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8875100000007

第7章 萌动

伤逝

照片这东西不过是生命的碎壳;纷纷的岁月已过去,瓜子仁一粒粒咽了下去,滋味各人自己知道,留给大家看的唯有那狼藉的黑白的瓜子壳。

——张爱玲《连环套》

窗外的一排白玉兰,花开花落,一岁一枯,年年拔高。走在成长路上的女子怀揣着对未来的无尽想象,期盼着世界越来越向光亮的方向走去。就像放飞了一大捧五彩斑斓的气球,她仰望天空,仿佛灵魂也随之渐行渐远。

在圣玛利亚女校的绿树红墙之内,爱玲开始了她的青春之旅。她喜欢校园的气味,那种感觉说不清也道不明,但是却透着一股子神秘的吸引力。在圣玛利亚女校,学生的校服就是中国旗袍。一群时尚新潮的女生,拥有着最青春的脸庞和身体,在旗袍的帮衬下娇羞地绽放着,彰显着东方少女的独特神韵。

这是一所贵族学校,以培养有中国特色的西洋淑女为目标。毕业生大多会成为政治、商业领域重要人物的太太,或是各种交际场合的明星,或是出国进行深造的资优学生。在圣玛利亚,许多课程都是用英文教授,教师以外国人居多,以至于学生们往往讲得一口流利的外语,中文能力却捉襟见肘。比如会有人荒谬地将请假条写成:“某某某因病故请假一天。”让人哭笑不得。

学校也设立中文科目,初中部大多聘请师范学校毕业的女教师,高中部则多为前清科举出身的老学究。老学究们经常会将作文题目定为“说立志”或者“论知耻”之类。

一位老先生在授课时摇头晃脑地讲道:“做文章,开头一定要好,起头起得好,方才能够抓住读者的注意力。结尾一定也要好,收得好,方才有回味。”学生们似懂非懂地点点头,这时,老先生又开口讲道:“中间一定也要好……”话音还没有落下,学生们已经哄堂大笑。

爱玲平日里在学校住宿,她乐于离开那个烟雾缭绕的家,呼吸自由的空气。因为天资聪颖,她的学习成绩非常好,但是也有个十分突出的毛病,就是健忘。张爱玲的健忘在学校里是出了名的,有时忘记将鞋子摆在柜子里面,有时也会忘记交作业,以至于她最常见的台词就是“我忘了”。若干年后,爱玲的同学们回忆起来,还会惟妙惟肖地模仿起她当时的动作和神情。

尽管爱玲的家世也不错,不过在一所欧式的贵族学校里,她显然就是其中的灰姑娘。在花枝招展的同伴面前,她觉得自己是暗淡的,没有光彩的。为此,她的脸上总挂着一种与年纪并不相符的伤感与落寞,仿佛自己被隔绝于尘世之外,以另外一种频率生活着。

好在,爱玲在这时遇到了一位十分喜欢的国文老师。这位汪宏声先生为人善良、平和,并且教法十分新颖。与老学究式的八股理念不同,汪先生就任以后,将课程大幅度整改,并在图书馆为学生们添购了许多新书,鼓励大家加强课外阅读,并提供机会让学生们去发表自己的作品。

爱玲记得,在第一堂作文课上,汪宏声先生在黑板上潇洒地写下了两个标题:“学艺叙”、“幕前人语”。所谓“学艺叙”,就是让学生们把在学习绘画、钢琴或者舞蹈时的感受和趣事记录下来;而“幕前人语”,就是影评,写出对喜欢的电影的感想。任何体裁和任何写法都可以,学生们的思路将不受任何限制。

与“说立志”和“论知耻”这样的题目比起来,学生们无疑觉得现在的作文课充满了新鲜感,每个人都有自己与众不同的感受,不必再端着架子写些寡味的八股文章了,于是兴致勃勃地讨论起来。

当然,任何一种新颖的教法都存在一个适应和过渡的过程。在新鲜之余,学生们冥思苦想,一副绞尽脑汁的痛苦状,仿佛写惯了八股文章,失去了自我叙事的能力。下课时,作文本全部收了上来。在批阅的过程中,汪先生苦恼地发现,每个人都只写了大概二三百字,完全处于凑字的状态,没有什么思想可言。

不过,在众多作业之中,汪先生还是发现了一篇鹤立鸡群的文章,名为《看云》,行文自然不造作,但又流露出旖旎动人的味道,简直不像是出自一个初中生之手。

从此之后,汪先生便对这位有才华的女生格外注意起来。那瑰丽的文风使他产生了浓浓的好奇,究竟这位“张爱玲”同学是何等样貌和气质呢?

