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8937600000037

第37章 稀里糊涂的战争开始了(7)

问题是,天朝的皇帝接受不了这种“不欺饰”。道光在琦善此折上朱批道:“朕断不似汝之甘受逆夷欺侮戏弄,迷而不返,胆敢背朕谕旨,仍然接递夷书,代逆恳求,实出情理之外,是何肺腑?无能不堪之至!汝被人恐吓,甘为此遗臭万年之举,今又择举数端,恐吓于朕,朕不惧焉”。随后,道光发出了琦善之折“显有不实”,“着革去大学士,拔去花翎,仍交部严加议处”的上谕。1841年2月9日,道光谕旨到达广东,虽然交吏部严加议处了,但还是令他戴罪立功,统辖广东官兵,准备决战。

琦善一看,这下更得与英夷和谈了,因为总得等大军来到再与英夷翻脸吧。当然这是琦善后来的自辩词,在爱国心切的人士看来,这是琦善在抓紧时间卖国呢。不过,凭良心说,琦善大人真的是在拖延时间呢。2月10日,他与英夷会谈于穿鼻洋蛇头湾,一方要全岛,一方只答应岛上一处,琦善这次扯的牛皮够长了,要求给他10天的时间考虑。这时间考虑得够长的,如果琦善真是个卖国贼,他大可不必考虑这么长时间。谈判的过程中,琦善怕英夷等不及干起来,还几次装病呢。给皇帝老儿打工,不容易啊。更重要的是,按照天朝特色,大臣谈判了,即使是签了字,中国皇帝也可以翻脸不认的。所以,琦善纵有那千般卖国的心思,他也卖不动的。比如《穿鼻草约》,天朝政府就没认嘛。

不过琦善没想到,先与他翻脸的是他的同僚。就在琦善与义律亲密接触的时候,林则徐开始鼓动广东巡抚怡良,劝他向道光密告琦善。林则徐鼓动怡良,原因可能是如下几点:

第一,林则徐作为被贬之身,没有上密折之权了,无从弹劾琦善,只有把希望寄托到广东巡抚怡良身上。

第二,琦善的两广总督与怡良的广东巡抚官职平行,负有互相督政的义务。

第三,于公于私,林则徐与怡良都算性情相投的。

林则徐鼓动怡良奏琦善几本,主要有三个动作:

第一个动作:1841年1月7日,大角、沙角失陷后,林则徐感觉事关重大,怀疑琦善是否如实奏报,所以他建议广东巡抚怡良单衔上奏,以摆脱干系:“不然沙角之事,恐不免于波及,若俟奉有严旨,始行申辩,则已晚矣。”杨国桢先生对林则徐此番动作如是评价:“明白地暗示怡良,起来揭发琦善独断独行,放手乞和的罪恶行径”。怡良虽与林则徐是好友,但作为天朝大吏,也不是随便被人当枪使的主儿,他在徘徊,他还要考虑。1841年1月28日,怡良上奏了(这个老滑头,忽悠了二十天),但不是揭发琦善,而是与琦善先拉开距离,撇清干系。他是这样说的:“经琦善面向臣告知,以夷务系其专办,现惟加倍慎密,不便稍为宣露,嘱令臣专管地方事件,俾免分心。”至于英夷攻击沙角、大角炮台之事,怡良只说自己听说之后,“骇异”,“焦愤”,并会同广州将军阿精阿、副都统英隆及其他高干,到琦善那儿开会协商,琦善问大家“攻剿有无把握”,“臣等均不敢谓有把握”。但他向皇帝表态,虽然攻剿没有把握,但逆夷不成体统,“除攻剿外,恐亦别无把握”。

怡良此折的意思很丰富:除了撇清自己与夷务无干外,还向组织上表态,打不过也得打,最起码态度很正确。但是没说琦善一句坏话,只把琦善的原意汇报了,说琦善认为,现与英夷开仗,声援不足,而且,外省兵丁日久才能到达。这样利己不损人的上奏,倒也不失忠厚。至于琦善自己,对于大角、沙角炮台失陷一事早就如实上奏了,道光命交部议处,略示小惩。所以林则徐的第一次鼓动,对琦善没有任何影响。

