净无二故,佛说此经……由此自性清净,应一切众生清净,是自性清净与众生清净无有二故。此处界定,“如如”即是“真如”。就其“自性”,永无变异,譬喻金性;因为“真如”之“功德”作用及其所处境地虽有种种不同,但不影响它的自性,始终清净。正是在“真如”的意义上,说“一切众生是如来藏”,“自性清净与众生清净”无二无别。

(3) 关于“佛性”,亦有两种,论文云:一者住自性性,二者引出性。诸佛三身,因此二性故得成就。先看“住自性性”:此住自性佛性者,有六种德,故如宝藏:一者最难得,佛性亦尔,于无数时节,起正勤心,因福德智慧满足庄严,方始显现故……二者清净无垢,由佛性与烦恼不相染故……三者威神无穷,明六神通等功德圆满故……四者能庄严一切世间功德善根,于一切处相称可故,如意宝亦尔,能为世间种种庄严具。五者最胜,于一切法中无与等故……六者八种世法中无有变异,为十种常住因故,真宝亦尔,虽烧打磨不能改其自性故。此“住自性佛性”,即普存于一切众生中先天本然的佛性,尽管众生皆有,但非常“难得”;尽管处烦恼之中,但“清净无垢”,这都不是新意。但说它“威神无穷”,具备“随意能办”的“六神通”,能为“世间功德善根”做装饰品,甚至经受“八种世法”等的“烧打磨不能改起自性”,并为“十种常住”作因,这就是新说:佛性,即使住“自性佛性”也不只是作消极的被认识、被显示的对象;它在如如不动中,仍然具有作用世间、随意成办善事佛事的潜在功能,尽管并不为一切众生所觉知——即使潜隐的存在,也能起现实的作用。

再看“引出佛性”:从初发意,至金刚心,此中佛性名为引出。言引出者,凡有五位:一能出阐提位,二能出外道位,三出声闻位,四出独觉位,五出菩萨无明住地位。此法身能破烦恼壳,其体显现故。“住自性佛性”的潜在能力,终究会突破烦恼壳,由此导致发意修道,直到成佛之前的“金刚心”位,通名“引出佛性”。

由此两种佛性——成佛的内在根据及其相应的实践,就成了产生三种佛身的两大原因,所谓“为约此两因故,佛说三身果”,即“法身”、“应身”与“化身”。论云:一者,因住自性佛性故说法身。法身有四种功德……一自性有,如金本有,非所造作;二清净,如金本净,尘垢不能染污;三为一切功德所依处,如金能感种种贵物故;四平等所得,谓一切众生并同应得,如金无主,众人共有,随其功力修者即得。此中的“法身”即是“自性佛性”的别称,由于它能够为一切众生平等所得,只要如法修习,即能转而成身,故名“法身”。尽管它以佛性的形式存在于一切众生心内,但对于希求成佛者言,它仍然还是客体,需要修得。故论云:二者,因引出佛性故说应身。应身有四种功德……一依止,依止者,三十七道品是所依止;二者正生,谓欲得应得,即是未知、欲知根;三者正住,谓正得,即是知根;四正受用,即知已根。合此四义,名为应身。如胎中转轮王亦有四义:一以宿业为依止;二未得王位欲得,如初生;三正得王位,如住;四得已不失,如受用。是故应身以胎中转轮王为譬。“应身”之“四种功德”,可分两类:第一,“三十七道品”是此身得以生成的基本条件,这包括小乘的所有修习;第二,求得“知根”,即获得追求和成就一切智或无分别智的内在动力,包括“欲知”、“正知”和“知已”等得以增长成熟的根基。“一切智”或“无分别智”,以及“受用”这“智”及其营造的世界和对象,完全属于“应身”自身的,只有极少数能够达到同类功德智慧的大菩萨,或者能与之共享。论又说:此身本有三德:一大般若,二大禅定,三大慈悲。大般若者,无分别圣智是其体相;大禅定者,无作意是其体相,已离出入意故;大慈悲者,能拔能救,是其体相。如众生意令得圆满故须此三:一为法乐,二为六通,三为拔济。是故大悲为拔三恶道苦,安置人天;大定能显六通,令生信乐;般若为受法乐,能成熟解脱。是名应身。如此说来,“应身”又非限于佛之自我受用,对于三界人天依旧在起慈悲拔救的作用,尽管它无作意、无分别,但却有“神通”。由此论说:三者,因引出佛性复出化身。化身者有三事:一有相,如水中月,以影相为体故;二由功力,以宿愿所作故;三有始有终故,第九立模中佛像为譬。相对于“应身”完全属于成佛者本人所有,“化身”则完全是为他人存在的。它有“相貌”,大众可见,但此相犹如月在水中投影,并非实有;它由人工造作,宿愿所起;随缘变化,有始有终。这种“化身”,若作狭义的理解,像大乘后期称呼释迦牟尼,是在特定劫时、特定国度、面对特定众生,因而演说特定教义的觉者,即属“化佛”;若作广义解释,则佛教信众所建立供养之一切佛像,也都可以称为“化佛”。化佛之多,不可胜数,原因就在于此。

同类推荐
  • 听佛学大师讲24堂人生智慧课

    听佛学大师讲24堂人生智慧课

    本书旨在解除每一个人内心挣扎的苦痛,还年轻人以阳光健康的心态,赠老年人以历经沧桑的从容,让整日奔波的人有一个心灵的港湾,让无所事事的人有一座心灵的庙堂。教导世人如何看待现实生活中的诸般不如意,待人接物又应该秉持什么样的心态。总之,本书旨在以“通俗佛经”之相,助世人修出佛心禅性。
  • 禅的智慧

