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9041900000011

第11章 素书解译(9)

中国历来有特权阶层的传统,他们既是政策法令的制定者,又是执行者,但他们本身却不受约束。有个贪官被判刑时说:“官做到我们这一级,也就没有人管了。”这是一句非常深刻的话,它反映的是一个阶层的心理,不管他是当官,还是搞企业,到了一定的位置,自然都会有这种的心理。

一般来说,一个单位下面出了问题,根子一定在上面,这是千古不易的道理。领导要求别人做到的,自己必须首先做到,而且还要更加严格,否则就犯了“自所不欲,勿施于人”的老毛病。在美国,一般人的婚外恋那是“隐私”,而总统的婚外恋就叫“政治丑闻”,克林顿差点因为这点毁了总统的宝座。

其二是命令本身不代表大家的利益,没有执行的基础。孟子曾说过:民为重,社稷次之,君为轻。这绝不是政治口号,而是官民博弈后的经验之谈。不论单位大小,政策制度必须代表民心、民意,否则就是自取废亡。

东汉末年,王莽篡政后实施了经济改革政策,但这些政策因为失去了民心,最后还是失败了。比如说,他的货币政策就是瞎胡闹,上台的第二年,发行了五物、六名、二十八品的新货币。所谓五物,是指金、银、铜、龟、贝;六名指金货、银货、钱货、布货、龟货、贝货;二十八品即钱货六品,金货一品,银货二品,龟货四品,贝货五品和布货十品。由于这种货币制度过于复杂,人民使用时很不方便,所以在实际交易时,还多半使用原来的五铢钱,因违反货币管制命令而被治罪的,数不胜数,造成了社会的大动荡。

【原典】后令缪前者毁。

注曰:“号令不一,心无信而事毁弃矣!”

王氏曰:“号令行于威权,赏罚明于功罪,号令既定,众皆信惧,赏罚从公,无不悦服。所行号令,前后不一,自相违毁,人不听信,功业难成。”

【解译】当领导的人,最忌讳的事就是朝令夕改,变来变去,弄的底下人无所适从,进而就会怀疑领导的权威与能力。

任何制度在推行之前,一定要谨慎;公布后,除非必要做某种程度的更改,否则一定保持原则。朝令夕改的领导,在心理上都是不成熟的表现,要么是太过刚愎自用,要么就是一种极度的自卑心理。但不论是哪一种情况,政令不统一或者朝令而夕改,都会使此前的努力、目标遭遇重大损失。

1940年5月10日清晨,德军136个师在3000多辆坦克引导下,绕过马奇诺防线,仅10多天时间,德国装甲部队就横贯法国大陆,直插英吉利海峡岸边。40多万英法联军开始全部集中向敦刻尔克撤退。而德国军队则从西、南、东三个方向向敦刻尔克步步紧逼,德军最近的坦克离这个港口仅10英里。可就在此时,德军装甲兵司令古德里安却接到了希特勒停止进攻的命令,几十万德国大军,围着一个小小的港口,不知道应该怎么办。

英国人利用这道令后世历史学家百思不得其解的命令,在短短10天时间,把34万大军从死亡陷阱中拯救出来,为盟军日后的反攻保存了大量的有生力量,创造了二战史上的一个奇迹。

【原典】怒而无威者犯。

注曰:“文王不大声以色,四国畏之。故孔子曰:不怒而威于呋钺。”

王氏曰:“心若公正,其怒无私,事不轻为,其为难犯。为官之人,掌管法度、纲纪,不合喜休喜,不合怒休怒,喜怒不常,心无主宰;威权不立,人无惧怕之心,虽怒无威,终须违犯。”

【解译】凡当领导者,都希望自己的权威足足的,在单位里说一不二,备受敬仰。但如何才能具备权威?却是个大学问。有的领导经常发怒,却没有人怕他,反而弄得一点威信都没有,这样一来,以下犯上的事就会越来越多。

《淮南子》里说,领导权威最高的境界有三:“不言而信,不施而仁,不怒而威。”还没有说话,大家却都相信了;还没给好处,大家却都感觉到了恩泽;不用发怒,大家都承认权威的存在。为什么能做到这三点呢?那是因为领导有一颗仁爱之心,绝对的公正、无私,始终抱着让大家各有所得的信念,也就是说有一颗“天心”。这种领导是真正的“内圣外王”,可惜的是,这种人可能几百年才能出一个。

