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8934200000007

第7章 人生礼仪(4)

一、关于婚姻

人类在迈入文明时代之前,曾经经历过杂交乱婚、“知母而不知父”的阶段,男女的结合相当随便,甚至不需要区别辈份、血缘。随着民智的开化,人们发现乱婚的结果,不仅造成了伦常关系的混乱,而且还出现了很多残疾儿童。《礼记·曲礼》说,当时人类的行为与禽兽并无太大的区别,甚至是到了父子拥有同一个配偶的地步,所以,明事理者就对男女的结合作出种种的限定,使人类远离于禽兽。

俗话说:“礼缘人情而作”,儒家有婚姻之礼,以让人们正确地把握男女之情。男女只有经过了婚姻之礼,才能成为被人们所承认的配偶,从而具备了一起出现在公共场合的条件。否则,就会被人们所不齿,甚至会受到社会舆论的谴责。

为什么古人把男女结合之礼称作“婚姻”之礼呢?“婚姻”在先秦文献里都无“女”字旁,为“昏因”。因为上古婚仪,不是在白天而是在“昏”时:太阳落下,但地面上还有光。古人在“昏”时结婚,这与古代走婚习俗有关(一说抢婚)。如果男子看中某个未婚女子,女方也有爱慕之意,该男子在黄昏时刻可以到女方家拜访留宿,女方父母一般不加干涉。所以,人们就把迎娶女方定在“昏”时,故为“昏”。此时,男子到女家迎亲,女方因之而去,故为“因”。为了更清楚地表示这个词的词义,都加上了女子旁,于是就有了“婚姻”二字。

自古以来,“久旱逢甘霖,他乡遇故知,洞房花烛夜,金榜题名时”是中国人传统观念中的四大喜事,其中“四喜”之一的婚姻关系到家族的繁衍和家风的传承,所以,婚礼也成了非常郑重的仪式。男女之间不能草率地结合,要经过“六礼”程序,两人的关系才算确立。

民谚说:“天上无云不下雨,地上无媒不成亲。”古代男女接受了成人礼后,就到了适婚的年龄,男女双方结合的全过程都需要媒人参与,牵线塔桥,撮合姻缘。传统文化下的男女情爱素来不自由,女子待字闺中,深居简出,无缘结识男子,无法挑选心上人,也不能抛头露面,更不好打听男方个人及家庭情况,所以不得不仰仗父母代劳,媒人协办,委定终身,婚姻因之有了“父母之命,媒妁之言”之说。

虽然时代更替,但是婚礼的演化基本上传承了古代六礼的程序。古往今来,婚礼都深深镌刻着对新人的美好寄托和希望,这也正是传统婚礼所赋予它的伦理思想,仔细品读,回味悠长!

二、婚礼仪程

婚礼是人生大礼,是家族繁衍生息的标志。古人认为家族和血统的延续是晚辈不容推卸的重任,《孟子》言:“不孝有三,无后为大。”《诗经》有云:“执子之手,与子偕老。”相传伏羲时,男女双方以成对的鹿皮为订婚礼,夏商“亲迎于堂”,周代具备了完整的“六礼”,初步奠定传统婚礼的基础。按照“六礼”依次举行的时间顺序又可以分为婚前礼、正婚礼、婚后礼。

(一)婚前礼

婚前礼是婚姻筹划、准备阶段举行的仪式礼节。婚前礼要完成“六礼”中的前五礼,包括纳采、问名、纳吉、纳征、请期。

1、纳采

指男方请媒人带礼提亲。“采”即采择、选择之意。只是男家一厢情愿地看中了女方,至于女方同不同意还未知。当男家看中了某家女,要请媒人带着礼物到女家去提亲。纳采通常用雁作礼。之所以选择雁,是因为雁是候鸟,飞行时排列有序,预示嫁娶长幼有序。雁又名随阳鸟,用它作礼物,意为妇女服从丈夫;雁仅婚配一次,用它提亲,希望婚姻忠贞。纳采这天,媒人捧着活雁,女家与媒人互相寒暄行礼后,媒人送纳采礼,女方如果同意议婚,就把雁收下。

