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8939900000003

第3章 登上天安门(1)

毛泽东第一次上天安门,心情无法不激动,他对着麦克风说:把水银灯打开,我要看看学生们的队伍。

1966年8月18日,毛泽东上天安门,不是正常的庆典,因而更有着非同寻常的意义。

“文化大革命”的紧张时刻,毛泽东把李宗仁叫到身边,听他讲对“文化大革命”的看法。

毛泽东把斯诺叫到了天安门的正中央,其用意使一向特别自负的美国人没能猜透。

毛泽东没有想到,他最后一次上天安门,林彪竟然不辞而别。

如果在中国评选知名度最高的“门”,天安门肯定当选。

这倒不是因为它金碧辉煌,在建筑史上占有怎样重要的位置,而是因为它早已成为共和国的象征。你想嘛,国徽图案上有它,人民币上防止伪造的标志也是它,就连咿呀学语的孩童唱的歌儿也离不开它,甚至打排球拦网成功了也被称为“天安门城墙”。

在封建社会,这里是皇帝行使至高无上的权力的地方。每当举行重大庆典(如皇帝登基、册立皇后等)时,就在天安门颁发诏书。宣读完,诏书用一个木雕的金凤托着从城楼上缓缓系下来,礼部的官员跪在楼下接诏。这就是所谓金凤颁诏。皇帝利用城楼,显示皇权。至于天安门前的广场,也是禁地。百姓不要说从那里走过,就是多停一会儿,也会以“私窥宫门”治罪。

一唱雄鸡天下白。毛泽东登上天安门城楼后,标志着天安门回到了人民手中。自那以后,广场几经扩建,城楼更加庄严。每逢节日,党和国家领导人登上天安门,举行重大的国事活动。天安门城楼在人民心目中是崇高的,在崇敬之中,也觉得有几分神秘缥缈,可望而不可即。直到1988年天安门对所有的人开放,老百姓才有机会登上它。

毛泽东第一次上天安门,心情无法不激动,他对着麦克风说: 把水银灯打开,我要看看学生们的队伍。

不知为什么,人们总爱把天安门和毛泽东联系在一起,好像毛泽东就生活在天安门一样。

其实,毛泽东一生上天安门的次数也是屈指可数的。有人做过比较确切的统计,他老人家总共上过45次天安门。正常情况下,他每年上两次,“五一”一次,“十一”一次。非常情况下,就很难说了,1966年,他老人家一年上了8次天安门——他要发动“文化大革命”,要接见“红卫兵”小将。

毛泽东作为一代伟人已经作古,他留下了许多有意思的故事在人们中间流传。同样,他在天安门上也留下许多值得人们回忆和思考的脚印。

毛泽东第一次登上天安门,是在开国大典。一般的老百姓不可能想象,这天毛泽东是清晨才睡觉的。当成千上万的人群涌上十里长街的时候,毛泽东正在梦乡。

这些日子,他实在是太忙了,也实在是太累了。

经过20多年的艰苦奋斗,马上要建立一个新的共和国,有多少工作要做,有多少事情要处理。他身为统帅,用日理万机这个词是绝对不过分的。

据当时的卫士回忆,他是中午1点钟才起床的。

从他当时的面容看,他睡得不是特别好——他毕竟是要登天安门,他的心中不能没有波澜。

毛泽东有个习惯,起床以后的第一工作是浏览床头的报纸。今天,卫士不得不打断他的习惯,催他穿衣吃饭。

他穿上了特意为他缝制的“礼服”——这是一套黄色的美国将校呢制服,是特级技师为他精心制作的。

他先来到了中南海的勤政殿,在这里主持召开了中央人民政府委员会的第一次会议。朱德、刘少奇、周恩来、张澜、李济深、宋庆龄、高岗等领导人欢聚一堂,宣布中央人民政府成立。

2点50分,毛泽东和朱德、刘少奇、周恩来等党和国家领导人先后来到了天安门城楼下,他们要在这里排队集合,登上天安门。毛泽东自然站在了最前面,朱德、刘少奇等紧随其后。

