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8937100000006

第6章 中国的城市化与低碳城市构建(1)

2.1低碳发展是中国城市化的必然选择

按照世界城市化的一般规律,中国目前已经进入城市化快速发展的关键时期。在全球化和信息化的背景下,作为一个拥有全球1/4人口的大国,未来10-15年中国的城市化进程不仅决定着中国的未来,而且在某种程度上影响甚至决定着全球的发展。

2.1.1中国的城市化影响21世纪全球发展

2001年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美国着名经济学家、世界银行副行长、原克林顿总统经济学顾问、美国哥伦比亚大学教授约瑟夫·斯蒂格利茨(JosephE.Stiglitz1943-)教授认为:“美国的高科技和中国的城市化将会是影响21世纪全球发展的两大重要事件。”

为什么中国的城市化将会影响21世纪全球发展?

迄今为止,世界城市化经历过三次浪潮。第一次浪潮发端于欧洲,以英国为代表,伴随着工业革命,从18世纪中期到20世纪中期,前后经历了200年时间,欧洲基本完成城市化。第二次浪潮从19世纪中期到20世纪中期,以美国为代表,1860年美国的城市化率为20%,到了1950年达到71%,经过100年时间北美洲完成了城市化。第三次浪潮发生在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的发展中国家,拉美等国经过50余年的发展于20世纪末基本完成了城市化进程,但由于在经济、政治及社会等各方面出现了许多严重的问题,被公认为是一种失败的城市化;而真正能够代表第三次浪潮主流的是中国的城市化(里夫金,2012)。

从城市化的人口规模看,第一次浪潮时为2亿左右,第二次为2.5亿,第三次浪潮达10亿左右,其中中国6亿~8亿人口(仇保兴,2009),中国的城市化将全面改变世界的人口生态和城市格局。

从城市化的道路来看,纵观大国的城市化之路,要么是向全球掠夺资源来支撑本国的发展(欧洲、美国),要么迫于本国人口、环境和资源的压力,通过对外移民来降低城市化的风险(墨西哥)。第一次城市化浪潮,欧洲国家向美国移民总数达到5000多万,如爱尔兰,就有一半以上移民美国。

第二次浪潮时,移民数量进一步扩大。当时美国大部分国民是外来移民,这种大移民的趋势是全球城市化在美国的缩影。

第三次浪潮移民规模更大,仅墨西哥一个国家就向美国移民4000万以上。中国不能走这样的道路。但中国能不能关起门来搞城市化,或怎样“关门”,绝不仅仅取决于中国自己。

从城市化的影响面看,第一、二次城市化浪潮时期的全球化程度较低,主要是在工业化推动下实现了发达国家的城市化,对欠发达地区的影响更多体现在掠夺和剥削上;第三次城市化浪潮的动力是工业化和全球化,是在全球化背景下推进工业化、信息化和市场化,中国既可以是“世界工厂”,也可以发挥服务业的推动作用,成为“世界办公”之地,中国的发展与世界息息相关。

从城市化的发展背景看,与第一次、第二次浪潮相比,中国城市化面临着更加严峻的资源环境约束。第一、第二次城市化浪潮时国际市场能源和原材料的价格都比较低,第三次时资源类产品价格明显提高,到了中国城市化快速发展期,国际上能源和资源的价格极高。美国开始推进城市化时,原油价格只有5美元一桶,现在的油价却上涨到100美元。在第一次城市化浪潮时,人类尚未认识到生态环境对城市化的制约,只要能居住就业,城镇就会很快发展起来。当时许多新城镇都建在煤矿、铁矿、棉花产区,被称为蘑菇城,意谓城镇像蘑菇一样快速成长;第二次城市化浪潮时,对环保的要求就提高了。此阶段应运而生的现代城市规划学基本上基于公共卫生、生态环境保护和城市美化三大运动。第三次城市化浪潮对环保要求进一步提高。1972年斯德哥尔摩召开“人类与环境”会议通过了《人类环境宣言》,各国开始重视人类和自然环境的协调发展;1987年联合国世界环境发展委员会的报告《我们共同的未来》第一次正式在国际社会中提出了可持续发展的概念;1992年在巴西的里约热内卢召开的联合国环境与发展大会正式确立了可持续发展作为当代人类发展的主题。然而到了中国推进城市化的时候,世界上所有的国家都面临着同一个问题,就是全球气候变化。气候变化正在深刻影响着全人类的命运。

