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8923000000015

第15章 “你”与法师的对话(7)

31.为什么我们有私欲?

从佛教来看,惭是尊重真理、尊重自己,愧是尊重他人、尊重公众利益。惭是自律,愧是他律。惭是向善,愧是拒恶。人有了这种知善知恶、向善远恶的自觉——惭愧心,才真的算是具足了做人的资格。

李:法师,在跟你谈天中,我发现佛学很多时候都能指出我们的麻烦,而这些麻烦都是来自自己的欲望。实际生活中的经验告诉我们,各种欲望正是人和社会的问题之根由。为什么我们有欲念?如果没有,我们便不用烦吗?还有其他角度去理解欲念吗?

觉真:佛教传入中国后,中国有了一句俗语叫“不在五行中,超出三界外”。五行(金木水火土),是中国的本土文化。三界,是佛教的用语,佛教把一切生命境界,划分为三界,即欲界、色界、无色界。

欲界,就是有欲望的世界。欲界众生,皆依食住。在前面“爱情四问”中,我已说到,为了延续生命,欲界众生必须“四食”俱备。这个“四食”已概括“食色”两大根本欲望了。老子说:“吾有大患,为吾有身。”有身,就是有了一切生存的需要、生存的欲望。

孔子在《礼记》中也讲:“饮食,男女,人之大欲存焉。”饮食(吃)、男女(性),这是人的两件根本性的大事。后来与孟子同时的告子也说:“食色,性也。”食与色是人的本能。所以,到了近代,西方的弗洛伊德,要把人的“无意识”(也叫“潜意识”)称为“本我”,即本能的我。

这个“本我”,是受两个原则支配的:欲望原则、享乐原则。追求欲望,追求享乐,是人的本能,故称“本我”。

我们佛教,虽不叫“本我”,但特别指出,自我感,正是一切众生的生死根本,是“无明”的来源。“无明”,正是一切烦恼的根本特性,一切烦恼,都来自“无明”。

诚如所说,如果没有无明(没有自我感),则自然没有一切烦恼了。

李:既然是人的天性,同时,食和色是人类生存和延续的必需,那就不能将这些欲念全部地抹掉了。欲念存在,但又不能过火。那么,我们如何控制和管理呢?我想这真是人生的大课题。到底我们如何面对欲念,如食欲、色欲、虚名、名牌呢?天性如是,我们又如何控制自己呢?

觉真:这的确是人生的大课题。不食,怎么维持生命?不嫁不娶,怎么延续人类后代?食(佛教已发展为“四食”),是人能够活着、活下去的根本需要。色,人类有了爱情和婚姻,恐怕正是为了合理地健康地解决这一需要的吧。

可是,“需要有限,欲望无穷”。欲望无止境,有了十万,想百万;有了百万,想千万;有了太太,想情人;有了汽车,想别墅。田外有田,宅畔有宅,官上有官,身后有身。失陇望陇,得陇望蜀。生命短暂,欲望使自己心烦意乱,洒脱不起来。这样,问题就复杂了,事态就严重了。

饮食男女,本来正常而又自然,但如果超出了需要的“度”和界限,变为占有、掠夺、抢劫、争斗及不择手段的强取豪夺,以至于破坏性、伤害性地损人利己,这就给人类自身带来麻烦和困扰了。人为万物之灵。如果尊重这个“灵”,开发这个“灵”,认识这个“灵”,提升这个“灵”,人就能超越自己,升华自己,人就能成佛。

如果恃仗自诩为万物之灵,自认为可以居高临下,俯视一切,目空一切,支配一切,占有一切,凌虐一切,一旦走向事物的反面,变为邪灵,变为卑鄙,变为丑恶,那么,人就不成其为人了,老百姓会说“畜生、豺狼”,我们的古人也曾说“人之异于禽兽者几希”。到了这一步,在“食,色”两个欲念与行为上,恐怕人就变成最凶残最丑陋最可怕的动物了,西方不也有“人,一半是天使,一半是魔鬼”的说法吗?

