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8958800000025

第25章 第二十五品 化无所化分第二十五

众生凡夫没有真实的存在

【经文】:

「须菩提!于意云何?汝等勿谓如来作是念:『我当度众生。』须菩提!莫作是念,何以故?实无有众生,如来度者,若有众生,如来度者,如来即有我人众生寿者。」「须菩提!如来说有我者,即非有我,而凡夫之人,以为有我。须菩提!凡夫者,如来说即非凡夫,是名凡夫。」

【释文】:“须菩提!你认为如何?你不要认为如来会生起这样的念想:我要教导度化众生。须菩提,你不要有这样的念想,为什么呢?因为没有可以让如来教导度化的众生,如果如来有教导度化众生的念想,如来就有所挂念和执着了,也就有我可以教导度化众生的我相,有人是可以被我教导度化的人相,有可以被教导度化的众生的众生相,有生死以及时间长短的寿者相,如果如来挂念和执着有众生可以教导度化,有已经被如来教导度化的众生,那么就不能叫做如来了,如来就是无挂念、无执着、来去自如,不被世间任何的事物事情束缚、捆绑、缠缚。

须菩提!如来说世间没有真实的我存在,因为世间的一切都是随时在变化的,没有永恒存在的事物事情,这些世间的一切事物事情,包括众生在内都是虚妄不真实的,都是会在一定因缘和条件下出现、变化、消失的,只是取个假名叫着有我存在,然而世间的凡夫,一般人却认为有一个真实我,如果真的有这个我存在,就应该青春永驻,就应该永远不死,可是世间每一个人都会死去,所以这个我是虚假不真实的,如果完全认为这个我不存在,也是一种极端,因为没有可以生出有来,有和无都是在一定的因缘和条件下出现、变化、消失的。须菩提!所谓的凡夫,如来说他们也不是凡夫,只是取个假名暂时叫着凡夫,当他们不再生起烦恼和痛苦,不再挂念和执着世间一切的事物事情,那他们就证悟了佛果,不过证悟佛果也是取出来的假名而已,既不认为众生、凡夫、佛以及世间的一切事物事情是空无所有的,也不认为众生、凡夫、佛以及世间的一切事物事情是真实存在的,不再挂念和执着众生、凡夫、佛以及世间的一切事物事情到底是真实存在的,还是空无所有,离开这个问题的念想,不再生起这个念想,就从这个问题中得到了解脱,当然解脱也是暂时取出来的假名,不挂念、不执着、不生起烦恼和痛苦,连这些名词都不挂念、不执着、不生起才是真正的解脱。”

如来没有说法可说

有一天,舍卫城的官差利亚达斯来到佛陀的住所,顶礼佛陀后,他问佛陀:“世尊,您说您没有说法教导大家,您说您没有什么法可以教导大家,我怎么感觉您在说假话呢?您现在明明白白的在这里为大家解答问题呀,您还说没有您教导过的人,可是我却看到很多人来您这里之前都愁眉苦脸的,可是离开您这里的时候都满心欢喜的样子,世尊,您不要怪我说话直接,我确实不明白,您能够为我解答吗?”

佛陀对利亚达斯说:“利亚达斯,你保护着舍卫城民众的安全,当这些民众没有违法犯罪的时候,你能够抓捕他们并说他们是罪犯,并依据国家的法令处罚他们吗?”

利亚达斯说:“世尊,我如果乱抓人,是不可以的,这样我自己就违反了国家的法令,我自己就犯罪了,我也不能随便说那个人是罪犯,必须要有他们作案的证据来证明他们违法犯罪的事实,我才可以说他们是罪犯,才能依据国家的法令来抓捕和处罚他们的。”

佛陀对利亚达斯说:“利亚达斯,如果这个违法犯罪的人,在监狱里面改过自新,他们被关押的刑期已经满了,你们将他们放出来,他们也遵纪守法不再去做违法犯罪的事情,那么你们还能抓捕他们,称他们是罪犯吗?”

