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8932700000002

第2章 陶器的起源与演进(2)

泥条盘筑法

此法是先将陶泥搓成条状,盘筑成器形,然后用手或工具将里外抹平,进行一系列的修理,烧制成陶器。用这种方法制成的陶器往往在器物内留下一圈一圈泥条盘筑痕。早期陶器一般采用以上方法。

轮制法

轮制法又可分为慢轮制作和快轮制作两种,其方法就是将陶泥放在能够转动的轮盘上,用手进行控制,轮制成各种器形,然后进行修整,加以烧制。此种轮制法生产的陶,成型比手制的规则,胎壁薄厚也比较均匀。

早期的陶器都是手制的,后来到仰韶文化时期才逐渐出现了轮制,而且采用的是慢轮制法。由于当时的生产技术非常低,轮制法在仰韶文化时期使用并不广泛,大部分的陶器制作都还是采用手制做法。到了龙山文化时期,由于社会生产力的不断发展,陶器制作技术较仰韶文化有了较明显的提高,出现了快轮技术。这种先进的制陶技术,更加提高了陶器的产量和质量,一般制成的陶器都比较规则,也非常精美,器壁薄而均匀。这种特点在龙山文化中的黑色陶器制作上表现得更为突出。陶器表面光亮,器壁可薄如蛋皮,人们往往称这种陶器为“蛋壳陶”。

三、烧窑

陶坯成型后再经打磨修饰,晾干,施彩或施纹,然后入窑焙烧。

入窑焙烧是制陶器的关键工序,烧成温度一般为800~1000℃。

最初的方法可能是在平地上堆放柴草,将坯体放在其上点火烧制,这种方法由于火力不集中达不到一定温度,致使所烧陶器质量差,成品率低。这种方式称作平地堆烧。

与此接近并略有改进的是封泥烧。根据民俗学的资料,这种生产方式是选择一块空地,将陶坯堆放在一起,用泥巴将陶坯整体盖紧并糊严,开一火口加柴添火,同时再开几个小口作为烟道。因火力不匀,温度不高,密封不严,陶器烧成后颜色不均匀,质地松脆。陶器上常有红黑相间的斑块,色彩不甚纯正,陶片易碎。

后来人们发明了陶窑。根据考古发掘资料,新石器时代的陶窑主要有横穴式窑和竖穴式窑两种。

横穴式窑由火口、火膛、火道、窑室和窑箅组成,窑室呈圆形,底上有窑箅,箅上有许多火孔,由火膛进入的火焰,经火道和火孔到达窑室。

在大地湾仰韶文化中发现有35座陶窑,在天水师赵村遗址也发现了6座保存较好的陶窑。在这些陶窑中,仅有2座浅穴平底式与平地烧陶的情况类似,其余均为较先进的横穴窑。大地湾二期编号为Y200的陶窑系浅穴平底式,整体呈椭圆形,是一个深0.16米的浅坑,靠左侧有一堵小土墙将窑室与火塘分隔,土墙两端各留有0.3米的缺口为通火道,窑的左侧下方是一个添柴加火的操作坑。此窑火塘与窑室在一个水平台面上,火势不如横穴窑旺盛,但深于地面之下,火力可借操作坑的风势,比平地烧陶进步,火力会强一些,隔墙又能使陶器受热较均匀。大地湾四期编号Y800的陶窑是一座典型的横穴窑,左侧长方形深坑为火塘,右侧为圆形窑室,中间有3条火道。有的窑室内火道呈树枝状,陶坯受热更加均匀。此类窑址火塘在下方,窑室在斜上方,火力旺盛,能达到1000℃左右的高温。

竖穴窑的窑室在火膛之上,火膛是口小底大的袋状坑,有多股垂直的火道通向窑室。

新石器晚期多见竖穴窑。以龙山时代的庙底沟遗址为例,这里发现一座比较完整的窑址,整体呈圆形,火膛呈长方形竖穴状,从火膛向上有8股放射形的火道通入窑室底部。火道之上用草泥土作成25个火眼的窑箅。窑室底径约0.9米,容积较小,窑壁上部呈弧形内收,便于封顶。当时盛行灰色陶器,可以看出庙底沟二期文化的制陶手工业,已经进入采用还原焰烧制灰陶的新阶段。

龙窑

多建筑在江南地区坡地上。最早发现于浙江上虞,为商代窑址。窑长条形,依山坡所建,由下自上,如龙似蛇,故名。亦称蛇窑、蜈蚣窑。窑室分窑头、窑床、窑尾三部分。此种窑因建在山坡上,火焰抽力大,升温快,同时装烧面积大,产量高,故自商代至明清时期南方地区多有砌筑。后来多用于瓷窑。

