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9044100000012

第12章 灾异与人事(1)

现实的需要使中国古代对天文、气象、物候的记载和研究相当重视,并注意考察人类活动与自然变化的关系,形成了一些独特的观念,其中之一即“天人感应”或“天人合一”。

面对灾害,我们应该怎么办?

面对异常气候和由此造成的灾害,我们应该怎么办?

有人认为人类应该反省自己的行为,因为这是人类没有善待自然的结果。从总体上说,这没有错,但要具体分析。

的确,人类应该善待自然,与自然环境和谐相处,尽可能少改变(实际是程度不同的破坏)或影响环境,尽可能少消耗资源,尽可能减少污染或废弃物。无论全球变暖是否是必然趋势,无论引起全球变暖的原因是什么,无论自然界还有多少未解之谜,这样做总是有利无害的。而且,无论如何,人类以往的活动加剧了气候的变化,使异常气候更加频繁和严重。

不过,就不同时期或发展阶段的不同人群而言,无论是道义上的或具体的责任,都是有区别的。人类活动对自然环境变迁的影响是积累起来的,是全球范围相互影响的。例如,发达国家以往产生的温室气体和造成的污染会使今天或明天的环境受害,完全可能波及从未产生过温室气体和保持着原始环境的不发达地区;人均排放温室气体量并不高的中国,必须承受排放量远比中国人均高的其他国家所产生的影响。“厄尔尼诺”现象和“拉尼娜”现象的后果并不与某一地区、某一人群以往的行为存在直接关系。营养过度、饮食过量的人必须反省过去的行为,并采取切实措施;而营养不良、难免饥馑的人只需要了解前车之鉴,却不应该就此节食。

何况一味反省并不能感动自然,人类与自然的关系从来就是互动的,要是人类放弃自身的努力,不用说与自然和谐相处,连人类本身都不可能产生。至于因为遭遇这次冰冻雪灾,就认为“后天”就在眼前,或者认为明年或未来肯定会出现更大的灾害,甚至认为人类已面临万劫不复的局面,如果不是愚昧无知,就是别有用心。即使这次出现的最严重的灾情,都没有超过数十年或百年一遇,至少不是史无前例。很多更严重的灾害出现在完全没有工业化、人口更加稀少的古代,难道那时的温室气体排放量比现在还大?资源消耗比现在还多?环境污染比现在还厉害?

其实在反省的同时,我们更应该继续进行科学研究,探索自然的奥秘,了解自然环境演变的规律。例如,对直接引发这次异常气候的拉尼娜现象,对它形成和演变的规律,人类的了解还相当有限,更无法作出准确的预测和预报。在人类还没有能力消除自然灾害或改变异常气候的情况下,能否作出准确预报,结果就大不相同。

应该承认,从政府主管部门到普通民众,都还缺乏应对异常气候和灾害的经验。即使在现有条件下,这次造成的灾情,并非完全不可避免的。当第一次灾情出现时,很少有人想到,更严重的灾情还在后面,而是心存侥幸,以为已经万事大吉,没有及时启动可以采取的措施。南方地区大多数政府官员、管理人员既缺乏亲身经验,又没有事先制定或演习过应急措施,只能坐待上级的指示或外界的救援。

还应该承认,社会组织能力的薄弱,信息发布不及时、无权威甚至相互矛盾,组织性和公德性的不足,都加剧了灾情,造成了不必要的损失。例如,即使某一大城市或交通枢纽对外的交通全部断绝,如果信息发布及时而准确,指挥得当而果断,民众能充分动员且有效组织,旅客能服从调度又相互照顾,无论如何不应该发生伤亡事故,也不至于出现人流盲目往返移动。

2008年2月14日

日食与“天人感应”

晴朗的天空阳光灿烂,忽然一个阴影开始遮蔽阳光,天空渐渐暗淡,太阳完全没入阴影,天上现出点点星星,大地一片昏暗。毫无准备的人们不知道发生了什么灾难,有人以为末日来临,惊恐地匍匐在地;有人以为天降处罚,跪地求饶;有人不知所措,号呼奔走;有人举火照明,有人鸣锣击鼓;连鸡犬也不得安宁。没有多久,天色渐明,太阳重现,就像什么事也没有发生过。人们悲极而喜,纷纷叩谢上苍的庇佑,也有人依然忧心忡忡,不知道什么时候会天降奇祸。

