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8940900000002

第2章 你幸福了吗?(1)

二十多年前,人们见面,最常听到的问候是“你吃了吗”。现在,问候语的内容多样化了,“身体还好吗”“心情怎么样”“过得开心不开心”……归结起来,就是“你幸福了吗”。

不仅如此,“幸福”一词频频闪现于社会活动家、企业家以及政府官员的讲话中,各种关于“最幸福……”的评选层出不穷,以“幸福”为名的各种文艺作品推陈出新,各国政府更是纷纷提出以“民众幸福”为导向的施政纲领……

当“幸福”成为一个流行词,当幸福浪潮一波接着一波涤荡全世界,我们需要先回到“幸福”的原点,厘清幸福的真正含义。

一、难以捉摸的“幸福”

在自然界中,水有千变万化的形态,山有春绿秋凋的轮廓,飞禽走兽,落叶飞花,无一不呈现出它们特有的造物之神奇。人们津津乐道的“幸福”

却犹如镜中花、水中月难以捉摸,虽寓意美好,却又十分抽象。

那么,幸福到底是什么样子的?

有一千个人,就有一千种幸福

现代汉语中这样定义“幸福”:使人心情舒畅的境遇和生活。可见,这里说的是一种结果,该境遇和生活具体是什么情况,则是一道因人而异的填空题。

在中国古汉语中,“幸福”不是一个词,而是二字连用。幸,指的是好运气;福,则是指获得佑护。显然,古时的“幸福”尚未具备现代“幸福”的丰富涵义。在中国古人眼里,幸福生活大致就像陶渊明笔下的世外桃源,没有战乱,没有纷争,人们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生活安宁美好。

在幸福理论极其丰富而又全面的西方哲学界,对“幸福”做出独特、精彩论述的大家比比皆是。

大政治家梭伦说:“许多最有钱的人并不幸福,而许多只有中等财产的人却是幸福的。”

古希腊思想家苏格拉底则推崇“至善和智慧”,认为幸福就是灵魂的不朽和安乐。到了伟大的哲学家亚里士多德那里,更是简化成了“至善是幸福”

的观点。

也有一些哲学家并不同意这种纯精神的论断,像伊壁鸠鲁和边沁,自成一派,称为“现实幸福学派”,他们提出“幸福应该是肉体无痛苦,灵魂无干扰”,他们强调尘世快乐,追求感官刺激,与苏格拉底的“精神幸福学派”形成鲜明对比。

然而,无论是精神幸福,还是感官快乐,显然这些幸福观都偏颇一方,直到19世纪,科学社会主义的创始人卡尔·马克思才将物质生活同精神生活科学地结合起来,指出这二者的统一是幸福的主要内容,劳动和创造是幸福的源泉,另外,真正的幸福应该是个人幸福和社会幸福的有机统一,奉献是追求幸福的终极归宿。

对于“幸福”的理解,圣哲、学者们是站在崇高的认知层面上,他们所阐述的幸福固然不失精辟,却也是抽象的。而日常生活中的大多数人,陷于生活的琐碎,对“幸福”的体悟反而更贴近自身生活:

家徒四壁的人说,幸福就是住着恢宏华屋,吃遍天下美食,背靠一座大金山。

乞丐很直接地说,幸福就是天不刮风不下雨,还能顿顿填饱肚子。

饱受病痛折磨的人说,幸福就是无病无灾。

学业沉重的学生说,幸福就是不用上学,不用写作业,可以通宵玩游戏。

为人父母者则说,幸福就是看着孩子一点一点长大成人,健康、快乐。

“幸福是……”是一个万能排比句,古今中外,不同时代,不同国别的人,因其对“幸福”的认知与渴求的内容不尽相同,他们所描绘的幸福也都各不相同。所以德国着名哲学家康德也这样说道:“幸福的概念是如此模糊,以致虽然人人都在想得到它,但是,却谁也不能对自己所决意追求或选择的东西,说得清楚明白、条理一贯。”

