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8937400000010

第10章 婴儿保育之实践(1)

保育室

分区

《科学》杂志曾经报道过,在人类集体生活的旧石器时代,已经在按不同目的区别使用空间了。人们对西亚地区某个遗址中出土的炉灶以及石器等的分布情况进行了分析,认为遗址主要分成了两个区。

在炉灶周围出土了很多经过加热处理的石器以及经过加工的鱼、螃蟹、果实类等。在远离炉灶的地方,集中出土了未经加热的石器,还发现了一些切碎的食物。在不同区中,生活过什么样的集体?有过哪些作业?揭示这些还有待于今后的调查和研究。

开始建造住所时,首先要画出“整体图”。决定住所性质的是整体结构,这就叫分区。分区的本意是指制定城市规划和建筑规划等,简单地说,就是根据功能和用途等配置空间。这是在考虑各个区的连接、动线以及便于使用的基础上,布置房间格局时所使用的手法,但不一定局限于平面配置。将建筑物按上下层垂直配置空间叫垂直分区,水平配置空间叫平行分区。

古代人也对住所进行分区,分区在决定住所性质上非常重要。

当然,我们保育室也应该进行分区。

绿视率

在眼睛能看到的景色中有多少草木的绿色叫“绿视率”。当绿视率达到大约25%时,人就会感到绿色很丰富,精神上会受到好的影响。绿视率不仅适用于室外空间,同样也适用于室内空间。室内置放一些植物,会提高绿视率,感觉“有暖色”“很亲切”,具有“舒适”“心疗”

等提高心理舒适度的效果。反过来,如果把植物撤掉,有丧失感和精神压力的人就会增多。但需要注意的是,如果室内绿视率很高,也会有人感到“绿色太多,阴郁”。

从这些结果可以看出,保育室和教室适当地放一些绿色植物,会在精神上给孩子们带来好的效果。日本尚未实现这样的空间配置。德国的保育室以及小学校的教室中,放了很多绿色的东西及绿色观赏植物。除此之外,还准备了像阁楼(loft)以及孩子们可以钻进去使他们情绪稳定的各种空间。

分龄保育的意义

提起幼儿设施中的保育室,常常浮现出小学教室的情景。保育室全部向南排成一排,与走廊连接。在保育室中,按照学年安排孩子,由老师统一进行指导。

分龄保育也许是基于年龄(月齢)=发育这种思维方式的考虑,这在大体上是没错的。日本许多保育园都实施分龄保育,主要根据学校的学年是4月开始的来划分。

如果需要向孩子集体教授某些知识时,一般都是向同年龄的孩子集体教授。但是如果自上而下地灌输知识,不论是同龄集体还是混龄集体,基本没有太大差别。说句比较极端的话,就是教师拿着教鞭强行灌输就可以了。

然而,从接受教育的角度来说就不同了。因发育上的差异以及对兴趣的关心程度,孩子的理解程度大不相同。

发育以及对兴趣的关心程度可以以年龄而标准化。因此,对于4月出生和5月出生只相差1个月的孩子,同班生活是可以理解的。但是把3月出生和4月出生也仅相差1个月的孩子放到不同班级又是为什么呢?仔细想来,这是一种非常奇怪的区分方法。

分龄保育的历史

日本的学校制度中为什么按年龄分成学年?明治时期建立学制时,对国民规定了接受教育的义务。之前的江戸时期,日本的就学率之高在世界上获得了很高的声誉。家长都让孩子们上学堂等接受教育。既然不是义务,也不是学历社会的要求,为什么家长要让孩子接受教育呢?我感到这是一种接近日本人特有的伦理观、道德观的东西。不是依靠强制灌输,而是非常自觉地去接受教育。

到了明治时期,提倡富国强兵,一般老百姓也被卷入战争。

在此之前,都是经过训练的武士集体参加战争的。而后来,全体国民都被卷了进来,都需要接受战争训练。学校增加了为战争增强体质的体育课,以及运动会等类似军事训练的活动。而在江戸时期,学堂里没有体育课,孩子们通过爬山或在学校周围跑步来锻炼身体。

