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8915900000005

第5章 导读:蔡元培及其美学(2)

现实的政治、政党,总是违背他的美好理想,所以他一而再再而三地反对之,批判之,超越之。他之所以不遗余力地提倡审美教育、艺术教育,提出“以美育代宗教”的主张,就是因为艺术-审美可以超越政治,体验、感悟这一人生理想,成就独立自由的人格精神之美。他在《与栀时代画报枛记者谈话》中说:“我们提倡美育,便是使人类能在音乐、雕刻、图画、文学里又找到他们遗失了的情感。我们每每在听了一支歌,看了一张画、一件雕刻,或者读了一首诗、一篇文章以后,常会有一种说不出的感觉;四周的空气会变得更温柔,眼前的对象会变得更甜蜜,似乎觉到自己在这个世界上有一种伟大的使命。这种使命不仅仅是要使人人要有饭吃,有衣裳穿,有房子住,他同时还要使人人能在保持生存以外,还能去享受人生。知道了享受人生的乐趣,同时更知道了人生的可爱,人与人的感情便不期然而然地更加浓厚起来。那么,虽然不能说战争可以完全消灭,至少可以毁除不少起衅的秧苗了。”真挚而平和的话语,却表现了博大的襟怀和强烈的社会责任感。这就是蔡元培的审美理想!伟大的人文关怀!

二、美的性质——普遍与超脱

蔡元培的美学思想深受康德影响。康德哲学,分世界为“现象”与“实体”两界。“现象世界”即现实世界,“实体世界”即观念世界。二者的区别何在?

“曰:前者相对,而后者绝对;前者范围于因果律,而后者超轶乎因果律;前者与空间时间有不可离之关系,而后者无空间时间之可言;前者可以经验,而后者全恃直观。”

而美感却介于二者之间:“美感者,合美丽与尊严而言之,介乎现象世界与实体世界之间,而为津梁。此为康德所创造,而嗣后哲学家未有反对之者也。”(《对于新教育之意见》)美感起于现象世界(形式),而其本质却属于无限的实体世界,因此美感不同于现实情感。“在现象世界,凡人皆有爱恶惊惧喜怒悲乐之情,随离合生死祸福利害而流转。至美术则即以此等现象为资料,而能使对之者,自美感以外,一无杂念。例如采莲煮豆,饮食之事也,而一入诗歌,则别成兴趣。火山赤舌,大风破舟,可骇可怖之景也,而一入图画,则转堪展玩。是则对于现象世界,无厌弃亦无执着也。人既脱离一切现象世界相对之感情,而为浑然之美感,则即所谓与造物为友,而已接触于实体世界之观念矣。故教育家欲由现象世界而引以到达于实体世界之观念,不可不用美感之教育。”(同上文)

蔡元培的美学思想和艺术见解,可以说都是围绕教育实践需要而发挥的,很少就理论而理论的纯学术研究。关于美感(在蔡元培那里美和美感是一回事)的性质的观点,是蔡元培美学思想的核心,也是他提倡审美教育、艺术教育的主要理论依据。蔡元培说,美感的性质,康德早已论证过的:“康德立美感之界说,一曰超脱,谓全无利益之关系也;二曰普遍,谓人心所同然也;三曰有则,谓无鹄的之可指,而自由其赴的之作用也;四曰必然,谓人性所固有,而无待乎外铄也。”(《哲学大纲·价值论》)蔡元培所标举的美感的特性——超脱和普遍,正是来源于此。但对康德的美感四种规定性只取其二。因为无目的而合目的以及“人性所固有”两项,都是“人心所同然”的延伸——蔡元培以普遍与超脱概括美感的性质,是举其要而不漏。他说:美的对象,何以能陶养情感?因为他有两种特性:一是普遍;二是超脱。

