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9046000000005

第5章 词语的选用与锤炼(3)

这段文字,以整句为主(排比中有对偶),但最后一个分句不说“我们的日子过去了,有复返的时候吗?”而说“我们的日子为什么一去不复返呢?”显然,是作者有意变化后一分句的句式,造成整中有散,显出其变化来。

B.仅仅两个月不到,恩来先生比起重庆时瘦了。大约因为过于忙碌,没有理发的闲暇吧,稍嫌过长的头发愈见显得他的脸色苍白。他们境遇是最难处的,责任那么重大,事务那么繁剧,环境又那么拂逆。许多事情明明知其不可为而为,但却丝毫也不敢放松,不能放松。他的工作差不多经常要搞个通夜,只有清早一段时间供他睡眠,有时竟至有终日不睡的时候……

(郭沫若《梅园新村之行》)

这段文字是以散句为主,散中有整,把两个由排比组成的整句用在了关键地方,增强了语势,也突出了周恩来高尚的品德和忘我的精神。

④常式句和变式句

从一般的汉语句式来看,通常的语序是:主语在前,谓语在后;动词在前,宾语在后;修饰语在前,中心语在后;偏句在前,正句在后。这类句式统称为常式句。有时,为适应某种修饰表达的需要,故意将句中相关的两个词语成分的语序前后颠倒。这类异于通常语序的句式,则统称为变式句。常见的变式句,大致有如下三种情况:其一,主语和谓语倒置,用以强调谓语所表示的动作行为或状态。其二,是修饰语(包括状语、定语)出现在中心词的后面,意在强调其修饰作用,调整其句子结构,从而使语句变得简洁、有力、生动、活泼。其三,是复句中分句的位置颠倒,以提高其表达效果,多表现在转折、因果、假设、条件等复句分句次序的颠倒。请看示例:

A.多么雄健有力啊,中国人民前进的步伐!

(《句式的变换》)

这一句,谓语提到了主语前面,使其重点转移到了谓语上,增强了赞美与感叹的语气。

B.当他吃毕早饭的时候,春雨又下起来了,淅淅沥沥地。

(《句式的变换》)

这一句中,状语“淅淅沥沥地”挪到了“下起来了”的后面,突出了春雨“下”的情势。

C.春天像小姑娘,花枝招展的,笑着,走着。

(朱自清《春》)

这一句中,定语“花枝招展的”挪到了中心词“小姑娘”的后面,突出了春天的形象,增强了语言的形象感。

D.我应该感谢母亲,她教给我与困难作斗争的经验。

(朱德《回忆我的母亲》)

这是一个因果复句的因果倒置。突出了“感谢”一词。

E.外语是可以学好的,只要下苦功夫。

(《句式的变换》)

这是一个条件复句的倒置,突出了“可以学好”。

F.我略略一想,记得的,虽然是七八年前的事。

(鲁迅《范爱农》)

这一句是转折复句的倒置,突出了“记得的”。

一般说来,分句之间的次序颠倒后,语意重点往往是落到了前一个分句上,而后一分句只起补充说明的作用。

⑤口语句式和书面语句式

口语和书面语是语言存在的两种不同的形式。经常在口语里使用的句式叫口语句式;经常在书面语里使用的句式叫书面语句式。它们各有自己不同的修辞色彩。

其一,口语句式与书面语句式相比,口语句式短句多、不完全句多,很少使用长修饰语和并列成分,显得自然活泼。相对说来,书面语句式长句多,完全句多,较多使用长修饰语和并列成分,显得庄重、严密。例如:

A.他叫朱铁汉,今年21岁,是芳草地三名党员中的一个;高个、红脸、结实、粗壮,连喘气都比一般人劲大。

B.讲到待遇、享受和其他个人生活问题,他总企图要超过人,和待遇最高的人比较,“孜孜以求之”,并且以此夸耀于人。

A句是口语句式,它避免了较长的修饰语,把“高个、红脸、结实、粗壮”当作并列谓语处理了,突出了朱铁汉的形象,给人以深刻的印象。B句则用了一系列书面语句式,显得庄重而严密。

其二,口语句式由于灵活多变,与书面语相比,关联词语用得少些。而书面语句式由于要求准确、严谨,关联词语就用得较多。

请看示例:

