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9044700000007

第7章 战国四公子篇

他们出身名门贵族,个个名声显赫,拥有上千名门客,身边人才济济。大有“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的气魄。他们是战国四公子,惜才如宝的人。

1、孟尝君广纳贤人不拘一格

孟尝君名田文,是田婴的妾所生,小时候一直得不到父亲田婴的宠爱。

有一天,田文对父亲说:“您在齐国做了三朝的宰相,家里积攒了不计其数的黄金,可是却一个有才能的门客都没有。现在您的妻子丫鬟个个穿的是绫罗绸缎,而外面的士人连粗布衣服都穿不上;家里的仆人每日有吃不完的美味佳肴,而外面的士人却连糟糠都吃不饱。如果国家出现了什么变故,谁会愿意为我们做事呢?您积攒的财富又怎么保得住呢?”

田婴觉得他说得很有道理,从此对他另眼看待,并让他主持家事。

从此,田文广招门客,很多有识之士听闻田文的名字都来投奔。田婴死后,田文便承袭了父亲的爵位,被人们尊称为孟尝君。

秦昭王听说齐国公子孟尝君非常有才华,于是先派泾阳君到齐国做了人质,以此来换取孟尝君来到秦国。孟尝君正打算向秦国出发,可是他的门客们都极力劝阻他。

门客苏代对孟尝君说:“现在的秦国国力强盛,正如狼似虎般盯着别的国家。您这次去倘若回不来怎么办呢?”于是孟尝君便取消了出使秦国的计划。

过了几年,孟尝君还是来到了秦国。秦昭王非常看重他,想要任命他为秦国的丞相,可是有人提醒秦昭王说:“孟尝君虽然才华非凡,可他毕竟是齐国人,凡事肯定会先为齐国考虑。您把他留在身边,对国家来说实在是一个隐患哪!”

这席话使得秦昭王放弃了重用孟尝君的打算,并将其囚禁起来,择日处死。

孟尝君后来派人去求秦昭王的宠姬,希望她能说几句好话。这位妃子听说孟尝君有一件非常珍贵的白色狐皮大衣,于是她提出:只要将狐皮大衣送来,便答应帮这个忙。其实这件衣服已经被孟尝君献给了秦昭王,这是天下独一无二的至宝,根本找不出第二件了。为此孟尝君很发愁,他的那些门客也没有什么好办法。

这时,有个门客出了一个主意:“我想,我能够帮你拿回那件狐皮大衣!”说话的这个人便是门客中最擅长偷盗的人。当天晚上,他悄悄地潜入王宫,将那件稀世珍品偷偷地拿了出来。

孟尝君马上将它献给了秦昭王的宠姬。这位妃子拿到梦寐以求的东西,便开始在秦昭王面前一个劲儿地说孟尝君的好话,最后秦昭王就真的放了孟尝君。

秦昭王刚宣布释放孟尝君,孟尝君便快马加鞭地向城外逃去。他们一干人等来到函谷关,城门还没有开。按照规定,必须鸡鸣的时候才能开门。

这时秦昭王已经反悔,追兵已经在后面了,情况非常危急。可巧门客中有个十分擅长口技的人,他学了几声鸡叫,使得周围的鸡都跟着叫了起来。守卫听到鸡叫,便将城门打开,孟尝君他们很快就逃了出去。等到秦国的追兵来到关口,发现他们已经出了关,便回去复命了。

当初孟尝君收留那两个门客的时候,众人都嘲笑他们,没想到孟尝君最危难的时刻,还是他们发挥了作用。

孟尝君还有一个门客叫做冯谖。他投到孟尝君门下的时候,孟尝君不知道他有什么本事,就把他安排到了下等食客的住处。

过了几天,孟尝君向侍者打听冯谖这些天都做了什么事。侍者答道:“这位客人真是奇怪,他经常用手弹着自己的剑唱:‘长剑啊长剑,我们还是回去吧,这里吃饭没有鱼呀!’”

孟尝君听了,便将冯谖安排到了中等食客的住处。

又过了几天,孟尝君听说冯谖依然拿着长剑唱:“长剑啊长剑,还是回去吧,这里出行的时候没有车呀!”