这是古人描述的日食发生时的情景。在人类对日食的原理还不了解时,也不可能对日食的发生作出预测预报,出现这样的情况毫不奇怪。尽管日食是一种正常的天象,但每次能观察到日全食的地方不过一百多万平方千米,只占地球面积很少的一部分,并且未必是有人居住的地方,还受到时间和气候的影响,所以一个人一生中能看到日全食的机会并不多,不可能积累多少直接的经验。即使以往见过,或者听长者说过,一旦日全食真的出现,还免不了会产生恐惧。

奇特的日全食更会引起震惊,在中国的史书《竹书纪年》中就记载着这样一项重大事件:“懿王元年天再旦于郑。”(懿王元年,在郑这个地方,早上天亮了两次。)这看来是不可思议的,却千真万确,并且已经得到科学的验证。1997年3月9日,在新疆观察到了一次类似的日全食。早上日出前,天已大亮,这时日全食发生了,天空重新变得黑暗,星星闪烁,然后第二次天亮。有了这样的实证,科学家断言,“天再旦”发生在公元前899年4月21日凌晨5时28分,今陕西华县(当时的郑)一带可见到一次日全食,于是当地人产生天亮了两次的错觉。这无疑是当时从未见过的“灾异”,值得载入历史。

古代中国以农立国,农业生产是国家、部族、家族以至个人赖以生存的基础。当人们还不具备抵御自然灾害的能力时,只能尽力观察自然的变化,包括天象、星象的演变,以便作出解释或判断。相传尧已经设立“掌天地四时”的专职天文官,负责观察天象,由四个人分别驻在东西南北四个地方,通过观测太阳和星宿来推定春分、夏至、秋分、冬至四个节气的具体日期,以利农事。《尚书·胤征》记载:夏王仲康时(约公元前2050年前后)发生了一次日食,由于天文官羲、和二氏沉湎酒色,疏于观测,居然没有及时作出预报,以至引起全国震恐。

尽管这些传说还没有得到充足的证据,但到春秋时期,史官已对日食作了完整的记录。

在《春秋》所记的二百四十二年间,发生了三十六次日食,每次都有年月日的记载。照理说,日食不会像其他自然灾害那样给人类带来直接的损害,既然有了预报,大可不必再惊慌失措,为什么还会被视为不祥,当作灾害呢?这是因为中国古人一直有一种“天人感应”的观念,天上的日月星辰都与人事相对,太阳自然是与国君相应。所以太阳中出现黑子,说明国君有错误,应该好好反省。而太阳居然被黑暗所遮蔽,说明国君肯定有更大的罪过,所以上天才要发出警告,或者预示着惩罚的降临。对于春秋期间的日食,《史记·天官书》解释为:“天子微,诸侯力政,五伯(霸)代兴,更为主命。自是之后,众暴寡,大并小。秦、楚、吴、越,夷狄也,为强伯(霸)。田氏篡齐,三家分晋,并为战国,争于攻取,兵革更起,城邑数屠,因以饥馑疾疫焦苦。”《汉书·天文志》讲得更加具体:“弑君三十六,亡国五十二,诸侯奔走,不得保其社稷者,不可胜数。”三十六次日食居然会对应三十六位国君被杀,而且从此天下大乱。《汉书·五行志》已将日食列为灾异,具体记载了西汉二百一十二年间的五十二次日食。

其实天文官和史官心里都明白,并非每次日食都能找到对应的灾害,即使勉强能与某次灾害挂上钩,也不存在严格的时间、地点的关系,那么为什么还要坚持这样的结论呢?一方面当然是敬畏天命,天威不可测,即使不明白也不能不重视。另一方面,包括天文官在内的臣民都明白,国君再昏庸无道,再骄横残暴,对老天爷还是怕的。所以像日食、月食、异常星象、地震这类灾异发生后,正是向国君进谏的好机会。“日变修德,月变省刑,星变结和”(日食后该增加德行,月食后该减少刑罚,异常星象后应该讲究和谐)。国君照例要换上素服,停止娱乐活动,降低膳食标准,临时住在偏房中闭门思过,甚至还要下“罪己诏”,广泛征求臣民的批评建议,采取赦免罪犯、减轻赋税等具体措施以示悔改的诚意。