天安门的东西两侧有两条马道,是供人们上下天安门用的。毛泽东走上马道的时候,的确有一种“马道通天”的感觉,面前是碧蓝的天空,是一望无际的苍穹,还有那么一两朵云彩点缀。

第一次踏上天安门,心情不免有些紧张,因而,毛泽东的神情是严肃的。

他走到天安门的正中央,立正站好,双目炯炯地看着广场上沸腾的人群。

这时候,林伯渠秘书长宣布大会开始。

毛泽东迈着稳健的步子,走到麦克风前,环视了一下人群,平缓了一下呼吸,用湖南官话向全中国全世界宣布:“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成立了!”

这声音成为一个历史时期的开始,也成为一个时代的结束语。后来,人们说他在天安门上宣布的是:“中国人民从此站起来了!”其实不是,他只是宣布中央人民政府成立了,并没有另外的话。

天安门广场上沸腾了。欢呼声、口号声此起彼伏。

按照事先的规定,中央人民政府主席要亲手升起共和国的国旗。他大步走到升旗的按钮下,按动按钮,五星红旗冉冉升起,广场上鸣礼炮28响。

惊天动地的礼炮声,使人们看到,中国人民真的站起来了!

此时此刻,领袖的心情是激动的,群众的心情也是激动的。他们浴血奋战几十年,终于迎来了共和国的成立,也就是说,他们用不到30年的时间,打下了一个新的天下,还有什么比这更令人激动的吗?

紧接着,是空前的阅兵式。

朱德总司令下达阅兵令,代总参谋长聂荣臻率领受阅部队接受最高统帅的检阅。是军威,也是特定的环境的作用,广场上一点声音都没有,只能听到方队整齐的脚步声。

毛泽东看着这雄壮的队伍,举起了指挥千军万马的手臂,向这支英雄的队伍敬礼。

阅兵到黄昏才结束。群众游行便在“团结就是力量”等歌声中开始了。整个广场上灯笼火把,汇成一片欢乐的海洋。

这天,广场上最动人的口号是“毛主席万岁!”

这个口号之所以喊出来,完全是出自人们的内心。人们已经无法用别的语言来表达他们对毛主席的热爱和敬仰之情了。

曾经有人考证过,“万岁”这个词,是有点封建主义的味道,及至后来的“万寿无疆”,则更是旧时代的产物。不知为什么,人们那时偏偏选择了它。

当一个人被千万群众高呼万岁的时候,他的心情一定是不平静的。这天毛泽东自始至终站在城楼上,始终举手向群众致意。面对群众的万岁声,他忍不住朝群众喊:“同志们万岁!”

当青年学生组成的游行队伍通过金水桥的时候,毛主席对他们喊:“青年同志们万岁!”青年学生更加狂热地高呼:“毛主席万岁!”毛泽东走到扩音器前,说:“把水银灯打开,我要看看学生们的队伍。”

霎时,水银灯亮了,青年学生更加兴奋,几乎把嗓子喊哑了。

1966年8月18日,毛泽东上天安门,不是正常的庆典,因而更有着非同寻常的意义

在中国,许多人都记得1966年的8月18日。

这是毛泽东第一次接见曾经风云一时的“红卫兵”。

在这之前的几天里,中国的政治舞台上发生了很多很重大的变化,叫许多政治家和中国的老百姓都目瞪口呆。

8月9日,中共中央发表了十六条即“中共中央关于无产阶级文化大革命的决定”。

8月10日,下午7时,毛泽东突然出现在中南海西门的接待站,会见首都革命群众。在群众的簇拥下,他老人家健步走上讲台,用洪亮的声音说:“你们要关心国家大事,把无产阶级文化大革命进行到底!”

这句话被当作最新指示,发表在当时的大小报刊上。

毛泽东走上讲台的时候,群众真诚地高呼:“毛主席万岁!毛主席万岁!”

毛泽东也高兴地喊:“同志们万岁!”“同志们好!”

