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8933200000017

第17章 文人与香(4)

第四节散文:林语堂、许地山、林清玄

林语堂·《烟和香》

现在的世人,分为吸烟者和不吸烟者两类。吸烟者确然使不吸烟者略有些讨厌,但这种讨厌不过是属于物质性质,而不吸烟者之讨厌于吸烟者则是精神上的。不吸烟者之中,当然也有对吸烟者采取不干涉态度的人,为妻者之中,当然也有容许其丈夫在床上吸烟的,这种夫妻,显然是在婚姻上获有圆满结果的佳偶。

……

吸烟者的手指当然较为污秽,但只要他心有热情,这又何妨。无论如何,沉思的、富有意思的、仁慈的和无虚饰的谈天风格究是罕遇之物。……吸管烟的人从不会跟自己的太太吵嘴。其理由很显明,因为口含烟斗的人,同时决不能高声叫骂。我从来没有见过如此的人。当一个人吸着管烟时,语音当然很低,一个吸烟的丈夫遇到发怒时,他的办法就是立刻点一枝卷烟或一斗管烟吸起来,显出一些抑郁的神气。但这种神情不久即能消灭,因为他的怒气已有了发泄之处。即使他有意想把怒容维持下去,以表示他发怒的正当,或表示他受了侮辱,但事实上他决不能持久。因为烟斗中的烟昧是如此的和润悦性,以致他所贮着的怒气,早已在无意间,跟着一口一口喷出来的烟消逝了。所以聪明的妻子,当她看见丈夫快要发怒时,她应该赶紧拿烟斗塞在丈夫的口中,而说:“得了,不必再提。”这个方法万试万灵。为妻者或许不能平抑丈夫的发怒,但烟斗则是从不失败的。

……

我有一次,也很欠思量的戒烟三个星期。

……

又有一个晚上,某些知识界人士在某俱乐部里边集会。这种集会寻常也是狂抽烟卷的时候。晚饭吃毕后,照例由一个到会者读一篇论文。这一晚的演讲者是某君,讲题是《宗教和革命》。议论透彻,妙绪环生。当中有一段说,冯玉祥已加入北方监理会,蒋介石已决计加人南方监理会,所以有人猜测吴佩孚大概不久便会加人西方监理会云云。各人听到这里时,烟卷抽得更厉害,至于满室烟雾腾腾,好似全部气氛中也充满了尖利狂放的思想。诗人某君正坐在室中央,烟从他的口里一阵一阵喷出来,化成一个个的圈儿,向上腾去,如同鱼在水里吐气泡一般。——显然已经沉于思想,十分快乐。当中只有我不抽烟,自觉好似一个被上帝所弃的罪人。我自己也已经觉得这件事情十分愚蠢,屡次思索我究竟为了什么理由而戒烟?但想来想去,终没有想出所以然来。

……

我回家之后,该叫小僮去买一听绞盘牌卷烟。我的写字台右边有一条焦痕,那是因为我习惯将香烟头放在这个老地方而留下的痕迹。据我的计算,这焦痕大概须七八年的功夫方能烧穿这二寸厚的台面。但为了我这次戒烟的间断,这焦痕竞许久没有加添深度。这是使我看了很负疚的。现在好了,我已照旧很快乐地把烟头放在原处,而烧炙台面的工作也能照常进行了。

中国文学中,提到淡巴菇的好处者很少,不像称赞酒类那么随处可见。因为吸烟的习惯要直到十六世纪方始由葡萄牙水手传到中国的。我曾查遍这个时代以后的中国文学著作,但可称为有价值的赞美言词实在稀若鳞毛。称赞淡巴菇的抒情诗显然须如牛津大学般地方的文人方能著得出来。但中国人对于嗅觉也极灵敏。他们能领略茶酒食物之味即是一个证据。所以他们在淡巴菇未曾传人中国之前,另已发展了一种焚香的艺术。中国文学中提到这件事时,都视之为类于茶酒的雅物。远在中国治权伸张到印度支那的汉朝时代,由南方所进贡的香料,即已为宫中和贵人的家中所焚用。讨论生活起居的书籍,其中必有一部分提到香料种类、质地,和焚法。屠隆所著的《考盘余事》一书中,有一段焚香之趣的描写如下:

“香之为用,其利最溥。物外高隐,坐语道德,焚之可以清心悦神。四更残月,兴味萧骚,焚之可以畅怀舒啸。晴窗搨帖,挥尘闲吟,篝灯夜读,焚以远辟睡魔,谓古伴月可也。红袖在侧,秘语谈私,执手拥炉,焚以熏心热意,谓古助情可也。坐雨闭窗,午睡初足,就案学书,啜茗味淡,一炉初热,香霭馥馥撩人。更宜醉筵醒客,皓月清宵,冰弦戛指,长啸空楼,苍山极目,未残炉热,香雾隐隐绕帘,又可祛邪辟秽,随其所适,无施不可。

