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8934200000005

第5章 人生礼仪(2)

冠礼是古代嘉礼的一种,其涵义在《礼记·冠义》记载如下:“成人之者,将责成人礼焉也。责成人礼焉者,将责为人子、为人弟、为人臣、为人少者之礼行焉。将责四者之行于人,其礼可不重欤可知,举行这一仪式,是要提示行冠礼者:从此将由家庭中毫无责任的“孺子”转变为正式跨入社会的成年人,要履行孝、悌、忠、顺的德行,懂得对家庭、对社会的责任,为人子、为人弟、为人臣,担当起各种社会角色。惟其如此,才可称得上人,也才有资格去治理别人。因此,冠礼就是“以成人之礼来要求人的礼仪”。

冠礼是中国古代最为重要的人生礼仪之一,在先秦、秦汉时期都极受重视,被称为“礼之始也”,《礼记·冠义》说:“责成人礼焉者,将责为人子、为人弟、为人臣、为人少者之礼行焉。将责四者之行於人,其礼可不重欤”。可见,成为一个有责任之人,其最初的大礼则是“冠礼”,由此可见“冠礼”的重要性。南北朝以后,冠礼逐渐简化、衰微,唐宋时废坏,青少年普遍没有成年意识,有的已进入了官场尚脱不了顽童的习性,二程痛心疾首地说:“把冠礼废弃了,天下就没有成年人了”,所以故强力主张恢复冠礼,并率先垂范。

那么,成年礼为什么叫“冠礼”呢?因为在古代,未成年者不戴冠,冠是成年男子身份的象征,所以用加冠的方式,做为成年礼的主体。

(二)冠礼仪程

1、礼前的准备

冠礼的重要性,在仪式中得到了充分的体现。古时冠礼不像现在在学校集体进行,而是以家庭为单位各自完成,在宗庙里举行,由父或兄主办。首先,举行冠礼的日子要通过占筮(占卜)的形式来选择,不得随意决定。选择吉日的仪节称为“筮日”,意为“求其永吉,”希望冠者从此有一个良好的开端。日期确定后,冠礼的主人(将冠者的父或兄),要提前3天通知各位同僚、朋友,邀请他们届时前来观礼,这一仪节称为“戒宾”,戒为告知、通报之意。同时从所通报的僚友中选择一位德高望重者担任加冠的正宾,该仪节称为“筮宾”。正宾一经确定,为了表示郑重,主人要一再到正宾家中敦请,至到答应为止,加冠的前一天还要前往正宾家中作特别邀请。除此之外,还要特邀一位“赞者”,即正宾的助手。确定冠日、通报以及正宾的人选,均极为郑重。

2、冠礼仪式

冠礼的主体部分,是由正宾依次将缁布冠、皮弁、爵弁等3种冠加于将冠者之首。一加缁布冠。缁布冠实际上是一块黑布,相传太古时代以白布为冠,若逢祭祀,就把它染成黑色,所以称为缁布冠,这是最初的冠。冠礼先加缁布冠,是为了教育青年人不忘先辈创业的艰辛。周代贵族生活中已经不戴缁布冠,所以冠礼之后就搁置不用。二加皮弁。皮弁用白鹿皮制作,由几块拼接而成,形似后来的瓜皮帽,与朝服配套穿戴,地位高于缁布冠。三加爵弁。“爵”通“雀”,爵弁所用质料与雀头的颜色(赤而微红)相似,故名。爵弁用极细的葛布或丝帛制成,表示从此有权参加祭祀,地位最尊。三次加冠,将地位最卑的缁布冠放在最前,地位稍尊的皮弁在其次,而将爵弁放在最后,每加愈尊,隐喻冠者的德行能与日俱增,故《冠义》说:“三加弥尊,加有成也。”

加冠之前,3种冠分放在3个竹盘中,由3位有司捧着,从西阶的第二个台阶依次往下站立。加冠者着彩衣,一如童子打扮,其在堂上有专门席位,位置因身份不同而不同。嫡长子的席位设在阼阶之上,庶子(嫡长子的同母弟和异母兄弟)的席位在堂北偏东的地方。堂坐北朝南,堂前有东、西二阶,东阶供主人上下堂专用,称为主阶,也叫阼阶;西阶供来宾上下堂,称为宾阶。《仪礼·士冠礼》说:“嫡子冠于阼,以著代也”。“著”意为彰显,“代”为替代,让嫡长子在阼阶加冠,意在突出他将来有资格代替父亲在家中的地位。

