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8925400000045

第45章 参考文献(1)

一、论文部分

(一)教育(教学)与文化

[1]杨启亮.中国传统文化和教育中的主体价值观.教育研究,1989(11)

[2]鲁洁.文化变迁与教育.教育研究,1990(8)

[3]徐波.试述教育与文化的关系.上海高教研究,1991(1)

[4]曾伟.文化传统影响教育目标的理论分析.高等教育研究,1996(1)

[5]金一鸣.教育与文化.上海高教研究,1996(2)

[6]周浩波,王永峥.走向文化研究的教育.现代教育研究,1996(11)

[7]和学新.课程:教育的文化选择——课程设计的文化学思考.教育理论与实践,1997(3)

[8]叶澜.让课堂焕发生命活力——论中小学教学改革的深化.教育研究,1997(9)

[9]王鉴.多元文化教育论纲.西北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1998(3)

[10]周作宇.教育、文化与人的互动.清华大学教育研究,1999(4)

[11]徐文彬,徐继存.美国多元文化教育及其面临的挑战.比较教育研究,1998(3)

[12]万明钢.多元文化教育的新发展与课程改革.外国中小学教育,2000(2)

[13]韩骅.90年代美国多元文化教育的理论与实践述评.比较教育研究,2000(6)

[14]周勇.论教育文化研究——兼谈当代中国教育研究的困境与出路.教育发展研究,2000(7)

[15]李兴保,胡凡刚.网络文化与教育.电化教育研究,2001(2)

[16]黄书光.论中国基础教育的文化使命与人格理想.华东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00(12)

[12]王鉴.近年来西方多元文化课程与教学研究简论.西北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2001(5)

[17]郝德永.走向文化批判与生产的建构性的课程文化观.教育研究,2001(6)

[18]程培杰,马健生.试论教育改革阻力的来源.比较教育研究,2001(6)

[19]姜德刚,郝德永.当代课程的文化建构使命.高等教育研究,2001(6)

[20]强海燕,[英]托尼·布什.跨文化视角下中英基础教育.教育研究,2001(10)

[21]白明亮.文化的教育思考.教育理论与实践,2001(10)

[22]扈中平,刘朝晖.关于中西教育观的比较与思考.教育评论,2002(1)

[23]董标.教育的文化研究——探索教育基本理论的第三条道路.华东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02(3)

[24]裴娣娜.多元文化与基础教育课程文化建设的几点思考.教育发展研究,2002(4)

[25]严玮懿.创建学生本位的课堂文化.全球教育展望,2002(4)

[26]李建群.全球化背景下的文化冲突与先进文化的建构.西安交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2(6)

[27]宋吉缮.美国的多元文化:理论与课堂中的应用.比较教育研究,2002(7)

[28]吴黛舒.文化变异与中国教育的文化抉择.教育理论与实践,2002(8)

[29]赵功,王瑜.中国文化传统对教育观念现代化的影响.教育理论与实践,2002(8)

[30]舒志定.文化传统与教师专业化的实现.教育研究,2002(12)

[31]王海燕.试论教育研究的文化意识.江苏大学学报(高教研究版),2003(2)

[32]杨颖东.提倡批判性思维建设新型教学文化.高等师范教育研究,2003(3)

[33]滕星.族群、文化差异与学校课程多样化.江苏社会科学,2003(4)

[34]叶澜.改革课堂教学与课堂教学评价.教育研究,2003(8)

[35]宋宁娜.文化·教育·现代化.苏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3(2)

[36]王鉴.课堂志:回归教学生活的研究.教育研究,2004(1)

[37]丁钢.课程改革的文化处境.全球教育展望,2004(1)

[38]王鉴.国外多元文化教育比较研究的新进展.外国教育研究,2004(3)

[39]黄红霞,王建梁.多元文化教育:加拿大的经验及启示.民族教育研究,2004(5)

[40]巫肇卉,靳玉乐.课堂的文化学思考.当代教育科学,2004(7)

[41]钟启泉,姜美玲.新课程背景下教学改革的价值取向及路径.教育研究,2004(8)

[42]张晓瑜.课程改革与教师文化重建.教育理论与实践,2005(1)

[43]吴黛舒.文化学与教育学中的“文化”研究.华东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05(3)

[44]樊浩.现代教育的文化矛盾.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4)