“品其最优者,伽南止矣。第购之甚艰,非山家所能卒辨。其次莫若沉香。沉有三等,上者气大厚,而反嫌于辣;下者质大枯,而又涉于烟;惟中者约六七分一两,最滋润而幽甜,可称妙品。煮若之余,即乘茶炉火便,取人香鼎,徐而燕之。当斯会心景界,俨居大清宫与上真游,不复知有人世矣。噶,快哉近世焚香者,不博真味,徒事好名,兼以诸香合成斗奇争巧,不知沉香出于天然,其幽雅冲淡,自有一种不可形容之妙。”

冒辟疆在他所著的《影梅庵忆语》中,描写他和爱姬董小宛的闺房之乐,屡次提到焚香之趣。中间有一节说:

“姬每与余静坐香阁,细品名香。宫香诸品淫,沉水香俗。俗人以沉香着火上,烟扑油腻,顷刻而灭。无论香之性情未出。即着怀袖,皆带焦腥。沉香坚致而纹横者,谓之‘横隔沉’,即四种沉香内隔沉横纹者是也,其香特妙。又有沉水结而未成,如小笠大菌、名‘蓬莱香’。余多蓄之,每慢火隔砂,使不见烟,则阁小皆如风过伽楠、露沃蔷薇、热磨琥珀、酒倾犀斝之味,久蒸衾枕间,和以肌香,甜艳非常,梦魂俱适。”

林语堂(1895~1976),福建龙溪(今漳州)人,著名学者、散文家、小说家,学贯中西,著述甚丰,在文学创作、语言和文学研究方面都卓有成就。“两脚踏东西文化,一心评宇宙文章”,对中国古籍之译介也有很大贡献。早年留学美德,获哈佛大学文学硕士,莱比锡大学语言学博士。回国后曾任北大教授兼北京女师大教务长,支持爱国运动。1966年定居台北,1976年病逝于香港。著有《剪拂集》《大荒集》《生活的艺术》《吾国与吾民》《京华烟云》等。

许地山·《香》

妻子说:“良人,你不是爱闻香么?我曾托人到鹿港去买上好的沉香线,现在已经寄到了。”她说着,便抽妆台的抽屉,取了一条沉香线,燃着,再插在小宣炉中。

我说:“在香烟缭绕之中,得有清淡。给我说一个生番故事罢,不然,就给我谈佛。”

妻子说:“生番故事,太野了。佛更不必说,我也不会说。”

“你就随便说些你所知道的罢,横竖我们都不大懂得;你且说,什么是佛法罢。”

“佛法么?——色,——声,——香,——味,——触,——造作,——思维,都是佛法;惟有爱闻香的爱不是佛法。”

“你又矛盾了!这是什么因明?”

“不明白么?因为你一爱,便成为你的嗜好,那香在你闻觉中,便不是本然的香了。”

许地山(1893~1941),笔名落花生,著名作家、学者,祖籍广东,生于台湾。五四前后与沈雁冰等人创办《小说月报》,后留学(美)哥伦比亚大学、(英)牛津大学,研宗教学、哲学、人类学等。后于燕京大学、香港大学任教,曾兼香港中英文化协会主席,为抗战奔走,劳累过度而病逝。著有散文《落花生》、小说《春桃》、《缀网劳蛛》、散文集《空山灵雨》及《印度文学》、《道学史》等。

林清玄·《沉香三盏》

去年圣诞节,在电视上看到教宗保禄六世在梵蒂冈的子夜弥撒中“奉香”。

那是用一个金钵装着的檀香,正点燃着,传说借着这一盏馨香,可以把子民们祈祷的声音上达于天庭。我看到教宗提着香钵缓缓摇动祈祷,香烟袅袅而上,心里感到一种莫名的感动。突然想起幼年的一件往事,当我知道佛教道教以外,还有天主教基督教时,已是小学二年级的学生。

有一次我问父亲,基督教天主教到底与我们的佛教道教有什么不同呢?父亲漫不经心的说:“他们不拜拜,也不烧香。”这个回答大抵是对的,但后来我发现,“祈祷”在本质上与“拜拜”并无不同,只是一直不知道西方宗教是不是烧香。

