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8919200000016

第16章 观点(10)

其次,手机为商人提供了一个“移动办公室”。普遍认为“办公室”是一种特定地理位置的概念已经过时。对于福建商人,手机就是他们的办公室。他们携带手机,就携带着自己的办公室。他们走到哪里,他们的办公室就在哪里。他们把手机运用于各种商业用途,例如信息查询、客户联系、合约谈判、职工监督等。另外,移动办公不限于某个特定场合,是以跨越地区的市场扩张为导向的。由于更多的商业谋略在远距离的手机传播中更易于操作与实现,从某种意义来说,手机更倾向于发展外地甚至国际客户商业网络,而不是本地网络。

第三,手机已经成为上演商业谈判谋略的平台。利用手机传播特点,以及客户对本地情况缺乏了解,福建商人把他们商业谋略的特性充分展现在他们对手机的一系列创新使用中,用以签订合约,摆脱麻烦客户以及最大限度地增加企业业绩。

最后,手机已经成为福建商人生活运转的中心轴。它为规范商人的日常生活而设置晨闹,议程闹铃,24小时联系及短信服务;它把商务办公室带入商人家中,它混淆了商人的个人生活与商务运作,它因客户闲聊干扰了商人的家庭晚宴,它侵占了商人的假日旅游(包括无数的假日问候)。本质上来说,手机,正如受访者郑利奥总结那样,已成为企业家的“神仙法杖”。

[参考文献]

[1]冯晓芳(2007年12月25日)“我国手机用户数创新高达5.39亿月均增712万户”。2008年5月11日摘自新华网:http://mba.ce.cn/manager/gch/200712/25/t20071225_14030449.shtml

[2]福建日报(2007年8月24日).“福建个体私营企业协会:20年铸就新辉煌”。2007年8月29日摘自:http://www.fj.xinhuanet.com/jjpd/2007-08/24/content_10954154.htm

[3]福建省统计局,2006年,“福建个体私营工业经济的现状及问题”。2007年8月10日摘自:http://www.stats‐fj.gov.cn/tjfx/0200606290033.htm

[4]郭镇之、吴玫(2008),“现代与后现代的双重表征:当代中国移动电话”(上)(下)。《现代传播》2008年第4期,第5期。

[5]省市数据网,“2007年“十一五”末福建电话普及率将达113部/百人”。2007/08/17下载.http://provincedata.mofcom.gov.cn/hotdate/disp.asp?pid=14755

[6]省市数据网,“2007年福建省电话用户总数突破3000万普及率达居全国前列”。2007/08/17下载.http://provincedata.mofcom.gov.cn/hotdate/disp.asp?pid=14540

Magic Stick of Business man:the Modern SSignificance of Mobile

Wu Mei Lin Haijun

Abstract:three theoretical were integrated in this study,including social shaping of technology,affordance theory and domestication theory.We want to explore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use of the mobile phone and business operations of Chinese enterprises,espe‐cially the social function and social roles of mobile phone whileu‐sing.In today"s globalized society,business menin Fujian become aprominent commercial group with their consistent hard work in gand fighting spirit.This study focuse soninspection that howcan theyreflecte dintheuse of mobile phone with the characteristics of businessmen"scommer cialoperation in Fujian,as well as the innova‐tive us ages of mobile phone among Entre preneurs brought from the technical characteristics of mobile phone.Research results show that mobile phone has greatly increased the aggressive commercial cultural in Fujian enter prises.They make 24‐hournon‐stop commercial operation possible.Mobile phone sbring to enterprisesa“mobile office”that won"t be restricted by geography.They become acommercial skills and strategyplatform,as well as the central axis of enterprises" lives in Fujian.Mobile phones are be‐coming a Magic Stick in the hand of businessmen.