为富国强兵而实施教育,为发展产业培养必要的人才,锻炼身体,都不是为了个人的幸福,而是为了富国强兵。为了达到这个目的,最有效的教育方法就是按照出生年月日,将学生分成学年,建设教室、校舍、操场、体育馆,实施忽视个人发育程度和个性的集体授课。

第二次世界大战战败以后,这种教育方式告终,开始主张尊重自由和个性。其结果是集体开始松散,忍耐、做不喜欢的事情、区分擅长或不擅长等均被否定。宽松教育被误解成什么都不做,综合学习被误解为不教授知识,造成了混乱。纠正这些,时不我待。人们开始认识到,由老师教授知识的课程和孩子们自己发现知识的活动两者都是必要的,人们对什么是孩子未来所需要的能力和基础知识,对今后小学教育方式均提出了质疑。

在婴幼儿教育中,也需要重新审视以往的教育形态,构筑起今后应有的教育形态。

婴儿分龄保育

婴儿保育与幼儿保育不同。在婴儿保育中,保育园不需要考虑如何让孩子适应今后的小学教育。一般只是在分割好的空间内,让婴儿和特定的保育员在一起。首先,我们来重新审视一下这种保育方式。

比如年度开始时,0岁孩子的保育室有4月5日出生的孩子。

这个孩子在新年度开始后立刻就变成1岁。到年度结束时则接近2岁。接近2岁时,孩子抗传染病能力增强,不仅会走,也可以到处跑,探索活动也多了起来,想要到各种地方去探险。自然,玩的范围也扩大了。

而在同一个保育室里,刚结束产假的妈妈送来的孩子只有两个月大,还不会翻身,尚不需要很大的空间。但是很容易患上各种传染病。结果就是把发育有很大差别的孩子放在同一个房间,而“同龄”的孩子放在“隔开的、安静的保育室内”。

因此,婴儿不需要按照出生年月日区分生活空间,只要规划出可以促进孩子发育、对孩子发育提供援助的空间即可。孩子需要一个符合发育的、灵活的空间。如果能够有一个比较大的空间,使用隔断或者家具隔开比较好。有人会担心容易传播疾病,其实越是空间大的房间越不容易传播疾病。当然需要经常通风。在发生传染病时,需要把孩子放在保育室,等家长把孩子接走。在隔成很小的保育室的房间里,患病和没患病的孩子之间很容易传染。如果是大房间,只要充分通风,反而可以预防传染。

玩的空间

根据孩子的发育情况区分婴儿室。在新宿省我保育园里,分为扶着东西走路的孩子的生活空间,刚刚会走和刚刚会跑的孩子的空间。刚刚会走的孩子的空间,为0~1岁的孩子在一起。孩子的发育不仅会因为月份不同而异,同时还存在个人差异。因此,不是按照月龄区分,而是根据孩子的发育情况去改变孩子的生活场所。不是过渡,不是更换保育员,也不是变更所在的班级,而是让孩子在符合发育的空间生活。

空间的大小可以根据孩子的人数而变更,这个空间可以参考江戸时代学堂的房屋格局以及学堂的授课方法。日本式房子可灵活运用空间,可根据用途改变房间大小的家具,以及将房子的内部和外部与自然结合,这些方法都可以作为参考。自古以来,日本对空间的考虑就不只是如何容纳人员,而是在空间布置上如何体现符合人的需求的“待客之心”。在世界上,日本在空间设计以及分区规划方面有着优秀的文化。

比如对建筑物的走廊和外廊的考虑,对建筑材料的障子和壁柜推拉门的考虑,还有体现利用空间智慧的“挂轴画”以及“屏风”。

屏风不仅可以作为绘画来欣赏,同时在居住空间也可以作为挡风或者隔断使用。屏风的“屏”与“塀”为同义词,有盖上与防护的意思。在我们保育园里,有些隔断做成了可收放的屏风。牛仔布上有保育员手工制作的玩具用来训练孩子们使用手指。

