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9023300000006

第6章 宋徽宗赵佶:花城人去今萧索

第1节 赵佶“采阴补阳”的荒唐之举

清朝人上彊村民编的《宋词三百首》,把北宋朝的皇帝、亡国之君宋徽宗赵佶的词排在第一位,当然,皇帝写的嘛,身份尊贵,在官本位时代,不放在第一位才叫奇怪呢。排在第二、三位的分别是钱惟演和范仲淹。这是上彊村民的“排行榜”。钱钟书先生的《宋词选注》(北京三联书店,2004年7月北京第4次印刷)则将柳开排在第一位,郑文宝排在第二位。宋徽宗的词根本就没有被选入。官大学问就大吗?不一定。

我们来看看北宋官最大的宋徽宗写的词。这是宋徽宗赵佶被金人跨国抓捕带到金国境内之后所写。

眼儿媚

玉京曾忆昔繁华,万里帝王家。琼林玉殿,朝喧弦管,暮列笙琶。

花城人去今萧索,春梦绕胡沙。家山何处,忍听羌笛,吹彻梅花。

我用今天的语言“翻译”一下。这首《眼儿媚》的大意是:回想起旧日汴京城的繁华,那个时候(没当俘虏的时候)大宋的万里河山都是我们赵家的。那里有皇家园林——琼林,也有用玉石精心镶嵌的金鸾殿。每天早晨都有专人奏起悠扬动听的弦管,晚上有专人吹笙弹琵琶。

如今多么凄凉,那如花的城市——开封,已经离开了我,想念故土的那种情结如春梦一般缠绕着这遥远的胡人的沙漠。家在哪里呢?我只能忍着悲哀含泪听着这凄凉的羌笛声,一遍遍地吹着《落梅花》的哀曲。

早知今日,何必当初,“一旦归为臣虏”,再来后悔,晚了。

宋徽宗到底是个什么样的人?堂堂一个大宋皇帝,怎么就让金国人抓去当俘虏了呢?北宋王朝这么一个文化大国怎么就亡在他手上了呢?他的词到底怎么样?和同样是亡国之君的李后主相比,谁的词更好?让我们通过可靠的证据,一一揭开这些迷惑。

“玉京曾忆昔繁华,万里帝王家。琼林玉殿,朝喧弦管,暮列笙琶。”这些描写说明赵佶非常怀念当皇帝时的奢华,尤其是在万岁山里面采阴补阳的修炼。这是怎么回事呢?这事还得从头说起,从赵佶信道教说起。

和李后主一样,宋徽宗同样是“生于深宫之中,长于妇人之手”。相同的还有,两个人都是才子皇帝,喜欢诗词书画,痴迷艺术但不擅长治国安邦;国家都亡在了自己的手上;最终都成了寄人篱下的亡国奴,都惨死在异国他乡。“做个词人真绝代,可怜薄命作君王”。

不同的是,李后主信佛教,而宋徽宗信道教。

赵佶喜欢享受,佛教的苦苦修行,对他没有诱惑力,他宁愿在声色香味触法这六尘的世界里尽情享乐,他宁可信道而不信佛。他最初也曾经想通过节制欲望来成佛,但是,蔡京劝他,那未来太空灵,不如通过纵欲的采阴补阳来得实在,在享尽人间乐事的同时,也可以成仙。

赵佶崇信道教,他把道教放在其他宗教之上,光皇家出钱养活的职业道士就有2万多人,这些人很体面地出入宫廷,还有个很牛的名字,叫“金门羽客”。看到金人快打到家门口了,他就把帝位传给儿子钦宗,自己乐当太上皇,他还接受了道士给他上的尊号,称为“教主道君皇帝”。

这个赵佶荒唐到什么程度呢?他派人从全国各地精心选择了一万多名天真少女,作为他采阴补阳的“补品”,蔡京说这些“补品”可以帮他求得长生。赵佶用什么样的金屋来藏这些娇女呢?就藏在从后宫到万岁山的特殊别苑里面。

文人皇帝赵佶,一边欣赏从全国各地搜罗来的著名碑帖字画,一边看着从全国各地收集到的奇花异石、珍禽怪兽,一边享用着从各地挑选来的采阴补阳的“补品”。赵佶一生有65个孩子,其中儿子31个,女儿34个。这,恐怕也是他长期采阴补阳的成果吧?