一瓢之水,一人饮之,他人就没有分润;容足之地,一人占了,他人就没得并立;这种物质上不相入的成例,是助长人我的区别、自私自利的计较的。转而观美的对象,就大不相同。凡味觉、臭觉、肤觉之含有质的关系者,均不以美论;而美感的发动,乃以摄影及音波辗转传达之视觉与听觉为限。所以纯然有“天下为公”之概。名山大川,人人得而游览;夕阳明月,人人得而赏玩;公园的造像,美术馆的图画,人人得而畅观。这都是美的普遍性的证明。

植物的花,不过为果实的准备;而梅、杏、桃、李之属,诗人所咏叹的,以花为多。专供赏玩之花且有因人择的作用,而不能结果的。动物的毛羽,所以御寒,人因有制裘、组呢的习惯;然白鹭之羽,孔雀之尾,乃专以供装饰。宫室可以避风雨就好了,何以要雕刻与彩画?器具可以应用就好了,何以要图画?语言可以达意就好了,何以要特制音调的诗歌?可以证明美的作用,是超越乎利用的范围的。

既有普遍性以打破人我的成见,又有超脱性以透出利害的关系;所以当着重要关头,有“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的气概;甚至有“杀身以成仁”而不“求生以害仁”的勇敢;这种是完全不由于知识的计较,而由于感情的陶养,就是不源于智育,而源于美育。(《美育与人生》)

三段引文,一是证明美的普遍性,二是证明美的超脱性,三是论述普遍与超脱是美育根据。三者,都是对康德审美无利害性观点的发挥。在现象世界中,人们通过五官感觉与对象世界发生对应关系。味、臭、肤觉属于人的生理功能,与对象“含有质的关系”即利害关系,因而是一己的,自私的,不能以美论。视、听感觉,是人的心理功能的反映,可以超越利害关系之上,是审美鉴赏力的表现,因而有“天下为公”之概。美的普遍性和超脱性,二者之间的关系是互为因果的,都决定于与现象世界无利害关系。所以蔡元培又说:“美以普遍性之故,不复有人我之关系,遂亦不能有利害之关系。马牛,人之所利用者,而戴嵩所画之牛,韩干所画之马,决无对之而作服乘之想;狮虎,人之所畏也,而芦沟桥之石狮,神虎桥之石虎,决无对之而生搏噬之恐者;植物之花,所以成实也,而吾人赏花决非作果实可食之想。善歌之鸟,恒非食品;灿烂之蛇,多含毒液,而以审美之观念对之,其价值自若。美色,人之所好也,对希腊之裸像,决不敢作龙阳之想;对拉斐尔若鲁宾司之裸体画,决不敢有周昉秘戏图之想。盖美之超绝实际也如是。”(《以美育代宗教说》)

以上是就“普通之美”而言,“特别之美”的性质,是否也是普遍与超脱?回答是肯定的。“普通之美”指优美,“特别之美”指崇高。蔡元培说,“美感本有两种,一为优雅之美,一为崇高之美”。“崇高之美,又可分为伟大与坚强之二类;存想恒星世界,比较地质年代,不能不警小己的微渺;描写火山爆发,记叙洪水横流,不能不叹人力之脆薄;但一经美感的诱导,不知不觉,神游于对象之中,于是乎对象之伟大,就是我的伟大;对象的坚强,就是我的坚强;在这种心境上锻炼惯了,还有什么世间的威武,可以胁迫他么?”(《在香港圣约翰大礼堂美术展览会演词》)蔡元培在《以美育代宗教说》中,也论述了美的主要分类。

称优美为“都丽之美”,称崇高为“崇闳之美”。崇闳之美分至大至刚二类,与伟大与坚强是一个意思,而且论证所举的例证也差不多。他说,“至大者,如吾人在大海中,惟见天水相连,茫无涯涘。”“其至刚者,如疾风震霆,覆舟倾屋,洪水横流,火山喷薄,虽拔山盖世之气力,亦无所施,而不知何者为好胜。”总之,由于面对至大至刚,自己显得渺小,以至于忘掉自己的存在,完全融于崇闳之美之中;另一方面,崇闳之境对我不存在生命威胁和利害关系,因而我才能抱着一种欣赏态度。“要之美学之中,其大别为都丽之美,崇闳之美(日本人译优美、壮美)。而附丽于崇闳之悲剧,附丽于都丽之滑稽,皆足以破人我之见,去利害得失之计较,则其所以陶养性灵,使之日进于高尚者固已足矣。”

