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8932200000035

第35章 启蒙思想家与实学教育思潮(2)

三、王夫之对教育思想的总结

王夫之是明清之际的唯物主义思想家和教育家。他一生虽然从事教育实践的时间不长,也没有教育方面的专著,但在其思想和理论体系中,蕴含了教育理论上许多卓越的见解。他对中国古代教育家的教育思想,特别是宋明理学家的教育思想,进行了总结和清理,成为中国古代教育思想史终结阶段的重要代表人物。

性与习、知与行、动与静、学与思、教与学、师与生等关系,是古代教育思想中的一些重要问题,王夫之从唯物主义和朴素的辩证法观点出发,对这些问题发表了自己独特的见解。

1.性与习

从孔子提出“性相近也,习相远也”开始,人性问题便成为古代教育家讨论的中心,并由此出发论教育的作用。如孟子的性善论、荀子的性恶论、董仲舒的性三品说、朱熹的天地之性和气质之性、王守仁的致良知等,他们的共同点是把人性看成是先天固有而不变的,将教育的作用理解为发展固有的性,或改造先天的性,或恢复本来的性。

王夫之则认为人性不是“一受成型”的,而是后天“日生日成”,从而提出“性与习成”的观点。他说人出生时性并未定型,以后随着生活和学习的变化而变化,人生的过程就是一个不断受教、不断完成性的过程,因此教育的作用既不是发瞑也不是变性,而是“继善成性”。可见,他十分重视后天的环境和教育,这一思想虽古人早已有之,但王夫之的创见在于把环境和教育看成是成性的条件,指明人性的善恶不是先天就有,是后天形成的。他克服了前人把性与习割裂开来的片面性,进一步论证了教育在人性的形成过程中的重要作用。

2.知与行

孔子很重视言行的一致,以后在知行问题上分为两种观点:一是知先行后说,如《中庸》将学习过程总结为“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朱熹在制订《白鹿洞书院学规》时强调此为“为学之序”;二是知行合一说,以王守仁的思想最有代表性。

王夫之认为这两种知行观都是片面的,知先行后说是“汲汲于先知以废行”,把学者困疲于知见之中;知行合一说是“销行以归知”,“以知为行”,两者的共同点均为排斥行。他主张行先知后、知行并进,理由是:就知和行而言是各有效用,且相互为用,所以由知而行,由行而知,互相促进,不断深化,能使认识“日进于高明而不穷”;其次在于行是知的基础,认识从行来,依赖于行,“行可兼知,而知不可兼行”;更为重要的是行乃检验知的标准,“可以得知之效也”,并且知的目的也是为了实践。王夫之对知行关系的揭示达到了一个新的高度,从而对中国传统的教育过程论——由知到行的观点进行了改造,强调行的重要性,并将此运用到教学之中,提出教者应要求学生注重实践,即“教必著行”。

3.动与静

主静作为教学原则在中国古代教育思想中由来已久,先秦的思孟学派倡导存养省察可谓开了主静之端,理学家更是将主静的观点发展到极端。程朱理学提出“主敬”的为学之方,就是要随时做到正其心、诚其意、存养收敛,其实就如同佛门修行一样,静坐的功夫到了,便能除却物欲而显现“天理”。陆王学派更同禅宗一样,提出学以“明其心”,把静坐得道的内心修养,当作为学的根本途径。

王夫之则认为天地万物生于动而不生于静,并且这个动的过程是无始无终、永不止息的。因此,他反对主敬(即主静)的为学之方,主张一个人的修身关键在于动,“动者,道之枢,德之牖也”,唯有动才能变化日新,才能“继善成性”,唯有顺应动的规律,才能自强不息,才能最终取得成就。

