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8874900000013

第13章 拉都路上几春宵

萧红和萧军在上海举目无亲,吸引他们来到这里的,不是十里洋场的繁华,而是他们在精神上最信赖的人——鲁迅先生。

初到上海的日子,二萧和张梅林一起在一个小客栈里住过几天,随后,梅林搬到了他的同学那里,萧军和萧红则租下了拉都路北段杂货店二楼的亭子间。两人除了依旧要向朋友借债之外,生活中只剩下两件事,一是改稿,二是盼望着和鲁迅先生见面。

萧军于1934年10月底写完《八月的乡村》,11月,由于刚刚在上海安顿下来,他在改稿过程中不免有些烦躁、气馁的情绪,甚至憎恶自己写作的低能,一度想要把书稿付之一炬。此时的萧红,正是一个温顺贤良的妻子,她陪伴在他身边,照顾他、督促他、鼓励他,终于让他的修改稿顺利完工。之后,亦是这个柔弱却坚韧的小女人,在没有任何取暖设施的简陋的家里,帮丈夫抄写完10万多字的书稿。

她不畏冬季没有炉火,没有阳光,水门汀铺地的亭子间的阴凉,披着大衣,流着清鼻涕,时时搓着冷僵的手指,终于把《八月的乡村》给复写完了!——即使到今天,此情此景仍然活现在我的眼前,我永远感念她!

——1979年,72岁的萧军如是说。

初来上海,二萧都没有收入,而租房、吃饭、水电、日用样样都要花钱。复写书稿要使用日本制的“美浓纸”(薄而透明,比较轻软柔韧),最后一次买纸时,萧军实在没钱了,只好把萧红的一件旧毛衣拿去当了7角钱。

正当生活难以维系之时,二萧幸运地收到了盼望已久的东西——鲁迅先生的“救命符”到了。

1934年11月27日,鲁迅致函“刘先生”和“吟太太”:本月三十日(星期五)午后两点钟,你们两位可以到书店里来一趟吗?

从收到信后,一直到见面时,二萧的心都在“破轨地跳着”。

11月30日终于来了。鲁迅带二萧去了霞飞路一家白俄开设的咖啡馆,并将夫人许广平和儿子海婴也介绍给他们认识。

1945年,许广平在文章中回忆起与二萧的初次见面,言语中满溢着欣赏与怜惜:阴霾的天空吹送着冷寂的歌调,在一个咖啡室里我们初次会着两个北方来的不甘做奴隶者。他们爽朗的话声把阴霾吹散了,生之执著,战,喜悦,时常写在脸面和音响中,是那么自然,随便,毫不费力,像用手轻轻拉开窗幔,接受可爱的阳光进来。

从此我们多了两个朋友:萧红和萧军。

那时,许广平初识的萧红体格健康、白皙、爱笑,最大的特点是“无邪的天真”。她不大谈起自己的身世,但“不相称的过早的白发衬着年轻的面庞,不用说就想到其中一定还有许多曲折的生的旅程”。

临别时,鲁迅把一个信封放在了桌上,二萧知道,这是他们之前写信向鲁迅先生借的20元钱。由于他们身无分文,鲁迅又留下了一些银角和铜板,让他们乘车回家。

两个年轻人看着先生深陷的双颊,苍青的脸色,不由得内心刺痛。鲁迅写信安慰他们说:“这是不必要的。我固然不收一个俄国的卢布,日本的金元,但因出版界上的资格关系,稿费总比青年作家来得容易,里面并没有青年作家的稿费那样的汗水的——用用毫不要紧。而且这些小事,万万不可放在心上,否则,人就容易神经衰弱,陷入忧郁了。”

鲁迅知道,在这个生疏、冷漠的城市里,两个年轻人的热情和倔强换不来食宿,倘若这种境遇延续得过久,势必会销蚀了他们身上这些美好的品质。他决定要帮助二萧,给他们介绍上海文艺界的朋友。

