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8938100000014

第14章 创作讴歌新时代的艺术精品(3)

评剧《秦香莲》中的秦香莲由小白玉霜扮演,她认真研究剧中人物,揣摩唱腔,即保持了白派艺术的演唱特点,又对白派艺术有所突破,从而丰富和发展了白派艺术。她的反调唱腔“琵琶词”深沉细腻,委婉悲切,把秦香莲的性格发展表现得层次分明,个性突出,富于典型意义。还有席宝昆塑造的陈世美,非常重视挖掘角色的内心世界,在表演上颇具创新。“琵琶词”一场中他在唱词只有两句唱及念白没有发挥的情况下,采用了细腻的做功:面部表情的变化,眼神的变化和多变的外在动作,将陈世美看到秦香连时那种心急如火、如坐针毡、只能恼于心笑于面的复杂心理表现得淋漓尽致。

着名戏剧学家张庚先生曾提出:“戏曲艺术应该从民俗性文化出发,走还戏于民、雅俗共赏的道路”。《秦香莲》通过了三次整理和排演,集中了中国评剧院众多创作者的智慧和劳动,可以说是一个集体创作的结晶。

为了弘扬民族艺术,推广和普及评剧艺术。1955年,长春电影制片厂将评剧《秦香莲》搬上银幕,在全国放映并被评为1956年优秀电影。小白玉霜、魏荣元和席宝昆都获得了优秀表演奖,每个人各得一枚金质奖章。影片在香港,以及印尼、泰国等东南亚国家上映时都获得很高的评价。

六、《杨三姐告状》中的杨三姐

《杨三姐告状》是评剧的代表剧目,也是成兆才的经典剧目。这出诞生于20世纪初,根据真人真事创作的经典剧目,历经近百年,魅力不减,盛演不衰,至今仍受到广大观众的欢迎。

1955年,中国评剧院成立后,对《杨三姐告状》进行了整理重排,将原连台本戏改编为单本剧。删去了杨三姐游城隍庙、杨二姐鬼魂托梦等恐怖迷信的情节,但改写的戏与原剧风格不一致,清官私访断案的情节仍予以保留,结果因不够理想而停演。至1962年再度对剧本进行改编和整理,删去了许多可有可无的人物和场次,特别是改写了后面的三场戏,重新塑造了杨厅长,揭露出他为沽名钓誉而明断命案的思想实质。

整理后的《杨三姐告状》由新凤霞、赵丽蓉等主演。为了排好整理后的这出新戏,新凤霞曾去滦县访问杨三姐。可当她满腔热情地到滦县后,却遭到杨三姐家人的阻挠,不让她和杨三姐见面。起初新凤霞很不理解,后来经过访问杨三姐的哥哥杨国恩及周围村民,她才理解了杨三姐及其家人的苦衷。在封建社会里,一个十几岁的贫家农村姑娘,抛头露面,与有财有势的富户打官司,竟奇迹般地打赢了,这成了当时轰动城乡的新闻。不仅各种大小报刊纷纷登载,而且还被编成了鼓书、皮影、戏剧纷纷上演。其中有的文章和剧目捕风捉影,胡编乱造了一些低级趣味的情节,丑化了杨三姐,给杨三姐和她的家人造成了不良的影响。加之,当时杨三姐的婆家被定为富农成分,她本人也被定为富农分子,政治压力很大,不愿接受采访,也就不难理解了。

经过一番努力,新凤霞还是与杨三姐见了面,但是没有深谈。看着眼前这位沉默寡言、表情木讷的农村老太太,她真不敢相信,这就是当年那位勇敢、机智、性格泼辣的杨三姐。当年,她虽然冲破了旧社会的阻挠,伸张了正义,打赢了官司,但仍旧没有摆脱恶势力的梦魇。如此,新凤霞对杨三姐这个人物有了更加深刻的理解。