人的欲念越多,贪心越大,就会有越多的忧虑。人的忧虑一多就会生病,心病严重了,就会失去理智。理智失去了,就容易丧失行为准则。没有行为准则,人就轻举妄动。轻举妄动就招来祸害,祸害使人内心动荡不安,对外境就失去了抵抗力。抵抗力弱,病就加重。经历了一番惨痛之后,人才会回过头来反省自己,终于发现根在贪欲。可见,欲念和贪心的后果,是惩罚自己,伤害自己。

人,毕竟有人的高尚与尊贵之处,那就是人能反省自己、总结自己、改正自己、转变自己、提升自己。因此,人能面对自己的问题。

从弗洛伊德来说,人又有“自我”。自我遵循现实原则、功利原则。

由自我又上升到“超我”。超我遵循道德原则、完美原则,到达道德的境界。人类真是可歌可颂了。而从佛教来说,人要有理性,更要有悟性,变无明为智慧,化烦恼为菩提。解脱,自在,清净,涅盘,那就是回归真我的更高境界了。

李:当欲念不断生长,如法师所讲,变成无止境的情况,会让人产生嫉妒心吗?有这样的问题,是因为很简单的观察。我们看见别人住得比自己好,吃得比自己好,很多时候就会有负面的想法,开始嫉妒了。

觉真:人类的恩爱情仇、歌哭悲喜,进入了知、情、意的领域,“心”的范畴,就不仅仅是一个本能(“本我”)的问题了,它可以发展出比本能更糟、更可怕、更凶残、更粗暴、更“有理”的种种犯罪与迫害。为了掠夺、占有,甚至诛除异己,斩尽杀绝,还要挂上“真理永远在我手”的招牌,让作恶者食人者全身上下散发出无比正确的光环。妒忌心、占有欲,杀尽天下无敌手,这只是一种必然的表现形式罢了。

曾经有一部墨西哥的电视连续剧,中文译名为《诽谤》,把人类的嫉妒和诽谤,演绎得入木三分。桑德拉的挑唆、罗兰多的讹诈、玛蒂尔德的不择手段,组成了一曲“指鹿为马”的诽谤大合唱。虽然被谤者维克多、莉迪亚光明磊落,事无不可对人言,但在诽谤者的处心积虑和精心策划下,情节居然可以编造,对话居然可以加工,证据居然可以炮制,几片如簧之舌,飞短流长,众口铄金,遭谤者无端受屈,百口莫辩,跳进大西洋也洗不清。君莫谓“邪不胜正”,可怕的正是假可以乱真。

《西游记》中,六耳猕猴与美猴王搞在一起,不但唐僧难辨,连观音菩萨的慧眼都会被骗过。诽谤的作用与诽谤者的能量不可忽视。

君不见,对同事的诽谤,常在上下级之间散布;对老师的诽谤,常在同学中散布;对亲者的诽谤,常在亲人挚友中散布。其意何在?意在离间、毁人。

1700年前的曹子建曾经悲愤地对他的兄弟白马王曹彪说:“鸱枭鸣衡轭,豺狼当路衢;苍蝇间白黑,谗巧令亲疏。”曹植的肝肠气骨、胸中块垒、遭谤之痛,至今都使我们为之扼腕。诽谤者的用心,固不难理解,而细查一下诽谤来自何处,则又发人深省。桑德拉是莉迪亚的好友,是维克多的老同学与爱慕者;玛蒂尔德是阿尔玛的亲生之母,是维克多的丈母娘;罗兰多则是由玛蒂尔德雇用的;此外还有一些不明真相、道听途说的附和者。成功者只有一个,而嫉妒者却有一群。这一群人,并非两个营垒素有宿怨的仇敌,恰恰是沾着亲、友和种种最亲近关系的人。问题就出在这里,正因为贴近,双方比出高低,见出媸妍,利害冲突才更尖锐,妒忌才更深毒,流言才更使人信以为真。原来,给你小鞋穿、让你蒙上不白之冤的,恰恰是你身边的亲人好友。吃着亲友射来的子弹,遭着“同一战壕”里的暗算,是人类最大的可悲啊。

我再说一个历史上的故事:

唐德宗贬了卢杞的官,又常常想起卢杞。不久,他想给卢杞升一点官位,大臣们怕卢杞真的升官,便纷纷作梗、阻拦。德宗问宰相李德裕:“你们都说卢杞不好,卢杞究竟狡猾在哪里呢?”李德裕回答说:“连陛下都不知道,这就正是他狡猾的地方啊!”