利亚达斯说:“世尊,对于这些刑满释放、改过自新的人,他们如果不再做违法犯罪的事情,那我们有什么理由再抓捕他们呢?我们还有什么依据说他们是罪犯呢?我们如果没有依据的给他们加罪名的话,我们自己都违法了,我们自己都会被抓捕起来。”

佛陀说:“利亚达斯,由此看来,罪犯这个名字是根据人所做下的行为来界定的,如果做的是伤害人,损害人利益的事情就可能是罪犯了,如果没有做这些事情就不是罪犯了。”

利亚达斯说:“世尊,基本上可以这样来说。”

佛陀说:“利亚达斯,你们会抓捕那些乐善好施的人吗?你们会抓捕那些经常做善事的人吗?他们会被你们称为罪犯吗?”

利亚达斯说:“世尊,那肯定不会的,我们的责任就是保护城里民众的生命财产安全的,这些做善事的人,他们是在帮助别人,我们怎么可能去抓捕他们呢,我们不仅不会抓捕他们,我们还会以他们为榜样学习他们。如果我们随意安个罪名在他们的身上,抓捕他们的话,不仅城里的民众不会答应,我们自己都会被谴责,都会为此丢官、犯罪。”

佛陀说:“利亚达斯,罪犯这个名字只是特指那些犯下了伤害别人,损害别人和国家利益的人。对于遵纪守法的人来说,罪犯这个名字是不会加在他们身上的。一个遵纪守法、乐善好施的人是不会伤害别人,损害别人和国家利益的,也就不可能被抓捕成为罪犯。就如同只有生病的人才可能去找医师治病,一旦他们的病治好了,就不可能再去找医师继续的治疗。”

利亚达斯说:“世尊,确实是这样的,没有生病的人,还治什么病哦。没有违法犯罪的人,我们还抓捕他们干什么呢?”

佛陀说:“利亚达斯,同样的道理,来如来这里求法的人,大多都是内心有烦恼和痛苦的人,大多都是内心有所疑惑的人,如果他们内心没有烦恼和痛苦,没有疑惑还会来求什么法,还会来问什么问题,如此,当他们内心的烦恼、痛苦、疑惑已经消除了,还有必要来问如来问题吗?”

利亚达斯说:“世尊,那是,没有疑惑,没有烦恼痛苦,那还来问什么问题呢。”

佛陀说:“利亚达斯,比如你之前没有听到如来所说的正法,也不会生出疑惑来,利亚达斯,如果你没有听说过如来在这里说法,也没有听说过如来的正法,你会来问如来问题吗?”

利亚达斯说:“世尊,按您的说法去推理的话,我没有听说过您,那么我们就是陌生人,我都不认识您,也没有听说过您,我心里面根本就没有您这个人的存在,再加上我也没有听说过您所说的正法,怎么可能会生出疑惑来问您问题呢?”

佛陀说:“利亚达斯,你可以去体验一下,没有听说过如来,没有听说过如来正法,内心没有如来这个人存在,没有如来正法存在的感觉,内心没有疑惑的感觉,是不是这个疑惑的烦恼就不存在了。”

利亚达斯停顿了一下,仔细回想了一下说:“世尊,确实如您所说,我正是因为听说您在这里说法,正是因为我听了别人讲说您的正法之后,我才生出疑惑烦恼的。”

佛陀说:“利亚达斯,当你在追赶抓捕强盗的时候,你还会想如来说法,以及不解如来正法的事情吗?”

利亚达斯回答说:“世尊,我追赶抓捕强盗的时候,肯定是一心一意的去做抓捕的事情,不会去想您说法和不解您正法的事情,因为我追赶抓捕强盗的时候,如果分心想其他事情的话,我就可能会受伤,甚至于失去生命,追赶抓捕强盗的时候要格外小心的,来不得半点的马虎哦,不然强盗没有抓到,我自己却受伤或者被强盗杀死了。”

佛陀说:“利亚达斯,在你专心致志追赶抓捕强盗的时候,就从不解如来正法的疑惑中得到了暂时的解脱。利亚达斯,你明白了吗?”

利亚达斯想了想:“世尊,哦,我明白了,原来是这样,原来世尊,您所说的正法就是除灭内心生起的烦恼和痛苦呀,让这些烦恼和痛苦不再生起,我明白了,为什么您说您没有给大家说过法,没有说法教导过大家,也没有为大家说法解答过问题,因为您当时为人说法解决问题后,就没有再在内心中生起这些什么说法的事情,没有生起教导过大家的想法,没有生起过曾经为大家解答问题的事情,就如同我追赶抓捕强盗的时候,一心一意的去抓捕强盗,根本就没有去想:不解您所说的法,内心有疑惑,想要问您问题事情。您也根本没有生起这些说法的事情,您内心根本就没有去想这些事情,没有想,对于您来说,不是就根本不存在这些事情吗!”