孟尝君无奈,便把他安排到了上等食客的住处。

过了些时候,他向侍者询问,没想到冯谖依然在抚剑长叹,嫌弃没有钱财养家。

孟尝君这次听了以后非常生气,便没有理睬他。一年之后,冯谖没有再说什么了。

孟尝君家中养着三千多的食客,自己的俸禄根本不够养活他们。好在他在自己的封地薛邑放了债,希望能够收上点利息应付日常开销。

有一次,到了收债的时候,冯谖自告奋勇要替孟尝君去,孟尝君很高兴,便叫总管将合同契据交给了他。临走时,冯谖问孟尝君回来要买什么东西,孟尝君便让他看家里缺少什么便买点什么。

冯谖驱车来到了薛城,那里的百姓听说要来收利息了,一个个叫苦连天。冯谖拿出契据,并没有一家家地收利息,而是当着大家的面将那些契据当众烧毁了。老百姓都高兴异常,可是孟尝君听到这个消息后非常生气。

冯谖对孟尝君说:“您不是让我买一些家里缺少的东西吗?眼下您的家中有的是金银珠宝,良犬骏马。在我看来你这里缺少的就只有‘义’了。所以我就将这个帮你买了回来。”

孟尝君问道:“这话是什么意思?”

冯谖答道:“向你借钱的人都是穷人,眼下利滚利,他们便越来越穷。就算等着向他们讨债十年,他们也未必能拿得出来那些利钱。倒不如一把火烧掉,免了他们欠您的债,这样您的封地的人民便会亲近您,拥护您。这样得到的民心比那些利息还要重要啊!”

孟尝君从此对冯谖另眼相待。

后来齐王听信谗言,解除了孟尝君的职位。孟尝君府里的三千多食客几乎全都离开了,只有冯谖依然陪在孟尝君的身边。孟尝君回到自己的封地,在离薛城百里远的地方,孟尝君便看到薛城的百姓纷纷来迎接他。

此时孟尝君终于看到了当初冯谖给自己买的“义”。

不久,冯谖到秦国去游说。他对秦昭襄王说:“齐国能够这样强盛,全靠拥有孟尝君这样的人才。现在齐王罢了他的职位,此时正是您重用他的好时机呀!如果您这时能够让孟尝君来秦国任职,相信他一定协助您将秦国变得更加强盛。”

秦王听了冯谖的话,马上派人带着十辆车子和两千两黄金,去迎接孟尝君。

冯谖又回到齐国,对齐王说:“您知不知道,据说秦王准备了十辆车子,两千两黄金来请孟尝君去秦国。如果孟尝君真的去了秦国,那么强盛的秦国就好比如虎添翼,日后肯定会越来越强大。我建议您还是在秦国使者到来之前恢复孟尝君的职位,多给他一些封地,这样才能粉碎秦国的阴谋。”

齐王连忙派人去边境打探消息,原来秦国真的派了人过来。

此时,冯谖又对孟尝君说:“您要向齐王要一些祭器,在薛城建立宗庙,这样您的地位就稳固多了。”

宗庙在薛城建好后,冯谖便欣慰地说:“至此,您可以高枕无忧了。”

此后的几十年里,孟尝君果然安安稳稳地在齐国做了相国,没有受到祸患的干扰和伤害。

2、平原君重人才从谏如流

平原君名叫赵胜,是赵武灵王的儿子,赵惠文王的弟弟,在赵惠文王和赵孝成王执政的时候,担任相国,以善于养士而闻名。

有一次,平原君仗着自己的显赫地位,拒绝向国家纳税。税官赵奢就把平原君家中的管事找来,要管事按规定纳税。

没想到,这个税官依靠主人的权势,根本不把他这个税吏放在眼里:“这天下都是赵家的,平原君不交税又能怎样?你能管得着吗?”

赵奢看着他答道:“天下是赵家的,没错,可是纳税的规定也是赵王定下的。我想,你还不知道拒绝纳税会有什么样的后果吧!”

管事很轻蔑地说:“不知道,但我也不跟你啰嗦,我要走了。”

赵奢拦住他,说道:“拒交税款便是抗拒国法,论罪当诛。”

管事更轻蔑地笑道:“你敢这么做吗?”