三、艺术的审美特征与民族风格

(1)蔡元培从美学的角度,对各门艺术的特点、性能多有论述,留下了较丰富的思想。艺术美美在哪里?他从艺术的形式、内容和所表现的理想三个方面论述了艺术的审美特征。

第一,艺术形式要“合于美的条件”,具有独创性。所谓“美的条件”,就是诸如均齐、对称、比例、节奏、韵律、秩序、和谐等等形式美诸因素;由这些因素构成的感性形象,才能令人产生美感。蔡元培非常赞赏亚理士多德关于形式美是“杂多的统一”的见解,认为这是“至今颠扑不破”的美学原理。他说,他很不赞成旧诗和骈文把“美的条件”变成一种死板的“模式”,从而束缚了思想感情的自由抒发。但因此而完全否定格律诗和骈体文的审美价值,也是不公允的。因为这种诗体与文体的产生,是和中国的汉字特点紧密联系在一起的。

由方块汉字写成的诗文,不仅要表达意义,还有音乐的节奏、韵律以及形式美等因素,更加强了诗文的接受效果。

艺术创作从根本上说是美感形式的创作,是形式把人的情感、社会生活、自然万物表现得很美。情感、生活、自然万物,都是客观存在,唯有形式才是主观创造的。从艺术发生的角度说,情感、生活、自然万物是因,形式是果;从创作或审美的角度说,形式是因,作为内容的情感、生活、自然万物是果,内容因形式而变化,遂与自然存在不同。艺术创作不同于工业制品,每一部艺术作品都要有自己的个性,不能千篇一律,相反,需要绚丽多彩、万紫千红——丰富性、多样性。深得艺术这一审美特征的蔡元培,反复强调艺术的独创性,反对循规蹈矩。一部艺术作品,一个艺术形象,具有个性或独创性,才是美的。蔡元培批评说:“从前写字的,往往临摹古人的法帖,一点一画,依样画葫芦,还要说这是赵字哪,这是柳字哪,其实已经失去生气,和机器差不多,美在那里?图画也是如此,从前学习,往往临摹范本,圆的圆,三角的三角,丝毫不变,这亦不可算美。”(《普通教育与职业教育》)

因为“依样画葫芦”便失去了个性,也就失去了“生气”;没有了生气,哪里还能有美!不能把临摹别人的东西,当作自己的创作;临摹是学习而不是创作,创作必须有自己的独到之处。蔡元培认为,中国的书法和绘画,本是最具民族特色的两个门类。但到了近代由于因循守旧,拘泥旧章法,没有什么创新。“非文人名士,任意涂写,即工匠技师,刻画模仿。今吾辈学画,当21381厅用研究科学之方法贯注之。除去名士派毫不经心之习,革除工匠派构守成见之讥。用科学方法以入美术。美虽由于天才,术则必资练习。”(《在北大画法研究会演说词》)

没有“科学方法注入美术”,艺术就要失去创造力,就不可能有发展。例如中国的音乐艺术,在先秦时代极为发达,无论在创作上还是在理论上都取得了极高的成就,而“此后反似退化”。原因是社会不重视,不鼓励创新,“好音乐者,类皆为个人自娱起见,聊循旧谱,依式演奏而已。西洋音乐家,则往往有根据学理自制新谱者。盖创造之人才,非独科学界之需要,美术界也如此也。”(《在北大音乐研究会演说词》)