第二个动作:1841年1月28日伯麦致赖恩爵的那份照会,怡良拿给林则徐看了。

林则徐当即劝怡良,要他上折揭发琦善:“人民、土地皆君职,今未奉旨而私以予叛逆之夷,岂宜缄默受过?”一句话,管夷务是琦善的事,可人民与土地却是你广东巡抚的事儿,香港乃爱新觉罗家的地盘,岂能由人臣私割?要割也得皇帝割才对,你这不是替琦善背黑锅吗?按梁廷枏所言,怡良当时听了林则徐的鼓动,还有些徘徊。这个老滑头,老是处于徘徊的状态中。不过凭良心说,不慎重不行啊,官场如战场,一边是皇上,一边是钦差大臣,惹恼哪个都不是好玩的。作为一个天朝大吏,怡良当然明白不能盲动。

第三个动作:1841年2月9日,琦善接到了被交部严加议处的谕旨。第二天,林则徐就知道了,当即建议怡良将此谕旨公布于众,说是可以鼓舞民心,激励士气。

怡良没干,但是通过这个“严加议处”,他发现皇上对琦善已严重不满,便不再徘徊了,1841年2月11日,怡良发出了自己的密奏:《奏英强占香港并出伪示折》。这个举动是当官的一门技术活。也就是说,身为广东巡抚,要告两广总督琦善,得提防着会不会造成自己告自己的不利局面。总之,得先把自己撇清到一边,之前,他1月28日发出的那个奏折已经做了很好的铺垫,但这次还得重复一下,免得皇帝忘掉:“经琦善面向臣告知,以夷务系其专办,现惟加倍慎密,不得稍为宣露,嘱令臣专管地方事件,俾免分心。”琦善割让香港及英夷在香港贴安民告示,这么有失国体的事,为什么当时不告十几天之后才告呢?怡良解释为,一直疑惑是“民间传说”呢。他以不无疑惑的口吻说:“该大臣到粤如何办理,虽未经知会到臣,然以事理度之,亦万无让给土地人民听其主掌”,但现在确认了,“兹据水师提臣转据副将赖恩爵禀钞伪示移咨前来,则是该夷竟以香港视为己有”。而且,英夷竟“敢以天朝百姓称为英国子民”。老实说,怡良此折写得太漂亮了,不是官场老手,绝对写不出这么滴水不漏的文章来。而且,我相信怡良在写此折之时,已能预见到事情的结局了。

1841年2月20日,道光收到怡良密折,其读后感可想而知,皇帝老儿一看就着急了,立即下谕:琦善擅予香港,辜恩误国,着即革职锁拿,押解来京严讯,所有家产查抄入官。谕旨内中骂琦善:“被人恐吓,奏报粤省情形,妄称地理无要可扼,军械无利可恃,兵力不固,民情不坚,摘举数端,危言要挟,更不知是何肺腑?如此辜恩误国,实属丧尽天良”。明白没?天朝官员不说假话不行吧?你要说英军大大的厉害,那么就是丧尽天良,因为是在帮英夷吓唬咱亲爱的皇上了。

1841年3月2日,道光给靖逆将军奕山下发谕旨。要求他查明琦善私割香港的实际情况:“琦善与义律屡次晤面谈论香港之事,彼时有无官员在旁?该夷目与琦善有无私相馈送之事?着奕山等密加查访,据实具奏”。看样子,道光怀疑琦善拿了英镑呢。

1841年3月12日,道光的谕旨到粤,于是,又一个钦差倒下了。琦善戴着铐子被押解进京了!但这不是最后一个。

老实说,林则徐与怡良这次联手,干得很漂亮,把琦善干倒了。不过,怡良与林则徐不推琦善一把,琦善也会倒下的,只是个时间问题而已。怡良的密折,提前了琦善倒下的时间,加重了琦善倒下的速度,让琦善倒得很快很难看。

