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8914300000023

第23章 政府权能场域的要素构成及其特征(10)

对政府权能的抵制和反抗,是对政府权能不认同、不服从心理的直观显现。公民对政府权能产生抵制与反抗的原因十分复杂,霍尔巴赫认为:“政府的措施只在两种情况下引起普遍不满:一种情况是措施显然不好,而且是长期不好;另一种情况是措施本身好,但是被居心不良的人恶意曲解了。”显然,霍氏是从政府措施的内部与外部两个方面分析对政府权能产生不满的原因,实际上,政府权能意图和权能内容与公民的认同二者之间并非线性对应关系,政府恶的意图、坏的政策、罪的措施理所当然地遭遇人民的抵制和反对,但是,政府善意的意图、好的政策与好的措施也不一定会让人民满意,因为公民在评判政府意图与政策时受多种因素的影响,其中最主要的是受自我主观意识的判断和自身利益的制约,政府政策与措施产生的后果对谁更具有直接性、公民对政府政策的预期、政府意图和政策在传达过程中是否产生扭曲,等等,这些因素都会影响公民对政府政策和措施的评判。当这些因素与公民主观心理判断和预期一致时,就会对政府意图和政府政策形成认同,反之就会对政府意图和政府政策产生抵制和反对。

公民对政府权能的抵制(不服从)有意识抵制与无意识抵制两种形式。有意识抵制是公民有意不服从政府制定的规则、在行动上抵制政府的政策和政府的措施,有意识抵制的心理和行为的沉积可能导致与政府政策和措施的直接冲突,政府的意图无从实现,甚而导致政府的垮台。无意识抵制是由于公民不了解其行为是为法律所禁止的、或者不了解何种情形是法律禁止的,这种抵制与政府政策和措施的冲突是无意识的,是由于人们对法律的无知或知之甚少而产生的,这种抵制经过沟通协调可以与政府的意图达成一致。正如边沁所说:“可以把不服从分为自觉的和不自觉的——从法律的角度和从事实上看都一样。我想,如果这种不服从无论从法律角度和从事实上看都是不自觉的,那么,人们不会认为它是一种反叛。”

接着,他分析了人们不自觉的不服从政府的三种情况。在现代民主政治下,人们抵制和反抗政府有两种直接形式:一是投票者根据自己的判断用投票的方式表达自己的意愿,是支持还是反对,“现政府所提供的利益是否符合他的期望,用这儿所用的术语说,对于他向现政府作的各种投入,他是否收到了一种公平回报,在此基础上,他可以表示赞成还是反对现政府”。人们用投票方式支持的或者反对的,可能是政府的某一政策、可能是政府的某一措施、可能是政府的某一行为、也可能是政府的某一制度,但支持的或者反对的不是政府的现存权力、不是政府整个组织。二是对政府现存权力的反抗。这是对政府的极端反抗,这种反抗导致激烈地冲突,导致政府被颠覆,就连无政府主义政治学家都在善意的提醒政府。“一个国家里的人只要不去进行激愤的反抗,而他们的真正情绪却谴责和轻视一个政权的组织,这一政权就不能在这个国家里存在下去。”因此,政权只有依靠人们的信任,否则,就不能存在下去。

三、政府权能场域的基本特征

政府权能场域的基本特征是指政府权能在形成、运动、发展和作用过程中表现出来的场域特性。这些特性是政府权能场域关系的外在表现,既揭示政府权能内部各要素之间的相互关系,也反映政府权能在实施过程中对权能对象的影响,更反映政府权能与场域基础的动态关联。

