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8914200000014

第14章 “两浙”作家的文化体认与新文学的基本走向(1)

在近代中西文化的冲突、交汇和融合的历史走向中,“两浙”作家率先获得了主体的自觉和观念的转换,获得了对域外文化和自身文化传统的一种自觉体认。对于“两浙”作家来说,关于如何通过自身的创造性实践,完成新文学的框架系统的设定,首先要做的工作便是对传统的“奇理斯玛”进行“创造性转化”(Creative transform ation),以便使传统文化因子能够有序地排列组合在新的文化系统之中,形成“外之不后于世界潮流,内之仍弗失固有血脉”的文化、文学发展策略。

然而,在进行这项框架重构、系统转换的工作当中,除了需要主体作出独特的对应性感应之外,还需要主体对此形成独特的文化视角,作出明确的文化选择,即需要在新的观念指导下,对它进行重新的排列、组合,使之从传统的观念与价值标准体系中分离出来,作为新的文化因子和质料,形成新的强大的文化支援意识。林毓生教授在论述传统的创造性转化命题时指出:“自由、理性、法治与民主不能经由打倒传统而获得,只能在传统经由创造的转化而逐渐建立其一个新的、有生机的传统的时候才能逐渐获得。”

应该指出,林毓生教授的观点是具有积极意义的。在由文化冲突而导致中国社会变迁和文化转型的特定历史时期,重建新的文化,重构新的人文精神,自然不能排斥富有生机的传统文化因子。尽管历史已经证明,以儒家为主导的传统文化观念和价值体系,是一种自我封闭型的体系(特别是从宋至晚清这段时期,这种自我封闭的现象表现得尤为突出),自身不可能从中孕育出富有现代性质的新的文化观念和新的价值体系,但是,构成传统的一些基本的文化因子和元素,尤其是被地域文化保存的那些富有生机和生命力的文化因子和元素,却是可以被创造性地转化而成为新的文化质料的。就世界文明发展的情况而言,传统的文化因子和元素经过创造性的转化,一方面可以使之脱离原有的体系,另一方面又可以在新的观念和价值标准的规约下,成为新的价值符号,重新排列、组合在新文化的结构体系之中。

同样,儒家文化整体性地被证明为不合现代化的时宜,然而,它许多富有生机的文化因子和元素,尤其是保存在地域文化当中的那些极富有生机和生命力的传统文化因子和元素,在创造性转化之后,则成为了新的文化和新的价值标准的重要构成部分,并以新的文化功能,在新的文化建设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两浙”作家作为一支重要的“文化新军”、“文学新军”,在特定的历史时期,之所以能脱颖而出,并以“方阵”的形式出现在现代中国文化和文学的舞台上,其中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创造性地转化了传统的文化因子,并由此形成了一种创造性的新文化态势,形成了具有现代性质的一整套新的文化观念、新的价值准则和新的思维方式。

第一节 海外留学、翻译活动与文学新思维

晚清以来,以“两浙”为主体的江南区域,作为当时先进的文化区域,在门户开放的形势下,出现了一股出国潮。据不完全的统计,来自“两浙”区域的现代作家大都有去海外留学(包括短期在海外访问,或短期流亡海外等)的经历。像鲁迅、周作人、许寿裳、郁达夫、钱玄同、丰子恺、沈尹默、沈兼士、陈望道等人有留学日本的经历;徐志摩、梁实秋、林徽因、俞平伯等人有留学欧美的经历。这种海外留学经历,无疑大大地开阔了“两浙”作家的创作视野,尤其促使了他们的文学翻译活动,同时,也使他们在思想观念上获得了现代性的转变,并对他们以后从事新文学的创作,产生了巨大的影响。从新文学发生学的角度上来看,“两浙”作家留学经历及其所进行的翻译活动,以及由此所形成的新思维、新文化观念,乃是新文学生成的“催生婆”和“助产士”。

