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8933400000020

第20章 北京秧歌

1、郊区的秧歌塑造

北京的民间舞蹈由于和广大人民生活紧密相连,明、清以来的舞种大部分流传至今。但城区与郊区有所不同,城区由于经济、文化发展较快,分散的个体劳动者,大都参加了集体的、社会化的大生产组织,人们的审美情趣更趋于现代化、多样化。城市文化活动也日益丰富多样,加以人口流动性较大等原因,传统舞蹈保留下来的相对较少。而郊区的广大农村,由于生产方式比较稳定,人口流动性较小,人们更注重传统习俗活动,以及文化生活比较缺乏等原因,历史上的民间舞蹈大多保留了下来,一些较大的村镇几乎都有一至数档民间舞蹈。这类舞蹈有“高跷秧歌”、“地秧歌”、“老秧歌”、“风秧歌”、“大班小班”、“扑蝴蝶”、“什不闲”等。它们大都具有秧歌的特点。

2、北京秧歌的特点

北京秧歌所共有的特点:走秧歌步、腰部扭摆、膝部颠颤,用逗场来进行人物之间的感情交流,表现丰富的生活情趣。同时多是有歌有舞的。

3、北京秧歌的表演形式

北京秧歌的表演形式一般分大场和小场,大场以走队形为主,小场或表演逗场或做技巧。

第一节北京地秧歌

1、北京秧歌的历史脉络

1、历史渊源

北京朝阳区小红门红寺村早先有一档表演方法和风格都很独特的秧歌会,叫做“太平同乐秧歌圣会”。这个会到现在还留着一面写有“左安门外红寺村太平同乐秧歌圣会始于乾隆二年”字样的会旗,可见秧歌会于清乾隆二年(1737年)开始建立,并延续至今。

2、秧歌的发展与贺会

这个会旗上还详细记载了该会成立后曾经的三次重整:第一次是道光六年(1826年);第二次是光绪五年(1879年);第三次是在它第一次去妙峰山参加走香会之后的民国十四年(1925年)。第三次重整意义不同寻常,由北平妙峰山走会总会头及三十六档会的会头共同主持了命名仪式,当时叫“贺会”,各会会头检查了该会化装、服饰、道具等各个环节,并在每个演员的脸上加画了一笔,以作为区别其他会档的标志。这次“贺会”对红寺村地秧歌的确立和发展起到了关键作用。

如果一个会档没有经过“贺会”,用当时的话说就叫“黑会”,只能算是一种自娱自乐的组织,只能在本村玩,不能到其他地方或城内活动。只有经过“贺会”后,它才有资格参加各种活动,外出走会的机会就越来越多了,逢年过节,或是有钱人家婚丧嫁娶,都会邀其去表演。民国时期,红寺村地秧歌曾多次被邀请参加在先农坛、天坛、地坛等地为赈灾筹集资金而组织的“游艺大会”和城内的民间走会活动。这个秧歌会非常注意吸收戏曲艺术的优点,使表演不断丰富和提高。

2、北京地秧歌的表演形式

北京地秧歌形式完整,表演严谨规范,有一套出会仪礼程式,演员10~16人。整个表演以舞蹈为主,并辅以歌唱。表演有两种类型:

一是原高跷表演基础上卸下木跷,就地表演,只是动作幅度更大,高雅。动作多跳跃、旋转、大踢腿等动作比较多,而且吸收了戏曲表演中所讲究的“手”、“眼”、“身”、“法”、“步”和“精”、“气”、“神”等表现手法,使舞蹈表演较为规整、严谨。

另一种是只扮秧歌,表演程式分为:推山子、走场、演员分组亮相、跑大场,如“边儿篱笆”、“山子篱笆”、“万字篱笆”等。

然后是小场,双人表演“捕蝶”、“摸鱼”等。

3、“地秧歌”的人物角色

“地秧歌”的人物有舵头、小二哥、文扇、武扇、渔翁、樵夫等角色各二人,打锣、打鼓者各四人,以及打大锣者一人,旗手二人等。

4、鲜明的动作特点

“地秧歌”的每个角色都有自己的动作特点,比如舵头的“抢桥”等动作,灵巧利落、矫健豪放;樵夫和打鼓者的基本动作多为“骑马蹲裆式”,沉稳有力;渔翁的表演是两眼有神,双手不时做出捋髯、托髯、推髯等动作,显示出精神矍铄的神态;而颠跳、颤膝的动作每个角色都有。这样,“地秧歌”的舞蹈动作既有角色的鲜明个性,又有和谐统一性。

5、“地秧歌”与“祭天仓”