政府权能场域的基本特征有:综合性、转依性、伸延性、转继性等。

(一)综合性

综合性揭示的是政府权能作用所依赖的场域基础构成要素特征。

政府权能不仅是一个实体性概念,也是一个关系性概念,这一概念不仅涉及政府权能的来源和依托,而且也涉及权能行使、权能作用及其作用结果等内容,政府权能本身是集权能主体、权能内容、权能行为和权能结果于一体的综合概念。政府权能场域基础的综合性体现在三个方面:一是政府权能所依赖的基础是广泛的、复杂的、综合的。影响政府权能作用的基础条件包括历史传统、政治环境、社会环境、经济环境与文化环境,推动政府权能运作的关系性条件十分复杂、政府权能基础形成的形式多种多样、维系政府权能场域基础的涉及政府自身要素与政府外部要素等多种要素。二是政府权能场域基础的构成要素复杂多样,由时空要素、实体性要素、象征性要素、过程性要素和结果性要素等方面构成。三是政府权能作用形式、手段、途径是综合的,政府权能的作用总是强力手段与和平手段并用,政府为了实现自己的意图总是恩威并用,强制、威胁、利用、引诱、欺骗、劝导、激励等无所不包的手段往往同时使用,通过直接或间接途径来达到政府权能的目的。

(二)依转性

依转性揭示的是政府权能场域基础的内在运动,揭示的是政府的权能与势能、场能的依存和转换,揭示的是政府权能作用与政府权能场域空间的相互影响。唐力权先生认强调“权能与场域的相互依转乃是万物生化之理或普遍原则”,他解释说:“‘场’乃是依场而有或是有在场中的意思。‘权能’乃是紧扣事物的活动作用性而取义的名词。‘场’则是紧扣事物的相对势用性而取义的名词。我们不妨说,‘场’就是由事物的相对势用所构成的关系网,也就是权能运作,因果行程依转依变的所在地。”一方面,政府权能场域是政府权能作用的条件,即政府权能作用的场所、领域和时空范围;另一方面,政府权能与政府的势能、场能是相互转换的,权能能够转化为势能、场能,政府权能的顺利实施、影响范围的扩大、强度不断增加,政府的势能和场能也将随之增加和扩大;反之,政府的势能和场能将减弱和缩小。正如罗素认为权力的涵义与物理学的基本概念——“能量”的概念是相同的,“和能量一样,权力具有多种形式,如财富、军队、行政机关、舆论控制”,因而,他强调要探索权力变化的法则,研究权力能够不断地从一种权力形式转化为另一种权力形式应当成为社会科学的任务。

政府权能场域基础的转依性变化表现在:一是在政府权能关系中,权能主体的能动性和权能地位及权能作用方向的互易性。在政府权能关系结构中,权能主体与权能受体是双向互动的政治关系,政府作为权能行为的发出者,当到达权能对象——权能受体时,权能受体具有能动的反应,这种反应“可能给予主体以极大的反作用,甚至在一定条件下反客为主,致使权力关系的作用方向发生逆转。故由于政治实体的能动性,权力作用的方向具有能动性,并常常发生变化,从而随着这种变化使主体和客体的地位从某种意义上发生互易”。二是政府权能关系是一个复杂的因果链条,在这个链条中各种权能关系之间相互依转,例如强制服从关系可能转变为协商合作关系,征服奴役关系可能转变为平等支持关系等。在这个链条中各种权能要素之间相互依存,例如,暴力统治离开理论说教为其辩护难以维持长久,政府体制必须有制度、规则的支撑,否则体制就是一种虚幻的框架。“权力关系产生于相互依赖,它改变着所拥有的资源,这些资源是自我实现自身目标所需要的,……”并且,权力关系以对资源的不同控制为后盾,资源占有的不平衡和不能不利用资源就导致了权力的依从关系。政府的权能作用依赖政府的权能资源,政府的权能资源为政府权能作用的实现提供条件。

三是政府权能作用依存于政府组织结构。由于政府组织结构的变化,政府权能作用的范围和作用的形式不断发生变化。

(三)伸延性

伸延性揭示的是同一政府在不同历史时期、或者性质相同的不同国家的政府,在政府权能场域基础上的连续性、一致性、延伸性。政府权能场域基础一旦确立,就具有惯性的力量,在一定时期它会在自我调整的过程中自然延续,政府权能基础的构造就像建立的一座大厦,非经外力侵蚀和时间剥夺,大厦很难自然倒塌。一个由“社会钢筋和混凝土”浇铸而成的政府,是不会轻易垮台的,除非这个政府极其反动,它在建立时就违背历史理性和社会理性,根本不具备政府存在的场域基础。

