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8916400000027

第27章 生成:具身认知(2)

然而,我们的意图不是一个任何特定现象的模型,我们当然也不想暗示这样一个闭圈和耦合的简单形式对经验一个世界的系统而言是充分的。确切地说,我们的意图只是提供一个最小的例子,以表明一个自治系统如何从一个背景中生成意义。正是这个例子的简单性能使我们在细节上理解生成一种区分的整个过程。

尽管这个例子很简单,但是我们不要低估了它的寓意。既然我们已经能够识别这种最小意义的涌现而它不过只具有给予Bittorio这种简单的自治(闭圈)和耦合的形式,那么,想象一下由生命细胞或复杂的分子网络(如脑和免疫系统)所生成的那种丰富和复杂的意义,尽管更为错综复杂,但这些系统与Bittorio共有作为自治(操作闭圈)和结构耦合的属性。

这种自治系统与通过输入/输出关系来规定其与环境耦合的系统形成鲜明对比。数字计算机是后一系统最为熟悉的例子。这里给定键盘序列的意义始终由设计者安排。然而,生命系统远不在这种范畴内。正是在这个被限制的环境下,我们能说好像我们能够通过输入/输出关系规定一个细胞或一个有机体的运作。可是一般地,对于一个生命系统这种或那种交互作用的意义不是从外部规定的,而是系统本身的组织和历史的结果。于是,现在我们转而考虑一些实际的生命例子。

8.3颜色:一个研究案例

或许我们在这里打算作深度研究的最好的例子就是颜色知觉了。我们有两个理由来选择关注颜色。首先,对颜色的研究提供了一个认知科学的微观世界,因为每个学科——神经科学、心理学、人工智能、语言学和哲学——对我们理解色彩都有着重大贡献。而且,其他学科,诸如遗传学和人类学,也一样有贡献。其次,在人类经验中,颜色有着直接的知觉和认知意义。由于这两个原因,颜色提供了一个范式领域,在其中我们对科学和人类经验的双重关注很自然地相交了。

为了方便说明,我们对颜色的讨论将分成几个阶段来进行。我们首先讨论色彩自身是如何显现的——可以被称为颜色显现的结构的东西。接着我们将讨论颜色作为世界中事物的一种被知觉的属性。最后,我们考虑作为经验范畴的颜色。让我们强调一下,这些阶段在经验中不是被分别发现的,我们的经验同时被这三个阶段所塑造。然而,颜色理论的确趋向于把三个方面中的一个或另一个作为其出发点,因此尽管我们的阶段是说明性的但却不是任意的。

颜色显现

我们首先不是从视觉系统或颜色物体,而是从颜色本身开始。颜色显现的结构有两个重要特征。第一,所有我们能看到的颜色都能被描述为六种基本颜色的组合:红色、绿色、黄色、蓝色、黑色和白色。例如,橙色是红色和黄色的组合;青绿色是蓝色和绿色的组合;紫罗兰色和靛青色是红色和蓝色的组合,等等。第二,颜色显现随三个维度的变化而变化,它们是色调、饱和度和亮度。色调是指一个给定颜色的红(redness)、绿(greenness)、黄(yellowness)或蓝(blueness)的程度。红、绿、黄、蓝是四种基本的或心理上独一无二的色调,它们组合形成复杂的或心理上的二元的色调。比如,红色和黄色组合,形成了略带红色的黄和略带黄色的红(橙色),而蓝色和红色的组合,则形成略带蓝色的红和略带红色的蓝(紫色)。就每一种独特的色调而言,它不能与另一种独特的色调共存从而形成一个二元色调。故而红色无法与绿色共存,而黄色无法与蓝色共存。红色与绿色因此作为对立的色调而闻名,这种情况在蓝色与黄色那里也是一样的。应该注意的是,并非每个颜色都需要有一确定的色调。白色和黑色,以及处于中间地带的灰色,它们都是颜色,但却没有色调。因此它们是作为非彩色(achromatic)的颜色而着称——没有色调的颜色——而那些有色调的颜色被称为是彩色的(chromatic)。而彩色的颜色,也会在其色调饱和度的强度上有所不同。饱和的颜色有高程度的色调,而不饱和的颜色则更近于灰色。亮度是颜色显现的最后一个维度。顺着这个维度,颜色的变化从炫目的一端到暗淡的甚至几乎不可见的另一端。