加冠之前,先由赞者为冠者梳头,再用帛将头发包好,做好一切准备。为了表示洁净,正宾要先到西阶下洗手,然后上堂到将冠者的席前坐下,亲手将冠者头上包发的帛扶正,然后起身,从西阶走下一级台阶,从有司手中接过缁布冠,走到将冠者席前,先端正其容仪,然后致祝辞说:“月份和时日都很吉祥,现在开始为你加冠。抛弃你的童稚之心,慎养你的成人之德。愿你长寿吉祥,广增洪福”。祝毕,亲手为他戴上缁布冠。缁布冠实是一块黑布,相传太古时期以白布为冠,若逢祭祀,就把它染成黑色,所以称为缁布冠,这是最初的冠。接着由赞者为其系好冠缨。冠者进房,脱去采衣,换上与缁布冠配套的玄端服出房,面朝南,向来宾展示。至此,一加的礼仪完毕。

三加的仪式基本相同,只是二加皮弁时,正宾要从西阶走下两级台阶;三加爵弁时要走下三级台阶,因为捧持皮弁和爵弁的有司站在不同的位置。每次加冠的祝辞略有变化,但意思相同,主要是勉励加冠者抛弃幼小嬉戏惰慢之心,树立进德修业之志。这是前辈对冠者的衷心祝愿,也是成年教育的重要内容。祝辞之后,冠者都要应答。每次加冠后,冠者都要进房换上相应的服装,然后出房向来宾展示。

不难发现,冠礼的重要内容之一,是进行容体、颜色、辞令的教育,内中有很深的含义。《冠义》说:“礼义之始,在于正容体,齐颜色,顺辞令。容体正、颜色齐、辞令顺而后礼义备,以正君臣,亲父子,和长幼。君臣正、父子亲、长幼和而后礼义立”。人之所以区别于禽兽,是因为人懂得礼仪,而礼仪是以容貌端正、神色庄敬、辞令恭顺为基础。要责以成人之礼,首先应从容体、颜色、辞令的教育开始,惟其如此,赞者、正宾才不厌其烦地为之梳理头发、扶正帛巾,并让他展示体貌。刘向在《说苑》中说,冠礼意在“内心修德,外被礼文”,是“既以修德,又以正容”。孔子说:“正其衣冠,尊其瞻视,俨然人望而畏之,斯不亦威而不猛乎?”可谓深得其旨。

三加之礼后,要举行醴冠者的仪式。冠者的席位在堂上的室门之西,正宾向冠者敬醴酒,并致祝辞:“甘美的醴酒醇厚,上好的脯醢芳香。请下拜受觯,祭献脯醢和醴酒,以奠定你的福祥。承受那上天的美福,长寿之年犹不忘怀”。冠者按照规定的礼节饮酒,然后起身离席,为冠礼圆满完成而拜谢正宾,正宾答拜还礼。

3、为冠者取字

古人有姓、有名,还有字,如杜甫姓杜、名甫,字子美。诸葛亮复姓诸葛、名亮,字孔明。据《礼记·内则》记载,上古时代,子孩生下来3个月,由母亲抱着去见父亲,父亲“咳(hai)而名之”,意思是拉着孩子的右手,用食指轻挠他的下巴,为之取名。20年之后,孩子长大成人,则要在冠礼上由正宾再为他取一个表字。在姓名之外取表字,为了表示对父亲所起之名的敬重。在古代的社会交往中,只有长辈对晚辈或者尊者对卑者可以直呼其名。平辈之间、晚辈对长辈则要以字相称,以示尊敬,否则就是失礼。也就是说,“字”是成人交际时使用的,所以《冠义》说:“已冠而字之,成人之道也。正宾为冠者取字有严格的仪式。正宾从西阶下堂,站在正对西序之处,面朝东。主人从东阶下堂,站在正对东序之处,面朝东。冠者站在西阶下的东侧,面朝南。正宾为冠者取表字,并致祝辞:“礼仪已经齐备,在此良月吉日,宣布你的表字。你的表字无比美好,宜为英俊的男士所有。适宜就有福佑,愿你永远保有。你的表字就叫“伯某甫”。周代的表字,首字表示排行,用伯、仲、叔、季表示,视情况而定;末字“甫”,或作“父”,是对男子的尊称;中间的“字”,一般与名的字义有联系,如孔丘,字仲尼父,仲是排行,尼与丘对应,丘是山丘,尼是尼山,是孔子出生的地方。末一字可以省略,所以孔子的字通常可以称仲尼。取“字”,同样体现了长辈对冠者的期待。