中国现在的二氧化碳排放是世界第一,虽然国内采取了很多积极的措施,但增速还是比较快的。中国的人均排放也接近于或者是相当于国际上的人均排放水平,在应对气候变化和在国内实行科学发展方面,中国确实面临着非常大的挑战。国际上,经济增长和温室气体的排放有一个规律:随着经济的增长,二氧化碳的排放或者温室气体的排放也在增加;当经济增长到一定的水平,二氧化碳的排放会出现稳定;然后出现拐点,随着经济的增长,还会下降。中国现在正处于爬坡的阶段。中国在警惕西方国家使用资源、环境“两根大棒”打压的同时,作为一个负责任的大国,必须关注全人类的命运。

2.1.2中国的城市化进入发展加速期和成长关键期

1979年,美国城市地理学家诺瑟姆(Ray M.Northam)在其《城市地理》一书中把世界城市化发展过程所经历的运动轨迹形象地概括为一条稍被拉平的S形曲线,即城市化率在30%之前和70%之后发展相对缓慢平稳,在30%-70%之间发展最快。(图2-2)中国目前正处于这样一个城市化快速发展的区间。作为一个拥有五千多年历史的文明古国,中国的城市发展亦有悠久的历史。然而在长达两千多年的封建社会中,由于深受重农抑商的社会制度约束,经济结构和社会结构呈现长期的超稳定性特征。而作为社会结构转换的城市化现象是近现代工业化的产物,城市化在中国的启动日程一直推延到20世纪中期。1949年中国城镇人口比重为10.64%,刚刚达到10%的国际城市化起步标准。直至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及随即开始进行的大规模社会主义工业化建设,真正意义上的城市化进程才在中国启动。根据城镇人口比重的变化情况,中国 50年的城市化进程大致经历了4个时期。

一是城市化健康发展时期(1949-1957年)。新中国成立以后,国家进入和平建设时期,中国城市化进程也随之启动。

随着国民经济的恢复,中国很快进行了大规模城市建设和城市改造。1953年开始实行国民经济的第一个5年计划,拉开了工业化的序幕,依托城市进行大规模的经济建设。1953年是中国城市化的真正启动之年。这一阶段中国城市化起步在很大程度上与工业化起步密切相关。

二是城市化曲折发展时期(1958-1978年)。1958-1960年,中国历史上发生了所谓“大跃进”运动,出于政治动机提出一些严重脱离实际的生产指标。为了实现这些指标,全国各行各业掀起大炼钢铁的热潮,这一阶段城市人口剧增。

这种城市化进程完全违背了经济发展和城市化发展规律,是一种不正常的城市化。大跃进使中国经济陷入新中国成立以来最严重的困境,中央决定实行“调整、巩固、充实、提高”的八字方针,在城市发展方面实行了反城市化政策。在这一时期,城镇人口绝对数量减少。1960年政府宣布“三年不搞城市规划”,1964年则更进一步调整了市镇建制标准,撤销了一批城市和大量城镇,中国城市化进程出现倒退的状况。

从1966年开始,中国发生了历时10年的“文化大革命”。在此期间,城市企业大面积停产,农村生产无序,国民经济衰退到了崩溃的边缘。在这一阶段,由于组织了大量城市人口外迁等原因,中国城市人口数量锐减,城市化进程处于停滞不前状态。

三是城市化初步发展时期(1979-1996年)。1978年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把党的工作中心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确立了通过改革开放促进发展和现代化的方针。在这一时期,改革中心在农村,并逐步在城市进行试点。由于经济的复苏与发展,国家开始重新重视城镇的发展,并适时适度地在1979年前后实施了一系列新的政策,从而使城镇人口、特别是大城市人口的增长速度加快。1983年以来,随着乡镇企业的异军突起,小城镇和农村集镇得到迅速发展。1984年国家颁布了新的户籍管理政策,允许农民自带口粮进镇务工经商和进镇落户;同时国家又调整了60年代以来的市镇建制标准,从而使全国城镇数量迅速增加。另外,随着改革开放向纵深发展,全国城市经济开发区不断增多,特别是沿海地区一些大城市通过设置各类开发区,使城市面积和城市人口大幅度增加。党的十四大确立了建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总体目标和基本框架,城市作为区域社会经济发展中心,其地位和作用得到了前所未有的重视。不同地区、不同层次的中心城市均得到发展,城镇数量迅速增加,城镇人口比重也明显上升,达到了城市化快速阶段的临界标准。