有人说:毛泽东不是8次接见红卫兵,而是9次,那是把这次也算上了。

应该说,这一次虽不是正式接见,也是他发动“文化大革命”的一次重要活动。

1966年8月18日是中国历史上不同寻常的一天。

清晨5时,太阳还没有照射到天安门广场,毛泽东就出现在天安门上。

此时的天安门广场,已经是红色的海洋,来自北京、哈尔滨、长沙、南京等地的红卫兵,早已等候在这里了。——他们在凌晨接到通知,毛泽东主席将在这里接见他们。那个时候,毛泽东的形象正在被神化,能够见到他老人家将是怎样的心情,恐怕现在的人是很难体会的了。

7时30分,中共中央文化革命小组组长陈伯达宣布大会开始。

毛泽东站在天安门城楼上,看着林彪、周恩来对100万红卫兵讲话。

林彪拖着长长的湖北腔,讲了人们听来还有些生疏的一些话。从此这个有些病态的声音,在中国的政治舞台上回荡了很久很久……

他们讲话后,游行就开始了,毛泽东看着沸腾的人群,高兴地对林彪说:

“这次运动规模很大,确实把群众发动起来了,对于全国人民的思想革命化,有很大的意义。”

林彪当时说了些什么,我们不得而知。

这只是当时报道了的事情,至于发生在天安门城楼上而没有报道的事情,人们就只能听小道消息了。

这天,有1500名红卫兵上了天安门城楼。这对他们说来是天大的荣耀。他们能够近距离地看到毛泽东和他的亲密战友。

清华大学附中的红卫兵宋彬彬这天成了知名人物——还在大会没有结束的时候,她突然产生了一个大胆的想法:能不能把红卫兵的红袖章套在毛主席的衣袖上?

她跑到会议主持人那里,提出了这个想法。

会议主持人想了一下,说好,就领她走到了毛泽东的身边,对毛泽东说:

“红卫兵小将要给您戴红袖章。”

毛泽东笑了,把他的右手伸了过来。

于是,清华大学附中的红卫兵袖章戴在了毛泽东的军装上。

毛泽东低头问:“你叫什么名字?”

“我叫宋彬彬。”

“是不是文质彬彬的彬?”

“是。”

毛泽东意味深长地说:“要武嘛!”

事后,宋彬彬发表在《光明日报》《解放军报》上的文章,真的把名字改成了宋要武。

这恰恰又与毛泽东身穿绿军装形成了对应——外国人评论说:中国军队的地位在上升,毛泽东要利用军队做他应该做的事情。

在天安门城楼上,还发生了一些很有趣的事情:

毛泽东出现在清华大学附中红卫兵面前时,这些十几岁的孩子一时不知说什么好了,其中有两个大声说:

“毛主席好!”

“毛主席好!”

毛泽东问:“你们是哪一个?”

“我们是清华附中的。”

“我们要永远造资产阶级和修正主义的反!”

毛泽东伸伸手,说:“我坚决支持你们!”

这时红卫兵们才想起高呼“毛主席万岁!”

毛泽东挥动着军帽,从东头走到西头,到了9点50分的时候,他回到了休息室。这时外面的红卫兵说什么也不肯离去,齐声高喊:“我们要见毛主席!”

“我们要见毛主席!”

这怎么办?

周恩来总理出面了,他摆摆手,要大家安静,说:“同志们,小将们,我是个老红卫兵。你们要听从指挥,现在都坐好,等会儿毛主席要和你们照相。”

能和毛主席照相,红卫兵们自然高兴,他们坐在城楼上,一遍又一遍地高唱《东方红》《大海航行靠舵手》等革命歌曲,一直等到了11点45分,和毛主席照了相,他们才流着热泪准备离开。

北京大学的学生向来是不甘落后的,他们提出,请毛主席给大家讲话。他们的头脑里没有任何规矩,他们的想法十分简单,毛主席既然支持我们,就应该给我们讲话。

周恩来总理赶忙出来解围,他对小将们说:“最近发表的《中共中央关于无产阶级文化大革命的决定》和八届十一中全会公报,都是毛主席亲自主持制定的。你们手中都拿着《毛主席语录》,那里面都是毛主席的话。”

有人叫了一句:“我们要听毛主席的声音!”