每年农历正月二十五是“祭天仓”活动,这是一种祈求上天保佑庄稼丰收的祭祀活动。这天全村人都不下地干活,跟着秧歌队去永定门外小红门三台山大仙爷庙“祭天仓”。

走在秧歌队前面的是手托高香(祭神佛时焚烧的香)、带着粮食和灶灰的老人和会头,村民们也都手拿着香跟在队后或周围。到达地点后,村里辈分最高的老人先把香点燃,接着村民们再把香点燃,之后持灶灰的老人用灶灰在地上圈一个或几个小圈,携粮食的老人把粮食放在圈内。这些仪式完毕后,开始表演“地秧歌”。秧歌表演时没有伴奏乐队,只是舵头和舞者自己边打锣鼓边跳舞,算是伴奏。

第二节北京老秧歌

1、北京老秧歌的传说

相传清康熙年间,康熙去北京大红门巡访时,遇上一只猛虎。在老虎正向他扑来的危机时刻,黄三太甩手一镖将猛虎打死。康熙为了报答他救命之恩,赐他穿黄马褂。黄三太一家人为了表达欢乐情绪,就跳起了秧歌。后来便在延庆县大榆树乡姜家台村有了表现赏赐马褂故事的“老秧歌”。

2、开庙表演

每逢正月十五开庙时,“老秧歌”都要到庙门前,由“秧歌角”(黄三太扮演者)在庙里“升表”(烧黄纸),称做“接天官”,表示接来黄三太的神灵。因为舞蹈中的黄三太穿的是黄帝赐予的黄马褂,所以身份地位很不一般。据说当年老秧歌会当经过正在演戏的舞台时,戏都要停下来,戏班的班主要上前请“老秧歌”里的角色登台唱戏或表演,在“老秧歌”全体角色表示谢绝后,台上的戏才能继续演出。如今,“老秧歌”就是村民们秋后自愿结合在一起,自筹资金兴办的花会。一般在春节、元宵节等重大节日里与其他民间会档一起活动。

3、“老秧歌”的角色

“老秧歌”有12个角色,除主要人物黄三太外,还有老婆、马童、公子、三名武士和五名家里的仆人。

4、表演特色

(1)角色动作

“老秧歌”的动作比较简单,身着团龙黄马褂的黄三太为领舞者,他左手拿着云帚,右手握着幌子,指挥舞队变换队形。三名身挎腰鼓的武士和五名持手锣的家仆一边打鼓一边跳舞,大鼓、大镲则在场外伴奏。

(2)演出程序

①舞蹈时主要是在领舞指挥下,走出丰富多变的各种阵图,显得热烈欢快。

②走完阵图后,全体站立,演唱《柳子歌》,然后才算结束。《柳子歌》唱词内容一般是历史人物故事和吉利话,唱词接近口语,曲调具有浓郁的山歌风味,别具特色。

第三节蝴蝶会

1、蝴蝶会的地域分布

蝴蝶会流传于密云县卸甲山、康各庄、尖岩,节北口河西、八家庄等地。

2、蝴蝶会的传说

“蝴蝶会”的传说:元朝初年,在密云县曾流行过一种眼病,人们深受其苦而又束手无策。后来,一位游方到此的名医,用蝴蝶作为原料制成药,医好了患者的眼病。从此,这些地方的人们就把蝴蝶当做吉祥的象征,为了能永远得到它的保佑,便创编了蝴蝶会。

3、角色人数的定向

蝴蝶会的表演形式大致是由扮作“蝴蝶”的孩子站在男青年的肩上表演,各村表演的人数和个别动作不同。如卸甲山村由三个男孩表演,而八家庄是由五个男孩,古北口为七个男孩。

4、八家庄的蝴蝶会表演

八家庄的蝴蝶会最具代表性,动作技巧性强,队形变化丰富。表演时,扛“蝴蝶”的青壮年分“腿子”和“替肩”两组:

①走街时,小孩由“替肩”扛着,只是行走不做表演;

②打场时,小孩由“腿子”扛着进行表演。

这个舞蹈通常在广场表演,无论远近,都能看到蝴蝶在空中飞舞的表演情形。

5、“蝴蝶会”和白龙潭风俗

(1)开潭宴请

每年一进正月,各会的准备工作便开始了。正月十五左右,花会的总管都要设宴请四位“值年”,也就是每年分管花会的人和各档会的会头,他们一般出自殷实之家。二月十五左右由当年的“值年”做小米面茶,请上会的男女老少吃。各会会头在二月二十七八以前,还要请自己档会的人吃馒头、饼子等东西,为的是让参加走会的人们各负其责,为本村或本档会争光。

