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8939400000013

第13章 阜景文化街新中国成立后的变化(3)

1964年,延吉餐厅于西四北大街181号开业。这家餐厅的前身是1943年出现于西单手帕胡同西口的一家卖朝鲜冷面、烧烤及风味菜的馆子,由一位朝鲜族李氏老太太主持开办,称新生冷面馆。馆子后又迁至石驸马大街。延吉餐厅秉承了原朝鲜风味冷面和菜肴的风味,制作冷面沿袭随压随煮、过水冷却的方法,面条滑爽利口,再加上熟牛肉、苹果片、芝麻仁、朝鲜泡菜及特制的辣酱等多种调料,浇上吊好的凉汤,入口有鲜、香、酸、辣、甜、咸、凉之感,风味独特,回味无穷。夏日吃了去热解暑,冬天吃着凉而不寒,让人吃了还想再吃个爽快。餐厅烹制的各类朝鲜风味菜品,用料考究。其风味代表菜肴有炸牛肉面包衣、红枣煨狗肉、煎蛋卷酥炸鱼片、肉烩、生鱼片等。生鱼片选用活鱼,经多道工序加工成薄片,食用时蘸上由十几种原料配制的调料,入口鲜嫩爽滑,食之不厌,是朝鲜风味珍品。

在20世纪60年代,白塔寺一带一直缺少一个大的副食商店,让周围居民感到生活不便。1971年,区副食品公司拆除了白塔寺山门、钟鼓楼,在此址上建起一座白塔寺副食商场。商场占地1400平方米,营业面积700平方米,有职工约200人。主要经营肉、禽、蛋、干鲜果品、烟酒、糖果、糕点、熟肉、豆制品等20个大类3000多种商品。商场注重服务群众,商品以中、低档大众物品为主,对群众日常生活必备商品,快、洁半成品,以及各类酱菜、小菜等,供应充裕,品种多样。商场联系四川、山东等省生猪生产基地,直运猪肉,做到了质鲜价优,深受区内外顾客欢迎。商场日接待顾客达到上万人,自1989年起成为区重点企业。商场针对自身所处的文化地理环境,在1994年初推出了“白塔寺庙会小吃”大排档,销售茶汤、卤煮火烧、蜜麻花、豌豆黄、八宝莲子粥、面茶、灌肠、酱鸡、酱鸭等老北京传统民俗食品,新鲜味美、经济实惠,依稀可见昔日庙会的景象,引来附近居民和过往行人围观品食。

在阜景街和相邻的街上,早年开业、新中国成立后尚存的一些老字号商户,在公私合营后陆续对店堂进行装修、扩建,营业环境改善,经济效益提高。1964年,周恩来总理来到砂锅居,品尝了风味菜,然后亲切地勉励厨师和服务员:“你们要继承和发扬风味,做好服务工作。”“文革”时期,砂锅居变味成“炒菜居”。1972年得以恢复字号。北海公园内的仿膳茶庄于1955年改为国营,从北岸迁至琼岛北侧回环宛转游廊中心的漪澜堂,更名仿膳饭庄。营业面积扩大,可同时承办宴席25桌。饭庄在继承传统的基础上创新推出了荷花莲蓬鸡、海红鱼翅、扒鹿肉、怀胎鲑鱼、凤凰趴窝等名菜。制作荷花莲蓬鸡这道菜,有39道工序,盘中间放一朵娇嫩的红花,周围用十个以鸡肉做的小莲蓬簇拥着,观之赏心悦目。熘鸡脯是慈禧太后晚年最爱吃的菜,此菜色泽洁白,点缀少许绿色豌豆,味道清香,软滑细嫩,最适合老年人品食。1959年,“末代皇帝”溥仪被特赦后,曾数次到仿膳饭庄进餐,他对菜点大加赞赏,认为比他当皇帝时吃的御膳味道要好很多。1978年,仿膳饭庄应日本客人要求重做清宫最盛大的宴席“满汉全席”,全席有134道热菜,92道冷荤及什样点心、果品,包括满汉两族的传统名菜,山珍海味一应俱全。五光十色、绚丽多彩的名肴佳馐上桌,让客人大饱眼福、口福。