在发回作业的那天,汪先生在讲台上点名,点到名字的同学到讲台上取分数。“张爱玲!”点到这个名字的时候,汪先生抬起了头。在教室的最后一排,一位面无表情的孤傲少女站了起来,她并不算漂亮,也不时尚,体态高瘦,但是浑身散发着一种别样的气场。

汪先生当着全班同学的面表扬了张爱玲,并将那篇《看云》当作范文现场读了一遍。他说:“每一位同学都应该这样去写文章,情感要是真实的,不要总是被局限在过去的框框中,不敢逾越。像爱玲那样的作文,才称得上是文章。”

面对老师的夸奖,爱玲的神情是僵硬而不自然的。但不可否认,那时她是骄傲的,在所有人赞赏的目光中,她感受到一种成就感。从那以后,其他同学也受到启发,找到了真实抒发情感的新写法。

其实,早在汪先生夸奖爱玲之前,她已经在学校的《凤藻》年刊上发表过作品。包括短篇小说《不幸的她》,还有用英文撰写的两篇小品文《牧羊者素描》、《心愿》。在《不幸的她》中,一个热爱自由的年轻女孩,为了追求独立而四处漂泊,爱玲表现出了超出年纪的成熟与早慧。

在另外一篇发表在《凤藻》上的散文《迟暮》中,她第一次描写了母亲,一个十二岁的女孩,已经不再只关注到母亲偶像般的美丽与光环,她敏锐地观察到了母亲独立、美丽、坚韧背后的孤独与无力。

灯光绿黯黯的,更显出夜半的苍凉。在暗室的一隅,发出一声声凄切凝重的磬声,和着轻轻的、喃喃的、模模糊糊的诵经声,“黄卷青灯,美人迟暮,千古一辙”。她心里千回百转地想着,一滴冷的泪珠流到嘴唇上,封住了想说话又说不出的颤动着的口。

字里行间丝丝缕缕的悲伤气息,完全表现了一位迟暮美人的清冷生活。在爱玲的心里,她已经洞察到了母亲最深沉的无奈。

在汪先生的鼓励和引导下,爱玲的文章越写越妙。他还组织了课外活动“国光会”,并出版了一本《国光》杂志,希望更加活跃学生们的课余生活。在理想之中,张爱玲是这本刊物的最佳编者,但是她给予的回答是:“没多大兴趣,只愿意投稿。”

在投给《国光》的稿件中,一篇《霸王别姬》激起了千层热浪。汪先生在课堂上介绍了历史小说《项羽本纪》,爱玲在这本书中寻找到了灵感,挥就一篇《霸王别姬》,令全校师生都大加赞赏。汪先生更是欣喜万分,将文章与郭沫若的《楚霸王之死》相提并论。

女人若是活在别人的影子里,结局往往是迷失自我。爱玲笔下的虞姬有自己的独立思想,可是霸王只认为她是自己一个宠爱的妃子,并不在乎她的具体感受,文章中有很多心理独白。

啊,假如他成功了的话,她得到些什么呢?她将得到一个“贵人”的封号,她将得到一个终身监禁的处分。她将穿上宫装,整日关在昭华殿的阴沉古暗的房子里,领略窗子外面的月色、花香,和窗子里面的寂寞。

她要老了,于是他厌倦了她,于是其他的数不清的灿烂的流星飞进他和她享有的天宇,隔绝了她十余年来沐浴着的阳光。她不再反射他照在她身上的光辉,她成了一个被蚀的明月,阴暗、忧愁、郁结、发狂。