为什么颜色有这样的结构呢?比如说,为什么色调是以两两相互排斥或对立的方式组构起来的呢?把颜色显现的结构作为出发点并因此试图回答这些问题的颜色视觉模型,就是众所周知的“对立-过程理论”(opponent‐process theory)。该理论的起源归功于19世纪生理学家埃瓦尔德·赫林(Ewald Hering)的研究,而里欧·赫维奇(Leo Hurvich)和多萝西·詹姆士(Dorothea Jameson)在1957年所提出了这个理论的现代形式。根据该理论,在视觉系统中存在着三个颜色“通道”(channels):一个通道是非彩色的和亮度上的信号差;另外两个是彩色的和色调上的信号差。应该注意的是,这些通道是由心理学实验而非神经生理学实验规定的。它们的生理学具身性的本质依旧充满争论。然而,有一点是公认的,即这些通道以某些方式对应着视网膜细胞和视网膜后的神经元集合之间的复杂的交叉联结。

在视网膜中,有三种不同的但混合镶嵌的锥形细胞,它们重叠的感光色素所吸收的曲线峰值大约分别是560、530和440纳米。这三类锥形镶嵌细胞构成了所谓的长波(L)、中波(M)和短波(S)感受器。后感受器细胞(postreceptoralcells)的兴奋和抑制加工能使来自这些感受器的信号被加上并且/或者被相减比较(subtractively compared)。在对立加工模型中,来自所有三种感受器的信号加起来产生了非彩色(亮度)通道。长波和中波感受器的信号之间的差异,产生了红-绿通道,而来自长波和中波感受器的信号之和与来自短波感受器的信号之间的差异产生了黄-蓝通道。这两种色度通道是对立的:红色得到增强总是以绿色的减少为代价,反之亦然;而黄色得到增强,也总是以蓝色的减少为代价,反之也是如此。

通过指出它如何源自非彩色和彩色通道的差别响应,这种对立过程理论解释了颜色显现的结构。因此,色调的相互排斥或相互对立配对的组织反映了一种潜在的对立组织。我们从未经验到一种由红和绿或黄和蓝组合而成的颜色,因为彩色通道不能同时发出“红”和“绿”,或者“黄”和“蓝”的信号。对立-过程理论也解释了为什么一些色调是唯一的而另一些是二元的。独特的色调是当其他彩色通道是中立的或平衡的时候,由一个来自彩色通道的信号造成的。例如,独特的绿色产生于当红-绿通道发送“绿色”信号,而黄-蓝通道是中立的、既没有收到“黄色”也没有收到“蓝色”信号。

另一方面,二元色调来自于两个通道的相互影响。因此,橙色来自于红绿通道发送“红色”信号和黄蓝通道发送“黄色”信号。

现在,我们对颜色显现是如何产生的有了一个基本理解,让我们转入我们研究的第二个阶段,即颜色作为世界中事物的被知觉的属性。

作为被知觉属性的颜色

既然我们知觉到颜色被定位在空间上,我们也许认为,我们知觉一个区域具有的这种颜色可能与那块区域局部反射的光有关。因此如果某个区域看起来比其他区域更白,一定是因为那块区域反射了更多的光线。或者如果某个区域看起来是绿色的,一定是由于这块区域主要反射了中波的光线。

如果在这种情况下我们所看的这块区域不是绿色,那么我们的知觉一定出了问题。我们所看到的一定是幻觉。

然而,如果我们更仔细地审视这个情形,那么它会给我们带来有趣的惊奇。如果我们实际地测量一下反射自我们周围世界的光线,我们会发现,在不同波长的光流量与我们在一个区域知觉到的颜色之间,不存在着一对一的关系。例如,试想一下我们知觉到某个色块是绿色的。我们看起来是绿色的色块,它所反射的中波光线的比率高,所反射的长波和短波的比率低,通常都是这样的。那么我们也许会想,看起来是绿色的色块,是因为它反射了更多的中波光线进入眼中。然而,仅当在有限的情形下,也就是当我们排除视野中的其他一切东西单独来观看这个色块时,这一推测才是真的。而当这个色块是作为复杂场景中的一个部分来观看时,即使它所反射的长波和短波光比中波光还多,它看起来仍然是绿色的。换言之,当我们所观看的色块是作为复杂场景中的一个部分,那么该区域所反射的光线并不足以预知我们所看到的会是什么颜色。所以,在知觉到的颜色与局部反射的光线之间,没有一一对应的关系。