领导权威次高的境界也有三:“施而仁,言而信,怒而威。”给了好处,大家才感受到恩德;信誓旦旦,大家才相信他说的话;发了怒,大家才感觉到领导权威的存在。这种领导是绝大多数,当然能做到这三点也不容易.因为他们有一颗进取之心,想把事情做成、做好,而且能够真诚地对待人。

领导权威最下的境界也有三:“施而不仁,言而不信,怒而不威。”即使给了好处,大家都不领情,吃着肉骂着娘;即使说破了嘴皮子,也不能取信于民;即使整天怒气冲冲,却一点权威都没有。这种领导为数也不少,尤其是中国体制内的领导。这种领导空有一个架子,却没有什么内涵。

因此领导的权威,根本在于内心的素质。所谓的素质,指的是心有多大,心里能装下全人类的人,不怒而威;心里只有一个单位利益的人,怒而威;心里只有自己,或者只有家人的人,怒而不威。

【原典】好众辱人者殃。

注曰:“己欲沽直名而置人于有过之地,取殃之道也!”

王氏曰:“言虽忠直伤人主,怨事不干己,多管有怪;不干自己勾当,他人闲事休管。逞著聪明,口能舌辩,伦人善恶,说人过失,揭人短处,对众羞辱;心生怪怨,人若怪怨,恐伤人之祸殃。”

【解译】做人、做领导,首要的一条是尊重别人,对犯错误的属下,批评要就事论事,不要侮辱别人的人格,否则会被记恨一辈子,自取殃祸。

宋代释普济《五灯会元》中有这样两句话:“利刀割肉疮犹合,恶语伤人恨不销。”这是生活经验的总结,棒打皮痛,话打骨痛。有一则事故,很能说明这个道理:

一头熊在与同伴的搏斗中受了重伤,它来到一位守林人的小木屋外乞求得到援助。守林人看它可怜,便决定收留它。晚上,守林人耐心地、小心翼翼地为熊擦去血迹、包扎好伤口并准备了丰盛的晚餐供熊享用,这一切令熊无比感动。

临睡时,由于只有一张床,守林人便邀请熊与他共眠。就在熊进入被窝时,它身上那难闻的气味钻进了守林人的鼻孔。

“天哪!我从来没闻过这么难闻的味道,你简直是天底下第一大臭虫!”熊没有任何语言,当然也无法入眠,勉强地挨到天亮后向守林人致谢上路。

多年后一次偶然相遇时,守林人问熊:“你那次伤得好重,现在伤口愈合了吗?”熊回答道:“皮肉上的伤痛我已经忘记,心灵上的伤口却永远难以痊愈!”

佛教说,由人口舌造的业有:妄语、两舌、恶口、绮语。恶口者,就是说话凶暴,恶语伤人,如刀如剑,令人难受。也许是出于对恶口的特别痛恨,人们造了一个拔舌地狱,凡是犯恶口者,死后都要下拔舌地狱,小鬼掰开来人的嘴,用铁钳夹住舌头,生生拔下,非一下拔下,而是拉长、慢拽,然后用钉钉住,以示惩戒。

前面说到三国时的弥衡,恶语伤人成性,他的被杀,从人性上来说是必然之事,曹操不杀,刘表不杀,但早晚会有人杀了他,辱人者,自取其辱。

【原典】戮辱所任者危。

注曰:“人之云亡,危亦随之。”

王氏曰:“人有大过,加以重刑;后若任用,必生危亡。有罪之人,责罚之后,若再委用,心生疑惧。如韩信有十件大功,汉王封为齐王,信怀忧惧,身不自安;心有异志,高祖生疑,不免未央之患;高祖先谋,危于信矣。”

【解译】作为一个领导,最难的事还是用人,用好一个人,大事可成,如刘备用诸葛亮,终成鼎足之势;用错一个人,万事皆休,如唐玄宗用安禄山,终有安史之乱,大唐帝国由盛而衰。所以侮辱、迫害自己所用之人,历史上都没有好下场。