佛陀点头印可利亚达斯的说法。佛陀说:“利亚达斯,如来已经对世间一切的事物事情都不再挂念和执着,当然也不会挂念和执着说法的事情,所以如来并没有说法,也没有说法教导大家,也没有为大家解答问题,如来这样的说词也是不存在的,实际上如来也不见有说法的对象,不见有烦恼和痛苦的人,不见有听如来说法解脱的人,那些曾经听如来说法的人,也和如来一样,明白了无法可说、无果可证、无法可修,他们内心不再生起烦恼痛苦,当然也就不见如来曾经说法,不见如来曾经为他们解答问题,不见如来曾经教导他们让他们从烦恼和痛苦中解脱,他们连这样的念头都没有,怎么可能还会认为如来曾经说法,如来曾经教导过他们,如来曾经为他们解答过问题呢?如果他们还挂念和执着如来说法的事情,教导他们的事情,为他们解答问题的事情,那么他们内心还有挂念和执着,还没有完全从如来说法,教导他们,为他们解答问题的妄想心中解脱出来。”

利亚达斯感动的说:“世尊,我已经完全明白了,那世尊,我该如何去做,才能达到您说的解脱境界呢?”

佛陀说:“利亚达斯,关注你正在做的事情,不再去想其他的事情,关注那些不让你增加烦恼和痛苦的事情,比如当你烦恼和痛苦的时候,关注你的呼吸,将所有的注意力都集中在体验吸气和呼气的感觉上;关注吃饭,吃饭的时候将所有的注意力集中在饭菜可不可口上;关注走路,走路的时候,去体验脚步接触地面的感觉,是平坦的感觉,还是崎岖的感觉;关注喝水,喝水的时候去体验,水是冷水,还是温水,水的味道有什么不同;关注洗脸,体验毛巾擦拭在脸上的感觉;利亚达斯,如此日常生活中的一切事情都可以用来修行,用这些日常生活的小烦恼来替换你内心之前生起的大烦恼,这样经常的去修行,就能在遇见任何的事情的时候,都不会再挂念和执着,都不会再生起各种烦恼和痛苦的心念,最后连关注这些日常行为的心念都不再挂念和执着,那这就是证悟解脱果位的时候。”

利亚达斯说:“世尊,感谢您,我已经知道如何去修行了,感谢您。”

利亚达斯再次的顶礼佛陀,供养给佛陀美妙的饮食,随喜赞叹佛陀说法的无量功德,之后,就站起来欢喜的离开了。

同类推荐
  • 汉末狼骑

    汉末狼骑

    重生汉末,北击鲜卑,南掠匈奴,雄踞河套,虎视天下!江山如画,美人如玉,试问:谁能一统天下?
  • 和圣柳下惠

    和圣柳下惠

    介绍其祖先和圣展禽(即柳下惠)的逸闻轶事,内容丰富,资料翔实,开卷有益,备受启迪。
  • 中国春秋史说

    中国春秋史说

    一部以《左传》、《吴越春秋》为主要内容,描述春秋时期郑、楚、齐、宋、晋、吴、越等主要诸侯国争霸的原始资料历史小说。(感谢阅文书评团提供书评支持)
  • 一品侯爷

    一品侯爷

    隔壁老王穿越到平行时空的中国古代变成隔壁吴老二,正式开始他波澜壮阔的一生!从太监到侯爷,历经坎坷。从锦衣卫到大将军,磨难不断。“即使是天,也无法阻挡我!”
  • 中国通史(第三卷)

    中国通史(第三卷)

    本书全方位介绍中国历史的基础知识,内容涵盖政治、军事、经济、文化、外交、科技、法律、宗教、民俗等领域,书中将中国上起原始社会、下至民国的历史进程划分为四卷来讲述。
热门推荐
  • 人文求善卷(“小橘灯”青春励志故事)

    人文求善卷(“小橘灯”青春励志故事)