知觉到的颜色相对独立于局部反射的光线,相当长的时间以来一直为视觉科学家所熟知。这种独立性为两个补充现象所证明。第一个现象是,尽管在光源照明上有很大的变动,但所感知到的事物颜色仍然相对地保持不变。这种现象叫作“近似颜色恒常性”(approximate color constancy)。第二个现象是,两个区域反射同一个光谱组成的光线,基于这两个区域所处的环境而能观察到不同的颜色。这种现象叫作“同时的颜色对比或颜色诱发”(simultaneous color contrast or chromatic induction)。

这两个现象使得我们得到了这一结论,即我们不能通过简单地诉诸来自一个色块反射光的色彩饱和度和波长组合,从而把我们的颜色经验当成是世界中事物的属性。反之,我们需要在大脑的多重神经元集合中间考虑这个复杂且仅仅部分被理解的协作比较过程,就一个视网膜图像而言,该协作比较过程根据它们所达到的涌现的全局状态(global states)而将颜色赋予物体。

考虑下面有趣的示例。我们把两个同样的幻灯机叠放在一个公共的屏幕前,并且每一个都配上同样的幻灯片拷贝,幻灯片包含一个灰、白和黑的棋盘。因为这两张幻灯片是叠放在一起的,因而它们恰好对准。我们还把一个红色的滤波器放在一个幻灯机中,以便产生的整个模式是一个有着不同饱和度的粉红色的排列(array)。现在让我们把一张幻灯片调转90度,其结果则是饱满、多彩的图像,包括黄、蓝、绿以及红和粉红的小方格。

这一个实验的效果颇具戏剧性:在物理学使我们只能预测粉红色的不同暗度的地方,一个多彩的图像出现了。这个彩色效果可以由小方格边缘的白色对白色和红色对红色的比率来描述,这可以通过旋转其中一个幻灯片来完成。那么,这是如何发生的呢?

正如我们在讨论对立-过程理论所提到的,到达眼睛的光线扰动了三种不同但混合镶嵌的圆锥细胞,它们构成了三个视网膜表层:短波、中波和长波感受器。这三种视网膜表层绝不是同一的或同质的。例如,长波感受器有着比短波感受器高出5倍左右的密度的圆锥细胞,而它的密度又比中波感受器略小一些。此外,由于视网膜有内在连通性,在三种感受器表层活动的局部差别依赖于视网膜的其他部位的变动。以这一方式,内在的相对值(relative value)就产生了。来自活动局部水平的参照值(reference value)的突然偏离就变为有意义的差别:在这种偏离的边界内,一种统一的颜色可被知觉到。

这种描述突出了视网膜水平上的涌现构形,因而只是部分的。存在着在所有层次上参与颜色知觉的视觉通路的结构。在灵长类中,颜色知觉中的次神经元集合的参与已经在丘脑(LGN)、初级视觉皮层和纹外视觉皮层、下颞叶皮层和前额叶皮层得到了证明。最为显着的是一组纹外皮层中的所谓的V4区中的神经元,在该皮层中,甚至单个神经元反应都能大致地与视觉域的颜色恒常性联系起来。这些神经元结构建立了一个颜色子网络——用明斯基的术语说,一种知觉“行动者”(agent)。因此完全可以说,我们颜色知觉涉及一个大的、分布式的神经网络。

颜色当然无法在与诸如形状、大小、质地、运动和方向等其他属性相隔离的状态下被知觉。例如,艺术家康定斯基(Kandinsky)评论了颜色与运动之间的关系。他在一篇文章中写道:“如果两个圆被分别涂上黄色和蓝色,短暂的凝视会在这个黄色中显示出一个由中心向外的展开的运动,并且明显向观看者趋近。另一方面,蓝色则移向其自身,恰如一只蜗牛把自己回缩进壳中,它退离观看者。眼睛感觉被第一个圆环刺痛,同时又被吸进第二个圆环中。”

康定斯基在这里提到的运动显然不是在图画的物理空间中的移动。

确切地说,它是在我们知觉空间中的运动。正如马克·约翰逊在讨论康定斯基的这段文章时所注释的:“‘移动’是指我们知觉相互作用中的结构,在该结构中,我们形成了统一的图像,并描绘出工作中的各种元素间的关系。”