因此,政府权能基础的连续性在于政府、政府制度的存在具有历史的合理性,在于它与民族惯例、民族性格的和谐一致。正如密尔所说:“当一项制度,或者一套制度,具有民族的舆论、爱好和习惯为它铺平道路时,人民就不仅更容易学会,并从一开始就更倾向于去做需要他们做的事情,以维护这种制度,和把它实施,俾能产生最好的结果。”因而,政府权能基础的连续性在于它与历史基础和民族性情的一致性。所谓一致性是指政府在不同的历史发展阶段,尽管由于政府的职能、政府的主要任务发生了变化,但是,政府权能的基础却没有变化,不同时期的政府在权能场域基础上保持一致;另一方面,不同国度的政府,只要政府的性质相同,它们的权能场域基础就有一致性,就有相同、相近之处。

政府权能场域基础的延伸性是由于权能对象、权能机构和权能环节等因素决定的,延伸性由于权能对象的庞大而存在,由于权能机构的设置而使权能能够延伸,由于权能延伸有多个环节使权能延伸由一定的时空延宕性。政府权能的延伸性是掌权者人数与无权者人数之比。“许多古典和现代政治理论,以及在公共行政管理与组织理论领域中有关‘控制跨度’(span of control)的大量文献,都说到了权力关系的广延性。”按照精英学派理论的观点,在庞大的社会中,操纵权力的只能是少数人,少数掌握权力的人统治社会的绝大多数人。政府权能的延伸性还体现在政府权势和政府权威的影响方面,政府的权势范围大、政府的权威影响大,政府权能的延伸性就比较强。政府总是利用各种机会和各种场域合来扩大自己的影响力、扩大自己的权势范围。政府的权力和职能是有一定的范围的,但是,由于政府权势和政府权威的无边界性和无法丈量,使政府权能的影响在短期内无法直观测度,而个人利用权力关系扩大自己的权势并延伸自己的势力可以直观的观察。

(四)转继性

转继性揭示的是不同国家不同体制的政府在政府权能场域基础上的相互借鉴性,以及它们存在有共同的权能场域特征。尽管政府的体制不同,但是,国家与社会的关系、国家与公民的关系、政府与市场域的关系在许多方面有相同或相近之处,也就是说,政府权能存在的权力关系结构、政府权能存在的场域基础有相同或相近的地方。政府权能场域基础的转继性表现在,政府治理方式的转继、治理手段转继、治理途径转继等。政府权能场域基础的转继方式有直接搬用式和部分选用式。政府权能场域基础的直接搬用式一般是落后国家的政府效仿先进国家的做法,把先进国家的政府权能体制、政府管理方式等直接“拿来”。例如,日本开始于645年的大化改革,“试图仿照中国唐朝,把日本改变成一个中央集权制国家。按照中国模式,全国划分成若干国和郡,分别由国司和郡司治理;国司和郡司皆由天皇及其国家议会任命”。从此,日本形成了与中国唐王朝相同的政府结构模式。再例如,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之初,由于本国没有管理社会主义经济的经验,在经济体制和经济管理模式上只有借鉴前苏联的模式——建立高度集权的计划经济体制模式,当时,在中国所形成的国家与社会的关系、国家与公民的关系等方面与苏联的情况基本相近。部分选用式是政府建构权能场域基础比较普遍的转继方式,几乎所有国家的政府在确立时和改变政府权能基础时都采取的方式。这种转继方式是,政府通过比较、借鉴和引进适合本国实际政府治理方式、治理手段,不是把其他国家的政府体制模式全部搬来,只是取其符合本国实际需要的部分为己所用。

另外,政府权能场域基础还有相对稳定性、非对称性、单向性、工具性等特征。政府权能场域基础的相对稳定性表现在,政府的权能基础一经确立,就相对稳定,很难轻易改变。政府权能场域基础的非对称性表现在,在政府权能关系中,政府作为权能主体具有主动性,权能受体具有被动性,权能主体发号施令,权能受体服从命令。政府权能场域基础的单向性表现在,政府权能总是从上往下的传递,上级政府的权能大于下级政府的权能。政府权能场域基础的工具性表现在,政府权能本身不是政府的目的,政府型塑权能场域基础的目的是为了更好地实现政府的意图,实现政府的利益。

