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9044100000025

第25章 异地当官古已有之(7)

从三千多年前开始,中原人就以“中国”(本意是指在很多国中处于中心地位的国)、“天下之中”自居。到了春秋时代,华夏(诸夏,汉族的前身)就严守“夷夏之辨”,将自己置于周边的“夷狄”或“蛮夷”之上。尽管区别夷夏的条件并非血统,而是文化,尽管夷狄只要接受华夏文化就能“由夷变夏”,但夷狄与华夏有本质的区别、夷狄尚未开化因而没有文明可言,却是毫不动摇的观念。8世纪中叶乾隆皇帝平定天山南北,清朝的疆域达到一千三百多万平方千米。但从皇帝到臣民都明白,内外蒙古、西藏、新疆、青海等地与“内地十八省”是有区别的。就是在十八省内部,已经改土归流、设置府州县的地方与尚未纳入地方行政系统的“生番”居住地也是迥然不同的。既然根本不承认他们有文化,自然没有让他们来展示的必要。直到鸦片战争后,大清君臣方才发现“英夷”“法夷”的坚船利炮着实厉害,才有人提出要“师夷之长技”。以后又发现西洋的机器还可兴办实业,利民生,数理化、声光电化也有可取之处,才有了“中学为体,西学为用”的观念。

正因为如此,在鸦片战争前的二千多年间,中国的君臣能想得到的,只是向夷狄显示自己的富强繁盛、礼仪文明,让他们诚心向化,至少使他们不敢夜郎自大。秦始皇灭六国后在位时间太短,还来不及有这样的机会。汉武帝时张骞通西域,招来了各国使者,加上当时国库充盈,让武帝大大展示了一番。《史记·大宛列传》记载:

当时天子正进行多次海上巡狩,都让外国来宾随从。在经过大城市和人口多的地方时,给他们发放财帛作为赏赐,安排充足舒适的食宿条件,以显示汉朝的富庶和积聚充足。准备了各种富有特色的演出,像“大觳抵”之类,吸引他们观看,当场发给赏赐,布置了酒池肉林,供任意享用。还命令外国来宾参观国库和官府仓库中的积聚,让他们能体会汉朝出乎其想象的辽阔和强大,使他们受到震惊和威慑。

此后的帝王中也不乏类似的作为,像隋炀帝,为了显示天朝大国的富裕,着实费了一番心思。他不仅下令在洛阳张灯结彩,布置得富丽堂皇,还让外宾到餐馆大吃大喝,而当外国人吃完准备付钱时,得到的回答是:“在我们这里,吃喝是从来不要钱的。”

更富有想象力的展示要数郑和的七次下西洋。为了向各国宣示大明膺天命、当今皇帝承大统,也为了展示国力,郑和率领的庞大船队不仅带着皇帝的诏书,配有上万将士,还满载金银财宝、中国特产,沿途各国各地只要友好恭顺,在开读诏书后就是慷慨的赏赐。连续大规模的国际展示和布施几乎耗尽了国库,所以当宣德皇帝表示出对郑和下西洋的兴趣,想调阅有关档案时,大臣们千方百计地搪塞拖延,这些档案也从此绝迹。

直到乾隆五十七年(1792年)英国特使马戛尔尼来中国时,尽管乾隆皇帝还是将英国视为“四裔”,将他的使命当作“向风慕义”“万里输诚”,但在接待上却不惜代价。在使团的船到达大沽口外时,就送去牛二十头,羊一百二十头,猪一百二十头,鸡一百只,鸭一百只,一百六十袋面粉,十四箱面包,一百六十包大米,十箱红米,十箱白米,十箱小米,十箱茶叶,二十二大篓桃脯,二十二大篓蜜饯,二十二箱李子和苹果,二十二大篓蔬菜,四十篮黄瓜,四十大包莴苣,四十大包豌豆,一千个西瓜,三千个甜瓜,还有许多瓶酒。多得船上也放不下,只收了一小部分。而这只是源源不断的赏赐的开始。

既然世界上只有天朝最富,而中国以外的四裔都不过是夷狄,他们来中国的目的不是为了逐利,就是为了效忠,多给点赏赐就够了。至于他们“贡献”的物品,天朝无所不用,并不稀罕,只是不想让他们难堪,才勉强收下。既然如此,还需要开什么博览会呢?