你看多可怕,如此诬陷。而那位主子,又如此糊涂,岂不可叹。

人心之诡,妒忌之毒,是一面镜子。世上的事物,总是成对出现:有莉迪亚的美,就有桑德拉的妒;有维克多的诚,就有罗兰多的诈;有阿尔玛的爱,就有玛蒂尔德的恨……它们相生相克,相将相随。

社会上有一个词,叫“红眼病”。你要叫“红眼病”的人不去妒忌、不去损人,很难办到。既然如此,问题就在遭妒遭谤时,你该怎么办。不必悲伤,不必心灰意冷,否则正中妒忌者的下怀。我认为,我们应该闻谤而奋起,知毁而自强。我国古代有一副对联:“能耐天磨方铁汉,不遭人妒是庸才。”你当以热诚工作,默默耕耘,不计得失,挥洒汗水,化作无私奉献。阴影见不得阳光,鬼蜮伤不了智者。佛教告诉我们,戒能生定,定能生慧,做一个智慧的人,才是一个最有生命力的人。

李:法师,刚才你已经提到一点点关于如何控制欲望的见解,可不可以再多讲一点如何控制一己私欲而不至于伤害别人的方法?

我认为欲望在某种情况和某种限度下是能让社会进步、让人勤奋的。我们希望去得更远,所以发明了飞机;我们希望知道更多关于宇宙的奥秘,所以发明了太空船。回到我的专业,就是人为了能吃到美味的东西,所以会有烹饪这门学问。

觉真:上面我所说的,只不过是指出了“人性”中负面的、丑恶的那一部分罢了。人,可以不纯依本能行事,人还有超越自己,发展出高度文明的殊胜之处。弗洛伊德固然提出了“超我”,提出了人的道德原则和完美原则,佛教更为我们指出了“人身难得,佛法难闻”。

人的最大殊胜(与动物的根本区别)就是人能反省自己、总结自己、改正自己,能知惭、知愧(不知惭、不知愧,如老卡拉玛佐夫之流,又当别论)。人与动物不共的德行,就是人有惭愧心,一个没有惭愧心的人,他连做人的资格也没有了。

从佛教来看,惭是尊重真理、尊重自己,愧是尊重他人、尊重公众利益。惭是自律,愧是他律。惭是向善,愧是拒恶。人有了这种知善知恶、向善远恶的自觉——惭愧心,才真的算是具足了做人的资格。

惭愧心是一种自觉。但是,人的自觉,也会麻木,也会被多种烦恼、业力、业障所遮挡、所覆盖,一时不能显现。但人一旦因缘成熟,良心发现,又会惭愧心现前。所以,那些巨奸、大恶,仍会有于心难安、痛悔前非、洗心革面的时候。每有死刑犯临赴刑场时,面对自己恶贯满盈的一生,也会有痛悔自责,或留下遗书表示忏悔,或捐献器官遗爱人间,这也就是一种忏赎、救赎了。

所以,一个能自觉、自律的人,必能控制一己私欲,也不会伤害别人。若问:把热水浇在雪上,会怎么样呢?大多数人会说:雪会融化,雪就不见了。我想,这只答对了一半。用热水浇在雪上,不但雪融了,消失了,而且热水也不再是热水了,热水自身也失去了。人如果用有限的精力去追逐无尽的欲念,在他短短的一生中,又能完成多少呢?“良田千顷,日仅三餐;广厦万间,夜眠七尺”,这就是古人的自觉。

道德靠自觉,法律靠强制,教育靠说服。那么,最可贵的还是自觉。人能自觉,又能帮助别人自觉,这就叫“自觉觉他”。自觉觉他就是菩萨;自觉,觉他,觉行圆满就是成佛。所以人有佛性,人人皆有佛性;人能成佛,人人都能成佛。成佛就是清净、自在、无染,当然也就离欲了。林则徐有一副对联:“海纳百川,有容乃大;壁立千仞,无欲则刚。”无欲无求,自古视为高尚人格,我的师父——茗山长老曾经对我说:“自己带不走,别人抢得走的是钱财;自己带不走,别人也抢不走的是知识;别人抢不走,自己能够带走的,是你的好名声。”

名声是什么?就是你的人品、人格。太虚大师说得好:“人成即佛成。”完成我们自身的人格,做一个像人的人,距离佛就不远了。

32.躁动的心如何安宁?