就这一点而言,日食对中国古代社会还是有一定积极作用的。

2009年7月19日

反思雪灾

今年以来中国十多个省、市、自治区出现的大范围持续雨雪低温天气创造了多项纪录,有的是数十年或百年一遇,有的是有气象观测记录以来的极点,造成了巨大的经济损失和社会影响。国家气象局发言人肯定这是属于异常气候,并且说都在意料之中。但气象局长坦承,对此次连续发生四场低温雨雪冰冻天气,没有事先料到,对后面可能出现的灾害缺乏足够的估计。

都是全球变暖惹的祸吗?

这次异常气候过程及形成灾害的根源在哪里呢?几乎众口一词:是全球变暖引起的。由于大多数科学家都认为未来气候变化的总趋势是在变暖,将这一阶段中的异常气候归结于全球变暖当然没有错。但就具体原因而言,就没有那么简单了。例如,一位澳大利亚科学家就认为,中国这次雪灾与全球变暖无关,而是“拉尼娜”现象的结果,几十年就会出现一次,以前也出现过。尽管这一说法尚未得到多数科学家的认可,但他的思路还是值得重视的。因为即使全球变暖的总趋势已成定局,也不等于不存在其他在短期间或局部地区影响气候变化的其他因素。例如,上世纪菲律宾的皮纳图博火山一次爆发就曾使当年北半球冬天变得异常寒冷。“厄尔尼诺”现象和“拉尼娜”现象都会引起大范围的异常气候,而这两种现象在全球变暖前就已存在,它们与全球变暖的关系如何,目前还不是很清楚。

就拿去年联合国政府间气候变化专门委员会的报告的结论来说,正式的说法是气候变暖“非常可能”是由人类活动引起的。非正式的解释是“非常可能”相当于90%,那么也还有10%是人类以外的活动引起的,其中主要应该是地球本身的变化。可以肯定,这个比例不是一成不变的,更不是在全球每个角落或一年三百六十五天中都是平均分配的。要是地球本身的因素在某一区域或某一段时间内集中释放出来,那就完全可能成为90%,甚至100%。正因为如此,在变暖的过程中会出现剧烈的气候变化,在局部区域或阶段气温会出现大幅度的波动和异常气候,包括变冷。

当然,如果人类活动对气候的影响没有那么大,或者变暖不是唯一的可能(至今仍有一部分科学家持此观点,我也赞成),那就更加复杂。实际上,人类对自然变迁的规律还知之不多,有很多现象用现有的科学知识和技术手段还无法作出合理解释。例如,在媒体上一度报道过的南极上空出现不少的臭氧空洞,并不是始终在扩大的,也未必与温室气体的排放量成比例关系。在以往几年间,臭氧空洞曾经意外出现过大幅度的缩小,其原因谁都说不明白。

中长期的天气预报至今仍是世界性的难题,所以科学家在预测全球变暖的趋势时,只能提出一个幅度很大的估计。尽管预料会出现异常气候或某方面的剧烈变化,但要预测会出现哪种异常气候,发生在什么时候、什么地点,几乎没有可能,更不用说精确预报了。就像最近气象局长所说,“当前技术水平很难对一周以后的天气作出肯定的预报”。

无论是人类活动,还是地球本身的作用,都不一定直接地、即时地反映在气候变化上,都有一个累积的转换的过程。今天在中国出现的冰雪灾害,或许是多少年前、其他地方人类活动所造成的结果,也可能是地球甚至宇宙间某种目前还不为科学家所知的因素所致。这些难题不攻克,就不可能对气候变化作出精确及时的预报。

至于有人怀疑这次冰雪灾害与三峡水库的形成有关,至少目前尚未发现可靠的证据。三峡的蓄水量固然很大,但能与“厄尔尼诺”现象或“拉尼娜”现象引发温度变化的太平洋海水比吗?能积蓄那么大的能量吗?