怡良作为广东巡抚,除了在林则徐的鼓动下告倒琦善外,还在林则徐的鼓动下做了另一件大事:赏格杀敌。1841年2月25日,由于琦善始终不同意赏格杀敌,遂在林则徐的鼓动下,怡良以巡抚衔发布单衔告示,奖励大家奋勇杀敌,赏格如下:缉获英夷兵船一艘,赏十万元破毁英夷兵船一艘,赏三万元缉获或破毁英夷巡船或炮船一艘,比例酌减缉获英夷大火轮一艘,赏五万元缉获英夷小火轮一艘,赏两万五千元生擒义律、伯麦、小马礼逊,每人五万元献出以上三人首级,每颗三万元缉获英夷军官,每人一万元献出夷人军官首级,每颗五千元缉获英夷兵或水手,每人五百元献出英夷兵或水手首级,每颗三百元缉获印兵或水手,每人一百元献出印兵或水手首级,每颗五十元因捕获夷人或夷船而丧命者,给家属补助三百元。

怡良赏格远远高于林则徐在任时所开的价,且重点奖励捕获英夷船舰者。问题是,赏格再高,天朝的百姓也俘获不了英夷的战舰与大炮,发不了这笔战争财。百姓爱财,取之有道。偷个鸡啊鸭啊的还凑和,拖人家英国一口大炮,正规军队都拖不动,何况老百姓呢?现代战争,不是这么个打法啊!还是那句话,天朝百姓想捉个英夷扣个英船先富起来,不是那么好玩的。怡良不知道,他贴告示的当天,英军已做好了再次进攻虎门的准备工作。虎门,这次准备奉献给天朝什么样的精神原子弹呢?

虎门之战二:成全了关天培,一个最悲凉的英雄

1841年2月24日,英国远征军海军司令伯麦向关天培发出了最后通牒,要求清军把虎门第二道防线——横档一线的清军阵地全部交由英军据守。清方当然不干。于是2月25日,英军开始了针对虎门的第二次战事行动。战争开始前,关天培大设疑兵计,命令一些士兵绕着炮台后的小园山不断地旋转,意图给夷人造成增兵无数的印象,这种三国演义里的冷兵器招术惹得英国人报以“愉快地一笑”。直到如今,还有中国学者埋怨琦善拒不增兵导致战事失败云云,可见“人多力量大”的冷兵器思维在中国是多么地流行。其实一个小小的炮台,由于大炮本身不行,即使增兵到人挤人的程度,也只是徒增伤亡而已。茅海建先生对此有过详细的论证,他考证威远炮台,炮位四十尊,平时守兵编制六十人,战时编制一百六十人,而到交战时的编制实是三百二十七人,另外雇勇九十一人。这样算来,平均是一百人守一座炮。难不成天朝以为,英国打仗不用炮,专门跑炮台上跟天朝士兵摔跤、扛膀子、使绊子、掰手腕子呢?

具体到这次虎门之战,英军事前就侦察到,下横档岛没有设防,所以战争一开始,他们就派出炮兵分队,携带臼炮三门,在一百五十名步兵的护卫下,由“复仇女神”号轮船拖运至该岛登陆,架开了大炮。2月26日,占领下横档岛的英军,放炮轰击上横档岛。一个小时后,上横档岛上的清军被炮火压缩到了炮台内,英军遂展开登陆行动。清方阵亡三百人,被俘若干,逃亡若干。上横档岛也落到了英军手中。

上午11时,英舰“伯兰汉”号和“麦尔威厘”号炮轰靖远、威远、镇远等炮台。一个半钟头后,镇远崩溃。

英舰的主攻目标是靖远,下午二时开始进攻,关天培在靖远督战,英方一阵大炮过后,关天培这边的守军即伤亡过半。关天培后来也牺牲了,英国鬼子又给天朝成全了一位民族英雄,而天朝人士又嗜好英雄,所以把英雄描绘得气壮山河,版本多多:

版本一:据《中国近代史记》和《中国近代爱国者的故事》记载,关天培负伤十多处,血流如注,依然镇定指挥,还替代炮手,亲自放炮杀敌。谁知突遭大雨,大炮火门透水,失去作用。关天培向琦善要求援军,琦善拒绝(似乎英军的胜利与英军军事实力无关,只与琦善一个人的态度有关),关壮士只好孤军奋战,坚持到傍晚,鲜血染红了英雄的战袍,英雄在霞光中巍然站立。目光炯炯,凝视前方,手中握着一把利剑。近身肉搏战开始了,英雄伤了左臂,但英雄用利剑杀死了不少敌人,敌人的刀枪穿过了英雄的胸膛,英雄力竭而死。还有,英雄在战争开始前,就把自己的钱财全部分给了部下(估计不是讹饷所致,而是英雄表示自己的誓死抗战决心),且给家人寄去一只匣子,内放几枚牙齿和几件旧衣。英雄净身死亡了!

