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8922000000039

第39章 图片报道的数字化与网络化(6)

3.“读者认为图片应当是对事件的真实记录,我们决不能背叛这种信任。纪实照片的完整性具有最高优先权,纪实照片边框内的所有内容都不能改变,包括改变背景,增加颜色,制造图片蒙太奇或者拼接图片。不能对图片中的内容做任何的增减,这意味着即使是一只手或者一根树枝出现在图片中的不合适的位置,我们也不能去掉它。”

解读:

——“读者认为图片应当是对事件的真实记录”:新闻学关于新闻的定义有几种说法,大多数人更愿意接受“新闻是新近发生的事实的报道”。根据这个定义,作为报道摄影的新闻图片,也是对新近发生的事实的真实记录和报道。

——记者是什么?记者是新闻事件的记录者和传播报道者。记者有权采访新闻事件的瞬间、片断和全部过程,通过报道传播给大众,形成社会舆论并以社会舆论促进或者推动社会问题和矛盾的解决。但是,记者无权改变新闻事件的全部、片断和每一个瞬间的事实。对于摄影记者来说,就是无权改变新闻照片中的每一个细节。

——“纪实照片的完整性具有最高优先权”:这里的“纪实照片”就是特指作为报道的图片报道;新闻照片原始图像的“完整性”是至高无上的、神圣的、不可侵犯的。

——“纪实照片边框内的所有内容都不能改变”:任何人不能对图片中的内容作任何的增减,尤其是不能“制造图片蒙太奇或者拼接图片”,以确保新闻照片的原始信息。

4.“摄影记者不能对新闻事件进行设置、重现、导演或者采取其他人为行为干扰新闻事实。”

解读:

——不能策划新闻;——不能人为地干扰、摆布、导演正在发生着的新闻事实;——不能在新闻事实过后再重新演习、摆拍;——不能摆拍。

5.“报纸的任务是刊发纪实图片,导演现场只在下列状况下被允许:肖像摄影、时尚或室内设计摄影、工作室摄影,这些照片在使用时必须加以区别,其图像不能给人以纪实照片的错觉,一般情况下,这些照片在使用时应作文字说明。比如某人是为了被拍照而在现场工作,则图片说明不能是‘某人正在办公室工作’。”

解读:

——新闻人物的肖像照、文体明星的时尚照、室内设计照等允许现场“导演”。

——“这些照片在使用时必须加以区别,其图像不能给人以纪实照片的错觉”:这句话的意思是:这些照片不能作为新闻照片来使用,不能让读者产生是新闻照片的错觉。

——新闻人物肖像照“使用时应作文字说明”:比如写作“某人是为了被拍照而在现场工作”,不能写作“某人正在办公室工作”,以此区别于在现场抓取的新闻照片。

6.“纪实照片应尽量减少侧面影像的图片的使用,这些图片容易造成特征性元素的缺失。”

解读:

——既然是“减少”,就不是不允许,不能绝对化。

——但是作为新闻照片,确实应当注意对影像“特征元素”的表现,尽量不要造成缺失现象。

.“纪实照片不得被拉伸、变形以适应版面需要。”

解读:

——新闻照片不是哈哈镜,不能随意变形。有的编辑看到版面空一块,为了不改排文字,图省事把照片拉长或是压扁,使照片变形,借以填补空白。

首先,这样做违背了图片报道的真实性原则,他们在做变形处理的同时,把被报道对象的真实、客观的形象也改变了。

其次,这种版面处理还涉及四个问题:一是照片中人物形象被歪曲了,不尊重被报道对象;二是摄影作者作品的完整性被破坏了;三是读者一般不会认为是图制作得不好,而会责怪摄影者拍得不好,作者的名誉权也被损害;四是从美学角度来看,随意把人物形象拉长或压扁,在多数情况下,扭曲了正常的人体结构,丑化了人类自己。

新闻照片一般不存在侵犯肖像权问题。但是,使用新闻照片时改变了被报道者的形象,是不是侵犯了被报道者的肖像权呢?

8.“应减少标题压图片的用法,如使用则必须与摄影者和图片编辑共同论证。”

解读:

——“应减少标题压图片的用法”:这里说的是“减少”,不是不能使用。

——“如使用则必须与摄影者和图片编辑共同论证”:这里有两层含义:

①强调尊重摄影者作品的完整性;②使用压题图片时,是否对图片的基本信息构成了伤害?需要论证。这个论证,除了需要论证可行性,还要论证不可行性。

——压题图片是一种标题与图片的版面组合,是一种版面手段。标题字压在图片的什么部位,才能达到既突出整体新闻,又美化版面;同时,又不会破坏图片的基本信息?这些都需要论证和正确的设计。

9.“数字图像改造技术的使用必须明显地显示出其虚构性。如果必须使用图片说明才能让读者明白此图片经过了数字技术的处理,那么这张图片不能被采用。”

解读:

——这是说制作数码照片一定要在视觉上有明显的符号特征,要让读者不用看文字说明,只要看照片本身就可以明白是经过数字处理过的图片。

10.“可以创造性地使用照片图示来表达编辑思想。照片图示一般不使用纪实照片。照片图示的制作必须会同摄影者本人、图片编辑、文字编辑、美术设计,使用的手法必须明显或者夸张,以避免读者误认为其为纪实照片。这种方法使用时必须得到新闻美术总监或其助理编辑的同意。”

解读:

——“照片图示”:这是一个好办法,也为版面选择和使用图片开通了一片新天地,增加了一个新的、强大的图片品种。

——“照片图示一般不使用纪实照片”:这句话在强调图示图片与新闻照片之间的区别,一般情况下不使用新闻照片,而使用那些新闻性不强或者没有新闻信息的照片。这种照片一般可以作为插图照片使用。

——“必须明显或者夸张”:这句话说明两点:①在视觉符号上与新闻照片的区别必须是明显的;②画面形象应当是夸张的,而不是纪实的。

——“必须得到新闻美术总监或其助理编辑的同意”:这句话是在说图示的美术设计很重要。当编辑要用作者拍的一张照片做图示使用时,应当而且必须得到美术总监或美术总监助理编辑的同意,才能进行。这里强调的是团队协作精神,是WED工作模式——写作、编辑、设计三合一概念:图文总体设计。

11.“应读者需要刊登的从读者那里获得的有关婚礼、讣告等的图片不能做任何改动。比如,讣告图片必须与原图保持一致,重现性是最重要的。”

解读:

——这是指应读者要求的有约定性的图片,要尊重读者意愿,保持图片信息的“重现性”。

12.“允许为了使图片有更好的效果而对于锐度和对比度的一般性调整。为了增加清晰度和精确度而对色彩或灰度进行的调整必须被限制到最小程度。”

解读:

——“允许为了使图片有更好的效果而对于锐度和对比度的一般性调整”:这里讲的是“一般性调整”。

13.“可以通过加光或者减光改善图片的技术质量,可以使用数码技术修补照片中由于过多的灰尘和其他非人为因素造成的图片缺损。”

解读:

——“加光或者减光”:如同在暗房放大时对影调的调整。

——“其他非人为因素”:比如照片划痕,冲洗放大过程中由于药水和镜头有杂物造成照片出现的脏点等。

——在电脑上能不能修改新闻照片?修改新闻照片有没有底线?

①能修改。

就像我们过去在暗房中冲洗放大照片一样,除用药水冲洗之外,电脑可以担当起传统暗房的全部工作。另外,在编辑、制版过程中,编辑也可以对照片做一些局部的修改和调整,例如:对影调、色彩、剪裁等的局部处理。

我所说的“局部的修改和调整”与“一般性调整”大体相同。

②修改有底线。

这里需要注意的是,所谓“局部”,是指对照片基本影像信息不构成伤害的修改。

例如:

——没有改变照片中影像主体形象的真实性;

——没有改变照片中影像信息的结构和布局;

——没有对影像进行变形处理;

——没有张冠李戴的“换头术”;

——没有移花接木的集锦,等等。

一句话,在不违背新闻真实性包括影像信息真实性原则基础上的修改,就是电脑修改新闻照片的底线。

14.“美术总监、责任编辑和编辑部应当对有疑点的图片及时提出质疑,必要时总编辑应参与决策。”

解读:

——使用图片要高度负责,对有疑点的照片,要行使把关人的职权,把住出口,不让有问题的照片传播出去。

15.“所有在本报刊登过的照片在参加摄影比赛时都必须遵照本报图片处理原则,依照原始图片加以调整。”

解读:

——“依照原始图片加以调整”:即使是参加比赛的照片,也还是以不破坏原始照片的基本新闻信息为尺度进行调整。

同类推荐
  • 大师的国民理想

    大师的国民理想

    近百年来,数十位学术和思想大师围绕中国的民族精神、社会改良、乡村建设、文化和教育改革等多个领域进行了艰苦追寻和不懈探索,希望本书能引发读者对国家、民族、个体命运发展和社会改革前景做更深层次的思考。
  • 媒介形象

    媒介形象

    事物的形象往往比事物本身还要重要。媒介形象就是一种延续历史、承载当下,更指向未来的力量。全书首次提出了媒介形象系统的设想,分析了媒介形象的内涵和认知规律,探讨了媒介形象的结构和功能,打通了“媒介的形象”和“在媒介上再现的形象”。给读者提供了媒介形象领域研究的最新成果,也可以帮助一些读者深刻理解媒介及媒介再现问题。
  • 季羡林谈师友(典藏本)

    季羡林谈师友(典藏本)

    在我所知道的世界语言中,只有汉语把“恩”与“师”紧密地嵌在一起,成为一个不可分割的名词。这只能解释为中国人最懂得报师恩,为其民族所望尘莫及。——季羡林 交友之道,盖亦难矣。其中有机遇,有偶合,有一见如故,有相对茫然。友谊的深厚并不与会面的时间长短成正比。——季羡林 我主要论述的是寅恪先生的人生基本态度,也就是“独立之精神,自由之思想”。这似乎有点离了题,可是我认为,并没有离。一个学者的基本人生态度怎么能够同他的学术思想截然分开呢?以陈先生的人生基本态度为切入口来求索他的学术思想,必能有新的收获。——季羡林
  • 21世纪中学教育的理念和方法