4.学与思

早在春秋时期,孔子就提出学思结合的思想,即“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以后的教育家也都十分重视学与思的问题,虽然他们的侧重点各有不同。王夫之则对学和思的关系进行进一步论述:“学则不恃己之聪明,而一唯先觉之是效;思则不徇古人之陈迹,而任吾警悟之灵。”他认为学习必须虚心,才能继承前人的思想成果;思考则不能墨守古人的陈迹,不为古人的思想禁锢自己的头脑,要进行独立思考,唯有把虚心学习和独立思考结合起来,才能取得好的效果。王夫之并指出学和思的关系是相辅相成的,“学愈博则思愈远”,“思之困则学必勤”,“二者不可偏废,而必相资以为功”。他在前人思想的基础上更深刻地论述了学与思之间的辩证关系。

王夫之还以他关于学思结合的见解对“格物,致知”和学、问、思、辨的学习过程进行新的阐述。他说:大抵格物之功,心官与耳目均用,学、问为主,而思辨辅之,所思所辨者皆其所学、所问之事。致知之功则唯在心官,思辨为主,而学、问辅之,所学、问者乃以决其思辨之疑。他明确指出人在“格物”阶段以学、问为主,在“致知”阶段以理性的思辨活动为主,学、问所得的感性知识是思辨所依循的基础,两者关系密切,相互补充。王夫之对“格物,致知”所作的唯物主义的解释,把传统的学思结合和学、问、思、辨的过程从经验领域提高到理论的概括。

5.教与学

作为教学过程的两个方面,王夫之认为教与学是既有区别又相联系的制约关系,学不能脱离教,教又须以为学之道为依据。基于这一认识,他在论述教学问题时,坚持古代“以学论教”的传统,对前人提倡的因材施教、启发诱导和循序渐进作了进一步的发挥。

王夫之对因材施教的表述是“因人才之不齐,而教之多术”。他认为人与人之间存在不同的差异,有素质的不同(“质有不齐”),有智愚的差别(“敏钝之差”),有志向的高低(“志量不齐”),还有德行的区别和学问的深浅,教师必须深入了解,“知其心”,并在此基础上根据不同的接受能力,做到“各如其量”,顺应不同的气质和特点,做到长善救失。他的结论是“教非一也,理一也,从人者异耳”,即因人而异施教的道理只有一个,但具体教法却是各样,只要切实做到这一点,没有不可教育的学生。

王夫之对循序渐进的表述是“施之有序”。他所说的“序”包括客观的“事理之序”和主观的“为学之序”。他认为教者的“智”在于处理好“为学之序”的主观认识顺序和“事理之序”的客观顺序之间的关系。在此之前,朱熹曾谈到读书的顺序,王守仁谈到遵循儿童的年龄特征,王夫之则进一步从客观事物之序和认识能力之序来论教学的循序渐进,指明应顺应人的认识规律和客观规律。

王夫之对启发诱导的表述是“因机启发”。他认为教师的“启发亦有时机”,必须等学生“自怀愤恨以不宁”的状态予以启发,必须待学生有“若知若不知之机”予以开导,否则必然是言多益少,或者多言无益。

6.师与生

在师生关系上,王夫之主张“师弟子者以道相交”,即教师与学生是一种道义的结合,这和“天地君亲师”的传统提法不同。由此,他认为教师和学生双方均应对自己严格要求。王夫之对教师提出的要求是恒教事、知自明和正躬行,即教师既要孜孜不倦于教事,又须有丰富的知识和高尚的品德,他说“立教有本,躬行为起化之原”,并且“欲明人者先自明”。王夫之对学生的要求是自勉和自得,所谓自勉指严格要求自己,所谓自得指要有“自修之心”。他说:“学者不自勉,而欲教者之俯从,终其身于不知不能而已矣”。他还说:“有自修之心则来学,而因以教之。若未能有自修之志而强往教之,则虽教无益。”

◆学习重点:

明末清初,随着资本主义的萌芽和市民阶层的形成,思想和文化领域所出现的实学教育思潮在批判理学教育思想的同时,提出了别开生面的教育主张,体现了鲜明的时代特色。本章选取倡导实学教育思想的三位重要人物为代表,其中黄宗羲最特别之处是提出了具有近代色彩的民主教育思想;颜元一生从事教育,形成了以“实”字为中心的教育思想,即“实才实德”的教育目标,“真学”、“实学”的教育内容和“主动”、“习行”的教育方法;王夫之虽没有倾注很大的精力在教育上,但对中国古代的教育思想进行了较为全面的总结,从中提出自己“崇实黜虚”的思想观点。学习本章内容,首先要将实学教育思潮置于当时的时代背景之下进行分析,充分认识其作为中国传统教育向近代新教育转化的舆论先兆有什么特征;其次在分别掌握黄宗羲、颜元、王夫之的教育思想的基础上,对实学教育思潮的基本教育主张进行归纳、总结、分析。

