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9050900000019

第19章 附录(1)

附录1 《明史·郑和传》

郑和,云南人,世所谓三保太监者也。初事燕王于藩邸,从起兵有功,累擢太监。成祖疑惠帝亡海外,欲踪迹人,且欲耀兵异域,示中国富强。永乐三年(1405年)六月,命和及其侪王景弘等,通使西洋。将士卒二万七千八百余人,多赍金币,造大舶,修四十四丈,广十八丈者,六十二。自苏州刘家河泛海至福建,复自福建五虎门扬帆。首达占城,以次遍历诸番国。宣天子诏,因给赐其君长;不服则以武慑之。五年(1407)九月,和等还,诸国使者随和朝见。和献所俘旧港酋长,帝大悦,爵赏有差。旧港者,故三佛齐国也。其酋陈祖义剽掠商旅,和使使招谕,祖义诈降,而潜谋邀劫。和大败其众,擒祖义,献俘,戮于都市。六年(1408)九月,再往锡兰山。国王亚烈苦奈儿诱和至国中,索金币,发兵劫和舟。和觇贼大众既出,国内虚,率所统二千余人,出不意攻破其城,生擒亚烈苦奈儿,及其妻子官属。劫和舟者闻之,还自救,官军复大破之。九年(1411)六月,献俘于朝,帝赦不诛,释归国。是时交阯已破灭,郡县其地,诸邦益震詟,来者日多。十年(1412)十一月,复命和等往使。至苏门答腊,其前伪王子苏干剌者,方谋弑主自立。怒和赐不及己,率军邀击官军。和力战,追擒之喃渤利,并俘其妻子。以十三年(1415)七月还朝,帝大喜,赉诸将士有差。十四年(1416)冬,满剌加、古里等19国咸遣使朝贡,辞还。复命和等偕往,赐其君长,十七年(1419)七月还。十九年(1421)春复往,明年(1422)八月还。二十二年(1424)正月,旧港酋长施济孙请袭宣慰使职,和赍敕印往赐之。比还,而成祖已晏驾。洪熙元年(1425)二月,仁宗命和以下番诸军守备南京。南京设守备,自和始也。宣德五年(1430)六月,帝以践阼岁久,而诸番国无者犹未朝贡;于是和景弘复奉命,历忽鲁谟斯等17国而还。和经事三朝,先后七奉使。所历占城、爪哇、真腊、旧港、暹罗、古里、满剌加、浡泥、苏门答腊、阿鲁、柯枝、大葛兰、小葛兰、西洋琐里、琐里、加异勒、阿拨把丹南巫里、甘把里、锡兰山、喃渤利、彭亨、急兰丹、忽鲁模斯、比剌、溜山、孙剌、木骨都束、麻林、剌撒祖法儿、沙里湾泥、竹步、榜葛剌、天方、黎代、那孤儿凡30余国。所取无名宝物不可胜计,而中国耗废亦不赀。自宣德以还,远方时有至者,要不如永乐时。而和亦老且死,自和后,凡将命海表者,莫不盛称和以夸外番,故俗传三保太监下西洋为明初盛事云。

附录2 郑和年表

洪武四年辛亥(1371年)一岁。

一、郑和生云南昆阳州,其父哈只年二十八岁。昆阳州属云南府,北距府一百五十里,领县二,三泊,易门。

(《明史》卷四十六《地理志》)

二、正月,帝遣使谕明升,欲假道四川以征云南,升不奉诏。又遣吴友仁寇边,帝乃决意讨之。

(夏燮《明通鉴》卷四)

三、是年安南、浡泥、三佛齐、暹罗、真腊入贡。

(《明史》卷二《太祖本纪》)

洪武五年壬子(1372年)二岁。

一、正月,遣翰林院待制王伟使云南诏谕梁王,不听,馆之别室。

(《明史》卷二百八十九《王祎传》)

二、正月,命行人杨载以即位建元诏告琉球。

(《明史》卷三百二十三《琉球传》)

三、以天妃林氏有护海运舟功,封孝顺纯正孚济感应圣妃。

(明何乔远《闽书》)

