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8919000000024

第24章 电视声音的技术与艺术(1)

第一节人耳的听觉特性

心理学家指出:失聪远比失明更糟糕,人类对于声音的感知是十分重要的。声音使电视成了一种“有声有色”的媒体,给电视媒体提供了第四维度的信息。

声音是客观存在的,而人的听觉是一种主观感觉,两者之间既有着密切的联系,又存在一定的区别。人的听觉是一个复杂的物理—生理—心理过程,常用响度、音调、音色三个量来描述,这三个量是人对声音的主观感觉的要素。

一、响度

正常人的听觉器官所能听到的声音频率是16000~20000Hz(听域),但对不同频率声音的敏感度并不一致。图61是以声频为横坐标、以声强为纵坐标而画成的听力图曲线,可以表示听觉能力的情况。被曲线围绕范围内的声音都可以听到,但日常谈话的声音所占的区域只不过是图中的一小部分(图中心斜线部分)。

人耳对声音强弱的主观感觉也称为响度。响度主要取决于声波的振幅,振幅值越大,声音越响。响度感觉大体上与声压有效值或声强值的对数成比例,因而为了适应听觉的这一特性以及计量的方便,采取声压有效值(P)和声强值(I)的对数来表示声音的强弱,分别称为声压级和声强级,单位都是分贝(dB)。

人们听到的声音,无论从频率上还是从强度上看都有一定的限制。又可看到,人对1000~2000Hz的声音最为敏感,而且也能忍受较大的强度。而对低于或高于此频率范围声音的听取范围就越来越窄。

曲线的下界EF段的是对各种频率声音的阀值,也叫最小可听域,将人耳感觉器官能听到的各种频率声波的最低的声压值连成一条曲线,称为闻阀曲线;曲线的上界BC段是对各种频率声音所能忍受的强度界限,也叫最大可听阀,将对于人耳来说响度过大以至难以忍受的各频率声波的声压值同样连成一条曲线,称为痛阀曲线,比它再强的声音就要引起痛觉。人的听觉可感知的频率范围的声波称为可闻声。低于20Hz或高于20KHz的声波不能被人耳所感知,分别称为次声波和超声波。

根据曲线可知,人主观感觉响度相同的不同频率声波,实际的各频率声波强度是不相等的,或者说,对于不同频率的声响,人耳听觉响应是不同的,而对中高频率(1000~5000Hz)的声音相对比较灵敏。人耳听觉的频率响应不是平直的,而且声压级不同时,听觉频响也不同。

响度特性对于解决声响中的实际问题具有很大的意义,例如,在听音乐节目时,人们设计了响度控制器,以在音量减小时提升高低频电平,来获得高低音平衡、音质优美的效果。响度特性的规律是进行高低频率电平提升、实现展宽频带、均衡人的听觉感受的重要依据。

二、音调

音调是人耳对声音调子高低的主观感受。人耳的音调感觉与声音的频率相对应:频率高,音调高,声音听起来“尖”;频率低,音调低,声音听起来“低沉”。在复合音中,音调取决于基频频率。但是,音调的高低感觉与声音频率之间不存在线性的对应关系,而是呈一种对数曲线的对应关系。为了适应听觉的这一特性,表示频率的坐标常采用对数刻度。

同时,人耳对于音调的感觉还会受到声波振幅的影响,即与响度有关。

一般情况下,响度增加会降低人耳对于音调的灵敏度,低频声波下尤其明显。

三、音色

音色是人耳听觉的一种感受特性,代表人耳区别响度和音调相同的两类不同声音的主观感觉。人耳对音色的感觉决定于声音中泛音各分量的数量、相对强度关系和分布。当许多不同乐器同奏一曲时,尽管它们所发出声音的基频相同,人们还是能分辨出各种乐器的不同声音特色,这就是因为频率分量的多少和大小比例不同。音色与声音信号的频谱相对应。实际上,人们听到的各种声音通常是由多种频率的声波组成的。其中,每一种声音都有一基本频率,称为基频或基音,同时还有与基频成倍数关系的许多不同倍频的频率,称为谐波或泛音。基本频率决定了声音的音调,而谐波成分则决定着声音的音色。

由于听觉对音色的感受是根据声音的各频率成分及其分布特点来区别,若要听觉媒体设备的重放声音保持原有的音色,就应有足够宽的频响范围,以便不丢失信号中的频谱成分,不改变频谱中各分量之间的强弱关系,也不产生多余的频率分量。

