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8939000000003

第3章 天安门再次成为全国政治中心(1)

一、开国大典地址二选一,天安门幸运入选

天安门的荒凉局面并没有持续多久,中国人民解放军势如破竹,在1949年这个历史节点上,一个新中国喷薄欲出,而且定都北京。

天安门上空的紫气再次东来。

然而,一切都不是顺理成章,信手拈来。

在定都问题上,就曾有过多种方案——南京、西安、洛阳、开封……当一个个都有着无法绕开的软肋,而不得不放弃后,北京便脱颖而出。如果不是这种选择,天安门的历史恐怕就会驶入截然不同的轨道。

令天安门意想不到的是,开国大典最终也敲定在这里。

1949年7月,中共中央成立了以周恩来为主任,彭真、聂荣臻、林伯渠、李维汉为副主任的开国大典筹备委员会,并拟定开国大典的三大项目: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成立典礼、中国人民解放军阅兵式和人民群众游行活动。

1949年8月,离开国大典举办时间只有一个多月了,人们还在为选址争论不休。

与天安门同时被提议的是西苑机场,在今西北四环与西五环之间,离颐和园不足千米,是华北地区最重要的军用机场之一,早在1940年就已建成。1949年3月毛泽东主席第一次到北京,就在那里下飞机,成功地举行了盛大阅兵式,有一万多人现场观看。西苑机场最大的优势是有宽阔的机场跑道,举行阅兵十分理想,没有疏散人群之忧,不会阻碍城市交通,更何况已有成功阅兵的经验。西苑机场的不足也显而易见:它远离市区,要组织十万群众的大游行谈何容易,而人数少了开国的气势不够;另外,机场没有检阅台,要想搭建一个有足够规模的检阅台,不仅花费巨大,时间也不允许。

天安门城楼本身就是超大的检阅台,它的巍峨足以与四亿人口大国相匹配;位居市中心的独特地理优势,四通八达的胡同围绕,又极易于人群的集中与疏散。让人挠头的是:开国大典将使整个市区中心交通中断4个小时以上;而天安门广场宽度也不够,受阅部队不能大排面进行分列式,只能横排通过步兵12路纵队,骑兵3路纵队和装甲车2路纵队,使阅兵式逊色不少。

两难抉择一直僵持到9月2日,是周恩来果断拍板,最终经中央同意——历史的天平再次倾向了天安门!

为此,天安门获得了创造共和国无数个第一的机会,在新中国历史的第一页也将无数次书写着三个字:天安门。

让人感慨的是,就在几个月前,中共北平军管会从国民党北平政府接管天安门时,交接的手续竟是一把已经生锈而无法使用的铁锁头。天安门的命运仿佛转瞬间经历了一次难以自持的过山车。

要在不到一个月的时间,筹备一个震撼世界的群众大游行和阅兵式,是难以想象的,不过,那是个创造奇迹的时代。

此时的天安门已是蓬头垢面,昔日的皇家气派荡然无存。1949年2月,沈勃作为中共北平地下党成员在刚刚迎接解放军入城几天后,被任命为北平第七区区长,着手接收国民党地方政权。当时第七区的范围,东起东单和崇文门,西到西单和宣武门,南到正阳门,北到长安街,天安门广场刚好处在第七区的中心位置。到任第三天,沈勃就去了天安门广场,他当时看到的广场是坑坑洼洼的土地,里面杂草丛生,垃圾遍地,中间有些地方的草长得比人还高。正阳门内的顺城街一带,垃圾堆得与城墙齐肩。那时候的天安门地区是一个没人管理的地方,许多往城外运垃圾的车走到这儿就倒了。沈勃组织人马花了3个月时间才把垃圾清理完毕。那时候他还不知道开国大典将在这里举行,也还没有定都北京的决议。到了5月,虽然还没有建国,北京就成立了一个“都市计划委员会”,叶剑英兼任这个委员会的主任。