四、是年琐里、占城、琉球入贡,谕自后三年一贡。

(《明史》卷二《太祖本纪》)

洪武六年癸丑(1373年)三岁。

一、是年夏京师(南京)城成,周九十六里,门十有三,外城周一百八十里,门十有六。

(《明通鉴》卷五)

二、十二月,翰林院待制王祎遇害于云南,其后追赠翰林院学士,谥文节,复改谥文忠。

(《明通鉴》卷五)

三、是年暹罗、占城、真腊、三佛齐入贡,命安南陈叔明权知国事。

(《明史》卷二《太祖本纪》)

洪武七年甲寅(1374年)四岁。

一、八月,遣元威顺王子伯伯赍诏云南谕梁王。

(《明通鉴》卷五)

二、是年暹罗、琉球、三佛齐入贡。

(《明史》卷二《太祖本纪》)

洪武八年乙卯(1375年)五岁。

一、九月,帝以云南久不下,议再遣使谕梁王,时吴云为湖广行省参政,召至,语之曰:“今天下一家,独云南不奉正朔,杀我使臣,卿能为我作陸贾乎?”云顿首请行。为梁王臣铁知院等所杀,与王祎并祀京师,额其祠曰二忠。

(《明志》卷二百八十九《吴云传》)

二、是年浡泥国山川附祀福建山川之次。

(《明史》卷三百二十五《浡泥传》)

三、是年占城、暹罗、爪哇、三佛齐入贡。

(《明史》卷二《太祖本纪》)

洪武九年丙辰(1376年)六岁。

一、九月,皇次孙允炆(建文帝)生。

(据《宪章录》及《建文朝野汇编》《明通鉴》卷六)

二、十月,命秦、晋、燕、吴、楚、齐诸王治兵中都。

(《明通鉴》卷六)

三、是年览邦、琉球、安南入贡。

(《明史》卷二《太祖本纪》)

洪武十年丁巳(1377年)七岁。

一、正月,帝将遣秦、晋、燕王之国,诏以御前羽林等军益三府护卫。

(《明通鉴》卷六)

二、自八年改建大内宫殿,是年告成,制度如旧,规模益弘。

(《明通鉴》卷六)

三、是年暹罗世子昭绿群膺承其父命来朝,帝喜,命礼部员外郎王恒等赍诏及印赐之,文曰暹罗国王之印,并赐世子衣币及道里费。

(《明史》卷三百二十四《暹罗传》)

四、是年占城、三佛齐、暹罗、爪哇、真腊入贡。

(《明史》卷二《太祖本纪》)

洪武十一年戊午(1378年)八岁。

是年暹罗、阇婆、琉球、占城、三佛齐、彭亨、百花入贡。

(《明史》卷二《太祖本纪》)

洪武十二年己未(1379年)九岁。

是年占城、爪哇、暹罗、安南入贡。

(《明史》卷二《太祖本纪》)

洪武十三年庚申(1380年)十岁。

一、三月,燕王棣之国北平。

(《明史》卷三《太祖本纪》)

二、是年琉球、安南、占城、真腊、爪哇入贡。

(《明史》卷三《太祖本纪》)

洪武十四年辛酉(1381年)十一岁。

一、九月,命颍川侯傅友德为征南将军,永昌侯兰玉、西平侯沭英为左右副将军,师步骑三十万征云南。师行,亲饯之龙江。

(《明通鉴》卷七)

二、十二月,兰玉、沭英趋云南,梁王焚其龙衣,驱妻子赴滇池死。玉英等师至云南之板桥,元右丞观音保以城降,玉等整军入,秋毫无犯。改中庆路曰云南府。

(《明通鉴》卷七)

三、是年暹罗、安南、爪哇入贡,以安南寇思明不纳。

(《明史》卷二《太祖本纪》)

洪武十五年壬戌(1382年)十二岁。

一、正月,命编修玛实伊克(旧作马沙亦黑)等编类蒙古译语,分天文、地理、人事、物类、服食、器用等项。十月丙午,命翰林院侍讲火原洁等编类华夷译语。

(《明太祖实录》卷一百四十一)