白塔寺药店的前身琪卉堂、大和堂在新中国成立后被收归国有,成为市医药公司药材第二门市部,由此有了“国营二门”的简称。20世纪70年代末,药店与市药材公司西城区公司机关在原址合盖了一栋五层大楼。大楼古朴典雅,又具现代风格,兼作机关办公和药店经营。药店重张开业,更名为白塔寺药店,由老舍夫人、着名书画家胡絜青题写了牌匾。白塔寺药店多年来坚持货真价实、诚信经营,赢得了消费者的信任和业内好评,获得北京市首批“优秀特色店”、全国第一批“中华老字号”单位、“全国商业顾客满意企业”等称号。着名表演艺术家赵丽蓉表演小品《打工奇遇》后,曾将其手书的“货真价实”题字赠予白塔寺药店。

四、民生有了改善

新中国成立后,市区政府关注民生。阜景文化街一线的居民在文化教育、环境卫生、就业、劳动生产、居住等生活方面,都得到了显着的改善。

新中国成立后开办在阜景街和邻近街道的中小学相继由私立转为国立,学费大幅下降,使居民的孩子都能上学就读。在白塔寺北侧还开办了特殊教育学校。坐落在福绥境45号的北京市第四聋人学校始建于1959年,原称北京市第四聋哑学校。校舍前身为军事科学院图书馆,为四合院庭院式建筑,有走廊相连,古朴典雅。院内绿树、花草、藤萝、翠竹等植物种类繁多,置身其中令人心旷神怡。“四聋”建校之初,占地面积不足5000平方米。就在这不很大的地方,却活跃着一支有着博大爱心的特教教师队伍。教师们以满腔热忱,循循善诱地教导着被认为是“不可造就的人”,让他们从小就用自尊、自信的健康心态面向人生,努力学习知识和技能,成为适应社会需求的新型劳动者。建校不久,王宗文校长代表“四聋”率先在全国提出了“以口语为主,其他语言形式为辅、各种语言形式相结合、重视书面语言的培养”的观点和教学方法,引起了特教界的广泛关注。1975年“四聋”的沈家英老师与语言学家周有光先生提出了汉语手指音节设计方案,曾经成为全国多所特教学校的主要教学手段之一。随着教育改革的到来,“四聋”冲破了聋校只有小学文化教育的禁区,于1980年办起了京城第一所聋人初中学校。以后又办起了职业初中、职业高中、普通高中,完善了聋校的办学体系,为聋生实现“战胜自我,迎接挑战,学会生存,走向成功”的目标,充分平等地参与社会创造了条件。

为丰富中小学生的课外活动,培养孩子的爱好与特长,1973年福绥境少年之家在西四北三条甲16号挂牌成立。这是一处北京最早建立的青少年校外教育培训基地。甲16号院是一座大四合院,院内花木扶疏,环境幽雅。少年之家开设了美术、舞蹈、声乐、书法、木偶、象棋、工艺等十多项少年儿童喜闻乐见的培训内容和活动项目,挖掘孩子们的潜能,给予孩子们施展个人才艺的空间,让众多孩子在校外活动中得到成长的快乐。在培训活动中,辅导员因人施教,培养出大批有各种特长的孩子,多次获得本市和全国的奖项,绘画班的画作还得到了国际儿童绘画银奖。2000年,新街口少年宫迁至此处。新开设了电子琴、钢琴、小提琴、计算机、英语、科技及学前艺术教育等培训班,使这个院落成为既有老北京特色,又有现代氛围的校外和社区活动场所,深受众多家长和孩子们的欢迎。另一所丰盛少年之家成立于1975年,坐落在阜成门内大街315号。此址原是阜内小学古建四合院的一部分,建筑面积1100平方米,有房屋16间,均为灰白色平房。这所少年之家设有乐器、舞蹈、美术、书法、棋艺、航模等兴趣班,招收少年儿童参加活动,加以培训。2006年更名丰盛少年宫后,成为一所培养中、小学生特长的校外教育专门机构。教师以“为学生健康成长奠基、为学生全面发展铺路”为办宫宗旨,形成了以舞蹈教学为特色,各专业学科均衡发展的办学体系。近年来经这里培训的学员曾多次获市级、国家级奖项,一些学员还考上了国内着名专业院校。丰盛少年宫舞蹈团曾赴日本、韩国参加交流演出活动,在国际舞台上展示了中国青少年的风采,也向世界开启了一扇了解中国素质教育的窗口。