周恩来总理依然按着自己的思路往下讲:“你们要听毛主席的话,学习“十六条”,熟悉“十六条”,掌握“十六条”,运用“十六条”,要像林彪同志那样,活学活用,在用字上狠下工夫。”

红卫兵们这才没有强求毛泽东讲话。

值得提一笔的是,这次接见,毛泽东的那些老战友都还出了场,刘少奇虽然排在了林彪等人之后,却也还是在党和国家领导人的位置上。

他似乎还没有预料到这场运动的目的是要打倒他本人和其他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

“文化大革命”的紧张时刻,毛泽东把李宗仁叫到身边,听他讲对“文化大革命”的看法

这是“无产阶级文化大革命”的关键时刻,无产阶级革命派和“资产阶级反动路线”的全面决战已经展开,这天是10月1日,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17周年纪念日,也是中国人民举行庆祝的大喜日子。

正在解放军三〇一医院的李宗仁突然接到通知,要他到天安门参加庆祝活动。接到这样的通知,他自然是高兴的,很快来到了天安门的休息室。

李宗仁上天安门,自然是和政协的人物在一起。他的身边分别是程潜和傅作义。他们虽然也感到外面的风声不对头,但也不知道这次运动究竟要干什么。

他们正在说话的时候,有一个身着黑色服装的女人走过来。不少人站起来和她打招呼。李宗仁没有认出这是谁,自然也就没有和她说话。

当这个女人走过去后,李宗仁问傅作义:“这个女人是谁?”

傅作义不解地问:“毛主席的夫人,你不认识?”

李宗仁很有几分不安,说:“我只是去年在毛主席请吃饭的时候见过她一次,现在换了服装,我都认不出来了。”

天安门上的庆祝活动开始了,今年与往年不同的是城楼上出现了许多红卫兵,使得城楼上多了几分朝气。李宗仁站在城楼上听完林彪和周恩来总理的讲话,心中想了不少的问题,这在他后来的回忆录中有一些记载,我们在这里不一一叙述。

同类推荐
  • 美国不开心

    美国不开心

    苏联解体,东欧剧变,世界走向单极,美国在偷着乐;第三世界崛起,世界多元化,美国开始板着脸;基地反恐,越反越恐,美国开始人心惶惶;大国崛起,世界宪兵不再主宰一切,美国开始阴脸;华尔街风暴,次贷危机,美国终于不开心了……一向以世界宪兵、老大自居的美国人,感觉到自己的地位渐渐下降,尤其是次贷危机的影响,美国人人心惶惶,惟恐自己从此一蹶不振。令美国人闷飞不乐的事情一件接一件,当别的国家暗自高兴时,美国开始不开心了!
  • 青年学生党课培训教材

    青年学生党课培训教材

    中国共产党是中国工人阶级的先锋队,同时是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先锋队,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核心,代表中国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代表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中国共产党的先锋队性质,决定了每一位申请入党的积极分子,都要认真学习党的基本理论,按照党章的规定严格要求自己,争取早日加入中国共产党。
  • 世界社会主义的历史和理论

    世界社会主义的历史和理论

    从理论与实践的结合上,辩证阐明了科学社会主义是世界历史性事业的本质内涵,深刻揭示了社会主义科学发展观的演进规律,系统总结了世界社会主义实践过程中的宝贵经验和深刻教训,给理论以深化、给实践以指导、给未来以启迪。
  • 苏联解体后的俄罗斯民族主义