赵奢怒道:“我敢!”于是当即令人将那个管事推出去斩了。

接下来,赵奢从平原君家中先后叫来了九个管事,但是都不肯交税,结果都被赵奢杀了。

这件事传到了平原君的耳朵里,他发誓一定要报这个仇。

赵奢知道平原君要报复自己,于是先一步到了他的府上,说:“我这样做完全是为您的前途考虑,也是维护赵国的利益呀!”

平原君愤愤地说:“你杀了我九个管事,还说为了我好?”

赵奢说道:“我督促您交税,正是为了维护赵王制定的国法。您身居高位,如果我纵容你不纳税,那么别人就可能争相效仿。那样国家没有税收,国库就会亏空。如果再遭到别国的侵犯,赵国轻则割地赔款,重则亡国。如果赵国覆灭,您的利益又怎么能保障呢?相反,如果您能带头交税,国家就会越来越强大。那么您的地位和财富也不会受到威胁。如此看来,您觉得哪一种对您真正有利呢?”

平原君听完赵奢的话,终于理解了他的苦心,马上补交了税款,又将其推荐给了赵王。赵奢成为了管理国家赋税的官员,后来又晋升为将军。

公元前257年,秦军将赵国都城邯郸团团围住。赵国派平原君去楚国求救,希望双方能够结成联盟。平原君在动身前想要挑选二十个门客作为随从,可是选来选去只确定了十九个,还差一个人怎么也找不到合适的。这时,有一个叫毛遂的人来到平原君面前推荐自己。平原君看了他一眼,问他来到门下多长时间了。

毛遂答道:“已经三年了。”

平原君说:“但凡有本事的人,混在人群中应该很快就能显露出来。你来到我这里这么长时间都没有人认为你优秀,想必你也没什么长处,你还是留在这儿吧!”

毛遂听着平原君的讽刺,仍然坚持要跟随他去楚国,最后平原君答应了他的要求。

一路上,门客们高谈阔论,而毛遂竟然出口不凡,人们都被他的学识和智慧所折服。

到了楚国,平原君和楚王商讨联合的事情用了很长的时间,从早上谈到中午,楚国仍然没有下定决心。

这时,毛遂拿着宝剑走进堂内,向平原君说道:“关于两国合作的事情,一两句话就能说明白,怎么用了这么长时间呢?”

楚王见毛遂进来,便问平原君这是什么人。

平原君答道:“这是我的门客。”

楚王大怒,冲着毛遂喊道:“我在和你的主人说话,你进来做什么?”

毛遂按着剑,对着楚王说:“您之所以敢这么大声地斥责我,无非是凭借楚国有着强大的兵力。但是现在十步之内我就可以结束您的性命,您有再多的人马也不管用。试问,能够取得天下的王者,有哪个是凭借人多势众就能成功的呢?他们成功,是因为他们都能发挥自己的优势。楚国地广物博,兵强马壮,这是您的优势。可是楚国这么强大,在和秦国的交战中,第一仗,秦军就占领了楚国的都城;第二仗,就烧了楚国的夷陵,第三仗,甚至侮辱了您的先人。所以说,合纵,更多的是为了楚国,而不是赵国呀!”

毛遂的一席话说得楚王面红耳赤,他连忙答应了结盟,并决定即将发兵救赵。

平原君带人回国后,楚国和魏国的援军还未到,但秦国却开始加紧攻击赵国都城,情况十分紧急。楚国派春申君率军前来救援,魏国信陵君也假借国君命令带军队赶来。平原君除了等待援兵,什么事情也做不了。

门客李同看见平原君着急的样子,故意问他:“我猜你不是为赵国目前的局势担心吧!”平原君生气地说:“如果赵国灭亡的话,我就会成为俘虏,你说我怎么不担心?”