A.抗战胜利的果实应该属于谁?这是很明白的。比如一棵桃树,树上结了桃子,这桃子就是胜利果实。桃子应由谁摘?这要问桃树是谁栽的,谁挑水浇的。

B.当然,上面我所说的是我们党里的极坏的典型,不是说普遍如此。但是确实存在着这种典型,而且为数相当地多,为害相当地大,不可等闲视之的。

A句用的是口语句式,句中使用了一连串的短语,回答了抗战胜利果实属于谁这个原则问题,没用关联词语,通俗明白,明快流畅,干脆有力。B句是毛泽东《改造我们的学习》中的一段话,用的是书面语句式,句中确切地使用了关联词语,造成了强烈的表达效果,增强了文章的论辩力。

其三,书面语句式比较注意加工润色,增加特有的修辞色彩。主要表现为——有时在原来充当谓语的双音节动词前加上另一个动词,如“作、加以、给以、予以、进行”之类,构成动宾结构。例如:

A.这些问题要尽快加以研究。

B.劳动就业问题应该予以解决。

有时把动宾短语特意换成偏正短语,原来的动词部分成了中心语。如把“学习理论”改为“理论学习”。又如“决不允许反对和阻挠这个重要政策的施行。”

有时书面语句式还沿用一些文言句式。恰当地使用文言句式,不仅可以简练语言,增强表现力,而且还能收到庄重严肃或幽默讽刺的修辞效果。例如:

A.我们如果能够互相谅解,互相尊重,长期合作,风雨同舟,使我数千年文明古国真正昂首阔步于世界,中山先生必当含笑于九泉。

B.从中层以上社会至国民党右派,无不一言以蔽之日:“糟得很。”

C.孩子吃完豆,仍然不散,眼睛都望着碟子。孔乙己着了慌,伸开五指将碟子罩住,弯腰下去说道:“不多了,我已经不多了。”直起身又看一看豆,自己摇头说,“不多,不多!多乎哉?不多也。”

A句中的“昂首阔步于世界”、“必当含笑于九泉”都是文言句式,从而使语言凝炼,结构匀称,格外生动有力。B句中“一言以蔽之”是文言句式,为语句增加了幽默的色彩,增强了讽刺的力量。C句中,孔乙己是个穷困迂腐的下层知识分子,他对人说话总是满口“之乎者也”,作者用了“多乎哉?不多也”,孔乙己的特殊身份和性格特征就自然地显示出来,不但语言生动活泼,而且表现出幽默的色彩和讽刺的意味。需要指出的是文言句式尽管具有特殊的修辞作用,但必须避免滥用。否则,会影响文章的表达效果。

另外,把口语句式和书面语句式结合起来,交错使用,还能够避免语句的古板,使之显得既庄重又活泼,给人以新鲜感。上举诸例,即有此功效。

⑥主动句和被动句

句子的主动与被动,要看主语是施动者还是受动者。主语是动词谓语所表示的动作或行为的发出者的句子,就是主动句;主语是动词谓语所表示的动作或行为的承受者的句子就是被动句。同一个意思,既可以用主动句表达,也可以用被动句表达。一般地说来,平常说话、写作是用主动句的时候居多,因为主动句比被动句直截了当。但在某些情况下,用被动句倒比用主动句更为合适。请看示例:

A.空中呼啸而过的机声把熟睡的人们惊醒了。

B.熟睡的人们被空中呼啸而过的机声惊醒了。

这A.B两句所表达的意思相同。A句在语义上强调“空中呼啸而过的机声”,用的是主动句式;B句在语义上突出“熟睡的人们”,用的是被动句式。在具体的语境中,到底是用主动句还是用被动句,这要依其内容表达的需要而定。一般说来,下面几种情形宜用被动句:其一,为强调或突出受事者。例如:

A.他的名字并不为许多人知道。

B.有一只鞋,她怎么也找不到,另一只又被一个男孩捡起来抢跑了。

A句是鲁迅《藤野先生》中一句,强调的是“他的名字”如果改成主动句,被强调的对象便成了“许多人”。B句引自安徒生《卖火柴的小女孩》,是为了突出另一只鞋的下落,如果改作主动句“一个男孩捡起另一只跑了”,在语意上就不能突出“另一只”,并使得“有一只”和“另一只”失去了照应。

其二,为使各分句主语一致,语气贯通。例如:

A.士兵正要离开,却被蒙太尼里突然一声喝住了;他们返回来,见他正弯着身子在审视那些皮带。

(伏尼契《牛虻》)