同类推荐
  • 活学活用心理学

    活学活用心理学

    人的思维和言行总是受心理因素支配的。因此,及时掌握人的心理活动,有利于左右人的思维和言行。基于此,本书把心理学的研究成果与实际应用相结合,从宏观和微观的角度,全面而深刻地分析了人际交往中的各种心理活动,对于读者如何正确地认识自己、理解别人、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提高办事能力、实现人生目标,具有较好的指导意义。
  • 见见内心的鬼朋友:了解自己的消极情绪

    见见内心的鬼朋友:了解自己的消极情绪

    鬼,是我们内心中各种消极情绪和心理障碍的象征,是这个象征以幻想形式的表现。柔弱的白衣女鬼、令人心酸的骷髅鬼、憋屈的吊死鬼、苍白的吸血鬼……走进它们,了解它们,才发现,原来它们正是我们自己并不曾认真考虑过的各种消极情绪的化身。 本书适合心理学工作者、文化和神话学者以及所有有兴趣的读者阅读。
  • 心理平衡术:让你的人生不偏不倚不失衡

    心理平衡术:让你的人生不偏不倚不失衡

    你的心理是否已然失衡?比如总会因一些小事而生气,因生活的繁琐而烦恼,因工作压力而沮丧,因人生的艰辛而消沉,因一次次的失败而抑郁,因人际关系关系的复杂而不知所措?果真如此的话,就要好好地平衡一下自己的心理了。《心理平衡术:让你的人生不偏不倚不失衡》从心理学的角度来帮助广大读者找到内心的平衡状态,使大家摆脱忧郁、沮丧、自卑、愤怒、傲慢,自负的不良情绪,重拾自信、乐观、积极、淡定、从容、平和的心态,从而使大家在平衡了自己内心的同时平衡好自己的生活。
  • 和心理专家谈谈心

    和心理专家谈谈心

    让专家帮你解开心结“心似双丝网,中有千千结”,人的心理是极为丰富和复杂的。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喜怒哀乐,有自己的烦恼和忧愁,会随着心理的变化而表现出各种各样的情绪和行为。有的人能够很好地应对生活中的各种困难和挫折,保持一种积极向上的状态,而有的人在面对一些困难和失意时,则会显得手足无措,陷入某种心理的沼泽地,困惑、无奈、悲观、痛苦。
  • 心理操控术

    心理操控术

    《心理操控术》是一本风靡全球的大众心理读物。如果您想知道自己为什么会甘愿成为潮流的忠实追随者,买那些奢侈但根本不适合自己的东西;为什么会成为泡沫经济的牺牲品,去投资一直不被看好的股票,那么不妨阅读一下本书.它让你开阔自身的视野,丰富思考的路径。
热门推荐
  • 云之史诗

    云之史诗

    云域,一个【上位界面】,这里生活着各种各样从【下位界面】死亡后升华来的【魂体】,而在这【上位界面】中,【魂体】也分为三六九等,这些【魂体】被统称为,【云侍】......
  • 落尘天地

    落尘天地

    这是一片荒芜的土地,放眼望去,整个空间都被黑暗包括,如同在大陆的上空罩着一个黑色的能量光幕。光幕遮蔽了星辰,阻拦了外界,把整个空间彻底孤立了起来。这个孤立的空间似乎是永恒的,没有光明的交替,没有星辰的循环,任何时候,这里都是一成不变的死寂,死寂的仿佛时间都是静止一般,静止的让人压抑,让人狂躁。可是就是这样的一个土地却有着一个美丽的名字----落尘大陆,在很久很久以前,这里创造了无数的传说,直至如今还流传着很多传说中让人骄傲的辉煌。如今这里早已经变得荒芜不堪,如同被众神遗弃之后随意的丢弃在某个肮脏角落……
  • 墨主沉浮

    墨主沉浮

    小时候,就总是做同一个梦梦里,总是孤独的站在一边,看着其他人玩耍醒后,时常想着,做个好梦吧,美丽的梦吧..记事后,连梦都不愿意陪着她了甚至,连幻想的勇气都没有,生活从此没有了色彩那时,自己还未上学..工作后,还是要忍受,压迫自己时常看着属于别人的他..此刻,如今得到的幸福不知是在嘲笑还是缅怀心中过往的那些伤痛,原来……是摆脱还是纠缠,是沉是浮在那一瞬间..這一切,会是自己小时候渴望做的那个梦么?
  • 快园道古