2010年5月26日

世博会与文化交流

世博会开幕至今,参观者已超过五百万。参观过世博会的人都感觉到,世博会不仅是展示世界各国在城市建设和发展方面的理念、经验和成就的平台,也是各国、各种文化展示和交流的最佳场所。不少人欣喜地发现,陌生的异国文化居然与我们有相似之处,而处在不同发展阶段的国家所选择的未来之路往往殊途同归。欧洲发达国家与非洲欠发达国家都重视文化传统和民间艺术,但没有一个国家不强调自己的文化特色。如果说在世博会开幕之前,一些人还在担心它会成为富国炫耀财富的聚会,那么今天已不会有人怀疑它在文化交流方面的作用。

更重要的是,对中国来说,这是一次史无前例的机会,因为在中国五千年的文明史中还是第一次。

在西汉以前,古代中国人的足迹虽然已遍及各地,但由于交通运输条件极差,很多地理障碍还无法克服,部落或人群间还缺乏自觉的交往。加上华夏诸族逐渐形成了自己的文化优越感,确立了夷夏之辨,认为华夏居天下之中,属礼仪之邦;夷狄处于周边,野蛮落后,只有接受华夏的教化后才能由夷变夏。尽管春秋战国期间各诸侯国之间、各学派之间的竞争与交流相当活跃,是中国思想史上一个无比辉煌的时代,但与华夏以外的交往还未见记载。

张骞通西域的结果使汉朝的影响扩大到了中亚,但汉朝与罗马帝国并没有正面接触,更未能形成文化交流,连间接的影响也很难找到证据。汉朝的文化优越感并未因与西域各国的交往而改变,相反更加强化了。在从西域引进葡萄、苜蓿、骏马的同时,汉人几乎没有留意西域人的文化。而能够走出玉门关的汉人,也限于朝廷派遣的使者和随员以及偶尔出征的将士。

唐朝的西界一度远达咸海、东北界至阿穆尔河,唐朝的军队曾在费尔干纳盆地作战,但唐朝的百姓却不容许跨出阳关,连玄奘出发取经时也只能偷渡。与其他各朝代相比,唐朝的确是最开放的时代。但这种开放主要表现在允许外国人、外族人进入唐朝,允许他们学习华夏文明,而不是同时也鼓励唐朝人走出国门,了解并学习外国、外族的文化。面对阿拉伯的崛起,唐朝的反应是战败后的退却,唯一对阿拉伯世界的直接记录却出于恒罗斯之战的俘虏杜环。

建立辽朝的契丹人曾将中国的影响扩大到欧洲。成吉思汗的子孙打通了由中国通向中亚、西亚、东欧、非洲的交通线,使马可波罗、伊本·白图泰等来到中国。但当时中国人的足迹仍然限于元朝本土,甚至还不包括辽阔的边疆,偶然的机会才使个别学者得以留下境外的记载。

郑和下西洋的航程远达东非,但与其政治使命极不相称,只是一种单方面的炫耀和慷慨的布施,带回的物资只是福鹿(长颈鹿)等几种动物和苏木等香料品种,在有限的几种记录中对当地文化的记载极其有限。明朝中期,利玛窦等传教士来到中国,他们尊重中国文化和风俗习惯,不惜变通罗马教廷的教规,成功地吸引了包括徐光启在内的官员、学者,传播了西方最新的地理、数学、机械、生物等方面的知识。但以后他们的变通被罗马教廷否定和制止,天主教的传播也被清廷中止。

鸦片战争后,中国的大门被逐渐打开。在备受欺凌羞辱的条件下,中国人认识世界的步履更加艰难。从完全不了解西方列强,并将它们视为夷狄,到肯定它们的坚船利炮,并愿意“师夷之长技”,最终确定为“中学为体,西学为用”,中国传统文化面临数千年未有之变局,却顽强地坚持着,尽管还没有找到一条与世界上的不同文化共存共荣的道路。

世界各国的文化交流需要一定的物质条件,直到近代,绝大多数中国人还没有这样的条件,例如,中国参加奥运会的代表团曾经因为筹措不到旅费而回不了国。接待外国的文化使者、展示外国文化也需要物质条件,即使是当今发达国家,能够举办大规模世博会的国家也屈指可数。但文化交流更需要精神方面的条件,那就是承认多元文化,尊重不同的文化,学会相互理解,相互欣赏。只有在实行改革开放后,中国才具备了这些条件,才能够搭起世博会这个大舞台。

就个人而言,这样的机会也是千载难逢的。个人游踪再广,经历再丰富,恐怕也不可能到那么多国家,并且能感受到这些国家代表性的文化。在世博会上看到的,是其他任何场合都看不到的,所以要珍惜这样的机会。

2010年5月25日

同类推荐
  • 悦读MOOK(第十八卷)

    悦读MOOK(第十八卷)

    本书将带你走进茫茫书海,我们将请一些学者和专家帮你指津,请一些书界人士为你剖析书坛风云,使你从中获得大量的图书信息,还能饱览各类书籍的精彩片段,一册在手,尽情享受读书的乐趣。
  • 中国传媒产业效益评价研究

    中国传媒产业效益评价研究

    本书撰写力求从我国传媒产业经济体制改革的实际情况出发,充分考虑各传媒集团产业化进程的差距,系统阐述各传媒集团产业化的重要意义;产业化的现状和问题;各传媒集团加快产业化步伐的对策和措施;产业化经济效益评价的指标体系等。本书的创新点体现在产业经济体制改革的力度;加强传媒产业化进程的对策和措施;建立评价传媒产业综合经济效益的评价指标体系这三个方面。
  • 百日危机

