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9051100000032

第32章 到民间去(5)

《军民大生产》又名《边区十唱》,它的十段歌词,高度地概括了根据地军民生气勃勃的劳动与斗争。通篇歌词洋溢着强烈的生活气息和时代精神,充满着生动、风趣的群众语汇。歌曲的内容和形式达到了新的完美的统一。

《军民大生产》是张寒晖在边区创作的唯一一首有巨大影响的歌曲,也是他最后的一首传世佳作。三十多年来,这首歌曲作为一个时代的代表作,一直在鼓舞着人民的战斗和劳动。敬爱的周恩来总理一九六四年在领导编排音乐舞蹈史诗《东方红》的时候,曾把这首歌曲采用在大歌舞中,并且指出:《军民大生产》等歌曲:是当时国民党反动派企圃把我们饿死的情况下,边区军民响应毛主席号召,展开了轰轰烈烈的大生产运动,自力更生,战胜一切困难支持抗战,而产生的时代声音。”这是对这首歌曲的崇高而恰当的评价。一九八二年底,我国赵紫阳总理访问非洲十一国时,几内亚的艺术家曾高唱起《军民大生产》,载歌载舞地热烈欢迎中国贵宾。作为一首优秀的中国歌曲,《军民大生产》的影响已传播到了国外。

张寒晖在延安还创作了眉户小戏《太平车》,也是西工团经常演出的一出歌舞小戏。

在张寒晖转任戏剧委员会委员以后不到一年的时间内,他即创作小秧歌剧四部,大型秧歌剧一部,还产生了优秀的歌曲《军民大生产》。由此可见他在创作上是多么的勤奋,艺术创造力是多么的旺盛。

61“我想到东北去”

一九四五年十一月,车向忱校长根据组织上的安排,秘密前往延安。他化名扮作商人,混在赶牲口驮子往边区运盐、运棉花的行列里,偷度过国民党的封锁线进入关中分区,于十二月初到达延安,住在与边区文协一河之隔的边区政府交际处,受到了党中央和毛主席的热情接待。

竞存中学在延安的师生们听说车校长来了,无比地高兴,每天都有人陆续不绝地来看望。张寒晖和刘芳也马上来到交际处拜访车校长。一见面,车校长和张寒晖就热烈地拥抱在一起了。

“你们好!你们好!我做了多年来延安的梦,今天终于实现了!”车校长十分兴奋,他的样子和精神都显得更年轻了,“在这革命圣地见到你们,多么高兴啊!”

张寒晖高兴地答道:“我总相信我们是会在这里见到你的,现在你果然来了!我们离开竞存的时候,走得匆忙,行动需保密,连声招呼都没打,真是过意不去。说实在的,当时真舍不得离开竞存。”

“你走了以后,我就失去了办学的得力助手,一急之下,我立即派张铁生老师去追赶你们,只有他知道你们的去向。”车校长回忆起四年前的情景,“可我后来一思量,你是党里的人,行动都由组织上安排,我想拉也拉不住啊。钱老师先走了,接着你又走了,形势又越来越黑暗。为了那几百个孩子,我只好咬紧牙关坚持把学校办下来。”车校长深怀感情地对张寒晖说,“张老师,你在竞存艰苦奋斗了三年之久,竞存亏得有了许多象你这样的好教员,才能够坚持下来。”

“车校长,那几年,我从你的作风和品德中,实在学到了很多东西。我所得到的,远比我付出的要多。每当我回想起那三年的竞存生活,心里是觉得踏实而高兴的!”张寒晖又向校长询问师娘的情况,“老嫂子好吗?那几年里,她不断为我做鞋、缝衣、理发,太麻烦她了!”

“她好,她好!谢谢!”车校长回答,“她也总不断叨念着你们,常说:张老师丝毫不计报酬,义务为竞存工作了那么久,他就是东北人,是我们的兄弟!”