四是城市化快速发展时期(1997年至今)。1996年中国城镇人口比重为30.48%,城市化进入了快速发展阶段。

这一时期城市化得以快速发展,主要是源于以下三个原因:首先,随着中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初步建立,依靠严格的城乡户籍管理制度来控制城镇人口规模的传统模式已经在事实上失效;其次,随着中国经济增长方式由粗放型向集约型的转变,分散于广大农村地域的低水平、重复建设的乡镇企业为提高市场竞争力而进行生产要素的重组,从而推动更多的乡镇企业向城镇集聚;最后,改革开放以来中国长期保持较高的经济增长率推动城市化进程的进一步加速。

第六次人口普查的数据表明,截至2011年11月1日,大陆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和现役军人的人口中,居住在城镇的人口为665575306人,占49.68%;居住在乡村的人口为674149546人,占50.32%。同2000年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相比,城镇人口增加207137093人,乡村人口减少133237289人,城镇人口比重上升13.46个百分点(国家统计局,2010)。预计未来10-15年,中国城镇化仍将保持年均1%左右的增长速度。

按照这样的速度,中国每年将有1300万左右的人口从农村迁入城市。

由此可见,虽然中国城市化进程起步晚、水平低,并且一波三折,但城市化是中国社会和经济发展的必然趋势;而且近年来中国高速发展的城市化进程已经成为世界城市化进程的重要推进器(Lieberthal Kenneth,1995)。中国城市化的快速发展越来越受到国际社会的关注,其意义早已超出国界的范围。

2.1.3低碳发展是中国城市化的基本路径

城市作为集约人口、集约经济和科学技术文化的区域空间,在经济发展、文明传播以及解决世界上最复杂最迫切问题的过程中发挥着决定性作用。据世界银行专家估计,当前城市化水平每提高一个百分点,至少能带动GDP1.5个百分点(付晓东,2005)。但是,正如联合国的一份报告指出的那样,虽然城市面积只占全世界土地总面积的2%,却消耗着75%的世界自然资源,产生着占世界总量75%的废弃物。“城市化极可能是无可比拟的未来光明前景之所在,也可能是前所未有的灾难之凶兆。所以,未来会怎样就取决于我们当今的所作所为”(沃特·恩道,1996)。

中国城市在发展中面临着三项严峻的挑战:

第一,城市中的能源消耗急剧增加。2010年,全国的能源消费总量为324939万吨标准煤,电力消费量为41934.5亿千瓦时,287个地级及以上城市市辖区的电力消费总量为21834.6亿千瓦时,为全国的52.1%。在城市的生产活动中,传统工业依然占据主要的地位,《中国统计年鉴2012》数据显示,2011年中国的三次产业结构为10.0∶46.6∶43.4,三次产业贡献率为4.6∶ 51.6∶43.7,其中工业对GDP的贡献率达到49.2%。中国城镇既有建筑约150亿m2,并且以每年10亿m2的速度增加。中国城市与发达国家相比,城市住宅能耗高出3.5倍,每平方米建筑用钢55kg,比发达国家平均高出20%。中国机动车保有量快速增加,特别是近5年来,年均增量达1591万辆,2011年全年增加1773万辆。随着城市化的进程,每年上千万人从农村转移到城市将导致城市能源消耗总量不断增加。

第二,在城市,能源利用导致的城市环境问题日益突出。

同类推荐
  • 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选读

    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选读

    本书是思想政治教育本科专业的主干课《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选读》教材。在内容上,全书包括马克思主义哲学原著选读、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原著选读、马克思主义科学社会主义原著选读三个部分;在体例上,每部分又分为原著选篇、原著选读导读、思考题三大板块。本书可帮助读者从马克思主义原著选读中学会精读原著,掌握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和科学的世界观与方法论,提升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素养。
  • 走向善治:中国地方政府的模式创新