当她结束了她这为了他而活着的生命的时候,他们会送给她一个“端淑贵妃”或“贤穆贵妃”的谥号,一只锦绣装裹的沉香木棺椁,和三四个殉葬的奴隶。这就是她的生命的冠冕。

人人都知道虞姬的死是为了殉情,但爱玲却更多地赋予这个人物自尊、自立、自主的特质。她的死是源于对自身价值的思索,而这样的选择也是爱玲内心深处最赞赏的。

爱玲的文学天分毋庸置疑,但她并不是个勤奋的写手。汪先生也熟悉她这样的脾气,只能无奈地催要稿件。可就连这样一篇《霸王别姬》也被爱玲分了上下两个部分,当成两次作业交上来,或许干脆以一句最经典的“我忘啦”作为回答。

在学校中,有一位叫张如瑾的女同学,与爱玲共同被称为圣玛利亚女校的才女。当时,最流行的作家是张恨水和张资平,而两位才女的口味恰好相反。爱玲独爱张恨水,觉得张资平有些浮夸做作;如瑾则独爱张资平,觉得张恨水不甚入流。两人常常因此而争得面红耳赤,互不相让。

但所谓的争论都是无伤和气的,两人其实是表面斗嘴,内心惺惺相惜的同类。张如瑾写过一部长篇小说,叫作《若馨》,汪先生曾经出面联系出版社,安排其出版,但是因为战事纷乱,被搁置了下来。为了留作纪念,张如瑾自己印刷了一些,分赠给学校的师友们。爱玲赞叹说:“这是一个具有轻倩美丽的风格的爱情故事。”

后来,张如瑾毕业后不久嫁做人妇,便不再伤春悲秋,写下任何一篇作品。对此,爱玲觉得很遗憾。在毕业年刊上,有“最恨”一栏,她写道:“最恨一个有才华的女子突然结了婚。”

幸运的是,不论世事沉浮,几多无常,爱玲始终在写作的道路上没有放弃。人们把命运的安排叫作缘分,爱玲一生与文学结缘,谱写了传奇的倾世神话。当然,此时一切尚未萌动,传奇里的人还不知道自己即将成为传奇。

同类推荐
  • 中华将帅故事

    中华将帅故事

    战争造就将帅。将帅统领千军万马,驰骋疆场,或运筹帷幄,决胜千里,或勇敢勇猛,冲锋陷阵,用血与火书写了威武雄壮而又残酷血腥的篇章。中华历史上的有为将帅,大多是杰出的军事家,有的还是军事理论家。《中华将帅故事》从众多将帅中选择有代表性和典型性的四十三人,采用故事形式,真实地客观地介绍他们的生平事迹。。《中华将帅故事》展现将帅的风采,讴歌将帅的功勋,旨在激励广大青少年从中吸取力量,弘扬爱国主义和英雄主义精神,增强民族荣誉感和自豪感,更加热爱我们的国家、民族和军队,随时听从召唤,为国家、民族和人民而战斗,哪怕流血、献身也在所不惜!
  • 甘地 尼赫鲁(中外名人的青少年时代丛书)

    甘地 尼赫鲁(中外名人的青少年时代丛书)

    甘地和尼赫鲁为印度二十世纪的领袖,影响深远。名人成功后的事迹为人们所熟知,但成功前的历史却鲜为人知。本书对二人的家世、家教、兴趣爱好以及对其一生有影响的人和事着墨颇多,尤其探究了二人成功的主客观因素。
  • 行止船山

    行止船山

    船山是一片石,船山又是一个人;石是顽石,人非完人。然而在近代中国,他是天下南岳的惊雷,武昌城中的枪声,民族复兴的号角。作为船山家乡的后人,在千古圣灯的照亮下,呼吸、触摸、感应。幸哉!船山传人。
  • 风雨茅庐:郁达夫大传