睡的空间

在考虑发育状况的基础上布置空间,不仅要适合玩,同时也要适合吃和睡。考虑玩的空间时,更需要考虑每个孩子的发育情况。婴儿的睡眠大体上有两种:一种是3个月左右逐渐开始习惯夜间睡觉的倾向;另一种是在白天睡几次的多次睡眠的情况。首先,应确保多次睡眠孩子的空间,准备想睡时就能睡的圆垫。最好是保育员在照顾其他孩子的同时,也能接触睡觉孩子。圆垫区的照明,用薄一点的布帘罩上,或者用障子等隔开,让光线变得更加柔和。最近的研究表明,婴儿白天睡觉时,最好让屋子里亮一些,有一些声音刺激,空气清新,这样可以防止猝死。多次睡眠的孩子会逐渐适应只睡午觉,最好使用在不用时能够简单收起来的折叠睡具。

还需要给只睡一次午觉的孩子准备一个空间。午睡安排在午饭之后,但因为吃午饭的时间因人而异,为了避免铺被子时扬起灰尘,最好将吃午饭的空间安排在不同的地方。

这个时段,有些孩子需要保育员在身边才能安心睡着。不用圆垫,而是在地板上铺上垫子,在上面再铺上被褥。稍暗一些的环境有利于孩子入睡。

吃的空间

婴儿的饮食,首先是喂奶。给孩子喂母乳时,母亲抱着婴儿,面向孩子,让孩子的脸贴在自己的身体上。保育园里由保育员用奶瓶喂孩子时,也需要同样的姿势。最近的研究认为,喂奶时不需要一直盯着孩子,因为孩子在吃母乳时,并不只是看着母亲。如果还有一个相差1岁左右的孩子时,母亲也不会把视线只集中在吃奶的婴儿身上。婴儿的眼睛会追逐活动在周围的兄弟姐妹的动作。在保育园,保育员也可以一边喂奶,一边照顾其他孩子。没有必要专门设置喂奶的空间。

断奶时期非常重要,因为这是婴儿开始自己吃饭的准备时期。自己吃饭不仅是学习技能,同时也是在学习饮食文化、饮食行为、社会规则。从太古时期开始,孩子就是在大家庭共食的环境中,学习饮食文化(吃饭方式及吃饭礼仪)以及理解他人,学会应该遵守的礼仪。人们认为,在形成饮食文化基础的婴儿期,与很多人一起吃饭的经历非常重要,有利于通过这些体验去理解别人,确立自己。

有关断奶的时机,大多数育儿书中都主张应该在“婴儿盯着大人吃饭时自己也动嘴巴”的时期。从发育的初期阶段开始,婴儿就会受到其他人吃饭行为的影响。开始断奶时,吃饭的场所应该是可以看到别人吃饭的地方。保育员与婴儿一起吃饭本身就是一种保育行为。

用勺子喂婴儿吃饭时,往往不自觉地自己也会张嘴。

这被称作“共感性张嘴”,是一种无意识的、对他人饮食行为的模仿(感染运动)。然而,有趣的是“共感性张嘴”多数不是发生在断奶初期,而是发生在断奶中期。人们认为,这是一种“边脱离,边保护”的表现,这种人类母子间看似矛盾的关系,在促进身体自立的同时,还在保持心理上的联系。由此也可以看出,大家一起吃饭可以促进独立吃饭这一自立行为。

同时,大家一起吃饭在刺激味觉方面也非常重要。例如,看到有人吃西红柿很香,就会觉得自己吃西红柿也会很香。与其被人劝吃,不如看到别人吃得很香的情景,这样不会挑食。

出生1年后,可以看到“喂别人吃”的动作。在开始吃断奶食品的几个月内,基本上是由抚养人喂婴儿,这时,婴儿会产生与喂饭人变换角色,自己让喂饭人吃饭的行为。这是被动作用变为能动作用的一种交替行为。婴儿喂别人吃饭的行为本来就是从喂婴儿吃饭的人那里模仿来的,这里重要的不是单纯模仿,而是一种变换角色的行为。在与他人交流的场面,反复重复这种能动角色和被动角色的交替,可以促进自己和他人的分化,最后走向自我主张。