4、以成人之礼拜见尊长

冠礼完毕,冠者要以成人之礼拜见有关的尊长。先从西阶下堂,折而东行,出廷院东墙,面朝北,拜见在这里等候的母亲,并献上干肉,感谢母亲的美育之恩。母亲拜受后准备离去,冠者拜送,母亲又拜。这一过程中,作为儿子的冠者只对母亲拜一次,而母亲却拜了两次,这是上古时代妇人对成年男子的拜法,称为“侠拜”,这一礼节在我国已经失传,但在韩国依然保留着。

冠者又去见站在堂下的亲戚。亲戚向冠者行再拜之礼,冠者答拜还礼。然后出庙门、进寝门,去见姑姑和姐姐,礼节与见母亲同。冠者拜见母亲、兄弟,表示在家中从此以成人之礼相见了。然后,冠者回家脱去爵弁服,换上玄冠、玄端和雀色的蔽膝,手执一只雉,前往拜见国君。见面时,要将雉放在地上,不能亲手交给国君,因为亲手授受是尊者与尊者之间的礼节。礼毕,再执雉分别去拜见卿大夫和乡先生(退休居乡的官员)。这种拜见,是要说明冠者已是成人。

卿大夫和乡先生接见冠者时,要对冠者有所教诲。据《国语·晋语》记载,赵文子行冠礼后拜见严晋国的6位卿大夫,每人都对他有在段训诫的话。有的说,你的父亲不行,办事很潦草,这种毛病你可不能再犯。有的说你爷爷不错,忠于国家,办事认真,这一点你要学习。有的说你父亲有一个很好的优点,值得你要学习。有的说要是能把你父亲和祖父的优点都集中在你身上,你就一定能成为一名优秀的社会成员。这种教导,指出冠者前进的方向、应该继承和应该扬弃的东西,将令人终身受用。

5、礼仪结束

冠者拜会尊长完毕,主人用醴酒酬谢正宾,用的是一献之礼,包括献、酢、酬,即主人先向宾敬酒(献),宾用酒回敬主人(酢),主人先自饮、然后斟酒再敬主人(酬)。为了表示对正宾的感谢,主人以5匹帛和2张鹿皮相赠。冠礼至此结束,正宾告辞,主人送到门外,再拜,并派人将盛有牲肉的礼俎送到正宾的家中。至此,冠礼方告结束。

(三)古代社会中的冠礼

周代实行以嫡长子继承制为核心的宗法制度,在位的帝王去世,嫡长子无论年纪长幼,都可以即位。但是,只要即位的新王没有成年,就不能执掌朝纲。例如,周武王去世时,成王尚在襁褓之中,虽然入承大统,但不具备亲政的能力,只能由周公摄政。直到成王成年之后,周公才返政于成王。原因很简单,未成年者不具备南面之资。又如嬴政13岁就即秦王之位,据《史记·始皇本纪》,直到9年后的4月巳酉,也就是22岁时,才“冠,带剑”,开始亲政。可见,对于帝王而言,冠礼具有特殊的意义。不仅如此,一般的士人如果没有行冠礼,也不得担任重要官职。据《后汉书·周防传》,周防16岁仕郡小吏。世祖巡狩汝南,召椽史试经,见周防“尤能诵读”,欲拜为守丞。周防因尚未行冠礼,不能从命。

西汉王朝对于帝王的冠礼非常重视。据《汉书·惠帝本纪》,汉惠帝行冠礼时,曾经宣布“赦天下”,这是历史上因帝王行冠礼而大赦天下的开始。其后,又有因太子行冠礼而赐民以爵位的,据《汉书·景帝本纪》,景帝后三年正月,“皇太子冠,赐民为父后者爵一级。”又据《汉书·昭帝本纪》,元凤四年,昭帝加冠,“赐诸侯王、丞相、大将军、列侯、宗室,下至吏民,金帛、牛酒各有差。赐中二千石以下及天下民爵。毋收四年、五年口赋。三年以前逋更赋未入者,皆勿收。令天下酺五日。”颇似普天同庆的节日。

为了与臣下的冠礼相区别,汉昭帝的冠礼还专门撰作了冠辞。据《博物记》(《续汉书·礼仪志》注引)所记,其冠辞为:“陛下摛显先帝之光耀,以承皇天之嘉禄,钦奉仲春之吉辰,普尊大道之邦域,秉率百福之休灵,始加昭明之元服,推远冲孺之幼志,蕴积文武之就德,肃勤高祖之清庙,六合之内,靡不蒙德,永永与天无极。”这是后世帝王另撰冠辞之始。东汉伏波将军马援的次子马防,在肃宗时担任过卫尉,其子马钜常跟从左右。据《后汉书·马防传》,肃宗六年正月,马钜年及冠龄,特拜为黄门侍郎。肃宗亲至章台下殿,“陈鼎俎,自临冠之”。可惜,史书中皇帝亲临臣子冠礼的记载仅此一例。