明代大将袁崇焕,镇守宁远,炮伤努尔哈赤,杀悍将毛文龙,率师解北京之危,有大功于国。后金行反间计,明思宗疑其通敌,将他下狱,次年被冤杀。历史上,类似的事件绵绵不绝,几乎都出于一个“疑”字。

其实,从人性的角度来看,不要一味强调“用人不疑”,恰恰相反,凡用人者均“疑”,越是关系身家性命,越是责任重大的岗位,越是身处疑地。一个投资人,将上亿的资金交给他人管理,怎能够没有“疑”?

有疑并不可怕,可怕的是用“疑心”来防“疑”,那是越防越乱。要用制度来防“疑”,让疑人者、被疑者同受某种制度的约束,用制度相互保证安全,这才是上策。比如说,皇帝的安全一直就是封建王朝最关心的问题,历来都是由羽林军负责,这样一来,历代羽林军的统领都身处“疑地”。怎么办呢?唯一的办法是分权,将禁卫的责任分散,如唐初禁卫就有十二卫之多;而每一卫又分左右二部分,如左右金吾卫、左右监门卫和左右千牛卫,相互监督。

【原典】慢其所敬者凶。

注曰:“以长幼而言,则齿也;以朝廷而言,则爵也;以贤愚而言,则德也。三者皆可敬,而外敬则齿也、爵也,内敬则德也。”

王氏曰:“心生喜庆,常行敬重之礼;意若憎嫌,必有疏慢之情。常恭敬事上,怠慢之后,必有疑怪之心。聪明之人,见怠慢模样,疑怪动静,便可回避,免遭凶险之祸。”

【解译】从天道循环的角度看,这个世界是公平的,你怎么对待它,它就怎么对待你。这是真理,也是天道。无论你有多大的本事,都不可能扭转这一规律。比如说,当你随意侮辱了一个人,无论你官有多大,都不可能阻止对方在心理痛恨你。

孔子曰:“君子有三畏,畏天命,畏小人,畏圣人之言。”天命就是天道,是人力不可扭转的规律,故需敬之;小人就是芸芸小民,他们可载舟覆舟,也须礼敬;圣人就是古代先贤圣哲,他们的思想永放光芒,更需敬之。其实除了这些,人应该敬畏的东西还有许多,敬畏那些对我们有恩的一切事物,自然、父母、亲朋、老师、规则、法律……敬畏让我们谦恭,让我们的心胸博大。

1945年,当纳粹德国撤退巴黎之时,希特勒曾下令炸毁塞纳河上所有桥梁。但是德军总司令面对着与巴黎城市浑然一体的这些桥梁,他违抗了军令。同样,当盟军进攻德国时,许多城市被炮火所毁,唯独海德堡幸免于难,原因是那里有“出此校门,便无学问”的海德堡大学,那是诞生过无数科学家、哲学家和文学家的学府。出于对文明的共同敬畏,使人们放下手中的屠刀。

人如果失去了敬畏之心,在他们的脸上那就只有放肆、邪恶、虚伪和鲁莽。第二次世界大战时,欧洲600万犹太人被纳粹杀害。因为纳粹已经失去了对生命的敬畏,所以才变得那般邪恶,最终只能灭亡。同样,自从工业革命之后,人类失去了对自然的敬畏,妄自尊大,大肆掠夺、破坏,造成全球气候剧变,严重威胁到整个人类的生存。

但“敬畏”的本身并不是一条限制人的规则,不是要人们去墨守成规,它是做人做事应有的态度。即使想突破圣人之言,制度创新,也要对以前的成果抱有敬畏之心。彻底的否定、纯粹的破坏,都是鲁莽的。

【原典】貌合心离者孤。亲谗远忠者亡。

王氏曰:“赏罚不分功罪,用人不择贤愚;相会其间,虽有恭敬模样,终无内敬之心。私意于人,必起离怨;身孤力寡,不相扶助,事难成就。

亲近奸邪,其国昏乱;远离忠良,不能戍事。如楚平王,听信费无忌谗言,纳子妻无祥公主为后,不听上大夫伍奢苦谏,纵意狂为。亲近奸邪,疏远忠良,必有丧国、亡家之患。”