四、听觉的方位感和立体声

立体声是具有空间感的声音,立体声技术利用听觉的方位感,在放音时重现各种声源的方向及相对位置。立体声重放给人的感觉不像单道声那样从一个“点”发出,而是感到声源分布到了一个较宽的范围,因而能给出比单道声更接近真实、更加自然的效果。

人们是用两只耳朵同时听声音的,当某一声源至两只耳朵的距离不同时,两只耳朵虽然听到的是同一声波,但却存在着时间差(相位差)和强度差(声级差),它们成为听觉系统判断低频声源方向的重要客观依据。对于频率较高的声音,还要考虑声波的绕射性能。由于头部和耳壳对声波传播的遮盖阻挡,也会在两耳间产生声强差和音色差。总之,由于到达两耳处的声波状态的不同,造成了听觉的方位感和深度感。这就是常说的“双耳效应”。不同方向上的声源会使两耳处产生不同的(但是特定的)声波状态,从而使人能判断声源的方向位置。如果人们设法特意地在两耳处制造出与实际声源相同的声波状态,就应该可以造成对应的声源幻象(声像)感觉,这正是立体声技术的生理基础。

双声道的立体声系统是最基本的能给人的双耳造成立体声像的系统。

在双声道立体声系统中,为了正确重现真实声源的方位,录音时必须用两只配对的传声器,信号传输通道也需独立分开,而且每条信道的放大率、频响特性等都必须相同,任何差异都会明显改变声像的位置,影响立体声效果。为了消除两个信号通道放音时出现的差异,立体声放音设备还应设有平衡旋钮或音量联动控制器。

如果在连接放音设备中,把两个扬声器的相位接成了反相的关系(即相位差180o),那么声像会跑到扬声器的外侧。这种现象称为“界外立体声”。

正常放音时应该注意防止出现这种现象。不过,界外立体声现象也具有实用价值。在便携式立体声装置中,由于两扬声器距离较近,影响立体声效果,此时可利用界外立体声原理加入立体声展宽电路,将左右两个声道的信号各取出一部分,通过一定的相移和延时后,再相互交叉地输入另一声道,这样就获得了比两扬声器距离更为宽阔的声音感觉效果。录音机上立体声展扩开关,就是供人们根据需要来控制展宽电路的开与关。

聆听立体声时,听者的位置很重要,若偏离对称位置较多,即听者与两扬声器的距离不相等,就会造成声像位置的移动甚至声像模糊不清或将单一声像分裂成两个。立体声系统除了双声道外,还有四声道的(在听者后方也放置两个扬声器),此种立体声系统俗称环绕立体声。在立体声电影中,还采用五声道、七声道。一般说来,声道数量越多,聆听时的亲临现场感越强。

第二节电视节目中的声音元素

在新闻、专题类节目中,声音承担着信息传递的大部分使命,画面主要是“图解”文字。表现声音重要性的一个经典例子就是:关闭电视机的声音只让观看图像,然后挡住画面只让听声音,可以发现,声音所呈现的信息是基本完整的,而画面所提供的信息却是零碎的,有的时候甚至你都看不明白。这说明了声音在电视片中的重要作用。当然了,一部好的电视片如果关闭声音,一般情况下也应该让人看明白的。

一、声音元素

电视节目中的声音元素包括语音(对白、解说等)、乐音和噪音。

(一)语音

在电视节目中,语音常与画面共同传递信息,可增加电视节目的信息量。

语音由多种频率成分的声波构成,含有一个基音,比如说解说词、现场采访等。

(二)乐音

乐音是指用各种器乐和其他器械发出的或优美或有力的声音,它由谐波组成。乐音的质地与音阶、音色、频率等因素密切相关。经过编创的乐音可以用于增加节目的感染力,提高观众对节目的认知度,如环境中的效果声、具特殊意义的音效、富有感情的音乐等,都可以渲染气氛,增强电视片的艺术感染力。

(三)噪音

通常,噪音是有用信息的干扰部分,但在有的时候,噪音具有制造气氛或“掩蔽”的效应,比如与画面相对应的同期声、效果声等。

二、声音的物理特性

波形、振幅与频率是声音的重要物理特性,对声音进行编辑处理,就是要改变这三个物理量。

(一)波形

声音是在特定环境(如空气)中并在一个特定的频率范围内因振动而形成的。人耳能听到的声音是在特定的频率范围内因振动而产生的。振动可以由多种因素产生,当声音使某种媒介运动起来时,就会制造出包含不同强度(即振幅)和不同振动率(即频率)的波动。