有关婴儿期“吃饭与人类的关系”问题,以往人们只注意到喂奶时的皮肤亲近。其实在吃饭的场景中,包含了变换角色等婴儿期发育的重要行为。不但保育员应该仔细喂饭,还应该丰富保育员与孩子、与孩子集体一起吃饭的场景,为婴儿的社会性发育打好基础。

小组保育

接生婆的作用

我们需要改变以往对婴儿环境中人的环境的看法。很久以前,人们都是在一个大集体中,经过折中妥协生存。在孩子独立之前,会接触很多人。集体首先有家庭这样一个单位,父亲、母亲的作用已经存在,不仅是母亲、父亲一直和孩子在一起,参与抚养孩子。同时,还有祖父、祖母、外公、外婆、叔叔、姑姑、舅舅、姨姨等其他家庭成员。孩子是在这样的环境中,在观察别人的行为中学习、成长的。

婴儿分娩时,都有接生婆帮助。接生婆给人的印象是帮助接生的老奶奶,而这里说的奶奶的原意可能不是年纪大的女人,而是祖母的意思。

同类推荐
  • 美国妈妈的26堂育儿课

    美国妈妈的26堂育儿课

    本书作者是儿童心理与家庭教育相关研究者。作者怀着对儿童的爱心,用一年时间,近距离观察和学习了一户美国典型中产阶级家庭以及家庭周围人群的早教经历与经验,结合美国最前沿的育儿理论与经验,记录下了那些让人思考的瞬间。
  • 帮父母读懂幼儿心:儿童心理解读与教养行为引导

    帮父母读懂幼儿心:儿童心理解读与教养行为引导

    壮壮的玩具有好几大整理箱,书柜里也有各种幼儿图书,还有那些体积太大放不到箱子和柜子里的电瓶车、小摇椅、羊角球等玩具,加在一起占了他自己房间的一半。壮壮每天都与他心爱的玩具在一起,时而翻箱倒柜找出一些玩具,然后拿到客厅里,把电视机打开播到动画片频道,同时左手拿着回力车,右手握着奥特曼,身边地上还堆着一大堆磁力球节或积塑块等拼接类玩具,甚至几百块多米诺牌,还有微型小桌球等,每天都玩得兴致勃勃,兴奋时自己还大声喊叫,到处奔跑甚至到厨房卫生间故意搞破坏。妈妈经常因为收拾玩具和壮壮发生冲突,原因是壮壮只负责摆摊不负责收,妈妈认为从小培养孩子的自理能力很重要。
  • 30天精通儿童心理学

    30天精通儿童心理学

    本书融专业性、知识性、可读性和趣味性于一体,全面介绍了儿童心理学知识,书中援引了大量典型的故事和案例,贴近现实生活,将晦涩的专业知识寓于轻松的故事中,让你在轻松愉快的阅读中快速了解和掌握儿童心理。
  • 谁拿走了孩子的幸福

    谁拿走了孩子的幸福

    与其说这是一部关于教育的书籍,不如说这是一部用心血凝成的关于爱育的宣言。教育与爱育的最大差别在于:教育往往是居高临下的,而爱育则是平等自由的。居高临下通常会带来压抑、束缚,甚至会扼杀孩子的创造力;而平等自由却能大大发挥孩子生命中巨大的原创潜能。
  • 3岁决定孩子一生健康

    3岁决定孩子一生健康

    本书从饮食入手,解决孩子在成长发育期的常见问题。内容包括:3岁前的饮食习惯决定20年后的健康状况;从3岁的饮食习惯看100岁的好习惯;我“型”我吃,为孩子做好营养储备;怎么吃,孩子的胃才不会“发脾气”等。
热门推荐
  • 穿越之毒妃当家

