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894700000018

第18章 2山中自有野趣在,痛并快乐度华年

第一篇第四章2山中自有野趣在,痛并快乐度华年

阮籍,三国时期,魏国名士,文学家和思想家,但他的职业却是相当于今日的秘书,写写画画,大多是挂职,没有实际权力。

他为人通透豁达,曾在登高之时发出:“时无英雄,遂使竖子成名!”的感慨。可见他对这些虚名并不是特别的在乎,这样一个人,自然也是不会将腐朽的道德束缚放在眼里的。

在他母亲去世之后,服丧期间按说是不可以吃肉的,但是阮籍并不管这些,他依然吃肉喝酒,与往常无异。在阮籍的心里,对母亲的思念是放在心里的,而不是流于表面的,就算是吃肉喝酒,但对母亲的思念,永远不会淡忘。

然而这样的人却是生不逢时,在魏晋时期有一种层出不穷的政治更迭现象,就是异姓禅代,表面上说好像是上袭尧舜,实际上就是曲线篡国。

在曹丕从汉献帝手中夺走皇位之后,司马家族也随之效仿,从魏元帝的手中将皇权夺了过来,开始了东晋的继续,这之后的皇位更替便日渐频繁,不足三百年的时间里,风水轮流转。

宫廷和权力的争夺令民间百姓苦不堪言,而且激烈的斗争伴随着残酷和流血的牺牲,这些都令魏晋时期的天空蒙上了一层灰色。

因为社会处于动荡不安的时期,在司马氏族和曹氏的争权夺利下,不但民不聊生,就连读书人也因为不安定的社会因素,无法进入政坛,他们寒窗苦读的才能无法得到施展,才华被埋没在不安定的社会之中。

不但无法光宗耀祖,实现抱负理想,就连自己的性命也得时刻担忧着,所以这些魏晋时期的名士大多都崇尚老庄哲学,从那些古人虚无缥缈的理想境界中去寻找在今世无法找寻的精神寄托,用清谈,畅饮,假装张狂来派遣不得志的心中苦闷之情,而“竹林七贤”则是当之无愧的成为了那个时期文人名士的典范。

嵇康、阮籍、山涛、向秀、刘伶、王戎及阮咸。这就是当时名噪一时的竹林七贤。阮籍便是为首之人,这七人常聚在当时的山阳县(今河南修武一带)竹林之下,肆意酣畅,故世谓竹林七贤。

他们的诗作基本上是延续了建安文学时期的风格特征,但因为魏晋时期过于血腥残暴的统治,令他们不能直抒胸臆,所以,竹林七贤大多是采用了隐讳曲折的方式来抒发自己的情感。

“七子”的创作各有个性,各有独特的风貌。这种时代风格的具体内容及其形成有其原因,“观其时文,雅好慷慨,良由世积乱离,风衰俗怨,并志深而笔长,故梗概而多气也。”这是后人对他们的评价。

而七子中可以与阮籍相提并论的就只有嵇康了,这二人不但在文学领域上颇有建树,在政治上的态度也是始终如一,也正因为如此,二人遭致了灭顶之灾。

还有刘伶,嵇康、阮籍、刘伶三个人对司马氏集团均持不合作态度,嵇康因此被杀。山涛、王戎等则是先后投靠司马氏,历任高官,成为司马氏政权的心腹。同时那个黑暗时期的文人名士,所走的道路却是大相径庭。

阮籍心性洒脱,无视繁琐的陈规陋俗,对待美貌的嫂子,他是毫不避讳的,有说有笑,心中无愧,又何必遮遮掩掩呢。

阮籍就是这样与纲常,伦理对着干,可以说阮籍这样的张扬自我是在和当时那个令人窒息的大环境相对抗的,嵇康与阮籍性格相像,他们举着反对名教的大旗,在隐讳的辛辣讽刺下,对那个时代进行批判。而所换来的结果自然是引起了当权者的嫉恨。

嵇康被问斩前一曲广陵散,悠悠琴声道出了他对这个世界的不满,嵇康一死,一个丰碑就轰然倒塌了,文人的风骨也就这样断折了。刽子手举起刀,那刀砍向的不是皮肉,而是骨头,中国文人的骨头。

嵇康曾登苏门山,访苏门先生孙登大师。大师终日无语,嵇康请辞,方曰:“尔性情刚烈而才貌出众,能避祸事否?”今日一刀,终于印证了大师当日的谶语。

嵇康被杀的直接原因是他的友人吕安被其兄诬以不孝,嵇康出面为吕安辩护,钟会即劝司马昭乘机除掉吕、嵇。当时我们太学生三千人请求赦免嵇康,愿以康为师,司马昭不许。嵇康今日之祸,并非真的如官府所言是因为他“乱群惑众”,而吕安的案情也并非是他真的不孝。这一切正是别人精心编织的一个罗网,而嵇康哪有如此的心机,轻而易举就入了别人的圈套。

