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8934200000018

第18章 社交礼仪(4)

如果国君赐士一起用餐,国君要先作食前的祭祀。依礼,祭祀前应先由膳宰代国君尝食,如果膳宰不在,则要由士代为尝食,再遍尝各种菜肴、喝饮料,然后等候国君的命令。国君命令开始吃,再正式吃。如果有膳宰代尝饮食,则要等国君开始吃之后再吃。如果国君以酒爵赐给臣下,臣要离席,对国君再拜叩首,接过酒爵,然后登席献祭,将爵中的酒饮完,等国君也将爵中的酒饮完之后,再把酒爵交给赞礼者。退席后下堂,要跪着取鞋,然后到隐蔽之处把鞋穿好。国君要起身相送,要说:“请别为我起身,否则,臣不敢告辞。”如果国君下堂相送,则不敢回头告辞,径直出门。如果客人是大夫,则可以向国君告辞,大夫起身退席时国君起身;下阶时,国君也下阶;到门口时,国君送行。在这三处仪节,大夫都可以辞谢国君。

若有退休的官员或者在职的卿大夫,因为仰慕某士的德行而往见,因彼此地位及年齿相差悬殊,士要推辞,表示不敢当。如果他们执意要见,就说:“某人没有德行可以让您辱临敝舍,但真诚的辞谢又得不到你们允许,某人只有随即前往拜见。”于是出门,率先拜而见之。

如果大夫不是奉国君之命出使,而是因私事出访,则称呼上要有所不同,摈者不得向对方称他为寡君的某人,而只能直称其名。如果是大夫卿士奉国君之命出使,则摈者可以向对方称他为“寡君之老”。凡是在国君面前的自称都要谦恭,士大夫都统称为“下臣”;退休的官员,如果居宅在国中就自称“市井之臣”,在野外的就自称“草茅之臣”;庶人则自称“刺草之臣”。如果是他国的士大夫,则自称“外臣”。面见国君时,举手投足,都要体现出内心的敬意和郑重。例如,手执币帛去见国君,要谨慎,不要飞快地行走,越是走近国君,容貌要越恭敬。执玉器去见国君时,步伐要缓而小,前脚拖着后脚走,脚跟不离地,以免不小心将玉器摔碎。总之,士相见礼,反映我了我国古人热情好客、谦恭待人的思想风貌,多为后世所沿用。

四、拜贺庆吊之礼

拜贺礼一般行于节庆期间,是晚辈或低位者向尊长的礼敬,同辈之间也有相互的拜贺。如古代元旦官员朝贺,民间新年拜年之礼。行拜贺礼时,不仅态度恭敬,口诵贺词,俯首叩拜,同时也得有贺礼奉上,体现着人们相互关怀体恤之情。

据历史记载,拜年这一礼俗,源于古代宫廷中元日(即新年中的第一天)朝会。在汉代,每年的元旦清晨天未亮之时时,文武百官纷纷从府中出发,约在天刚亮时齐集宫门向皇帝行贺年礼,皇帝这时要为百官员赐宴,共度佳节。发展到唐代,身着华丽朝服的皇帝、皇后拜天祭地,百官齐列,皇帝册封嘉赏,宣念元日诏书,群臣共舞,鼓乐齐鸣,以贺新正。各国使节携贵重礼品前来朝贺,场面宏大,礼仪威严,盛况空前。宋代的朝会礼仪更向着制度化发展,仅仪仗队就达5000多人。明清时期的朝贺从半夜就开始,一直持续到元日中午,可见其仪式之繁。中国社会家国同构促使官方典礼在民间各个家庭内部模拟性地再现。于是“长幼须正衣冠,以次拜贺”。这种拜年礼仪在今天演变为广泛的拜年活动。拜年首先是家拜,即家中小辈给长辈磕头。然后是近拜,即给栖族长辈拜年。其次是远拜,即本村邻里好友互相拜年。可见朝会古礼对国人潜意识的影响。此外过年吃饺子。饺子在元代称“角儿”或“角子”,因其颜色形状类似“银角子”(金的称元宝)而得名。明代始改为“饺子”。饺本指饧糖,以其粘湿如胶故称饺。明代以后专指过年食品饺子,其饧糖的含义遂失。吃饺子寓意为招财进宝,新年发财。