二、二月,以云南平,诏告天下。

(《明通鉴》卷七)

三、三月,兰玉遣兵攻拔三营万户砦,更定云南所属府五十二,州六十三,县五十四。傅友德遣使送元梁王家属及元威顺王子伯伯等三百十八人至京师。

(《明通鉴》卷七)

四、七月初三日,郑和父马哈只卒,享年三十九岁。长兄文铭,奉柩安厝于宝山乡和代村之原。是时郑和当已于去年明军平云南时,被掳入于傅友德或兰玉等军中。其父哈只,或因遭离乱而遂卒。

五、是年爪哇、琉球、占城入贡。

(《明史》卷三《太祖本纪》)

洪武十六年癸亥(1383年)十三岁。

一、三月,诏颍川侯傅友德、永昌侯兰玉班师,留西平侯沭英师众数万填滇中。自此沭氏遂世守云南。

(《明通鉴》卷八)

二、是年琉球、占城、暹罗、须文达那(或即苏门答腊)入贡。九月戊午,真腊国献驯象、香腊。

(《明太祖实录》卷一百五十六)

洪武十七年甲子(1384年)十四岁。

一、三月,征南将军傅友德、左副将军兰玉班师还京师,大赉将士,封赏有差。友德征滇,帝前后下玺书数十,悬断万里外,委曲皆中,友德奉行不敢失。因士俗,定租赋,兴学校,广屯田,远迩悦服,威望益隆。

(《明通鉴》卷八)

二、三月,秦、晋、燕、周、楚、齐六王来朝。

(《明通鉴》卷八)

三、是年琉球、暹罗、安南、占城入贡。

(《明史》卷三《太祖本纪》)

洪武十八年乙丑(1385年)十五岁。

一、三月庚辰,诏定蕃国进表礼仪。

(《明太祖实录》卷一百七十二)

二、八月,命宋国公冯胜、颍国公傅友德、永昌侯兰玉,俱备边北平。此时郑和或随傅友德或兰玉军至北平,转辗从征伐于塞外。

三、是年译字崐山费信(公晓)生。

(费信《星槎胜览·自序》)

四、是年琉球、安南、暹罗入贡。

(《明史》卷三《太祖本纪》)

洪武十九年丙寅(1386年)十六岁。

一、十二月,命宋国公冯胜,分兵防边,发北平、山东、山西、河南民运粮于大宁,将征纳克楚也。

(《明通鉴》卷九)

二、是年遣行人刘敏、唐敬偕中官赍磁器往赐真腊。

(《明史》卷三百二十四《真腊传》)

三、是年琉球、暹罗、占城、安南入贡。

(《明史》卷三《太祖本纪》)

洪武二十年丁卯(1387年)十七岁。

一、正月,帝以元故将纳克楚拥众数十万屯金山,数为边患,命冯胜为征虏大将军,傅友德、兰玉为左右副将军,率师二十万众征之。

(《明通鉴》卷九)

二、五月,纳克楚诣兰玉军营降,遣降将和通往谕其众,始定。凡降士卒四万余,羊马驼驴辎重亘百余里。

(《明通鉴》卷九)

三、是年琉球、安南、占城、真腊入贡。

(《明史》卷三《太祖本纪》)

洪武二十一年戊辰(1388年)十八岁。

一、八月,兰玉肃清沙漠,又破元丞相哈剌章于和林,获人畜六万。师还,大赉将士。

(《明通鉴》卷九)

二、九月,秦、晋、燕、周、楚、齐、湘、鲁、潭九王皆来朝。

(《明通鉴》卷九)

三、是年占城、琉球、暹罗、真腊、安南入贡,诏安南三岁一朝,象犀之属毋献。

(《明史》卷三《太祖本纪》)

洪武二十二年己巳(1389年)十九岁。

一、正月,改大宗正院曰宗人府,设令一人,左右宗正宗人各一人,并以亲王领之。寻以秦王樉为宗人令,晋王棡,燕王棣为左右宗正,周王橚,楚王桢为左右宗人。

(《明通鉴》卷九)

二、是年安南、占城、暹罗、真腊入贡。

(《明史》卷三《太祖本纪》)