二、笄礼

笄,就是簪,一种饰品,用来固定发髻,形似根长纤,一头锐一头纯,纯的一头有突出的装饰,称为首部。笄是发簪家族的鼻祖,简单朴素,后来的簪、钗等皆是在笄的基础上发展而来。笄礼也叫加笄或及笄,俗称“上头”或“上头礼”,古代嘉礼的一种,为汉族女子成年礼。《礼记·曲礼》:“男子二十冠而字……女子许嫁,笄而字。”

(一)笄礼简介

阅读中华国粹系列是一部记录中华国粹经典、普及中华文明的读物,又是一部兼具严肃性和权威性的中华文化典藏之作,可以说是学术性与普及性结合。丛书囊括古今,泛揽百科,不仅有相当的学术资料含量,而且有吸引入的艺术创作风味,是中华传统文化的经典之作。本书分为礼仪文化概述;人生礼仪;日常礼仪;学校礼仪;社交礼仪五章,主要内容包括:礼仪文化的起源与发展、礼仪文化的类别与性能等。

同类推荐
  • 勤俭故事(影响青少年一生的中华典故)

    勤俭故事(影响青少年一生的中华典故)

    《勤俭故事》每个典故包括诠释、出处和故事等内容,简单明了,短小精炼,具有很强的启迪性、智慧性和内涵性,非常适合青少年用于话题作文的论据,也对青少年的人生成长以及知识增长具有重要的作用。
  • 第十六届新概念获奖者作文精选(B卷)

    第十六届新概念获奖者作文精选(B卷)

    黄兴主编的《第十六届新概念获奖者作文精选(B卷)》是一部收录第十六届全国新概念作文大赛获奖者优秀作品的文集。《第十六届新概念获奖者作文精选(B卷)》在2014年的新概念作文大赛结果出来后的第一时间,选取获奖的作者的新作,结集出版,分为A、8两卷,本书为B卷。按类别分成“献给时光不悔”“赶在落雪之前”“火蝴蝶”“秘地百合”“美狄亚的眼泪”“一路高速”六个章节。这些作者多数为90后,文章均为小说和散文,文风多样,可读性强。本书可以当做作文“圣经”,得到老师和家长的认同。对于喜爱青春文学的青少年读者,本书也是不错的青春文学阅读宝典。
  • 教你学谚语(上)

    教你学谚语(上)

    语言文字的简称就是语文。语文是人文社会科学的一门重要学科,是人们相互交流思想的工具。它既是语言文字规范的实用工具,又是文化艺术,同时也是用来积累和开拓精神财富的一门学问。
  • 美洲寓言(语文新课标必读书目)

    美洲寓言(语文新课标必读书目)

    国家教育部颁布了最新《语文课程标准》,统称新课标,对中、小学语文教学指定了阅读书目,对阅读的数量、内容、质量以及速度都提出了明确的要求,这对于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培养语文素养,陶冶情操,促进学生终身学习和终身可持续发展,对于提高广大人民的文学素养具有极大的意义。中、小学生是未来的主人,必须适应现代竞争激烈和交际广泛的社会生活,在心理、性格、思维、修养等内在素质铸造方面必须做好充分准备,同时在语言表达、社会交往等才能方面也必须打下良好的基础,这样才能顺应未来社会的发展潮流。
  • 让学生掌握沟通艺术的66个故事

    让学生掌握沟通艺术的66个故事

    成长是—道道色彩的流动,鲜艳的连衣裙,粉红的蝴蝶结,庄重的校服,这一切都记录着我们多彩的、快乐的人生。从小学到中学、再到大学,不见了童话书上多彩的封面,多了教科书那严肃的面孔。—切浮躁归于沉静,昔日绚丽的色彩只去装点青春的梦境。
热门推荐
  • 众宝生灵记

    众宝生灵记

    行走世间是一场修行。在古老的东方传说中,有灵性的宝物,会化作人形混迹人间。曲通天地的古琴、幻化由心的墨马、爱财彪悍的金鸡、行医济世的宝瓶、符能通神的毛笔、一舞风云动的玉玲珑。且看他们找一个尘世流连。此文甜食,无毒无害。合理地神奇。
  • 相思谋:妃常难娶