    走向善治:中国地方政府的模式创新

    国际舆论将中国视作正在崛起的大国,浙江省则是这个蓬勃发展中国家的一个先行省份。本书的研究以该省为主要模本,正是基于其经济社会发展和地方政府改革在全国所处的领先地位,因为先行探索的经验值得其他地区借鉴。当然,聚焦浙江并非局限于浙江,本书的着眼点在于探讨转型期中国地方政府模式创新的实现途径。
  • 中国古典文学荟萃(韩非子)

    中国古典文学荟萃(韩非子)

    中国古典文学是中国文学史上闪烁着灿烂光辉的经典性作品或优秀作品,它是世界文学宝库中令人瞩目的瑰宝。几千年来,中国传统文化养育了中国古典文学,中国古典文学又大大丰富了中国传统文化,使传统文化更具有深刻的影响力。
  • 21世纪的中日关系

    21世纪的中日关系

    在政治与安全安正策思路上,目前日本各界精英中主张通过强化日美同盟来防范中国的观点依然居多,但强调与东亚各国关系特别是对华关系的重要性、提倡平衡对美关系和对华关系的呼声日渐高涨。在经济政策思路上,日本各界精英既对蓬勃发展的中国市场十分向往,同时又十分担心日本经济可能在今后与中国经济的竞争中一败涂地。从总体上看,现阶段日本的中国研究尚存在着方法落后、观念陈旧、举棋不定、犹豫观望的弊端。
  • 领导力新论

    领导力新论

    关于“领导力”的研究一直是领导学领域的一个热点,人们从不同的角度对领导力进行界定和研究,有的人认为领导力是领导者的一种品质或者行为;有的人认为领导力是领导者将愿景转化为现实的能力;有的人认为领导力就是影响力;有的人则认为领导力是领导者的能力。
热门推荐
  • 五千五百佛名神咒除障灭罪经

    五千五百佛名神咒除障灭罪经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那年夏天的冰淇淋

    那年夏天的冰淇淋

    你是否记得那年夏天你送我的冰淇淋,或许,你早已经忘了,但在我心中却留下来不可磨灭的……
  • 泣云

    泣云

    如果世界有多个层次,如果我活在不同的世界,那么我将会如何存在于世界呢?那个世界诞生于一个生物无休止的湮灭与复活,那个世界的力量寄托于生物与法器之上,但是所有人的力量在造物主面前都显得那么卑微,当其复生之时将是一个时代的结束和另一个美好纪元的开始,那么生物在这么一个有限的世界下所有的努力又是否有意义呢?在那里每个人都可能是理想化的,而强弱对比往往会在瞬间发生变化,而且强大的人可能并不能建立伟大的功业,愚蠢而又贪婪的人却能拥有一切。往往我们满怀期待,但是可能并不会发生。我们看到希望就要毁灭但是转眼它又只需要我们踏出一步。
  • 相思谋:妃常难娶

    相思谋:妃常难娶

    某日某王府张灯结彩,婚礼进行时,突然不知从哪冒出来一个小孩,对着新郎道:“爹爹,今天您的大婚之喜,娘亲让我来还一样东西。”说完提着手中的玉佩在新郎面前晃悠。此话一出,一府宾客哗然,然当大家看清这小孩与新郎如一个模子刻出来的面容时,顿时石化。此时某屋顶,一个绝色女子不耐烦的声音响起:“儿子,事情办完了我们走,别在那磨矶,耽误时间。”新郎一看屋顶上的女子,当下怒火攻心,扔下新娘就往女子所在的方向扑去,吼道:“女人,你给本王站住。”一场爱与被爱的追逐正式开始、、、、、、、
  • boss很无奈:夫人请乖点

    boss很无奈:夫人请乖点

    当邻居大妈跑来向我示好,帮他儿子升职时我才知道,我的老公竟然竞选了市长。但我并未因此兴奋,反而指尖泛白,因为,他推翻的是我父亲!“你和我在一起,完全是想报复对吧?”我怒气冲冲的指着花了一年时间追到手的男人,心在滴血。闻言,他冷笑着,更甚绝情:“像你这样娇纵跋扈,整日只知道跟在我后头转的女人,你以为我当真会看上你?”晶莹的液体顺着我眼角留下,我哽咽着,艰难道“好,离婚!”却没想,他只是眉头微挑,甚至连头都不屑再抬一下“我刚上任你便要损我尊严?离婚,休想!”
  • 仙侣灼情录