Keywords:mobile phone,Entrepreneurs,modernity,Business in fujian,china

现阶段中国网民典型特征研究

彭兰

摘要:在中国互联网的发展中,网民的作用不可或缺。而中国网民在现阶段表现出来的一些典型特征,不仅影响到互联网的发展轨迹,也在一定程度上折射出中国社会发展的复杂进程。中国内地网民在现阶段的典型特点主要表现为几个方面。需求方面的特点是:环境认知需求凸显;自由表达与社会参与需求强烈;边缘性需求增加。行为方面的特点是:“解构性”行为容易产生轰动效应;暴力行为易被激发;群体感染性强。思维方面的特点是:质疑成为一些网民思维的基调;一些网民易被简单化思维主导。价值取向方面的特点是:道德上的双重性;文化上的叛逆性;政治上的激进性。中国网民具有这些思维、态度、行为特征,从本质上来说并不是因为网络改变了他们,一切都是基于深刻的现实原因。

关键词:网民,价值取向,需求特点,行为特点,思维特点从20世纪90年代末互联网第一次热潮出现以来,中国网民队伍不断扩大,作为一个整体,他们在各方面也表现出越来越多的共性特点。这些特点与中国互联网发展的水平有关,也与中国特定的历史阶段有关,同时,还体现出中国的政治、文化传统等的影响。对于这些特点进行分析,不仅是网络传播研究的任务,也是研究社会发展的一个重要方面。

本文尝试对中国网民的一些典型特点进行总结与分析,分析的依据是对多个网络论坛以及近年来的一些典型的网络事件的观察。这里并不一定能提供完全科学的结论,而只是试图给后来的研究者一些借鉴。

当然下面所讨论的是中国网民整体的特点,而不是个别网民的特点。这些特点不适用于所有网民。它们只是从整体上表现出来的某些典型特征。而且这些特点往往是在网络互动的环境下才会表现得比较充分。

下面所分析的,只是中国网民的特点,而不是整个中国地区。

一、需求特点

网民的需求是他们在网络活动的主要动因,中国网民的需求特点主要表现为以下方面:

(一)环境认知需求凸现

由于中国社会正处于高速增长同时发生根本转型的时期,“公众日益深刻地受到社会变革带来的影响,在这样的社会环境中,公众要求更全面地了解生存环境的变化,了解看似孤立的新闻事件与自身利益的关系及对自身命运的影响”(高钢、彭兰,2008)。因此,对环境认知的需求,成为中国网民的显着需求之一。

网络为人们迅速而全面地认识社会环境的即时变动和长期变化,提供了更好的服务,这表现在:

“一是网络信息传播的广泛性,便于为分散于各个区域各个行业的公众平等地提供新闻信息,特别是能够为那些因地域、经济、生理、传统媒体布局等诸多因素的制约而不能共享新闻信息的人群提供新闻信息;

“二是网络信息传播的承载量,便于为公众提供充分的新闻背景信息、新闻分析信息,从而增强新闻对公众及社会影响范围、影响方式和影响程度的解读,满足公众深入了解生存环境变化状况和意义的信息需求。”(高钢、彭兰,2008)

中国网民对环境认知的需要,不仅表现为对新闻信息的高度关注,还表现在对“知情权”的高度重视。在一些重大突发事件,特别是灾难事件发生时,他们希望能最快地获得信息,同时了解事实真相。

而在低门槛、四通八达的网络传播环境里,试图阻止信息流通、掩盖事实真相,是很难做到的,媒体的不作为,反而会使网络中小道消息、谣言泛滥,造成人心混乱。网络媒体必须做出及时反应,才能在纷繁复杂的局面中向网民说明真相、指点迷津。而网络媒体的行动,也会推动传统媒体作出改进。近年来,在诸如矿难等灾难报道中,中国媒体的报道不断进步。在2008年5月的四川地震报道中,中国媒体的及时、透明的报道,得到公众的高度认同。这与这些年在网络媒体推动下的渐进改革是分不开的。而这离不开网民知情权需求这样一种推动力量。

在一定意义上,网民对于知情权的追求,推动了网络新闻业务的发展,提升了网络媒体的地位,也推动了中国的新闻改革,同时,也不断促进政府信息的公开、政府工作的改进。

当然,网民在追求知情权的过程中,也会出现一些问题。例如,一些人对于小道消息、谣言缺乏识别判断能力,为流言的传播推波助澜。

有时人们出于对知情权的追求,会侵犯某些个体的隐私权。把握知情权的界限,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

(二)自由表达与社会参与需求强烈

与突出的环境认知需求相关,中国网民的需求的一个重要特征在于,他们有强烈的自由表达的愿望,同时也把这种愿望在网络中付诸行动。这种表达不仅表现为语言,也表现为行为。

美国IAC/Inter Active Corp所作的一项关于中美网民对比的调查显示,将近3/4的中国用户认为其可以在网络上自由地做任何事情说任何他们不能在现实生活中所说的话,而这个数字在美国只有不到32%(《中国网民与美国网民观念对比》)。