据说当年16岁的杨三姐找人代写了诉状,随后便拿着状子来到滦县县政府,状告高家害死其姐。当时滦县代理县长牛成是个“贪官”,只要有人来打官司,从来不管谁有理无理,只认谁送的钱多钱少。倔强的杨三姐以死抗争,大闹公堂,历经坎坷和艰难。当时村里的村民得知杨三姐和哥哥要到天津告状时,都很佩服他们的勇气,杨姓家族每户还捐了一块大洋,用以资助杨家兄妹申冤告状。最终高等检察厅厅长到滦县微服私访,了解事实真相,并取得证据,决定开棺验尸。

1918年农历七月初二,此时距杨二姐死亡已将近四个月了。消息不胫而走,乡亲们奔走相告,在验尸的前几天就有村民从方圆数十里外赶来,期盼着“开棺”后的最后结果。由于现场围观的人太多,挤在前面的人不断被维持秩序的法警用马鞭抽打。棺材启盖后,杨二姐身上的几处致命刀伤清晰可见。至此,真相大白于天下。

高占英被判处死刑后,并未立即执行,杨以德只是把高占英羁押在监狱之中,目的是想再敲诈高家一笔钱财。杨三姐和哥哥听说后,恐怕高家买通狱方私下里再把高占英给放了,决定再去天津“顶案”,兄妹二人在天津艰难度日近七个月,直到1919年10月6日,高等审判厅才将高占英执行绞刑。令人遗憾的是,由于信息不通,杨氏兄妹未能在现场亲眼看到处决高占英。等他们闻讯赶到刑场时,已经执行完成了。在当日的《益世报》“本埠新闻”中刊发了一则短讯:“滦县高占英谋杀其妻一案,经高等审判厅判决,判处死刑。”

杨三姐回到家乡后名声大振,乡亲们均引以此为豪。囿于当时那个年代,人们的思想道德观念滞后,已经定亲的杨三姐遭到退亲,无奈嫁给了本县双柳树村一户富裕人家。新中国成立后,杨三姐家被定为富农成分。为此,杨三姐心中多有些怨气,不愿见来访的各方人士,情有可原。

好在评剧《杨三姐告状》历经近百年,经过多次整理改编,终成经典,受到了一代又一代观众的喜爱,也涌现出一批又一批的优秀演员,她们用自己精湛的表演艺术,塑造了英勇不屈、性格倔强的杨三姐形象,这不仅感染着观众,也感染着她们自己。

据中国评剧院资深人士统计,仅中国评剧院所演出的《杨三姐告状》,至今已经不低于3000场次。

七、越南英雄《阮文追》

评剧《阮文追》是中国评剧院1965年根据越南报告文学《像他那样生活》改编的。由马泰、新凤霞、李忆兰等主演。

《阮文追》讲述了1964年美国国防部部长麦克纳马拉窜到西贡。越共地下别动队指挥部为炸死麦克纳马拉,在公路桥下埋好炸弹,青年团员阮文追执行引爆任务后被捕。在敌人酷刑的折磨下,坚贞不屈,被判死刑。为了声援阮文追,全市掀起罢电、罢水、罢车等大罢工,并引起国际声援,敌人不得不宣布缓期执行。但最终还是被秘密枪杀,英勇就义。

当年,剧作家黄宗江作为周恩来的选戏顾问,经常来到《阮文追》排演现场。导演张玮介绍说,保持着戏曲的特点,用比较单纯有力的笔触,勾画出阮文追在对敌斗争中的磅礴气势。比如他在牺牲前答复记者问题时说:“我为什么兴高采烈?因为我生活在波澜壮阔的革命运动中,我能够成为这个运动中的一员,感到十分骄傲,十分幸福……”他高唱:“地狱之门我敢撞,万重刀山我敢冲,为了创造新世界,自愿含笑做牺牲。”以此表现英雄人物的革命激情。

《阮文追》公演后很受观众欢迎,是当年红遍北京,而现在很少有人提到并知道的一出好戏。该戏唱腔优美,演员阵容整齐,虽然现在没有再现荧屏,但只要是五六十岁的观众,脑海里都会有印象。很多20世纪60年代的评剧爱好者,从唱词到唱段都记得特别清晰。也许是因为有马泰和新凤霞,演出效果特别好。