“我心未宁,乞师与安。”(我的心动荡不安,从未宁静,求师父为我安心。)觅心既不可得,心便永不宁静。已经得道、证道的师父,真能为弟子安心吗?

李:法师,为何在安宁的地方,心里都不会感到宁静?有时候,反而越静就越容易躁动呢?

觉真:我真的佩服你,你真会提问。这个问题太尖锐了。心是什么?心在哪里?你能找到你的心吗?这里,我不能不想到中国禅宗史上一则有名的关于慧可断臂立雪、向达摩祖师求法的故事了:中国禅宗二祖慧可,河南洛阳人,原名神光。据说,梦中有人指引,要他到嵩山少林寺去寻访达摩祖师。于是,他来到了面壁已经九年的达摩洞前,对着达摩,恳请拜见。

达摩也许试其诚意,不理不睬,视若无睹。神光坚诚相求,不肯离去。时值寒冬(史载十二月初九日),大雪纷飞,神光坚立不动,至天明,雪深过膝。达摩祖师终于感动,问道:“汝久立雪中,当求何事?”神光流下泪来,说:“惟愿和尚慈悲,开甘露门,广度群品。”达摩说:“诸佛无上妙道,旷世精勤,难行能行,悲忍而忍。岂以小德小智,轻心慢心。

欲冀真乘,徒劳勤苦!”神光听了这一番教诲,痛下决心,取出利刃,自断左臂,置于佛祖之前(这当然是一个既残酷又美丽的传说,但这样悲壮动人的情节,史称“以法御心,不觉痛苦”,我是深信不疑的)。达摩祖师认定他是佛门法器,收下他,并把神光之名改为慧可。他就是中国禅宗的二祖了,二祖当然要向老师求教。

达摩说:“你求何法?”二祖说:“我求安心之法。”达摩说:“你把心拿来,我替你安。”二祖想了很久,说:“我找来找去,根本找不到啊。”达摩说:“我给你安心,已经安好了。”二祖闻言大悟。

同类推荐
  • 中国信仰

    中国信仰

    什么是国学和现代文明民族文化传统?国学就是国家关于立国的思想文化和道德伦理等的意识形态体系。就中国历史而言,国学可分为古代国学,和现代国学。古代国学是古代时期关于立国的思想文化和道德伦理等的意识形态体系。现代国学是现代时期关于立国的思想文化和道德伦理等的意识形态体系。
  • 禅宗是什么:胡适谈禅说佛

    禅宗是什么:胡适谈禅说佛

    本书是“聆听大师”丛书胡适系列的第四本,以胡适谈禅说佛为线索,遴选其综述禅宗历史、考证禅宗代表人物、以及谈禅说佛杂记等文章汇编而成。全书共分为三大部分,虽然不能说全面完整地反映了胡适对于禅宗和佛教的思考和主张,但基本上反映了他在这方面的代表性观点。尤其是胡适谈禅宗历史的文章,深入浅出,学理清晰,趣味横生,凸显大师小书的品位,可读性极强。
  • 快乐禅:禅理教你透视生活的智慧

    快乐禅:禅理教你透视生活的智慧

    本书通过多篇禅意故事,告诉读者在日常生活中珍惜当下、知足常乐、珍藏本钱、顺其自然等积极健康的观念。
  • 仁德法师

    仁德法师

    本书讲述了一个传奇而不息追求的当代高僧,一段中国佛教曲折而多变的历史,是一部让人获得文学快感与佛学修养的读物。
  • 听李叔同讲禅

    听李叔同讲禅

    本书系弘一法师李叔同站在红尘之外,反观世俗,多角度认真探讨现实世界人性、心灵、生存、处世、成功等诸多难题的精华之作,作者精心挑选出一个个耐心寻味、发人深思的精彩故事——每个故事都充满智慧与禅机,蕴涵灵气,是抚平、慰籍生活在喧嚣尘世中人们心录的一剂良药。
热门推荐
  • 异界生存之崛起