给都市计划委员会的第一个任务就是整理广场,然后就是讨论北京的中心放在什么地方。

1949年8月9日至14日第一届北平市各界代表会议上,做出了整修天安门和天安门广场的计划,并要求这项工程务必在9月份完成。

天安门广场整修工程包括五个部分:开辟一个能容纳16万人的大广场,平整5.4万平方米的土地,清除渣土和障碍物;修缮天安门城楼,粉刷城楼和广场四周的红墙;修建一座电力控制的旗杆;修补中华门、左安门、右安门之间的沥青石渣路面,供受阅部队和群众通过;开展种树、种草等绿化工程,美化环境。

可以想见,当开国大典一分一秒逼近的时候,人们是怀着怎样兴奋而又忐忑的心情,面对着从未经历、千头万绪的难题——一切都只能成功而不能有丝毫疏漏。

在沈勃的印象里,当时有上万人次参加了这个工程,参加人来自周围的居民、各机关的干部、各学校的学生。

北京清洁了,天安门清洁了,一个崭新的北京正期待着神圣时刻的到来。

二、国旗设计大比拼,胜出者竟是上海普通市民

曾联松,一个再普通不过的上海市民,就像人体中看不见的一粒细胞,茫茫树林中难以寻觅的一棵小草。

他的名字与国家大事很难有必然联系。但是,一个极偶然的机会,让“曾联松”三个字镌刻进了共和国的史册。

1949年7月15日,上海《解放日报》刊登出第一届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筹备组公开向全国征求国旗、国徽图案。在曾联松的眼中好像是一道闪电掠过,他怦然心动,一股激情顿时点燃。

他自幼热爱书画,为了救国毅然选择了大学经济专业。新中国成立在即,他周身的热血在涌动。

正值酷暑,曾联松爬上蒸笼一样的小阁楼,开始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旗的设计。他有时自嘲,有时像在做梦:一个泱泱大国人才济济,怎么轮得上日杂公司的小职员来设计?一个国家的国旗怎么会诞生在吱呀作响的小蒸笼里?但迸发的创作激情,让他失去了“理智”。

他仰望着天窗上的满天星斗,灵感骤然冲撞而出,一张张草图不分昼夜地画出来了:一颗大五角星,与镰刀斧头叠加,象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他又画出四颗小五角星,象征广大的人民群众,围绕在大五角星周围;他用红色铺底,意寓着革命、旺盛的生命力,而五颗星是黄色,鲜艳、华美、温情……

开始,他把这组五角星放在红旗的中央,感到画面太满,给人以局促之感;接着又放到左上角,顿感豁然开朗,高悬的位置凸显出尊贵的气韵。曾联松兴奋不已,他对自己的设计十分满意,因为那里释放了自己全部的才华和激情,那里有积蓄了30年的报国之愿。

曾联松生于1917年,在战乱中长大,和祖国一起饱经贫弱之辱。

渴望民族强大,为祖国抛洒热血在所不辞——这是那一代知识分子的共同祈愿。他们不懂得世故,心灵纯净如水,当一个崭新国度喷薄而出时,便立即奉献出自己的一切。

曾联松把画稿寄出后,就再也不想它了。因为他得知筹备小组已收到3000多幅设计稿,其中不乏大师、名家之作,选中的可能几乎没有。作为一个公民,他为完成自己的使命而欣慰。

9月29日,当《解放日报》头版套红刊出国旗图案时,曾联松愣住了:除了大五角星叠加的镰刀斧头没有了,其他地方与他设计的一模一样!他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没有了镰刀斧头的国旗更为简洁庄重,难道这是另外一个设计者的妙想?

原来在9月27日全国政协第一次全体会议上,表决通过了曾联松设计的五星红旗国旗图案,只是将大五角星叠加的镰刀斧头去掉了,同时通过了国徽图案,通过了《义勇军进行曲》为代国歌。

几天后的开国大典上,天安门广场升起了第一面五星红旗——那是一个永远定格在亿万人心目中的画面。然而人们不知道,这面飘扬于五湖四海,以至60年后飞上月球的旗帜,竟然诞生于蒸笼般的小阁楼里。

就在当年的11月1日,曾联松收到中央人民政府委员会办公厅来函:曾联松先生:你所设计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旗,业已采用。