如果非要给幸福一个放之四海而皆准的定义,最简洁明了的说法——幸福就是过得快乐,感到满足。

你对自己的现状感到满意,你感到心身愉悦,这就是幸福。这种满意和愉悦的程度越高,你获得的幸福感也就越强烈。我为他人的幸福付出而感到幸福,他人为我的幸福付出而感到幸福。他人幸福,我也幸福,这也是幸福,而且是一种广义的幸福。

尽管对于不同的人来说,幸福有着不同的概念,然而无论哪种幸福,它们都有共通的一点,即最终体现为一种满足感。长途跋涉的旅人吃到热气腾腾的饭菜,胃里舒坦了,与其之前饥肠辘辘相比,现在的他无疑是幸福的;被战争摧毁家园的人们觅到一处世外桃源,远离了战火,他们会感受到一种久违的安居乐业的幸福;而饱受工作压力的现代都市人,能忙里偷闲,远离城市的喧嚣,偷得浮云半日闲,同样是一种惬意的幸福。

追求幸福永无止境

数千年来,尽管幸福概念、幸福方法论几经颠覆、修正,有一个共识却始终屹立不倒,即古今中外的哲学家们都坚信:人类生存的目的是为了获得幸福。

例如17世纪英国唯物主义哲学家洛克就曾说过:“人人都渴望幸福——人们如果问,什么驱迫欲望,则我们可以答复说,那是幸福,而且亦只有幸福。”而另一位对马克思影响深远的哲学家费尔巴哈亦说过:“人的任何一种追求也都是对于幸福的追求。”

在潜移默化中,幸福成为绝大多数人的人生观、世界观的重要内容之一,并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个人的成长道路和奋斗方向,影响着个人对生活的感知和体验。

美国一家民间机构曾针对22个国家共2万多人进行幸福指标调查,结果显示,美国有将近50%的人认为自己是幸福的人,英国的这个指标达到了37%,而中国参与调查的人中,只有9%的人认为自己幸福。也就是说,10个中国人就有9个认为自己不幸福。

我想过“睡觉睡到自然醒,数钱数到手抽筋”的生活,可是我没有足够的钱,所以我还得为了金钱而奔波、劳碌,所以我不幸福。

我想拥有像偶像明星那样的美貌,走到哪里都能得到人们的另眼相待,可是我五官平庸,我很温柔但我很丑,所以我很自卑,我不幸福。

我想拥有成功人士们的好运气,心想事成,但现实是,我的很多次努力事倍功半,甚至无功而返,屡屡受挫,我怎么可能幸福?

……

然而,被认为最应该感到幸福的企业家、明星、金领等成功人士,虽然拥有常人难以比拟的财富和影响力,能实现大多数人终其一生都难以企及的梦想,但他们中的大多数人也认为自己不幸福。

做企业的人,无论是老板还是高级经理,操心最多,休假最少,金融危机、通货膨胀等种种不可控因素,都使他们的神经总是绷得像一张拉满的弓,哪里还有平常人的平常心态去体验生活中的各种快乐。

明星们外表光鲜,拥有无数粉丝,日进斗金,但他们也面临着个人隐私无处藏身,任何微小的纰漏都有可能被放大成一场风暴的风险。所以人气越旺的明星越是战战兢兢,唯恐行差踏错。于是,在享受尖叫和名利的同时,他们也与普通人的快乐渐行渐远。

渴望名和利的人说他们不幸福,这个不难理解。可是已经名利双丰收的人也说他们不幸福,这只能说明由于每个人的企盼不同,他们渴求的幸福变幻出了不同的模样。

要解释这一现状,我们必须回到美国心理学家马斯洛的需求理论。马斯洛起初将人的需求归结为五种:生理需求、安全需求、社交需求、尊重需求和自我实现需求,后来又进一步扩充为七种,即生理需求、安全需求、社交需求、尊重需求、认知需要、审美需要、自我实现需求。按照马斯洛的这一理论,当人的这些需求得到了满足,就会感到愉悦、快乐,这便是幸福。

