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897500000058

第58章 3 活到老,学到老

第九章3 活到老,学到老

有一个农夫,他从一个好吃懒做的人手中买了一块地。但这时已经是五月下旬了,先前土地的主人在早春时分没有去种庄稼,只种了些蔬菜。但是那位农夫是个极具判断力与思考力的人,他认为,种晚熟的谷类目前还不算迟。因此,他就按照自己的主意去做,把那块田耕得好好的,播了些晚熟的种子,然后又很细心地去照看。他的左邻右舍都说:“春天早已过去了,你怎么可能种出粮食呢?”但是,他获得了丰收,甚至比他的邻居收成还要好。这个例子对于求学也有深刻的启示。

如果你真有上进的志向,真的渴望造就自己,那么你必须认识到,如果你遇到了一个印刷匠,他会告诉你很多印刷的技术;遇见了一个泥水匠,他会告诉你关于建筑的方法;遇见了一个农夫,他会教给你农业上的种种知识。无论遇到什么人,都会对你有所助益,都会使你增加一些知识与经验。

那些不曾受过大学教育的人都有过分重视大学教育的心理。那些因家境困难或身体状况不佳而不能升入大学的人,往往以为错过大学期间的学习是一种无可挽回的损失,认为这是一生都没有办法补救的缺陷。但他们却不知道,世上有许多负有盛名的学者从没有进过什么大学,甚至有许多人连中学的大门都没有跨进过呢!他们总是认为,不管以后如何自学,都于事无补,无法达到与大学教育同等程度的教育水平,他们以为通过自修得来的学识总是有限的。

一位连小学教育也没有完成的年轻人,由于读了许多历史著作和名人传记,后来竟成了一位历史学家。很多遇见他的人,都对他的学问赞不绝口,都以为他受过高深的学校教育。他勤于自学,博览群书,由于沉浸于许多名家的著作中,于是在无形中就养成了一种极优美的写作风格。靠着学校之外的学习,他竟拥有如此的成绩,这在当时实属罕见。何况今日之出版界有更多、更好的书籍可供自学之用,有志上进的人完全可以凭借学校之外的终身学习,来培养自己,走向成功。

有许多早年失学的人,到了晚年通过选读函授学校的课程获得了种种知识,帮助他们取得了事业的成功。如果你能利用空闲的时间,选读函授学校的课程,也能弥补失学给你造成的损失。

只要我们注意,随时随地都有学习的机遇。大多数不幸的成年人认为,一过最宝贵的青年时期便失去了求学的机遇,一到晚年则更不能再去求学了。只要能寻求机遇,能利用自己全部的空闲时间,努力进修,完全投入来摄取知识,那么就完全可以补救青少年时期的失学,甚至能使自己学富五车。

在人的一生中,任何时候都有接受教育的可能性。而且到了壮年以后,在很多方面的学习甚至比年轻时更有利,因为他积累了更多的经验,具有不同于青年人的判断力,深知光阴的宝贵,更善于利用一切机遇来学习。

更进一步说,人的一生都是受教育的时间,我们提倡终身教育和终身学习。有许多人在学校时,由于不努力而没能学到多少书本知识。但是到了中年以后,他为了补救知识上的缺憾,便开始用功,最终也能取得惊人的成就。终身教育,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认为是“知识社会的根本原理”,并已成为世界各国制定教育政策的主导思想。它突破了传统教育的定义,动摇了传统教育大厦的基石,带来了整个教育的革命,被认为是“可以与哥白尼日心说带来的革命相媲美,是教育史上最惊人的事件之一”。与终身教育相应提出的终身学习,就是指一个人在一生中,要持续不断地学习。1989年11月,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在北京召开了“面向21世纪教育国际研讨会”。会议的主题之一就是要“发展一种21世纪的新学习观”,因为“由于教育技术的进步,即使一个文盲,现在也可能成为一个终身学习者”。它始于生命之初,持续到生命之末,即从摇篮到坟墓,一辈子持续不断。它宣告了“学历社会”的终结,宣告了把人生分为两半——学习和工作(“充电”和“放电”)的传统观念的错误。

1994年,第三届经济合作与开发组织(OECD)国际讨论会“终身学习——面向未来的战略”在日本召开。

同年,在意大利罗马举行了“首届世界终身学习会议”,提出“终身学习是21世纪的生存概念”,强调如果没有终身学习的意识和能力,就难以生存在21世纪。

终身学习,成为迎接21世纪挑战的高能武器,越来越受到全世界的高度重视。它理所当然地成为知识经济时代的生存方式。

同类推荐
  • 做有气质的优雅女人

    做有气质的优雅女人

    如果世间真的存在时光穿梭机,你愿意在十年、二十年、三十年,甚至更久后遇见一个怎样的自己?韶华易逝,容颜改变。瞧有优雅的气质是女人的魅力所在。优雅的气质不是靠光鲜亮丽的衣着打扮装饰出来的,也不是简单的依样效颦、一蹴而就的,气质来自于内心的修炼,来自于文化的浸淫。没有人能告诉你怎样才能更优雅,能告诉你的,通常都琐碎到令你厌烦,但是,《做有气质的优雅女人》……真的不一样,轻松愉快,引人入胜,最重要的是:所有你想到的没有想到的、不好意思去问的、偷偷查询也没弄明白的,在本书里都有贴心解答。
  • 创业学绝味:一根鸭脖的商业奇迹

