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8932500000015

第15章 明珠闪耀——其他著名佛教石窟(3)

进入有“故事画之冠”的17号洞窟,这里的四壁、窟顶、甬道等地方,到处是色彩艳丽的壁画。其中有一幅格外引人注目:只见一只满载货物的骆驼昂首而立,眼望远方;骆驼前面,两个脚夫头戴尖顶小帽,脚蹬长腰皮靴,身穿对襟无领长衫,满脸胡须,面向前方,正在振臂欢呼。他们为何这样如此兴奋呢?原来,在脚夫前面还有一个人,只见他两眼微闭,神态自若,高举着正在熊熊燃烧的双手,指明了骆驼商队前进的方向!这就是著名的“萨薄白毡缚臂,苏油灌之,点燃引路”的佛教本生故事。撇开这幅壁画的宗教色彩,不难看出在当年的丝绸之路上,骆驼商队与佛教僧徒的密切关系。商贾、脚夫需要僧尼为他们祈求平安,而僧尼则不仅需要商队的货物与施舍,还往往与庞大的骆驼商队结伴而行,或者西去印度求法,或者东去长安、洛阳传经。

克孜尔石窟的壁画,手法和技艺最令人拍案叫绝的当属佛教本生故事画。它不仅艺术水平高,别具一帜,而且数量也最多,比莫高窟、龙门、云冈三处石窟的总和还要多出一倍,实属罕见。在莫高窟的壁画中,描绘释迦牟尼佛前几世苦难苦行、积善积德的故事(即佛教本生故事的壁画),大多是采取连环画的形式,用许多场面展开故事情节。而克孜尔石窟中的壁画却别具一格,卓越的画师们竟然巧妙地把复杂的故事描绘在一个菱形的画面中。如“猕猴王本生故事”,叙述了释迦牟尼前世为猕猴王,他爱护群猴,历尽千难万险,最后舍生救助猴群。故事有着曲折而又动人的过程,讲述这个故事的佛经就多达几百页;但在克孜尔壁画中,却把这个长长的故事概括浓缩在一个画面里,实在是令人赞叹不已。画面中,只见奔逃的猴群前面临近深渊,而后面又有追捕的猎人引箭待发,猕猴王的两只脚死死地攀援住深渊两岸的树枝,以自己的身体作为桥梁,引渡群猴,安全地跳过深渊。猕猴王的身上有猴子在奔驰,衰竭的体力很快就要支持不住,却浑然忘我,而是转脸焦急地看着稚弱的猴子。这幅画把猕猴王舍生忘死、关心群猴安危的拳拳之情描绘得活灵活现,手法极其高超。诸如此类的佛教本生故事画,不仅代表了克孜尔石窟壁画的精华,而且在世界上也是堪称一绝。

克孜尔石窟内不仅有大量宣扬佛教教义的壁画,也有当时畜牧、狩猎、农耕、乘骑、古建筑的真实写照。如第175窟内的中心柱右面的通道里,有两幅著名的壁画。两头膘肥体壮的老黄牛,低头甩尾,合抬一根木杠,正在奋力地向前拉犁。犁后的农夫一手举鞭,一手扶犁,正聚精会神地犁地。与这幅“二牛抬杠”图相邻的还有一幅“耕作图”。只见头戴小帽、身穿短裤的农夫,手持一把形似锄头的挖土工具,正在向下用力刨土。栩栩如生、惟妙惟肖的画面,不禁使中外的学者和参观者们为古代龟兹画师的高妙手法而心生钦佩之感。

克孜尔石窟里的壁画还有“一绝”。它不是画在涂白的泥壁上,而是在泥壁上直接作画,既采用了有覆盖的矿物颜料,也使用了透明的颜料。着色方法不但有平涂的烘染,而且有水分在底壁上晕散开来。这种具有独特风格的“湿画法”,也称“凹凸画法”,是古代智慧的龟兹人的一种创造,可谓绚丽的石窟壁画园地里最鲜艳的一枝花朵。

克孜尔石窟的壁画,既有汉文化的深刻影响,也有对外来文化艺术的巧妙接受,体现了古代龟兹画师的非凡智慧。如他们用粗犷有力的线条,勾画出雄健壮实的骨胳;用赭色的颜料,烘染出丰富圆润的肌肤;用均匀的笔触,画出了布置妥帖的衣褶;又借助一条飘曳的长带,表现出飞天凌空飞舞、自由翱翔的意境,使游人一看到那些曼妙的身影,顿生“天衣飞扬,满壁风动”之感。