马斯洛需求理论折射出一个事实,人们对幸福的追求永无止境。一种需求得到满足的人,他不会长久停留在该层面停滞不前,而会向着更高的需求行进,于是形成新的“不满足”,新的幸福焦虑和内心空虚促使他努力拼搏,直到新需求得到满足。如此循环往复,不断攀升向上。

可见,人类对于幸福的追求贯穿一生的岁月,并由于在不同时期和阶段,人们对幸福的理解和感受也不尽相同,其所渴求的幸福内容更是千姿百态,由此构成了人类丰富多彩的世界,推动社会不断向前迈进。因此,我们可以说,人类对幸福的追求是社会发展的内在动力。

二、幸福如何去丈量

每一个令我们愉悦的瞬间都是幸福的时刻,每一个令我们振奋精神、努力拼搏的梦想都是幸福的载体,然而,仍有那么多人说自己不幸福。所以,我们需要测量我们到底拥有多少幸福。而在此之前,我们需要一个幸福的测量标准,正如测量一座山峰的高度,需有可做参照的标准,比如它旁边的山丘,或者更为准确的标尺。

幸福问卷:你对生活满意吗?

以下这份问卷名为“生活满意度指数(Life Satisfaction Index A)”,是生活满意度量表的一个重要分量表,由美国心理学家诺加盾(Neugarten)等人于1981年设计,因其简洁、有效而被全世界研究人员广泛使用。其计分方式为:带★的题,选“是”得2分,“否”得0分,“?”得1分;不带★的题,选“是”得0分,“否”得2分,“?”得1分。

★1.当我年龄增长时,我发现事情似乎要比原先想象的好。

(是 否)

★2.与我认识的多数人相比,我更好地把握了生活中的机遇。

(是 否)

3.现在是我一生中最沉闷的时期。

(是 否)

4.回顾以往,我有许多想得到的东西均未得到。

(是 否)

5.我的生活原本应该有更好的时光。

(是 否)

★6.即使能改变我的过去,我也不愿有所改变。

(是 否)

7.我所做的事多半是令人厌烦和单调乏味的。

(是 否)

★8.我估计最近能遇到一些有趣而令人愉快的事。

(是 否)

★9.我现在做的事和以前一样有意思。

(是 否)

10.我感到自己老了,有些累了。

(是 否)

★11.回首往事,我相当满足。

(是 否)

12.与同龄人相比,我曾作出过更多的愚蠢决定。

(是 否)

★13.现在是我一生中最美好的时光。

(是 否)

★14.我感到自己确实老了,但我并不为此感到烦恼。

(是 否)

★15.与同龄人相比,我的外表更年轻。

(是 否)

★16.我已经为一个月甚至一年后该做的事制定了计划。

(是 否)

17.与其他人相比,我惨遭的失败次数太多了。

(是 否)

★18.我在生活中得到了相当多的我所期望的东西。

(是 否)

19.不管人们怎么说,许多普通人是越过越糟,而不是越过越好。

(是 否)

★20.我现在和年少时一样幸福。

(是 否)

测试结果:

得分若为0~7,说明你对现状极不满意,幸福指数很低。

得分若为8~15,说明你的生活幸福感很一般,容易沮丧,经常情绪低落,幸福指数较低。

得分若为16~34,说明你的生活和大多数人一样,有喜也有忧,自认为并无特别之处,幸福指数一般。

得分若为35~40,说明你对生活比较满意,且懂得感恩,心态较好,幸福指数较高。

在这份问卷中,隐含了一系列的幸福指标,例如生存状况、生活质量、心理调适、人际关系和未来预期等,只需不到2分钟的时间,就可以大致了解眼下我们对生活的真实感受是幸福居多,还是不幸福居多。