同类推荐
  • 改变世界的100个条约(上)

    改变世界的100个条约(上)

    本书对世界历史的真实过程做了纵深的透视,对人类文明的伟大成就做了全面的阐述,它从浩瀚的历史文库中,撷取精华、汇聚经典、分门别类地对历史上曾经发生的重大事件进行分析介绍,向广大读者尤其是青年朋友们打开了一扇历史的窗口,让他们穿越时空隧道,在历史的天空中遨游、于探幽寻秘中启迪智慧,启发思考,启示未来。
  • 世界社会主义纵论

    世界社会主义纵论

    曹长盛,北京大学国际关系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北京大学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研究中心研究员、中国社科院世界社会主义研究中心特邀研究员、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世界发展所特邀研究员。曾任北京大学世界社会党研究中心主任、国际共运教研室主任、科社与国际共运专业主任、北京市国际共运史学会会长、中国国际共运史学会副会长。
  • 遏制与绥靖:大国制衡行为分析

    遏制与绥靖:大国制衡行为分析

    本书共七章,首先交待了理论分析框架、提出理论假设和交待研究方法,继而讨论表明,世界各大国的经济上的关系以及由此而涉及政治上的关系。
  • 工会主席工作手册(最新工会干部培训与业务指导手册)

    工会主席工作手册(最新工会干部培训与业务指导手册)

    为了把广大基层工会干部和职工的思想行动统一到党的十七大精神上来,把贯彻落实工会十五大精神落实到基层、落实到行动中,因此,非常有必要在新形势下加强基层工会干部培训与日常工作业务指导,使得基层工会能够不断推出新举措,指导基层工会工作在各方面的创新发展。
  • 做守纪的共产党员:谈谈共产党员行为规范

    做守纪的共产党员:谈谈共产党员行为规范

    本书以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为指导,特别是紧密联系党的建设的一系列重要理论和实践,以党章和党中央颁布的相关条例为依据,对新的历史条件下共产党员行为规范进行了解读。根据党员行为不同性质,本书分别设专章对政治行为规范、组织行为规范、经济行为规范、职业行为规范、道德行为规范、廉政行为规范等从不同的角度作了讲解,涵盖了新的历史条件下共产党员应当遵守的行为规范。本书可以帮助广大党员进一步加深对党员行为规范的了解,提高认识,规范行为,牢记并实践为人民服务的宗旨,永葆先进性和纯洁性,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局面而努力奋斗。
热门推荐
  • 浊世江畔

    浊世江畔

    一壶浊酒,半世流离。一曲离殇,彼岸江畔,只念,初心不负
  • 第五次牵手

    第五次牵手

    钢城,顾名思义,一座炼钢的城。那些年,这座城里的孩子从出生就比别的地方的孩子要优越些,因为首先他们出生的地方是城,其次钢铁工人的孩子生活总是宽裕些,学习和未来的压力也要小一些,毕竟实在不行了可以上个自己的技校,继续当一名光荣的钢铁工人。所以这里的学校好像少了许多学习的气氛,但也正是少了这一点书海无崖苦作舟的气氛,让这里的学校和孩子们更加的鲜活,更加的可爱。爱,一个人类史上最恒久的话题,真爱,一个令人向往,却又不知为何物的东西。一个被人说是永远长不大的男孩,从情窦初开时便怀着一颗诗人的心,用了30年时间去探寻真爱,他不后悔,因为他要用毕生去寻找他的真爱。生活不止眼前的苟且,还有诗和远方……
  • 强势归来:我的地盘我做主