    禅的智慧

    本书以参透世理人情的智慧语言,深入浅出地阐释了禅的入世智慧,具体包括:认识自己,禅在心中心中有禅,处处即禅心不妄动,超脱化外原本无物,何染尘埃等六部分内容。
  • 佛养心道养性:以出世之心做入世之事

    佛养心道养性:以出世之心做入世之事

    本书以佛教关于出世与入世的思想精髓为核心,融合了道教和儒家的思想,阐明了什么是“出世与入世”,全方位解析了“该怎样以出世之心做入世之事”。共分八篇,分别是:在出世中入世,在入世中出世;出世是佛法,入世是世法;出世在度己,入世在度人;以无为之心出世,以有为之心入世;以禅心出世,以分别心入世;以出世无我之心,行入世利他之事;以出世之心境,过入世之生活;以出世之心低调做人,以入世之心高调做事。
  • 向释尊问佛

    向释尊问佛

    本书通过释加牟尼和底子阿难的对话,以问答的形式阐释佛法世界中的生命意义。
  • 每天学点佛学智慧:洒脱些

    每天学点佛学智慧:洒脱些

    《每天学点佛学智慧:洒脱些》分为八个部分,用最简单的文字转述了最深奥的佛家智慧。每天为生活加一点禅,经营幸福人生的必修课。
热门推荐
  • 遨游武侠

    遨游武侠

    时间改变了一个人,而系统成就了一个人。看叶天是如何玩转武侠的!(新人新作,请大家多给意见,谢谢!)欢迎加入此书群,群号码:540172130
  • 弓箭王者

    弓箭王者

    王者之路,不是一帆风顺中潇洒走出来的,而是在一次次跌倒又爬起中摸索,最终在风雨飘摇里逐渐清晰起来的。游戏如此,人生如此。心爱的女孩不敢表白,远去的朋友无法挽留,失败的人生似乎早已注定。然而,多年之后的谢远武却说:“普通的我,也坐上了王的宝座。”那个时候,依旧留在谢远武脑海中的是朋友信任的眼神,与那个女孩不变的笑靥。
  • 重生千金萌萌哒:爵爷霸宠影后妻

    重生千金萌萌哒:爵爷霸宠影后妻

    她是重生而来的复仇千金!为了复仇,她漂洋过海,来到神秘的东方国度。她是即墨白凰,却也是白凤。她是意国人人爱戴的小公主,也是龙国江城名门世家的千金小姐。前世,她死在渣女的手下,临死前本以为这一生便这样了,却不料,自己竟然再次醒来。他是皇甫爵,人称爵爷。四九城名誉顶天的大少,少年独闯军营,青年凭己之力创业;他是手掌娱乐圈半壁江山的高冷总裁;一次意外的邂逅,让两人纠缠一生。片段一:灯光闪烁的领奖台上,她语笑嫣然的对着下方的众人道:“现在我要告诉大家一个好消息,我结婚了!”台下“轰”摔倒一大片人!
  • 十面危机

    十面危机

    苏醒的殷天奇,迷茫未知的世界,周围都是僵尸一般的行尸,这是危机?这是末日?面对十面危机,九死一生之中求得一线生机,揭开迷雾,强者回归……
  • 这样思考,人生就不一样

    这样思考,人生就不一样

    22岁是人生的一个重要分水岭。在这关键时期,拥有良好的心态非常重要。成功学家指出:22岁以后拥有什么样的心态,将决定一个人拥有什么样的人生!你曾经的心态,造就了现在的你;你现在的心态,将造就一个未来的你。本书内容丰富,全面阐述了22岁以后的年轻人在初涉社会应如何保持良好心态,并通过对具体问题的分析,提出了行之有效的解决方法。相信本书会成为你成功处世的好帮手。
  • 总有你陪伴

    总有你陪伴

    某樱,不小心掉到时空穿梭系统中,天知道她怎么进去的,有这个系统吗?我怎么不知道。见了鬼了,我怎么可以随便穿来穿去了?祖宗啊,我怎么了?祖宗:很抱歉,这是家族隔代遗传,你是九灵狐托身,技能是,随便穿,没有副作用。某樱:......(大写的生无可恋)
  • 绝世邪医:废柴四小姐

    绝世邪医:废柴四小姐

    “上穷碧落下黄泉,两处茫茫皆不见,你猜我叫什么名字呀”前世今生,古往今来,生,亦死,又有什么区别呢。只要有人能把你永远铭记在心,活的多久,其实并不重要。以前,未来,都没有现在重要。
  • 大三国志

    大三国志

    从后汉衰落前夜到孕育发展成三国到西晋建立前后。作品创作以史实为基础,时间线为轴,包含主要事件为主线及支线等,在事件成因、发展等情节推动的同时,妄图通过创作较为饱满、立体地刻画人物并呈现。包含英雄们及其他各色人物在一个混乱又生机勃勃的大时代下的心路历程、成长、蜕变等。
  • 武动天外天

    武动天外天

    乱世出英雄,自从少年洪金踏入武道,引起风云变幻,天翻地覆…
  • 花千骨之永不漫灭的回忆

    花千骨之永不漫灭的回忆

    在天水桥上,一个女孩有人遇见了一名男子,那位女孩名叫歆瑶(花千骨轮回后),那位男子是白子画。白子画认出了她是小骨,可是歆谣不承认。后来,歆瑶到了长留,她如果再次遇见白子画,他们之间又会发生什么事情呢?还会像以前那样吗?敬请期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