三、壁画的破坏

克孜尔石窟的第76窟被称为“孔雀洞”,高大的石窟里曾以绘有众多孔雀而知名。但是进入洞窟观看,不仅石窟正中的一座立塑坍塌,就连四壁和旧洞上的孔雀画面也是刀痕累累,疮痍满目。而从残存在洞顶上的几只孔雀来看,无不翎羽艳丽,栩栩如生。仿佛有些微的惊动,它们就会振翅飞走。久久凝视着如此精美而又狼藉不堪的孔雀壁画,那一条条刀痕,那一道道划痕,就好像长鞭一般,抽打在每一个前来观看的游人的心上,心疼、惋惜、嗟叹、痛恨……诸般感情会从心底油然而生,令人感慨万千。

这些浸透着古代龟兹人血汗的惊世之作,在苦难深重的旧中国时期,却屡屡遭到外国考古学者和探险家的窃取。甚至在“取”不走的时候,这些所谓的“文明人”还进行着疯狂的破坏。

在克孜尔石窟,他们不仅盗走了众多的雕塑,还用胶布粘走了大量精美的壁画。20世纪30年代初,德国柏林民俗博物馆考古队的勒柯克,从这里盗走的壁画、塑像和其他艺术品,再加上手抄或印刷的汉文、梵文、突厥文等的文书,竟然达到上百箱之多!勒柯克在窃取了大量文物而成为腰缠万贯的富翁之后,还不以为耻地宣扬,说在他的考古队里,有一个名叫巴图斯的人:“充分懂得怎样把一幅幅的壁画,整个地锯下来,并懂得怎样进行包装,使之能无损地运回柏林。”

西方盗贼的疯狂掠窃,极大地破坏了克孜尔石窟壁画的整体美,留下了惊世的遗憾!一位西方学者曾经感叹:这里的每一种壁画都是无价之宝;在这里即使随便捡块瓦片,都比美国的历史长!

知识小百科

你知道其实道教也有石窟吗?

太原龙山道教石窟,是我国现存规模最大的纯道教石窟,由全真七子丘处机的弟子宋德芳于1234年左右主持开凿而成。现有9窟。

其中的唐窟造像,皆脸庞圆润,体态饱满壮硕,衣裙贴体,衣纹如泥条凸起,很明显是模仿唐代佛教石窟的凿刻方法而来。而元代石窟造像,几乎全部采用了圆雕的手法,风格朴实凝重,衣纹采用阴刻,褶皱分明厚重,人物铺陈也与佛教石窟雕像风格迥异,注重写实。

龙山道教石窟具有鲜明的蒙元特色,在中国道教和道教艺术史上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另外,石窟中还遗存有许多元代题记,记述了石窟开凿的准确纪年。因此,龙山道教石窟不仅是研究中国道教发展史和道教美术不可或缺的重要依据,也是研究元代雕刻、书画和文学艺术的实物依据。

第五节巩县石窟

巩县石窟,位于河南巩义市(原巩县)西北2.5公里的洛河北岸,开凿于邙山岩面上,又叫“北魏石窟寺”、“巩义石窟寺”。巩县石窟的浮雕保存较为完整,历经北魏、东魏、西魏、北齐至唐、宋等朝代。现存大窟5个,摩崖大像3尊,佛龛约1000个,摩崖造像龛238个,总计造像7700余尊,铭刻186方。总体的艺术风格与龙门石窟相近,虽然巩县石窟的规模小,整体造像的艺术水平也不如龙门石窟,但其中亦不乏令人称道的艺术精品。

一、石窟历史

巩县石窟第4窟外第119号佛龛有唐代龙朔(661~663年)年间所刻的“后魏孝文帝故希玄寺碑”。碑文称北魏孝文帝时(471~499年)此处已建寺,时称“希玄寺”。唐代更名为“净土寺”,宋、明两代皆称“大力山石窟十方净土禅寺”,今简称“石窟寺”。造窟的记载最早见于明代嘉靖年间重修的“石窟寺碑记”:“……自后魏宣帝景明之间凿石为窟,刻佛千万像,世无能烛其数者……”但其依据不详。据碑记推测,巩县石窟的大规模开凿约在北魏后期熙平(516~518年)至永熙(532~534年)年间。