    创业学绝味:一根鸭脖的商业奇迹

    "创业学绝味,绝对学得会!《创业学绝味》的另一名称为“20厘米奇迹”一根根短短的鸭脖,平均长度不足20厘米,却成了全国吃货们吃了还想吃的美味食品。绝味鸭脖的创业者们在短短8年时间里,从2005后湖南长沙开出第一家店后,到如今已在全国拥有5000家的门店,平均每天能卖掉100多万根鸭脖,年零售额达40多亿元。他们把一个地方的美味小吃,发展成为今天的连锁加盟大品牌,把一份在常人眼里看来不起眼的小生意做遍了全国,而且做得红红火火,无疑是当今中国餐饮行业的商业奇迹。他们的团队是怎么做到的?这种成功是否可以复制绝味的成功再次证明所做的行业是新。
  • 日子再难也要笑着过

    日子再难也要笑着过

    本书内容包括:面对苦难笑一笑,苦难是成功的垫脚石;面对艰辛笑一笑,业精于勤而荒于嬉;面对苦闷笑一笑,适时给心灵放个假等。
  • 处变不惊(中华美德)

    处变不惊(中华美德)

    本书稿是从中华美德故事中,撷取具有处变不惊的典型事例,从立志发奋等方面述说了一个个动人的故事,以助于青少年形成正确的道德认识、道德情感、道德行为和道德意志,以滋养青少年心灵的成长。
  • 智慧背囊:最让你坚强勤奋的励志故事

    智慧背囊:最让你坚强勤奋的励志故事

    如果生活是一片一望无际的汪洋,故事便是汪洋里飘荡的小舟;岁月是一座望不透顶的高山,感动便是高山上绿荫的草木。最优美华丽的文字,最温馨动人的故事,最睿智的人生哲理,最经典的“智慧背囊”。阅读“智慧背囊”,是一种快乐。打开快乐与智慧的大门,亲吻那带着新鲜露珠,透着淡淡清香的玫瑰吧!拥抱那闪着壑智火花、充满青春气息的人生大树吧!
热门推荐
  • 上古幽灵传说

    上古幽灵传说

    上古幽灵,传说异常凶猛,杀戮成性,最后在西王母的女儿九天玄女的带领下,最终被人们赶回自己的世界。
  • 火澜

    火澜

    当一个现代杀手之王穿越到这个世界。是隐匿,还是崛起。一场血雨腥风的传奇被她改写。一条无上的强者之路被她踏破。修斗气,炼元丹,收兽宠,化神器,大闹皇宫,炸毁学院,打死院长,秒杀狗男女,震惊大陆。无止尽的契约能力,上古神兽,千年魔兽,纷纷前来抱大腿,惊傻世人。她说:在我眼里没有好坏之分,只有强弱之分,只要你能打败我,这世间所有都是你的,打不败我,就从这世间永远消失。她狂,她傲,她的目标只有一个,就是凌驾这世间一切之上。三国皇帝,魔界妖王,冥界之主,仙界至尊。到底谁才是陪着她走到最后的那个?他说:上天入地,我会陪着你,你活着,有我,你死,也一定有我。本文一对一,男强女强,强强联手,不喜勿入。
  • 齐民要术

    齐民要术

    《齐民要术》是一部内容丰富、规模巨大的农业生产技术著作,是我国古代“四大农书”之一,书中内容相当丰富,涉及面极广,包括各种农作物的栽培,各种经济林木的生产,以及各种野生植物的利用等等;同时,书中还详细介绍了各种家禽、家畜、鱼、蚕等的饲养和疾病防治,并把农副产品的加工(如酿造)以及食品加工、文具和日用品生产等形形色色的内容都囊括在内。
  • 重生之超级大明星

    重生之超级大明星

    陈华重生在一个与地球相似的平行空间,这里的文娱就跟原始世界一样等着陈华去开发。前世的神书,名垂千古的诗文,一首首经典的歌曲,一部部破纪录的电影,在这个世界上将经过陈华的手重现!
  • 转世为情

    转世为情

    万世红树,寄人之缘,不灭战魂,千世为情,这一世只为你……
  • 亲吻一只猫

    亲吻一只猫

    这部作品有关我自己的生活,很想把它写下来,当成一个纪念吧。嗯,可能会更得比较慢。。这是个青梅竹马的故事。苏末和秦语,这是两个纠缠了十多年的名字,他们爱着,也痛着。温暖过,也悲伤过。可是,仍然在一起,彼此陪伴,这就足够了,不是吗?
  • 诛天技

    诛天技

    诸天万界,五帝纪元,强者如云,百族林立,且看一位自大荒,古月而出的冷漠少年,如何脚踏百族,翻手遮天,登顶这诸天万界!(主角虽美女缠身,但却非常专一,性格也是比较冷酷的)
  • 载花船(残本)

    载花船(残本)

    《载花船》又名《新刻小说载花船》每卷演一故事,署“西冷狂者笔”。是一部世情小说,描摹了当时的世态人情,以及男女之间的情感故事。
  • 保留不住的青春

    保留不住的青春

    方家的三个孩子,女主泼辣开朗的方小馨,姐姐双面人格方小沐,还有一个校草哥哥方小舟,他们会有怎样的奇遇呢?
  • tfboys之我们的恋爱之旅

    tfboys之我们的恋爱之旅

    你说过,你喜欢樱花,喜欢它的灿烂,可你却没有发现它曾经的孤单;你说过,你喜欢薰衣草,喜欢它的浪漫,却淡忘了它蕴藏的悲凉;你说过,你喜欢郁金香,喜欢它的绚烂;但你却忽视了,它背后淡淡的忧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