    风雨茅庐:郁达夫大传

    本书反映了一个真实的郁达夫的生活原貌,它是一部包涵郁达夫浪漫无依的生活轨迹、勇往直前的左倾思想,为国抒难的爱国主义文人的个人生活史。严格地说,这枯书不是简单的人物传记,是中国“五四”到“抗战”的一部中国文学艺术史,你可以从中窥见鲁迅、郭沫若、茅盾、徐志摩、林志摩、林语堂、周作人……等文学艺术巨匠的生活轨迹、历史片断与艺术鸿爪。而且它是一部中国近现代历史,从晚清到民国,一直写到解放。离开屈辱的中国近现代历史氛围,你无法理解郁达夫的思想与生活,他的复杂个性其实与他的苦难、成就、生活切切相关。他的人生与创作融入了历史环境,与他的国内屈辱家的屈辱无法分离。读者进入的是一个立体的全景式的世界。
  • 绝艺芳华:女武生俞鉴

    绝艺芳华:女武生俞鉴

    本书分上、下两篇介绍了京剧界一度硕果仅存的女武生俞鉴的人生历程。
热门推荐
  • 霸道女孩有人宠

    霸道女孩有人宠

    她就是这样,一个霸道又坚强的女孩儿。她从不知畏惧是什么,只知道只有努力过了,才没有遗憾,追求过了,才不会不肝。她知道,曾经的一切不过是过眼烟云,她的家早就已经被毁灭,她要去将他们救回来。他是一个冷酷霸道的人,他不会为其他人怜悯,更不会因其他人而改变自己的想法。从那件事以后,他失去了他的心,他的魂。她却又突然出现,改变了一切似的出现。是阴谋,还是真相……
  • 异化入侵:25世纪

    异化入侵:25世纪

    什么是真理?五百年前的战争,将这个世界的真理毁于一旦。人们成了无根浮萍、无影之月。新的掌权者在旧城市废墟上建立了新的城市,他们接纳人们成为市民。一旦成为市民,就要遵守这一城的规定。如此人们安逸生活了五百年,没有战争、没有犯罪。这个世界在新城市、新统治者管理下,成了乌托邦。
  • 黑道公主的复仇计划

    黑道公主的复仇计划

    每一步的路都是艰辛的,只要咬紧牙关,坚持一步一步得走下去,雨后天晴,便是晴天。
  • 掌控美职篮

    掌控美职篮

    掌控美职篮,掌控奥布莱恩杯,一个21世纪红衣主教的故事——新书《篮球英雄联盟》求支持,下面有直通车
  • 不矜不伐

    不矜不伐

    她叫林栀,一个才貌双全的设计师他叫鹿晗,一个娱乐圈的全能偶像他们因为父辈的一句话而结婚他们的婚后生活...
  • 私情

    私情

    花心的丈夫却在外包养了“二奶”——他的女研究生笛谣。丈夫的婚外恋掀起婚姻和家庭的血泪风暴。丈夫再次背叛,铭心刻骨的伤痛使林鸟痛不欲生。
  • 我们开花却无果的青春

    我们开花却无果的青春

    一群身份性格不一样的孩子,一群荒谬的青春,也许是缘分,也许是孽缘,你我开始居住在一起,然后,分道扬镳。
  • 一错成婚:总裁太难撩

    一错成婚:总裁太难撩

    婚礼上的男人,是一个陌生的男人,是这个城市中大名鼎鼎,年少多金的萧慕辰。这本应该是欧阳佳佳和男友定好结婚的日子,新郎换成了别人……脑海中出现了两张充满嘲笑和不屑的笑脸,她的闺蜜和男友,他们两个原本是她最信任的人,却没想到一直被他们耍弄!一个星期前的一场车祸,让她遇上了现在的结婚对象,豪门子弟萧慕辰……欧阳佳佳是从婚介所里跑出去的,没有跑之前,她还在陪着闺蜜演戏,闺蜜帮她挑选十几个男人的照片,没有一个是她满意的。最后,她终于忍无可忍,演不下去,她毕竟没有闺蜜戏演得好,更没有闺蜜的城府……一个星期之后,欧阳佳佳的婚礼如期举行,这场婚礼也不过是对一个人的承诺。
  • Rubaiyat of Omar Khayyam

    Rubaiyat of Omar Khayyam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误遇豪门:老婆大人,你最好

    误遇豪门:老婆大人,你最好

    “老婆大人,我觉得你永远都是最美的。”“你……你还要不要脸。”“在老婆大人面前,我不要脸。”“……那你就继续不要脸吧”说完,苏瑾瑜就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