◆相关文献:

1.李国钧:《颜元教育思想简论》,人民教育出版社1984年版。

2.白莉民:《西学东渐与明清之际教育思潮》,教育科学出版社1989年版。

3.金林祥:《教育家黄宗羲新论》,青海人民出版社1993年版。

4.谢国桢:《明末清初的学风》,上海书店出版业2004年版。

5.李志军:《西学东渐与明清实学》,巴蜀书社2004年版。

6.陈山榜:《颜元评传》,人民教育出版社2004年版。

7.卓金秀、李新华:《明清之际启蒙思想家的教育观》,《史学月刊》1995年第5期。

8.张嘉沧:《王廷相教育思想述论》,《河南师大学报》1983年第1期。

9.程方平:《王廷相教育思想散论》,《湖南师范大学学报》(社科版)1986年第3期。

10.韦齐发:《黄宗羲教育思想初探》,《福建师范大学学报》(哲社版)1986年第3期。

11.金林祥:《黄宗羲教育活动研究》,《华东师范大学学报》(教科版)1989年第4期。

12.金林祥:《试论黄宗羲教育活动和教育思想的历史影响》,《教育评论》1989年第6期。

13.陈增辉:《黄宗羲教育思想试评》,《孔子研究》1995年第2期。

14.高时良:《王夫之教学思想的辩证法》,《课程·教材·教法》1987年第8期。

15.周德昌:《王夫之教育思想论略》,《教育论丛》1988年第3期。

16.陈伙平:《王夫之的人性论和教育观浅析》,《福建师范大学学报》(哲社版)1990年第1期。

17.范兆琪:《王夫之的教师观浅探》,《教育评论》1991年第1期。

18.周慧杰:《王夫之教育思想述论》,《河南大学学报》(社科版)1992年第3期。

19.朱汉民:《王夫之“性教一致”的德育观探讨》,《教育评论》1994年第2期。

20.姜国柱:《颜元教育思想述评》,《教育研究》1983年第6期。

21.纪山:《孔子、颜元教育思想比较》,《北京师范学院学报》1988年第1期。

22.何朴、张静娴:《颜元论教育》,《河北师范大学学报》(社科版)1988年第1期。

23.曙梅:《颜元的教育思想》,《四川大学学报》(哲社版)1991年第3期。

24.杨白云:《颜元教育思想与传统教育思想的区别》,《教育评论》1993年第6期。

25.储朝晖:《颜元对书院理念的变革及其启示》,《河北师范大学学报》(教科版)2004年第2期。

26.高谦民:《颜元实学教育思想的历史价值及其现代意义》,《河北师范大学学报》(教科版)2004年第6期。

27.王炳照、周慧梅:《关于颜元教育思想研究的几点思考》,《河北师范大学学报》(教科版)2004年第6期。

28.郭丽平、吴洪成:《探寻教育新路的一代教育家——颜元》,《河北师范大学学报》(教科版)2004年第6期。

29.方玉芬、余子侠:《论颜元的实学教育思想》,《河北师范大学学报》(教科版)2004年第6期。

30.黄明喜:《颜元对宋明理学教育哲学的突破》,《河北师范大学学报》(教科版)2004年第6期。

31.袁德润:《颜元教育哲学管窥》,《河北师范大学学报》(教科版)2004年第6期。

32.高春菊:《颜元教育思想的精髓及其现实意义》,《河北师范大学学报》(教科版)2004年第6期。

33.陈淑霞:《颜元教育思想特征浅析》,《河北师范大学学报》(教科版)2004年第6期。

34.单玉梅:《颜元人性理论的教育学价值探析》,《河北师范大学学报》(教科版)2004年第6期。

35.王建军:《人为万物之灵——颜元的教育追求》,《河北师范大学学报》(教科版)2005年第1期。

36.陆克俭、熊贤君:《颜元创新教育思想初探》,《河北师范大学学报》(教科版)2005年第1期。

37.曲铁华、朱永坤:《试论颜元的教育价值思想及其现实意义》,《河北师范大学学报》(教科版)2005年第1期。