当时《阮文追》还有一段鲜为人知的舞台轶事——两个阮文追。最开始排演该戏时,是由张德福主演的,他扮相英俊,从气质和体形相貌上都很符合阮文追烈士的形象。后来周恩来办公室要在中国评剧院和北京人民艺术剧院中选一台戏,用来招待越南总理范文同。人艺那边《像他那样生活》的主演是于是之、狄辛,实力特别强。于是,评剧院领导提出要换马泰主演,并且围绕着要不要换马泰,院领导和主创人员开了一个星期的会,每天在党委办公室讨论和争论。虽然说那时的马泰正走红,但身体却已经发福了,不太符合阮文追的人物形象。张德福演得还是很不错的,但从唱腔好听和戏的完美角度上看,马泰肯定有自己的优势。最后院党委决定,还是换马泰来演阮文追。接到通知时,导演组又马上找张德福做思想工作,张德福开始想不通,但还是从大局出发,愿意服从组织安排。

马泰接到主演《阮文追》的通知后,压力非常大。首先是只有一个星期的排演时间,其次又是一出要求这么高的戏,而且整个唱腔音乐都要全部推翻,根据马泰的唱腔特点重新构思设计。可谓是,现打锣鼓现开张。

唱腔设计贺飞抓紧为马泰赶写新的唱腔,像“故乡歌”就比原来的加长了,还有“正气歌”的旋律也做了改变。为了更适合马泰的演唱,贺飞和马泰两人一边唱一边改进唱腔,天天熬夜到天亮。白天排戏的时间里,还需要演练各种剧中需要的动作,从对词开始排演。在这中间马泰也主动向张德福请教,两人进行了不少交流。就这样,一个星期不分昼夜地干,总算把戏拿下来了,这里边马泰付出很多。后来演出时,人们看到马泰非常投入,唱“故乡歌”的时候,他真的直掉眼泪,不是悲伤,而是为了表现对家乡那种留恋的情感。在“正气歌”中唱“我愿背着一面鼓”的时候是含着眼泪,很有气势的那种感觉。应该说这个戏他和张德福各有特色,张德福刚气足些,而马泰在情感的处理上更好一些。

最终《阮文追》被选中作为招待范文同总理的剧目。为了万无一失,周恩来总理又几次派人来观摩。在排戏中还有一个插曲:剧中有一个场景是阮文追就义时,需要将阮文追站的台子从后向前推。马泰比张德福的体重要重多了,推起来特别费劲。马泰每次演完以后都要给推台子的工作人员鞠躬,体现出马泰对别人劳动的尊重。

1965年10月9日,周恩来陪同越南总理范文同,以及黄文欢、黎清毅等越南领导人在中南海小礼堂观看评剧《阮文追》。看戏时周恩来对范文同说:“这个戏在当前可以说是中国评剧院的最高水平,也是他们戏曲改革的高峰。”范文同说:“这个戏他们演得很像越南人的生活,只是阮文追的家庭生活写得少了些。”

新凤霞在该剧中饰演阮文追的妻子潘氏娟,为了表现英雄妻子坚贞不屈的性格,新凤霞利用头发的造型,跪搓步翻身并用轻板和散板唱段,成功地塑造了英雄妻子潘氏娟。

演出结束后,范文同感谢评剧院的同志,用这样快的速度将越南英雄阮文追的形象树立在舞台上,并说剧中的主要角色很有吸引力,表现得很生动。范文同赞赏地说:“你们演的越南人,比越南演员演得还要好!”并告诉新凤霞说:“阮文追的妻子潘氏娟不久之后就要来中国访问,到时你可以和她多交流,你会演得更像潘氏娟。”

新凤霞听后十分感动,她感到自己付出的心血没有白费。虽然这是一部男人戏,自己的角色无足轻重,但是“角多大,德多高”,这是做演员的品质。在排演中,先后有四个“阮文追”和新凤霞配戏。最年轻的张玉海刚从戏校毕业,在舞台上面对新凤霞时这样的大牌演员心情特别紧张,连剧情中阮文追给妻子潘世娟(新凤霞饰演)擦眼泪都不敢。