老战友重逢,说不完的知心话,车校长接着说:“在你的帮助和介绍之下,那两年我也看了些马克思、列宁和毛主席的书,这使我在思想、理论上有了依据,使我完全看清了共产党和国民党究竟谁是正确的,对国民党完全放弃了幻想。现在,一切都已证明了共产党的英明、正确。”

张寒晖告诉车校长:“竞存的师生来到延安的,前后约有一百二十多人了。集合起来,可以组成一个连了!这是竞存的光荣,也是校长的光荣。现在,他们大多数已经出发到各地去收复失地、开展工作了。大概过不了多久,我们也要离开延安到外地去了。”

几天后,车校长来到张寒晖和刘芳的窑洞里看望他们,亲切地鼓励刘芳为革命大胆工作,发挥青年妇女的作用。他还告诉他们:“党中央希望我能回东北去工作,我恨不得飴立即回到我的老家去。我还希望不久后能在东北接待你们,别忘了,你们也算是东北人啊!”

“对!对!”车校长的话象在张寒晖心里点了一把火,我们要去东北,白山黑水已刻在我的心上了。”

年底,党中央发出了《建立巩固的东北根据地》的指示,并派出了大批干部和部队挺进东北。

音乐界方面的吕骥,马可等同志随鲁艺音乐系走了,贺绿汀随联政文工团走了,去东北开辟工作的队伍一批接一批。

这时,张寒晖也非常想去东北工作。他对刘芳说:“我想到东北去,我们一起要求去那里工作吧!别人都以为我是东北人,可我却连东北还没见过。现在有希望了。我要去看看松花江,看看那里的森林煤矿,尝尝东北的大豆高粱,解放东北的四千万同胞。全国快解放了。全国解放以后,我要把韩元这个名字改回张寒晖,我们一起出去工作!”

62第一本歌曲集

车校长于一九四六年二日初经北京回到了东北。但张寒晖却未能实现去东北的理想。

一九四六年初,张寒晖的身体恶化了。由于长期的艰苦工作,长期的不注意休息,终于积劳成疾。

在“关中八一剧团”工作的最后一个阶段,生活条件非常艰苦,连吃的粮食都发生了困难。为了对付胡宗甫军队的大规模侵犯,八路军大批部队集中到了马栏一带,一时粮食供应发生了问题。关中八一剧团接受了任务:挖野菜支援部队,他们自己则去割水芹菜充饥。水芹菜虽然比野菜好吃一些,但吃了以后会拉稀。当时没有任何条件注意营养问题,张寒晖也和大家一样吃了一段时间水芹菜,他的身体显得更加虚弱了。

回到延安以后,同志们看到他身体极差,都劝他注意休息和治疗,但张寒晖始终没有重视这一点,嘴上总是这句话:“没关系的,没关系的。”抗日战争刚取得胜利,接着又面临紧张的自卫战争的动员,形势那么紧急,哪有余力去注意休息?张寒晖仍然振作精神和大家一周战斗,抓紧一切时间为党工作。他一生都是这样的一个人,为革命,能多做一点事,就要拚命多做一点,为个人,可以少麻烦公家一分,就尽量少麻烦这一分。

一九四六年三月初,张寒晖患重感冒。他自己完全没有把这当回事,别人也没有料想到会发生意外。他的病情突然转为肺水肿,并开始昏迷。同志们立即将他送到柳树店部队医院抢救。但胡宗南的数十万大军正重重包围着边区,一片药片都运不进来。在这缺少药物的困难条件下,医生们经多方抢救而无效,张寒晖终于在三月十一日晚十一时与世长辞了。

张寒晖同志病逝的消息传出后,文协的同志们和延安文艺界都十分悲痛,惋惜文化战线又丧失了一位勇敢顽强的战士。十三日上午举行葬礼,有西北局、边区文协各单位二百余人参加。两支唢呐在送葬队伍前面开路,当那凄厉、悲伤的《上南坡》曲牌一吹起来,送葬的人们纷纷掉下了眼泪。

张寒晖被安葬在延安宝塔山之南的文化山山坡上。他生前曾在这里开过荒、挖过土,亲手种出了甜蜜的西瓜和粗壮的玉米。入葬之前,二百多人齐声唱起丁悲伤的《松花江上》。这首传遍全国的歌曲,今天成了悼念作者的哀乐。接着,又唱起了沉痛的《寒晖同志挽歌》。

夭哪是这样的忧郁,

地哟是这样的悲泣,

寒晖同志,你到哪里去了?