【解译】领导者最大的悲哀,就是他的团队貌合神离,同床异梦,大家各有各的小算盘。这样的领导其势必孤,其力必散,什么事也做不成。

这几年,企业集体跳槽已经不再是新闻了,方正集团的助理总裁周险峰携30位方正科技PC部门的技术骨干加盟海信,TCL手机事业部高层受集体跳槽到长虹,牛根生在伊利“下岗”之后打造出了一个更大的蒙牛……我们不去评论这些人出走以后的结果,但对于原企业而言,这些“貌合神离”的跳槽,足以引起巨大的动荡。

然而,对于那些将“最亲密的朋友”,变成“最危险的敌人”的老东家们,更应该思考的是集体跳槽背后的原因:是公平、公正出了问题,还是自我人格魅力有了缺陷。

团结就是力量,此言近似真理,古人云“三人同心,其利断金”。不论你有天大的本事,离开了一个同心同德的团队,也就只好“空悲切”了。所谓事业的大小,说穿了就看你能团结多少人。

【原典】亲谗远忠者亡。

注曰:“谗者,善揣摩人主之意而中之;而忠者,推逆人主之过而谏之,谗音含意多悦,而忠者逆意者多怨;此子胥杀而吴亡;屈原放,而楚灭是也。”

【解译】谗言是小人的专利,忠言是正直者的墓碑。其实,哪一个领导都知道“亲谗远忠”的后果,可就是做不到,历史上因此而败亡的人数不胜数。而小人历来被人们痛骂、鄙夷,可他们却常常能够活得很滋润,一个个都得志起来。

如此说来,领导与小人之间好像天然有某种亲缘关系,往往一拍即合。这其实就是人性中的供需关系。

小人好浮夸,善于溢美之词。汉代刘向曾说:“小人之言,多而虚。”意思是:这类人巧言善辩,夸夸其谈,尽说好听的。而一般人尤其是领导,都有点好大喜功的毛病,喜欢听顺耳的,谁愿意成天“良药苦口”呢?于是谗言者专攻这些弱点,往往说到对方的心坎里。一个喜欢听,一个喜欢说,供需平衡,自然市场广大。

同类推荐
  • 汉族风俗史(第五卷):清代后期·民国汉族风俗

    汉族风俗史(第五卷):清代后期·民国汉族风俗

    本书作为《汉族风俗史》之第五卷,经过10余年风雨的磨练,现在终于要出版了。
  • 性感:一种文化解释

    性感:一种文化解释

    本书内容包括:性感,何为性感?:性感是一种欲望的表达、头发乱了、什么是男人的性感?不平等的性感、和老公一起看美女、财物与祸水:男性中心社会里的女性。无处不在的性感——商业与风化;无处不在的性感——出版中的性;无处不在的性感——色情文艺;无处不在的性感——性感的药物;性爱与革命;让我们享受健康、坦荡、明快的性。
  • 接吻简史

    接吻简史

    接吻是人人都了解的事,但其来龙去脉鲜有人知,丹麦学者克里斯托弗尼罗普教授围绕“接吻的历史”这一主题,详细考察了西方世界的接吻历史,从文化的角度阐述了关于“吻”的历史发展和文学演变之路,将“吻”分成爱情之吻、友谊之吻、敬重之吻、和平之吻、柔情之吻等形形色色的类型,用大量的引经据典和诗歌故事,将接吻的整部历史写得妙趣横生、丰富多彩。书中配以大量世界名画及精美插图,与吻的罗曼文学史交相辉映,形成了一本美轮美奂的接吻之书。
  • 发明发现未解之谜

    发明发现未解之谜

    本书带您走进人类发明和发现的世界,领略这些发明产生背后的故事,以及笼罩在这些发明发现上的神秘谜团,并挑选了多幅珍贵照片,帮助读者更直观地了解这些发明发现对人类的深远影响,以及它们带来的未解之谜。
  • 山东竹枝词