二、石窟内容

巩县石窟除第5窟外,其余的4个洞窟均呈方形,有中心柱,柱的四周凿龛造像,多为一佛、二弟子、二菩萨。其中,第1、3、4窟的中心柱四面凿龛,或一层或上下两层。各窟四壁布满“千佛龛”,从3层到16层不等。佛像龛凿于千佛龛下部(如第1窟左、右、后三面千佛龛下各列4个佛龛),或置于千佛龛中间(如第3窟在三面千佛龛正中各凿一佛龛)。

佛像为“褒衣博带”式,面貌方圆,嘴角上翘,表情宁静,结跏趺坐,褶纹稠叠,有规律地垂于座前,富于装饰感,保持着浓重的北魏风格。佛座下两侧各有一对狮子,蹲伏披毛,形象逼真。佛像的背后均有火焰纹,象征光明,两侧刻有飞天和莲花等,弹琵琶、吹横笛的伎乐飞天,生动活泼,栩栩如生,构成了以佛为主,对称、协调的成组石雕。

主柱基座的每一面都雕有力士像,形态各异,力士下面雕有千奇百怪的神王,有狮首、龙首、象首、兔首、牛首、双面人等形象,面目狰狞,姿态吓人,动作夸张,雕凿手法粗犷,给人以恐惧感,与佛、菩萨宁静安详的形象形成了鲜明的对比。方柱的上端每面都有莲花、垂鳞纹、飘带等组成的垂幔,刻工精湛,美观而又庄重。据说北京人民大会堂天花板上的莲花图案,就是模仿巩县石窟内的莲花图案制作的。第3窟中心柱西面的龛楣帷幔,尤其新颖别致:中部刻有三个“饕餮”(传说中的龙的第五子,非常贪吃;两端为两只对称的龙,皆口衔垂幔及璎络;外侧刻有飞天或伎乐,造型朴拙浑厚。

三、帝后礼佛浮雕

巩县石窟的石刻中,最重要的部分是第1、3、4窟南壁门两侧的“帝后礼佛行列”浮雕。由于龙门石窟宾阳洞的“帝后礼佛图”已被盗凿,流入美国,所以巩县石窟的“帝后礼佛”浮雕遂成为国内现存的重要的代表性作品,其中,又以第1窟的礼佛图最为完整,最为精美。

第1窟的礼佛浮雕在南壁窟门左右,各作三层,相向排列。东侧系以帝王为首,后面跟随文武大臣和众多的侍从。其中,主像有13人,高约60厘米;侍从约40余人,较主像矮小,高约40厘米;西侧系以皇后为首,还有众多嫔妃。其中,主像有11人,侍从约30余人,皆略小于东侧人物。帝王头戴平天冠,右手拿着莲枝,左手置于侍者所捧的香炉之中;两侧侍者或为帝王牵衣,或持扇,持装饰华丽的伞盖。其余的男像皆戴着高高的帽子,各与身边持伞、扇之侍从形成一组。皇后和众位嫔妃头戴莲花冠,各自也都有持伞拿扇的侍从追随。

帝后礼佛浮雕中,每层浮雕由于方向、服饰的一致而形成强烈的整体感,上部空间由于斜向的羽扇、伞盖和飘动着的结带以及人物的参差错落而增加了整个画面的变化与美感,整个行列表现了贵族上层人物的雍容华贵和虔诚肃穆的宗教感情。可以说,“帝后礼佛图”,构图如此协调,刀法如此熟练,造型如此逼真,匠心如此独运,实乃绝无仅有,堪称国家之珍宝,艺术之绝品!

巩县石窟的雕刻技法与龙门石窟的不同。如龙门石窟古阳洞中雕刻的“供养人”行列,人高虽仅有20厘米左右,但局部雕凿精细。巩县石窟的雕琢则重视整体,人物除僧尼袈裟有几条衣纹外,每个形象主要是靠圆浑的浮雕体积感构成,主像腹部的自然前挺及两臂的动作,在侍从的众多垂直线中异常突出。另外,浮雕概括洗练的特点在巩县石窟内其他北朝石刻上也极为明显,如第1窟东壁第1龛内的比丘造像、各窟壁脚所雕的伎乐浮雕等。

综之,巩县石窟的规模虽然不大,但它的总体设计和工匠的高超技艺,说明它应是帝室营建的,是研究中国早期石窟雕刻史的重要实物。

知识小百科

巩县石窟开凿于邙山,那么,你知道邙山都有哪些著名的景致呢?

