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8929400000031

第31章 从新旧之分到美丑之辨

创新是戏剧的一个永恒话题。三百多年前,李笠翁在《闲情偶寄》中说:“演新剧如看时文,妙在闻所未闻,见所未见”,着重传奇题材和情节的创新。六十多年前,梅兰芳说:“京剧的思想改革和技术改革最好不要混为一谈,后者在原则上应该让它保留下来,而前者也要通过充分的准备和慎重的考虑,再行修改,才不会发生错误”,主张形式的充分继承和内容的慎重创新。在戏剧持续不景气的今天,重新审视婺剧的创新问题,亟需弄清创新的步伐、形式和目的,走出全面创新、急剧创新的误区,从而建立起新的评价体系——从新旧之分到美丑之辨。

步伐:扭好秧歌

秧歌是我国北方的一种民间舞蹈,在锣鼓的伴奏下,人们摇摆着前进,每前进三步,便后退一步。

在戏剧界,梅兰芳是扭秧歌的高手。他在演出中总是随时随地作出或大或小的创新,今天改一点,明天改一点,后天或许还要改一点。改过三点以后,他就暂时停住步伐,听听台前观众的反应,遇到观众一致叫好的地方,那就固定下来;遇到观众不太满意的地方,就退回原地,再换一个方向,重新起步。这样,在观众面前,梅兰芳的艺术形象每天都是“新的”,三次“新的”加上一次“旧的”,反复打磨几次,就可能变成“美的”了。

梅兰芳一生的艺术实践,也暗合扭秧歌“进三步退一步”的轨迹。第一步,身处京城,先后革除了不少梨园旧习,为之一新;第二步,访问上海,吸收积极的海派文化,分期分批地加以消化吸收,为我所用;第三步,访问欧美苏联,以东方文化与西方文化进行碰撞,从而获得升华。解放以后,他除了在建国十周年时新排《穆桂英挂帅》以外,一直在打磨自己的“梅八出”,给旧的传统戏以新意,给年轻时新编的戏以传统,也就是把旧戏做做新、新戏做做旧,让新旧两部分相互融合,水乳交融。

喜新厌旧,本是人之常情。实际上,婺剧的那两个保留剧目,观众不仅对剧情了然于心,而且对戏词和音乐也是滚瓜烂熟了。如果前看后看,还是那两个剧目,左看右看,还是那两个套路,天长日久,即使是一流的剧团、一流的演员、一流的后场,观众也难免生厌倦之心。婺剧要永葆青春的魅力,像一块磁铁一样牢牢吸住观众的心,惟一的出路就是创新。但创新不等于“前进、前进、前进进”的高歌猛进,也不等于只知向前、不知后退的一往无前,更多的时候是渐变,一点一点地改变,天长日久,积小变为大变,有时也可以停一停,甚至退一退。停一停不是停滞不前,退一退也不是历史倒退,而是在总体前进的大格局下,停止或者修正前进中出现的偏差,从而回到符合戏剧内在艺术规律的创新轨道上来。

在婺剧界,无论是专业剧团,还是民间剧团,一讲传统,就是一成不变,什么也不能动,尤其是那几个经典剧目,几十年如一日,未免单调乏味;一讲创新,就是突飞猛进,一日千里,而不考虑观众的审美眼光和口味能不能跟上。梅兰芳扭秧歌“进三步退一步”的创新步伐,值得学习和借鉴。

形式:旧瓶新酒

梅兰芳讲的思想改革先行,就是在内容上进行创新,以体现时代精神;技术改革缓行,就是外在形式不变,以继承传统文化。简而言之,就是“旧瓶装新酒”,在保留旧的形式的前提下,注入新的思想内容。

婺剧的“旧瓶”,体现在形式上,就是传统的表演程式、唱腔、服装、化妆等核心的形式,保持不变,至少是基本不变,以延续古典艺术的传统;至于一些辅助的形式,譬如灯光、音响、舞美等,可以适时进行一些改变,甚至是比较大的改变,以利用现代科技的利器。