中国网民对网络中自由表达需要的强烈,源于现实空间的某些限制,也与中国社会高速发展中各种矛盾积累产生的压力有关。而网络空间的相对匿名性,在一定程度上给了人们心理上的安全感。

更重要的是,网络中人与人的互动,促进了人们的表达愿望,也使个人表达可能汇聚为集体表达,显示出强大的力量。

与此相关,中国网民参与社会事务的需求也是十分强烈的。它是自由表达需求的延续与发展,也是自由表达的一种行动实施。

中国网民的表达与参与主要表现在几个层面:

社会讨论层面:多数情况下,网民在网络中的讨论不是针对某个事件或人物,而只是一般性的讨论社会公共话题,虽然这些讨论不会起到舆论监督等即时性的作用,但是,它对培养人们公共参与的意识和习惯,提高人们公共参与的能力,是具有意义的。

舆论监督层面:网民对一些社会问题积极发表意见,试图通过舆论力量影响问题的解决。孙志刚事件、刘涌案、宝马案、华南虎事件等,都是网络舆论的强大力量作用于事件的发展进程。

权利维护层面:网民对于自身权利的维护,可以表现为个体的行动,也可以表现为集体的行动。网络往往具有将个体维权变成集体维权的能力。人们通过网络表达的维护权利的诉求主要有几个方面:一是特定事件中个体偶然受到的权利侵犯后进行的维权;二是某些群体遭遇相同问题而进行的维权,如“肝胆相照”论坛是乙肝病毒携带者所成立的维权论坛,很多业主论坛则是小区居民进行小区集体维权的意见表达与行动组织场所;三是网民并非为个体实质的权利受损进行网络参与,而是出于对公民一般权利的保护愿望进行网络参与,在孙志刚事件中,尽管权利受到侵犯的只是孙志刚一个人,但是,人们积极参与发表意见,是在更普遍意义上寻求个体权利得到尊重与保护。

同类推荐
  • 小型局域网组建与维护

    小型局域网组建与维护

    本书以组建和维护小型局域网为主线,面向实际工程应用,按照项目化课程模式的要求组织编排。全书共分8个项目,主要包括认识计算机网络一概述、绘制小型网络拓扑图、连接网络一传输介质、连接网络一联网设备、认识计算机网络一网络协议、连接网络一网络寻址、组建小型交换网络——配置交换机、连接互联网——配置宽带路由器。每个项目都有明确的工作目标、工作任务、实现过程和知识点分析,力求集教、学、做于一体,从而更好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
  • 办公软件高级应用

    办公软件高级应用

    日新月异的信息技术使计算机的应用渗透到各行各业,融入到我们的工作、学习和生活中,特别是在办公领域中运用计算机技术,可以实现办公自动化,成倍地提高工作效率。在众多的办公软件中,微软公司的Office系列软件是办公自动化软件中的佼佼者,其强大的功能深受全世界广大用户的青睐。根据当前业界的需求以及办公软件的实际应用范围,本书针对Office 2003系列产品,深入讲解其高级应用知识和操作技能。
  • 现代企业财务软件应用教程

    现代企业财务软件应用教程

    本书内容包括财务软件概论、系统管理、企业应用平台、总账管理、报表管理、薪资管理、固定资产管理、应收款管理、应付款管理等。
  • 中国网络传播研究2009(第三辑)

    中国网络传播研究2009(第三辑)

    本文以传统社区研究的“场域论”为基础,探讨网络传播中场域性互动对社会舆论的影响。文章首先从传统社区传播的场域性特征出发,探讨网络传播的社区性和场域性。然后分别分析了传统门户、BBS论坛和私人博客等三种主流的网络传播的场域性互动、意见表达和舆论形成的特点。最后结合“张殊凡事件”、“王石捐款”事件以及“黑砖窑”事件,探讨网络传播中的场域性互动对社会舆论从虚拟到现实的影响。
  • 一本书读懂大数据

    一本书读懂大数据

    本书是深入研究互联网思维的经典之作,从互联网思维的定义到互联网思维应用的具体案例表现。作者深入浅出、条分缕析,全面阐述互联网思维的内核与精神,逐一点评当前关于互联网思维的各种观点。本书从最初级的互联网思维应用到高端的粉丝经济,平台建设,自媒体营销的方法都有详细讲解介绍。让读者了解什么是互联网思维的同时还能学会把互联网思维运用到自己的工作学习已经生活中。
热门推荐
  • 待筝声响起

