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8915900000002

第2章 序论:中国现代美学的精神传统(2)

中国历史上一些失意的士大夫,很少皈依宗教,而是隐居山林田园,痴迷于艺术-审美活动。即使有的人皈依了佛教,也是中国的佛教,追求当下自我人格的自由,与现实的艺术-审美境界相沟通,而与印度佛教寄希望于“轮回来世”和西方基督教寄希望于“彼岸”、“天堂”不同。由此,具有审美意味的诗性主体的建设成为中国传统文化与哲学的重要命题之一。它在人、自然、社会、宇宙的关系中主张的是和谐而不是对立。这种精神追求,这种发展趋向,在中国学术、教育的奠基时期——先秦时代已经牢固地确定下来。孔子云“从心所欲,不逾矩”。庄子主张“物我两忘”而“道通为一”。禅宗则倡扬“佛是自性作,莫向身外求”。这种种既现实而又艺术化的伦理与心性之学,在中国传统艺术中演化为“静照”、“妙悟”等把握方式,也成为人生与艺术相融通的诗性渠道。

中国现代美学也传承发扬了这种诗性情怀。现代美学家们融会中西现代思想、理论和方法转化中国古代艺术-审美境界,重构现代的人生理想与精神品格。其突出表现之一就是以出世来入世的“人生艺术化”思想与学说。“人生艺术化”非以艺术来出世、游世或厌世,而是要求以艺术精神来塑造生命提升人格,超越小我达成大化,追求生命过程的非功利性和生命意义的诗意性。“人生艺术化”思想初萌于20世纪20年代前后。最早田汉、宗白华有相近似的表述,但当时缺乏系统深入丰满的阐释,影响不大。20年代初,梁启超提出了“生活的艺术化”口号,并以“趣味主义”精神来诠释,从根本上奠定了“人生艺术化”命题的核心精神。梁启超指出“生活的艺术化”就是“把人类计较利害的观念,变为艺术的、情感的”。他强调,在这种“趣味化艺术化”的境界中,实践主体由情而动,有真性情,有大情怀,将小我之兴味与众生、宇宙之运化相融通,最终超越小我之成败得失而达致生命创化之“春意”。梁启超的“趣味主义”哲学和“生活的艺术化”

的思想明确开启了融情感、哲思、意趣为一体的艺术化生活的实践方向。

朱光潜是“人生艺术化”理论的积极倡导者之一。30年代,经过他的诠释与积极倡导,“人生的艺术化”成为一个具有相对确定内涵的命题,产生了广泛的影响。朱光潜提出了“出世”与“入世”的关系问题,主张以“出世的精神”做“入世的事业”,以“无所为而为”的艺术精神来涵养人生的理想与情趣。30至40年代,宗白华一往情深于艺术和美的体悟与诠释。他将“意境”的范畴纳入到人与世界的整体关系格局中,提升到人生观、宇宙观的形上层面予以诠释。在中国审美与艺术史上,宗白华第一次深刻地窥见了艺术意境的生命底蕴与诗性本真。他指出意境的底蕴就在于“天地诗心”和“宇宙诗心”,它有直观感相、活跃生命、最高灵境三个层次,也就是从“情”到“气”到“格”,从“写实”到“传神”到“妙悟”。飞动的生命和深沉的观照的统一,至动和韵律的和谐,缠绵悱恻和超旷空灵的迹化,成就了最活跃最深沉、最丰沛最空灵的自由生命境界,使每一个具体的生命都可以通向最高的天地诗心,自由诗意地翔舞。由此,宗白华的意境论不仅是对中国艺术精神的深刻发掘,也是对诗意的审美人格和诗性的审美人生的现代标举,它不仅强调了超越与自由的纬度,也强调了至动而有韵律的生命之美。宗白华的思想学说与成就是中国现代美学诗性精神绽放的颠峰之一。