将这份问卷中的问题进行归类,就有了一些有趣的发现:

首先,人们的生活满意程度,在绝大多数时候是通过比较获得的,例如从前与现在的比较,自己与他人的比较,想象与现实的比较……现状比过去好,自己比别人好,现实接近甚至好于想象,就会感到满意,否则就可能相反。

其次,个人对生活满意与否,是一种极具主观色彩的个人感受。同样一件事,对于某人是愉快的经历,而对于另一个人则未必,因此也就有了一百个人就有一百种人生的说法。

最后,人们生活满意度的高低,还与期望值有关,期望值包涵着一个人的自我肯定程度、自我设定标准等,所以现状与期望之间越接近,满意度越高;反之则越低。

当然,任何一份调查结果,都不可避免地面临着一个时效性的局限,即便有一些问题本身具有长期效应,但是考虑到被调查者受当下特定情绪的影响,更多反映的是短期甚至是瞬间的主观感受。

我们需要寻找一种客观的、具有长久参照价值的幸福测量体系,能为我们提供长期的指导作用,告诉我们如果不幸福该怎么改变。

幸福指数的几种丈量办法

一个人感到幸福,即他有一种真切的现实存在感,且在梦想追求上心愿得偿,所以他会对所处的生存与发展状态感到满意。

不过,不同的人对现实的感受并不一样,由于际遇、性格、能力等各方面的迥异,人们对幸福的定义也就不尽相同,对幸福衡量的标准也随之改变。

因此,一直以来,人们总想着就幸福程度进行一个量化,例如经济学家萨缪尔森在他的着作《经济学》中,给出一个幸福公式:幸福=效用/欲望。

在这个公式中,“效用”表示人们从消费物品中得到的主观享受或满足,幸福与效用成正比,与欲望成反比。当欲望既定时,效用越大,越幸福;当效用既定时,欲望越大,越不幸福。

幸福公式清晰地阐明了一个道理:幸福并不单纯取决于财富的多寡,而是取决于效用与欲望的相对关系。倘若人的欲望没有止境,再多的物质供给都将无法满足其不断膨胀的欲求。

同类推荐
  • 最佳选择与放弃

    最佳选择与放弃

    本套丛书从社会礼仪、为人处世、心志心理、感悟与人生等诸多方面的阐述中归纳出最有实用性、最有指导价值,且带有规律性的方法、定律和成功范例。本套丛书涵盖了人类取得成功的所有主、客观因素,分析成功规律性的原理,使成功学这种看似玄秘深奥的学问变成具体的可操作的方式方法。
  • 我们的不幸谁来承担

    我们的不幸谁来承担

    作家孔见以思想性书写为人们关注。《我们的不幸谁来承担》是他近年发表的人文随笔选粹,既有指向人本的探问,也有针对文本的诘究,对当今社会过度世俗化现象提出了质疑,体现了在尘埃厚积的地面上寻找闪光货币的价值诉求。孔见企图以一种叙述的方式来阐释事物,将哲思与诗情融会到一起,文气活泼洒脱,兴趣盎然,给人以阅读的愉快,区别于院墙内的学究。
  • 实话实说:与大学生谈求职技巧

    实话实说:与大学生谈求职技巧

    了解人才行情是成功求职第一步,本世纪最抢手、最赚钱的人才分析,拟写成功简历的9大标准,人事主管心目中的理想回答,学会说“我”、树立自我意识,用事实说话,展示自己,自谋职业,小心陷阱,聘用合同的谈判技巧。
  • 处世警示

    处世警示

    本书的名言金句句句经典,字字珠玑,精辟睿智,闪耀着智慧的光芒和精神的力量,具有很强的鼓舞性、哲理性和启迪性。具有成功心理暗示和潜在力量开发的功能,不仅可以成为我们的座右铭,还能增进自律的能力。这些名言金句是名家巨人心灵的直接体现,是智慧的结晶和思想的精髓,是人间智慧的高度浓缩和精华荟萃,是人生的奥秘,生命的明灯,是铀,是核,必将引爆璀璨的生命火花!
  • 菜根谭全书(第二卷)