    21世纪中学教育的理念和方法

    本书结合当今教育规律与中学生特点,系统地阐述了新世纪中国教育的模式,成功教育的经验与发展,中学素质教育的教学建构等。
  • 居民防骗指南

    居民防骗指南

    本书共收录了60多个,囊括现代社会街头诈骗、邪教迷信诈骗、传销诈骗等10余种典型案例,包括12章,安排相当案例类型、行骗得逞的原因、科学防范的方法进行阐述。
热门推荐
  • 中国移动智能手机的秘密

    中国移动智能手机的秘密

    《中国移动智能手机的秘密》是一本关于移动终端和移动互联网的科普书。作者将这18年通信行业中的学习、思考、实践积累成《中国移动智能手机的秘密》与大家分享。书本系统总结了手机的发展历史、TD产业界“从2G向3G演进”的移动终端产业分化重组进程、智能手机的使用方法用方法和应用指南,以及对移动互联网发展独特思考。
  • 西游杂谈

    西游杂谈

    当西游变成修真,一个有趣的故事开始了···——————“来吧,如来!”孙悟空猛然跳起,挥棒向天!闪电飘过~~~~那个身影,永恒在传说之中!曾经的热血,锋芒依在!让我们再战全新的修真西游!留吻全新力作,砸票求包养啦~~~~~
  • 明玥桐萧之天才邪妃

    明玥桐萧之天才邪妃

    银白色的发丝中,飘散着银紫银蓝充斥着淡淡的魅惑。异能……“我不在乎,明萧,我只信你。”“玥玥,你如何才能全新全意的想我?”逆天天赋,超级异能,同甘共苦,王者归来!
  • 诸邪辟易

    诸邪辟易

    天空中,一群黑影聚集在一起,窃窃私语“这事儿就这么定了!”老三拎着他那臭名昭著的棒子,指着天空大吼一声:“干哈呢!?”正在擅自乱定规矩的种种仙魔鬼怪看到老三:“艹,搅屎棍又来了!”老三气的翻了个白眼儿,气沉丹田,棍指天空,怒吼一声:“别逼逼!!!不服来干!!!”于是,诸邪辟易。。。。。。~~~~~~~~~新手新书,看着还行就点下收藏,看着爽就多多评论吧!!葫芦需要鼓励!!!
  • 纸边界

    纸边界

    本书将收录的诗篇分为:卷一:边界——黑暗中的行走卷二:边界——向北卷三:向南、边界——词语的异地他乡。
  • 地球穿越了

    地球穿越了

    珠峰盘绕着万米蟒蛟仰天嘶吼,青藏高原一夜之间遍地枯骨,塔克拉玛干降下漫天的黄泉,秦岭天坑爬出的恐怖,百慕大下的魔窟,神农架里隐居的蛮族,远古的谜团,动荡的世界,玄幻的地球……叶帆在地球独立战争立下赫赫战功,却遭奸人所害,他穿越时空,重回修炼之初……
  • tfboys遇上平民女孩

    tfboys遇上平民女孩

    三个没有高贵身份的普通女孩,她们遇到tfboys又会展开展开什么故事呢?经过一系列困难,他们最后还会在一起吗?
  • 你的流年我的殇

    你的流年我的殇

    在你青春年少期,是不是也曾有那么一个人,以那样特别而又直接的方式闯进你的世界,驻入你的心房,在你懵懂的青春期留下浓墨重彩的一笔!
  • 霹雳萌娃:农女要高嫁

    霹雳萌娃:农女要高嫁

    “你的孩子,哪里来的?”某男脸色黑黑,问道。某女低头做事,置若罔闻,许久,方才抬起头看着某男,脸上带着温柔的笑容,“你问的是我吗?我的孩子,当然是我生的啊。”“我问的是,你和谁生的?”某男脸色更黑,甚至于额头上的青筋都是爆了起来。“和谁生的?有可能是和你父亲一起生的哦,谁叫我女儿和你长的一模一样呢?应该都是继承了你父亲的样子。”说完,某女便是牵起身边小娃的手朝着前面走去,“女儿啊,以后看到这样的和你一模一样的人你千万别搭理,他就是装作你的样子来骗你然后把你卖了的……”
  • 父亲的爱里有片海

    父亲的爱里有片海

    《中国小小说名家档案》百部小小说名家出版工程,旨在打造文体,推崇作家,推出精品。集结杨晓敏、许行、聂鑫森、孙方友、孙春平、刘国芳、谢志强、陈毓、周海亮、海飞、曾颖等当代小小说最华丽的作家阵容和最具经典意味的力作新作,由100名小小说名家一人一册单行本(共100册)组成,兼容不同年龄不同区域不同流派不同内容不同风格,是当代文学史上第一个小小说的系统出版工程,是广大读者特别是青少年读者认识社会人生、充实人文精神,提升文化素养,增强写作能力的最佳读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