实际上,竹林七贤之名已经随着广陵散的一曲终了而曲终人散了。尽管后人把他也看成是神仙了,把他列入“尸解仙”之列。而如今嵇康的坟前,岩岩若孤松之独立;其醉也,傀俄若玉山之将崩的一代文人典范再也不能相见,不胜悲伤。向秀一首《思旧赋》写出了竹林七贤最后的惨淡收场:

“将命适于远京兮,遂旋反而北徂。济黄河以泛舟兮,经山阳之旧居。瞻旷野之萧条兮,息予驾乎城隅。践二子之遗迹兮,历穷巷之空庐。叹“黍离”之愍周兮,悲“麦秀”于殷墟。惟古昔以怀今兮,心徘徊以踌躇。栋宇存而弗毁兮,形神逝其焉如!昔李斯之受罪兮,叹黄犬而长吟。悼嵇生之永辞兮,寄余命于寸阴。听鸣笛之慷慨兮,妙声绝而复寻。停驾言其将迈兮,遂援翰而写心!”

这首赋词虽短,但是道出了向秀与嵇康一样的心态,魏晋的这些风流名士,虽然表面上洒脱不羁,但其实内心还是痛苦的,就像竹林七贤那样,他们希望为社会贡献一份力量,但是却身不由己,山涛、王戎在人生价值的衡量下,最终选择了屈服于当权者之下,而背叛了自己内心的追求,说不上孰是孰非,只是人生的意义在魏晋这个特殊的时代,显得愈加的沉重。

历史的生命力总是足够沉淀的,它们潜在的遗留在历史的深处,散发着迷人的独特魅力,吸引着今日的人们对当日的荒台野径产生沉沉的兴趣,凭吊当日一去不复返的辉煌。

麻辣说史

如果把历史比作一条河,每个人则是生长在河中或河边的一棵芦苇。芦苇必须在有水的地方才能生存,所以我们都活在历史中,都会成为历史的一部分。很多时候,河流风平浪静,芦苇生长的枝叶繁茂,但河流野常会泛滥,芦苇会被冲倒或是淹没。三国以前的东汉,中国有将近六千万人。到三国时期仅剩八百万人。阮籍和嵇康,还有其他的竹林贤士们,生逢乱世,自个儿的命运也就难以保障了。

同类推荐
  • 剑指三秦

    剑指三秦

    “汉中开汉业,问此地、是耶非?想剑指三秦,君王得意,一战东归。”秦朝来亡后,项羽把秦国之地分给秦朝的三个降将。封章邯为雍王,统治关中西部;封司马欣为塞王,统治关中东部;封董翳为翟王,统治上郡,被称为"三秦"。汉王欲东出争天下,于此为进击的路口,令韩信夺取三秦。
  • 宋朝坏老师

    宋朝坏老师

    北宋末年,朝政腐朽,金兵南下,山河破碎。穿越了,变成了一个软弱的教书先生。被学生欺负的无法生存的先生。金戈铁马,胡虏猖獗,谁说老师不能管?谁说老师不能治?以老师的身份,教书、教人、教天下。
  • 宋末元初那些事儿

    宋末元初那些事儿

    南宋末年奸佞当道,朝政腐败。南宋面对着前有金的军事进攻,后有元的武力吞灭的形势,国势飘摇,岌岌可危……公元1271年,忽必烈建国号为大元,正式即位为皇帝,并开始实施南下攻打南宋的计划。公元1279年,在山海战中,陆秀夫背着八岁的小皇帝赵昺跳海而死,南宋亡,忽必烈统一全中国。《改朝换代那些事儿丛书:宋末元初那些事儿》让你回味宋末元初那段历史,感受历史的风云变幻,感受时代变迁,感受历史人物的风采。
  • 汉主

    汉主

    一个少年,穿越到了汉朝末年,附身到了十常侍之首的张让继子,张继的身上。这本来是魂穿,可奇异的是居然把太阳能充电的手机给带了过来,这怎么解释。更奇异的是,每当闪电划破长空的时候,手机在接下来的一小段时间里面,居然可以连接网络。这,又该怎么解释?其实,彪悍的人生,根本不需要解释。本书就一乐呵,请别较真。
  • 最强猎户