版本二:据《晚清祸乱稗史》记载,关天培死守虎门,老仆劝退,关不干。老仆跪下抱关足求退,关拔剑欲砍之,仆大哭而下。

版本三:据《夷氛闻记》记载,关天培手燃巨炮,忽自炸裂(这定是假冒伪劣武器,真是应了郭士立1832年日记中的那句话:中国炮对炮手们要比对他们所瞄准的敌方更加危及性命),兵无人色,皆走。一小兵伏下,希望背受伤的关天培逃跑,关天培用刀砍他,小兵躲开了。一弹当胸而至,关倒下。关虽死犹生,居然屹立不倒,把英夷吓傻了。

版本四:据《英军在华作战记》记载,炮台快要失陷时,清兵纷纷溃逃,关天培手挥利剑,力斩数人,但是仍阻挡不住大家逃命要紧的心切。正砍逃兵的当口,一弹飞来,英雄中弹而死。

版本五:据郭成、郭伟的《民族英雄关天培殉难新说》记载,炮台失陷了,只剩一个关天培了。义律出面劝降,并说英方会重用关天培,却遭到了关天培的怒骂。

劝降不成,义律开炮。事后,还将关公的尸体弄到自己营房,让士兵们都“膜拜”一番才还给天朝,甚至英国鬼子最后还感叹说:天朝有此义将,鸿福未艾尔。

这故事一看就是瞎编胡诌的中国土特产,英军要关壮士的尸体何干?难不成要过去重用为将军吗?他们虽然对天朝某些官兵誓死如归的精神表示震惊和感叹,但这些行为都是违反他们的文化理念与人生价值观的。至于义律会汉语,还是关天培会鸟语,抑或他俩找了个翻译,否则如何对话,等等问题,故事中干脆没有交代。

版本六:据夏燮的《中西纪事》记载,关天培在虎门抗战非常坚决,无奈抗战的过程中,发现水师贪图回扣,所购得的弹药皆掺了沙子,导致关义士屡发不中,激愤之余,抽刀自刎。

这个还算可信。原因就在于,中国任何一个朝代,都解决不了假冒伪劣问题。

同类推荐
  • 逐鹿未央

    逐鹿未央

    取材自西汉巫蛊之乱到汉宣帝刘询继位。以刘询为取材,以安王刘墨为主角引导小说走向,大家为了各自利益和欲望,明争暗斗,谋略夺权,看谁笑到最后。从人物的台词和一些细节描写上,融入了作者对现实的许许多多的感悟,作者从各个角度来暗指生命和人生的意义,来引发读者的共鸣。社会的缭乱,权力的纷争,爱情的纠葛,情感的错杂,最终会让我们失去了最原始最平凡的心,很多时候走累了,停下脚步看看走过的路,不忘初心,方得始终!
  • 晚明风雨

    晚明风雨

    明朝末年,当中华民族遭遇甲申之耻的时候,,而远隔万里的英国,伟大的政治家克伦威尔正领导一场资产阶级革命,世界历史进入了一个新时代,东西方的差距也由此拉开。现代青年周泽普来到明末,为了不让中华民族的屈辱历史重演。决定要做中华民族的克伦威尔,,建立一个全新的帝国,中华日不落帝国。
  • 公子凶猛

    公子凶猛

    这个年代将因他的到来而不一样。他的对手说:真心不希望和家伙生活在同一片天空下。他的朋友:有他的世界真的很美好。他自己说:我很凶猛的你们小心了···
  • 颠覆三国传