    山东竹枝词

    《山东竹枝词》借用竹枝词这一古老民歌的形式,创作一部真实记录山东当代风俗史的作品,展现了山东的地域特色、人物风采、风景名胜等,作者在深入各地采风和考察的基础上,紧紧抓住了地域文化这条主线,突出了不同地域文化的特点和引领作用。如济南的泉水文化,济宁的孔孟文化,淄博的齐文化,临沂的红色文化,聊城的水城文化,泰安的泰山文化,莱芜的钢城文化,潍坊的风筝文化,东营的黄河口文化,青岛、日照的港口文化,烟台的海洋文化,威海的渔乡文化,荷泽的牡丹文化其中如泉水诗、渔家诗等还形成了一定规模和影响。即使地域文化特点并不突出的德州、滨州等地,由于选取从枣乡文化和退海之地的沧桑巨变等角度入手,同样写出了特点和情趣。
热门推荐
  • 万古蛮神

    万古蛮神

    太古年间,苍穹惊雷不断,地域动摇不止。混沌絮乱,日月同出。阴阳逆转,天地大乱。冷文轩偶得一把无名扇,从此开始了他的万古蛮神一途!
  • 重生网游之独行

    重生网游之独行

    一个在游戏里达颠峰的人陨落了,他迷惘过、愤怒过,不知路在何方。但命运给了他一巴掌又给了一个甜枣,重生让他再起动力,筑起更辉煌的一片天空......游戏名是英雄,我讲述的也是一名英雄,世界处处都有人,成为英雄的能有几个?
  • 所为江湖

    所为江湖

    一行人,为同一目的集聚。一行人,为同一任务集聚。一行人,为今生之缘集聚。
  • 冰天雪帝

    冰天雪帝

    寒气,冰冻了易轩的筋骨,封住了易轩的武途。他是一代武渣,他是留级生王。可一朝挣脱枷锁,除了人间美少女,异族小妖精,谁又能阻止他,冰冻诸天,雪封万界。
  • 妃傲天下:太子替我披战袍

    妃傲天下:太子替我披战袍

    破案界的鬼手,一朝穿越。扑朔迷离的案件席卷而来,神秘的双重身份,爱人的反目成仇,皇帝的离奇死亡……真相到底是如何?民间流传着两大传说:其一,皇帝的心肝宝贝公主回宫了,人不仅聪明伶俐,还成了京城的断案高手。无数男人上门暖床,但却被拒之门外,原因是公主性冷淡!其二,病秧太子喜好男色,府里的男宠数不胜数。最近却传出太子在追一个女人,而且还是死皮赖脸的。吃瓜群众搬好板凳,准备看戏……
  • 辰龙传

    辰龙传

    齐天大圣?得天地造化?又怎样。我要夺天地造化,创我之齐天之路。战人。战妖。战天。战帝。战自己。
  • 龙夜

    龙夜

    圣龙游戏之后,八大龙神创建龙神大陆,战异兽,获神器,偶遇器魂。周游世界各地,执行学院维护龙神大陆的任务,究竟为何深渊会有喊叫声,富士山中究竟藏有什么,东非大裂谷竟是龙骨!这些都是后话,欢迎来到!八龙界!征途现在开始!
  • 世界主宰

    世界主宰

    白海棠在死亡的霎那,与恶魔做了一笔交易,便转世到异界!给我一把破剑,我就能劈开天与地,斩杀万诸神佛,我会成为这世界的大主宰!给我一串烤肉,我就敢冲上九天宫,娶走九天神女,因为她就是我前世的女人!
  • 天缔

    天缔

    一次偶然的机会,叶枫得到了一件具有时间法则能力的宝石;一个偶然的际遇,叶枫得知了自己具有非常罕见的封印之体,并为他带来了无数的幸运与危机;浩瀚的万界,为争夺权力与资源,到处充斥着杀伐和战争,他是如何在万界的征战中一次次化险为夷,又如何凭借机缘攀登颠峰的?且看叶枫用封印缔造神话。求点击!求收藏!求推荐!各种求!
  • 古庿

    古庿

    阴森古庙,老宅凶案,无妄之灾,揭露着人性的丑恶,几个年轻人古庙探险,殊不知即将等待他们的是一场接一场的无端死亡,那么下一个会是你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