    穿越之毒妃当家

    亲眼抓到男友与表姐的奸,你会怎么办?欧阳紫敏的第一反应便是逃离,逃离的结果便是穿越了!欧阳紫敏穿越到与之同名的秀女身体里,踏入皇宫,开始了她的宫斗生涯!她却不知,她的穿越是人为制造,她与他的相遇,是命中注定,是他逆天改命而来!当深陷阴谋的她,一步步揭开事实真相,她该如何决择?【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犯上霸道腹黑男

    犯上霸道腹黑男

    她叫吴晴,人如其名,吴晴亦无情。她是一名律师,没有输过一场官司的律师,确实一个无情的律师,她为杀人犯打官司,为毒贩打官司!为所有别人眼中的恶人打官司!为了赢,她可以不择手段!那一夜,她买了那个男人一夜,给了他一百万,她冷漠一笑,一百万买你两个精子应该够了吧!他还是第一次这样被女人无视!“臭女人,知道这样无视本少爷的后果么?从来没有女人敢这么对我?”她依然无情,她从来都没有输过,她也不要输给面前这个男人。
  • 千古一后:沧陌谣

    千古一后:沧陌谣

    她的出生让她的母亲失去了生命。而因她的降生,所有的怪事都一一发生在周围。一副古装打扮的老者,断言她必定逃不过24岁时的大劫难。沧陌,那个曾在大秦帝国的后宫无人比及,唯一一位被那伟大君王深深爱着的女子,在历史书中找不到只言片语的记载,如今却横空出世,而她就是她的转世?随着时间的逼近,所有的人,所有的事慢慢浮出水面,噬心咒、不老不死神水、阿房陵墓、梨园遗址、深山玄冰幻境、扶苏后人、始皇遗愿圣物、相生相爱相杀三世纠缠之劫是否能解开?那苦苦追寻解脱,却永不能相见的两个灵魂,是否能获得重生?而宫净,叶涵,南宫卿,夏若之间的故事又将如何书写?
  • 绝色宠妃之王爷死命疼

    绝色宠妃之王爷死命疼

    她,现代中杀手界的NO.1,穿越成静府最疼爱的二小姐,他,古代战神王爷,初次见面在万花楼,他对她说:“你看了本王的秘密,自然应当成为本王的王妃。”她冷笑道:“成为你的王妃,做梦!”最后,他为她倾尽天下只为博得她一笑。
  • 棍行者

    棍行者

    他原本只是一个普普通通的学生,却因一件文物遭遇而陷进了数代人的恩怨情仇之中。这时,他的生活被打乱。麻烦一件接着一件,危机一重接着一重。他不断地磨练自己,努力去搞清因果,不停地寻找事情的真相。直到最后一切都快水落石出时,他才发现所有人包括自己,都是棋子......
  • 与孩子一起成长

    与孩子一起成长

    作者历经9年时间,通过对众多家长教育活动的认真观察写成《与孩子一起成长》一书,像一尊熔炉,又似一部大典,更是一套方法,绝非一般的育儿经,更不是在讲述一个孩子的成功故事。它既包含众多父母教育实践的做法,也有作者理性思考的光芒。育儿需因人而异、因材施教,没有成功的模式可鉴,但教育方法可以共享,这需要父母用心去学习与消化,或许这就是教育的基本原则,你付出多少才能收获多少。
  • Discourses on Satire and Epic Poetry

    Discourses on Satire and Epic Poetry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观诸界

    观诸界

    寻道,寻道,道便是心,寻道即是寻心,,,,,,,,,,,,,
  • 逆算神机

    逆算神机

    评论相关任人世繁华千万年,自以为独作主,且不知隐世处,暗藏拨弄手。千里迢迢从小县城来到大城市的找不大工作的只能干临时工的两个青年,过着辛苦奋斗苦逼,又非常幸运的生活。其实我们每一个都不简单,只要我们认真的盘算,任何难事还不在你手?其实两个看似最卑微的青年远不是表面上看上去的那么简单,他们拥有着最神秘的身份,肩负着重大的使命……改变自身乃至世界命运的使命……
  • 易烊千玺再爱我一次

    易烊千玺再爱我一次

    “今天陪我好吗”“公司有事”“我们的婚姻究竟是什么?”“交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