1934年12月18日,二萧意外地收到了鲁迅和许广平的邀请函:本月十九日(星期三)下午六时,我们请你们俩到梁园豫菜馆吃饭,另外还有几个朋友,都可以随便谈天的。

豫 广同具十二月十七日

这封短短的书简,由萧军的手转移到萧红的手,又由萧红的手转移到萧军的手,而后又每人用了自己的—只手把这信捧在了两个人共同的胸前看着、读着,两个人拿信的手都在不约而同地、不能够克制地轻轻颤抖。泪水涌出了萧红的眼眶,萧军的眼睛也跟着湿润了。

良久,这两颗波澜起伏的心才微微平静下来。萧红扯了扯萧军的罩衫袖管,调皮地说:“你脱了外套,就穿这件灰不灰、蓝不蓝的破罩衫去赴鲁迅先生的‘宴会’吗?”

萧军也意识到了这个问题:“那穿什么呀?我没有第二件……”

聪慧的萧红再次显露出她贤良主妇的本事来,她胸有成竹地宣称,要给萧军新做一件礼服。

不一会儿,她便用7角5分钱从一家大拍卖的铺子里给萧军买回一件衣料,又从皮箱里把萧军在哈尔滨时穿的一件俄国“高加索”式立领绣花的大衬衫找了出来,一番比量后,竟跳着拍起手来。

萧军一脸疑惑地看着这个像孩子一样兴奋的女人,提醒她道:“你知道,明天下午6点钟以前,我们必须到达那家‘豫菜馆’!你让我像一个印度人似的披着这块布头儿去当‘礼服’穿吗?”

萧红闪着那双乌亮的大眼睛,得意地说:“傻家伙!我怎么能让你当‘印度人’哪!你等着瞧吧,在明天下午5点钟以前,我必定让你穿上一件新‘礼服’去赴鲁迅先生的宴会!要显显我的‘神针’手艺!”

在一盏高悬的25度的昏黄电灯下,萧红开始飞针走线地忙碌了起来。头一天忙到深夜,第二天天还没亮又起来继续缝纫。她几乎是不吃、不喝、不停、不休地在缝制着这件衣裳,那美丽的、纤细的手指不停地在上下游走。

还不到下午5点,一件新“礼服”真的出现在了萧军身上。让萧军惊讶和佩服的,不仅仅是妻子缝制衣服的速度,更是这件新衣服完全的合身和舒适。

“把小皮带扎起来,围上这块绸围巾!”女人向男人命令道。

沉浸在幸福中的男人一切都照办了。女人又说:“走开,远一些,让我看一看!”

男人像一个正在操练的士兵一样,走到屋角,向后转,立正,面向着女人。女人沉吟着,从正面、侧面反反复复观摩打量自己的爱人——这个经她“包装”过的杰作是那么英俊。四目相对,她的爱掩饰不住地流溢了出来,喷涌了出来,像一只小麻雀一样欢悦地扑向了他,他们便紧紧地拥抱在一起,仿佛这一瞬便要把对方融化在自己怀中……

装束整齐的二萧来到了豫菜馆,许广平在二楼迎接他们,如多年不见的故友一般,热情地拥抱了萧红。

她一眼就注意到了萧军的“礼服”:

亲手赶做出来,用方格子布缝就的直襟短衣穿在萧军先生身上,天真无邪的喜悦夸示着式样。——那哥萨克式,在哈尔滨见惯的——穿的和缝的都感到骄傲,满足,而欢欣。我们看见的也感到他们应该骄傲,满足,欢欣。

那天晚上鲁迅宴请的客人,除二萧以外,都相互认识。为了不使这两个初来乍到的异乡人感到见外或局促,许广平特意在“宴会”正式开始以前,把萧红带到另外一个房间,告诉她:那位“老板”是茅盾,驼背高个子是聂绀弩,女士是聂夫人周颖,穿西装的青年人是左翼作家叶紫,空位子是给胡风夫妇留的。这样的细心和体贴让萧红和萧军都深受感动。