第三节陶器的分类与演变

一、陶质与陶色

陶器的质地一般分为夹砂陶和泥质陶。

从时代上,早期的陶器多为夹砂陶,由于受制陶工艺较为原始的影响,陶质比较酥松,颜色也不均匀。随着制陶技术的不断提高,陶土的处理工艺和烧成温度逐渐提高,出现了质地比较细腻的泥质陶。

从用途上,泥质陶多为盛储器,夹砂陶则多用于炊器。

早在新石器时代,陶器颜色的种类已经很多,比如有灰陶、红陶、黑陶、白陶、釉陶等。陶器之所以呈现出不同的颜色,主要是因制陶原料中含有呈色元素和烧窑后期人们能够改变、控制火焰的性质所致。灰陶是在烧窑后期,采用还原焰,使制陶原料中铁的氧化物大部分转化为二价铁,在这种情况下,烧成的陶器呈灰色或灰黑色。灰陶是人们日用陶器中最多的一种,质地较疏松、粗糙。红陶是在氧化焰气氛中烧成的,质地较坚硬细致。黑陶是在焙烧时,前期采用氧化焰,烧窑快结束时用浓烟薰翳(这时火焰是还原焰),经短时间渗透,便呈现黑色。烧成温度在1000℃左右。有的黑陶表面乌黑发亮,胎体薄如蛋壳。白陶是用高岭土烧成的白色陶器,胎质细腻坚硬,烧成温度在1000℃左右。在我国江南地区和东南沿海一带,还出土了独具特色的印纹硬陶,此后,人们还创烧了表面施釉的陶器,称釉陶。常见的有两种:一种胎呈灰色,胎质坚硬,器表带有灰色透明青釉,烧成温度达1000℃以上。一种原料为高岭土,其物理性能已接近瓷器,吸水率很低,火候1200℃,叩之有金属声,这种釉陶也被视为原始青瓷。

二、器表的装饰

陶器装饰不仅可以对陶器的表面进行美化,还能加固陶坯,使之更加实用。陶器的美化装饰手法多种多样,有戳印、压印、拍印、刻划、附加堆纹、镂空、模印浮雕等。压印,是以绳纹为代表,它是用绳子缠成的中间粗两端细的轴状工具,在陶坯上压印出整齐的绳纹,这虽是一种较原始的纹饰,但流行的时间很长,从新石器时代一直到历史时期都可以见到。拍印,是用阴刻的条形、方格形及几何形的陶或木板拍印在陶坯上。这种方法简单实用,直到今天,仍有许多少数民族在制陶过程中使用这种方法。刻划,以木棒做工具,在陶坯上直接划出弦纹、几何纹、点状纹,其中的弦纹是当时较为常用的一种纹饰。一般早期的陶器多见戳印纹、附加堆纹。新石器晚期的陶器常见弦纹、素面磨光等。这些装饰方法多在入窑烧制前完成。

彩纹分两种,一种是烧后画彩,称作彩绘纹,如山东岳石文化的彩绘陶,但这种工艺因为颜色容易脱落,所以比较少见。一种烧前施彩,统称彩陶,以仰韶文化为代表的彩陶多是使用这种方法。彩陶一般使用红、棕、黑、白等颜色。常见的彩陶纹样有:一,动物纹和人物纹,以鱼、蛙、鹿、鸟等等为装饰主题,人物纹有人面、人体等,也有舞蹈等场面。仰韶文化的人面鱼纹、鱼纹、鱼鸟结合纹,生动精彩,变化多端,具有鲜明的时代和地域特色。二,几何纹,多从抽象化的动物纹、植物纹、编织纹演变而来,有宽带纹、三角纹、曲折纹、斜线纹等。三,编织纹,有线纹、篮纹、绳纹等。四,在陶器的口沿或其他部位施的宽带纹,有的还饰有各种符号,可能代表着各种特殊的意义或某种特定的记号。

三、用途

日常用具大体可分为饮食器、炊煮器和储藏器。其中盆、钵、碗、杯、豆、勺属饮食器;鼎、鬲、簋、釜、灶属炊煮器;壶、罐、瓶、瓮属储藏器。新石器时代的陶器多为日常用具,早期以罐为主,既可以用作储藏器,又可用作炊器。随着制陶技术的进步,分类越来越明确,比如炊煮器逐渐发展出三足器,而盛食器也出现圈足、平底等各种形式。比如大汶口文化和龙山文化的袋足鬹、鬼脸形足鼎、彩陶豆等。新石器晚期到商周时期的陶器则从以上陶器中衍生出各种礼器,比如山东龙山文化的蛋壳陶杯,商周时期的鼎、簋、匜等。