    异界生存之崛起

    在远离银河系遥远的一个星系一片大陆上,刘明迷迷糊糊醒来,还没反应过来怎么回事,脑海中就传来..滴滴...滴滴..城堡正在与玩家绑定.%10...%30..%50..%100,,绑定成功.的声音,脑海中就传来剧痛,刘明又晕了过去..
  • 罚与罪

    罚与罪

    罚与罪,是我和朋友一起开始写的双生文。另一篇名为,叛与赎。叛与赎是罪犯视角。罪与罚是警察视角。罪与罚,警察视角的现代都市悬疑小说。因为是警察视角所以会是推理假设比较多。第一次在创世发文,请多关照。我是夜子卿。
  • 十年穿越:虞兮虞兮奈若何

    十年穿越:虞兮虞兮奈若何

    我竟然因为老套路穿越了!可我只是因为时间多喝了一点酒而已呀!最关键的是——我怎么穿越到虞姬的身上了!为什么没看到项羽呢?难道我穿越到了虞姬遇见项羽之前了?
  • 星星娃

    星星娃

    你听说过妞妞和旦旦这两位可爱的小朋友吗?他(她)们就生活在美丽的星星河边。勤劳的眼镜妈妈、大门口爷爷、漂亮的彩云姑姑、精明的小四哥哥、还有英武的大鼻子爸爸……
  • 东野二传

    东野二传

    现代丐帮故事,有关都市与兄弟,梦境与现实,混二搞笑,认真幽默。
  • 秘异档案

    秘异档案

    在茫茫的宇宙中有着人类并未知晓的事情,20年前一支由特殊身份成员组成的中国神秘协会调查组织,悄无声息的进入神秘世界,他们闯过重重困难,只为了寻找一个流传千古的传奇故事。
  • 重生之负瑾年

    重生之负瑾年

    当许仟熙再次睁开双眼的时候见到不是自己因为车祸而残败不堪的身体,而是……八岁的自己。重生回了八岁,一切都没有发生,亲人犹在,挚友正少年。一切都还好着呢。这一辈子,上辈子的错误,她都不会再犯。这一辈子,她要鼓起勇气,去追求上辈子一直止步不前的那份爱情。这一辈子,要好好地疼爱那个因为早先被父母丢弃的弟弟,不要让后来他,毁了一切,那个少年,太过阴暗和狠厉。这一辈子,会好的,都会好的,一切都会在尘埃里开出花来的。
  • 【恶魔之恋】遇上恶魔遇上爱

    【恶魔之恋】遇上恶魔遇上爱

    虾米?眼前这个超级大恶魔就是传说中那个帅的天理不容,惊天动地的绝色美少年???传说他温柔无比——可是他老是打击她,捉弄她,看她出糗,可恶!嚣张的可恶小子,接招吧!
  • 主君也爱小鲜肉

    主君也爱小鲜肉

    在这个纠纷与战争和人心悱恻的世界上还有这么一个纯真善良个女孩女孩名为‘雨啼’雨啼深爱着曾救过自己的主君莫离也许是安奈不住时间的寂寞,也许是坏人的挑唆原本深爱的俩个人竟反目成仇,雨啼的爱变成了恨因为恨,她成了恶魔,成了十恶不赦的坏人是什么让如此纯真的人沦到如此地步呢
  • 家里来了个外星萌王子

    家里来了个外星萌王子

    伊特斯星是有名的战神星,伊特斯的王子也是帅气逼人。卡纪星身为王子,轻轻一笑就能迷倒地球花痴一大片,可就是迷不住江姚离。“姚离,我帅不帅?”“你最帅行了吧。”“既然这样,你是不是喜欢我呀?”“我可没说喜欢你。”“好吧,反正你早晚都会喜欢我的。”这两个活宝在一起也是够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