本该“授命于天”、“代天牧民”的赵佶就这么瞎胡闹,做事不仅荒唐,而且荒淫。

这种没有人性的、极度的腐败岂有不受到报应之理?后来金人把他抓去的同时,也把他的这些个孩子能找到的都抓去了。生了那么多,最后他得到了什么?一场空,白忙乎了。

第2节 “靖康之耻”,谁最该被问责?

小时候,我最爱在收音机里听评书《杨家将》。上初中时,在语文课本里读到岳飞写的词《满江红》:“怒发冲冠,凭阑处、潇潇雨歇。抬望眼、仰天长啸,壮怀激烈。三十功名尘与土,八千里路云和月。莫等闲、白了少年头,空悲切。靖康耻,犹未雪。臣子恨,何时灭?驾长车踏破、贺兰山缺。壮志饥餐胡虏肉,笑谈渴饮匈奴血。待从头、收拾旧山河,朝天阕。”

青春年少的我,读到这首词之后,就特别慷慨激昂。但当时,并不知道“靖康耻”是怎么回事。年龄稍大一些,重读这首词,突然就觉得岳飞写得好是好,就是有些句子太狠了,甚至属于残忍。再有壮志,也不该吃“胡虏肉”饮“匈奴血”吧。如果抓了敌国的俘虏,就食其肉,饮其血,这太残忍,不人道。我觉得美好的词里面,真的不该有这么暴力和血腥的东西。

那么,那个时代为什么会出现这么“狠”的句子呢?这和“靖康耻”有关。靖康二年(1127年),繁华的汴京被北方的金兵攻陷,宋钦宗亲自到金兵大营投降。金兵虽然没杀他们,但是当场宣布将宋徽宗和宋钦宗父子废为庶人,就是平民百姓了。另外找来一个傀儡,就是奸臣张邦昌,让他来当皇帝。金兵把值钱的东西全抢空,什么金银、文物等等,洗劫一空。然后把宋徽宗、宋钦宗,还有他们的家人,什么儿子、女儿、宫女共14000多人,全部押送到金国当俘虏。一路上妇女受尽了蹂躏,不少人悲愤自杀以求解脱。

北宋就这么灭亡了。

宋徽宗在金兵营中给过去的两个大臣的信中写到,“山河,都是为大臣所误。今日使我父子离散至此,追念痛心,悔恨何及。”他把责任都推到了大臣身上,好像自己没什么责任似的。其实,这次金兵南下,就是赵佶自己出主意勾引他们来的。《宋史》中说,如果不是赵佶主动搞小阴谋诡计勾引金人,“金虽强,何衅以伐宋哉?”

赵佶为什么要这么干?为了自保,为了自己的利益。我们知道,宋国和辽国在宋朝第三代皇帝宋真宗时代就签定了澶渊之盟,这是一个长期友好的和平条约,两国不再打仗,而是互称兄弟。宋答应每年给辽银10万两,绢20万匹。两国的皇帝以兄弟相称,互相庆吊,文书来往互称南北朝,宋称南朝,辽称北朝。虽然对宋不太公平,甚至于屈辱,但是,公元1004年签定的这个澶渊之盟,维持宋朝的百年和平,这总比年年打仗强吧。

宋朝到了赵佶时代,国力日渐衰弱,赵佶诗、词、书、画都不错,可当皇帝不行,不干正经事,而且任用的尽是一帮拍马屁的家伙,比如《水浒传》里所写的太师蔡京,太尉高俅(曾当过苏东坡的书僮),都实有其人。高俅在《水浒传》里是出了名的坏蛋,从小就是个二流子,一点正事不干,因为“帮了一个生铁王员外儿子使钱,每日三瓦两舍,风花雪月,被他父亲开封府里告了一纸文状,府尹把高俅断了二十脊杖,送配出界发放,东京城里人民不许容他在家宿食”。这么一个小混混,居然当上了重要部门的官员,大宋朝殿帅府的宝座让他坐了。凭借什么?就凭他会踢球,偏偏宋徽宗赵佶也好踢球。

赵佶如此随意任用官员,岂不让天下人耻笑?