庆吊之礼主要行于人生大事中。人的一生要经历诞生、成年、婚嫁、寿庆、死亡等若干阶段,围绕着这些人生节点,形成了一系列庆吊之礼,显示了人们相互扶助、团结合作的精神。

五、送礼与名帖

古代社会是人情社会,送礼有着非常悠久的历史。此处的礼与前面所述的“挚”不同。“挚”表明身份和礼貌,不能根据经济情况随意选择。此处的礼是指馈赠物,与其它一系列礼仪活动一同产生和发展起来。在远古的祭祀活动,人们除了用规范的动作虔诚的态度向神表示崇敬和敬畏外,还将自己最有价值、最能体现对神敬意的物品(即牺牲)奉献于神灵。从那时起,即礼可以以物的形式出现。另有人认为“礼”最初来源于古代战争中由于部落兼并而产生的“纳贡”,也就是被征服者定期向征服者送去食物、奴隶等,以表示对征服者的服从和乞求征服者庇护。史书中曾有因礼物送得不及时或不周到而引发战争的记载。如春秋时期,因楚国没有按时向周天子送一车茅草,而引发了中原各国联盟大举伐楚的战争。还有人认为,最初的礼就是一种商业性质的有来有往,原始的“礼尚往来”,实质上就是以礼物的赠送与酬报的方式进行的产品交换。

发展到后来,其中的奥妙越来越多,给人送礼因亲戚有远近、朋友有厚薄、礼物有轻重,要估量厚薄,权衡轻重,掌握其尺度就要有一番斟酌,因为来而不往非礼焉,不仅要权衡送出去的,也要估计人家送回来的,估计对方可能送什么,考虑如何回礼、赏送礼的人,这又需要有预见性,更非易事。《红楼梦》中有大量送礼的事例。邓云香著《红楼梦俗谭》把其中的送礼分为八大类。一是纯友谊情感的馈赠。如第三十回写史湘云送姐妹绛纹石戒指,东西虽小,但有送有收,也属于送礼。二是初次见面馈赠,即常说的见面礼。其中有为友情的、有因礼貌的、还另存目的的,情况较为复杂。三是红白喜事送礼。娶亲、聘女,过寿是红喜事,盖房上梁、乔迁新居、做佛事,也要当喜事送礼。各种红白喜事送礼,除关系特殊外,一般“礼”的成分多而“情”的成分少。四是生日送礼,一般生日和整寿祝礼的礼物不同,所送礼物也因过生日者的身份地位而有区别。五是礼节,年节、元宵、清明、端午、中秋、冬至、腊八等大小节日的送礼,亲友之间要送,上下级要送;宫廷也要向王公贵戚家送,不过不说送,而叫“赏”。还有借送礼“打秋风”的,即倚仗权势,给富豪之家送一些不值钱的礼物,如年节送对联,以换取银钱财物等价值更重的回礼,送礼是名,图利是实。六是送土地特产,过去叫“馈送士仪”。古时交通不便,长途跋涉到外地,总要带回些地方特产以送礼。《红楼梦》第十六回写黛玉由江南回来:“将些纸笔等物分送宝钗、迎春、宝玉等”即属于这一类。七是穷富亲友之间送礼,如刘姥姥与荣府之间的礼物往来,虽然刘姥姥只送点瓜果干菜而却得到了更多的回礼和资助,但其性质不同于“打秋风”。八是钻营送礼。以送礼为手段结交权贵、拉拢关系,进而投机钻营牟取私利。以上,大体概括了送礼的类型。

一个般的红白喜事,各种大礼,送礼要有礼单,收礼要有记账。送厚礼讲究四色、八色,不能送单数。呈上礼单后,收礼的人可能照单全收,也可不全收。而大多数情况是收几样退几样,把礼单上所列的,在收的礼物下注明“敬谢”,然后把礼单交送礼的人带回给主人复命。记账的目的主要是为了对方有事还礼时查考。对于送礼者则按例要给赏钱,以示犒劳。