当我看到教宗在圣坛上烧香,那种感觉就使我幼年的经验从遥远的记忆长廊中浮现出来。教宗手上的一盏香与插在祖宗神案前的香.在深一层的意义里是相同的,都是从平凡的人世往上提升,一直到我们向往的天庭。

有一回我到印度庙里,发现古老的印度宗教也是焚香的。

为什么焚了香以后,天上的诸神就知道我们的心愿呢?这个传说是从什么时候开始的呢?我不知道。依我推想,在无形中上升的烟,因为我们不知它飞往的所在,只看它在空中散去,成为我们心灵与愿望的寄托。

焚香是最奇怪的,不论何时,只要看到一炷香,心灵就有了安定的力量;相信那香不只是一缕烟,而是在遥远的地方,有一个神借着那一缕烟,聆听了我们的声音。

一位朋友从外国回来,送我一束西藏异香,香袋上写满了迁延扭曲的西藏文。由于它来自天寒的北方,辗转那么不易,使我一直舍不得点燃,好像用了以后,它烧尽了,就要损失什么一样。

春天以来,接连下了几十天的雨,人的心如同被雨腌制了,变酸发霉了,每天在屋子里绕来绕去,真是令人气闷。

打开窗,那些春雨的细丝随着微风飘进屋来,屋子里总是有着濡湿的气味。有一天,我心爱的一株麒麟草的盆景,因为连日的阴雨而有了枯萎的面貌。我看着麒麟草,心中突然感到忧愁纷乱起来。

我从柜子里取出那一束西藏异香,在香案上点了一支。那香比一般庙里的香要粗一些,它的烟也是凝聚着的,过了三尺的地方就往四周散去,屋子里猛然间弥漫着一股清香。

香给人的感觉是温馨而干燥的,抗拒着屋内的潮湿。我坐在书桌前,不看书,也不工作,只是静静的冥想,让自己的心思像一支香凝聚在一起,忧郁与纷乱缓缓地淡去了,心慢慢的清醒起来。

我是喜欢雨的,但雨应该是晴天的间奏,而不能是天气的主调;一旦雨成为天气的主调,人的心情也如雨一样,交错着找不到一个重心。然而老是下雨也是无可奈何的事,这时就在屋里点一支香吧!

一支香很小,却像大雨的原野里有一座凉亭,为我保有了一块干净的土地——那时是,在江南的雨势里,还有西藏草原的风情。

喝茶常常不是为了解渴,而是为了情趣,尤其是喝功夫茶,一具小小的杯子,不能一口饮尽,而足一点点细品。所有的茶里我最爱冻顶乌龙。冻顶不像香片那么浮,不像清茶那么涩,不像普洱那么苦,也不像铁观音那么硬;它的味道是拙朴的,它的颜色是金澄的,可以细细地品尝。

有一位朋友知道我爱冻顶,送来了一罐收藏多年的陈年冻顶,罐子上写了“沉香”两个字,沉香的色泽比冻顶要浓,气味却完全改变了。乌龙虽拙,还是有一点甘香,沉香却把甘和香蕴藏起来,只剩下真正的拙,丝毫没有火气,好像是从记忆中涤滤过的;记忆有时是无味的,却千叠万壑的幽深,让人沉潜其中,不知岁月的流转。

中国人说开门七件事“柴、米、油、盐、酱、醋、茶”,茶是敬陪末座,我觉得如果有“沉香”喝,它就往前蹿升,可以排到前面的位置。

同类推荐
  • 中国文化史速读

    中国文化史速读

    本书将中国文化发展史上具有较大影响力的事物或事件加以收集整理,做成一专题史。详细地阐述事件的过程和对历史产生的影响。
  • 八十天环游地球(语文新课标课外必读第二辑)

    八十天环游地球(语文新课标课外必读第二辑)

    国家教育部颁布了最新《语文课程标准》,统称新课标,对中、小学语文教学指定了阅读书目,对阅读的数量、内容、质量以及速度都提出了明确的要求,这对于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培养语文素养,陶冶情操,促进学生终身学习和终身可持续发展,对于提高广大人民的文学素养具有极大的意义。
  • 汽车维修基础

    汽车维修基础

    以汽车维修工艺及技术实践为主,结合理论教学,分别讲述了汽车维修技术基础、汽车维修钳工基础知识、汽车维修常用工具及设备、汽车维修测量技术、汽车检测设备、汽车维修管理等内容。
  • 大学生军事课教程

    大学生军事课教程

    本教材涵盖集中军训和军事理论的主要内容,共计12章,包括中国国防、军事思想、我国的武装力量及我军优良传统、军兵种知识、世界军事、军事高技术、高技术局部战争等。
  • 指导学生心理健康的经典故事:踏上美好心路历程