白塔寺北侧的福绥境南北走向,在明代称井儿胡同,清代称苦水井。皆因胡同内一南一北有两口水井,井水富含硫酸钠等矿物质,水质苦涩而得名。民国后胡同之名雅化称福绥境。胡同名字变了,当地水苦,居住环境恶劣却一直延续。至新中国成立之初,福绥境及周边有大粪厂三处,到处可见粪车往来。举目可见垃圾成山,蚊蝇密集。居民在此居住苦不堪言。新中国成立后,福绥境地区的居民响应政府大搞爱国卫生运动的号召,在街道办事处的带领下,清除了大粪厂,铲去了垃圾山,整修了道路、院落、房屋,搭建了公共厕所、清洁的自来水站,还开设了群众文化活动场所。经过开展群众性的卫生运动,福绥境地区环境卫生面貌大为改观,各种流行性疾病的发病率和死亡率大幅下降,人民群众的健康水平有明显提高。中央新闻电影制片厂特意到福绥境拍了《一条小街》的纪录片,向全国推广福绥境大搞环境卫生的经验。以后在福绥境多次召开了卫生工作经验介绍会、现场观摩会。亚、欧一些国家元首级的人物也来到福绥境参观。福绥境地区的环境卫生工作越做越好,街道办事处在1959年被评为全国卫生红旗。20世纪五六十年代,全国人民学习的卫生红旗有两面,南方地区的是广东省佛山市,北方地区就是北京市西城区的福绥境。福绥境街道和佛山市还开展了互相学习和观摩的活动,这项活动一直延续到20世纪90年代。

在阜景街路段上,新中国成立后没有兴建大型工厂,只活跃着一些小型工厂企业。但这些小厂子在国家建设发展中却很有经济价值。1956年4月,公私合营的西四印刷厂挂牌成立,厂址设在西什库教堂西院内。这里原是西什库教堂印刷所。新建的印刷厂分设排版车间、印刷车间、装订车间以及一个分厂,有职工500多名,主要承接出版社的印刷业务,每年都要印制大量的书籍和期刊稿件。科技书刊的排版不但有中文,还穿插着英文、俄文、法文等多文种,且图表格式复杂,对排版工人的技术要求高。印刷厂的党政领导依靠职工一心一意搞好生产,完成各项印刷任务。在以后经营中,西四印刷厂生产不断发展,厂内气氛和谐,曾多次受到区委的表彰。这个厂于1960年支援河北省的教育出版事业迁往保定市,并入河北人民教育出版社印刷厂。

1958年,福绥境街道组织街道居民白手起家,妇女走出家门参加社会主义建设,艰苦创业,成立了多家街道工厂,使集体工业获得了发展。福绥境毛衣厂初为装订厂,建于福绥境48号院,后转型生产机织毛衣。生产稳步发展,毛衣款式新颖、多样,产品由外贸进出口公司统一出口到国外销售。这个厂在20世纪70年代末有职工400多名,上交到北京市,更名为北京市毛织四厂。街道另一有名气的工厂是福绥境光学仪器厂。这个厂初建于福绥境37号院,凭着白手起家和简陋的器材设备,试制成功GX型410倍光刻机显微镜,XSZ-02型1600倍生物显微镜,成为北京市最早生产生物显微镜的厂家。这些产品在国家高端科技领域发挥了重要作用,引来国内外同行的关注和参观学习。至20世纪末,这个厂拥有职工600余名,上交到北京市,更名为北京市第三光学仪器厂。成为一家全民所有制企业。