与送礼相关联的还有“名帖”。名帖又称“帖子”,相当于今天的名片。它起源于秦汉时代,因纸张尚未发明,名帖是用竹子削成。拜访者把名字和其它介绍文字写在竹片或木片上,作为给被拜访者的见面介绍文书,又称“谒”,东汉时开始叫“刺”。蔡伦发明造纸以后,开始用纸张做,叫“名”、“名纸”。唐初实行科举制度,每次科举考试后,新科及第考生都要四处拜访前科及第、位高权重者,拜其为师,以便将来被提携。拜访时须先递“门状”,“刺”的名称遂为“门状”代替。到了明代,学生见老师、小官见大官都要先递上介绍自己的“名帖”。明代的“名帖”为长方形,一般长7寸、宽3寸,递帖人的名字要写满整个帖面。如递帖给长者或上司,“名帖”上所书名字要大,表示谦恭,字小会被视为狂傲。清朝才正式有“名片”称呼。

名帖起源于拜谒通名,但逐渐出现了逢年过节时,本人不登门拜访而派仆人到亲戚朋友家投送名刺,以此祝贺节日的现象。南宋周密《癸辛杂识》说:“节序交贺之礼,不能亲至者,每以束刺佥名于上,使一役遍投之,俗以为常”。还记述了这样一件趣事:“余表舅吴四丈性滑稽,适节日无仆可出,徘徊门首。拾友人沈子公仆送刺至,漫取视之,类皆亲故,于是酌之以酒,阴以已刺尽易之。沈仆不悟,因往遍投之,悉吴刺也。”吴四丈巧用掉包计,一时传为笑谈话。这种逢节遍投名帖的现象,类似于今天辞旧迎新之际,人们互相寄送贺年卡。

古人对名帖十分看重,几乎成了本人的代表。送礼时派人携带礼物的同时又拿着名帖,就等于自己亲自出马,显得更为郑重礼貌。封建社会后期达官贵人派仆人送礼,一般都同时呈上本人名帖以示恭敬。明清时期请客赴宴、请医生来家治病,也用名帖。让人拿名帖去请,如同亲往。对方收下就是接受亲自去请;而退回并不是不接受邀请而是不敢承当亲请的礼节。《红楼梦》第十回贾珍给秦可卿请医生:“我已让人拿我的名帖去请了。去的人回来禀报道:“奴才方才到了冯大爷家,拿了老爷的名帖请那先生去。那先生说道:‘方才这里大爷也向我说了。但是今日拜了一天的客,才回到家,此时精神实在不能支持,就是去到府上也不能看脉。’他说等调息一夜,明日务必到府。他又说,他‘医学浅薄,本不敢当此重荐,因我们冯大爷和府上的大人既已如此说了,又不得不去,你先替我回明大人就是了。大人的名帖实不敢当。’仍叫奴才拿回来了。”

六、结拜与连宗

结拜又称结义,雅称义结金兰,俗称结义、换帖等,又拜把子,是民间同年人结为兄弟般关系的一种形式。异姓好友为使关系更加密切,不管分别来自何方,不论家庭背景,只要通过一种仪式之后,就互相以兄弟姐妹相称。民间叫做干兄弟,把兄弟或干姊妹。不但结拜者如同兄弟姐妹相称,双方家人也如至亲往来,称呼如同家人,叫做干亲。它源于三国时代的“桃园三结义”,刘备、关羽、张飞三人结为生死与共兄弟的故事。三人焚香再拜而说誓曰:“‘念刘备、关羽、张飞,虽然异姓,既结为兄弟,则同心协力,救困扶危;上报国家,下安黎庶。不求同年同月同日生,只愿同年同月同日死。皇天后土,实鉴此心,背义忘恩,天人共戮!’誓毕,拜玄德为兄,关羽次之,张飞为弟。祭罢天地,复宰牛设酒,聚乡中勇士,得三百余人,就桃园中痛饮一醉。(《三国演义》第一回)”后人崇拜之、继而仿效之,志趣、性格等相近、互相投缘的人,通过一定的形式,结为兄弟般的关系,并在生活中互相关心和帮助。久之遂演变成一种具有人文色彩的礼仪习俗。作为一种特殊的社会人际关系,贯穿着儒家“义”的思想,填充于亲情与友情之间。