[45]余文森.新课程教学改革的成绩与问题反思.课程·教材·教法,2005(5)

[46]赵复查.主体间性哲学视野中的教师文化.教育评论,2005(6)

[47]何良玉.论社会文化对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制约.湖南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报,2005(6)

[48]石中英.知识转型与基础教育改革.中国教育报,2005‐5‐18(8)

[49]龚波.课程改革呼唤教学文化的转型:从接受到批判.当代教育科学,2005(17)

[50]邓涛,鲍传友.教师文化的重新理解与建构——哈格里夫斯的教师文化观述.外国教育研究,2005(8)

[51]吴黛舒.文化学和教育学中的“文化”研究.华东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05(9)

[52]刘启迪.课程文化:涵义、价值取向.课程·教材·教法,2005(10)

[53]万明钢,王平.教学改革中的文化冲击与文化适应问题.教育研究,2005(10)

[54]于述胜,刘继青.中国现代课程改革的文化问题论纲.当代教育科学,2005(19)

[55]李秀萍.教学文化:师生生活方式的构建及呈现.天津市教科院学报,2006(4)

[56]陈时见.全球化视域下多元文化教育的时代使命.比较教育研究,2005(12)

[57]徐莉,何茜.全球化背景下多元文化教育的发展走向.比较教育研究,2005(12)

[58]石中英.21世纪基础教育的文化使命.教育科学研究,2006(1)

[59]徐莉.文化场域下教师发展的动态构成.教育研究与实验,2006(4)

[60]苏保中.现代教育技术与学校教育文化变革.教育理论与实践,2006(7)

[61]岳龙.中国教育的现代性文化困境.教育发展研究,2006(10B)

[62]张华,刘宇.试论课程变革的文化问题.教育发展研究,2007(1A)

[63]范兆雄.崇权文化与表演式课堂——文化冲突背景下的教师课堂教学研.华南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2)

[64]路书红.基础教育课程改革阻力的文化思考.教育发展研究,2007(3A)

[65]肖正德.教学的文化研究:价值、进展与方向.高等教育研究,2007(4)

[66]徐继存,车丽娜.教学文化研究引论.天津市教科院学报,2007(4)

[67]马玉宾,熊梅.教师文化的变革与教师合作文化的重建.东北师大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7(4)

[68]邓涛,孙启林.论个人主义教师文化及其变革.比较教育研究,2007(6)

[69]肖正德.国外教学研究文化学取向述评及启示.比较教育研究,2007(8)

[70]肖正德.课程改革中的文化冲突与整合.教育研究,2008(4)

[71]肖正德.我国中小学教学制度文化:批判与重建.全球教育展望,2009(9)

(二)农村教育(改革)、农村基础教育课程与教学改革

[71]李瑾瑜.贫困文化的变革与农村教育的发展.教育理论与实践,1997(1)

[72]陈敬朴.农村教育概念的探讨.教育理论与实践,1999(11)

[73]肖川.更多地关注农村教育.教育参考,2000(4)

[74]庞守兴.农村教育的症结与出路.教育发展研究,2000(7)

[75]陈敬朴.中国农村教育观的变革.东北师大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1(4)

[76]刘然,程路.当前农村义务教育面临的新问题.人民教育,2001(5)

[77]储朝晖.全球化视野中的中国乡村教育边缘化问题研究.清华大学教育研究,2002(5)

[78]李少元.城镇化对农村教育发展的挑战.中国教育学刊,2003(1)

[79]蓝建.论当前农村教育问题的重要性——一种国际视角.外国教育研究,2003(2)

[80]张乐天.重新解读农村教育.教育发展研究,2003(11)

[81]张乐天.全球化视野中的农村教育.比较教育研究,2003(12)

[82]肖苏,姜晓燕.俄罗斯农村学校结构改革评述.比较教育研究,2003(12)

[83]李静波,郭丹丹.城镇化进程中农村教育的文化使命.国家教育行政学院学报,2004(1)

[84]李兴洲.从乡村大教育看我国农村教育的现代化.国家教育行政学院学报,2004(1)

[85]王本陆.消除双轨制:我国农村教育改革的伦理诉求.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5)

[86]钱志亮,石中英.关注农村教育.教育科学,2004(6)

[87]田小红.农村教师实施新课程的问题与困难分析.教育理论与实践,2004(8)