    仙侣灼情录

    杨贵妃道号杨太真,李白又名李太白;三首清平调道出李白对杨玉环的情谊。其实,杨玉环李太白本是山海界的狐仙。而杨玉环是胖美人的真相是怀了李隆基的女儿几十年。天上山海,人间浮沉。原来山海界中的鲲鱼化作了大鹏,而同在黑海的黑龙以为鲲鱼化鹏。自己便成为四海霸主的时候,不小心冒出头颅,却被化成大鹏的鲲鹏啄瞎眼睛。传说岳飞出生时,有大禽若鹄,飞鸣室上,原来岳飞是鲲鹏所化;而秦桧正是那瞎眼黑龙来报仇。话说武则天是日月相交时下界的狐妖,一心一意为李世民取得天下;可是狐媚惑主,丽质天生得天妒,是得不到爱情的;所以武则天辣手得天下,窥视天机。话说安禄山和史思明为了天机策仿本而反目成仇。却如今女真完颜部族如狼似虎。
  • EXO之黑暗绽放毒荼靡

    EXO之黑暗绽放毒荼靡

    (文品不好,勿吐槽)每一个爱情故事总会经历不同的磨难不同的坎坷,有的最后会走到一起,有的最后只好分离,这个故事你希望是怎样的结局?注:故事纯属虚构,与明星本人无关,各家fans莫激动!!!EXO的所有成员不一定都会出现,但我会尽力哒!多多支持哦~~~
  • 心理学入门大全集(优秀青少年必读)

    心理学入门大全集(优秀青少年必读)

    《优秀青少年必读:心理学入门大全集》由方洲主编,成长必读·青春指南!专为青少年量身打造,全面提升青少年的心理素质;送给青少年的知识厚礼,助你拓宽视野增进智慧,超越自我升华人生,让你赢在起跑线上,从平凡走向优秀,成为同龄人中的精英。打开心理学的大门,步入心理学的殿堂; 感受心理学的魅力,汲取心理学的智慧;《优秀青少年必读:心理学入门大全集》:活用经济学的精髓,把握成长的每一步;翻开《优秀青少年必读:心理学入门大全集》,开始一段趣味横生的心理学阅读之旅,拨开心灵的迷雾,开启青春的航程,扬帆迈向成功的彼岸!
  • 带着渣系统回到十年前

    带着渣系统回到十年前

    这里将是茫茫书海中心灵栖息的驿站,因为这里没有嚣张跋扈的富二代官二代,农二代倒是一大把;没有后宫,只有真实而温馨的小小暧昧;没有你死我活的热血,只有和兄弟一起翻墙泡网吧的“基”情;没有重生就轻轻松松挣几千万美元的美丽神话,只有努力奋斗收获的小康生活。虽然带着牛逼的系统回到十年前,但牛逼是系统自己自吹的,苏旦从不承认它牛逼,后来发生的事证明,此系统是大神的失败品,被系统家族公认为最渣最渣的家族成员。
  • 如何宠爱自己的心:生活中的心理妙招

    如何宠爱自己的心:生活中的心理妙招

    李娟编著的这本《如何宠爱自己的心(生活中的心理妙招)》分为自我篇、爱情篇、婚姻篇、职场篇和育儿篇,涵盖了自我调适、人际交往、教育子女等多个方面,在介绍心理学知识的同时还引用了诸多实例,为读者展示了一个个活灵活现的生活样本,从《如何宠爱自己的心(生活中的心理妙招)》中,读者能够更加真实地体会到心理学知识如何巧妙地应用于生活中,由此更轻松地面对和处理生活中遇到的各种问题,更深入地认识自己,宠爱自己的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