中国现代美学的这种诗性精神既来源于中国传统文化的艺术-审美精神,也来源于西方现代美学的传统,如康德美学的审美无利害性思想与价值论视角,尼采美学的艺术形而上学精神,德国浪漫派美学人生与诗合一的主张等。中国现代美学面对民族的苦难与文化的危局,升华出美与艺术的诗意,主张超越的人生品格与积极的生命精神。这种诗性的光芒在整体上表现为一种情感的深沉、一种生命意义的大气与坚守,从而也构筑了中国现代美学诗性精神的独特品格。梁启超、朱光潜、丰子恺、宗白华等都强调个体生命、群体社会、宇宙大化三者的融合,强调个体生命境界的诗意提升与整体升华。这种精神意向也使得他们对美的理解与阐释常常体现出大气而灵动的特点。如梁启超对中国古典作家的鉴赏就侧重于作家的精神气度与人格魅力,他把杜甫誉为“情圣”,以“All or nothing”为屈原精神的神髓;宗白华对中国传统艺术的赏析则以民族精神、时空意识、生命情调、艺术意境等为中心,着意于体味民族心灵的高旷灵逸。在对现实生存与个体生命的关怀中,这些现代美学家呈现出对人生终极理想与生命至高意义的苦苦思索与追寻,并在现实的艺术-审美的诗性境界中找到了自己的答案。正如宗白华所言:“我们任何一种生活都可以过,因为我们可以由自己给予它深沉永久的意义。”(宗白华《歌德之人生启示》)

此外,强烈的文化批判意识是中国现代美学留给我们的重要精神财富之一。

中国现代美学孕生于民族苦难、文化落后、民众麻木的历史背景中,对于那些先驱者与建设者们来说,这不仅是美学思想、意识、学科自身发展的历史,也必然是为时代大潮所激荡的文化更新史、思想更新史。启蒙、反思、批判,这样一些新的理性精神,在中国现代美学的诸多思想家身上,都可真切地感受到。

20年代,梁启超抗着“诗界革命”、“小说界革命”等旗帜最早向温柔敦厚、中和内敛的传统审美意识发起冲击,他批评中国的诗教总以“含蓄蕴藉”为文学的正宗,对于中国文学史上“以‘多愁多病’为美人模范”的病态审美理念给予了辛辣的嘲讽。情感与个性的解放成为梁启超艺术与审美的两大基本准则,是对中国封建文化长期以来钳制人性压抑生命的批判。

写于1932年的《谈美》是朱光潜的成名之作。在《开场话》中,朱光潜提出谈美在当时的中国是“太紧迫”了,因为中国人急需“免俗”。谈美就是对那些“俗人”与“伪君子”的批判与警醒。40年代,宗白华深情地呼唤“中国文化的美丽精神往哪里去”?他说“中国民族很早发现了宇宙旋律及生命节奏的秘密,以和平的音乐的心境爱护现实,美化现实,轻视科学工艺征服自然的权力。这使我们不能解救贫弱的地位,在生存竞争剧烈的时代,受人侵略,受人欺侮,文化的美丽精神也不能长保了,灵魂里粗野了,卑鄙了,怯懦了,我们也现实得不近情理了。我们丧尽了生活里旋律的美(盲动而无秩序)、音乐的境界(人与人之间充满了猜忌、斗争)。一个最尊重乐教、最了解音乐价值的民族没有了音乐。这就是说没有了国魂,没有了构成生命意义、文化意义的高等价值”(宗白华《中国文化的美丽精神往哪里去?》)。

同类推荐
  • 菜根谭(第八卷)

    菜根谭(第八卷)

    本书是明还初道人洪应明收集编著的一部论述修养、人生、处世、出世的语录世集,成书于万历年间。作为一部富有汉民族生活伦理思想的著作,它深刻的体现了汉族传统道德生活化的倾向。儒家通俗读物具有儒道真理的结晶,和万古不易的教人传世之道,为旷古稀世的奇珍宝训。对于人的正心修身,养性育德,有不可思议的潜移默化的力量。
  • 巨天中说易经