兹赠送人民政协纪念刊一册,人民币伍佰万元,作为酬谢你对国家的贡献,并致深切的敬意……

当时的500万元是旧币,相当于今天的500元。钱虽不多,但分量太重了,以至曾联松难以承受。

第二年国庆,这位国旗设计者应邀登上了天安门观礼台。

此后,曾联松多次当选上海市政协委员和常委。

1999年9月19日,老人走完了82年的人生旅程,但他设计的五星红旗依然鲜红,高高飘扬。

人们没有忘记他。在他的老家,浙江瑞安县建有曾联松广场和一尊他的铜像。

三、共和国第一根旗杆用自来水管焊成

天安门广场是诞生共和国“第一”的圣地,所有的一切似乎都可以冠以第一。那些为第一而忙碌的人们都是幸运儿,他们纷纷走进历史,留下自己的背影。但是他们也都为第一所“折磨”,因为第一并非唾手可得。

开国大典的重要程序是升国旗,在广场要竖立起一根旗杆。于是,林治远从茫茫人海中走出来。他是北京市建设局工程师,这份幸运就落在他的肩上。如果是今天,竖一根旗杆太容易了,这绝对是一个普通人就能搞定的事,但在当时可把林工程师弄得焦头烂额。

按照整体设计要求,旗杆应该建在天安门城楼与正阳门之间的中轴线上,与天安门同高,为35米,相当于10层楼。到哪儿去找这样的木杆、竹竿或是钢管呢?显然都不可能。林治远算是聪明,他跑到自来水公司,用4根直径不同的自来水管套起来焊接上,但最长也就22.5米。幸好,指挥部同意了这个高度。

开国大典中毛泽东主席要按下电钮升起第一面五星红旗,而且要求升旗速度与国歌演奏时间一样。李治远找来电气工程师梁昌寿,两个“小诸葛”果然碰出了火花:他们设计了一个机械升降装置控制速度,又在升降旗的钢丝绳两端各焊了一个钢球,只要升降装置碰到钢球就会立即断电。经过反复调试,升旗运行正常,所需要的时间也恰到好处。一切都出奇的顺利,两个“小诸葛”颇为得意。

天有不测风云,问题恰恰出现在了9月30日晚上。为了确保第二天升旗万无一失,哥俩决定再做最后一次试验。他们用一块大红布替代国旗,当红布徐徐上升达到顶部后,马达却没有按规定停止运行,红布竟被绞到旗杆顶上的滑轮里。这时,安装旗杆的脚手架已经拆除,人上不去,也无法修理。这一刻让所有的人都窒息得喘不过气!

消防队赶来了,但云梯与旗杆顶也差了几米。建设局副局长赵鹏飞急中生智叫来搭彩棚的兄弟,他们二话不说穿上铁鞋,冒着生命危险从云梯顶爬到旗杆顶,取下那块红布。

闻讯赶来的北京市市长聂荣臻目睹了这一切,也暗自出了身冷汗:这一幕如果发生在开国大典上,后果不堪设想!他为提前到来的不幸感到万幸。

这注定是个不眠之夜。人们重新清理升旗的每一个环节,在双路供电的基础上,又设置了人工升旗的方案。

一个人工升旗预备队在子夜成立。为了确保国旗安全,华北军区二纵队干部学校战士李元普和他的战友从睡梦中被叫醒,赶到旗杆下站岗。于是,李元普就有了“新中国第一名国旗卫士”的殊荣。一切都来的这样偶然而突然,以至许多年之后,这位农村娃还感到是在做梦。

第二天的开国大典上,幸运之神又一次光顾了林治远。升国旗时他被安排站在毛泽东的身后,以防升旗时发生意外。那一刻,一个清瘦、戴着眼镜的年轻面孔,出现在毛泽东右侧。许多镜头抓住了这一瞬间,但人们无论如何也搞不清楚陌生人究竟是谁。

林治远是为数不多的站在天安门城楼上,见证中华人民共和国诞生的幸运者。

或许,林治远的一生都平淡无奇,甚至没有激起过一朵浪花。但是,就是那根旗杆,天安门城楼上的那一瞬,足可以照亮他的一生。

值得一提的是,这根旗杆居然在天安门广场挺立了42年,直到1991年才被更换。

四、清朝扎灯老艺人为开国大典救急

明清时期天安门城楼上是没有灯笼的。负责开国大典天安门设计的是当时的华北军区政治部文工团舞美队。他们一开始就想到了在城楼上十根廊柱间,挂上八盏大红灯笼。那是中华民族节庆最热眼的吉祥物。