    指导学生心理健康的经典故事:踏上美好心路历程

    每个人都在梦想着成功,但每个人心中的成功都不一样,是鲜花和掌声,是众人羡慕的眼神,还是存折上不断累积的财富?其实,无论是哪一种成功,真正需要的都是一种健康的心理。有了健康的心理才是成功的前提与保证,在人的一生中,中学是极其重要的一个阶段,心理健康对以后的健康成长非常重要。
热门推荐
  • 凤涅槃:帝倾天下

    凤涅槃:帝倾天下

    倾凰,二十一世纪黑道无冕之皇。一朝身死,再次睁眼成为凡界人皇帝天之女。当前世记忆尽数回归,星辰大陆终将为她掀起一场血雨腥风。究竟谁能陪她一起笑傲苍穹。(表示简介无能T^T,就酱吧。还是看正文好了@-@)
  • 我的爱情伤痕

    我的爱情伤痕

    其实不然,每个人都把心中的秘密,神圣的供起。而选择守候,很多时候是一种对他人的伤害,因为同样执着与守候。各自的生活,互不干扰,却也能牵动,如同雨点效应,在密集中化作洪荒。
  • 我的伙伴是蛇精

    我的伙伴是蛇精

    滴答滴答,好像哪里在漏水,小九睁开朦胧的睡眼。一个青褐色的砰然大物趴在她的面前,这个怪物有锅那么大的一个蛇头,青褐色的鳞片两个眼睛像探照灯似的泛着红光。不停的吐着芯子,喷出炙热的哈气。下半身却是一个男子的裸体,只见一个雪白的大屁股,在我面前晃来晃去的。想跑可是腿却麻了,血压也噗噗的往上冒,眼前一黑晕了过去,你个死蛇妖,你是要吃我,还是要那什么啊,都是成年人有什么事不能好好说啊,你吓唬人就是你的不对了
  • 雷锁九霄

    雷锁九霄

    身怀裁决神力,还有一颗善恶之心,是千年轮回的转折?还是神话缔造的起点?九幽冥地,战八方诸强,巍然不动;天劫秘境,汇各路英豪,谈笑风生。煞星高悬,蔑视众生!!!
  • 重生之俗人涅槃

    重生之俗人涅槃

    凡俗的沐阳重生了,他和所有重生人士一样,重来一回,就要活得精彩!为了这份精彩,他毅然决然的选择了不断的在赚钱路上前进,因为他深知唯有钱才能为自己的重生铺平道路,睥睨天下,逍遥自在,随心所欲!这是一个俗的不能再俗的故事,但人类世界不正是这一个个俗人组成的吗?且看这个凡俗之人如何在人世间不断奋斗不断改写自己的人生!
  • 最受读者喜爱的散文3

    最受读者喜爱的散文3

    一个人在其一生中,阅读一些立意深远、具有丰富哲思的散文,不仅可以开阔视野,重新认识历史、社会、人生和自然,获得思想上的盎然新意,而且还可以学习中外散文名家高超而成熟的创作技巧。编者从浩如烟海的散文卷帙中遴选出数百篇最受读者喜爱的作品,辑录成书。这些作品有的字字珠玑,给人以语言之美;有的博大深沉,给人以思想之美;有的感人肺腑,给人以情感之美;有的立意隽永,给人以意境之美。
  • TFBOYS之我的春天

    TFBOYS之我的春天

    恩!什么?上学遇见男神,咩哈哈,我真的是赚到了,男神,你等一等,你掉了一只小迷妹。
  • 秋云暗几重

    秋云暗几重

    应秋重:六年,和你认识到现在已经有三千多天。这多少个日日夜夜,有和你一起度过的,有喝酒度过的,也有彻夜难眠夺过的。祁夕桡,我从来没有半点想法说我不爱你了,一丁点都没有。
  • 医手毒妃

    医手毒妃

    六岁之前,浑浑噩噩,惨遭毒打,又被人一掌打下悬崖……十四岁之后,渐渐绽放风华,一手下毒,一手又可医治百病,之前所遭受的必要一一还回……不料却遇上了腹黑妖孽,在外人眼中,她清冷不可及,智商分分钟打败他人,可谁知,在妖孽面前,却总是挖坑把自己埋了。只因一句“娘子,我可不是外人”……
  • 身骑白马

    身骑白马

    等待与背叛。男欢并女爱。复仇后复虐。换下青葱,着上华服。她毅然抛弃寒窑。千年后的薛平贵与王宝钏。在荒诞的年代上演一出荒诞的戏,呈现出一个欲望的青春年华。最后都微笑地归于小团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