2、问名

指在女方家长允许提亲后,男方询问女家的姓氏。问其祖上原来住在哪里?跟哪些姓氏有过婚姻关系?目的是弄清彼此在血缘上是否有联系。古人对血缘关系区别很严,要求“同姓百世不婚”,即不得同姓相结合。另外,男方正式询问年龄、品貌、家产、健康等。《礼记·昏义》云:“婚礼者,将合二姓之好,上以事宗庙,下以继后代也,故君子重之。”婚姻承担着传宗接代的重任,故应慎重。问名多以书信的方式,女方家以书面形式告知。后来,发展为交换写有姓名、八字及家庭的庚帖,即龙凤帖,看双方是否般配。讲究门当户对、郎才女貌、年龄相当。以男方长二三岁为宜。注意属相,如果没有问题,就合八字,如果双方八字不相克,就继续商议。

3、纳吉

如果对方的姓氏没有问题,男家就要通过占卜来决定是否定亲。如果得到吉利的卦兆,就要请媒人通知女方吉兆。女家依然要非常谦虚地说:“我家的女儿不堪教育,哪里配得上你家的公子!但既然你们得到吉兆了,那我们也感到十分荣幸,这是我们所不敢推辞的。”“纳吉”后,婚姻关系初步确定。

4、纳征

“征”乃成之意。指男女婚事确定,相当于今天的定婚。男方正式将聘礼(俗称彩礼)送到女方家。汉代的聘礼很简单,就是玄色的和纁色、宽二尺二的丝帛5匹。魏晋以后,仪式变得隆重,男家借此炫耀门第和财势。备礼单,礼品装在箱笼内,或挑或抬,走街串巷,燃放鞭炮,吹奏鼓乐,在媒人护送下到女家。

5、请期

指男方家选吉日。定婚期后,备礼物,请媒人告诉女方家并征得同意的礼仪。女家收下聘礼后,男方要挑选娶妻的日子。古代女子15岁就可以许嫁,而结婚的时间则要另外决定。一般情况下,婚期也是要通过占卜来决定的。日子选好以后,请媒人到女家通报,征得对方的同意,以示尊重。

以上五礼为婚前准备的礼节,主要由男方准备。另外,五礼完毕后,迎亲之前,女家要为女儿准备嫁妆,同时,在出嫁前3个月必须由女师向女儿进行有关“妇顺”婚前,以适应“内主”的角色要求。女子婚后,要相夫教子,奉养老人,要终日与娣姒妯娌相处,还有丝麻布帛之事,是否具备“妇顺”的德行,和顺上下,关系到家庭的稳定和兴盛。《昏义》说:“是故妇顺备,而后内和理,而后家可长久也。”教育有地点在公宫或者宗室,施教的内容有妇德(贞顺)、妇言(辞令)、妇容(容色)、妇功(丝麻)等,为婚后生活做好准备。教成之后,要在宗庙举行告祭,祭品要用代表阴类的鱼、苹藻等水中之物。

(二)正婚礼

1、亲迎。即迎亲,即新郎亲往女家迎娶新娘,以示男求爱于女。亲迎是婚礼的高潮,礼数最为周全。男家迎亲前要祭拜祖先,万事俱备后等到一定时辰去女家迎亲,女方早起来精心梳妆打扮。

新郎出发迎亲之前,父亲教导说:“去迎接你的内助,以继承我们的宗室之事。勉励和引导她恭敬从事,以嗣续我们先妣的美德。你的言行要有常法。”儿子回答说:“是,只怕我不能胜任,但决不敢忘记父亲的训诫。”随后新郎驾车前往女家迎亲,随从驾车紧跟其后。车子到达女家门口,新娘的父亲带领新郎入门,新娘在房内等待。此时,新娘的母亲在堂屋端坐好,等新郎上堂后,先给岳父、岳母行跪拜礼,感谢二老对新娘的养育之恩。之后,新郎进屋去接新娘。