李同不以为然地说道:“我觉得不是这样的。现在邯郸城里的百姓过着贫苦的生活,没有饭吃,没有衣服穿。把死人的骨头当柴烧,把酒糠和米糠当饭吃都吃不饱。百姓们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而您呢?看看您的宫中,养着数以百计的宫女姬妾,她们穿着丝绸绣衣,吃着精美的食物。百姓们一贫如洗,武器耗尽,为了保卫家园,将士们削尖木头当做武器抵抗敌军。再看看您的宫中,各种珍宝玉器、铜钟玉罄应有尽有。您的富有和百姓的贫苦真是鲜明的对比呀。如果赵国灭亡了,您所有的一切都会失去。只有击退秦军,您的荣华富贵才能够保住。所以与其您现在独享富贵,不如让家里的人都加入到士兵的队伍当中,将家里所有的东西都分发给百姓,这样的话,人们在最危难的时刻接受了您的帮助,必定对您感激不尽。”

李同的话让平原君很有感触,他采纳了李同的建议,结果一下子就召集了三千敢死之士。这些将士在李同的带领下杀出城去,使得敌人后退了三十里。此时,楚国和魏国的救兵也赶到了赵国。秦军见形势不妙,便撤兵回国了。赵国解除了危机,可是李同却在冲锋的时候阵亡了。为了奖励李同,赵王便赐封他的父亲为李侯。

平原君为解赵国之围出了不少力,在平原君的门下有一个叫做虞卿的门客,他借此向赵王为平原君请求更多的封邑。

平原君很高兴,可是门客公孙龙知道后,连忙赶过来阻止。他说:“您这样做是不好的。国君任用您做宰相,并不是因为您的才智是独一无二的,国君赐予您封地,也并不是您比别人的功劳大,这都是由于您是国君的亲戚。您无功的时候作为国君近亲而接受封地,有功了还要向普通人那样论功行赏,这样做是非常不好的。虞卿这样做无非有两种可能,要么帮您争取来封地,要么要不来。如果他帮您增加了封邑,虞卿就会认为对您有功,就会向您求取报酬。如果他没有办成这件事,那么他也会因为为您争取封邑让您对他感激涕零。所以说您千万不能这么糊涂啊!”

平原君听了公孙龙的话,拒绝了虞卿向赵王请求封邑的建议。

3、信陵君窃兵符仗义救赵

赵国被秦国围困的时候,楚魏两国都答应了派兵援助赵国。魏国派出了大将晋鄙率兵救赵国。秦昭襄王一听到魏楚两国发兵救赵,连忙到邯郸亲自督战。同时他还派人对魏王说:“邯郸城早晚会被我们攻下,等我们灭了赵国,谁敢来救援,接下来就攻打谁。”

魏王被吓住了,连忙派人拦住晋鄙,让他就地安营,别再向前进军了。

晋鄙一接到命令,便将十万兵马扎在了邺城按兵不动。

赵国派使者催促魏国赶快发兵,可是魏王迫于秦国的压力,不敢发兵。同时也害怕得罪赵国,所以只得在原地不动。赵国的形势非常危急,赵王令平原君给魏国公子信陵君写信求救——平原君的夫人是信陵君的姐姐,两家是亲戚关系。

信陵君接到信,一直劝魏王赶快发兵。可是魏王说什么也不答应。信陵君没办法,他对自己的宾客说:“国君不愿意出兵,我只得自己前往赵国,即便是死也要去。”

门客们纷纷表示愿意跟随信陵君。

信陵君临走前,去向一位叫侯赢的朋友告别。侯赢说:“你们这样去赵国,简直就是白白送死,于赵国又有什么用呢?”

信陵君无奈地说:“虽然知道没有多少用途,但是又有什么办法呢?”

侯赢悄悄地对信陵君说:“我听说兵符就藏在大王的卧室里,你只要恳求如姬,让她帮帮忙就好了。当初如姬的父亲被人杀害,还是你替如姬报的仇。为了这件事,她一定非常感激你,所以你不妨让她把兵符偷出来。等你拿到了兵符,就能够领兵支援赵国了。”

信陵君大赞好主意,于是马上派人和如姬商量,如姬果然一口答应。当天晚上,如姬便趁着大王睡着的时候把兵符偷了出来,派人立刻交到信陵君手上。

信陵君拿到兵符,再一次向侯嬴告别。

侯赢说:“将在外,君命有所不受。如果晋鄙看到兵符也不愿意交出兵权呢?”