海外留学使“两浙”作家的文学翻译活动十分活跃,如鲁迅、周作人早年的文学活动,就是从文学翻译活动开始的。据浙江省世界文学与比较文学研究会召开的“世界文学经典翻译、传播与研究学术研讨会”所提交的相关论文披露,在文学翻译方面,来自“两浙”区域的第一代文学翻译家,就有魏易、沈祖芬、吴梼等人。在新文学发生的前夕,着名翻译家林纾翻译的世界文学名着,就是由浙江籍人士魏易选定,并担任口译,其中包括《黑天呼天录》(即斯托夫人的《汤姆叔叔的小屋》,1901年)、《吟边燕语》(即兰姆的《莎士比亚故事集》,1904年)、《块肉余生》(即狄更斯的《大卫·科波菲尔》,1908年)、《撒克逊劫后英雄略》(即司各特的《艾凡特》)、《孝女耐儿传》(即狄更斯的《老古玩店》,1907年)、《元代客卿马歌博罗游记》(1913年)等重要作品。魏易个人还翻译过狄更斯的《双城故事》(即《双城记》,1928年)、大仲马的《苏后玛丽惨史》(1930年)等;沈祖芬翻译了《绝岛漂流记》(即笛福的《鲁滨孙漂流记》,1902年)等。

狄更斯、笛福、契诃夫等外国着名作家的经典文学作品,大多是由浙籍翻译家以文言文的“意译”方式,首次译介到国内的。

在新文学发生之初的前后,特别是在新文学发生之后的相当一段时间里,“两浙”作家的文学翻译活动,乃是他们从事新文学活动的一个有机组成部分,如同他们的文学创作活动一样,为推动中国新文学的发展作出了重要的历史贡献。同时,文学翻译活动也为他们的新文学创作实践,提供了新的文学视野、新的思维方式和新的艺术启示。如鲁迅、周作人、沈雁冰(茅盾)、郁达夫、郑振铎、俞平伯、徐志摩、王鲁彦、丰子恺、夏丏尊、戴望舒、梁实秋、林徽因、夏衍等,他们的新文学创作,从某种意义上来说,都是从文学翻译开始的,其中,鲁迅与周作人就是在日本留学期间,开始编译《域外小说集》,并由此走上了新文学的创作之路。

“两浙”作家的文学翻译活动,为中国新文学能够成功借鉴外国文学的创作经验,提供了重要的参考范本。外国文学中的各种体裁和相关理论,“两浙”作家都有广泛的涉及,如鲁迅的翻译活动。据不完全的统计,鲁迅一生共翻译了15个国家200多位作家的作品,涉及短、中、长篇小说,戏剧,童话,诗歌,散文(含散文诗),科幻作品,杂文,文艺理论(含专集和单篇论文),总字数达300万字,并且形成了自己独特的翻译观。与鲁迅一道开始文学翻译的周作人,早年对日本、俄国、英国等国家的文学作品,进行了大量的翻译,他的“人的文学”和“平民文学”主张的提出,在相当大的程度上,与他翻译外国文学,受到文艺复兴以来的近现代西方文学观念的影响是分不开的。在五四新文学发生之初,沈雁冰(茅盾)对外国文学理论的译介,对新文学的理论建设产生了很大的影响。

1919年和1920年,他相继撰写了《托尔斯泰与今日之俄罗斯》和《俄国近代文学杂谈》,详细地介绍了俄罗斯文学大师列·托尔斯泰和近现代俄罗斯文学的发展。在他主编的《小说月报》中,曾专门刊发了“俄罗斯文学研究专号”、“法国文学研究专号”和“被损害民族的文学专号”等,此外还先后刊发了“泰戈尔专号”、“拜伦专号”、“安徒生专号”、“罗曼·罗兰专号”等。在翻译实践中,茅盾还编译了十几种外国神话和寓言故事,如客居日本期间,撰写了《神话杂论》、《北欧神话ABC》,他是最早把希腊、北欧神话介绍给中国读者的翻译家之一。在30年代,茅盾在进行创作的同时,还撰写了两部重要的西方文学论着:

《汉译西洋文学名着》(1935年)和《世界文学名着讲话》(1936年),翻译了苏联作家丹钦科的《文凭》和吉洪诺夫的《战争》,编辑了介绍弱小民族文学的译文集《桃园》,并协助鲁迅在上海创办了《译文》杂志(1934年)。抗战期间及40年代,茅盾也仍然没有停止翻译活动,不仅参加了《苏联文学丛书》的编辑工作,而且还翻译了像巴甫连科的《复仇的火焰》等作品。茅盾一贯主张,建设中国新文学,一是要批判继承中国古典文学的优良传统,二是要广泛吸取外国进步文学的成功经验。他的一系列有关文学翻译的理论主张和外国文学研究的观点,在中国新文学的建设和发展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在“两浙”作家的翻译活动中,除了上述提到的周氏兄弟(鲁迅、周作人)、沈雁冰(茅盾)的翻译贡献之外,还有像徐志摩对英国文学(主要是英国诗歌及着名作家哈代的作品)的翻译与借鉴,戴望舒对法国象征派文学(主要是象征派诗歌及现代欧美诗歌)的翻译与借鉴,夏衍对苏联进步文学的翻译与借鉴,以及郑振铎编撰的《世界文库》 等。他们的翻译活动、编撰工作,一方面为国人广泛地介绍了世界文学发展的状况和动向;另一方面则是直接为新文学的创作提供了可借鉴的榜样,促使中国新文学与世界文学发展主流的对应和对接,为中国新文学汇入世界文学发展主流,获得自身新的思维、新的创作视野、新的艺术形式与技巧,提供了可借鉴的动力和思想指南,同时也为中国新文学成功地转换传统文学(古典文学),提供了可转换的范本。

许多新文学作家都能够通过所翻译的外国文学,获得对世界文学发展的广泛了解和创作上的深度借鉴。如着名的浙籍现代诗人唐湜在回忆自己接受西方现代诗歌影响时说,他非常喜欢“倾听欧洲诗人们在明媚的河畔歌咏,有时听着雪莱的云雀鸣转、济慈的夜鹰轻啼,有时也进入象征的森林漫游,浪漫主义的激情引起了我的狂放不羁的幻想”。值得一提的,“两浙”作家的翻译活动和编撰工作,在为中国新文学培养了一批作家的同时,还为中国贡献了一批专业的外国文学翻译家(专业翻译工作者),如孙用、孙大雨、陈望道、傅东华、朱生豪、朱维之、邵洵美、曹未风、黄源、王佐良、罗大纲、草婴、赵萝蕤、赵瑞蕻、袁可嘉、林淡秋、冯亦代等,他们的翻译活动及对外国文学的译介、编译、编撰工作,不仅为外国文学在我国的普及和传播作出了重要贡献,更重要的是为中国新文学的建设和发展,提供了可借鉴的参照体系和价值尺度。

在思想文化方面,海外形成的留学生作家群体,特别是近现代“两浙”留学海外的作家群体,乃是中国新文学(现代文学)创作的中坚力量,是一支鼓吹新文化、传播新思想、创作新文学的文化新军、文学新军。同时,从地域文化对新文化、新文学的独特对应上来说,“两浙”留学海外的作家群体,也是“文学浙军”和新一代“两浙”文化人群体崛起的标志。如果说在现代中国思想史、文化史上,以《浙江潮》为标志,“两浙”留学生群体对现代中国进入现代化历史进程中的种种精神现象作出了独特的文化反应,那么,在中国新文学史(现代文学史)上,现代“两浙”作家的海外留学经历及其创作实践,则是对进入现代化进程中的中国人的种种精神现象,对处于大变动、大转型历史时期的现代中国人特定的文化心理、性格、生存境况、存在意义和历史命运,乃至整个中国社会的发展前景等,进行了独特的文学描写和艺术表现。其思想意识之深刻、审美理念之新锐、艺术形式之新颖、创作方法之独特、文学语言之活泼等,都为中国新文学(现代文学)的生成与发展作出了自身独特的历史贡献,具有巨大的革新价值和创新意义。