    本书选取了古往今来最有励志价值的人物,为他们做传,书写了他们那或催人奋进、或感人至深的故事,内容丰富,情节感人,将他们坚定的理想与信念、高尚的道德情操、伟大的国际情怀生动地展示给读者,力求将中国民族最传统的美德、最精粹的文化呈现在读者的面前。
  • 云起墨兮

    云起墨兮

    她出生时,百鬼复苏,万妖觉醒。只因那一眼,小小的她便痴迷于他的笑容。那段琴声,她永远也不会忘记。误入奇林,初见便是他弹琴时淡淡的笑容。不想破坏这美好画卷的她,却不小心踩断了树枝。“谁?”只见他起敛笑容,换上一副冷冷的表情,抬眼望向她的方向。“对不起……我不是故意打扰的……我,我这就离开。”看着她小小的身影离开,他的眼里闪过一丝笑意,连自己,都未曾察觉。“若你在一年内学有所成,我便收你为徒。”“是!”一年之约,她拼尽全力的学习,却不想在师门比试上落败。暗暗苦笑,却没想到他走至她面前,向师门所有人宣布:“从今天起,她便是我云卿墨唯一的徒弟。”太行山一战,却不想,是两个人的大劫……
  • 快穿之虐虐更健康

    快穿之虐虐更健康

    每一个位面都有命运之者,他们可以是男的也可以是女的。当然有命运之者就有拦路石了的配角们了。命运之者也不是全坏,能当命运之者的人,必定有过人之处,当然配角也不是怎样怎样的坏,他们之间不过就是胜者为王,败者为寇罢了。
  • 凰后

    凰后

    女人不狠,地位不稳,这是成为皇后的她所渐渐明白的一个道理。犹记得那日龙凤花烛,椒和帐暖,对夜,只有你我。“愿如此环,朝夕相对”翌日,汝为皇,吾为后。-----以下内容为无节操乱入剧情,请谨慎选择观看~~后宫三贱客(本土女,穿越女,重生女)齐呼,俺们的口号是“爬龙床,夺后位!”卫如君一脚踹开她们,叉腰道“想要夺老娘的后位,抢老娘的男人,丫的一个个想要造反了?看本宫拍死你们妥妥的。”
  • 白小姐的初恋情人

    白小姐的初恋情人

    白露伊以为自己永远也不会再和方葭有交集,可是大学开学,军训教官居然是他,可恶,变着法子来折磨自己。真以为她还是当年那个傻傻任他欺负的小女孩啊?可是自己好像又不知不觉的陷入他的温柔陷阱,不行啊!!!
  • 斗战天魔

    斗战天魔

    与天斗,其乐无穷;与地斗,其乐无穷;与人斗,其乐无穷;若我成魔,与天地万物斗,其乐无穷!
  • 超级校花守护者系统

    超级校花守护者系统

    性格内向的普通高中生刘跃本来打算就这么混吃等死的过完余下的两年高中生涯,但是有一天一个叫校花守护者的神秘系统加载到了他的身上,刘跃发现从此之后平凡的生活对他而言就变得遥不可及。不仅如此,刘跃还发现他的命运竟然和校花们的命运连接到了一起…--------------------------------------------新人新书,求点击,求推荐,求收藏!
  • 邪魅校花的复仇之路

    邪魅校花的复仇之路

    她,腹黑邪魅,他,傲慢霸道,初始因为小事争吵,渐渐的他喜欢上了她,她却不以为意,两人该何去何从?他与她从小一同长大,他从小就喜欢她,她的心里却只有报仇,他陪着她,报了仇,他向她表达了心意,与此同时他也表达了爱意,三人将何去何从......
  • 火焰 战刀 花香:宁夏之书

    火焰 战刀 花香:宁夏之书

    本书从史、地、人、文四个方面架构宁夏的人文面貌、历史脉络以及文化地理,展示了宁夏大地上的历史人文风情。
  • 人际的运用(现代人生成功方案丛书)

    人际的运用(现代人生成功方案丛书)

    你有时可能会遇到这种情况:对方或许完全错了,但他仍然不以为然。在这种情况下,不要指责他人,因为这不是聪明人的做法。你应该了解他,从他人的角度去考虑问题。对方为什么会有那样的思想和行为,其中自有一定的原因。探寻出其中隐藏的原因来,你便得到了了解他人行动或人格的钥匙。而要找到这种钥匙,就必须设身处地地将你自己放在他人的位置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