比赵佶大35岁的蔡京,知道年轻的皇帝心性还未定,就根据《易经》提出的“丰、亨、豫、大”的说法,诱惑皇上尽情享受“天下之丰”,说什么,人生几何,何必太辛苦,不如对酒当歌、尽情享乐。于是鼓动皇帝大兴土木,在京城修建万岁山,就是人为地造一座皇家园林,派人到南方搜集奇花异石,大批运输花石的船和车,被称为“花石纲”。那些为宋徽宗搜罗到奇草、怪石的人,都得到了重用,那些把差使办砸了的,都被施以严厉的惩罚。蔡京等人还专门在苏州成立一个机构,叫“应奉局”,这个局的职责是专门为皇上搜集怪石或者花木。负责搜罗的官员,基本都是流氓,看到谁家有精致的家具或者怪石,就带人去收。不付任何成本,就是拿封条一贴,就得进贡给皇家,稍有不从,就是“大不敬”。再不从,就拆你的房子,抓人。派去的官员趁机捞钱,显威风,为了一块石头逼死人的事情经常发生,闹得民不聊生,内乱不断,老百姓被逼上梁山。造孽啊,皇帝是文人,喜欢欣赏奇石、花草,就命令官员把全国的奇石和花草统统搬到自家的花园里,想一个人看尽,不给他人欣赏。宋徽宗的所谓爱好,成了“楚王好剑客,路人多伤疤”。

国库越来越吃紧,老祖宗留下来的库银被挥霍一空,官员腐败,赵佶又以变法为幌子,放手敛财供自己享乐,各种社会矛盾激化,赵佶怀着赌徒的心态,利用辽金的矛盾,挑起事端,想趁机占便宜,坐收渔人之利,就和金人签定了海上之盟——双方联合,灭掉辽国,即所谓联金灭辽。这不是背弃祖宗签定的百年友好条约澶渊之盟吗?没错。如果他能够联辽抗金,那么,北宋就不会亡,他也不必当俘虏了,毕竟,辽和宋有过百年的兄弟合作关系。

追究“靖康耻”发生的原因,当然是因为宋朝的腐败太泛滥,但皇帝的荒唐和昏庸也是重要原因,至少在外交方面,赵佶实在是干了一件搬起石头砸自己脚的蠢事。

如果按照今天的说法,实行问责制的话,那么,谁最该被问责?当然是赵佶,可他是皇帝,谁又敢对他进行问责呢?

第3节 知他故宫何处

燕山亭·见杏花作

裁翦冰绡,轻叠数重,淡著燕脂匀注。新样靓妆,艳溢香融,羞杀蕊珠宫女。易得凋零,更多少、无情风雨。愁苦。闲院落凄凉,几番春暮。

凭寄离恨重重,这双燕,何曾会人言语。天遥地远,万水千山,知他故宫何处。怎不思量,除梦里、有时曾去。无据。和梦也、新来不做。

我用今天的语言“翻译”一下。这首《燕山亭》的大意是:杏花的美丽,仿佛是用剪裁好的、冰片般超薄的丝织品制作而成,剪裁好了之后,轻叠数重,然后再均匀地染上“燕脂”。这是说,真的杏花美丽得就像假的一样。这杏花的美丽,真像一个女子时髦的靓妆,她那种美艳都满了,要流出来了;她的芳香四面飘散,即使像蕊珠宫女那样的美女见了这杏花,也会羞愧难当。可是这么美丽的杏花,却那么容易凋零,更何况,还要经历多少无情风雨的摧残。这让我愁苦。在这个囚禁我的院子里,我和杏花,不知道经历了几番春暮。

很想委托这双燕子,把我的重重离恨寄给故国,可是,他们哪里懂人类的语言?从开封到这里,天遥地远,万水千山,这双燕子哪里能知道故宫在何处呢?教我怎么不思量?在梦里,我才有时候回到我的故国。可是,梦没有根据。最近,更是连这梦也不做了。

这首《燕山亭》,是宋徽宗被俘虏后写的。有人说是在被抓走的路上写的,也有学者考证出,这是他被抓去当俘虏几年后写的。还有人说,这是徽宗的绝命之作。

宋徽宗在这首词中,表面是咏杏花,其实是在哀叹自己的身世。曾经繁华,已不堪回首,如今成为阶下囚,来到这天遥地远的荒凉之地,“知他故宫何处”,令人唏嘘!