洪武二十三年庚午(1390年)二十岁。

一、正月,帝以元故丞相耀珠鼐尔布哈等尚为边患,又诸王封国凡并塞居者,宜令谨边防,预军务,乃命晋王棡,燕王棣师北伐,并命颍国公傅友德帅北平兵从燕王,定远侯王弼帅山西兵从晋王,皆授征虏将军,受二王节制。是年傅友德之军即受燕王节制,则郑和之入燕王邸,当在是时。

(《明通鉴》卷十)

二、三月,燕王、傅友德等出古北口,师次伊都,鼐尔布哈与耀珠等同诣大军降。捷至京师,帝大悦曰:“肃清沙漠,燕王功也”。是时元降军先后归附,其至北平者,皆听燕王调用,燕兵自此益疆。

(《明通鉴》卷十)

三、是年占城、真腊、琉球、暹罗入贡。

(《明史》卷三《太祖本纪》)

洪武二十四年辛未(1391年)二十一岁。

一、正月,命傅友德等备边北平,封燕晋诸番,岁遣大将巡行塞下。

(《明通鉴》卷十)

二、二月癸酉,命种桐棕漆树于朝阳门外钟山之麓地。时以朝阳门外多隙地,故有是命。凡种桐棕漆树五千余万株,岁收桐油棕漆,以资工用。

(《明太祖实录》卷二百零七)

三、是年琉球、暹罗入贡,以占城有篡逆事,却之。

(《明史》卷三《太祖本纪》)

洪武二十五年壬申(1392年)二十二岁。

一、正月,晋王棡、燕王棣、楚王桢、湘王柏皆来朝。

(《明通鉴》卷十)

二、九月,以皇太子薨,立孙允炆为皇孙。允炆,懿文太子第二子也。

三、十一月丙午,琉球国中山王察度遣使察都等表贺贡方物。

(《明太祖实录》卷二百二十二)

四、十二月庚申,琉球国山南王承察度遣使南都妹等贡方物。

(《明太祖实录》卷二百二十三)

洪武二十六年癸酉(1393年)二十三岁。

一、二月,凉国公兰玉坐谋反伏诛。

(《明通鉴》卷十)

二、三月,诏冯胜、傅友德备边山西北平,其属卫将校,悉听晋燕二王节制,军事大者方奏闻。

(《明通鉴》卷十)

三、八月,秦、晋、燕、周、齐五王来朝。

(《明通鉴》卷十)

四、是年琉球、爪哇、暹罗入贡。

(《明史》卷三《太祖本纪》)

洪武二十七年甲戌(1394年)二十四岁。

一、四月,以旧定番王朝贡礼烦琐,命更定之。

(《明史》卷五十六《礼志》)

是时四夷朝贡,东有朝鲜、日本,南有暹罗、琉球、占城、真腊、安南、爪哇、西洋琐里、三佛齐、浡泥、百花、览邦、彭亨、淡巴、须文达那凡十七国。

(《明太祖实录》卷二百三十二)

二、九月,奉敕辑《寰宇通志》,书成。计封域广轮之数,东起朝鲜,西控土番,南包安南,北距大碛。凡东西一万一千七百五十里,南北一万九百四里。

(《明通鉴》卷十)

三、十一月,颍国公傅友德坐事诛。

(《明通鉴》卷十)

四、是年琉球、爪哇入贡。安南来贡却之。

(《明史》卷三《太祖本纪》)

洪武二十八年乙亥(1395年)二十五岁。

一、正月,命周王橚、晋王棡帅河南山西诸卫军出塞屯田,燕王棣帅总兵官周兴出辽东塞,并谕晋燕二王以备边十事。

(《明通鉴》卷十一)

二、是年暹罗世子昭禄群膺遣使朝贡,且告父丧,命中官赵达等往祭,敕世子嗣王位,赐赉有加。

(《明史》卷三百二十四《暹罗传》)

三、是年琉球、暹罗入贡。

(《明史》卷三《太祖本纪》)