信陵君想了想,他确实没有想到这个问题。

侯赢说:“我有一个叫朱亥的朋友,是魏国有名的大力士。你可以带上他,如果晋鄙不把兵权交出来,你就让朱亥对付他。”

信陵君带着朱亥和门客到了邺城,见了晋鄙,令他交出兵权。晋鄙看过兵符,但是仍然有些怀疑,于是拒绝将兵权交出去。

晋鄙的话音刚落,站在信陵君身后的朱亥便站出来大喝一声:“这是大王的命令,难道你想造反吗?”容不得晋鄙辩解,朱亥便抡起一个几十斤重的铁锤向晋鄙砸去,一下子便结束了晋鄙的生命。

信陵君拿着兵符,对将士们说道:“父子都在军中的,父亲可以回去;兄弟同在军中的,哥哥可以回去;凡是家中独子没有兄弟的,可以回去照顾他的父母;其余的人都跟我一起救赵国。”

信陵君带领精选的八万将士奔向邯郸。他亲自率军迎敌,指挥将士向秦国的兵营冲去。秦军没有料到魏国的军队会突然来,因此被打了一个措手不及,很快就支持不住了。

邯郸城中的平原君见援兵到了,亲自到城外迎接他。而楚国的春申君带领的军队还在远处观望,听说邯郸解了围,便带着兵马返回了楚国。

4、春申君少决断命丧棘门

楚考烈王不能生育,没有儿子可以继承大业,春申君为此非常担心。他四处寻找能够生育的女子献给楚王,可惜都没能如愿。

有一个叫李园的赵国人想把自己的妹妹送给楚王,但是他听说楚王没有生育能力,担心妹妹不会得宠太久,自己的荣华富贵也不能享太久,因此他想到了另一个主意。

李园来到春申君的门下充当一名门客,不久他便请假回家,并拖延了一段时间才返回来。春申君问他原因,他说齐国国君要娶自己的妹妹,因为要招待齐国宾客,所以回来迟了。春申君闻此,便想见见他的妹妹。于是李园很快便把妹妹送到了春申君的跟前。

春申君一见,十分喜欢这个女子,便将其纳为自己的小妾。这个女子不久便怀孕了,李园知道后便和妹妹一起谋划。

不仅,李园的妹妹便找机会对春申君说:“楚王对您就像对自己的亲弟弟一样好,可惜自己没有儿子,等到国君去世了还不知道是谁继承王位呢。现如今您执掌大权,如果别人成为国君后,自然就会亲近自己的人。那时候您就可能得不到宠信了。况且您执政这么多年,恐怕也得罪了很多人,等到新君上任,您恐怕就有危险了。现如今我已经有了身孕,但是别人还不知道。您不妨将我献给楚王,楚王肯定会宠幸我。如果我有幸生了一个儿子,那么这个孩子就会成为未来的楚王,那么楚国不就是您的了吗?”

春申君觉得很有道理,便将李园的妹妹安排到了一个秘密的住所,并且告诉了楚王。楚王见了非常喜欢,便将其接入宫中。不久之后,李园的妹妹生了一个男孩,这个孩子就被立为了太子,李园的妹妹也就成为了王后。李园也因此得到了楚王的重用。李园得志后担心春申君会把这件事说出去,于是暗中蓄养了很多杀手,想找机会除掉春申君。

楚考烈王病重,春申君的门客朱英对春申君说:“您现在有不期而至的福气,也有不期而至的灾难,所以也要有不期而至的人。”

春申君被朱英的一席话说糊涂了,他问道:“什么是不期而至的福气?”

朱英回答说:“您担任楚国的国相这么多年,虽然表面上是国相,可实际上却是楚王。现在楚王病重,不久于人世,您即将会侍奉少主,替他治理国家。与其这样,您还不如现在就取代他,自立为国王,这便是不期而至的福气。”

春申君又问:“什么是不期而至的灾难呢?”

朱英说:“李园仗着自己的妹妹是王后,作威作福,处处与您作对。他现在蓄养了很多杀手,为的就是楚王死后除掉您。这就是不期而至的灾难哪!”

春申君再问:“那谁又是不期而至的人呢?”

朱英回答说:“您可以安排我作郎中。等到楚王死后,李园肯定会先下手,那时我就可以替您把他杀了。所以说我就是不期而至的人。”

春申君听后摇摇头说:“最好还是不要这样。李园为人胆小,而且我对他不薄,他怎么会杀我呢?”