婺剧的“新酒”,体现在内容上,就是新的观念和新的情节,从而赋予新的时代精神。在解放前的剧目中,常常有赞美“一夫二妻”的,譬如《珍珠记》、《春秋配》、《花田错》、《千里驹》、《烈女配》、《沉香阁》、《对珠环》、《两重缘》、《绣鸳鸯》等,无不如此。而浙江省兰溪市婺剧团排演的《画眉》,女主角画眉女扮男装,金榜题名,做了南阳知府,造福黎民,而她的丈夫却名落孙山,巾帼不仅不让须眉,甚至还胜过须眉,从而高扬了男女平等的思想,也让观众耳目一新。

家喻户晓的婺剧名作《三请梨花》,是在传统的《紫金镖》基础上改编的,无论是思想观念,还是故事情节,都有了质的飞跃。在《紫金镖》中,樊梨花为了嫁给薛丁山,杀了父亲,违背人伦;而在《三请梨花》中,改为樊梨花与兄长争斗时,不慎误杀了父亲,符合人性。在《紫金镖》中,薛丁山是“三气一请”樊梨花,显示了薛的目中无人和樊的卑微下贱;而在《三请梨花》中,薛丁山是“一气三请”樊梨花,体现了樊的自尊自重和薛的真诚悔过。

时代精神完全可以通过古典戏剧的传统形式来体现,这就是“旧瓶装新酒”的路子。

误区:全面创新

婺剧界有一位资深导演提出了“全面创新”的理论,初看似乎振聋发聩,细想实在匪夷所思。先看一看人家对他的评价吧:“他敢闯禁区,走新路,并从音乐、舞美、表演等方面大搞全面创新。只要能为戏所用,不管古今中外,都拿来为我所用,甚至把西方芭蕾舞的表演也融于古老的婺剧艺术之中。”

不管古今中外,都拿来“为我所用”,这并没有错,不过还要加一个前提,就是“以我为主”。如果坚持“以我为主”,拿来话剧甚至芭蕾舞等现代西洋艺术形式的元素,掺和到婺剧表演中,为我所用,万变不离其宗,婺剧还是姓“婺”;如果放弃“以我为主”,拿来的艺术元素掺和到婺剧表演中,把我吃掉,变成以他为主,婺剧就不再姓“婺”了。当然,在拿来的过程中,还是要有所挑选,有所取舍,最好材质相近,譬如京剧、昆剧可以大胆借用,而话剧、芭蕾还是要慎重一些。从《前后日旺》、《双阳公主》改编的《昆仑女》,拿来了话剧的语言、话剧的念白,淡化了婺剧的表演程式,糅合起来的到底是什么剧?有人说是“话剧加唱”。

婺剧作为一门具有四百年历史的古典艺术,具有与时俱进、不断创新的品格和能力。为了照顾观众的感受,引导观众的审美,一直以来推陈出新,局部创新,逐步创新,而不是推倒重来,全面创新,急剧创新。今天创新这一点,明天创新那一点,后天创新另一点,积小变为大变,这是符合古典艺术发展演变的内在规律的。

而这位资深导演在“全面创新”理论的指导下,将有“天下第一桥”之称的旧版《断桥》进行创新,结果如何呢?片面突出外在动作的激烈火爆,却掩盖了内在戏情的细致演绎。本质就是借“全面创新”之名,行“去婺剧化”之实。

目的:为谁创新

为谁而创新,为什么而创新?事关婺剧价值体系的重构。这本来是一个再简单不过的道理:戏是演给观众看的,无疑是为观众而创新;观众需要的是表演好看、音乐好听,需要优美的婺剧,从中得到心灵的愉悦,是为优美而创新。

而在这个人心浮躁的功利社会,戏剧界的价值观被严重扭曲,创新的目的不是为了观众,而是为了能够获奖,有了奖杯,意味着就有地位、荣誉、职称和奖金。而能不能获奖,是由外地专家决定的,演员必须揣摩和迎合他们的口味。而外地专家往往注重改变的幅度大不大,主观能动性的发挥强不强,所以很多时候折腾得越厉害,获奖的希望就越大,而不问剧目好不好看、好不好听、优美不优美,观众喜欢不喜欢,变成为创新而创新。