    相思谋:妃常难娶

    某日某王府张灯结彩,婚礼进行时,突然不知从哪冒出来一个小孩,对着新郎道:“爹爹,今天您的大婚之喜,娘亲让我来还一样东西。”说完提着手中的玉佩在新郎面前晃悠。此话一出,一府宾客哗然,然当大家看清这小孩与新郎如一个模子刻出来的面容时,顿时石化。此时某屋顶,一个绝色女子不耐烦的声音响起:“儿子,事情办完了我们走,别在那磨矶,耽误时间。”新郎一看屋顶上的女子,当下怒火攻心,扔下新娘就往女子所在的方向扑去,吼道:“女人,你给本王站住。”一场爱与被爱的追逐正式开始、、、、、、、
  • 天棒纵横

    天棒纵横

    他是个胆大妄为的农村青年,人们送他外号;天棒。天棒自有天棒福,在农村与城市之间风声水起,纵横无敌。从一帮女人身上纵横黑白两道。黑道称他天哥。官场称他天皇。这一切切看创世中文网:天棒纵横。
  • 倾世祸水

    倾世祸水

    其实我从一开始就已经输得一塌糊涂,败给我们之间那点殊荣。你可以坦坦荡荡做你口中的君子,而我,不过是你一条坎坷路上的绊脚石欲除之而后快。我未遇见你之前从未觉得一个人的眼睛可以如此动人一个人的样貌可以始终刻在我心里最柔软的位置。而浮华最后,你是选择了我,还是权力?[本故事纯属虚构,请勿追究历史真相,如有雷同,我这个肯定是正版的了!那没谁了!]
  • 穿越古代霸上你

    穿越古代霸上你

    她因为一个戒指来到一片神秘的大陆,见鬼,这都是什么人,魔法师?居然会飞呀!还有魔兽?战士?这都是什么?_?还有她为什么变成了小孩,居然还被人收成了徒弟。这老头是谁怎么抱着自己哭,想来是这个身体的家人,啊呸!她都检查好几遍了,这身体是她自己的。唉!这老头身份不简单。还有为什么她又多了个未婚夫,还是个残废,哦还有点傻!哈?原主肯定和她长的很像。
  • exodus

    exodus

    你要和我赌?赌注就是你我不要倾天的权利,我只要你陪在我身边。青梅竹马总是不会轻易的在一起,因为总是会不经意错过。
  • 葵天宝典之雪芊荨

    葵天宝典之雪芊荨

    也许是东方教主的香消玉殒了断了雪芊荨千般万般的念想。原以为远离了江湖上的是是非非,可以好好地去过完余下的人生,谁知退隐江湖,却惹上朝廷。殊不知只要是有人的地方就有江湖,人间处处是江湖。避不开,逃不掉,因因果果,皆已注定。好不容易才将尘封的心结打开,却又被割得遍体鳞伤。雪芊荨黯然落泪:是自己热乎乎的心捧了出来,别人才有机会一刀一刀的刺下去……此生情意终不悔,怆然千滴胭脂泪。有此雪芊荨,世上再无第二人。
  • 妖孽王爷:丫头别惹火

    妖孽王爷:丫头别惹火

    她,21世纪杀手,穿越来到莫府最受宠的小姐。他,西大陆的二殿下,冷酷腹黑霸道,天赋异禀。成为最受宠的小姐,又一时玩性打起”惹火"冷酷二殿下。。。。。。。别人灵宠打魔兽狂历练,她灵宠与她一起自在吃喝当冷酷二殿下步步色诱时,她道:小宠,我觉得你更有诱惑,要不,,她朝萌宠挑眉。萌宠摸着肉肉的身子:主人,伦家才不要呢?主人喜欢人家的肉肉她宠溺的摸摸灵宠的头:乖,小灵宠指向一旁的王爷:那他怎么办他身上哪块肉我没见过,没兴趣小灵宠揉揉肚子:那我们去诱拐美男去吧。。。。。
  • 刘皇叔卷土重来

    刘皇叔卷土重来

    白帝托孤,蜀汉开国皇帝刘备刘玄德故去,蜀汉开始落败。每次看到这里我都感慨,如果没有这次的伐吴,可能是以蜀代魏,令人感慨。本书将三国之中的遗憾全都弥补,周瑜不会被诸葛孔明气死;颜良文丑不会被关公一刀秒;吕布不会认贼做父;袁绍不会在优柔寡断;这样才会有意思。
  • 男主和他弟是真爱

    男主和他弟是真爱

    因吐槽萝莉文而悲惨穿越,还莫名被掰弯,这个世界还是不是纯洁的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