    菜根谭全书(第二卷)

    本书是一本三百多年前的一位退职隐居官员的人生处世经验的总结。它采用语录体的形式,共360条,文字皆由排比对仗的短句组成。除作者自己的心得外,有些也从先哲格言、佛家禅语、古籍名句、民间谚语中演化而来。本书涉及的范围极为广泛,可以说几乎涵盖了人生所能遇到的一切重大问题。
热门推荐
  • 默默地看着你

    默默地看着你

    过了午夜十二点,公主就要变成灰姑娘了。17岁的双鱼座女生许梦寒犹如灰姑娘一般生活着,暗恋着,但是出乎意料的家庭变故,让她不得不离开温暖的班级,离开网络。许多年后,他与往日自己暗恋的男生邂逅......
  • 我以青春为誓

    我以青春为誓

    谁都在青春茫然失措,在铭心最无助孤单的时候,夏陈墨的出现像是阳光照进她的心,当他离开她的时候,她的世界已不再完整。“陈墨,别走好不好,我疼。”为什么他还是走的如此坚决。“夏陈墨我恨你,你为什么回来!”“铭心,你知道我爱你”青春疼痛,都在彼此心里留下最深的印记。
  • 勋鹿爱你不将就

    勋鹿爱你不将就

    喂!小子,你看看我啊!你不是说你喜欢我吗?这就是你喜欢我的态度吗?――by肖卢喂!你不要以为我很喜欢你你就可以对我大吼大叫,你不要忘了,我才是你的老公,我是攻。――by诗心
  • 七星劫

    七星劫

    一个孤儿,在乱世中苦苦挣扎,只为复仇,到底是何人杀了他的父母?
  • 跟FBI学阅人术

    跟FBI学阅人术

    《跟FBI学阅人术》由蒋巍巍编著。美国联邦调查局(简称FBI)的特工人员在对犯罪主体的研究中总结出这样一句话:“在国际安全形势如此严峻的情况下,人们首先要做到识别一个人,在对这个人持续的观察中要真正分辨出这个人的内心变化情况,只有这样,才能做到准确的读懂他”。《跟FBI学阅人术:美国联邦特工识人密码》就是从犯罪心理学角度出发,从人的肢体语言、性格特征等多方面进行了有针对性的分析与研究。
  • 几曾似君前

    几曾似君前

    以心为局,以人为棋。设的局中局,计中计,不想到最后,确实败的无可再输之人……她一生颠簸,到最后,不过还是心怀希翼的想要一个实话,……
  • 苍岭尸潮

    苍岭尸潮

    架空世界的大城市苍岭……李师杰、邓子千二人原本是国际佣兵组织的成员,因为一次特殊任务,二人奉命去参加苍岭市第一中学的入学考试,谁知在考试中途却发生了一系列无法形容的事件……
  • 末日独奏

    末日独奏

    这作品以前宅起点发布过,人气不错!可惜本人无意再写!现在发在这里看看,抱歉!也学会续写!
  • 毒辣王妃:学吧不好惹

    毒辣王妃:学吧不好惹

    “天不亡我!”这是岚墨醒来后说的第一句话,也只有这一句话。那个女人害她这么狠,自己是不是要报答她的前世啊。哈哈哈!岚墨承认自己前世太懦弱,太低调。竟然老天让她重活一回,哼哼!闯皇宫,强王府,咱都干得出来!为啥?咱后台硬,我爸是李刚!
  • 殇式疑案

    殇式疑案

    人生总是这么无常,叫我反应不及,随后又痛彻了心扉……我十四岁那一年,家中发生了一件大事,我妈因为难产,抢救无效死亡,孤单的我还在为即将有一个乖巧的女末女末而感到高兴,可迎来的却是如此大的噩耗与悲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