(二)振幅

在波形中,声音所展示的能量大小(即音量大小)被称为振幅。

振幅对电视声音的制作特别重要:如声音的原始振幅必须足够大,以使得话筒(拾音器)能从背景或环境噪声中识别出需要的声音来;振幅同时还应处在话筒或声音转换器可以捕捉的范围之内,这样才能将一定振幅的声音转化为电子信号,而这个电子信号又必须处在一个有关设备能够处理的适当范围之内。人耳对音量的感知十分敏感,但是电子设备就不那么自如,这就需要密切关注音量问题。

可见,前部分声音素材的振幅要比后部分声音素材的振幅高(大)。

(三)频率

频率俗称音调,是指声音调性的高低。频率的计量单位是赫兹(Hz)。

人类能听到的声音频率是20~20000Hz,这是人的听力的最大范围。男性能听到的最高频率是16000Hz,女性可再高一些。150Hz以下的声音属于低音(bass),高频率的声音为尖叫声,如小提琴的最高音。图64是频率不同时的声音波形情形,前半段为低频,后半段为高频。

(四)音色

声波一般包含几种主要的频率成分,反映在声音的特质上就是音色。音色是声音的“独特的个性”,如尽管人声和提琴声可能有着共同的音高或频率,甚至有共同的音量或振幅,但两者的音色却大相径庭。音色使得我们能够辨别由各种物体发出的不同的声音。

这段波形的音色包括主要的音色和次要的音色(也称泛音或和声)。一个音色可以有一个或多个和声。和声在波形中的表现和质量会受到录音话筒的频率响应灵敏度,以及存储或传输声音的电子系统的影响。话筒只能在一个很窄的频宽里进行有效传输,而无线电台的发射频率则可以处在一个比较宽的频率范围之内。

(五)振幅与频率的关系

话筒不可能完全不失真地传输所有的声音频率,而电子技术可以努力适应人们的听觉要求,如响度控制器就可以在降低音量(振幅)时放大低音(频率),使人的耳朵以为听到了与较高音量相同的音量。

第三节音频制作技术

一、音频制作技术概述

在电视节目制作中,音频制作技术包括拾取技术、处理技术和记录技术。

(一)音频拾取技术

音频拾取技术一般是指通过话筒拾取声音并将声能(声信号)转换为电能(电信号)的技术,或采用其他方式获得特定节目所需的“特定”声音的技术。一般来说,对实时声音的拾取使用话筒(也就是传声器)。话筒的种类结构不同,性能也会有差异。在制作节目的时候应根据使用目的来确定传声器的等级、种类和数量,与拾音对象、录音环境的声学条件以及录音设备相适应。

(二)音频处理技术

音频处理技术是指后期对声音信号进行处理加工的技术,比如把模拟信号转换成数字信号的技术;再利用数字处理技术对信号进行再加工,包括振幅、频率等方面的调整。

(三)音频记录技术

音频记录技术就是指将处理后的声音的电子信息记录到特定的存储介质之中的技术。现在用的都是磁存储的方式,存储在磁带式磁盘中,可以是数字式,也可以是模拟式的。

二、音频制作系统

音频制作系统主要包括拾音、调音、录音、放音等四部分设备。

(一)基本音频制作系统

在音频制作系统中,对拾音、调音、录音、放音的操作主要是选择拾音器和确定拾音方式,按要求调节调音台、延时器、混响器系统,最后制作出符合要求的电视声音效果。

同类推荐
  • 建筑艺术与绘画(新编科技知识全书)

    建筑艺术与绘画(新编科技知识全书)

    本书内容包括各具特色的陵墓建筑,神庙·教堂·寺庙·塔,富丽堂皇的宫殿建筑,古代公共建筑,现代公共建筑,纪念物,交通设施,校舍、住宅、古都等。
  • 宝石名鉴

    宝石名鉴

    一本装帧设计高端,同时内容非常基础的宝石书,看完之后,令人赞叹——宝石的芳华,千年累积,经过雕琢,流传百世。关键基础鉴定法、选购秘诀、评选等级、基础知识讲解、如何看宝石鉴定书等,让入门者在选择宝石的时候心中有数。26种宝石,世界分布图,令人目不暇接。
  • 大观艺术丛书·山色如墨

    大观艺术丛书·山色如墨

    《大观艺术丛书:山色如墨》主要内容是描写了作者的画很有创意,给人一种遍历天下的感觉,在构图上全部突出了背后的特殊旨趣,作品在画面上的整体面貌上,依然传递出一种大山大水的气势,其中所体味到的那种感觉,可能这也是这作吕比较吸引人的一个特点吧。
  • 静观的艺术