B.小二黑挣扎了一会,无奈没有他们人多,终于被他们七手八脚地打了一顿捆起来了。

(赵树理《小二黑结婚》)

上面两句是被动句。A句中第二分句虽可改成“蒙太尼里却突然一声把他们喝住了”,但改后与前一分句的主语不一致,语气也就不连贯了。B句最后一个分句也可改为主动句,这样上下句就连接不上了,也表现不出小二黑的不愉快感情。

其三,为了使语意明确,避免歧义。例如:

A.他到达象牙海岸时,被拒绝登陆。

B.暑假期间,大院的孩子们被组织起来了。

上面两句也为被动句。A句是说有人不让他登陆,如果删去“被”字,就会变成是他自己拒绝登陆这个意思了。B句如果删去“被”字,就造成了歧义,既可理解为孩子们自己组织起来,也可以理解为大院管理人员把孩子们组织起来。其四,为使句子结构匀称,对比的内容更加明显突出。例如:

他的性格,在我的眼里和心里是伟大的,虽然他的姓名并不为许多人所知道。

(鲁迅《藤野先生》)

此句中“虽然他的姓名并不为许多人所知道”是被动句,将“他的姓名”和“他的性格”并列对举,不仅句式显得匀称,而且对比鲜明,突出了“他的性格”的伟大。

⑦肯定句和否定句

有时候,同一内容既可以用肯定句表示,也可以用否定句表示,而表达的意思基本相同。所谓肯定句,就是用肯定的语气,从正面来表达意思的句子;而否定句,则是用否定的语气,从反面来表达意思的句子。例如:

A.我赞成你的意见。

B.我不反对你的意见。

A句是肯定旬,B句是否定句,二者的意思也基本相同。不过,比较起来,它们在语义上往往有轻重强弱的差别。一般说来,肯定句语气比较果断、直截了当;否定句语气则比较委婉、缓和。再如:

从前线回来的人说到白求恩,没有一个不佩服,没有一个人不为他的精神所感动。晋察冀边区的军民,凡亲身受过白求恩医生的治疗和亲眼看过白求恩医生工作的,无不为之感动。

(毛泽东《纪念白求恩》)

这是一个否定句,句中有三处分别用“没有……不”和“无不……”来表示否定语气,读来既委婉,又缓和,表达效果显然要比用肯定语气(“都很佩服”、“都很感动”、“都被感动”)要客观些,实在些,要容易让人接受。

否定句一般要用否定副词。只有一个否定副词的否定句,比起肯定句,语气自然弱些。但是,如果否定句和肯定句并用,使二者相互补充,相互衬托,就能加强语气,加深读者的印象。例如:

A.历史必将证明:是人类消灭核武器,而不是核武器消灭人类。

B.困难不是铁,不是钢,困难是弹簧,你强它就弱,你弱它就强。

同类推荐
  • 发展的思考

    发展的思考

    本书从不同角度、不同层面反映了山西省柳林县在推进发展改革、转型跨越过程中的工作思路和工作举措。
  • 学历史 思教育:教育的反思与历史的回响

    学历史 思教育:教育的反思与历史的回响

    面对社会发展对人才的要求,就学生中普遍存在的问题,以历史事例和现实经历为背景和参照,提出自己的观点和看法,并结合实际探索活动强调实践、行动的重要性。原受教育者健康成长,全面发展,服务社会。
  • 悦读MOOK(第十一卷)

    悦读MOOK(第十一卷)

    本书将带你走进茫茫书海,我们将请一些学者和专家帮你指津,请一些书界人士为你剖析书坛风云,使你从中获得大量的图书信息,还能饱览各类书籍的精彩片段,一册在手,尽情享受读书的乐趣。
  • 让对手偃旗息鼓的“制胜宝典”:“骂”得漂亮

    让对手偃旗息鼓的“制胜宝典”:“骂”得漂亮

    上司骂你,同事损你?老婆气你?……不要气急上火、出口成“脏”。人吵我辩,人骂我驳,人欺我反。只要辩得“巧”,驳得“绝”。不但可以四两拨千斤,让片言解万纷,还可以凭着巧舌如簧、能言善辩的本事,辩驳得对方心服口服,使人际关系更上一层楼!现在,赶快翻阅本书,把自己修炼成一个“骂人”高手吧!
  • 悦读MOOK(第十九卷)