建筑材料中国建筑陶器的烧造和使用,是在商代早期开始的,最早的建筑陶器是陶水管。到西周初期又创烧出板瓦、筒瓦等建筑陶器。秦代秦始皇统一中国,结束了诸侯混战的局面,各地区、各民族得到了广泛交流,中华民族的经济、文化迅速发展。到了汉代,社会生产力又有了长足的发展,手工业的进步突飞猛进。所以秦汉时期制陶业的生产规模、烧造技术、数量和质量,都超过了以往任何时代。秦汉时期建筑用陶在制陶业中占有重要位置,其中最富有特色的为画像砖和各种纹饰的瓦当,素有“秦砖汉瓦”之称。

在秦都咸阳宫殿建筑遗址,以及陕西临潼、凤翔等地,发现众多的秦代画像砖和铺地青砖,除铺地青砖为素面外,大多数砖面饰有太阳纹、米格纹、小方格纹、平行线纹等。用作踏步或砌于壁面的长方形空心砖,砖面或模印几何形花纹,或阴线刻划龙纹、凤纹,也有模印射猎、宴客等场面的。

艺术陶和明器所谓艺术陶,即是脱离了具体用途,仅拥有艺术欣赏及其相关功用的陶制品,比如和祭祀、丧葬等有关。明器一词,源于《礼记檀弓上》:孔子曰:“之死而致死之,不仁而不可为也。之死而致生之,不知而不可为也。是故竹不成用,瓦不成味,木不成斫,琴瑟张而不平,竽笙备而不和,有钟磬而无簨虡。其曰明器,神明之也。”因为是专门为随葬而制作的器物,又称冥器。除日用器物的仿制品外,还有人物、畜禽的偶像及车船、建筑物、工具、兵器、家具的模型。在中国,从新石器时代起即随葬明器。明器是考察古代生活和雕塑艺术的有价值的考古实物。

正因为如此,我国古代的艺术陶主要部分均为明器。比如著名的秦始皇兵马俑、唐三彩等。

中国新石器时代的墓中,已出现专供随葬的模型,如江苏邳州大墩子遗址墓中出土方形尖顶陶屋、甘肃秦安大地湾遗址墓中出土彩绘陶靴等。商周时期明器日益普遍,河南安阳商墓中曾发现锡铅铸造的礼器和武器,以及仿青铜礼器制作的陶明器。战国时期,仿青铜礼器和乐器的陶明器更加普遍,象征车马的小型车马饰和陶、木质俑开始流行,甚至连竹木制作的床榻几案等家具和琴瑟等乐器,也常常是仿实用器的明器。秦汉时期陶明器数量更多,秦始皇陵出土的兵马俑(见秦始皇陵兵马俑),大小如真人真马。反映财富的楼阁庭院、侍卫奴仆、井仓灶磨、车船、鸡狗等明器,在汉墓中随处可见,而且造型大多逼真。魏晋南北朝时期,北方流行武士俑、胡人俑、伎乐俑、陶牛车,南方流行青瓷明器,其中以莲花尊、魂瓶、虎子(溺器)等最具特色。唐代出现三彩明器,工艺水平很高(见唐三彩)。北宋以后,纸明器逐渐流行,其他质料明器减少;但在官僚地主墓中仍不乏陶、木明器。

同类推荐
  • 中药储存与养护

    中药储存与养护

    本书是高等职业教育中药制药技术、中药专业的一门专业必修课程。以中药储存与养护为工作过程,主要内容包括中药药品储存与养护的基本知识、药品验收、日常养护及出库,常见中药保管养护技术及质量检验等。本书的任务是使学生具备从事药品保管等工作所必需的药品养护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通过讲授和实践,使学生掌握药品储存与养护的基础知识,学会药品验收、养护及出库的基本技能,为学生今后学习相关专业知识和职业技能、增强继续学习和适应职业变化的能力奠定坚实基础。本书可作为高职高专中药制药、中药专业教材,也适用于中职中药、中药制药专业学习用书,还可作为相关人员学习中药储存与养护相关知识和技能的参考用书。
  • 性格气质的故事(中华典故故事全集)

    性格气质的故事(中华典故故事全集)

    成语是汉语词汇宝库里的璀璨明珠。它是长期以来人们在相沿习用的过程中,形成的形式简洁而意义精辟的固定短语。它结构严谨,表现性强,具有庄重典雅的书面语色彩,历来为人们喜闻乐用。不论讲话或作文,准确恰当地镶嵌或点缀一些成语,会使语言锦上添花。
  • 青少年必学古文名句的故事(启迪青少年的语文故事集)

    青少年必学古文名句的故事(启迪青少年的语文故事集)

    启迪青少年的语文故事集——青少年必学古文名句的故事启迪青少年的语文故事集——青少年必学古文名句的故事。
  • 青少年应该知道的秧歌和鼓舞(阅读中华国粹)

    青少年应该知道的秧歌和鼓舞(阅读中华国粹)