为了防范可能出现的类似气候灾害,为了减少可能发生的气候灾害造成的损失,无论是对“全球变暖”,还是地球本身哪怕只有百分之几的因素,都必须继续进行深入研究,而不是简单地将“全球变暖”当作包罗万象的答案。

同样的灾害为什么会有不同的后果

这次冰雪灾害尽管相当严重,有的地方是数十年一遇,甚至是一百年一遇,却并非史无前例。我国大多数地方的气象观测记录不足百年,有些“百年一遇”是一种概率性的估计,并非实际记录。就单项记录而言,如最低气温、降雪量、积雪厚度、持续时间等,在历史上都曾出现过。从长时段的气候变化来看,都在正常的范围之内。

同类推荐
  • 新闻学十年(1998-2008):多元与分化

    新闻学十年(1998-2008):多元与分化

    在新中国成立60周年、中国传媒大学校庆55周年之际,《现代传播——中国传媒大学学报》也迎来了30周年刊庆。《现代传播——中国传媒大学学报》创刊于1979年,迄今走过了整整30年的历程。作为国内创刊最早的广播电视学术期刊之一,30年来我们向广大读者奉献了160多期刊物,5000余篇论文,发行总量50万余册,为中国广播电视学术与事业的发展做出了自己的贡献。
  • 让每一个学生发展得更好

    让每一个学生发展得更好

    发展性教育是作者在全国最早提出的十分重要的教育思想,“十年探索,十年实践”,发展性教育已经形成了较为完善的理论和实践体系,而且得到越来越多的教育理论家和教育工作者的认同。在“注重发展,追求卓越”的发展性教育思想的基础上,作者提出了“让每一个学生发展得更好”和“学校的一切为学生的发展而存在”的办学理念,把重庆一中办成了全国一流的名校。本书正是对发展性教育的理论和实践进行的系统整理,对中国现代教育研究具有较高的学术参考价值。
  • 耕耘南广

    耕耘南广

    辑录了几十篇在南广教学、管理和后勤服务一线辛勤耕耘的教工们的创业回忆文章。它记录着创业者的艰辛与欢乐、光荣与梦想,和年轻南广的成长历程。在这里,可以感受到南广青春律动的脉搏,园丁的敬业、奉献和激情,聆听她深情嘹亮的歌唱。
  • 哈佛东方新秀

    哈佛东方新秀

    本书只是想以海雯步入哈佛的成长历程为线索,介绍培养海雯的一些经验和方法,介绍海雯切实可行的学习方法和人生设计,以点带面,抛砖引玉,并以我的所见所感为视野,介绍美国的家庭和中小学教育,以及美国的教育体系、教育政策,教学、考试、评估学生的方法和道理等。这些都集中体现了美国的文化意识。希望每位父母、学生和教育界人士在阅读本书后对中美文化、教育及思维上的差异有相对比较全面的认识,能开阔一些视野,从中受到启发,并结合中国教育、文化的实际情况,取长补短,把东西方文化结合起来,用于培养中国的孩子,培养更多更好的未来世界先进的高素质人才,使我们中华民族永远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
  • 字里禅心:汉字的另类阐释

    字里禅心:汉字的另类阐释

    本文从民间传说与现代生化的角度,对部分字、词、成语进行个性化的解释,对汉字的来源与本义提出了现代人的一些看法。
热门推荐
  • 天辰罪

    天辰罪

    这是一个名为地狱的宏大世界。无荒位面是地狱中最为蛮荒嗜血的炼狱,无尽岁月前曾是一座牢笼,关押了无数罪血后人。一名孩童,身负天辰罪印,流放至此。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上天凭什么定我的罪!”“罪若天定!我便破了这个天!”…………………………………………………………………微小堂的其他作品:《相师笔记》
  • 邪王霸宠:妖孽有种你别跑!

    邪王霸宠:妖孽有种你别跑!