邙山又名北邙,横卧于洛阳北侧。东西绵亘190余公里,海拔250米左右,面积约有500平方公里。邙山是洛阳北面的天然屏障,也是军事上的战略要地。邙山的著名景致有:

第一,邙山陵墓群。有东汉、曹魏、西晋、北魏四朝十几个帝王的陵墓及皇族、大臣的陪葬墓,如汉光武帝刘秀的原陵、西晋司马氏、南朝陈后主、南唐李后主之墓等都在此,总数在千座以上,为东汉(25~220年)至三国(220~280年)时期的古墓。这是由于邙山地势开阔,风景宜人,树木森列,苍翠如云;再加上在邙山地表以下5~15米的土层,渗水率低,粘结性能良好,土壤紧硬密实,所以最适于安置墓穴。唐代著名诗人白居易曾有诗句云:“北邙冢墓高嵯峨。”俗谚亦说:“生在苏杭,死葬北邙。”

第二,“邙山晚眺”。如果登上邙山山顶,纵目远望,伊水、洛水碧波荡漾,周围秀丽的自然风光和人文景象尽收眼底;尤其傍晚时分,华灯初上,但见万家灯火,点点闪闪,如同天上的繁星,而周围一片静谧幽深,令人早已忘却了尘世的烦恼,而悠悠然仿佛进入了琼楼玉宇的飘渺仙境之中。“邙山晚眺”,已成为著名的“洛阳八大景”(龙门山色、马寺钟声、天津晓月、洛浦秋风、铜驼暮雨、金谷春晴、邙山晚眺、平泉朝游)之一。唐代诗人张籍曾写诗热烈地赞颂邙山风景:“人居朝市未解愁,请君暂向北邙游。”

同类推荐
  • 项目型销售与标准化管理

    项目型销售与标准化管理

    本书是一本基本理论与实际案例相结合的书籍,它区别于传统的营销理论书籍,具有很强的可读性,有利于读者吸收和运用;是一本适合各高等院校和研究机构等研究工业品市场的参考用书;是一本指导从事工业品行业的工作者制定营销战略,从事营销实战的最佳用书。
  • 筑梦蓝天

    筑梦蓝天

    罗阳同志是我国航空科技战线上的优秀代表,为我国航空工业的振兴和科技事业的发展无私奉献了一生。2012年11月25日,罗阳同志在歼15舰载机研制现场因劳累过度突发心肌梗死牺牲在工作岗位上。习近平、李克强、张德江、刘云山等党和国家领导人第一时问要求相关部门宣传、弘扬罗阳同志精神,宣传、弘扬航空报国精神,要求广大党员、干部学习罗阳同志的优秀品质和可贵精神。国务院追授罗阳同志“航空工业英模”称号,巾共中央组织部追授罗阳同志“全国优秀共产党员”称号。之后,中共巾央组织部、中共中央宣传部联合下发了《关于广泛开展向全国优秀共产党员罗阳同志学习活动的通知》,在全国范围内开展向罗阳同志学习的活动。
  • 魅力教师的修炼

    魅力教师的修炼

    本书综合了教师的形象魅力、道德魅力、教学魅力、语言魅力、社交魅力、管理魅力,从而弥补教师在教育过程中的不足。在论述与事例中使读者更深层次地认识到魅力的重要性,使读者在教师生涯中的魅力达到极致。
  • 格兰特船长的儿女(语文新课标课外读物)

    格兰特船长的儿女(语文新课标课外读物)

    现代中、小学生不能只局限于校园和课本,应该广开视野,广长见识,广泛了解博大的世界和社会,不断增加丰富的现代社会知识和世界信息,才有所精神准备,才能迅速地长大,将来才能够自由地翱翔于世界蓝天。否则,我们将永远是妈妈怀抱中的乖宝宝,将永远是温室里面的豆芽菜,那么,我们将怎样走向社会、走向世界呢?
  • 学生理想信念的教育