    巨天中说易经

    中国易经文化博大精深,易经智慧熏染着我们中华东方文明的本色。因为人的成败营谋与易经人文交织并行的历史,人的智思与智慧砺炼在人生谋取成功的过程中,参照和借鉴易经智慧,已经成为当今成功人士协引其事业方向的重要温习和修炼。本书以成功学和现代经营管理理念为指导,以通俗生动的语言和深入浅出的中外事例,把深奥的易经古文阐释得清清楚楚、明明白白,可化解人生和管理中的诸多困惑。
  • 曾国藩改变一生的十大事典

    曾国藩改变一生的十大事典

    本书深入探究曾国藩的人生轨迹,提炼出10大事典。即:一生成就都在“砺志”再取得;终生在自省与自律中度过;勤奋自立者才能闯出一片天;善把用人之道与取人之术合为一体;像猎手一样紧追每一个人生机会;越是逆境越应抗得住等人生哲学。
  • 管窥《道德经》

    管窥《道德经》

    本书旨在向朋友们推荐《道德经》这部非常经典的著作。希望读者们读了它之后能够有所解,有所思,有所悟,有所得,发现和顿悟生活中的“道”,进而循“道”而行,成为“修善”,“有德”的人。
  • 庄子心悟

    庄子心悟

    读庄子的那一种智慧。面对众生在物欲横流中的烦躁不安和无所适从,庄子转过身来,恳切而真诚地告诉人们应该如何自救解脱,如何保持心灵的安宁清静,如何保持自身的清洁自尊,从而由安而顺,由顺而游,达至逍遥大通之境。
热门推荐
  • 赤山血色2

    赤山血色2

    狼,万物之精灵。那年,一只母狼被山里的胡子打折后腿,上门求张郎中医治,恰巧被母狼咬伤的胡子二当家也登门求医,关键时刻,是张郎中的妻子杨柳暗中把母狼保护了下来。数日后,二当家贪女色恩将仇报,将张郎中夫妇杀害,就在二当家想斩草除根对两岁的男孩下手的时候,那只母狼突然出现了。二当家惊慌而逃,母狼把男孩叼回山里抚养。两年后,男孩被侠士刘方明从狼群中接走。当时男孩身上一丝无挂,只有脖子上戴着一块半圆玉坠,男孩的身世一直是个迷,最终还是那块半圆玉坠解了开其中的奥秘……
  • 我大学时代的爱情

    我大学时代的爱情

    一个被别人称为“学霸,校花”的女人为什么要把自己人生的一手好牌打烂,她想要的是什么?谁又能给她?每次在人生岔路口,她总是要做出与未来背道而驰的选择,她为了什么?成长的道路上,她获得了什么,又丢失了什么?人生苦短,及时行乐,她又怎么不懂,可是你看见她背上那重重的蜗牛壳了吗?谁说你就不是她呢?我又不是她呢?愿你我珍惜眼前,不论好与坏。
  • 此处天龙

    此处天龙

    《天龙八部》同人文。现代女青年魂穿到阿朱身体后,经历到的别样人生。主要依据为三联版小说原著,部分根据黄日华版电视剧。男主为萧峰,性格方面会尽量贴近原著,毕竟我喜欢的是那个萧峰,为国为民,千秋万代只有阿朱一人的萧峰。他如何爱上有阿朱记忆,但性情变了的女主,这可能是本故事重点。关于女主,穿越后拥有阿朱记忆,仍旧爱萧峰,但不敢袒露真实的自己,如何接受自己,勇敢地面对萧峰,这可能是重点。没有狗血的爱情,只有一生一代一双人的痴迷。主角有时很脆弱,就像我们每个人。有时候很坚强,是我们希望中更好的自己。友情,抉择和牺牲是第二主题。开头节奏有点慢,第一次写文,有很多缺点,希望大家指正。
  • 蔡元培卷(中国现代美学名家文丛)