(许广平之所以这么做,是因为不便当众透露这些左翼作家的身份,而他们的暗语又势必让二萧不解,故而要提前悄悄告诉萧红。)

这场宴会以庆祝胡风夫妇的长子满月为名,不过主宾胡风夫妇因为信被耽误而并没有到场。鲁迅热情地将二萧介绍给四位“新师友”,大家也纷纷对二萧夫妇表示欢迎。宴会快要结束时,“穿西装的青年人”叶紫走过来,与萧军互留了地址。

萧军在回忆这次“宴会”时写道:

回想起来,鲁迅先生当时这次“请客”的真实目的和意义是很分明的:在名义上是为了庆祝胡风夫妻儿子的满月,实质上却是为了我们这对青年人,从遥远的东北故乡来到上海,人地生疏,会有孤独寂寞之感,特为我们介绍了几位在上海的左翼作家朋友,使我们有所来往,对我们在各方面有所帮助;同时大概也担心我这个体性鲁莽的人,不明白当时上海的政治、社会环境的危险和恶劣,直冲蛮闯可能会招致出“祸事”来,所以特地指派了叶紫做我们的向导和“监护人”。仅从这一次“宴会”的措施,可以充分显示了这位伟大的人,具有伟大灵魂的人,伟大胸怀的人,对于后一代的青年人,对于一个青年文艺工作者是表现了多么深刻的关心,付出了多么大的热情和挚爱啊!

在鲁迅的帮助和提携下,二萧终于摆脱了困窘而孤独的处境,在英才辈出的上海文坛上闯荡出了属于他们自己的一片天,并与许多左翼作家建立了深厚的、持续终生的友谊。他们始终无法忘怀,在最初那段煎熬的日子里,鲁迅先生如春风化雨一般的恩情。

正是先生的一字一句,支持着他们走过了那段不见天光的路。他们深深地记得,他们带着信,用6个铜板买来两包花生米,一边共同读着信,一边一粒一粒地吃着花生米,一边向着拉都路南端散步的情景。这两个贫寒的异乡人脚步轻快,甚至有些飘飘然——在这孤苦的世界里,因为有了鲁迅先生的回信,他们的生活便有了期盼,有了乐趣;因为有了鲁迅先生的友谊,他们便忘却了一切艰难困苦,感到自己就是这世上最幸福的人。

为了纪念这次“宴会”,也为了纪念这件新“礼服”,1935年春天,二萧特意到法租界的万氏照相馆照了一张合影。照片中,萧军穿着这件爱人亲手缝制的格纹短衣,项上围一条米色软绸围巾;萧红则穿着一件深蓝色的开领“画服”,嘴里衔着一只照相馆的烟斗道具,一双大眼睛盈盈地透出笑意。

【附录】

聂绀弩(1903~1986),湖北京山县人,著名诗人和散文家。1924年考入广州中央陆军军官学校(即黄埔军校),随后参加国共合作的第一次东征。1926年进入苏联莫斯科中山大学学习,1927年回国。“九一八”事变后,在上海加入“左联”。20世纪30年代中期,先后编辑《中华日报》副刊《动向》和杂志《海燕》。

叶紫(1911~1939),原名余昭明,又名余鹤林,湖南益阳人。1932年加入“左联”,从此走上文学道路,1933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并第一次以叶紫为笔名发表短篇小说《丰收》,1937年“八一三”事变后,携家眷回到益阳老家,1939年因病去世。