新娘紧跟新郎出门后,母亲要对即将出家的女儿叮嘱。母亲在女儿的衣服上别一块丝巾,语重心长地嘱咐道:“女儿,到了丈夫家里,要跟公公婆婆、妯娌们好好相处。每天要勤垦地做事,要让家里和和睦睦,千万要记住我的叮嘱!”新娘的父亲站在堂屋东面的台阶上,等女儿走来,也要对女儿进行教导,希望女儿到了夫家后温厚贤德、顾全大局,处理好上下关系,并给女儿一些小物品带在身上留作纪念,也提醒女儿不要忘父母的教导。由此可见,古时婚礼重教育,而父母的教诲也将成为漫长人生中珍贵的记忆。

随后,新娘跟着新郎从西边的台阶下堂。出门之后,新娘上车,新郎亲自驾车,在车轮转了3圈之后,新郎下车。根据时俗,新郎的父母要第二天才能见新娘,当天不能出面迎接。所以新郎必须另外驾驶一辆车提前赶到家,以便迎接新娘。为什么新郎要亲自驾车轮转3圈呢?这是表示迎亲的车是由新郎亲自启动的。新娘的车随后又由新郎的随从来接手,把她送到目的地。

新娘到达夫家后,夫妇要在房内一起吃新婚的第一顿饭。夫妇对席而坐,席前有主食黍和稷,以及调味用的酱、菹(腌制的冬葵菜)、醢(螺酱)、湆(肉汤)都是各有一份,并且是对称摆放的。

但是新婚的第一餐还有些特意的安排。例如,鱼俎、豚俎、腊(风干的全兔)俎仅有单独的一份,放在两人的饭菜之间,供新郎、新娘一起食用,这一安排称为“共牢而食”,“牢”指动物的肉,“俎”指古代盛肉食的餐具。为什么要安排两人同吃一份食物呢?因为在古代男女授受不亲,更不用说同吃一份食物了,如今共吃一份食物,就是为了表明新郎、新娘成婚之后已经成为一家人了,寓意两人不离不弃,同尊卑,共甘苦。今天的婚礼上,总是会出现新郎、新娘一起咬苹果的一幕,就是古代“共牢而食”的遗意。

新婚第一餐的吃法也很有讲究。首先,要吃“三饭”。即先吃一口饭,吃一点菜,再蘸一点酱吃,然后喝一口汤,这是一饭。如此重复两次,是为二饭、三饭,“三饭告饱”,即三饭后,就意味着新郎、新娘吃饱了。其次,饭后要喝一点酒,漱漱口,可以清洁口腔,也可以定气安神,这是古人的一种养生方法。最后,主事者将一个葫芦剖开,新郎、新娘各拿一半,添上酒后,同时喝下去,这称为“合卺而饮”,这里的“卺”(jǐn)就是葫芦剖开的瓢。“共牢而食,合卺而饮”寓意夫妇一体,彼此亲爱,与今日婚礼上的交杯酒同意。

新房的宴席撤去之后,新人脱去礼服,新郎即亲手摘下新娘头上的缨。缨是一种丝绳,为男女确定婚姻关系的信物,女子定婚后用它束发,到成婚时才由新郎亲手解下。

(三)婚后礼

1、拜见舅姑

如前所述,新婚当天,新娘是不能见到公公婆婆的,为什么呢?因为在古代,新郎父母乃一家长辈,地位较高,新郎、新娘凡事都要恭顺。唐代诗人王建的《新嫁娘》:“三日入厨下,洗手作羹汤。未谙姑食性,先遣小姑尝。”“姑”指婆婆,“小姑”指新郎的姐妹,体现了新娘对公婆的敬畏。