    阅读中华国粹系列是一部记录中华国粹经典、普及中华文明的读物,又是一部兼具严肃性和权威性的中华文化典藏之作,可以说是学术性与普及性结合。丛书囊括古今,泛揽百科,不仅有相当的学术资料含量,而且有吸引入的艺术创作风味,是中华传统文化的经典之作。本书分为秧歌、鼓舞两部分,主要内容包括:东北秧歌;山东秧歌;河北秧歌;河南秧歌;山西秧歌;陕西秧歌等。
  • 爱国爱民(上)

    爱国爱民(上)

    本丛书筛选内容主要遵循以下原则要求:(1)坚持批判继承思想,取其精华、去其糟粕。既不全盘肯定,也不全盘否定。坚持抽象继承、演绎发展、立足当代、为我所用。(2)坚持系统整体的原则。注意各历史时期分布;注意各民族的进步人物;注意各层面人物;注意人物各侧面。做到:竖看历史五千年,纵向成条线;横看美德重实践,横向不漏面。(3)坚持古为今用,为我所用原则。在发掘美德资源时,特别挖掘古代人物故事、言论,注重寻找挖掘各阶层、各民族的传统公德、通德、同德;注重人民性、民主性、进步性、发展性、普遍性、抽象性,不求全古代,不求全个体。
热门推荐
  • 《我们那些年还在一起》

    《我们那些年还在一起》

    讲述残疾人蒋可欣童年时期跟伙伴们在一起的回忆,那时候她还是个十分健康的漂亮女孩。
  • 星河鱼跃

    星河鱼跃

    广袤的宇宙,浩瀚无边。宇宙之外究竟如何?人类是否是这宇宙中唯一的高等生物?神佛是否存在?想要知道问题的答案,让我们一起来探寻吧!
  • 在清华听的12堂财富课

    在清华听的12堂财富课

    国内哪所大学造就的亿万富豪校友最多?答案是清华大学。改革开放以来,清华大学培养和造就了84名亿万富豪,校友财富合计近3000亿。清华大学之所以培养出这么多超级富豪,主要是因为它独特的教育理念。严开编著的《在清华听的12堂财富课》全面总结了清华大学的财富理念,试图站在巨人的肩膀上,感染更多的人,让你能够通过对《在清华听的12堂财富课》的学习打开财富之门。
  • 孽缘相撞:逃不开的命运

    孽缘相撞:逃不开的命运

    遇上不该爱的人,三个人的命运,两女一男,他们该如何选择!她一下飞机遭人拐走,保镖被卖到了妓男院,好惨!而他就是拐她的人,他们将开起权利大战!他们谁会赢?静请期待!
  • 那是不了了之的爱情

    那是不了了之的爱情

    在那个懵懵懂懂的时期里,你或许会遇到,或许遇到过,又或许已经遇到那么一个人。那么一段感情。到后来,你也不知道那是不是所谓爱情。可是那段情,却一直深埋于心。我也曾遇到过,那是一段不了了之的爱情。
  • 快穿女配之旅

    快穿女配之旅

    对于半路杀出来的系统,伊霜表示很无奈,自己明明在现代活得好好的,却偏偏要去小说里攻略男主或男配。。伊霜:“天呐,谁能告诉我这个呆萌的系统是怎么回事!!”系统:“谁能告诉我这个可以为了吃不顾一切的宿主是哪里来的!”
  • 灵法神尊

    灵法神尊

    本为上古时期,荒域第一修炼天才的杨枫,却在一次试炼之中,遭到同辈族人的背叛,悲愤之下,引爆灵符,与之同归于尽。却没想到,灵魂被封存在了一个神秘之物中,直至数十万年之后,再次重生,携着逆天之物,在这个修法衰败的时代,开启一段新的征程.......
  • 六鼎记

    六鼎记

    剑尘,江湖中公认的第一高手,一手快剑法出神入化,无人能破,当他与消失百年的绝世高手独孤求败一战之后,身死而亡。死后,剑尘的灵魂转世来到了一个陌生的世界,并且飞快的成长了起来,最后因仇家太多,被仇家打成重伤,在生死关头灵魂发生异变,从此以后,他便踏上了一条完全不同的剑道修炼之路,最终成为一代剑神。本书实力体系,由低至高——圣者,大圣者,圣师,大圣师,大地圣师,天空圣师,圣王,圣皇,圣帝。
  • 情殇落忆

    情殇落忆

    每一段情,每一段伤,你可曾后悔过?后悔?有什么用?若能重来,再也不要爱上。我宁粉身碎骨,我宁受尽屈辱,我宁魂飞魄散,就只不愿见你、爱你、跟你在一起。
  • 武临东方

    武临东方

    太古至今,武道传承数万载,人们观太古,走捷径,以武入道。如今大劫将至,而古国新立,天下尚且太平,一个患病少年本应不习武道,却遇之美人,美人之言让他不屈于今,他决定他要逆天改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