同类推荐
  • 两粒种子,一片森林

    两粒种子,一片森林

    《读·品·悟·青春的荣耀·90后先锋作家二十佳作品精选:两粒种子,一片森林》是被媒体誉为“90后最具潜质的文学黑马”王黎冰的作品精选集。王黎冰是才子,他笔下的文章,不论什么文体都神采飞扬,才气逼人;王黎冰是四川人,他笔下的四川是那么优美,那么令人着迷;王黎冰是写作多面手,小说、散文、诗歌以及文学评论都有独特风格。
  • 无语江山有人物

    无语江山有人物

    本书为“百家小集”之一种,是作者傅国涌最新文史作品小集,书中所写人和事,上至清末,下止1949年新中国成立前。作者通过大量的史料阅读,爬梳考证期间的人事,写成此书。书中写了慈禧的垂帘时代,写了名人政要的读书生活,写了鲁迅的讲演,写了胡适的“得寸进寸”思路,写了报人邵飘萍,写了傅斯年对抗战进程的判断;还写了郁达夫、王云五、竺可桢、胡政之等知识人的在旧时代的心路旅程。
  • 青藏风景线

    青藏风景线

    本书由《青藏高原之脊》、《死亡线上的生命里程》、《女人,世界屋脊上新鲜的太阳》3部系列中篇报告文学组成。歌颂了战斗在高原的军人和他们的妻子的高尚情操。
  • 王子公主故事

    王子公主故事

    很早以前,有一个国王。国王有一个美丽、聪明的公主,公主的才能和智慧受到所有臣民的称赞,可是国王却认为一个姑娘,不会有什么了不起的见识和本领。
  • 饶信文化赋

    饶信文化赋

    本书用赋的形式,以历史悠久、文化灿烂的饶信大地为对象,赞扬文化遗产之珍贵,讴歌历史人文之豪迈,刻画贤达名士之神韵,抒发民风民俗之独特,见证人民的智慧和学识,记录这块土地的风雨兴衰,反映发生在这里的历史性变化和奇迹,旨在让人产生思古之幽情和对这块土地的眷恋。作者注重挖掘传统、理顺文脉,着力赋予传统文化以时代内涵,使传统文化古为今用,焕发出新的生命力。
热门推荐
  • 用人中的心理学

    用人中的心理学

    本书采用一事一议的写作方法,围绕如何正确用人这个主题,论述了发现人才、认识人才、培养人才、使用人才及做好人的思想工作,调动人的积极性等方面的心理学问题,提出了正确的建议和方法。
  • 豪门溺宠:霸道老公吻上瘾

    豪门溺宠:霸道老公吻上瘾

    公司倒闭,为家庭她送上门协议结婚。四年后等来的是一纸离婚协议。“我们之间只有协议?”“不,还有床上的情谊。”男人讽刺冰冷的面孔让她毫不犹豫的签下了自己的名字。可他却没有放过她,无数次的伤害让她心灰意冷,他却突然重新求爱。“女人,你竟然背着我勾三搭四?”“我们已经离婚了!”“那我也不允许曾经的婚姻出现丑闻!既然你这么饥渴,那我来满足你!还有谁比我更了解你的身体呢?”
  • 我命由我不由天:异界流氓

    我命由我不由天:异界流氓

    对美女:咱俩就好比两堆干柴,你那头燎得挺旺,我这一泡尿把火尿灭了!对敌人:是鬼别装人,是人别装神,是B别装紧,是货别装纯。对老天:我命由我不由天、天欲灭我我灭天!现代的一名流氓头子穿越到异世大陆,且看他是如何搅乱异世大陆,赢得众美芳心!
  • 九世帝女花