灯笼与中国人生活息息相连,庙宇中、屋檐下、客厅里,处处都有灯笼。翻阅史册,在中国,灯笼最早出现于秦汉时期,纸灯笼又是在东汉纸发明之后。中国的灯笼,不仅用以照明,往往也是一种象征,代表着喜庆和人丁兴旺。唐开元年间,为了庆祝国泰民安,乃扎结花灯,借助闪烁不定的灯光,象征“彩龙兆祥,民阜国强”,花灯风气从此广为流行。

据传,早年私塾正月开学时,家长会为子女准备一盏灯笼,由老师点亮,象征学生的前途一片光明,称为“开灯”。后来就由此演变成元宵节提灯笼的习俗。

北京人同样与灯笼有不解之缘,东单与东四间的灯市口胡同,在明清时是盛极一时的灯市,每晚都是灯火辉煌,人头攒动,胡同因此得名。

在众多灯笼品种中,大红灯笼尤为受宠:那丰盈的球体造型,寓意着圆圆满满;那鲜艳的中国红庄重、深邃,给人以力量、蕴蓄着无限美好的期待。

舞美队的创意立即得到周恩来的批准。按照设计,每盏宫灯高达2.23米,直径2.25米,周长8.05米,重80公斤。如此巨大的宫灯谁能做,又到哪里买?刚刚进驻北京的舞美队设计师们两眼一抹黑,他们跑遍京城,一无所获。仅有的几个宫灯厂连见都没有见过这么大的宫灯,别说扎灯了。是啊,连年的内乱,命都难保,谁还有心思挂红灯啊。然而这时距开国大典只有10天了!

同类推荐
  • 唐飞虎

    唐飞虎

    有人说他是痞子,有人说他是无赖,有人说他是土匪,有人说他是流氓;但是也有人说他是英雄。心黑嘴贱是咱行走江湖之必备神技。作为一名军人,用土匪的逻辑和不择手段的方式去做一件他认为正确的事情。要减少杀戮只能杀戮,要消灭战争只能战争。用铁血来完成刀枪入库,马放南山。灭永王,平安史,征突厥,伐吐蕃,收室韦,战同罗。这个兵痞不仅要中兴大唐,还要开疆拓土!以战止战,以杀止杀!
  • 不灭尸王

    不灭尸王

    身世飘零叹孤独回顾盼相情天不老雷霆易逝雨过云舒双瞳雄也,血色双瞳纵古朔今,只有杀神白起,霸王项羽也!
  • 三国之时空之剑

    三国之时空之剑

    薛炎无意中得到一件穿越时空的利器,时空之剑。因此他回到了三国时代。奇怪的是,这里居然有人认识他。带着重重疑问,他经历了残酷的战争,发现每当危难之际,手中的时空之剑总会给予他无限的力量。之后,他碰到了各种奇遇,各种身不由己,开始慢慢了解事情的真相。开始奋发图强,力挽狂澜。
  • 史上最强锦衣卫

    史上最强锦衣卫

    作为锦衣卫中的一个小角色,杨凡本想老老实实把祖上传下来的铁饭碗传承下去,却不想误入风起云涌的夺帝之争。洪武二十四年,传奇皇帝朱元璋已垂垂老矣;温文儒雅的朱标太子风华正茂;雄才大略的燕王朱棣威震边关。那一年朱允炆无忧无虑;一代宗师张三丰已云游四方;朝朝第一奇人姚广孝正郁郁不得志。也是在那一年,一个现代人穿越到了明朝。靖难削藩,迁都修典,征蒙古,下南洋,巡云南。平内攘外,大小事件,都掩盖不住他的足迹!他执法如山,别人说他是酷吏,他忌恶如仇,人们说他牟私利。有人称他为青天,神探。但暗地里却喊他杨扒皮,侩子手。飞鱼服,绣春刀,在这样的历史之中,一个来自现代的小人物,如何翻云覆雨,成就自己的无限辉煌?
  • 清末大学霸