第二,艺术的内容要具有积极进步的思想倾向,有利于社会的文明进化,激励人生向上,寄托人生美好的理想。他在《拉斐尔》一文中指出,拉斐尔及其同时代的许多画家,虽大多取材于神话和宗教故事,而实际上却是表现现实人生,寄托美好的人生理想。他说:“中古时代之哲学,以神世界超乎人世界之上,非摆脱人世界之俗缘,不能与神契合。文艺中兴时代之理想,则由此等厌世之形式而实以乐天之内容。以为神世界即在人世界之中。故圣母马利非他,今日妇女之优美而慈祥者皆是也。基督非他,今日富同情之感而抱救世之志者皆是也。”从而改变了中古那种忧郁、古板、超人的风貌。拉斐尔画圣母、基督,不过是“自写其高尚之理想也”。而且在创作方法上,不仅善于表现“通式之美”,更能“于通式之中,表其特性”,这是对古典主义的突破。

他在《栀中国新文学大系枛总序》中说,拉斐尔“所画圣母,全是窈窕的幼妇,所画耶稣,全是活泼的儿童。使观者有地上实现天国之感想。不但拉斐尔,同时的画家,没有不这样的。进而为人生肖像,自然更表示特性,所谓‘人心不同如其面’了。这就叫神相而转成人相”。他希望经过新文化运动的洗礼,也能产生中国的拉斐尔!

蔡元培反对把文学当成个人的消遣品。他批评中国文学史上的大多数作品缺乏积极的社会意义。从创作方面说,很多文人抱着利己、自私的动机,把文学当成“贡媚”、“进身”的工具,讨好统治者,以图自己升官发财,或者以“消遣主义的眼光”进行写作,不想想对社会是否有益,真是“不知文学为何物”了!

同类推荐
  • 旷野呼告

    旷野呼告

    俄罗斯思想家列夫·舍斯托夫毕生规避理性,倡导神明启示,远离思辨,崇尚信仰。在本书中,作者尤其以独特的感悟理论向人们阐释了西方思想界与文化界巨擘克尔凯郭尔与陀思妥耶夫斯基在神明启示下所显露出来的思维的魅力。同时,作者更深刻地向人性的深处拷问理性,在思想旷野发出在他认为没有回音的无声的呼告。
  • 西方古典形而上学史研究:存在与第一哲学

    西方古典形而上学史研究:存在与第一哲学

    1986年湖北大学哲学研究所创办了《德国哲学》丛刊,为中国人了解德国开辟了一个“窗口”,为中德思想文化交流架起了一座“桥梁”。今天该所又编辑出版《德国哲学与文化丛书》,旨在集中中国内对德国哲学、文化有兴趣、具有一定研究的不者,对德国哲学、文化进行更深入、更系统的探讨,以洞察其奥秘,领悟其精义。这必将为我们中国人了解德国的一个新“窗口”,中德思想文化交流的一座新“桥梁”!本书为《德国哲学与文化丛书》之一,作者在掌握大量第一手资料的基础上,围绕着西方形而上学的基本范畴——存在概念、对西方形而上学思想史进行了系统的梳理和考察,具有较高的学术价值。
  • 菜根谭

    菜根谭

    本书为明代洪应明收集编著的一部论述修养、人生、处世、出世的语录集。每篇文章都有:原文、译文、相关链接。
  • 周易

    周易

    《周易》为儒家重要经典之一,又称《易经》,包括经和传两部分。本书将《周易》的六十四卦分别予以详细解读,每卦独立自成一体,各节皆有原文、译文、启示,每卦之后附有中外著名事例,以期深化理解,达到抛砖引玉之效。
  • 让你的斗篷镶满星辰:跟雪莱学成功学

    让你的斗篷镶满星辰:跟雪莱学成功学

    在这个世界上,任何一种成功都需要对自己的未来抱有希望。不管际遇如何,不相信自己的未来会更好,不去为自己的人生打拼,则基本与成功无缘。雪莱的诗句有禅思,而本册书将精选出雪莱赞美希望、赞美新生的诗句,管中窥豹,使读者能够在诗意的语言中获得振奋的力量,实现自我激励。当你掌握了这些,面对各种困难和挫折之时,内心就不会被一时的逆境所打垮,而是在品味雪莱的诗句中,用哲学从源头解决问题,锤炼自己,让自己变得比以前更自信、更乐观、更强大!
热门推荐
  • 异世道魂