本地观众和外地专家这两个群体之间,对婺剧的价值评判标准,常常存在一道难以逾越的鸿沟。本地观众喜欢美的,可能有两种情况,一种是美而新,像《江南第一家》这样的新编历史剧,另一种是美而不新,像《僧尼会》、《牡丹对课》、《雪里梅》这样的传统经典剧目。而外地专家喜欢新的,也可能有两种情况,一种是新而美的,像新编历史剧《江南第一家》,另一种是新而不美,像新编历史剧《昆仑女》、《梦断婺江》、《情殇》。本地观众和外地专家之间有一致的地方,就是美而新、新而美这一部分,专家叫好、观众叫座,皆大欢喜;但更有不一致的地方,就是美而不新、新而不美这两部分,严重冲突。美而不新,外地专家觉得你因循守旧,并不看好,而本地观众只要好听、好看就行,才不管新旧;新而不美,外地专家觉得你锐意创新,深受青睐,而本地观众感到既不好听、也不好看,啧有烦言。这就是解不开的症结之所在。谁也无法否认这样一个事实:婺剧作为一种具有旺盛生命力的草根艺术,生于民间,死于庙堂。因此,当务之急是要改变婺剧的价值评判标准,从专家的新旧之分变为观众的美丑之辨。如果演员心中时刻装着观众,婺剧自然永葆青春;如果演员心中时刻想着奖杯,婺剧或许大限将至。

同类推荐
  • 生命在纸上行走

    生命在纸上行走

    瘫痪病榻,才感悟到散步阳光下的幸福;饥困荒漠,才渴望得到一滴水的幸福;身陷囹圄,才领会到获取自由的幸福。缺陷像一把钥匙,打开幸福之门,幸福在缺陷中找到答案。
  • 指点江山:毛泽东诗词故事

    指点江山:毛泽东诗词故事

    毛泽东不仅是伟大的政治家、思想家、军事家,而且是才华横溢、独树一帜的诗人。毛泽东诗词艺术地记录了他一生的光辉足迹,生动地展示了中国革命和建设的伟大历史画卷,是一部中国人民的理想史、奋斗史、创造史和建设史。本书根据十集电视文献纪录片《指点江山一一毛泽东诗词故事》及其解说词编辑而成,精选毛泽东诗词36首,从言志、战争、爱情、友情、乡情、咏物、山水和建设等方面,以诗意的语言、生动的画面,深度解析诗词的丰富思想内涵和高度艺术成就,同时从诗、书、画、景等入手,结合毛泽东诗词背后的故事以及对这些诗词的赏析,形象地展示了毛泽东的伟大精神世界和革命领袖风采。
  • 人生有限公司

    人生有限公司

    《人生有限公司》是美籍华人亲子教育家、成功学大师董秀珍女士总结提炼大半生丰富职业经历和深刻人生领悟的倾心力作。本书思想观点鲜明实用、深入浅出、通俗易懂而又独到系统。作者在书中明确透彻地阐述了对人生成功起着不可忽视且难以估量的巨大作用之核心要素,它们是人生价值观、使命感、梦想、目标、态度、情感、习惯、生动、平衡生活、改变等。这些要素相对独立又相互交织、彼此渗透,它们对我们每一个人的工“人生有限公司”日常顺利与稳健运营,从而使“人生股票”高效快速增值产生极其重大的使用。
  • 轻逸与沉重之间:“现代性”问题视野中的“新浪漫派”文学

    轻逸与沉重之间:“现代性”问题视野中的“新浪漫派”文学

    本书对中国现代的“新浪漫主义”文学流派进行研究,作者对徐訏、无名氏两位作为浪漫派的代表、置身于其时代的现实主义文学主潮之外的两位作家的创作、作品进行解析。
  • 叙事:中国版 第二辑

    叙事:中国版 第二辑

    本书收录了“叙事、病残与身份”、“短篇小说的叙事进程:语料库文体学方法初探”、“关于建构诗歌叙事学的设想”、“广义叙述学:一个建议”等文章。
热门推荐
  • 答乐天戏赠