(2)走会

到三月初三白龙潭开潭日的那天,大概有三百多人参加走会,活动也就达到了高潮。上午九时三声枪响后,走会队伍由两面会旗开路,接着是一对金棍和写着“御赐金棍打死勿论”的门标,再接下来是中幡、狮子、高跷、十不闲、八面大鼓、蝴蝶会、吵子、小车会、八面大筛等会档,后面是“香尺”,它是用来解决会档之间纠纷而设的专人所拿的尺子,必要时用它布置各会该占多少地方。

(3)表演

整个队伍浩浩荡荡到了白龙潭后,先在龙泉寺下等候,寺里的和尚沐浴更衣,到銮驾跟前叩头接驾,然后各会档才能上去。从山门一直往上到龙王殿,高跷要表演“跳台阶”,然后再到菩萨殿,最后下来到月台摆场子,到老爷庙走场子、“接顶”。“接顶”时“香尺”要看桌上所摆的礼物,一般是摆整只肥猪或者摆点心,然后高声报出礼物的名称,表演队伍中的“高跷会”就接唱相应的小曲儿,一般内容都与龙王有关,如“你想望那老龙神,风调雨顺保平安”。队伍在表演时要始终看着本会会头的号令,见会头猫腰摆旗,才能开始。接完顶,整个走会才算结束。

第四节高跷秧歌

1、高跷秧歌的表演形式

高跷分“文跷”、“武跷”、“文武跷”和“跑跷”。

“文跷”以扭、逗为主,“武跷”以武功见长。“文跷”与“武跷”原来是泾渭分明的,后来随着人们审美情趣的变化,形成了“文跷”、“武跷”混合杂糅的“文武跷”,其表演是扭、逗与武功兼而有之。“跑跷”以快步跑场,队形丰富多变,气氛热烈为其特点。

2、高跷秧歌的地域分布

北京各类“高跷”有千档之数,占全市民间舞蹈节目的一半,遍布18个区县。

城区及东北郊一带:通县部分地区(明、清皇帝下江南由北京至通州运河沿线)和顺义、怀柔、密云部分地区(清代皇帝赴热河避暑山庄沿线)的会档,过去由于为皇家承差表演的较多,舞蹈庄重文雅,因而“文跷”居多。

西南、西北郊一带,由于群众喜爱习武练功,因此“武跷”较“文跷”多。

“地秧歌”在北京亦较多,它分高跷去掉腿子跳及本来就在地上跳两种。前一种除做“高跷”上的动作外,还要做一些难做的技巧及复杂的动作,因此有“高跷怕去腿子”的说法;后一种以套路动作丰富,队形多变,表演生动而为人称道。

3、五斗斋秧歌

宣武区有个街道叫“五斗斋”,那里流传者一种高跷秧歌,原是文跷,以唱为主,所以又叫做“太平歌唱秧歌老会”。

(1)五斗斋秧歌的“水浒”角色

“五斗斋的高跷秧歌”原有十个角色,大多以小说《水浒》中的人物装扮,如:大头行,武松打扮;小头行,燕青打扮;武扇,施恩打扮;文扇,扈三娘打扮;樵夫,石秀打扮;二锣为孙二娘、顾大嫂打扮;丑鼓,时迁打扮;俊鼓,李俊打扮;还有渔翁,萧恩打扮。

(2)五斗斋的“请十相”

在高跷的表演中,“请(逗)十相”是一个有趣的模式,由武扇轮番请十个角色出场。再有就是渔、牧、耕、樵、读的对唱表演,通过歌唱各行各业的特点和长处。预祝五谷丰登,盛世太平。

同类推荐
  • 哈姆雷特

    哈姆雷特

    《哈姆雷特》是戏剧之王莎士比亚的巅峰之作,讲述了丹麦国王的合法继承人哈姆雷特,其父王被杀,母后被迫改嫁,王位也被篡夺。他经历了艰苦的磨难,最后终于在父亲鬼魂的提示下,查明事实真相,替父亲报了仇。而他自己却在仇人设下的圈套中与其同归于尽。
  • 隐身新娘(语文新课标课外必读第十一辑)

    隐身新娘(语文新课标课外必读第十一辑)

    国家教育部颁布了最新《语文课程标准》,统称新课标,对中、小学语文教学指定了阅读书目,对阅读的数量、内容、质量以及速度都提出了明确的要求,这对于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培养语文素养,陶冶情操,促进学生终身学习和终身可持续发展,对于提高广大人民的文学素养具有极大的意义。
  • 中国电影的历史审思与当下观察

    中国电影的历史审思与当下观察

    作者多年研究中国电影历史、追踪电影产业发展和理论动态的成果。深入考察中国电影研究国际化、学院化和跨文化趋势及不同媒体间整合对电影产业的深刻影响。对上海电影作为一种优秀的传统,留给今人哪些启示;作为产业发展与电影文化现象的“华语电影”运动路在何方等问题进行探讨。
  • 青少年应该知道的历史知识