阜景街所处的西长安街、厂桥、丰盛、福绥境四个地区,新中国成立后都成立了房管所,管理和承修公房。为改善居民的住房条件,房管所在维修旧房的同时,也新建一些房屋,但多为平房。1958年,在福绥境南口,崛起了一座福绥境大楼。大楼为米黄色,在周围一片灰色低矮的小平房之上,显得庞大、突凸,望之壮观。全楼建筑面积达2.5万平方米,共9层,地上8层,地下1层。地下一层中设有能容纳500人就餐的公共大食堂。大楼由中主楼和东、西附楼三部分组成,楼内有189个居住单位,101间单身宿舍,有能收托200个孩子的托儿所,还设有理发室、小卖部、拆洗服务所、浴室等公共设施。每层有开水间、公共小厨房、公共厕所。那个年代提倡吃大锅饭,进大食堂,居家住户的单元内就没有设计厨房。楼内楼道宽敞,居室明亮,使得周围住在平房的人家羡慕不已。楼中安设的两台电梯尤为引人注目,对于小孩子们来说更成为他们爱乘,坐得过瘾的大型“玩具”。福绥境大楼是“大跃进”、成立人民公社时期的产物,为此这座楼也被称作公社大楼。由于大楼设施周全,居住条件好,建造中有人认为只有领导干部才能住进去。其实大楼建成后,入住的绝大部分是普通群众,有工人、教师、售货员、机关干部等,但都是收入较高,人口较少的。当时平房房租月租金一间仅几角钱,这里房租却是月租金5元。这样的大楼在东城和崇文两区也各建有一座。进入20世纪90年代,在福绥境大楼居住的人口急剧膨胀,许多公共服务被分割占用,电线老化,使大楼成为危楼。对这座大楼是拆迁还是保留,引起社会普遍关注。2007年,市规划委、市文物局联合公布了《北京优秀近现代建筑保护名录(第一批)》,福绥境大楼名列其中。有关专家认为,在福绥境大楼身上蕴含着重大意义,它是一段历史的记录,也是北京发展史上不可或缺的一处实证。

同类推荐
  • 闲谈南北朝末那些事

    闲谈南北朝末那些事

    公元六世纪,这是一个全国性民族重新组合的时代,是一个风起云涌的时代,是一个大乱到大治的时代。本文主要写从523年北魏六镇起义到589年隋灭陈完成中国统一这66年历,全文主要围绕四大主角尔朱荣,高欢,宇文泰,杨坚展开,按照北魏的衰败、北齐北周的崛起、及隋代周统一全国这一历史大脉络推进,欢迎喜欢这段历史的朋友一起探讨,熟知的朋友给出批评,不熟悉的朋友就全当扫盲吧,哈哈。有人要问啦?为毛要写这段历史啊。本人回答一个字,怕吃苦。一是因为个人喜欢南北朝这段时期的历史,这个时期可谓风起云涌,人才辈出,可惜没有像隋唐演义这样的传纪流传于世。二是因为前期的历史太复杂,人物太多,怕自己写不好,所以先整相对简单的末期历史。三是看看最近的电视剧,都没有关于南北朝历史的,什么秦始皇统一六国,楚汉相争,隋唐演义,五代十国,明代小说,清11大戏??????
  • 顶替李逵上梁山

    顶替李逵上梁山

    从小痴迷古代历史名著水浒的我,竟然真的穿越了,能成为水浒的一员,我自认为是毕生的荣幸,岂料,这万中无一的穿越机会却跟我开了个莫大的玩笑,一睁眼,妈呀,怎么穿跑偏了,成了李鬼!ririririri.........不过即便如此,我可是要做山贼王的男人,绝对不可能跑,龙,套!既来之,则雄霸天下之!休言啸聚山林,真可图王霸业。列两副仗义疏财金字障,也竖他一面替天行道杏黄旗!
  • 东海郡王

    东海郡王

    因为加班而猝死的陈信机缘巧合来到东汉末年,他凭借自己的能力,在这个热烈与血腥并存的时代,征伐出属于自己的天下。(不过度YY,非低俗种马,没有弱智人设。)
  • 隋走危机(下)

    隋走危机(下)

    内忧外患,君病臣叛——揭秘隋朝走向灭亡的历史之路。隋是承前启后的一个朝代,文帝与炀帝共在位三十八年。隋王朝是中国历史上第二个,也是最后一个两世而亡的朝代。
  • 抗战之峥嵘岁月