    百日危机

    《百日危机》是第一部反映SARS病毒入侵人类的中国灾难文学的力作,因具有“备忘录”和“启示录”的双重意义而格外受到关注。作者不是为了简单地宣传铁腕治非典的官员、抗击SARS一线的医护人员、为找到对付病毒而呕心沥血的科学家以及为公众讲述抗击SARS一线真相的新闻记者,而是把他们还原成具有职业守精神的普通人,力图传达的是危机中人性的美丑以及更深层的生存境况,用文字做成警钟,提醒人们“悲剧常常重演”的危险存在。
  • 和谐文化建设的探索与实践

    和谐文化建设的探索与实践

    文化建设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总体战略布局的重要内容,是国家综合实力的重要组成部分。
  • 广播电视艺术学通论

    广播电视艺术学通论

    本书奉献给读者的是作者对于当今广播电视艺术的审美创造、文化传播、艺术功能、产业理念及实践等诸多问题的思考与探索。本书是一本关于广播电视艺术学的基本理论著作,书中对广播电视艺术学的研究对象与研究内容进行了准确界定,研究分析广播电视艺术的构成要素、功能及其属性,并在此基础上试图建构起关于广播电视艺术学的概念范畴及知识体系。
热门推荐
  • 无声情歌

    无声情歌

    年度最惨烈青春小说,一个少女同三个男孩,绝处不逢生的爱情路。宣传语:不爱的人,用力的方式,怎样都不对。年度最惨烈青春小说,偏执同青春残酷告别。一个少女同三个男孩,绝处不逢生的爱情路,终有人狼狈出局。生命中,有些人用来回忆,有些人用来成长。
  • 那段逝去青春中的我们

    那段逝去青春中的我们

    “谢谢你,教会了我怎么爱,让我知道,爱一个人,并不一定要在一起。真正喜欢你的人,不做情侣,一样对你好。”by--沐简曦。知道满天星的花语吗?【甘做配角的爱】
  • 癫狂时代

    癫狂时代

    人生世道生两面,半世疯癫半世邪。黑白双劫天泣苦,解放吾三世浮屠。这是这个时代最深处的黑暗!充满了最为原始的狂野!堕落与弑杀是这个时代的主旋律!充满了束缚和枷锁!当然!这也是个充满自由的时代所以和我们一起挣脱那未知的枷锁一起将自己解放出来吧!因为这是一个自由与枷锁,生存与绝望并存的癫狂时代!————————-且看一个末世前的神经病,一个末世后的疯子,在一个没有规则的癫狂时代里的经历……或许在那种状况下,都没有一个正常人……
  • 我的恋人是只鬼

    我的恋人是只鬼

    死亡少年一直守护青梅竹马的恋人,鬼与人的恋情真的能进展吗?
  • 笑闯

    笑闯

    人的一生会面临很多选择,在五彩缤纷的生活面前,不同的选择展现出了不同的价值观,不同的价值观也带来了不同的生活。韩笑是一名普通的农村大学生,阴差阳错的遇到徐娇成为欢喜冤家,在酒店遭到大头的嫉妒和陷害,同时又遭到张涛的迫害,世事的艰险让他对生活有了重新的认识。他身上那种爱吃苦耐劳、顽强不屈的精神也凸现出来,他不但帮助表妹戒掉了毒瘾,丢掉了她身上很多不好的习惯,解开表妹与亲生父亲的心结。还帮助自己的姑父戒掉赌博,帮助姑父追回房产。赢得了姑姑一家人的认可。
  • 穿书之耽于你

    穿书之耽于你

    珞白,原是一名普通的大学生,因为某种原因,穿越到一部名叫《想言》的小说里,成为了里面被世人传颂的羽神一一千羽,为了改变这部小说悲惨的结局,他决定接近这部小说的男主角萧梓轩。片段:当珞白,回家发现被打包的萧梓轩后,內心是拒绝的。脖子上被绑着大红色蝴蝶结的萧大总裁,对眼前愣住的珞白,“小珞,你是不是很惊喜,很开心呀!”“呵呵,我真是开心死了!”吓死我了!“你开心就好啦,那小珞,我可不可以和你回房间和你回房睡觉,不睡地板!”呵呵呵呵,想回房间睡呀,不行!珞白说完就进了自己的房屋。只留萧梓轩一人在屋外默默流泪。ps:此为耽美文
  • 魔兽世界之小贵族崛起

    魔兽世界之小贵族崛起

    坐拥莫高雷,笑看天下风云,与萨尔共治,与血精灵妹子共舞.联盟部落之间有我
  • 绝世逍遥帝

    绝世逍遥帝

    执若天涯,逍遥无穷。他是一个大侠,好打抱不平,深受不少女子的倾慕,且如何看他魅力之处,成神成仙成帝之路叹为观止!
  • 疯魔纪元

    疯魔纪元

    新纪元凶兽横生的年代,陈峰家人,为兄弟,为爱人。不畏艰险,与强者对抗,与凶兽搏斗,最终站在了世界的巅峰成为了不朽的传说。
  • 余生,安好

    余生,安好

    这是一个关于聪明小白兔和狡猾大狐狸的故事。希望喜欢~比哈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