朱英见劝诫不成,担心自己惹来祸端,于是逃到了秦国。

十几天后,楚王去世了。李园叫杀手埋伏在棘门里,春申君一进棘门便被杀手杀死了。随后春申君一家人都被杀,而李园的妹妹和春申君的儿子成为了楚王,即楚幽王。

当断不断,其后必乱。春申君就是没有及时地做出决定,反而遭受了小人的暗算,送掉了自己的性命。

同类推荐
  • 三国志:虎啸龙吟

    三国志:虎啸龙吟

    第一次见到吕布,段赫就被他的气质深深震撼到了。像想象中一样的帅气;像想象中一样的强大;像想象中一样的杀敌‘也像想象中一样的,把段赫卖了。
  • 大明将

    大明将

    本书叙述的故事,主要时代背景是明朝万历年间,中日两国在朝鲜发生的一场战争,当时朝廷腐败愈演愈烈,而外邦势力又对大明王朝虎视眈眈,当时的日本对中朝两国多次发动侵略战争。本文灵感来自当年明月先生的《明朝那些事》等历史类书籍,本人在阅读后,激发了创作热情,并在热情了两年后下定决心开始写作。由于是本人的第一部作品,并且在工作的压力下,极有可能也是最后一部作品,因此无论是文采还是水平都不高,但本人会努力学习,不断提高,争取将这一部以打击日本侵略者的为主线的小说写好,以抒发本人的爱国情怀!
  • 热血大秦

    热血大秦

    现代特种兵秦风穿越到了乱世争霸的秦国,并且鬼使神差的救了秦王嬴政,成了秦国的大功臣!什么,立了大功,还要加官进爵?不不不,秦风光棍的拒绝,做官这种吃力不讨好的差事根本不适合他这个懒人,他只想利用现代人的才能做做生意,顺便娶他个三妻四妾暖暖床,白天赚钱赚到手抽筋,晚上睡觉睡到自然醒。可金戈铁马,战火纷飞的乱世,站在风口浪尖的他注定是难以置身事外的!既然如此,便血流千万里,仗马统山河!以我大秦之名,杀他个五洲震荡。一切精彩尽在《热血大秦》,本书原名,铁血柔秦
  • 国共往事风云录(三)

    国共往事风云录(三)

    20世纪20年代到70年代,国共两党经历了从黄埔到北伐,从十年内战到联合抗日,从中国命运决战到坚定一个中国的信念。这期间,国共两党分分合合,政治较量与军事对抗,成为上世纪中国历史发展的一条主线,一代名人也都因此而深刻在历史的册页中。
  • 真龙志

    真龙志

    一个草根如何修炼成盖世帝王?人类历史上最理智的成功学规律,楚汉时期最强的战神其实不是项羽。他究竟是谁?人们都以为楚汉争霸最终汉高祖刘邦获得了胜利,可真正的过程远不像你想象的那样?而且,刘邦胜利了,可是谁说项羽是失败了那?
热门推荐
  • 幻界空穹

    幻界空穹

    高三的课堂,一位高三党正在想着,思考着何时开饭,就在这时,一缕蓝光涌现~带着他走进了一个神奇的大陆,不一样的生活,不一样的人类,颠覆世界观的生活体验,开启了一段异界之旅.......
  • 童蒙止观

    童蒙止观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大剑神

    大剑神

    剑,百兵王者!王者,掌霸气也!吞风吻雨葬落日,睥眸古今气如虹。欺山赶海凌万界,笑傲琼宵血染天。万界称尊,剑主浮沉!少年方昊天天生剑心,因祸得福,获无上神功,修无双剑法。情深美女万世伴,热血兄弟万世随。三尺长剑刺苍穹,舞长天,斩日月,覆天地,登剑道彼岸,傲剑九重天。何谓传奇,大剑神也!
  • 放开我妹妹