新凤霞发现之后就对张玉海说:“你不是在给新凤霞擦眼泪,而是舞台上的角色阮文追给妻子擦。”演出的时候,张玉海真的给潘世娟擦眼泪,结果由于紧张,把新凤霞脸上化妆的油彩都擦掉了。观众看到新凤霞脸上的“乌眼青”,禁不住都笑起来。新凤霞在台下并没有埋怨,而是耐心给张玉海传授舞台经验和表演技巧。

这就是新凤霞做人的德行和品质,从来不耍大牌。令人遗憾的是,《阮文追》是新凤霞演艺生涯中最后一次登上评剧舞台。以后,新凤霞因病致残,一代名角的舞台生涯就此结束了。

虽然说《阮文追》有些临阵磨枪的味道,但依旧留下了优美的唱段。这要归功于全体演职人员的努力,以及马泰的勤奋、刻苦和用功,还有周恩来总理“外交无小事”的教导。正是在这次外事演出的敦促下,使得《阮文追》成为公认的精品剧目而保留下来。

同类推荐
  • 48色铅笔的优雅手绘

    48色铅笔的优雅手绘

    飞乐鸟所有色铅笔中颜色最多的高级手绘,与国际通用的颜色接轨,并由飞乐鸟最顶级的画师亲手创作。初高级画手一定要看噢!这本《48色铅笔的优雅手绘》比一般中国人画画只用到24种颜色色足足增加了24种,与国际顶尖的画手所用到的颜色保持一致。只要这48种颜色在手,就可以画出任何一种颜色的物体。其次,本书仍然是从最初级的画线开始,一步一步教会你画好成熟的素描画,以及从入门到成熟的上色步骤,对于初高级画手或者业余画画的同学来说,是一次难得学习的机会。掌握这本书的主要知识点,可以给你瞬间就成为用色高手和色铅笔画画高手。
  • 林下玄谈:中国书画批评的角度与方法

    林下玄谈:中国书画批评的角度与方法

    《林下玄谈:中国书画批评的角度与方法》作者所撰文章,在很大程度上都选择了比较特殊的叙述角度,甚至以异于时人的艺术批评方法进入批评文本。这些文章几乎都显现着梁启超先生《中国历史研究法》一书的智慧灵光,梁先生此著传导给笔者的文化智慧可以说是受益终生的。
  • 历史光谱与文化地形:跨国语境中的好莱坞和华语电影

    历史光谱与文化地形:跨国语境中的好莱坞和华语电影

    2006年6月,上海大学影视学院、第九届上海国际电影节、中国艺术研究院影视所联合举办了“历史与前瞻:连接中国与好莱坞的影像之路”国际学术研讨会,本书即以此次研讨会上提交的发言论文为主体,同时汇集了近来相关研究成果,是“华语电影研究系列”又一部重要结集。全书共分七辑:跨境交往中的理论建构,“西洋景”中的影响焦虑和主体建构,镜像纠结:扭曲与认同之间,在意识形态疏离背后,和而不同:寻求新的竞合关系,多重指涉:好莱坞与港台电影,泛亚语境,对中国电影与好莱坞电影之间的渊源、好莱坞电影对中国电影的影响和意义等进行了缜密追溯与深刻探讨,视角独到,资料全面,为中国电影研究开辟了一片新的天地。
  • 元杂剧本体论

    元杂剧本体论

    本著作是一部关于中国戏曲发生、发展、形成、成熟以及元杂剧演出体制、脚色扮演、唱腔声律等方面的专论,通过对元杂剧的发生、发展、生成以及体制、音律、演出等方面的论述,旨在在当今多元文化背景下,通过对元杂剧文化与艺术的重新思考,揭示元杂剧艺术及传统文化的内涵,希望能为古代戏曲研究提供一些有益的借鉴,并能够成为古典文学、古典音乐爱好者与研究者的参考书目,同时也希望能为广大爱好者与研究者提出一些新的研究空间与思路,从而达到对传统戏曲文化有一个比较深刻与全面的认识
  • 歌仔戏音乐三十年(1980-2010)