洪武二十九年丙子(1396年)二十六岁。

一、三月,燕王帅诸军北至察察尔(旧作彻彻儿)追之,将至乌梁海城而还。

(《明通鉴》卷十一)

二、是年琉球、安南入贡。

(《明史》卷三《太祖本纪》)

洪武三十年丁丑(1397年)二十七岁。

一、十二月,改侍仪司为鸿胪寺,升秩正四品,设官六十二员。又设外夷通事隶焉。

(《明通鉴》卷十一)

二、是年琉球、占城、暹罗入贡。

(《明史》卷三《太祖本纪》)

洪武三十一年戊寅(1398年)二十八岁。

一、闰五月,帝崩于西宫,年七十一,皇太孙即位,大赦天下,诏以明年为建文元年。

(《明史》卷三《太祖本纪》)

二、六月,以齐泰为兵部尚书,黄子澄为太常卿兼翰林院学士,同参军国事,建削番之议。

(《明通鉴》卷十一)

三、十一月,以工部侍郎张昺为北平布政使,都指挥使谢贵、张信掌北平都指挥使司,并受密旨伺察燕事。

(《明通鉴》卷十一)

四、是年费信年十四,代兄当军于太仓卫。

(《星槎胜览·自序》)

五、是年暹罗、占城入贡。

(《明史》卷四《惠帝本纪》)

明惠帝建文元年己卯(1399年)二十九岁。

一、三月,遣刑部尚书暴昭、户部侍郎夏原吉等二十四人充采访使,分行天下。昭至北平,得燕王诸不法状,密奏之。

(《明通鉴》卷十二)

二、七月,暴昭逮燕府官属,燕王举兵反,指斥齐泰、黄子澄为奸臣。自署官属,称其师曰“靖难”。齐泰请削燕属籍,声罪致讨,遂议伐燕,布告天下。

(《明通鉴》卷十二)

建文二年庚辰(1400年)三十岁。

一、四月,大将军李景隆自德州进兵北伐,武定侯郭英、安陆侯吴杰等自真定进兵,期会于白沟河。燕王见事急,亲冒矢石,景隆溃而南,弃其器械辎重殆尽。

(《明通鉴》卷十二)

二、六月,帝闻济南围急,用齐泰、黄子澄计,遣使赦燕罪,以缓其师,燕王不听。

(《明通鉴》卷十二)

建文三年辛巳(1401年)三十一岁。

一、闰三月,帝以夹河之败,罢齐泰、黄子澄,谪于外,盖使之募兵也。

(《明通鉴》卷十三)

二、四月,帝命方孝儒草诏遣大理寺少卿薛嵓驰报燕,尽赦燕罪,使罢兵归番,燕王不听。

(《明通鉴》卷十二)

建文四年壬午(1402年)三十二岁。

一、五月,燕师次六合,南军败绩,诏天下勤王。遣御史大夫练子宁、右侍中黄观、修撰王叔英等,分道征兵。召齐泰、黄子澄还。

(《明通鉴》卷十二)

二、六月,燕兵犯金川门,左都督徐增寿谋内应,伏诛。谷王穗及李景隆叛,纳燕兵,都城陷。宫中起火,帝不知所终。燕王遣中使出帝后尸于火中,越八日葬之。或云帝由地道出亡。

(《明史》卷四《惠帝本纪》)

七月壬午朔,上还御奉天殿,下诏曰……乃俯循舆情,于六月十七日即皇帝位……

(《明成祖实录》卷十七)

九月丁亥,遣使以即位诏谕安南、暹罗、爪哇、琉球、日本、西洋、苏门答腊、占城诸国。

(《明成祖实录》卷十四)

明成祖永乐元年癸未(1403年)三十三岁。

一、正月己卯朔,上御奉天殿受朝贺,大宴文武群臣及四夷朝使。

(《明成祖实录》卷十六)

二、正月,诏以北平为北京。二月,设北京留守行后军都督府,改北平曰顺天府。

(《明通鉴》卷十四)

三、四月,司礼监太监侯显使西域,征番僧,自是中官衔命异域者,先后接踵。

(《明史》卷三百四《侯显传》)