寒晖同志,你在哪里?

多少人唱着你的歌声,

多少事正等着你,

寒晖同志,你到哪里去了?

寒晖同志,你在哪里?

二十年你出死入生、东奔西跑,

顽强地到处和敌人苦斗,

却怎么,现在哟,

再,再也看不见你那高大的身躯。

往日间你声嘶竭力引吭高歌,

不敢地吼出了人民的意志,

却怎么,现在哟,

再,再也听不见你那喉中的声息。

唔,今天呀,

革命事业正要我们努力,

怎知道,正当着此时,

病魔的黑手掘住了你的呼吸。

唔,寒晖呀

壮志未酬你却与世长辞,

安息吧,你无数的战友,千万个同志,

会完成你的遗志!

在张寒晖的新墓前面,他的朋友——诗人柯仲平声泪俱下地朗诵了他新写的悼念张寒晖的诗歌。往日老柯那炸雷轰灭般的声音,今天也变得象呜咽的流水:

文化山头葬寒晖,

一把土来一把泪!

你在这里开过荒,

这里把你来安葬!

合泪的黄土垒成堆,

哀悼的诗敢刘成碑。

一块碑,立延安,

一块要立在那——

哗啦啦啦,哗啦啦啦

长流不息的松花江畔!

你底歌:《松花江上》,

动员了我们——

成千成万,成千成万,

勇敢的人民——去抗战!

还有碑,纪念碑,

立在人民底心坎内。

你编歌,你编戏,

你挖心吐肝为人民。

你底心血都流尽,

你还不肯闭眼睛!

你的口,还张着,

你还要唱呀,人民的歌!

松花江,延河水,

永远陪着你唱人民的歌!

寒晖寒晖你唱呀!

不朽的人民要不朽的歌!

在张寒晖的墓前,竖立着一块一米多高的红砂石的墓碑,上面刻着:“人民艺术家——《松花江上》作者张寒晖之墓。这朴实,沉默的石碑,象征着张寒晖简朴勤劳、忠于人民的一生。

二十四日,又在边区参议会礼堂举行了隆重的追悼大会,延安文艺界人士共七百余人参加了追悼仪式。艰苦朴素勤恳奋斗了一生的张寒晖同志,当时连一张照片都没留存下来。追悼会上悬挂的张寒晖像,是由文协的美术工作者照着他的遗容速写的。

为了纪念这位可亲可敬的人民艺术家,边区文协的同志们立即着手组织一次纪念晚会,准备演出他历年来创作的戏剧和歌曲,还计划编辑、出版他的歌曲集、戏剧集。

困难在于:收集不到张寒晖歌曲的乐谱。

他的作品,没有几首是发表过的。仅有的发表过的几首,也大都没有署过他的名字。他的歌曲,一经写出之后,就教给群众去演唱了,而后就在群众中传唱开了。

张寒晖本人从不把自己当作音乐家,压根没想过要出版什么歌曲的问题。竞存中学的师生们还记得:在风翔的时候,老师、同学们常去张老师宿舍要新歌唱,张寒晖有时就从他的枕头底下翻出一个小布包,打开布包,里面是用麻纸包着一些歌曲底稿,麻纸上还写着三个字:“垃圾堆”。他对自己的作品,从未视为多么重要。

“张老师,如果你将来出个歌曲集,就叫《垃圾堆》这个名字吗?”同学们向。

“我从来就没想过要出什么集子。”他笑着回答。

现在,真要出张寒晖的歌曲集子,困难也就出现了。

只有这么一个办法:把活在人民生活中的歌曲再用乐谱记录下来。

于是,文协的同志们,西工团的同志们,都在回忆、整理、记录张寒晖的歌曲,在延安的西安二中的学生和竞存中学的师生们,也都在回忆张寒晖以前创作的曲于。王汶石,戴临风、刘芳、乔迁等人一起共同回忆,互相提醒,互为补充,边唱边记。经过几天的回忆,终于记录下了十八首歌曲。