    最强猎户

    雪神山中一位非常平凡的猎户,因为一次小小的意外,改变了他的一生。从此他被绑入历史这条长长的河流之中,以一个小人物的姿态,前进。
热门推荐
  • tfboys红颜孽缘之晨曦真美

    tfboys红颜孽缘之晨曦真美

    说实话吧,我还没有想好剧情会发展成什么样
  • 西汉才女细君公主(西域烽燧系列小说)

    西汉才女细君公主(西域烽燧系列小说)

    细君公主是汉朝第一位被史书记载下了姓名的和亲公主。她出生那年父亲江都王因为谋反而自杀,四岁时被叔叔广陵王刘胥寻到而收养,十六岁远嫁西域,二十岁便忧郁而死。中国的历史几乎是一部男人的历史,谈到细君公主也无非是于国的贡献罢了,而我则想通过史书中寥寥几笔的记载,祭奠这位可怜的公主。
  • 雁塔作证:楚雄师范学院校友优秀文集(第1辑)

    雁塔作证:楚雄师范学院校友优秀文集(第1辑)

    本书收录了80篇楚雄师范学院校友文集,抒发了他们对母校的眷恋、师恩的感激、求学的收获、奋斗的干苦、人生的感悟。
  • 后菜鸟的灿烂时代

    后菜鸟的灿烂时代

    该书以台湾作为背景,讲述了在职场当中有这么一群人,他们既不是精英也不是菜鸟,他们安于现状,不积极向上的争取,也不会太拖公司的后腿,称这么的一群人为后菜鸟,讲述他们的职场奋斗史。
  • 苏卿俏玲珑

    苏卿俏玲珑

    一朝赌约,今生错过,不知是对还是错,如此之后,生命又将何去何从?
  • 相思谋:妃常难娶

    相思谋:妃常难娶

    某日某王府张灯结彩,婚礼进行时,突然不知从哪冒出来一个小孩,对着新郎道:“爹爹,今天您的大婚之喜,娘亲让我来还一样东西。”说完提着手中的玉佩在新郎面前晃悠。此话一出,一府宾客哗然,然当大家看清这小孩与新郎如一个模子刻出来的面容时,顿时石化。此时某屋顶,一个绝色女子不耐烦的声音响起:“儿子,事情办完了我们走,别在那磨矶,耽误时间。”新郎一看屋顶上的女子,当下怒火攻心,扔下新娘就往女子所在的方向扑去,吼道:“女人,你给本王站住。”一场爱与被爱的追逐正式开始、、、、、、、
  • 别人不说,你一定要懂的人情世故

    别人不说,你一定要懂的人情世故

    《别人不说,你一定要懂的人情世故(精华读本)》的特点在于通俗易懂,实用有效,没有空洞地讲大道理,一切都从实际的生活出发。通过对生动有趣的生活事例的讲述,对人性与心理进行了详细深刻的分析,从而阐述了实用有效的人情世故哲学。人情世故并不是洪水猛兽,而是有助于我们建立和谐人际关系和美好生活的一门实学。正如南怀瑾先生所说的:“人情世故不是简单的圆滑处世,不是假意的虚伪逢迎,不是单纯地屈服于现实,而是真正懂得生活的意义,安详地走完自己的人生。”
  • 中国古代园林人物研究

    中国古代园林人物研究

    古典园林是中国艺术园地中的一朵奇葩,研究中国古典园林方面的著作已有多部,角度不一,成果各异。本书则选择了中国古代园林人物的角度,以各个时期有代表性的园林人物为纲,对其园林实践、园林理论等方面进行了综合考察、研究与理论提升。
  • 天之三殿人殿风云

    天之三殿人殿风云

    天有三殿,一殿谓之天,腾云海之巅,一殿号之地,座轮回之地,一殿称之人,凡之至尊也,然其本为一体。千年之局,席卷万世,然,棋已落,浩劫当起。
  • 情深似熔,总统你要乖

    情深似熔,总统你要乖

    传闻M国总统府的花园中立有无名墓碑,每逢下雪之际,总统连默便会在墓碑前旁坐上一整天。后来的某天他将行动不便的女子接到身边细心照顾,宠爱至极。世人皆骂此女红颜祸水,祸国殃民;一片骂声中,他笑着蹲下身子亲吻她断了三根脚趾的右脚,给她极致的宠爱。*他们在铺天盖地的阴谋中挣扎,在误会中辗转,在爱恨里沉沦。再后来,尘埃落定,他逃不了权利桎梏,而她逃不出爱情囚牢。他终于排除万难对外公布:他们的婚讯。接着一个惊天内幕被爆出:她,早已为人妻,为人母。而她的丈夫,竟然是——相爱时,他说:相爱恨晚。分开时,她说:相逢恨早。一个有心算计,一个用心配合;浮华落尽,情深是否如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