结义有规范性的礼仪程序,即以自愿为基础,通过协商同意,择吉日良辰,在大家都认为适宜的地方,如祠堂等,上挂关公等神像,下摆三牲祭品,即猪肉、鱼、蛋(按人数计算,每人一粒),以及一只活鸡(男结拜为公鸡,女结拜为雌鸡),一碗红酒和“金兰谱”(也称立誓言,内容附后)。“金兰谱”每人一份,按年龄大小为序写上各人名字,并按手印。仪式开始后,每人拿一炷香和“金兰谱”。然后,把鸡宰了,鸡血滴入红酒中,每人左手中指(女人右手)用针尖刺破,把血也滴入红酒中,搅拌均匀,先洒三滴于地上,然后各自对天发誓,最后以年龄大小为序,每人喝一口,以示从此之后彼此情同手足,祝福与共。剩下的放在关公神像前。这种形式,有的也叫“歃血立盟”。据史料载,中国工农红军长征时,刘伯承率部取道四川,就曾与当地的彝族首领小叶丹饮鸡血酒盟誓,红军才得以顺利通过。

结义者不分男女老少,人数无限定,但必须是奇数,同年人同性结拜,男的称兄弟,女的称姐妹,一般青少年时期进行,多为志趣相投,或同病相怜或是各有所求。结拜主要礼仪是焚香祭祀、跪拜磕头、共立誓言与互相换贴。贴是一种书面的文契,一般用长条红纸来回折迭几次,成信封大小,再在封面上写上《金兰谱》或《兰谱》,里边大多写有结拜人某某等二人或若干人,因交情日笃,友谊深厚,愿意结拜为姐妹;然后写明姓名、籍贯、年岁、八字(出生年月日时的干支),以及父祖曾祖的姓名出身、官职等;最后标明结拜的年月日,结拜人的签名盖章或按指印。在祭祀完各人的祖先之后,互相交换此贴,每人保存一份,便算正式结拜为兄弟姐妹了。

同类推荐
  • 语文新课标课外必读第三辑:朝花夕拾
  • 中学文学读本(一)

    中学文学读本(一)

    这套读本的最初设想是以五十年代教育部编订的高中文学教材(四册)为蓝本的,那是一套我至今还认为非常好的文学读本。我们现在的编撰构思依然是以文学史为主要线索,分成六册。我们的目标是,通过阅读和教学这套文学读本,使中学生大致能了解中国文学的发展变化线索及其审美特点,大致能了解伟大的文学传统如何像一条河流,从远古绵绵不断地流传下来,再从我们这一代的生命中流淌过去。
  • 经济法(第二版)

    经济法(第二版)

    合伙企业是指自然人、法人和其他组织依照本法在中国境内设立的普通合伙企业和有限合伙企业。《合伙企业法》于2006年修订,修订后的《合伙企业法》扩大了合伙人的范围,允许自然人、法人和其他组织设立合伙企业,并扩大了合伙企业的种类,分为普通合伙企业、特殊的普通合伙企业、有限合伙企业。
  • 心灵体操自助训练(培养学生心灵成长的经典故事)

    心灵体操自助训练(培养学生心灵成长的经典故事)

    在这套丛书里,我们针对青少年的心理特点,专门选择了一些特殊的故事,分别对他们在这一时期将会遭遇的情感问题、生活问题、学习问题、交友问题以及各种心理健康问题,从心理学的角度进行剖析和讲解,并提出了解决问题的方法和措施,以供同学们参考借鉴。
  • 做一个全能班主任

    做一个全能班主任

    本书所包括的班主任实用案例除了部分内容是班主任如何教育学生外,还包括班主任工作中的其它诸多事项,如何写班主任计划、如何与学校领导沟通、如何与科任教师配合、如何学习各种先进理念、如何处理好班集管理与学生生活等问题也包含其中,内容广泛、全面,以实用为主要旨归,都以案例的形式来体现;全书案例既注重实用性.也注重事例和事迹的真实性和现实性。理论提示、案例过程、案例反恩相结合。还有一些班主任可学的经验和心得,多出自一线教师的真实收获。
热门推荐
  • 源战道