    清末大学霸

    学渣拿到考卷,被扣分了,大骂老师太狠,但是没人理。学霸拿到考卷,被扣分了,找了N久找不出错,又找来几个学霸一起为答案的正确性争得面红耳赤。学神拿到考卷,被扣分了,找到老师,老师马上改正参考答案。大学霸兼学神沈浩,穿越到了1895年的美国,发现这里排华比较严重,少的东西有点多…PS:本书已签约~书友们放心收藏啦~~
热门推荐
  • 同伴的羁绊

    同伴的羁绊

    一个被骑士父亲抛弃的孩子,不甘没落,讨厌了受辱。他奋起反抗,不惜与王国军队对抗!逐渐的,他的队伍慢慢壮大,同伴越来越多!主角队伍和其他队伍必将改变世界!能力者们各显神通!每个人都是传奇!少年,加油吧!
  • 黎明机关什么的超讨厌

    黎明机关什么的超讨厌

    如您所见,这是一本中二冒险轻风战斗小说……大概……(高三,停更一年)
  • 一笑为魔

    一笑为魔

    天地为囚笼,世间吾主宰。废物少年,却被寄生魔胎。然而天道不容,他该何以立于天地间?
  • 演武天书

    演武天书

    北辰宇被一本可以解读古籍经典,推演武学功法的神秘天书,带着穿越到了一个强者为尊,传说武道极致可成仙的世界。青衫仗剑走天涯,武道巅峰我为仙!武学功法自创流,欢迎入坑!
  • 骨刀

    骨刀

    偶得一块神秘血骨,废体少年的世界开始变了!内蕴古经,演变武学!肉身蜕变,变废为宝!从此,一名少年从苍茫山脉中走出...天才横空,独我耀九州!
  • 我的冰冷公主

    我的冰冷公主

    校园生活,男主闯入,扰乱她的生活。他们的恋爱长久,然而短,重重磨难待考验。
  • 执剑为红颜

    执剑为红颜

    一觉醒来,我发现自己穿越到了陌生的武侠世界。刚刚经历屌丝变成高富帅的惊喜,却马上迎来了新婚之夜新娘的背叛。为了挽回这具身体前任主人废材的事实,为了在这个崭新的武侠世界建立自己的后宫,我只身行走江湖,却在出门之际,遭到小三的袭击,掉落悬崖。生死一线,经历种种磨难,终于破茧成蝶。不料,一年的时间,突变陡起,第一个师傅突遭意外,而第二个师傅,却又即将嫁做他人妇,自己的身世又成了惊世秘密。好在迷茫之际,结交了几个红颜知己。却不料,乱世已至。。。
  • 初见,一见倾心

    初见,一见倾心

    “啊!”芯儿,“你没事吧!”带着鸭舌帽的男孩说到。“我……我没事啦!谢谢!”芯儿好心的说道,然后转身走了。“啊!大哥居然碰了那个女孩的手!”粉丝A。“啊!小凯!小凯”粉丝B。‘咦,这是什么?这不是刚刚那个女生的学生证嘛!唉!她居然和我一个学校!’王俊凯心中默默的想。。。。。。。。
  • 源火世界

    源火世界

    源火世界,一方绚烂瑰丽的广袤大世界。这里的人们借由着源泉中诞生的本源之火,走上了一条有关于本源之力的修行之路。千奇百怪的源术,功效各异的源药,纷繁神奇的源装,交织出源火世界的宏伟篇章。
  • 世界最强游戏公司

    世界最强游戏公司

    “你想用心做游戏?放心,没钱我给你钱,没有人脉我给你铺人脉,总之,没有我做不到只有你想不到!怎么样?要不要考虑和我一起合作?”电话里面是这样解释的~~~沫小白直到后来才知道电话里面说的竟然全都是真的。“卧槽~~这简直就是天上掉馅饼啊~~”从此他跟随着自己的步伐从一名普通的计算机专业的学生一跃成为世界游戏行业的领军人物。网游单机样样精通、主机掌机火遍全球、动漫漫画全线改编、电竞线下引爆世界潮流!索尼、微软、任天堂全部被他死死的踩在脚底下,其它游戏开发商连和他竞争的勇气都没有。没有重生,没有穿越,实打实的在这片华夏土地创造出游戏历史的奇迹,成就终身的辉煌,而你们将成为这份游戏事业的见证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