有人评论说,“和梦也、新来不做”,比南唐后主李煜的名句“梦中不知身是客,一晌贪欢”写得更悲惨。这种说法,笔者不敢认同。我们可以拿李煜的《破阵子》来对比一下:“四十年来家国,三千里地山河。风阁龙楼连霄汉,玉树琼枝作烟萝。几曾识干戈。一旦归为臣虏,沈腰潘鬓销磨。最是仓皇辞庙日,教坊犹奏别离歌,垂泪对宫娥。”

同是亡国之君,同有亡国之痛,南唐后主李煜仿佛出口成章,而宋徽宗赵佶的词则晦涩难懂,太多雕琢修饰了,按照王国维先生的说法,这刻意的经过思索安排写出来的词,就有了隔膜。因为它不是直感,而是用头脑冥思苦想而来。王国维在《人间词话》中这样评价宋徽宗:“宋道君皇帝《燕山亭》词略似之。然道君不过自道身世之戚,后主则俨有释迦、基督,担荷人类罪恶之意,其大小固不同矣。”而对于李后主,王国维则说“尼采谓:‘一切文学,余爱以血书者。’后主之词,真所谓以血书者也。”

李后主有赤子之心的天真,这是宋徽宗所缺乏的。王国维说:“词人者,不失其赤子之心者也。故生于深宫之中,长于妇人之手,是后主为人君所短处,亦即为词人所长处。”“客观之诗人,不可不多阅世。阅世愈深,则材料愈丰富,愈变化,《水浒传》、《红楼梦》之作者是也。主观之诗人不必多阅世。阅世愈浅,则性情愈真,李后主是也。”

叶嘉莹先生说,徽宗的词是比不上李后主的。徽宗的词太矫揉造作,太作态。李后主的词是从整个的心灵奔泻出来,所以王国维说李后主的词是以血书的。你自己如果情真意切,压都压不住,它一喷就出来了,还给你这么多工夫矫揉造作?你看人家李后主,“林花谢了春红,太匆匆。”多么自然,多么率真,那种感慨和悲伤,多么深切,还有什么“裁翦冰绡,轻叠数重”?还有什么“淡著燕脂匀注”?人家不说,就只是“林花谢了春红”。人家写的不是外表,而是那一份内心真挚的感动。南唐词的好处,就在于它特别富于感发的力量。

第4节 异想天开的赵佶毕竟是文人

赵佶是宋神宗的第11子,他的生母姓陈,因为是庶出,原本是没有资格继位的。可是,赵佶从小性格方面就比较狡猾。中国古代评价一个男人成功与否,主要是看他是否当官,官当得大不大。皇帝是最大的官了,天下男人很少有不想要这个位置的。为了能够当上皇帝,为了多点机会,赵佶就特别孝顺嫡母向太后,每天都去请安,对自己的生母反而冷淡了。嫡母向太后果然对他印象不错,后来帮他当上了皇帝。

其实,赵佶实在不是个当皇帝的料,非让他继承皇位实在是历史的误会。至少在性格上赵佶太轻佻,喜欢异想天开,胡作非为。他派人到各地大办花石纲,老百姓生活受到极大的影响,也激起方腊等人的起义。他任用高俅等人,这些人不干正事,为非作歹,就知道哄主子开心,结果把众多善良的百姓逼上梁山。在外交上,他耍小聪明,竟然出卖朋友,不讲信用,联金伐辽,招来金人南下,血洗东京。

赵佶这个花花公子是个腐败无能的皇帝。其实,最适合他的职业应该是做个艺术家,可他偏偏当了皇帝,于是他把治国当成画画或者写词,由着性子来,高兴就随便破坏规矩,经常干出一些荒唐无比的事情。

赵佶也不是没有一点优点。他毕竟是个文人,对诗书的兴趣可能要大于权力。有这么两个故事,可以说明赵佶不适合当皇帝,但不是个恶棍。故事之一是,某一日,他造访夫人阁,边听曲边饮酒,酒意微醉之际,要题词。手中的扇子正好派上用场。提笔写下“选饭朝来不喜餐,御厨空费八珍盘”,本想继续写完这首七言诗,突然感觉过于疲倦,想睡觉了,就对侍女说,若有能吟的客人,可以让他续下去。恰好,有个太学生——就是国立大学的学生,看到这两句没有写完的诗,便挥笔续上两句:“人间有味都尝遍,只许江梅一点酸。”徽宗看了之后,龙颜大悦,玉口一开,便赐这位还在上学的太学生进士及第。

另一则故事发生在元宵节,一个喜庆的日子。

那时的开封非常繁华,游人如潮灯如海。宋徽宗那时候在阁楼上和众爱妃、朝臣喝酒,看到外面的热闹景色,就感叹如今真是盛世宋国。一臣子见皇上如此开心,就说,陛下何不给观灯的百姓赐点酒?徽宗听了,更高兴了,赐酒。楼下的老百姓听说皇帝要赐酒,纷纷欢呼万岁。只有一个名叫若兰的女子,喝完酒,没有把御杯交还,而是悄悄地藏了起来。这说轻了是小偷,说重了则是欺君。巡逻的卫士把她抓到皇帝面前。宋徽宗本想发脾气,但一看到这若兰果然像兰花般美丽,就转怒为喜,问她为什么盗窃御杯。若兰张口吟出了一首名叫《鹧鸪天》的词:

月满蓬壶灿烂灯,与郎携手至端门。贪看鹤阵笙歌举,不觉鸳鸯失却群。

天渐晓,感皇恩。传宣赐酒饮杯巡。归家恐被翁姑责,窃取金杯作照凭。

宋徽宗毕竟是文人,看到眼前的女子不仅漂亮,还是才女。好,朕把金杯赐给你了。

词人小传

赵佶(1082—1135年),即宋徽宗,宋神宗第十一子,哲宗时封端王。1101—1125年在位。

宣和七年(1125年)金兵南下,年底,传位与赵桓(钦宗),自称太上皇。靖康二年(1127年)被金兵所俘,后死于五国城(今黑龙江依兰)。在位时广收古物和书画,扩充翰林图画院,并使文臣编辑《宣和书谱》、《宣和画谱》、《宣和博古图》等书,对绘画艺术有很大的推动和倡导作用。吹弹、书画、声歌、词赋无不精擅。书法方面自创“瘦金体”。有词集《宋徽宗词》。

同类推荐
  • 最受读者喜爱的美文(3册)(选题报告1)

    最受读者喜爱的美文(3册)(选题报告1)

    美文是文学中的一枝奇葩,是在纸上跳跃的心灵文字。阅读古今中外的经典美文,不仅能够开阔眼界,增长知识,更能够在精神上获得启迪和昭示。作家以自身的生活经历和对人生的感悟创作了无数优秀的美文经典,在人类灿烂的文明史上描绘了一幅幅耀眼夺目的篇章,是人类永恒的印迹。
  • 我自己走过的路

    我自己走过的路

    冰心佚文的发现几乎是紧随《冰心全集》的出版而来,目前发现的冰心佚文遗稿,总共有60余万字,而本书只是个选本。目前发现并出版的佚文遗稿,则为冰心研究以至五四新文学的研究,提出了诸多的新课题。散失已久的美文,初次面世的佳作,记录冰心走过的路……
  • 感悟小语(少男少女文摘修订)

    感悟小语(少男少女文摘修订)

    《少男少女文摘丛书》汇集的是近年来写得最优美真切、生动感人的少男少女作品。这里有少男少女们初涉爱河的惊喜、迷惘、痛苦和走出“误区”挽手无怨的历程,有对五彩纷呈的世界特殊的感受和选择,有在升学压力之下压弯了腰的哀怨和对父辈们关于人生关于命运关于社会的认从与反叛。
  • 石嘴山市文学作品集:小说卷

    石嘴山市文学作品集:小说卷

    50年来,石嘴山市的经济文化不断地繁荣发展,各项事业都取得了长足的进步,一个新型工业化山水园林城市迅速崛起。随着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石嘴山市的文学事业,也经历了从无到有,从弱到强,从单门类到多门类共同发展繁荣的光荣历程。
  • 走着走着就会遇见

    走着走着就会遇见

    不知不觉,几十年的岁月,倏忽而逝,回眸间,我们生命的沙滩上那深深浅浅的足迹,和不经意被岁月的潮水丢在岸边的珠贝,让人感慨和流连。作者希望用文字去捡拾这些记忆与拥有,让心灵袒露,让感受葳蕤,让生命中一些细碎斑斓的美丽呈现。时光无情,带走了青春,时光有情,回馈以美好。《走着走着就会遇见(下午茶)》收入短文75篇,有心灵的感悟,安静的思考,如梦的尘缘,纷扰的尘事……《走着走着就会遇见(下午茶)》分成了五辑,记录了作者王玉洁多年真诚的生活与思考。
热门推荐
  • 网游之我是系统小情人

    网游之我是系统小情人

    一位母亲为了能让生命垂危的孩子继续存活在这世界上,亲手将她送进了虚拟世界。初来时的她失去了所有关于自身的记忆,独自一人在这陌生的世界中挣扎,坚持,战斗着。直到有一天遇见了如天神般的他。在强大的恶势力死死纠缠着她的时候,只听得他一口霸道的话语:“我的女人,谁敢动?”顿时气的那些人们牙痒痒。当真相渐渐明了,当记忆逐渐回归,阴谋,爱情,友情,还有那无法面对的现实,她将如何绝择?【简介无能,文文绝对精彩,亲们一定要收藏点击哦】
  • 初不忘妖心,倾于帝