38.熊吕茂:《颜元的德育思想及其现代启示》,《河北师范大学学报》(教科版)2005年第1期。

39.崔童鹿:《走出象牙塔——颜元重“习行”之实学教育思想初探》,《河北师范大学学报》(教科版)2005年第1期。

40.李伟波:《浅议颜元的书院教育改革》,《河北师范大学学报》(教科版)2005年第1期。

同类推荐
  • 解码电视湘军

    解码电视湘军

    书是透过魏文彬的视角来解码电视湘军的,但是,令人印象深刻的是,读者不仅仅可以基本完整地看见魏文彬从出身贫寒的农家少年到叱咤风云的传媒领袖的传奇人生,也可以见到电视湘军的一系列“大佬”,书中有大量电视湘军中高层重量级人物的深度访谈和近距离拍摄的图片以及许多鲜为人知的故事,读者可以从他们的话语、表情和眼神里捕捉到“芒果台”的某些气质。从书的后记可以知道,作者与湖南广电渊源甚深,对电视湘军“大佬”们的历史背景有相当清楚的了解,因而可以比较准确地把握他们的个性特征并且做出相当准确的描述以及恰当的评价。
  • 传媒实践力

    传媒实践力

    来自传媒一线学者的经验总结。内容涵盖新闻、传播、出版、公关以及广告等方面,描绘新媒体发展现状,阐述传统媒体的行业特色;探讨手机媒体的优劣,分析网络媒体的趋势;详解新闻传播理论,梳理伦理法规脉络。持论有据,案例经典,既可领略草根博客的犀利,又可触摸学术论文的深邃。
  • 大师的国民理想

    大师的国民理想

    近百年来,数十位学术和思想大师围绕中国的民族精神、社会改良、乡村建设、文化和教育改革等多个领域进行了艰苦追寻和不懈探索,希望本书能引发读者对国家、民族、个体命运发展和社会改革前景做更深层次的思考。
  • 当前我国基础教育课程

    当前我国基础教育课程

    《当前我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理论问题研究》力图通过对第八次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相关争论内容的全面收集,并在对相关材料进行整理的基础上,对争论展开全面的审视和反思,以尝试弥补相关研究的这一缺失。
  • 百日危机

    百日危机

    《百日危机》是第一部反映SARS病毒入侵人类的中国灾难文学的力作,因具有“备忘录”和“启示录”的双重意义而格外受到关注。作者不是为了简单地宣传铁腕治非典的官员、抗击SARS一线的医护人员、为找到对付病毒而呕心沥血的科学家以及为公众讲述抗击SARS一线真相的新闻记者,而是把他们还原成具有职业守精神的普通人,力图传达的是危机中人性的美丑以及更深层的生存境况,用文字做成警钟,提醒人们“悲剧常常重演”的危险存在。
热门推荐
  • 冷面少爷:迷倒甜心小公主

    冷面少爷:迷倒甜心小公主

    八岁时他看到哭的晕过去的她十分厌恶,因为她是那个女人的女儿,所以他讨厌他。讨厌她跟在他屁股后面,讨厌她软软糯糯的叫他哥哥。十八岁时,她不知不觉的住进他的心里。他他还是讨厌听到她叫他哥哥,因为他想要的是把她吃干抹净。哥哥?只是这样可不行…
  • 长斋青灯

    长斋青灯

    谁道旧息不思量,谁记初息今难忘,也曾年少,也曾痴狂。
  • 杀手穿越:手撕绿茶婊

    杀手穿越:手撕绿茶婊

    前一世她被渣男白莲花联手虐死,这一世绝色杀手轻狂穿越她身上只为复仇而来。耍计谋,虐渣男,斗白莲花怎么爽怎么来。女尊时代到来,却没有想到被妖魅的他压在身下声音魅惑:“真是个小妖精,碰巧本公子是捉妖的。”说完手还自觉的某处捏了捏,叹道:“手感不错,就是小了点”
  • 正牌鬼差