[88]谢泽源,舒小平,廖太春.新课程实施下农村教师的适应性问题.江西教育科研,2004(11)

[89]杨艳玲,于京天.农村新课程:问题与对策——农村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专题调研.教育发展研究,200(11)

[90]赵蒙成.农村基础教育课程改革:问题与对策.教育发展研究,2004(12)

[91]余秀兰.农村孩子在学校教育中的文化弱势.上海教育科研,2005(3)

[92]徐辉.国外农村教育发展与改革的历史经验及启示.西南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5(11)

[93]王勇鹏.论当前农村学校新课程可能面临的文化困境.湖南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报,2005(11)

[94]杨捷.挑战与对策:发展中国家农村教育的若干问题及启示.教育发展研究,2006(3)

[95]葛新斌.农村教育研究意义、立场与方法之思.华南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1)

[96]赵晓林.20世纪二三十年代“乡村教育运动”的特点及其现实启迪.陕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6(2)

[97]张济洲.“离农”?“为农”?——农村教育改革的困境与出路.河北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06(3)

[98]洪俊.农村义务教课程改革的价值取向——兼论农村教育必须坚持为“三农”服务.东北师大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6(4)

[99]朱永新.农村教育和农村教师队伍建设.教育研究,2006(5)

[100]黄金来,王一涛.农村教育定位:实践与反思.教育理论与实践,2006(5)

[101]肖正德.农村中小学教学不公平问题、成因及其对策.河北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06(5)

[102]魏峰.农村文化与新农村教育.教育导刊,2006(8上)

[103]李定仁,肖正德.基础教育在新农村建设的战略地位.光明日报,2006‐8‐23(8)

[104]庞丽娟,韩小雨.我国农村义务教育教师队伍建设:问题及其破解.教育研究,2006(9)

[105]俎媛媛.我国教育的城乡差异研究——一种文化再生产的视角.教育理论与实践,2006(10)

[106]王嘉毅.农村中小学实施素质教育的困难与对策.教育研究,2006(11)

[107]司晓宏,杨令平.后农业税时代农村义务教育面临的问题与对策.教育研究,2006(11)

[108]肖正德.文化视野中的农村教师专业发展.教育理论与实践,2006(11)

[109]李定仁,肖正德.新课程下农村教学边缘化问题及对策.光明日报,2006‐12‐6(8)

[110]李泽宇.农村课程改革的困境与出路探析.教育科学,2007(1)

[111]覃章成.我国农村基础教育发展究竟需要变革什么.教育理论与实践,2007(3)

[112]肖第郁.关于农村教师专业发展的调查与思考.江西教育科研,2007(3)

[113]黄金来.再论农村基础教育的方向——对一种错误观念的澄清.教育发展研究,2007(5A)

[114]王一涛.农村师资的困境与出路——基于Y县的个案分析.教育发展研究,2007(9B)

[115]肖正德.农村课程改革文化阻隔与突围.中国教育学刊,2009(4)

二、专着部分

(一)文化学、文化哲学、文化社会学、文化人类学

[1]李述一,李小兵.文化的冲突与抉择——中国的图景.北京:人民出版社,1987

[2]庞朴.文化的民族性和时代性.北京:中国和平出版社,1988

[3]吴修艺.中国文化热.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88

同类推荐
  • 幼儿科学启蒙教育案例与解读

    幼儿科学启蒙教育案例与解读

    本书汇集了广州市第一幼儿园60年幼教工作的教育科研成果,分为三个分册,分别为《保育员工作手册》《新教师工作手册》《幼儿科学启蒙教育案例与解读》。本书内容涵盖幼教工作的各个方面,来源于幼儿园60年实际工作的研究总结,其内容丰富,操作性强,是幼儿园幼教工作者实用的参考书。
  • 学做一名合格的班主任

    学做一名合格的班主任

    本书从班主任的素质修养及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思想品德教育和班级管理和班级活动的组织与设计等方面对班主任的工作艺术进行了系统阐释。
  • 人文教育读本

    人文教育读本

    中国传统文化由儒、释、道三家,文、史、哲三科,天、地、人三学合构而成。在这种传统文化基础上孕育出来的传统人文精神,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在人与自然的关系上,顺自然而以人为本;在人与社会的关系上,循人伦而以和为本;在人与自我的关系上,重体验而以乐为本。中国传统文化中蕴含的这些人文精神,在现代社会条件下仍然适用,也趋同于国家、社会、学校思想政治教育的目标。
  • 中国人的性格