    歌仔戏音乐三十年(1980-2010)

    《歌仔戏音乐三十年(1980~2010)》,从歌仔戏音乐的历史与审美引领我们进入“十年动乱”之后,大陆传统艺术复苏,歌仔戏音乐传统得到恢复和渐变的1980~1990年。紧接着李晖以学术的眼光分析了1990~2000年,随着大陆经济步伐的加快,娱乐方式的丰富多彩,戏曲在日渐式微的时候,歌仔戏音乐人无法回避地把流行音乐的思维引入歌仔戏的创作之中,在传统与流行乐的碰撞中产生出了创新的潮流。
热门推荐
  • 笔下界

    笔下界

    落魄作家一觉醒来,莫名其妙的来到了自己笔下小说中一个玄幻世界,明明是穿越,自己为什么只是一个要被主角干掉的炮灰NPC,好吧,为了不会被干掉,白雨墨开始了他的修炼之路。
  • 觅逍遥

    觅逍遥

    一名正处在青春期的少年,莫名来到了一块神秘的大陆!大陆上有大能者,宗门林立;更有妖魔鬼怪,常伴血雨腥风!为了生存,更为了那一缕念想,少年踏上了修行之路,踏上了逍遥之路!逍遥路上,且看少年将如何披荆斩棘觅逍遥......
  • 豪门爱恋宝贝逃不掉

    豪门爱恋宝贝逃不掉

    简介:初见时,她16岁,他23岁。可是大了7岁又怎么样,他们还是相爱了。在她万念俱灰的时候,是他给了她一个留下来的理由,给了她无人能比的宠爱与温暖。天不遂人愿,一场小小的误会与争吵造成了无法挽回的悲剧。五年后,他们再次相遇,他不再是哪个只会给她宠爱的少年,她也不再是以前那个生性冷淡的少女。世易时移,他们该如何找回年少时的爱恋。本文有甜有虐,有惊有喜,敬请期待。
  • 灵峰蕅益大师宗论

    灵峰蕅益大师宗论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绝代冥妃:冥王小傲娇

    绝代冥妃:冥王小傲娇

    “如果你属于天空,那么我将属于与你相隔的陆地。”叶颜词道。“为何你总要与本王保持着距离,颜儿。”一旁的冥王深情地望着叶颜词道。“不合适!!!不合适你知不知道,不合适。”叶颜词满脸嫌弃的大喊道。某人从她的前前前世就开始对自己纠缠不休,每一世都不放过,厚颜无耻。每一世的命中人都成了过客,想想就气,说好的一世一双人呢!!!
  • 异界之炎武傲天

    异界之炎武傲天

    在这个宗门林立弱肉强食的时代中,废材林炎饱受折磨,生与死只是一念之差,收藏本书看主角是强势崛起还是窝囊死去。人生大起大落,如果你轻易放弃那么你永远不会成为世人仰慕的强者。——林炎
  • 自主学习

    自主学习

    学习咋有那么难?看当代中国具有影响力的教育专家、2007年2008年2009年连续三年获得中国教育类畅销书第一名作者——林格如何解析学习本质,解放天下父母。本书是全国教育名家巡回报告会唯一指定用书,它最终价值是让教师和父母从单纯的“管教”里跳出来,一切为了获得孩子的自我教育能力。
  • 大圣后传
  • 为妻当盟主

    为妻当盟主

    她从现代而来,在古代买起烧烤,遭城管找茬,遇见了他。他一时兴起,假装成他,却误丢了心,且看他怎样落入情网,为她当盟主
  • 河山寂寥

    河山寂寥

    本书主要内容包括:河北南部的城市地理;山脉与河流;原始的村庄,疏散与聚拢;北河沿;垴顶山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