    正牌鬼差

    一场意外事故,他回到了三年前。此时的他除了多了一个诡异的身份之外,再无其他。天与地,人与鬼,是与非......始于对错,只有天知晓。韩毅:“我们不捉鬼,我们只是地府鬼怪地搬运工!”
  • 神隐秋之忆

    神隐秋之忆

    成长慢热的神隐故事,我是个新手,欢迎指导~
  • 爱是风中的诺言

    爱是风中的诺言

    女:面对他不知是爱是恨?【小白兔】男:再见她心依旧隐隐作痛...【大灰狼】那一年,她因为任务结识了他,他俩成为了欢喜冤家。再次相遇小白兔被他家主人boss抱走,大灰狼虎视眈眈。失忆后一无所知的小白兔就这样看着大灰狼和自家boss的争夺战。最后大灰狼成功娶走小白兔..【片段一】;大灰狼诱兔温雅晗;沈浩铭,你为什么不带我去吃饭,逛街,看电影...你都不陪陪你老婆,哼!沈铭浩;老婆,我是想让你好好在家养胎,不然你到外面让儿子伤到你我会心疼的。来我们喝鸡汤,等儿子出生了,我给你造一个饭店,买一个电影院,我陪你玩一整天。
  • 遗星之城

    遗星之城

    这个故事,是以很久很久以后的未来为背景的,但这个未来,我们都不知道到底会不会来。女孩明明抛弃一切独身闯入陌生世界,谁知希望过后竟被冷酷现实背叛;少年浸入黑暗多年,保存的阳光微笑下有一颗千疮百孔的心。还有因为古代返祖血统而度过痛苦童年的男孩,为了追寻自己以为的幸福最终却毁于同伴之手;有着贪婪面孔的女人也偶尔有着恻隐之心,为不知名的孩子挡下战争无情的炮火。他们不只有一面,他们是双面人。但是,他们的微笑,他们的欢乐,他们的失落,他们的痛苦和背叛,都足以让每个人为之感叹。也许,那里,那个城市里,就有你。
  • 修炼成皇

    修炼成皇

    一觉醒来,穿越了。发现自己的前身居然是被吕布杀死了,自己的父亲居然是西凉太守,马腾居然是自己二叔,马超居然是自己的堂弟,而这个光怪陆离的世界,呼风唤雨是真有其事,破碎虚空也大有人在,然而,大汉,大隋,大宋,金朝,蒙元以及历史上各朝各代去追逐秦失其鹿是怎么回事?修炼成皇普通群:543755774
  • 死灵颂唱者

    死灵颂唱者

    什么?我为什么要就职死灵颂唱者?这一听就不是好职业!我才不要....没得说!我必须要转职啊!这职业一听就有前途!被死神威逼的唐白无奈成为了一名死灵颂唱者,开启了穿梭异界,与灵魂打交道的日常。书友群567502040,想加的可以加一下。
  • 我有病,离我远点

    我有病,离我远点

    有些人会一直刻在记忆里的,即使忘记了他的声音,忘记了他的笑容,忘记了他的脸,但是每当想起他时的那种感受,是永远都不会改变的.一个人格分裂患者的心有谁会懂?他会接受她是人格分裂者的事实吗?他们之间的情谊是会破裂还是天长地久。他是她的弟弟,而她的第二人格却强迫二人在一起……姐弟恋究竟会是怎样的结局。二人之间的关系究竟会如何发展?女主有病,男主可否离远点?但是女主离不开男主,该肿么办?毕竟,你只有我,而我也只有你。毕竟,那么多次想要和你分开,都遭到了上帝无情的惩罚。逼我们流血,逼我们流泪,逼我们用血与泪编织成网,密密匝匝的网住彼此。每一次的分离,都要用更激烈的重逢收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