为了郑重起见,新娘要在婚后第二天专门行礼拜见公婆,以表达内心的敬重。初次见面,第一印象最为重要,这也是新娘取悦公婆的好时机。第二天,新娘早起精心梳洗、沐浴、装扮。之后,细步走到堂屋拜见公婆。此时,公婆已在堂屋正座端坐好。首先,新娘拎着一个装有枣、栗的篮子上前,恭敬地献给公公,公公用手抚摸一下篮子,表示收下。其次,新娘拿起另外一个装有肉干的篮子献给婆婆,婆婆象征性地抚摸一下,表示收下。然后,公婆让人给新娘倒一杯酒,新娘喝下,表示已接纳她为家庭正式成员,新娘已具有了参与家事的资格。最后,新娘开始侍候公婆,剖开一只乳猪的一半献给公公,另一半献给婆婆,公婆回敬,拿出礼物犒劳女家送亲的人。

见礼完毕,公婆下堂。以往,公婆是从东面的台阶上下的,因为那是主人专用的台阶。婚礼结束后,公婆则要从西面的台阶下堂了,新娘要从东面的台阶下堂。婚礼过后,家庭内事主管的权利已经传承给了新娘,新娘也就有了管理家事、主持家务的资格。公婆此后就可以颐养天年了。

拜见公婆是必不可少的仪式,“丑媳妇也要见公婆”。如果公婆已过世,新娘无法拜见,则要到家庙拜祭告知。中国有“事死如事生”的传统,对待逝去的先人要像对待在世者一样恭敬。古代家庙春夏秋冬每个季节都要祭祀一次,告知先人以后,新娘就被接纳为本宗族的人,以后才有了参与家族各种祭祀的资格。

2、回门礼

一般是在婚后第3天新娘、新郎一起第一次回娘家,又叫“拜门”、“唤姑爷”“会亲”,通过这种方式,新郎谒拜妇之父母及亲戚,正式成为女家女婿,因此,古代视回门为“成婿之礼。”相传在先秦时就有这一婚俗,叫做“归宁”,意为回娘家向父母报平安。古时不仅交通不便,而且有出嫁从夫的规定,一般女子到夫家后可能没有机会再回娘家了,所以古人十分重视这一礼俗。

从文献记载可知,先秦婚礼非常简朴。古人婚礼不请客、不贺、不举乐,因为婚姻是“人之序也”,婚礼乃异姓间的联姻,目的是繁衍宗族,家家都有,人人必经,故无喜可贺,无乐可举,更不用你邀我请。婚礼对于男女双方而言,也不是一件特别值得庆贺的事。《礼记·曾子问》说:“嫁女之家,三夜不息烛,思相离也。取(娶)妇之家,三日不举乐,思嗣亲也。”女家含辛茹苦将孩子养大,一朝离去,父母到了晚上会思念,所以一连三晚都要亮着蜡烛不去吹灭。男家则有另外一种忧愁。新娘进门,婆婆把管家的权利移交给新娘,儿子自然意识到父母衰老了。《论语》说:“父母之年不可不知,一则以喜,一则以惧。”父母年岁一天天大了,从积极的方面看,是往长寿的方向走,值得高兴;但也意味着步入衰老之境,内心不免哀戚,也无心举乐。所以,两家都不会去庆贺。

同类推荐
  • 给小学生讲艺术常识

    给小学生讲艺术常识

    本书讲述的是世界艺术史,其中中国艺术史占一半的比重,主要包括音乐、绘画、雕塑和建筑这四个大的方面,除了介绍最有名的艺术家、最具代表性的艺术作品和艺术发展的历史之外,还通注意讲中西方做对比,让孩子能够领略到艺术的不同表现形式。
  • 初级会计学案例与实训教程

    初级会计学案例与实训教程

    《初级会计学案例与实训教程》(作者张玉红、孙志胜)编写的目的是方便教学需要,尤其是方便学生的学习需要,旨在满足普通高校本科财会类专业、经济管理类各专业初级会计学课程教学与学习参考的需要。本书体现了最新的会计准则,在体系结构的设计上、各章节内容的安排上,都与教材保持一致,以便学生结合教材更好地掌握会计的基本理论和基本方法。
  • 包袱里的感动

    包袱里的感动

    本书是故事集。爱情、亲情、友情,最可贵的是人间真情。这个集子中的30个故事,从不同的角度和层面,折射出都市生活的七彩虹霓,散发着乡野清新的泥土气,展示了军营战士无私无畏的情怀。
  • 中学文学读本(四)