    初不忘妖心,倾于帝

    ”待我统一这片大陆,我便和你归隐山林,平淡的过完一生。”为了他,她欺骗了一个深爱自己的男人成就了他一生的霸业,却不想,在他登上皇位之时却是自己的死期。刑场上他说,“小离儿,这一生我从未怪过你,只怪自己遇见你太晚,才会变成现在这样..”“来生,我不会喝孟婆汤,你也不准,你要记住我,记住我的一切,下辈子,不许看别的男人..不,是别的人”他依旧霸道的说着,但却人是物非了、“来生,你来或不来,我亦在那儿等卿”.........
  • 生平任雨烟蓑一

    生平任雨烟蓑一

    在她最美的年华,遇到了他。她爱他,他也爱她。一场误会,他与她不在同一个世界。他曾幻想与她拥有一份美好的爱恋。可一切只因一场误会。若干年后,他已不在是属于她的他。可知道真相的他…
  • 亿万总裁不许跑

    亿万总裁不许跑

    路北北,你怎么会在我办公室,某韩大老板一脸懵逼的看着坐在他办公室的女孩。女孩看见他,腾的一下站起来,报告,因为我想你了,所以我翘班了,说着小跑到韩辰铠面前,眨眨眼,你不会扣我工资的吧。说完,亲了一口还在愣神的大老板,刚开门,便看到三只她的神助攻,和他的损友们。路北北打着招呼,说到,谢谢你们把我招过来了,还告诉我他的办公室在哪里,爱你们,么么哒。摆摆手,一溜烟她跑了,留下来的那三位损友,在路北北不知道的情况下,全被韩大boss发配到各个国家,美其名曰,他们很有才华,只是无处发挥。三个月后路北北看见的画面是,天啊,你们是……谁。
  • 我的外挂我做主

    我的外挂我做主

    我的外挂我做主,穿梭在各各位面中。美女;武功我来了!!!!!注:本书主角无敌
  • 夫君万万岁

    夫君万万岁

    她一出生被巫祝批为天命所归,魂两世,一生挚爱同信仰注定不能两全,东曙国世子拥有玲珑心窍,母妃之因,出生年少帝君冷落身为皇子竟无一人识,二十年后冠绝天下,人人颂。最终天下同挚爱摆在面前做择,他何选?本为南岭世子,功勋赫赫,南岭王驾崩之际,无故被贬于殿,保南岭一世,终身却无皇位之缘,他一国皇子,惨遭弃,自幼受尽迫害,看尽世态炎凉,涅磐重生,生的身,生不出心,不信命不信人,这天下能让他甘愿臣服唯一人去,
  • 回首落花时节又逢君

    回首落花时节又逢君

    “正是江南好风景,落花时节又逢君”。年少轻狂的美少年纪泽罡当时并不知道,在讲台上朗诵这首诗的夏柠,会在后面的岁月里和他发生那么多剪不断的牵绊。青春期的成长,幼稚,让他和夏柠一次次失之交臂。等隐藏的情节一点点浮出水面时,他才发现世上再无她一般对他的女子。待到又逢君的那一日,他对这个小女子百般忠犬,只想拥她入怀。多年后再次出现的她,经历了许多不为人知秘密的夏柠,又会以怎样的姿态与他周旋呢~新人第一次写文,真心期待各位亲亲对我的建议~
  • 静华道姑

    静华道姑

    静华,姓名不详,是穿越大军中的一人,身是坤道,心却是红尘俗人。只是穿越后落脚的地方除了伙食清淡了点,其他的都还好,住的是vip套房,穿的是名牌服饰,代行的是香车宝马。此外,静华穿越的国度坤道还是可以嫁人的,静华心想,“这日子,真是太‘美好’了,可惜贫道是个荤食主义者啊……”是一个妹子穿越成道姑并努力改善伙食生活的故事,这是一个最后还是不能摆脱言情套路的故事,这是我与他不得不说的故事。
  • 命运和我

    命运和我

    他们笑我人生疯狂我笑他们不懂青春记忆里最好的都是你
  • 蚀

    《蚀》包括三个略带连续性的中篇:《幻灭》、《动摇》、《追求》,以大革命前后某些小资产阶级知识青年的思想动态和生活经历为题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