在边区政府礼堂里,举行了张寒晖作品的纪念演出。西工团、民众剧团,边区文协的同志们演唱了张寒晖的最有代表性的作品:《松花江上》、《千吗要悲伤》、《去当兵》、《游击乐》、《庄稼汉抗战》、《军民大生产》等歌曲,演出了《从心里看人》等戏剧。所有的演员们和听众们都深深地感到:张寒晖没有死,他仍活在他的作品中,仍活在人们的心中。

边区文协根据大家回忆记唱的曲谱,编辑、油印出版了一本《张寒晖同志造作歌曲集》。这就是张寒晖的第一本歌曲集。在这本油印歌本的前言中这样写道:

“他不是音乐的专门从事者,他所创作的很多歌曲,大部分是为当时当地某一个时代或某一件事情的需要而唱出,因此,他很少去发表它,多半是挂在人民的口中,印在人民的记忆里!

“在他的歌里,我们听到的是千千万万人民的哀诉、欢笑、愤怒和呼号,因此他的名作《松花江上》被国内艺术家们在他们的记述中确定寿“平津流亡学生的集体创作”是不足为奇的,在风格上带有浓厚的民歌风和乡土味,象他的《去当兵》,使黄河两岸的老百姓唱得烂熟,这也是必然的。

“这不过是他的作品的若干分之一罢了,现在只能作到这样,仅以真此册成慰死者!”

歌集前言中的这些话,指出了张寒晖歌曲创作的意义,也说明了他的歌曲的艺术特色。

阳春三月艳阳天,延安的春天到了,松柏峥蝾,杨柳滴翠,山丹丹红艳夺目。在那青山绿水之间,张寒晖的歌曲在飞翔,飞翔在那陕北高原的山山峁峁,沟沟岔岔。

张寒晖的一生,就象那松柏一样刚襁,象那杨柳一样平凡,象那山丹丹一样火热。

同类推荐
  • 风雪多瑙河

    风雪多瑙河

    他不是冒险家,却有着冒险家的无惧;他不是侠客,却有着侠客的肝胆;他不是慈善家,却有着慈善家的爱心。这就是欧洲著名侨领张曼新的真实写照。这部长篇传记,运用独具特色的艺术架构和表现手法,浓墨重彩而又生动地再现了九十年代初张曼新挈妇携子勇闯东欧以及他出国前后种种奇特的生活遭际和天方夜谭般的传奇。本书,将带给您一个充满独特情感世界的精神领域!
  • 巨人神话:史玉柱

    巨人神话:史玉柱

    本书从史玉柱的个人特性出发,把他出道以来的成功得失与他的性格成长结合起来进行了深入分析。
  • 梁启超传记五种

    梁启超传记五种

    本书收录了《管子传》、《王荆公传》、《袁崇焕传》、《南海康先生传》、《殉难六烈士传》。
  • 中国五千年帝王之谜全集

    中国五千年帝王之谜全集

    本书在众多的皇帝中选择了一百多位。他们并非都是最具特色,但他们都有各自的特点:有的贤明,有的昏庸;有的雄才大略,有的鼠目寸光;有的功勋卓着,有的庸碌无能;有的绝妙文才,有的情思万种;有的长寿,有的短命;有的勤俭执政,有的荒淫败国……形形色色,我们从各“色”的皇帝中,从他们的身世、性格、情感、登基、执政、立储、立后、死因等多个层面,用不同的视角去探求他们“秘”而不宣的各种细节,以及朝代更迭、家国兴衰的种种秘闻轶事。
  • 三皇五帝的传说

    三皇五帝的传说

    “中国文化知识读本”丛书是由吉林文史出版社和吉林出版集团有限责任公司组织国内知名专家学者编写的一套旨在传播中华五千年优秀传统文化,提高全民文化修养的大型知识读本。《中国文化知识读本:三皇五帝的传说》为丛书之一,系统全面介绍了三皇五帝相关历史知识。《中国文化知识读本:三皇五帝的传说》中优美生动的文字、简明通俗的语言、图文并茂的形式,把中国文化中的物态文化、制度文化、行为文化、精神文化等知识要点全面展示给读者。
热门推荐
  • 贤婿