同类推荐
  • 民国四川第一家:刘湘家族

    民国四川第一家:刘湘家族

    20世纪上半叶,是中国近现代史上最混乱的一段时期,随着袁世凯的病逝,中央政府开始失控,封建割据,军阀混战,遍地狼烟。“天府之国”四川省,一个世人瞩目的刘氏家族乘势而起,他们把持四川军政大权数十年,进而利用手中军队与民国中央政府相抗衡,迅速蹿红成为威震一方的军阀和霸主家族史。在刘氏家族的故乡四川军阀史。在刘氏家族的故乡四川省安仁市,流传着“三军九旅十八团”的说法,可见其家族之显赫,实际上远不止这些,据不完全统计,民国时任团长以上的军阀就有50多人……从受人排挤的外来户,到川中第一家族,立体多面地呈现,真实地还原了历史,深深体现了历史的烙印,以及在历史潮流中人的盲动与能动所达到的不同境界。
  • 江隆基的最后十四年

    江隆基的最后十四年

    《江隆基的最后十四年》不是一本普通的传记,而是一本奇特之书、感人之书,承载着丰厚的社会历史内涵和文化哲理思考。江隆基不仅是当之无愧的教育家,还是坚定的马克思主义者、革命家。他对是非有很高的判别能力,敢于实事求是、坚持真理;不随声附和,听风办事;不愿做违心之事、发违心之论。他尊重知识,爱惜人才,懂得高等教育的规律。平日工作不图虚名,不摆“花架子”,有基于“定见”的“定功”。北大七年,他尊重马寅初、周培源、汤用彤、侯仁之等一大批著名学者,办出了北大“发展最好的时期”;兰大七年,他排除各种干扰,不顾“左”的威压,办出该校历史上第一个“黄金时代”。
  • 敢为天下先:邓旭初传

    敢为天下先:邓旭初传

    邓旭初同志早年奔赴延安参加革命,先后经历了抗日战争、解放战争和抗美援朝的战火洗礼。新中国成立后长期在高校工作,20世纪50年代初在南京参与领导筹建华东航空学院(现西北工业大学前身),1954年春调入上海交通大学,历任校长办公室主任、党委副书记和副校长。1977年至1986年,邓旭初在担任上海交大党委书记期间,率先试行高校管理改革,定岗、定编,建立岗位责任制,鼓励人才流动,进行自费工资改革,不拘一格选用人才,这些举措,推动了全国高校的内部管理改革,得到了邓小平等中央领导同志的肯定。
  • 最具影响力的思想先驱(上)

    最具影响力的思想先驱(上)

    在我们人类历史发展的进程中,涌现了许多可歌可泣、光芒万丈的人间精英,他们用巨擘的手、挥毫的笔、超人的智慧、卓越的才能书写着世界,改变着历史,描绘着未来,不断创造者人类历史的暂新篇章,不断推动着人类文明的飞速发展,为我们留下了许多宝贵的精神财富和物质财富。他们是人间的英杰,不朽的灵魂,是我们人类的自豪和骄傲。
  • 才高八斗:曹植

    才高八斗:曹植

    本书介绍建安时代与建安文学,记录曹植的起伏人生与其文学创作生涯。
热门推荐
  • 倾城霸爱:盛世未央

    倾城霸爱:盛世未央

    她是华夏神秘组织的未央王,一朝神魂穿越,她重生于新生婴儿之身,绝世天资、奴驭万兽,且看她如何在异世大放光彩,走向巅峰。众山之巅的无上君王,落日森里他挽起她耳边的发温柔的说:“七儿,这天下你喜欢我取来予你便是,来我怀里或是让我住你心间可好无尽魔域的至尊邪帝,世人皆惧他如命,那日她捧起他脸庞:“大魔头你那么讨人厌,我却甚是喜欢你。”央儿,我澹台景此后,生死你定。九幽冥界的暗黑储君,赤水囚笼里,他颤抖的抱起羸弱不堪的身体,“小七,如果你没了,我屠尽这冥界众生为你陪葬可好?”极地孤傲的王爵,“央儿,每日喜欢我一点点可好,日复一日,年复一年,年年复此生,是不是就可以爱上我
  • 华人十大科学家:吴健雄