    青少年应该知道的历史知识

    《青少年应该知道的知识小百科》共12册,是专为中国青少年量身定做的一套全方位知识图书。《青少年应该知道的知识小百科》涵盖了青少年成长过程中不可或缺的历史、科技、军事、文化等不同领域知识精华。本丛书旨在启发青少年学习积极性,积极引领中国青少年朋友走向未来,使青少年朋友们能够在轻松与快乐中学习知识、健康成长,是广大青少年学习新知识的理想读物。而这本《青少年应该知道的影视艺术知识》更是系统全面讲解影视知识,使青少年轻松学会。
  • 爱国爱民(上)

    爱国爱民(上)

    本丛书筛选内容主要遵循以下原则要求:(1)坚持批判继承思想,取其精华、去其糟粕。既不全盘肯定,也不全盘否定。坚持抽象继承、演绎发展、立足当代、为我所用。(2)坚持系统整体的原则。注意各历史时期分布;注意各民族的进步人物;注意各层面人物;注意人物各侧面。做到:竖看历史五千年,纵向成条线;横看美德重实践,横向不漏面。(3)坚持古为今用,为我所用原则。在发掘美德资源时,特别挖掘古代人物故事、言论,注重寻找挖掘各阶层、各民族的传统公德、通德、同德;注重人民性、民主性、进步性、发展性、普遍性、抽象性,不求全古代,不求全个体。
热门推荐
  • 毕业季,我们不分手

    毕业季,我们不分手

    献给即将毕业的我们,愿太多的事不要事与愿违。第一次与你相识是在小时候,后来你搬走了,时隔十一年我们又在这座小镇相遇,遇见时我们就注定会再次分开,但我们挥洒着泪水告别时,请你带着我最真心的祝福说“再见!”
  • 佛说七处三观经

    佛说七处三观经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异世界日常生活

    异世界日常生活

    魔法和科技的融合,属于异世界的日常。.....
  • 福妻驾到

    福妻驾到

    现代饭店彪悍老板娘魂穿古代。不分是非的极品婆婆?三年未归生死不明的丈夫?心狠手辣的阴毒亲戚?贪婪而好色的地主老财?吃上顿没下顿的贫困宭境?不怕不怕,神仙相助,一技在手,天下我有!且看现代张悦娘,如何身带福气玩转古代,开面馆、收小弟、左纳财富,右傍美男,共绘幸福生活大好蓝图!!!!快本新书《天媒地聘》已经上架开始销售,只要3.99元即可将整本书抱回家,你还等什么哪,赶紧点击下面的直通车,享受乐乐精心为您准备的美食盛宴吧!)
  • 觉醒之梦幻铁三角

    觉醒之梦幻铁三角

    布枫孤独的世界除了上网冲浪,打游戏等等人常所知的娱乐外,还有什么呢?还有做梦!布枫总是梦想自己在奇异的世界带着心爱游戏里的伙伴角色闯荡冒险,体验刺激紧张的奇异旅程,而梦想却因意外出现在布枫昏迷不醒之中。
  • 九幽禁恋

    九幽禁恋

    巫尊盘古化身寰宇,后有巫部九皇出世,九皇之一秽土,乃是寰宇污浊秽气所化,天生一副杀生齿,身躯冰冷如尸体一般,为八皇不容,于是秽土一脉与八皇之争展开序幕。幽冥境九幽域,斗星天狼,乃是天狼族人之地,生性彪悍,战斗力极强,便是秽土一脉与驱魔一脉必争之地。天狼少主,银狼其人,终被僵尸所祸,天狼陷落僵尸之手,本欲求死,却为爱重生,且看其巫脉觉醒,如何成就一方巫脉狂尸。
  • 背后有尸

    背后有尸

    新毕业医科大学生小刘,意外发现了医院里的潜规则,生活也慢慢发生了改变。
  • 血取江山

    血取江山

    二十年磨刀,只为用鲜血染透这墨色江山。二十磨练,李眸终于手持陌刀下江南,二十年的沉寂,李眸会给这座江湖,带来什么样的风云变幻。各位看官,敬请期待。
  • 九天杀神

    九天杀神

    杀神白起,以剑踏域而去,争九域而临四星!凝九天之星,燃杀神之力,灭天道,重掌乾坤,九天独尊!
  • 能力感应者

    能力感应者

    地球东方,那道包含风霜古旧石门,是属于两个世界的纽带,只可进不可出。千百年来从未有人从那道门重新回到地球。直到他的出现,改变了一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