    苏联解体后的俄罗斯民族主义

    本书对苏联解体后的俄罗斯民族主义进行了深入研究,内容包括:俄罗斯民族主义的历史渊源,诱发当代俄罗斯民族主义的主要因素,当代俄罗斯民族主义的表现形式,当代俄罗斯民族主义对社会的影响等。对当代俄罗斯民族主义的研究可以为探讨俄罗斯独特的历史发展道路提供新的切入点,具有较高的学术价值;同时也可以为解析现阶段俄罗斯政府的内政外交提供一个新的视角,具有较强的现实意义。
  • 中国舆情报告(2013-2014)

    中国舆情报告(2013-2014)

    本书综合权威机构、专家、媒体的前沿观察和深度解析,并及时提供解决问题的典型案例,用老百姓关注的视角全方位解读当下热点问题。全书分为时代大舆情、改革大舆情、网络大舆情、社会大舆情、政务舆情年度大回顾五个部分。
热门推荐
  • 孙子兵法

    孙子兵法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大明英图

    大明英图

    明朝初年,政局不稳,尤其是燕王朱棣发动了靖难之役,将朱允炆赶下帝位,朱允炆下落不明,其子孙也散落江湖。为巩固帝位,明成祖朱棣不惜血染江湖,掀起了江湖无数纷争,引起了武林人士的激烈反抗。在这场血雨腥风的江湖纷争中,权谋,利益,爱情,称霸,爱恨交织,勾画了一幅波澜壮阔的江湖画卷,也涌现了一批可歌可泣的英雄儿女。胡月儿的千里寻夫,废帝势力的复辟,雪山派的卷土重来,将会有怎样的结局,。。。。。。。
  • 惊梦飞燕

    惊梦飞燕

    一桩迷案引起的故事,万万没想到凶手竟是她。
  • 我会想念你

    我会想念你

    我愿意去相信一切美好的东西,有梦去追,我愿意陪你走过一段时光,吹完了牛,然后拼命实现它。
  • 异界之超级召唤

    异界之超级召唤

    “这位小兄弟,我看你这宠物不错,不知有没有兴趣跟我换换呢?”猪脚带着他的神兽队,阴森森的跟他面前的一位霸主说道-------看猪脚怎么在异界用他那特殊能力称霸异界。
  • 王剑传说

    王剑传说

    泰拉索尔·斯坦。第一任王剑持有者,斯坦国国王,斯坦神之子,因为他过于耀眼的事迹,人们把他原本的名字忘记了,不过那些不值一提的名号被遗忘也没有什么值得可惜的,因为他现在姓斯坦,名正义,这是至高无上的斯坦神所赐予的最荣耀的礼物。而今,王剑已经传承了三代斯坦神之子,就在年轻的皇子即将洗礼这份恩赐的时候,变故却发生了,黑夜遮蔽了天空…………
  • 腊味的100种做法

    腊味的100种做法

    《100种做法系列·第2辑》包括《蒸菜的100种做法》、《炒菜的100种做法》、《凉菜的100种做法》、《煮菜的100种做法》等10册,分别介绍了100种适合家庭操作的美味食谱。每册都按照禽蛋、水产、畜肉、蔬菜等食材进行分类,所有菜式新颖独特,易学易做,非常适合家庭主妇、烹饪爱好者使用。
  • 闫欣的世界

    闫欣的世界

    “闫欣,闫欣起床了,七点五十要迟到了!”“啊,啊,啊我今天的比赛啊!”说着话我翻起身来,快速的刷牙洗脸“我今天东南赛区选拔赛要迟到了啊!”看少年如何打破自己的世界,如何看到广阔的天!
  • 美男穿越之公孙子都

    美男穿越之公孙子都

    当春秋战国第一美男子公孙子都穿越来到现代遇见曾遭爱情友情双重打击的大龄剩女梁遇,他们之间会有着什么样的故事呢?这是一个荒诞的梦,梦中的爱恨情仇如此真实,以至于,这到底是不是梦,我已经分不清楚……
  • 把心机用在正确的时机

    把心机用在正确的时机

    本书阐述了人们把谦虚学习的态度当做是平日努力的“心机”,把突破困境的经验当做是生活中学习的“时机”,让“心机”与“时机”常相“会合”,就可为自己打造出许多进步的“机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