    答乐天戏赠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做人的糊涂哲学

    做人的糊涂哲学

    “过程糊涂、结果不糊涂,表面糊涂、心里不糊涂,小事糊涂、大事不糊涂”这是中国人糊涂哲学的精髓。糊涂哲学体现的是一种从容不迫的气度,一种谦抑为人的态度,这正是中国人的人格理想。世人会耍小聪明者居多,事事、处处、时时,都在争名夺利,争功诿过,却往往因小失大;而有大智慧者,则知道该舍小利时,便舍小利;该不争时,便不争;该糊涂时,便糊涂。
  • 夕逅流年笺笙歌

    夕逅流年笺笙歌

    岁月静好,浅笑安然,花开不为流年。那个夏天,他第一次看见她,浅浅的笑靥,是他们相遇第一次的情形,那个有着雨水味道的半夏,注定不再平凡。
  • 破灭苍穹之主宰之路

    破灭苍穹之主宰之路

    天,以道为神,地,以源为形,上古法诀,降临北源,必将掀起腥风血雨。王者死,枭雄灭,问苍天谁敢争锋,看落尘主宰沉浮。
  • 落跑蓝色小行星

    落跑蓝色小行星

    她,是巨蟹星天才飞行员,因一次意外,大公无私的献上自己的生命,只为守护他人安全。他,白手起家,一手建立起属于自己的商业帝国。当她遇上他,又会擦出怎样的火花?这场跨越星际的恋爱,又是否能够圆满结束?
  • 腹黑王爷蛇蝎妃

    腹黑王爷蛇蝎妃

    幽幽宫室,袅袅宝篆,一棵千年华表木,百毒不侵的她被结发之人亲手送上黄泉路。晨钟幕鼓,经声佛号,一场上天的恩赐,重生而来的她的誓要祸了他的国,乱了他的天下!狭路重逢,他说:凤氏之女虽为商女,本不为良配,然本王心悦之,愿以嫡妃之礼迎娶,不知姑娘意下如何?她巧笑倩兮,端端一礼,说道:“门当户对方为锦绣良缘,民女蒲柳之姿不敢当王爷厚爱,为报王爷倾慕之恩,民女愿倾全力,解王爷所中之毒。”祸国之路,风起云涌,八方英豪,四面来聚,凤倾城剑指苍穹。顺我者昌,逆我者亡!(本文纯属虚构,请勿模仿。)
  • 魔亡哀伤

    魔亡哀伤

    为了守护自己一切的少年、被迫的开启了他的大陆之旅。而想要超越父亲的他,却只是在不停地见证着、他父亲一个又一个的传奇。如此以为的他、却不知道一段属于他的传奇已经开始谱写。。。人生就是一场场的邂逅。邂逅不同的人、邂逅不同的事。当你在抱怨命运将一切都安排好了的同时,也应该庆幸它将一切的选择权都交给了你!---叶枫
  • 秘城

    秘城

    故事梗概:在凡界拥有这奇特能的主人公陈赤中高考后收到了一封录取书......
  • 狂暴杀戮系统

    狂暴杀戮系统

    杀杀杀,杀天杀地杀众生,杀神杀鬼杀佛陀,天地万物,宇宙星空,六道轮回,无物不可杀。今生,杀戮伴我同行。
  • 女扮男装公主变成酷王子

    女扮男装公主变成酷王子

    她,是冷氏家族的继承人,排行第一的杀手,有着魔法,只有强者才能唤醒。可她很冰冷,因为他不相信友情有朋友也很冷淡。但他有一个妹妹。叫冷依梦,只有对她才好,但还是不笑。直到有一天,他认识了六位少年。她们的性格不同,但是,带给,她了一样很重要的东西,友情的可贵。她之所以女扮男装入校了,是因为他想这次,不想让别人看见他。她,就像戴了一个面具。他们一起挑战,一起笑,让她和另一个少年白洛夜开朗,快乐。故事很精彩哟,还有我没有抄袭,我以前看过很多的书,只是想把它们结合在一起,我希望大家,好好珍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