    九世帝女花

    考古系学霸跟随教授赶赴四川峨眉山周边观察奇石,却不料,那群老头竟开始了文化战!撒泼骂街一个比一个彪悍。姑娘看在眼里,心觉凄凉。就在她开始怀疑人生的时候,却不料,天降意象,奇石大动!就在那石头迎面滚向她的一瞬间,一切都改变了。龙之九子无故失踪,历史将要被再次改写。而掌管七大星宿的主神天倾却出现在了她的面前。威胁,恐吓...等等手段,只为了让她去完成将九龙归位的任务!可是,她区区一个女子,何德何能?演技派的神仙大叔索性住进她家,成了她的男朋友...“你等着!等我找着你得道之地!我就在那里泼粪便!断你龙脉!”“你妄想了,几万年前地壳变动时早就变成汪洋大海了!”"....”
  • 女王当道:你的通行证不行

    女王当道:你的通行证不行

    作为一名金牌杀手,居然被自己最爱、最信任的人背叛,最终含恨而死。一朝穿越,变成了尚书步家的千金,却没想到自己的亲姐姐想要杀了自己。人不犯我,我不犯人;人若犯我,必诛其身!是姐姐又怎样,该杀则杀,步九离就是这样是非分明的人。可是某日跳出来一只美男缠着自己不放,这是怎么回事?求好心人解救!!
  • 我的剽悍人生

    我的剽悍人生

    这辈子,当兵的他,就一个梦想,御敌于国外。这辈子,为商的他,就一个抱负,当世界首富。这辈子,做官的他,就一个目标,要踏上权力巅峰。唉,少年何时阅尽浮夸,麟儿何日蜕变化角,搅动天下大势,争霸那万里江山。
  • 玉台画史别录

    玉台画史别录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摩天轮的小别离

    摩天轮的小别离

    你真的好狠,”穿着洁白婚纱的女人,呢喃的说。“我不狠,我怎么放心走呢。”旁边的女生苦笑道:脑癌晚期,还有半个月,她要快点安排好。在神圣的礼堂,新郎和新娘手挽着手,他们与上千个新郎和新娘没有任何区别,但唯一要说的区别是新郎的脸上充满了不愿。婚礼结束了。而那个女孩的生命也结束了……她在她们的礼堂旁边,也租了一间礼堂,地上摆满了白色的玫瑰花,她缓缓的倒下了,她还幻想着他能冲进这里,女孩穿着白色的婚纱倒在了白色的玫瑰花中,刺刺透了女孩的皮肤鲜血染红了白色的玫瑰花。女孩慢慢的离去了,她安排好了自己的后事,把自己埋葬在怀化,因为某个男孩说完带她去看怀化的星星的……可惜没有等到
  • 浅夏似秋之不负如来不负卿

    浅夏似秋之不负如来不负卿

    一个如浅秋微风般沁人心脾的女孩,从青涩内敛到才气超然,当在感情的世界里,与神秘的飞行员相遇,当爱情与事业相碰撞,她该何去何从?在坎坷与收获中不断成长的她,是否能终得世间双全法,不负如来不负卿......
  • 穿超之灵幻大陆

    穿超之灵幻大陆

    一名叫秦炎的青年男子在绝望之中跳崖自杀,可谁曾想居然穿越到了另外一个世界当中。另一个世界当中以灵源为主。秦炎在灵源觉醒时出现了特异的灵源,在只有灵宗时候就能够与灵灵圣高手对抗,在达到之后灵圣后,第二灵源出现了特异的变化,就因为这个变化而遭到了追杀。不过,追杀秦炎的人全部被秦炎给反杀了。由于偶然的一次机会,成为了灭世斗神,最终成为了,大陆上唯一的一个无上之祖。从了到了一个新的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