    待筝声响起

    她,音乐天才,一向喜平淡过日。她,将门庶女,一向软弱至极。当她穿越成她,将会激起怎样的涟漪?穿越后的她步入宫门,低调行事,却意外惨招毒手。当音乐天才再次睁开凌厉的凤眸时,闪现的只是风华绝代。一念起,风起云涌!
  • 福妻驾到

    福妻驾到

    现代饭店彪悍老板娘魂穿古代。不分是非的极品婆婆?三年未归生死不明的丈夫?心狠手辣的阴毒亲戚?贪婪而好色的地主老财?吃上顿没下顿的贫困宭境?不怕不怕,神仙相助,一技在手,天下我有!且看现代张悦娘,如何身带福气玩转古代,开面馆、收小弟、左纳财富,右傍美男,共绘幸福生活大好蓝图!!!!快本新书《天媒地聘》已经上架开始销售,只要3.99元即可将整本书抱回家,你还等什么哪,赶紧点击下面的直通车,享受乐乐精心为您准备的美食盛宴吧!)
  • 公主殿下的仆人

    公主殿下的仆人

    唐羽意外被绑架后,意外走上一条修真路,又意外捡到一只小白狗,哪里知道是被封印的异世界公主殿下,来自异世界的公主企图征服地球,笑看唐羽如何拯救地球。感谢阅文书评团提供书评支持!
  • 白色眷恋

    白色眷恋

    因为不满皇马6比2的比分,中国青年律师沈星怒砸啤酒瓶,结果电光火石间,他穿越成了佛罗伦蒂诺的儿子,且看来自09年的小伙子如何玩转03年的欧洲足坛
  • 宠婚袭人,老公暖暖爱

    宠婚袭人,老公暖暖爱

    苏小棠做梦也没想到,指腹为婚的新婚丈夫,竟然是个专业克妻的“天煞孤星!”传闻他是权贵继承者,却也是冷血薄情的“杀人狂魔”,个个跟他有关系的女人都死于非命,无一幸免。新婚夜,他把她逼到床脚,满眸恨怒,“几年不见,你的演技越来越差了!”苏小棠懵逼了,“今晚是我们第一次见面吧?”他毫不掩饰鹰眸里的嘲讽,甩给她一沓照片,“你以为更名改姓就能一笔勾销你在我这里欠下的债?”看着照片里那个和自己长得一模一样的女人,苏小棠彻底傻眼。谁能告诉她,这个和她长了同样一张脸的女人,是谁?
  • 启信杂说

    启信杂说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今夕何夕——你都如何回忆我

    今夕何夕——你都如何回忆我

    十年后虞然又回到A城来,带着战功赫赫,像是一个女王,涅槃重生之后,那个软弱天真的虞然被她自己亲手扼杀掉了,重生的是一个叱咤风云的商业奇才,是一个让仇人闻风丧胆的对手。卞子芩在守着虞然的食物,默默的等着她回来,这一次他要像一个勇士一般保护自己的公主,只是十年前没能守护的人,十年后还需要吗?
  • 医家秘奥之脉法解

    医家秘奥之脉法解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致命变身

    致命变身

    如果你中了巨额彩票,你还是你吗?还能分得清现实和白日梦吗?一步登天之后,是羽化登仙,还是坠落地狱?想知道答案吗?想解答心中的疑惑吗?想寻找自己的旁人的影子吗?来吧,随“我”一起走进贝司城——一座最繁华的都市,一座极顶现实的城市——看你终了能留下一声悲呼还是化为尘土随风而散。
  • 戏点鸳鸯

    戏点鸳鸯

    【点鸳鸯系列之二】她打出生起,脸上就长着一块丑陋的胎记,爹不疼娘不爱,连唯一的姐姐都欺负她。孩子们也都不愿意和她玩,骂她是丑八怪。在她伤心哭泣时候,有个小男孩递给她一块丝帕,让她擦干眼泪,还安慰她,她长的一点也不丑,她的胎记是独一无二的。只有他,没有嘲笑过她。她的一颗心从此便落在了他的身上。后来她才知道,那个男孩是乔府二少爷乔墨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