    贤婿

    简介:前世的左墨享尽荣华,阅尽富贵,唯独生命短暂难逃病魔的侵袭,钱财再无力!本已一切皆已经烟消云散,但左墨醒来之时却发现老天重新给了自己一段生命。只是不等他欣喜欲狂,接踵而来的信息让他苦笑不已。他不再叫左墨,而是叫韩宗元,身份是柳家赘婿,一个在户籍上处在社会最底层的赘婿!
  • 他说,天亮了

    他说,天亮了

    一个隐在社会底层的小人物,各种事情接踵而来,为兄弟,为女人,最终结局又是如何呢……
  • 我路

    我路

    一拳碎天,一脚踏地,眼搅时空,口吞山河,魂破虚无,心灭惧魔。不倒,不败,不灭。一切,挥手之间皆灭之。我路,不输之路!!!
  • 穿越之安宁

    穿越之安宁

    桃之夭夭,灼灼其华。之子于归,宜其室家。桃之夭夭,有蕡其实。之子于归,宜其家室。桃之夭夭,其叶蓁蓁。之子于归,宜其家人。
  • 紫瞳境界之故地重游

    紫瞳境界之故地重游

    三万年前,他被誉为西隅帝国第一剑圣,手持一把长剑,拯救人类于水火之中。历经无数坎坷,数万年光景,整个西隅帝国都在以各种悬赏来招募奇人来宰杀魔兽,驱赶邪魔。
  • 繁华落尽始盛开

    繁华落尽始盛开

    这个世界上,谁也不比谁好。每个人的心底都有一片阴影,它就像一座繁华的都市,处处充满着矛盾,侵蚀着我们的内心,而你只有彻底的将那份繁华褪却,内心才能得到一份属于自己的安宁。这个故事里的每个人都是主角,她们在用自己独特的方式诠释着生活。从她们的身上,我们也许多多少少的会看到自己的影子,故事没有多么的起伏跌宕,却能给我们很多的深思......
  • 梦花劫

    梦花劫

    他深信自己不会是一辈子的贱命。奈何一张黄纸却预示了他的命运。死亡是否仍是结局?还是早就埋下了因果?
  • 兰州理工大学管理制度汇编人事管理制度

    兰州理工大学管理制度汇编人事管理制度

    本书《兰州理工大学管理制度汇编 人事管理制度》师资管理、师资培养、高级专家管理等章节。
  • 驭剑轩辕传

    驭剑轩辕传

    一个本该安安静静过完一生的平凡少年,却因为一次机缘巧合获得修炼传承。感情上复杂的三角恋关系。修炼中无数次的生死经历。面对感情他该如何抉择?面对仙界魔界的大能又该如何扭转乾坤?本故事世俗界为引子,不喜欢世俗界的朋友可以跳过。第一次写书,还望各位多多指点,多多支持,你们的支持才是我写下去的动力。谢谢
  • 剑与傀儡师

    剑与傀儡师

    国士无双,剑神古龙;号令天下,莫敢不从;老僧不出,谁与争锋!------分割线------我叫龙傲天,我很牛,非常牛。我爷爷是大元帅,我爸是左将军,我妈是瑾公主,我舅舅是洪武皇帝。生在武勋世家心真累,背景太闪耀也是一种无奈。什么?你问良辰?那货是我最好的朋友,一个帅的没天理的家伙。日天当然是我表哥,我们洪武帝国的太子殿下。至于尔康……尔康=土豪+败家子+花花公子+不装逼会死症重症患者。他们叫我心机boy,其实我只是有点腹黑而已,没办法谁让咱是玩儿脑子的呢~咳咳,没错我们就是传说中的“洪城四少”!乖乖献上推荐票并收藏,尔康必有重谢$_$——《剑与傀儡师》/水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