四、五月辛巳,命福建都司造海船百三十七艘。

(《明成祖实录》卷十九)

八月癸亥,命京卫及浙江、湖广、江西、苏州等府卫造海运船二百艘。

(《明成祖实录》卷二十一)

五、八月,姚广孝题记郑和刊印《摩利支天经》云:“今菩萨弟子戒郑和,法名福善,施则命工刊印流通,其所得胜报,非言可能尽矣。一日,怀香过余请题,故告以此。永乐元年岁在癸未秋八月二十又三日,僧录司左善世沙门道衍。”和之受菩萨戒为佛门弟子,或系受姚氏影响。

六、八月丁巳,令吏部依洪武初制,于浙江、福建、广东设市舶提举司。

(《明成祖实录》卷二十一)

七、是年遣行人蒋宾兴、王枢使占城,赐以绒锦、织金、文绮、纱罗。

(《明史》卷三百二十四《占城传》)

八、是年遣行人蒋宾兴、王枢以即位诏谕真腊。

(《明史》卷三百二十四《真腊传》)

九、是年八月命给事中王哲、行人成务赐暹罗王锦绮。九月,命中官李兴等赍敕劳赐其王,其文武诸臣,并有赐。

(《明史》卷三百二十四《暹罗传》)

十、是年行人边信、刘亢赍敕使琉球中山、山南、山北三国,赐以绒锦、文绮、纱罗。

(《明史》卷三百二十三《琉球传》)

十一、是年遣副使闻良辅、行人宁善赐爪哇王绒锦、织金、文绮、纱罗。使者既行,其西王遣使入贺,复命中官马彬等赐以镀金银印。已而东王亦遣使请印,命遣官赐之。

(《明史》卷三百二十四《爪哇传》)

十二、是年十月,遣中官尹庆使满剌加,赐以织金、文绮、销金、帐幔诸物,其酋拜里迷苏剌大喜,遣使随庆入朝。

同类推荐
  • 一生应结识的25个人

    一生应结识的25个人

    本书介绍了25位世界名人的生平事迹,包括:切·格瓦拉、文森特·凡·高、阿尔伯特·史怀哲、阿尔伯特·爱因斯坦、伊莎多拉·邓肯等。
  • 隋炀帝

    隋炀帝

    本书以隋炀帝为中心,采用人物传记的形式,描述了隋炀帝的一生,再现了隋朝的建立兴盛、衰落、灭亡的历史画面。
  • 鬼谷子全书(第八卷)

    鬼谷子全书(第八卷)

    鬼谷子,原名王诩,又名王禅,是历史上极富神秘色彩的传奇人物,春秋时人。常入云梦山采药修道。因隐居清溪之鬼谷,故自称鬼谷先生。鬼谷子是春秋战国时期著名的思想家、谋略家,兵家、教育家,是纵横家的鼻祖,是中国历史上一位极具神秘色彩的人物,被誉为千古奇人,长于持身养性,精于心理揣摩,深明刚柔之势,通晓纵横捭阖之术,独具通天之智。他的弟子有兵家:孙膑、庞涓;纵横家:苏秦、张仪。相传鬼谷即为太上老君的唯一弟子玄都仙人。鬼谷诡秘,社会纵横、自然地理、宇宙天地玄妙;其才无所不窥,六道无所不破,众学无所不通。证得弟子门人无数,翻云覆雨,惊世骇俗,后皆大有作为。鬼谷堪称万圣先师,万圣之祖,绝不为过。
  • 结不结婚,这是一个问题:萨特与波伏瓦的情爱札记

    结不结婚,这是一个问题:萨特与波伏瓦的情爱札记

    《结不结婚,这是一个问题:萨特与波伏瓦的情爱札记》探讨了萨特与波伏瓦这对情侣的情感生活,他们的内心世界,他们的生命状态。作者以跨文体、思辨性的随笔形式,融写实、想象、故事、书信、日记、议论、抒情于一体,从萨特、波伏瓦两人的思想成就,两人之间奇崛的关系,及他们两人分别与别的异性的关系出发,深入人物的灵魂世界,对人类两性关系及这种关系的各种可能性作深入探溯及思考,同时也对当代人的情感婚姻中敏感的、深层的问题,有着得体、到位而富有启发性的探索。
  • 希尔顿(名人传记丛书)