    某宝宝不乐意:“亲,给宝宝暖床,伺候高兴了,爷赏你俩银子!”某美男子冷不丁的说:“嗯?再说一遍?”某宝清醒过来:“!这不是我家boss!!”堂堂一代神医专用治毒,竟然死于别人毒下!丢脸!哼哼,金针在手,天下我有!某宠不乐意了:“亲,装b遭雷屁呦”
  • 嫌妻的逆袭

    嫌妻的逆袭

    赵林是个凤凰男。我们从相知相爱,到结婚生子。他就是人们口中的“上门女婿”。我小心翼翼纵容他的清高,以为爱情就是包容。直到东窗事发,才明白,再正经的男人,也挡不住欲望的诱惑。我不明白,他有车有房,有妻有女,竟敢还在外面跟人鬼混!原本以为原谅他就能过回以前的生活,谁料到除了这些露水姻缘,等着我的,才是真正的晴天霹雳!而渣男与小三的故事,从来就没有结束的时候。
  • 圣斗士之第三神系

    圣斗士之第三神系

    姬兴乃第三神系帝俊之后,帝俊死后灵魂化为血饮魔剑,他的坐骑乃上古神兽狌狌,机缘巧合神兽吸取圣水灵气后从千年沉睡中苏醒被姬兴慑服,融为一体。炎黄之后与第三神系格格不入,姬兴身世之谜被揭开后遭到了五派同盟的追杀,姬兴在赵娥青、盛海月、江映辉等人的帮助下修炼了十级灵力、九品内功,在地狱之门找到了血饮魔剑,打败了五派同盟。后因兽人王国与人类开战,人类遭到屠杀,中原武林腥风血雨,姬兴持血饮魔剑,联合月光森林最终打败的兽人王国。
  • 那年夏天恋爱的我们

    那年夏天恋爱的我们

    她,第一中学校花,孤僻冷傲,谁能想到她居然是当下最火热的第一女子组合领唱,世界首富的千金.他,第一中学校草,漠然,世界第二富少爷,当下最火热男子组合领唱。当两人在一起,会碰撞出怎样的火花?。。。。。
  • 微笑在夏天的爱

    微笑在夏天的爱

    散漫的乐天派,蜕变中的社会新鲜人,生活在浪漫与现实的狗血夹缝交,在修炼成女王的道路上越走约远。
  • 让你看到更好的自己

    让你看到更好的自己

    作者在唠叨的叙说里还原岁月,在恳切的絮语中沉淀美好,在谆谆的叮嘱中叩响心扉。无论世事多艰,你都可以从作者痴痴的低语里看到一个更好的自己,而有了更好的自己,便有了笑对幸福的力量。
  • 全能农夫

    全能农夫

    张祖诚,本是身怀绝症,只得坐吃等死,却在机缘之下遇到了改变其一生的女人,从此命运的轨迹发生了翻天之覆,打地痞,除村霸,灭极道,小小农夫本领大,种得一手好地,酿得一手好酒,做得一手好菜,把得一手好妞,办农场,开酒楼,搞开发,事业风升水起,桃花来往不断,七彩石灵在手,扭转天命乾坤,小小农夫,彰显全能之勇!
  • 伦性

    伦性

    一朝穿越成公主,吃好穿好睡好住好玩好,该一世当个小米虫,可是,————“皇兄,我可是你一母同胞的亲妹妹!你怎么可以做下这等子违背道德伦理的事。”“妹妹?你觉得你还是朕的妹妹吗?这辈子你注定是朕的女人。”————“皇叔,我们私奔吧!”“这,这不好吧!”————“表皇妹,嫁给为兄可好?”“表哥,我们是有血缘关系的。”这是一个穿越女,在道德伦理里越陷越深的故事。
  • 玄心结界

    玄心结界

    自数万年前,玄天真人与魔教教主一战之后,飞升仙界。玄天大陆便被一层结界所包围。万年内多少豪杰高手,破出结界一探究竟,却无一人生还。不知是身死域外,还是荣登仙界。渐渐地关于玄心结界的传说流传开来。万年后,玄天大陆内发生了各种的战争,权利与阴谋,残忍与血腥伴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