    悦读MOOK(第十九卷)

    本书将带你走进茫茫书海,我们将请一些学者和专家帮你指津,请一些书界人士为你剖析书坛风云,使你从中获得大量的图书信息,还能饱览各类书籍的精彩片段,一册在手,尽情享受读书的乐趣。
热门推荐
  • 重生之嫡女毒医

    重生之嫡女毒医

    不管是前世还是今生,她的生命中总是离不开“宝物”。一本《药王神篇》让她遭遇挚爱的背叛,以及——满门灭绝。一把“钥匙”让她卷入错综复杂的谜局。倾世容颜、神医妙手……步步为营之中,她是否能够一报前世之仇,一雪今生之恨?
  • 陌路后青春

    陌路后青春

    若我满眼冰冷,何处不是冰天雪地。若我目光炽热,何处不是烈火骄阳。我们行走于黑暗,却心怀光明,走出去,是一条光明大道,停下来,便照亮这迷惘人间。。。。。。
  • 驭剑者

    驭剑者

    尹一的手正游移在一妙龄女郎的腿上呢。正所谓“性感不是骚,劈腿秀贞操!”泡校花?弱爆了!这女郎是学校里最漂亮的老师。即便如此,那也是尹一的菜!尹一以为,自己肆无忌惮的人生要开启了,收小弟,泡美女,纵横都市校园!不过这女郎的一声娇喘却打破了尹一的白日梦。从此,都市规矩我来创,驭剑之力任我行!
  • 冰山公主的冰山未婚夫

    冰山公主的冰山未婚夫

    她是世界排行第五的沫氏家族的大小姐,他是世界排行第一的冷氏家族的大少爷,因为父母的逼婚他和最好的闺蜜逃到了一所学校。。
  • 学会变通:穷则变 变则通 通则久

    学会变通:穷则变 变则通 通则久

    老话说:世上难事千千万,最难还是做人难。但为什么有的人能够做到左右逢源,四处吃香;有的人却一生庸碌无为?原因就在于“变通”二字。善于变通的人,能够使难成之事心想事成,从而让自己的人生旅途处处顺心;能够在紧要关头化险为夷,从而让自己在社交中事事如意。做人会不会变通,将决定你的一生成败。会变通的人做什么都轻而易举,易如反掌,正所谓难事可变易事;不会变通的人作什么都四处碰壁,孤立无援,正所谓易事也成难事!
  • 思君不见

    思君不见

    这不是一部小说,而是一本词集,每一首词都是原创,并在每一首后都配上了一个爱情故事,纯古风。
  • 平民小书童

    平民小书童

    李小明一个房产中介销售,因为一次意外来到一个叫做大天朝的时代,这似乎是一个平行世界。为了生存,他不得不展现自己的才华一步步强大起来,从一个npc小喽啰成为主角。诗词歌赋,对酒当歌,尔虞我诈,金戈铁马。美女相伴,笑傲江湖。
  • 镇灵村

    镇灵村

    我们家世代都是守护人,爷爷那辈更是盛世,几年后一次意外打破了这种平静,地震、尸气入侵、风水局……各种各样的离奇事件将我推出安全地带。从今天起,世界上将会出现一个道士,那就是我——安如山
  • 穿越之梦中姻缘

    穿越之梦中姻缘

    一场无情的车祸剥夺了她的记忆;一场梦境使她觅得真爱;一个人使她愿意放弃别人的追求,和他在一起。梦境终究会结束,那个人终究会消失,她也有一天会醒来,
  • 山海经之九界传说

    山海经之九界传说

    昔时盘古开天,烛龙创世,嘘为风雨,吹为雷电,开目为昼,闭目为夜,始成洪荒。而后清浊分,盘古解,烛龙灭,分化龙气,散入洪荒九地。龙气流转,八荒裂分,内蕴四海,海聚九州。九州化九界,始作架构。九界孕九族,写就传说!上古之战,三族夺气,轩辕连败神农、蚩尤,夺得龙气,占据中州之地,是为人族之始。神农氏退守死海之滨,创魔世山河,是为魔族之始。蚩尤战死,九黎退避西方,开苗疆十万大山,是为苗族之始。人族得气,昌盛千余年,占中州而自尊上国,除魔世苗疆之外,其余六界自封界门避战,渐渐淡出历史。直到风月再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