    强势归来:我的地盘我做主

    陌樱学院,一个象征着高材生与贵族的学院,一个本因居于大学之下却凌驾于各个学校的超然学院,一个让所有人梦寐以求的学院。在这个学院中,最高的统治者不是校长,而是学生会的会长。这里……咳咳,正常版:她,凌樱薰,八大家族中已灭亡的凌氏遗孤,也是陌樱学生会的会长,本该高高在上的她,因被人污蔑而离开。从此后,她隐藏了自己的身份变成了丑小鸭。他,夜陌北,八大家族中第一大家族的独子,也是陌樱学生会的副会长,他爱她,故此,他也相信她,也为此,她与学生会其余成员闹翻。原本圣地般的陌樱学院,也因樱薰的离开,学生会的内战而渐不如前。当再次回归,看樱薰如何强势扭转渐败的学院,又如何为自己洗脱污蔑的罪名。
  • 苍穹

    苍穹

    慕君衫,前世尖峰女特卫,今世九界女武尊:我的世界,唯武陵王。剑指九界,谁敢千狂?我笑九天无岸的虚空,我让这一世为我痴狂,我要这心不再困索。沧海繁星,为我驻足,凌天日月,再次斑斓这苍生,堕落之泪,再次令万界生灵而颤抖,为之信仰!凤啸九霄,笑看热血狂燃,战天斗地,踏不尽生死轮回......沧海在手,天下我有!巫山通玄,寰宇独尊!一朝天行健,柔化百炼钢,如——凤指苍穹!
  • 白鲸

    白鲸

    《白鲸》讲的是裴廓德号捕鲸船在船长亚哈的带领下与白鲸莫比·迪克之间进行的一场殊死搏斗。主人公亚哈因为捕鲸被莫比·迪克咬掉了一条腿,他带着复仇的誓言再次出海。几经辗转,终于遭遇白鲸。经过三天追踪,亚哈最后击中白鲸,但船被白鲸撞破,亚哈被鱼叉上的绳子缠住,带入海中。全船只有水手以实玛力一人得救,他以他的叙述口吻和回忆讲述了这个惊心动魄的海上历险故事。
  • 火澜

    火澜

    当一个现代杀手之王穿越到这个世界。是隐匿,还是崛起。一场血雨腥风的传奇被她改写。一条无上的强者之路被她踏破。修斗气,炼元丹,收兽宠,化神器,大闹皇宫,炸毁学院,打死院长,秒杀狗男女,震惊大陆。无止尽的契约能力,上古神兽,千年魔兽,纷纷前来抱大腿,惊傻世人。她说:在我眼里没有好坏之分,只有强弱之分,只要你能打败我,这世间所有都是你的,打不败我,就从这世间永远消失。她狂,她傲,她的目标只有一个,就是凌驾这世间一切之上。三国皇帝,魔界妖王,冥界之主,仙界至尊。到底谁才是陪着她走到最后的那个?他说:上天入地,我会陪着你,你活着,有我,你死,也一定有我。本文一对一,男强女强,强强联手,不喜勿入。
  • 中国远征军(上)

    中国远征军(上)

    中国青年学生在二战期间,跨国征战,抗击日寇,以血肉之躯保卫战时中国国际运输线的重大历史事件。故事展现了中国远征军从出征、失败到大反攻的艰苦卓绝的全过程,其中穿插了中、美、英青年军人的战斗友谊和爱情生活,显现了二战中史迪威、孙立人、戴安澜、杜幸明等一大批中外将领的个性和风采。书中宏大的战争场面及中西方文化的冲突细节,还有对缅甸、印度等东南亚国家的历史、文化、风土人情的生动描绘,集历史性、思想性、文学性于一炉,引人入胜,颇具收藏价值。
  • 回头还在的爱

    回头还在的爱

    有人说他固执,为何苦守她一人。固执中又有几分愚昧,怎会一次又一次将他拱手相让。然而这一次——少年褪去了青涩,换上了颇显成熟气息的西装,阔步走近她的身旁……他的归来,是她幸福的开端,还是噩梦的开始?一切都将以怎样的结局告终。
  • 乐瑶梦史

    乐瑶梦史

    两千多年前之前,西汉一直流传着古老的传说:当上古的竖琴和女娲的女儿合体时可以召唤《山海经》中的上古灵兽,而就在汉武帝时期///真的出现了前无古人的事件...
  • 余生一梦

    余生一梦

    承认你是我余生的一场梦,但是请我让我永远地活在这梦里吧,这梦里有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