    希尔顿(名人传记丛书)

    本书讲述的是美国最具影响力的酒店大王希尔顿叱咤风云的传奇人生。少年往事、早年经商、弃商从军、经营旅馆、艰难度过经济危机,成为世界旅店帝王。青少年通过阅读希尔顿一段段真实而又理智的故事,从他的坎坷履历中学习他乘风破浪的勇气和经验,为自己的未来做个规划,并为之而努力。
热门推荐
  • 冥报记辑书

    冥报记辑书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废材逆天小毒医

    废材逆天小毒医

    前世她是组织里的王牌毒医,却穿越成冰家废材九小姐!看她废材逆袭.虐继母.夺家主之位.亮瞎废太子.绿茶婊狗眼!他是腹黑.霸气的晋王爷!世界上只有他不要的,从没有他得不到的!却在她那里屡屡战败,没关系,失败乃成功之母,总有一天她的心和人都属于他!敬请期待,他与她会擦出什么样的火花!
  • 那年,我们都不该忘记

    那年,我们都不该忘记

    “如果知道未来是这样的,我宁愿忘记我过去的17年,也要记住与你在一起的第一天。赵梓集,你是唯一一个能让我的青春变疯狂的人,如果命运再一次的将你我二人拴在一起的话,我只想说一句,那年,我们都不该忘记。”
  • 权谋

    权谋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至强小家丁

    至强小家丁

    获得仙家妙法,小家丁从此摇身改变。当清纯村姑、美艳女掌柜、风流老板娘、火辣女先生、妖媚狐妖、迷人天女环绕时,陆大海不淡定了。我只是一个小家丁而已,你们千万不能够呐……让你们见识小家丁的意志!
  • 封天圣君

    封天圣君

    古道再现,天梯就位,成仙路开。上古林凡,半步踏天,以一己之力封天梯路,断圣者永生。踏古路,屠戮生,为求永生,众生百态。弑己,弑亲,弑人。天梯道上浮尸千万,尸山骨海。而这一世,不是林凡的时代,而是我,林叶的时代。此世当空,吾将踏天。封天封圣。
  • 四王子and四公主

    四王子and四公主

    她们四个每人有自己的风格,有着最吓人的坏习惯,身份也吓人的很。她们四个一起听从家族的安排,进入贵族学院‘圣丽亚’读书。他们四个每人都极帅气迷人,有着不可触碰的底线,身份也吓人的很。他们四个一起听从家族的安排,进入贵族学院‘圣丽亚’读书。南宫溟炎:“管他们的,我爱得是你,这辈子是,下辈子也是!”流枫司:“喂,我喜欢你,在一起吧。”云宸珉:“我们永不分离,我只爱你。”云宸皙:“什么未婚妻都滚一边去,我这辈子要娶的人只会是你!”恪维维:“你长得很帅哟,我们去拉斯维加斯结婚吧。”宫妤浠:“我也爱你,现在说好像已经迟了。”……我们的爱,过了就不会再回来。
  • 乾夜

    乾夜

    重楼有十二,心下一窍为赤帝;仙人若无为,方可管中窥长生。青丝百结恨无解,叹然千殇恨无伤。芸芸众生的努力如何才能冲破三方庞然大物的博弈,小人物是卒,也是破局的关键,敢为天下,方可称先,方可成仙!
  • 秦时汉楚

    秦时汉楚

    本书全部都是虚拟构造与历史不符。人世间的争斗,人世间的剑器,人世间的霸权,论一人何为善,剑戾魔则仙剑善,不知如何才能生活在安乐之中,人生来到底是为了奴隶还是称王称霸,剑生来就是魔物,剑分善恶却不以心来论一人心中卓念,一人的正恶到底是考得什么,世间本就是不公平的,如果等到公平那就不是人间而是恶魔与天使的境界。问世间到底怎样才能成为好人怎样才能成为坏人
  • 道德经-龙兴观碑本

    道德经-龙兴观碑本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