    静观的艺术

    本书共11章,内容包括:静观的基本概念、静观的基本程序和注意事项、静观与其修炼方法的关系、我们的静观的特点、先天本我和后天自我、观念、意愿、意象、给没有修炼意识的朋友们的话等。
  • 觉悟美学:解读美的本质

    觉悟美学:解读美的本质

    本书内容包括人的本质作为美的本质、人的外化成为丑的本质、按照美的规律来建造、真善美批判、从动物式享受到美感、觉悟之维与美感标准等。
热门推荐
  • 梦回一九九四

    梦回一九九四

    一九九四年,那时候的香港还没有回归,那时候的网络大咖还没有开始创业,人们还不知道什么下海经商,所有人的眼里最有钱的莫过于村子里的万元户。一个年过四十已到不惑年龄的人,家未成,妻未取,人生已经走进了死胡同,2015年的元旦,万家灯火,肖邦一人独自漫步在街头,一瓶白酒让他沉睡街头。一梦方初醒,梦回二十载,上天给了肖邦一次从头再来的机会,他能否把握住,从此改变自己的人,一九九四至2014,二十年的风云变革。
  • 天师道长之初出茅庐

    天师道长之初出茅庐

    天师道门当代天师张仲卿在得道的那一刻,突然发现,自己在世间竟然有一个孩子,可是这孩子的母亲在孩子出生时就去世了。回想起自己年轻时的风流往事,张仲卿暗暗悔恨,于是自愿迟去天庭二十余年,在祁连山中教育自己的孩子,同时将一身道术传与此子!一晃二十三年,天庭屡屡传来旨意,命张仲卿速速前去报道,无奈,张仲卿决定让自己的孩子,下山闯荡红尘。一段段精彩绝伦的故事就此发生!感谢创世书评团提供书评论坛支持!
  • 三界公敌

    三界公敌

    天庭统三界,天帝御天庭。何昊,意外得到上任天帝遗产,被现任天帝视为眼中钉、肉中刺,成为人人喊打的三界公敌。为了求生改命,何昊舍得一身剐,敢把现任天帝拉下马。“天帝轮流做,今年到我家。”“天庭归我管,惹我就是犯天条!”
  • 夜色下的梧桐

    夜色下的梧桐

    一个少年的成长之旅,一段心灵涅槃的史诗。杨尘小学毕业,和姐姐杨洁从农村来到景阳上中学。他们寄宿在阿姨家,面对不苟言笑的姨父和强势霸道的“小主人”表弟,从此开始了他的炼心之旅。懵懂少年开始蜕变,是寄人篱下的痛苦,还是青春萌动的迷茫?
  • 赵适造世录

    赵适造世录

    “是想活还是想死?”“如果想活,就必须选择一个。””你只能选择当僵尸,还是当丧尸?““如果都不想死的话,那么就让我送你们直接去宇宙边缘吧!”赵适既然想救人类,那么就只能做一样事情了,那就是在世界末日后,创造一个属于自己的世界!
  • 绮梦图

    绮梦图

    涅槃转世之后,她的体内开始流淌着最恶的血统。面对无数强者,她靠自己的睿智,斩尽不断涌出的黑暗。强者打磨利齿,弱者历练智慧。无论什么时代,无论什么世界。无论多少次都会卷土重来,将强者死死咬住,啃食殆尽,便是光荣的弱者。非谁所造,亦谁所望,不受其愿,但以其志,生于此世,有智之族。曾经占据了这个世界的全部土地,将无限的可能性,蕴藏在身体之内,赋予相衬的名字——人类。
  • 明智权变的故事

    明智权变的故事

    本套丛书图文并茂,格调高雅,具有很强的系统性、代表性、趣味性和可读性,是中小学生培养阅读与写作能力的配套系列读物,非常适合广大中小学生学习和收藏,也是各级图书馆收藏的最佳版本。
  • 儡魂

    儡魂

    傀儡之术,在这个世界中被视为旁门左道。主角却利用傀儡之术走遍这个世界……
  • 异世神起

    异世神起

    “孩子,你想成为一代强者么?”“想,非常想!做梦都想!”“强者之路可是千难万阻!你可想好?““神挡杀神,佛阻弑佛:天档劈天,地阻灭地!”“永不后悔?”“死亦无悔!”“想学何样武学?""可有长生之道?”“....”“可有炼丹之法?”“.....”“可有七十二般变化?”“滚!你以为你是孙猴子么?这TM不是西游记!”.....
  • 神之癫

    神之癫

    一群考古学家发现一种神秘的能力却被开发,只要人们想开发这种能力就会使用而有的人却想用这种能力称霸世界,我们称它为第六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