    异世道魂

    天元大陆,一个全新的世界,这里有这无尽秘密。这里的职业多的数不胜数。高贵的魔法师,强悍的武者,神秘的刺客!只要能打倒一切那就是王。柳清一个被遗弃的孤儿。在这力量决定一切的世界。为了不被践踏。他将掀起什么样的飓风?????
  • tfboys之对不起,我爱你

    tfboys之对不起,我爱你

    多年以后,我们坐在院子里,看着儿孙满堂,对着他们讲我们的故事。不时看向彼此,相视一笑,如此,甚好。
  • 天命档案

    天命档案

    伏显,上古帝王柏皇氏政权第一任帝王。丹穴山,《山海经》记载的凤凰的居住之地。人类的历史进程与科技发展靠的真的只是人类自己吗?为什么总是在某一时期出现一个改变世界进程的天才?孟德尔,法拉第,凯库勒,富兰克林,爱因斯坦,爱迪生,尼古拉特斯拉.....还有那些同样改变历史的可怕的自然灾害以及世界大战.....真的没有什么力量在控制着这一切的发生吗?敬请期待,《天命档案》为您揭开灵魂转世,半兽人,远古神兽,人类科技与超自然科技不为人知的秘密。欢迎各位关注小伏的《天命档案》,小伏QQ:903338440
  • 五行师记

    五行师记

    一场大战,各个空间出现裂缝,裂缝通向五行世界,一个叫弥阳的少年得到一个可暂时操控任何系别的玉佩“空印”众人渐渐发现弥阳是.......
  • 这个杀手有点爱

    这个杀手有点爱

    看一代杀手之皇,如何在异世觉醒上古龙血,让天在也挡不住他的眼,让地都要为之震颤。
  • 地球载体计划

    地球载体计划

    在距离地球太阳系16亿光年的超体系星云,那里居住着宇宙中最智慧的生命体--超冰晶星球人,他们用自己体内的超冰晶体维护着整个银河系的安定与和平,而与此同时在宇宙的最深最黑暗处,来自暗黑系星云中的MIJI星人,通过暗黑黑洞制造着宇宙中最邪恶的暗黑铁血军团,整个宇宙都将受到威胁,一场旷世之战即将打响,而“地球"这个神秘又脆弱的的星球即将为了这场旷世之战完成他的最终使命。一位来自超冰晶星球的ice博士,就是研究“地球载体计划”的工程师,一切事情的始末就围绕着她开始了。。。。。
  • 前世今生,魔王太妖孽

    前世今生,魔王太妖孽

    方陌尘,沐云派首席,向来不与人亲近。不知情为何物,更不懂世人为何总为情所困。直至百年一次的武林大会……他,银发紫瞳,身着红色长袍,妖冶而魅惑人心。吸引了全场的目光。即使是将一切似若无物的他,眼中也不由得闪过一丝惊艳。某日……“尘尘,那个男子长得不错。”某墨笑的一脸得意。“不想他死就闭嘴。”某尘黑着一张脸威胁。
  • 美国电影艺术史

    美国电影艺术史

    《美国电影艺术史》是一部全面阐述美国电影艺术发展脉络的著作,其显著特色在于将权威的美国电影理念与生动的好莱坞电影创作结合在一起,将清晰的美国电影历史与鲜明的电影艺术家个性结合在一起。将主流的商业电影表现与多元的美国社会文化及哲学美学背景结合在一起,打通专业性与大众性之间的壁垒,形成一种深入浅出、雅俗共赏的写作风格,让读者在轻松阅读之中汲取美国电影的文化素养。
  • 听说女主她修佛

    听说女主她修佛

    夏草:“听说这是学校,看着不像啊”学姐:“学妹听我说,打架别逼逼,上去就是干”学长:“……”
  • The Jimmyjohn Boss and Other Stories

    The Jimmyjohn Boss and Other Stories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