    蔡元培卷(中国现代美学名家文丛)

    本书所遴选的是六位最具代表性的中国现代美学家,其中梁启超、王国维、蔡元培是中国现代思想的启蒙者和中国现代美学、文艺学的拓荒者,他们引进西方学术思想资源,努力与中国国情结合,筚路蓝缕,拉开中国现代美学和文艺学的帷幕;而宗白华、朱光潜、丰子恺则是中国现代美学与文艺学的推进者、建设者和实践者,他们著书立说,教书育人,播撒和培育现代美学和文艺学的种子,立下汗马功劳。“文丛”体现了中国传统美学与西方现代美学合流时这几位美学大家所做出的探索与努力,对此次基础文献的整理,为中国当代美学的发展找到了根与源,展现了中国现代学术发展初创与发轫期的面貌。
  • 重生之天命贵妻

    重生之天命贵妻

    眼睁睁的看着自己的儿子被害死,沈青曈幡然悔悟,想要同那人同归于尽,最终却被仇人害死。一觉醒来,却发现她重新回到己怀孕的时。救人,让她得到异能,一双能够看透生死的眼睛。拥有‘鬼瞳’的沈青曈,这一次,不愿意相信爱情,只想将自己的儿子护在怀中。可是当生下儿子的那一刻,她复仇的火焰,终于开始熊熊燃烧!本文纯属虚构,请勿模仿。
  • 大少的迷糊妻

    大少的迷糊妻

    一个是豪门的大少,竟遭意外追杀。“你的安全,我来负责。”她突如其来,随着而后是紧跟不舍。“你在哪里,我便在哪里。”“为什么?”“没有原因。”“为什么对我紧追不舍,我不认识你。”“是你招惹的我,你就要负责人,女人。”
  • 凌明

    凌明

    十亿年前,一场被后人成为创始之站的争斗一触即发,把奥兰大陆分为神魔两界,国度便产生了国王,他们定下了100年的和平契约,100过去了,和平岩沉没,兄弟两人就此分开,神魔两界互不相让..........一场谋杀,一位人物,中间的事,模糊不清,一位神秘人的操控着一切。未来的事,王子的战争,为了国家,胜败在此一举。
  • 不可不知的女性知识(女性生活百宝箱)

    不可不知的女性知识(女性生活百宝箱)

    女人生活要幸福,必须要全面地了解自己,了解女性这个群体。本书介绍了女性的生理特点,女性在生理上要注意的问题,怎样从生理上呵护自身的健康,还讲到了如何面对女性的心理问题,如何维护夫妻关系,如何实现优生优育等等。是女性朋友获得幸福生活的得力助手。
  • 一朵叫做安奇的花

    一朵叫做安奇的花

    未冉冉说过:“我需要一个爱我比爱他自己还要多的男人,关怀保护,始终不离不弃。”未安奇曾经说过:“我只需要贝斯,和烟。我有选择人生的权利,男人不是我的整个世界。”两个完全的极端,不同的地平线。她,是一个温婉娴静、温柔贤淑、料理手工样样精通的女生。她,是一位娇艳欲滴、风情万种、重金属乐队贝斯手的御姐。她弃旧迎新,喜新厌旧;而她从一而终,忠贞不渝。她们有相同的姓氏,却有不同的个性。她们的相遇、相识、在经历日暮途穷后成为了最亲近的闺蜜。安奇,在这片蓝色野花中,你过得还好吗?幸福吗?快乐吗?——那片坚韧不拔的蓝色花,未冉冉取名为“安奇花”。
  • 幽林古宅

    幽林古宅

    一个与妖、冥两界订立了91代契约的家族,一个为打破古老契约的古宅继承者,人也罢、妖也罢、鬼也罢……世间百态皆在幽林古宅上演……--情节虚构,请勿模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