    中学文学读本(四)

    文学阅读是综合素质与能力快速提高的重要途径。继《新语文读本》畅销十多年之后,著名人文学者陈思和教授、著名中学语文教育专家黄玉峰先生带领以大学教授和中学专家组成的强大团队,从语文能力的快速提高与个人素质的全面发展相结合的途径上,探究中学文学教育的新思路,历经数年精心打造成一套最具魅力的“中学文学读本”,献给广大中学生和文学爱好者。本书是《中学文学读本》第四册,内容包括:诸子争鸣,屈原与楚辞,史家之绝唱,曹氏父子的诗文,陶渊明的创作,李白与杜甫,韩、柳的古文运动,白居易的新乐府,晚唐诗人李商隐,唐人传奇十章。
  • 名侦探推理破奇案

    名侦探推理破奇案

    本书中的故事内容虽然简短,却趣味横生;作为向自己的脑力挑战的媒介,毫不逊色于一般的侦探故事。本书包括了“古坟里的谋杀”、“印花上的毒药”、“风流作曲家之死”等等精彩的奇案。
热门推荐
  • 女皇骑士团

    女皇骑士团

    虚空之上临现高达数千米的黑色大门,黑暗笼罩整个世界,而那门外伸来的东西,是怪物尖锐的牙齿和利爪。
  • 网游之大唐侠客行

    网游之大唐侠客行

    这大唐的天下是男儿的天下。提枪纵马,保家卫国。本是男儿的雄心与担当。值此乱世,你我又有何分别!
  • 福妻驾到

    福妻驾到

    现代饭店彪悍老板娘魂穿古代。不分是非的极品婆婆?三年未归生死不明的丈夫?心狠手辣的阴毒亲戚?贪婪而好色的地主老财?吃上顿没下顿的贫困宭境?不怕不怕,神仙相助,一技在手,天下我有!且看现代张悦娘,如何身带福气玩转古代,开面馆、收小弟、左纳财富,右傍美男,共绘幸福生活大好蓝图!!!!快本新书《天媒地聘》已经上架开始销售,只要3.99元即可将整本书抱回家,你还等什么哪,赶紧点击下面的直通车,享受乐乐精心为您准备的美食盛宴吧!)
  • 变成猫的那些年

    变成猫的那些年

    芙蓉小区作为军人家属小区,一直都是警犬当道,但自从一只喵星人入住这个小区后,一切都变了……
  • 杨云夏

    杨云夏

    讲述了五代时期公主杨云夏的成长过程和复仇故事。
  • 金丹强者在都市

    金丹强者在都市

    什么是强者?什么是金丹修士?行走在都市的金丹强者又该是怎样的?
  • 校园的魔法高手

    校园的魔法高手

    凌枫:原本是东海市的一个穷小子,在高三那一年意外得到外星科技,开始了他的强者之路。开始性格有些懦弱,后来变得沉着冷静,有胆有识。燕京凌家的长房嫡孙。能力:超级强悍的力量和速度,连超级古武改造人也不是他的对手,拥有先天后期巅峰高手的实力,能发出真气鞭,透视,过目不忘,和控制五行之力等。
  • 澎湖台湾纪略

    澎湖台湾纪略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大尸变

    大尸变

    一觉醒来世道变化,城市崩坏,往昔的一切在转瞬之间彻底支离破碎,一切不复再,一个崭新的世界崭露头角!神魔妖仙,那只属于神话中的人物出现在了现代世界,人类的未来到底该去向何方?!
  • 炮灰女配翻身记

    炮灰女配翻身记

    她以为自己是炮灰嫡女,却发现内幕重重,她以为这辈子一定会避开那个冷酷的男人,却发现冥冥之中自有天注定。心不甘情不愿嫁给他,却发现他就是那个个梦中出现千百遍的模糊人影。她终于接受现实专心经营自己的生活,却发现她的夫君竟然有另一层神秘的身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