    放开我妹妹

    从民国开始,中医被国人排挤,国医日渐凋零,令人叹息。一本古书,一次意外,让李廷来到五百年前的大明。对于从小浸染在中医文化的李廷来说,这显然是最好的时代,闲时开个小药铺,用自己的医术解除病人的痛苦,伴着妻子享受大明风光。可是,北边瓦剌对大明虎视眈眈,奸臣在朝廷作乱,看似富贵繁华的家其实也处于风云飘摇之中,含苞待放的妹妹更是历史上著名明朝“妖妓”……一切都没有那么简单舒适。
  • 极道飞仙

    极道飞仙

    永生之巅,命运河畔诡异蔓延,黑暗弥漫殒神大陆,群魔乱天动地,四海风云突变,妖兽肆虐横行!永恒未知处,黑暗弥漫,诡异蔓延,命运河畔,众生哀叹!深山少年,横空出世,踩着敌人的累累尸骨,一步步走上絕颠,征战永恒,拳镇乾坤!
  • 霸道青梅:倾城竹马扛回家

    霸道青梅:倾城竹马扛回家

    【暂停中,不是弃文】“倾城,我爱你,嫁给我吧!”“我不嫁!”“为什么?”“你他么一女人向老子求婚是要搞哪样?!”她,溯国唯一的(女)将军,虽然她一直以为自己是男人,一次意外,让她魂归异世,成为了军门世家刚出生的小女孩。他,21世纪姬氏家族的小公子,容貌倾城,从小到大把他当女生的人不计其数,男性追求者比女性还多。第一次见面,小小的她见到他被一个男孩调戏,当下把男孩揍成猪头,从此,他叫她“老大”,她把他当“未来媳妇”。他是怎么也不明白,怎么从小叫到大的“老大”变成了“老婆”?【霸气(女)将军VS(伪)呆萌美男子】
  • 爵主圈养小娇妻:老公,求放过

    爵主圈养小娇妻:老公,求放过

    自从凌绵绵遇上了西门即墨,从此凌绵绵就过上了混吃等死的生活,一天有24个小时,有20个小时她都是在床上度过的。某一天,西门即墨抱着凌绵绵躺在床上,摸着凌绵绵的小爪子问到“小绵绵,最近我怎么感觉你瘦了啊?”“这个当然要问你了啊,科学证明xxoo是有助于减肥的,像我这样一天有三分之二的时间都是在床上的,你说我为什么会瘦啊”凌绵绵撇了一眼旁边的西门即墨“嘘,我知道你为什么会瘦了,明天我就去把那个原因给解决了”这时候的凌绵绵是脑子里是一连串的问号啊?要解决啥原因,难道他要把自己给?凌绵绵想想就一阵恶寒,那应该是不可能的事情!“宝贝,春宵一刻值千金,我们就别浪费时间了”
  • 总裁攻妻步步为营

    总裁攻妻步步为营

    “你喜欢我什么?”“财大气粗。”沈眉妩老实道。“嗯?财大器粗?”他眯眼逼近。沈眉妩将自己剥得一丝不挂,送给了池慕寒。从落魄名媛变成池慕寒的隐婚太太,她用了一夜的功夫。半年后,他将他们的婚讯通告全城。接踵而至的是一桩桩凶险意外……她恍悟,她这个人人艳羡的池太太不过是他用来保护心上人的挡箭牌。可当她提出离婚时,为何他要把离婚协议和她的睡衣一起撕了?“我把池太太的位置还给她,你还有什么不满意?”“怀了我的种还想跑,我能满意?”
  • 七海之狐

    七海之狐

    诺莫尔大学又扩招啦!一毕业就失业的学子们向何处去?当然是自主创业!新一轮的大航海时代开始了,广阔的海洋充满了机会和希望,当然也有危险和苦难,但更多的是不需赘述的日常。一群刚刚毕业的年轻人在茫茫的大海上会遇到哪些意想不到的事情?强敌?海难?奇珍?异兽?还是政治阴谋?本书内嵌弹幕,自带吐槽,笑点低者请携速效救心丸谨慎阅读。感谢阅文书评团提供书评支持!
  • 命运奏章

    命运奏章

    三国一个群星璀璨的年代,一个热血沸腾的年代,一个战火纷飞的年代,一个...梦的年代。命运将一个濒临死亡的商业大亨,带到了这个男儿的世界。他是沉沦?还是崛起?感谢命运的安排,让我们看到了一个不一样的异世三国行。刘天羽,他来了,你在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