    快园道古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全系仙魔尊

    全系仙魔尊

    命运转轮起始,群雄乍起,谁伴我一路登峰?一场上位之人的赌约,一份情深之人绝地盼望。天命又能怎样,我不愿做的事,就算天命也不能勉强。【人兽版】琉璃色的水润大眼看着眼前玉体横陈的人:“咪呜”你这样真的好吗?你是在诱惑兽呢还是诱惑兽呢?一掌拍飞:你想多了,姐只是赶路太累了。【霸道总裁版】“我的女人做事何时轮到你们来唧唧歪歪了?”冷哼,转身离去,丝毫不顾身后石化的众人,他的女人……妈呀!!【妖孽进化版】“小梦梦,来笑一个嘛!”修长手指勾起女人的小脸,慵懒沙哑的嗓音,热气喷洒在某人脸上,丝毫不顾某人早已爆红的脸,“要不我给小梦梦笑一个。”
  • 仙途游

    仙途游

    修仙即为偷天,若天道有失,大劫即临。上一劫截教落败,这一劫谁又能超脱?
  • 冰山美人也会撒娇

    冰山美人也会撒娇

    写一个因为父母的事业繁忙,并且父母没有公布自己的身份,并将她丢在自己朋友家,让朋友帮忙照顾,由于缺少父母的爱,她渐渐变得冷漠。后来她喜欢上一个阳光帅气的男生。也渐渐开放起来。
  • 这个家伙当过兵

    这个家伙当过兵

    佣兵回归,再起风云。天不正,我来正天,法不公,我来公法,有一个人叫做教官,有一个人叫做兄弟,有一个人叫做妻子,有一个人叫做知己……有一种感情叫做养育之恩,有一种默契叫做血脉相连,有一种兄弟叫做风雨无阻,有一种爱情叫做生死相依,有一种女人叫做蓝颜……
  • 妖女临世:祸乱天下

    妖女临世:祸乱天下

    他对她宠入骨髓,爱入身体。她冰冷的心正在为他一点点的融化。当她对他的依赖到了无可抑制的地步。他却无情的将她推入无尽的深渊。她的心像被万千只的蚂蚁啃咬着,剧痛瘙痒难忍。她才惊觉发现,原来这一切都只不过是一场阴谋。也许爱情对于她来说只不过是一场阴谋,一场一场的绝望与心碎。她,或许是真的根本就没有爱情。既是妖女,定要毁于天下!负我者必定要百倍奉还!
  • 许你一座城池(全免费)

    许你一座城池(全免费)

    【停更费半个月】会有惊喜哟~~在这个四处一夜情泛滥的年代,我只想写一个这样的男人,他不会因为身体的需要随意找女人。不会为自己的爱找替身,不会因为失去而堕落,也不会因为得到而不珍惜。他想这辈子只和一个女人接吻,和一个女人上床,和一个女人生孩子。但是这个女人死了,他便开始等待,可即便他满目疮痍,也等不来那个人的转世。她没有过去,人前言笑晏晏,人后噩梦连连。白天她是高高在上的远浅集团总裁,夜里却是隐匿于黑暗中伺机而动的猎人。那次却偏巧遇见醉酒的他,被他拉入怀中一夜好眠。谁知那人是站在高处指点江山的人,因为她破了戒,伤了心。暗夜下,漆黑的夜色遮去所有的光明,他疯狂的撕扯她的头发,直到她的头皮血迹斑斑,他依旧梦魇一般:“贱人,说,是谁要你学她的!”........她手里举着枪,对着自己的太阳穴,就那样瞧着他,像是用尽了毕生的力气,一如那人当年的神情:“念远,放过我好吗?我一无所有了,求你放过我。”他的心骤然被扯动,那人却早一步扣动了扳机。看着倒在血泊中的她,他耳边全是一个男人癫狂的笑,他说:慕念远,五年前她没有死在你手里,现在终于让你得偿所愿了。他恍然大悟,冲过去抱住她,声音悲怆:“烟浅,烟浅,我的烟浅——”他终于还是只和了一个人接吻,一个人上床,一个人生孩子。可这个人终究是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