    学生理想信念的教育

    学生德育是指学校按照一定的社会道德要求,有目的、有计划、有系统地对学生进行思想、观念和道德等方面的影响,并通过学生积极的认识、体验与践行,使广大学生形成社会所需要的道德品质。学校德育教育的目标是德育工作的出发点,它不仅决定了学校德育的内容、形式和方法,而且制约着德育工作的基本过程。
热门推荐
  • 相思谋:妃常难娶

    相思谋:妃常难娶

    某日某王府张灯结彩,婚礼进行时,突然不知从哪冒出来一个小孩,对着新郎道:“爹爹,今天您的大婚之喜,娘亲让我来还一样东西。”说完提着手中的玉佩在新郎面前晃悠。此话一出,一府宾客哗然,然当大家看清这小孩与新郎如一个模子刻出来的面容时,顿时石化。此时某屋顶,一个绝色女子不耐烦的声音响起:“儿子,事情办完了我们走,别在那磨矶,耽误时间。”新郎一看屋顶上的女子,当下怒火攻心,扔下新娘就往女子所在的方向扑去,吼道:“女人,你给本王站住。”一场爱与被爱的追逐正式开始、、、、、、、
  • 暮夏怀寂沁

    暮夏怀寂沁

    这是一个悲伤的故事。一个错误的开始,毁了他们的人生。是啊,有时候我们真的应该回头看看。
  • 巡礼空间

    巡礼空间

    飘渺宇宙,浩瀚无垠。传闻在遥远星河,有一处神秘无边的原野,那里没有饥饿,没有斗争,没有痛苦和悲哀……那是从一切痛苦和烦恼中解放出来的永久净土……那是人们向往之地,名为――巡礼空间。
  • 天伏

    天伏

    在这个浩大的世界,群雄并起傲立于世,修炼者更是多如牛毛!能者移山填海,帝者摘星夺月!他们谱写了无尽的战歌!然而,却都悉数消失在时间洪流。随着一个青年的到来,一个让无数生灵永世传唱的神话就此开启......
  • 玄炎录

    玄炎录

    混沌形成之际,天地间衍生出三十六天罡焰,七十二地煞焰,共为一百单八焰。异炎大陆的婴儿出生时,则伴生一百单八焰其中一焰,融入婴儿体内,与婴儿共生。十六岁的孤儿陈玄炎,同青梅竹马的少女,懵懂无知的他们,走出大山,踏进这三千大世界!续写一方传奇!
  • 幸运主播

    幸运主播

    应龙发现在网络直播的时候,无敌幸运,心想事成!网络直播间的幸运神龙,是他,是他,就是他!……打游戏技术烂?对方直接猪队友送你超神。武器强化不上三?我来不废话直接加二十。娃娃机老是抓不到?帮你想抓哪个就哪个。钓鱼很困难?说吧想要大黑鱼还是红鲤鱼。赌石鉴定真不会?随手买块原石切开翡翠。
  • 凯,我们好像似曾相识

    凯,我们好像似曾相识

    小时候,我们是青梅竹马,可是我(夏幽幽)却在一场车祸中失忆,高中时,我们再次相遇,你却已经成为了大明星,可你并没有忘记我,我们又重新在一起
  • 纵横家与“合纵连横”

    纵横家与“合纵连横”

    《中国文化知识读本:纵横家与合纵连横》纵横家指春秋战国时期从事合纵或连横外、交运动的政治家、外交家及军事家。纵横最初只是表方向的概念,南北向称为“纵”,东西向称为“横”。到战国时期,演变成政治概念,当时割据纷争,王权不能稳固统一,需要在国力富足的基础上利用联合、排斥、威逼、利诱或辅以兵法不战而胜,或以较少的损失获得最大的收益。于是,熟悉政治形势,善于辞令和权术,充分利用智谋。思想、手段、策略处理国与国之间问题的纵横家就应时而生。《中国文化知识读本:纵横家与合纵连横》适合大众读物。
  • 问仙境

    问仙境

    问仙境,为你展现一场波澜壮阔的修仙之旅。
  • 神道符召

    神道符召

    人道治世,三百年一轮回。龙气镇压统治天下,同时也积压怨气无数。而大虞定鼎天下,却已经有五百年了。此时,青阳道将起,天下大劫将生!一个带着六道天经的小小土地,却悄悄出现在凤来山上。立志健全神道,使阴阳各归其所!正是:符召成九品神道吾独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