    颠覆三国传

    大汉王朝眼看就要坠落,让我来给你不一样的三国。
  • 秦时明月之痞尊

    秦时明月之痞尊

    一个不一样的痞子混迹一个不一样的江湖,且看猪脚如何在这个世界里混的如鱼得水,风生水起!
热门推荐
  • 梦魔惊魂

    梦魔惊魂

    生雨靠着自己的打拼在演艺圈大红大紫了两年,可是这几年演绎事业却遭遇了瓶颈。急于寻求角色突破的她,参演了一部灵异恐怖电影,而从此恶梦夜夜侵袭,由此一发不可收拾……
  • 优雅女人三件事:会说话、会交际、会理财

    优雅女人三件事:会说话、会交际、会理财

    《优雅女人三件事:会说话·会交际·会理财》针对现代女性的生活现状,围绕女人在人生中最实用的三大本领即说话、交际和理财,详细介绍了口才、社交和理财对于女人的重要性和意义,并提供了有效实用的提升口才、社交和理财技巧与能力的方法途径,适应每一位渴望幸福的女性的要求,启发女人做一个说话办事游刃有余、理财投资样样拿手、家里家外独当一面的聪明女人。
  • 万古神域

    万古神域

    天地初现之始,大道崩碎,孕育种族万千,大地之上神灵无数;然而,天地浩劫豁然降临……种族灭绝,诸神陨落,留下后人顽强挣扎。无数年过后,天地大变,武道衰败,万物生灵岌岌可危。少年杜天得到造化玉石,传承太古神族,背负太古祖辈使命,追寻神族灭绝之谜,问鼎神族至尊,号令天下诸神。天威浩荡,虚空塌陷,万千世界重现人间;天地浩劫降临之时,便是亿万神族重现之日。吾神降临,披靡天下,甘愿鲜血染青天;旷世之战,乱天动地,只为芸芸众生。
  • 中洲御天纪

    中洲御天纪

    莽苍大地,妖孽横生。一介草莽孤儿乞丐,立志修炼,为情而生,为情而死,不图名利富贵,丹心碧血,一路披荆斩棘,只求太平盛世,无奈,一个‘情’字,却是让人奈何…………?
  • 琳琅至尊

    琳琅至尊

    我乃华东一布衣,天下与我有何干。如果还有来生,我要这天,再遮不住我眼。要这地,再埋不了我心。要这众生,都明白我意。要那诸天神佛,都烟消云散。
  • 一统天下:绝世杀手

    一统天下:绝世杀手

    这是小桐写的第一本小说,由于不知道怎么写简介,大家就忽略简介吧,不过我觉得我写的貌似是不错的……现在起步阶段,小桐是学生党,要上学,如果小桐勤劳的话,那差不多隔一天3更,如果不勤劳,那只有周末才更了,不过……小桐觉得自己周末也未必会更……本书不定期更新,更何况小桐现在面临毕业还有一个月了,大家祝福我吧。还有就是如果本书最后要付费了,那么,小桐觉得还是包月划算些……
  • 网络写手在异世界

    网络写手在异世界

    编排跳舞时间,本文纯属娱乐如有巧合,纯属意(zi)外(ran)发现写在评论区里有些人看着不是很方便,尤其想看前面的。所以打算整理后发表出来,后面的故事大概3~4天会有2500字左右的一章吧,觉得慢,就在这里一点点看吧,我只是打酱油的,不是专业写手,没有存稿,更没有提纲,全是现编的。PS:暂定书名(网络写手在异世界),到时新书区可能会有,也可以试着搜搜看,票和推荐不是重点,大家娱乐为主。不出意外准备写到五大封笔!
  • 丽颖的传奇故事

    丽颖的传奇故事

    这本书写丽颖的各种事情,颖火虫抽空可以来看哦,长评是作者的动力,,不过文中没有丽颖,都是以顾微的形式出现的,谢谢大家支持
  • 一击超神

    一击超神

    无限好书尽在阅文。
  • 复仇三公主的霸道男友

    复仇三公主的霸道男友

    三个五岁女孩,本应该是活泼,天真的,却因为父亲的背叛,母亲的离世而走到一起,她们在死亡岛受了12年的苦,为的就是等到复仇的那一天,十二年后,她们成为了黑道上人人敬畏的至尊,白道上六大家族之首的韵伊集团,他们回到了中国,开始了她们的复仇之旅,她们就读于圣雅丽亚学院,遇到了她们命中注定的王子,她们最后会放弃复仇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