    中国人的性格

    本书作者通过列举不同的中国人的性格特征,从一个侧面揭示了我们民族传统性格。作者在中国生活了22年的经验为基础,诚实而仔细地分析了中国人性格的多个侧面。
  • 图片报道

    图片报道

    纵观人类认识世界和信息传播的历史,如果从最小信息组成单位和组成形式的角度来看,有这样几种类型,一是语言,二是文字,三是图片,四是图像。语言和文字是最基本的,原始图画是对事实的一种象形记录,其含意相对比较模糊。图片的出现得益于近代照相机的发明。通过照相机对事物的摄取,图片完成了对现实场景的一种比较客观的记录。
热门推荐
  • 东方光明魔法使之暗的光

    东方光明魔法使之暗的光

    暗族统治下的世界,光明的力量极其微弱,但希望永远都在。轮回的期限即将到来,暗族与光族将再一次角逐世界的统治权,但大势之下,推动一切的往往是最不起眼的小人物......
  • 三大魔女遇到爱

    三大魔女遇到爱

    她们是同命相怜,命运多舛的可怜女子,多年生死徘徊,刻苦学习,她们终于摆脱了命运的枷锁,成为世界的顶端人物,誉为三大魔女。他们是世界三大世家的继承者,情同手足,人称世家三少。当世家继承少爷遇上三大魔女将会有怎样的奇遇
  • 青春的命运

    青春的命运

    我想青春便是如此,幽暗的像海洋,真心希望有人支持!谢谢
  • 风雪夜归

    风雪夜归

    乱世将启,异国公主与幽灵杀手同时出现,幼年故人现身相救,命运再一次颠覆谢西泠平静的生活,将她带回千里之遥的故土,在那巍峨的深宫里,激流暗涌,面对外界的重重危机,她将如何应对,又能否与爱人携手共老?
  • 豪门宠婚:老婆,别逗

    豪门宠婚:老婆,别逗

    【宠文甜文】失忆醒来却被医生告知怀孕,宋琼楼感觉整个世界都不美好了,孩子木有亲生父亲?舅舅舅妈想要“卖”了她生下来的孩子?她可能不是宋琼楼?偶买噶。为了留下孩子,保住自己的命,她带着小包子拼命逃跑中,却无奈被“猎人”追回……婚后,宋琼楼娇嗔道,“你当初是不是对我一见钟情?”男人勾勾嘴,露出邪魅的笑容,“不,是你对我一见钟情。”她委屈指控,“我替你生了两个包子……”“好好好,是我对你一见钟情。”某男人安抚自己刚被确认怀孕的老婆。
  • 昔人已去

    昔人已去

    曾经的爱恋随着时间带走,洛晨就这样放弃着,前进着,韩毅究竟是怎样呢,洛晨无法说,他们曾爱过,恨过,如今只剩下过往
  • 幻殇物语

    幻殇物语

    纵使是科技打开了人类生活的另一扇大门,世间一切也许都是归于幻念,历经了三次浩劫的伤痛洗礼,人类,真的能看到启示吗?天赐原本只是普普通通的一个学生,准确来说是一个被称为性格不太好的孩子,本来只是想这么简简单单的庸庸碌碌的生活,却因为一个意外的转校生的闯入,整个生命发生了质的转变,跟随着这个“来历不明,身世成谜”的转校生,天赐开始了对本来毫无兴趣的这个世界产生了微妙的感觉上的变化,开始了一段不可思议的故事……
  • 灵魄兽

    灵魄兽

    “呓~”天空中青鹏鸟与缓缓飞行的飞行器擦肩而过,速度奇快。这是一个人与兽的世界,看天资平凡的少年带着被封印的一只灵魄如何追寻一个个炫丽的灵魄兽。
  • 超能冒险王:荒村妖尸

    超能冒险王:荒村妖尸

    一帮拥有特殊能力的年轻人,被国家秘密聚在一起,执行秘密探险任务,没有人害怕,也没有人退缩,他们也想知道,这个世界不为人知的一面究竟有什么?
  • 从不说出的话

    从不说出的话

    有些事情,需要分享,我愿意分享出来,试图让自己更轻松一些,积压了太多的回忆,人也显得笨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