    华人十大科学家:吴健雄

    吴健雄(1912.5.31-1997.2.16)江苏苏州太仓人,核物理学家,素有“东方居里夫人”之称。在β衰变研究领域具有世界性的贡献,1934年获得学士学位后,受聘到浙江大学任物理系助教,后进入中央研究院从事研究工作,1936 年入美国加利福尼亚大学,1940 年获博士学位,1944 年参加了“曼哈顿计划”,1952 年任哥伦比亚大学副教授,1958年升为教授,同年,普林斯顿大学授予她名誉科学博士称号,并当选为美国科学院院士,1975年曾任美国物理学会第一任女性会长,同年获得美国总统福特在白宫授予她美国最高科学荣誉—国家科学勋章。《吴健雄》由西溪编著,是“华人十大科学家”系列丛书之一。
  • 小哥,笑一个嘛

    小哥,笑一个嘛

    瓶邪向,文文从云顶天宫后,作为一个稻米,第一次写瓶邪的文文,心里很兴奋啊!总之就是各种甜啊甜,绝对治愈啊!这篇文文我是写完了才发的,放心吧,不会是坑哦~
  • 至尊神之超级奶爸

    至尊神之超级奶爸

    穿越后发现自己有了个儿子,儿子的身边还有一只神秘无敌的兽宠。没关系,人生直接跳过结婚得子,省事了。至于孩子他妈是谁?他不知道。世间毁誉,世人冷眼,与我何干?我自淡然一笑;以我本性,快意恩仇,以我本心,遨游世间,我命由我不由天!任你妖魔鬼怪,还是奸人贱人,父子齐心,遇神杀神,遇佛杀佛!
  • 公共场所消杀灭简明教程

    公共场所消杀灭简明教程

    公共场所是人们生活、学习、娱乐、工作和社会交往不可缺少的地方。由于人群在公共场所的聚集,这些场所也成为容易传播疾病的地方。在公共场所中容易传播的呼吸道疾病有流行性感冒、流行性脑脊髓膜炎、麻疹、百日咳等;肠道疾病有细菌性痢疾、伤寒或副伤寒、霍乱、甲型肝炎等;接触传播的疾病有某些皮肤病、性病、急性出血性结膜炎等。公共场所环境的好坏直接影响公众的身心健康。
  • 这是个传说

    这是个传说

    一个小地方来的新生蛋子,一个以旧城改造开头的阴谋。一个个不同脸谱的人开始粉末登场。金钱,权势,美人,欲望,黑夜中的纸醉金迷。阴暗墙角中的软刀子硬戳子。你来我往好不热闹。人与人的勾心斗角,情与爱的交织体现,这是个传说。一个存于社会又脱离于社会的传说。让我们一起去期待这个传说!本书在持续更新,可以养肥再看!
  • 魔法少女的国度

    魔法少女的国度

    她本是一朵万年的雪莲,汲取了天地精华,幻化为人;她是唯一的救世主;她是世界上第一帮派的主人??她要报仇,为她的兄弟姐妹们报仇??杀了人类?救了人类?还是一念之间??
  • 自杀小传

    自杀小传

    天之娇女,突逢巨变,意志全失,于是以死求解脱,一次次的寻死未成,直到当她距死神只有一步之距时,才突然发现“活着真好!”于是快跑啊,死神就在身后紧追。
  • 十年离火

    十年离火

    曾经的告白,不过只是谎言今日的谎言,不过是我的十年“十年······十年后,我们各自有各自的着落了吧······”夏曦望着透明的天花板,不禁喃喃自语道。职场的恋爱,韩国的偶像,逗比的作家。也许这是十年最美好的开始······
  • 凤舞君临

    凤舞君临

    神选者,是幸运亦或是不幸?君临之路,是一将功成亦或是马革裹尸?命运的之轮是否会因为自己而改变,是天命难为亦或是人定胜天?这里没有天才只有修身,这里没有穿越只有冒险,这里没有11只有军争,这里有一个凡人的成长史,这里有一代英雄的咏颂诗。