    抗战之峥嵘岁月

    这是一段炎黄子孙难以忘怀的历史,这是我华夏人民觉醒的日子,多少热血男儿宁做战死鬼不做亡国奴。
热门推荐
  • 天赐纵横

    天赐纵横

    沐尘资质100灵根:(模糊一片)境界:凡胎距离下一等级尚需修为:1000根骨10灵性15力量10耐力10敏捷10生命力60攻击力10防御力12法术攻击力15法术防御力15速度10天赋:天目(作用:不详)穿越到修真世界的沐尘,没有大宝剑,没有宝葫芦,却拥有能将一切人和事物合理数据化的天目。数据流的玄幻,不一样的精彩。
  • 九朝天

    九朝天

    万年前的背叛,几代伴灵的寻找,天主被迫选择重生于最底层位面。只有等到上一代伴灵死去新一任伴灵才会重生,这一代七系伴灵都没有跳脱天地规则同样重生,可为何唯独圣使除外?这一切究竟是阴谋还是意外……就让我们看看异世而来的灵魂是怎样让这朝天空间风云涌动吧!这世界女子也可以为尊!.
  • 九劫长生

    九劫长生

    咆哮的太古暴猿!封印中沉眠的妖魔!遮天蔽日的百鸟之王!绵延万里的巨龙!千年难遇的仙家道体—举世难见的修行废根!一颗龙珠化作枯木龙王!九劫涅槃得道长生!
  • 家教同人之回音

    家教同人之回音

    直到十年之后沢田纲吉才明白。这么多年来,于他而言究竟是得到的更多还是失去的更多,都不重要了。只有和那个人一起走过的日子……才是无可取代的,最最珍贵的宝物。注:本文是《家庭教师》耽美同人,CP向为1827/云纲,慎入。
  • 幻想乡综漫行

    幻想乡综漫行

    这是一个龙傲天穿越世界无敌的故事,有一个大大的后宫团,从此和妹子过上没羞没臊的生活!好吧,以上的话是我胡扯。真正的是一个伪宅穿越幻想乡又变身了,然后,推妹不成反被嘿嘿嘿的故事!目测周更,保底一更,上不封顶,作者节操丧尽,请一定要相信!作者粉嫩嫩的新人一枚,各种求支持!
  • 神奇宝贝之阿金传说

    神奇宝贝之阿金传说

    地球的第一高手,重生到了神奇宝贝世界,带着寻找朱雀的使命和成为宇宙第一神奇宝贝训练师的梦想,踏上了一条征途之路!九层《无辰诀》,九种独一无二的特技能力!带着前世的修炼宝典,此世的修炼再度开启!神奇宝贝世界的规则不一样?那我就领悟!!!产生异变了?那我就掌控这种异变!!!需要变强的,不止是神奇宝贝!!!六大地区,战斗塔,我都必将一一征服!阿金嘴角微微一笑,看了看天空,那太空之外的宇宙,等着吧!我很快就来了!!!正文
  • 王源,我们的遇见

    王源,我们的遇见

    宋若汐,父母和王源的父母是非常好的朋友,在5岁那年认识比她大了几个月的王源,8岁那年,她答应要嫁给王源,一起叠了四叶草,二个人青梅竹马,温柔善良,在不知不觉中喜欢上了王源,妹妹宋若琪在她12岁那年由于某些原因被送出了国,一路走来,她和王源经历了许多,有情人,是否终成眷属………………
  • 非实之战

    非实之战

    战争的意义是否真实,是否保持初心,为了守护,还是为了杀戮,在沙场中逐渐迷失。
  • 济世凡人

    济世凡人

    落榜秀才的修真之路,看他如何弃文从仙,又是如何济世人间疾苦!
  • 重生之超级算师

    重生之超级算师

    前世母亲的蹊跷而死,父亲的步步追杀,终是让她命丧黄泉。这一世,还是没来的及挽救母亲,只得带着母亲的遗愿,躲着父亲的步步紧逼,大隐隐于世!做为一名合格的算师,当时以匡扶正道为己任!算师:知天命天命是什么?天命是一个人的前因后果。(本文纯属虚构,请勿模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