    源战道

    在一个叫源战界的地方,奇怪的主人公张源,励志要成为源战界里最强的人,他的冒险之路从十岁那年就开始了,而且他不是一个人在战斗、成长,他有一群同样努力的同伴们,让我们一起来见证他和他的同伴们的成长,是否真的能一起站在源战界的顶峰。新人写作,请大家多多包涵。
  • 极品大明官

    极品大明官

    风流士子,才子佳人,自认为潇洒帅气的唐立穿越到明初,从此一段传奇故事犹如无节操般展开!啥?你是春花楼的头牌?放心,哥不是那么随便的人,额,当然你若是随便,我可以不把自己当做人。哎呦,大小姐,哥乃是极品小家丁,不服?看打!擦,无敌姐妹花?哥十八般武艺样样精通,还收拾不了你们?
  • 源计划—林

    源计划—林

    根据源计划cg想象改编的,纯属娱乐,没什么特别的
  • 异能混世:傲族双面女

    异能混世:傲族双面女

    她,身怀异能,因为孤儿的身份确受到嘲笑。然而人所不知的是,她同样也是道上无人敢惹之人!人前热络无害的她实质上确是冷辟的混乱者!终于找到自己的身世……族人忌惮的娃娃亲?外人渴望的血统?强大的异族?谁知道随手一救,居然救到了自己的未婚夫!从此黏的甩都甩不掉。几度穿越,他都在她身旁。他说,“我说过永远都不会离开你!”(宠文不虐!1v1)
  • 不正经的圣堂骑士

    不正经的圣堂骑士

    传说中的圣骑士回归圣堂,却在干着以导师的身份去带坏弟子的行为。
  • tfboys之遇见平凡的你

    tfboys之遇见平凡的你

    我,不知道什么时候闯进你的生活,打乱你的生活秩序。我,在你出现后改变了自己!我从来没想过会遇见你,我要感谢老天爷,是他让你在的生活里一直存留。我,平凡;你,高贵,我们也许不是一个轨道的,但我们却可以改变轨道,无论有多远,我们都会在一起的。
  • 泪烛台

    泪烛台

    烽火狼烟,徒寻你一影随行,漫漫长路,只愿彼此能真心相待
  • 花香雪

    花香雪

    白王城无上尊贵的纯血公主,神秘的叫许愿的男人。在我对你倾下全心的时候,我才明白一句话,伤害你最深的就是你最信任的人。黑云压城城欲摧,黑龙关上,许灵鸢一身黑色龙袍手里提着锋利的金色刀,注视着关下,那个绝代风华的男子。我把敌人当爱人,引狼入室,我活该…许愿,很多很多年后我都再也没有见到你这种人了,剑眉斜飞,写尽风流。你贪我不言语,贪我寡恩复仇的心,贪我死水波澜拖沓的感情。而我爱你,爱你不知悔,爱你不消弥,爱你卷走我分割我毁灭我的瘾,你我终惶惶遇,你止于此,我止于你。许灵鸢,沧海桑田了。曾经,你在三月的春里酿着桃花酒,多情的花儿染红你的袖,我提着幽幽的愁,来找你讨杯酒。许灵鸢,我真的爱了你很多年。
  • 终极系列之老大不好当

    终极系列之老大不好当

    离别后才懂得原来,你才是最好的。——中万钧原本我以为我可以更好的放下你,没想到,我已经爱你成了一种执念——裘球
  • 乱世荒尘之魔幻启程

    乱世荒尘之魔幻启程

    朱红色的血,象征的是暗流涌动的世界,象征的是飞奔不息的心脏,象征的是黑暗之后璀璨的光明来自遥远东方的冒险者、武术家、咒术师与卡卡布大陆的修炼者、格斗家、魔法师在青春年少的起点之上,在狂野不羁的内心之中让我们共同奏鸣一场功夫与魔法的魔幻之歌吧~!(同人作品奇幻类型原作游戏:英雄传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